角色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行接触和交往,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手段.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一方面方便了不同民族间的沟通,另一方面为英、美等国家文化的输出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存在于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重输入,轻输出,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等问题已日渐端倪.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外语界人士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言能力教学已远不能满足人们跨文化交际的需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这一强大的动力促使跨文化交际研究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界新兴的热门研究课题.

一、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如汪洋大海,包罗万象,而且其项目也十分繁杂,其中哪些内容和项目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不应放在英语教学中的,这在目前还很难作出系统的、条理的阐述和分类.对这类问题的探讨目前仍是英语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英语教学中,要导入中国文化,首先应弄清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以全球视野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其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其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克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其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其对人伦关系协调的重视;其强调“和而不同”、以综合见长的思维方式等等,对世界文化的融合、对先进文化的构建、对跨文化交流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比较、导入中国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自豪,并学会怎样用英语表达,为跨文化交流中传播中国文化打下坚实的文化和语言基础.

二.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

在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往往注重母语和目标语之间词语的对等置换,从而导致曲解某些词

语的意义,而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很少想到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到语法规则的使用.在此,笔者从语用和语法这两个层面分别探讨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导入.

1.语用角度

语用指语言使用的规约,也就是把语言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接起来所应当遵循的原则.从英

语教学的角度看,这类与语用相关的文化的导入可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敬语和谦词,告别语,褒奖和辞让,忌讳与婉等.然而,不能将文化交际狭隘地等同于英美文化地导入.

如《新版小学三年级英语》课本中所涉及到的称谓问题。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的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的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再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mr,miss,mrs 等. 文化教学是个敏感的话题,跨文化教学不能简单理解为西方文化的导入,重点应在于把异域

文化知识与教学相融合.

2.语法角度

语法,它所涉及的有英语的词汇,词组,句子以及篇章结构,即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的构造同名族的心理-思维文化关系最为密切.

如《新版三年级英语》unit 5 中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欢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是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私人生气,如英语中的“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三.有效地提高跨文化教学质量,使学生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外来文化,面对中国出现的“缺失”或“失语”现象,面对很多青少年学生盲目从外的现象,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有效的交际情景

语言的实质就是交际,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有效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表演就是开展课堂对话交际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会生活,学会用英语交往,学会体味人生。如在教学《新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 it is an pineapple 时,课前可以先让学生在爸爸或妈妈的陪同下一起尝试着购买水果,根据所学、所见与所闻,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景,用所学英语开展交际活动,自编自演,把耳闻目睹的生动情景表演出来。如“can i help you?” “i’d like some apples.” “what about these ones?” “no, thanks.i’d like those green ones.”…“here you are.” “here’s your change.”在这些对话中渗透了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一句“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集中体现了西方服务员的热情与主动。这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他们对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外国的风俗习惯记忆深刻。

2.提高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的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之所以对英语语言所依存的英语文化信息重视不够.主要原因

在于英语教师英语文化素质较差.这就必然出现目前课堂上语法讲解多,实际交际少,文化输

入缺乏的现状.例如教师在一篇没有多少语言点,难度也不大的课文里硬抠出一些语言点讲

解分析.这样的英语教学只是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即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有时造出的句子甚至是中国式的英语,即虽然语法上无大误,但不符合英美人

的语言习惯,结果学生可能学会了怎样表演一则对话,而在自然对话的情景中却不能有效的

交际.这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培养的现象是教师知识结构中英语文化不足的必然结果.针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师英语文化素质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

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提高:

1.提供教师英语继续教育的机会,开设英语文化课程.在对比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差,以英语

文化中较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尤其是容易引起交际上困难的文化特征为背景编写教材,作为

专门的英语文化课程的内容.利用英语文化课程的教学帮助教师们了解英语文化,同时还要

重视培养英语教师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的意识,让学员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

2.在英语继续教育中,应使英语文化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浑然一体,使英语文化教育贯穿于继续教育的各门课程之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所开设的各门课程既应从不同的视角,展现英

美等国的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等社会文化大的方面,又要重视约会、打电话、吃饭、打招呼等等社会生活细节,以及词源典故、成语、格言委婉语、禁忌语、敬辞、谦辞、语体(正式、中性、非正式、俗语等)等等反映文化差异的因素.在继续教育中,强调英语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会帮助英语教师逐渐形成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

当然,英语文化课程的教学最有效的手段是图片、幻灯、电影、电视、录相、多媒体教学等,这些教学形式能生动具体、真实直观地向教师们展现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如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历史传统、大小礼仪、民族心理、道德标准等,让教师有身临其境之感,会产生更明显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世界文化差异万千,丰富多彩,中国式的含蓄、英国式的幽默;东方的自然神崇拜、西方的一神教;中国的神人有别、西腊的神人相通;中国人重视家庭和集体、西方人强调自由与法治.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

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极为复杂,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进行反复探讨

和论证才能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这有待于同行们的共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