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语文校本课程案例
语文校本课程举例

某校有一位爱好中国民族打击乐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开发了校本课程《动感世界》。
其中《走近楚乐》,选取《楚商》、《上朝》等曲目,让学生通过欣赏楚国的服装、乐器、生活用品来了解楚国人民的生活,通过聆听、模唱并利用学校的古乐器——编钟让学生进行敲打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还有一位老师爱好读书和写作,就开发了校本课程《生活习作》,在课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小事、真事,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下来,而不是刻意编造文章,如《停电了》、《堵车了》、《豆浆店开业了》等,这类作文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写起来容易,生活气息浓厚,在调动学生写作兴趣上有很大帮助。
而且教师采取少写精改、抓细节描写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①蒋增琦,杨红.学校文化重建——从个案看校本课程开发[J].人民教育,2004,22。
必修课程人文素养类选修课程

人文素养类 科学素养类、 体育运动素养类
古典文学欣赏、书法、英语阅读与口语交际、指 挥等
奥妙数学、网站设计、平面设计、摄影、生活中 的物理等
篮球、足球、形体、健美操等
艺术修养类 器乐(葫芦丝、吉他)、声乐(合唱)、舞蹈、 POP设计
实践体验类课程 军训、拓展训练、心理疏导训练、社会实践等
© 2013
笼
书法
四宝
钱
器
1.2 算 2.2 扇 3.2 景泰 4.2 石狮 5.2 玉 6.2 兵马
盘
子
蓝
俑
1.3 中 国 结
1.4 剪 纸
2.3 舞 狮
2.4 京 剧
3.3 二胡 4.3 景泰 5.3 丝绸 6.3 古锁
蓝
3.4 京剧 4.4 玉佩 5.4 玉佩 6.4 鼎
© 2013
第二轮:我们的建议(结构化处理)
以表现代评价
学校理念 涵养阅读校本课程
学校资源
实施方式: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课程内容
打通国家地方与校本
© 2013
3.棋文化校本课程:螺旋模式
“幸福生活,智慧人生” 竞技技术与技巧 礼仪行为 文化韵味 品格道德 心理健康
© 2013
过程与模式
A:(语文老师)关于棋的 诗词、谚语、楹联、成语 、名言、故事
变革时代的学校
课程与教学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吕立杰
© 2013
主要内容
学校变革 课程? 教学?
© 2013
学校发展的阶段性诉求
规范化管理—————制度与秩序 人文化建设—————理念 校园 特色创新—————课程 教学 教师
© 2013
培养目标 办学理念
语文校本课程(1)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一、课程名称:阅读•写作
二、课程简介
1.引领学生遨游书海,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品味,欣赏语文世界的无限风光。
2.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细心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并积极探索祖国语言文字的奥秘。
3.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通晓写作事理,促成学生成功地自我表达和社会交流,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课程目标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积累同学们的写作素材,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审美、创造能力。
四、课程内容
最有料的阅读、最有趣的阅读、最有用的阅读。
热读、悦读、博览、品读、个性化写作
1、经典诵读:以经典文学名著为主,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下扎实的古文底子。
2、文学欣赏:推荐一些优美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学会欣赏其中的意境,学习其表达方法。
3、指导阅读:相比大阅读而言,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建立精美的读书笔记本,经此带动班级的读书活动。
指导他们读书方法和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法。
4、写作指导:指导练笔,掌握片段写法;掌握开头、结尾的方法;学会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文体的写作方法;学会段落划分,写出一篇篇有主题的文章。
5、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从社会实践中寻找源泉。
五、课程开设对象:七——九年级学生
六、具体安排。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育的开展已经从重视知识的灌输逐渐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现行的语文课程仍然存在着教师讲解过多、学生动手少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开发一门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语文校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提供丰富的语文素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语言文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1. 调整课程结构:将课程分为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拓展、写作实践和文化研究四个板块,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
2. 制定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合理设定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确保学生在课程中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3. 确定教材内容: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科技文献等丰富多样的教材,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和思考。
4. 设计教学活动: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语言游戏、小组合作、主题写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四、课程实施:1. 培训师资: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理论素养,确保教师对新课程的把握和实施。
2. 课堂实施: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教师按照设计好的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教学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创造力。
3. 评价与反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如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期中、期末考试等,进行定期和终期评价。
同时,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预期效果:1.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使语文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随着社会发展,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学校正在重视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发,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首先,我们要确立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在确定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时,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其次,要确定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以“以人为本,以实践为核心”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实践为核心,以经典文本为依据,以当代文本为突破口,运用科学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要确定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确定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时,要以“综合教学模式”为理念,以“多元化、实践性、全面性、深化性”的特点为依据,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看、听、记、会、做、说”为目标,利用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研究效果。
最后,要确定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
在确定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时,要以“以兴趣为导向”为原则,注重学生的研究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为目标,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学生客观、合理的评价。
总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013语文校本课程案例

校本课程教案课题名称:名著阅读—走进《西游记》走进《西游记》校本课程计划2013名著阅读的校本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又是背来又是默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因为课文中有的东西你必须掌握,然而名著这门校本课程,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喜欢读,自觉自愿地去读,既要读出兴趣来,又要真真学到一点东西,记牢一些东西,我采取了以小组为单位,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猜猜、比比、讲讲、背背、联联、评评的活动,看看谁最了解名著,哪一组能人了解得最多,参与面最大,用这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有所收获,达到名著阅读的目的,这样效果会更好。
一介绍作者和作品作者: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军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里,少时就颇具文才。
年轻时热衷科举,但屡试都落第,到四十岁才补上一个“岁贡生”,54岁时迫于母老家贫,屈任浙江长兴县丞,但因其性格倔强,不喜逢迎,仅供职一年,便弃官归乡。
晚年转意著述。
神魔小说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部分叫做出身传,另一个部分叫做灵应传或降妖传。
《西游记》的结构也是这样的,它的前七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其余九十三回,是全书的主要部分,演述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经的故事。
孙悟空出身传中的大闹天宫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机智的、坚强的孙悟空的形象。
他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格,藐视腐朽无能的天宫统治者,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正像有人所说的,“如果没有历史上发生的许多规模巨大的、猛烈地冲击了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大闹天宫的情节不可能想像得那样大胆,孙悟空作为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也不可能塑造得那样光彩夺目。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神话为素材的文学创作一向不够发达。
《西游记》立足于民族文化,又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以丰富的艺术想像力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创造出许多离奇的神话故事,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生动的神话艺术形象,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的一种缺陷,而且体现了中国文学在一旦摆脱思想拘禁以后所产生的活力,这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初中语文优秀校本课程案例

映月课堂:初中语文优秀校本课程案例在一个温暖的夏日午后,我们走进了位于城市郊区的映月中学。
这所学校坐落在一片宁静的湖泊旁,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环境优美,氛围宁静。
映月课堂,这所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位走进课堂的师生。
映月课堂的教师们,他们深谙语文的魅力,善于挖掘每一篇课文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他们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甚至有时候加入一些生动的肢体语言,让课堂生动有趣。
他们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
在映月课堂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课本上的知识,更深入了解了课文背后的历史、文化、情感等多元信息。
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故事接龙等方式,深入探究课文的主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让我们以《红楼梦》的课堂为例。
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表情,引导学生们走进了这个庞大的家族世界。
学生们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深入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复杂面貌。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对《红楼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他们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映月课堂不仅仅是一堂课,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学习空间。
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与人沟通。
这样的课堂,无疑为初中生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视角和体验方式。
总的来说,映月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语文校本课程案例。
它通过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这样的课程案例,无疑为初中语文教育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推广。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阅读理解1. 文章:《小池》杨万里2. 文章:《春晓》孟浩然3. 文章:《静夜思》李白第二单元:汉字书写1. 生字词:山、水、花、鸟、夜、明、早、上2. 生字词:小、池、日、月、风、雨、人、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1. 话题:我的家人2. 话题:我的学校3. 话题:我的兴趣爱好第四单元:写作训练1. 作文题目:我的家人2. 作文题目:我的学校3. 作文题目:我的兴趣爱好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语文。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作文等。
3. 考试成绩:阅读理解、汉字书写、口语交际、写作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语文教材2. 辅助材料:相关文章、生字词卡片、作文范文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阅读理解(2课时)第1课时:《小池》杨万里第2课时:《春晓》孟浩然2. 第二单元:汉字书写(3课时)第1课时:生字词教学与练习第2课时:生字词教学与练习第3课时:生字词复习与测试3.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4课时)第1课时:话题一:我的家人第2课时:话题二:我的学校第3课时:话题三:我的兴趣爱好第4课时:口语交际展示与评价4. 第四单元:写作训练(2课时)第1课时:作文题目:我的家人第2课时:作文题目:我的学校七、教学活动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章内容,生字词,以及口语交际技巧。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本课程开发案例为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的主动性;2. 培养学生正确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识字教学:通过单字习写、重点字查读、联想记忆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2. 语音教学:通过字音配对、句子朗读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发音和语调;3. 课文教学:通过朗读、理解、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作文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启发思考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5. 阅读教学:通过课外阅读、读后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6. 口语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7. 听力教学:通过听音辨词、听音选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三、教学资源与评价方式1. 教学资源:针对每个教学环节,准备相应的教学素材、教具、图片等;2. 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口头回答、作业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四、教学活动与任务安排1. 第一节课:识字教学,通过生字卡和拼音卡,让学生认读和书写常用字;2. 第二节课:语音教学,通过朗读练习和字音配对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发音;3. 第三节课:课文教学,通过课文朗读和问题回答,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 第四节课:作文教学,通过给学生一个创作题目,指导他们写一篇短文;5. 第五节课:阅读教学,通过课堂阅读和读后感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6. 第六节课:口语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7. 第七节课:听力教学,通过听音辨词和听音选图,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其中会写7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辛勤培养,激发热爱、尊敬妈妈的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我”画的画和妈妈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妈妈吗?(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辛勤培养,那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在妈妈生日的时候你为妈妈做些什么事情或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板书课题)二、新课1.初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为什么要画一幅妈妈给小树浇水的图画?(2)我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妈妈在学习、生活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我们,就像培育小树苗一样辛勤地培养着我们。
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妈妈对我们的爱呢?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妈妈说的“我的小树”指的是谁?(2)体会为什么妈妈说:“我的小树长大了”?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要读出妈妈亲切、欣慰的语气。
三、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本课生字中,“今”不要写“令”;“礼”字是示旁;“纸”字右下不要加点;重点指导:卧钩一定要卧,不要写成竖弯钩三、指导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弄清每段写什么,然后分段试背。
四、拓展延伸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你能像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送给妈妈一件有意义的礼物吗?五、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会认“心、到、井”等11个字,会写“下、井、心、来、你”五个字。
3.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会认“心、到、井”等11个字,会写“下、井、心、来、你”五个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校本课程教案模板语文小学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 2课时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2. 写作技巧3. 诗词欣赏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2. 写作的基本技巧3. 诗词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如何将写作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3. 如何欣赏和理解诗词的美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阅读材料、写作指导书籍、诗词选本。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准备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校本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键信息。
3. 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和收获。
4. 教师总结阅读方法,强调关键词、句、段的重要性。
三、写作技巧1. 教师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诗词欣赏1. 教师介绍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平仄等。
2. 学生欣赏诗词,体会诗词的美。
3.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词。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验。
二、阅读理解练习1. 学生自主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
2. 教师讲解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三、写作技巧巩固1. 学生继续练习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2.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指导。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三)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三)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诗词曲中的传统节日一、教学目的1、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我国优秀的古典诗歌、词、曲,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查阅收集一定量的表现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词、曲等,较为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及其可贵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1、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丰富的诗歌宝库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
2、通过学习和鉴赏表现我国传统节日的优秀的古典诗歌、词、曲,较为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及其可贵的精神品质。
三、课程类型初中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高一选修课、福州铜盘中学校本教材四、教学对象选修本课程的所有学生五、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对话式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学生课外查找、积累、摘录有关的诗歌,小组制作成P.P.T.课件,供课堂上展示、讨论。
2、导入新课以诗歌引出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诗歌十分发达的文明古国,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曲层出不穷,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
可是,2005年3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坏事。
”这是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我国的传统节日正遭受到严峻的考验,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提出来,请同学们深思……下面列举的这些诗词曲中的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诗歌和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与重视,自觉加入到保护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列。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案例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案例篇一:语文校本课程案例校本课程教案课题名称:名著阅读—走进《西游记》名著阅读《西游记》教案积累词汇,扫除阅读障碍词语1趋步2少顷3但见4欣然5少时6俄而7闻言8既各道词章9拜讫10言未毕11适至此间 12是以等不得 13故先在此 14何往15无暇16备陈前因 17话犹未了 18何也19径至山前 20切须在意 21倏个风息 22少憩23愕然24一言未已 25簪冠着服 26懿旨27结束整齐 28而已29瞑目30觌面31那壁厢32得罪麾下33遂相揖而别 34举目而看35令堂36令尊38令荆39秉善皈依40懵懂41通知之42毛骨悚然43坐莲台44嗔怪45佯问46些须47俄流48踌躇49满斟一碗50那厮51诚是进退两难 52吃斋小可53何以收之56委实不能57复至台阶58东张西觑59长唳一声60何足道哉61上来纳命62幕天席地63博弈64阳春白雪65茅塞顿开64勿哂65犒赏66自旦至暮67海口68 没齿不忘69河清海晏70只当秋风过耳 71何足罕哉72劳形73佯输而走74通衢75遂结束齐备 76收讫77那昏君如其言 78至茔前79傍屋檐80庖丁82安得不惊83如探囊取物 84忒狠85一片善声盈耳 86何以知之87上台盘88丢了解数89欣然允之90事以至此91故知之耳92嵯峨93向者94绰枪来战95苍生96沉疴97神祗98天籁99长亭100我看他是个雏儿101不知就里(底细)115俱、皆103丢了解数104欣然允之105事已至此106故知之耳107勿哂108犒赏109茅塞顿开110自旦至暮方散111没齿不忘112举箸113子规啼对联入课堂古韵生情趣“佳句千年浸墨香,妙联万古传风雅”。
对联凝练、雅致,最能体现语言的魅力,寓对联赏析于名著教学中,能化繁为简,激趣启智,唤醒美感,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不失为一种创新和有效手段。
对联1日日花开时时果熟2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3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4从来未识深和浅今日方知轻和重5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佳肴色色新6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7悟空变化人间少妖怪神通世上稀8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9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唐太宗叮嘱玄奘)10暗放玉龙飞彩凤私开金锁走蛟龙11(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12(妖怪)电目飞光艳雷声振四方13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不举(见到老虎)14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15雨后披蓑擒活鲤风前弄斧伐枯木16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17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18闪过的再生人道撞着的定见阎君(刘伯钦武艺高)19那窝中走兽贪性命西撞东奔这林内飞禽惜羽毛高举远飞20泪滴腮边谈旧事愁攒眉上诉前因(乌鸡国王)21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鹰愁涧的水)22这个是总督大天蓬那个是谪下水帘将23这个揪住要往岸上拖那个抓来就将水里沃(猪八戒与沙僧较量)24青青香草秀艳艳野花开25鸟尽弓藏兔死狗烹26逢山筑破虎狼窝遇水掀翻龙蜃穴27神清目朗如仙客体健身轻似寿翁28清酒红人面黄金动道心29龙归碧海凤返丹霄30柳絮漫桥梨花盖舍(形容雪景)31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32打扫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唐长老小心翼翼)33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头瞌睡多34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善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行恶之人)35魂飞魄散骨软筋麻36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忘善心(出家人)37树大招风风憾树人为名高名伤人38风吹败叶雨打残花篇二: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葫芦的种植管理与艺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秦皇岛开发区七小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我校座落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西端,是一所典型的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语文课程的开发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首先,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选取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到兴趣和乐趣。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提升。
其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引入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校本教学活动,如语文节、作文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再者,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还需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最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因此,学校需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对语文教育的期望和建议,同时也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教育。
综上所述,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愿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其课程开发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某市某小学为例,介绍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案例,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语文课程开发,以期为其他学校的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首先,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
在某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
比如,在课程内容上,注重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情感体验、语言表达等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注重课程的整合性和实践性。
在某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将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跨学科知识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
再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
在某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注重课程内容的设计,更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比如,学校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组织教研活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
最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注重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在某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注重学校内部资源的整合,更注重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比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积极与家长和社会资源合作,开展家校共育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语文学习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某小学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整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设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家校社会资源的整合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面,也是其他学校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语文校本课程设计

语文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古诗文的基本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2. 学生能了解古诗文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学生能背诵并默写出指定的古诗文段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朗读技巧,正确把握古诗文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读古诗文中的意象、寓意和主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诗文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分享的学习品质,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语文校本课程,旨在深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设计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和层次性。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和差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唐诗三百首》为教材,选取以下篇目进行教学:1. 李白《静夜思》2. 杜甫《春望》3. 王之涣《登鹳雀楼》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1. 介绍李白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情感。
2. 诵读《静夜思》,分析诗句的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
3. 学生背诵《静夜思》,并进行诗句解析讨论。
第二课时:1. 介绍杜甫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背景对诗歌的影响。
2. 诵读《春望》,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寓意和主题。
3. 学生背诵《春望》,进行诗歌鉴赏和评价。
第三课时:1. 介绍王之涣及其创作背景,探讨登高诗的特点。
2. 诵读《登鹳雀楼》,分析诗句的意境和哲理。
3. 学生背诵《登鹳雀楼》,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调整,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并吸收所学内容。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方案(经典记诵)

《弟子规》记诵课程安排及评价方案附件一(1):■2012——2013年上学期课程安排:附件一(2):■2012——2013年下学期课程安排:附件(三):三年级校本课程《经典记诵·弟子规》评价方案评价内容1、学生记诵原文的成效。
2、学生理解文义的程度。
3、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学习的礼仪和规范应用的能力和效果。
评价形式1、学生自评:学生对每周记诵的成效,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中对礼仪和规范的应用感受进行自我评价。
2、同伴互评:对学习伙伴每周记诵成效进行评价,及时交流反馈优点和不足。
三年级校本课程《经典记诵·弟子规》记诵星星榜班级:姓名:学习伙伴:(上学期)(下学期)我的总结:星星榜使用说明:能够正确流利记诵可以在自评或互评栏中画一颗小星星;记诵得不够正确和流利的可以画一颗笑脸作为鼓励,互评是可以给一次温习的机会,若第二次记诵能达到正确流利,可以加一面小红旗作为对勤奋学习的奖励。
“自省之优点”、“自省之不足”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小伙伴反馈的情况记录自己写给自己的话。
学期末对星星榜进行汇总,全班交流,评出记诵小明星、自省小明星。
3、家长、老师评价:学期末家长填写评价单,老师在晨会、班会课上及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美德反馈、撰写学生评语。
家长反馈单:写给我家的话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家长签名:评价反馈单填写说明:请爸爸妈妈结合孩子实际家庭生活中的表现,结合《弟子规》中提到的礼仪和规范写一写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的礼仪规范的总体评价和今后的期望。
教师评语反馈说明:在学期末教师评语的撰写中适当结合《弟子规》的学习践行给予评价。
4、记诵水平测评:学期末进行现场口头测试,内容分为现场记诵部分抽测、现场提问答辩。
现场口头测评示例:1、记诵部分抽测由测评员给出一句《弟子规》原文,被测评人开始接着记诵三句。
比如:测评员出:冬则温夏则凊被测评人接背: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2、现场提问答辩由测评员提出一个问题,被测评人谈谈自己的观点。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以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为题,下面列举了10个符合要求的内容:一、项目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某市教育局决定开发一种全新的语文校本课程。
二、教学目标该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该校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课外阅读推荐、写作指导、语法知识学习等。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该校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情景模拟学习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评价体系为了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该校本课程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多个方面,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师资培训为了保证教师能够有效地开展该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教育局组织了专门的师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材使用等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七、资源支持为了保障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育局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
包括教材、课件、教学素材等方面的支持,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八、家校合作为了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校本课程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家长会、家庭作业等方式,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九、教学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该校本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大大增强。
十、推广与应用基于该校本课程的成功经验,教育局决定将其推广到全市的中小学。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案例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案例第1篇: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 ,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研修主题: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研修目的: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轻视的内容。
但是,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却表现为盲目的“合作”,盲目的探究,只注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
因此,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 ,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研修方法:(一)、以年级组为单位,确定一节课授课内容,开展集体备课,重点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设计教学程序,形成说课稿和详细教案,并推荐一名说课、授课。
(二)、全体语文教师到多媒体教室集中,听各组代表说课。
(注意:说课教师均要求有电子教案)(三)、公开课展示:各年级代表上课,全校语文教师随堂听课。
(四)、总结评课:各备课组确定中心发言人进行主讲,然后每位教师发言评课。
然后将好的经验归纳总结。
研修的内容:(一)、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①语文的知识教学目标;②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③语文情感的陶冶目标。
(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理论。
①文件法规,文献资料;②语文学科教学原理;③学生心理及其差异性,以及获得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
(三)、语文课堂教学程式。
①构建思路: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探究是目的。
②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③课堂流程:A、创设情景导标→B、自主质疑→C合作交流→D梳理点拨→E拓展延伸→F 走进生活。
(四)、合作学习的方法:①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如资料搜集者、总结发言者、组织者、记录员等;每个成员承当个体责任,彼此相互积极依赖。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
②、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探究价值,讨论的必要。
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合作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学生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环保,我们在行动教学目标:1、留意身边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会感悟生活,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我们的家园,爱护我们的祖国,爱护我们的地球。
教学过程:导入: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留意我们身边的生活,你会发现许多……一、认识校园(一)认识我们的校园1、讲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带学生到校园看一看。
2、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校园,从整体上认识校园。
3、校园环境优美。
4、找出校园环境的不足之处。
5、同学们相互说说如何才能保护好校园环境?6、实践:观察你家附近的环境。
(二)了解校园中的植物及生长情况1、讲清观察重点(1)观察校园中有哪些植物?(2)它们的生长情况怎样?(3)看一看学校的花草树木有没有被破坏的情况。
2、给学生分组,然后分组到校园观察,相互说说自己观察的情况3、实践:观察你家,附近还有什么植物,它们长的怎样二、校园真美(一)说说校园的美1、先分小组,5人一小组。
2、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你认为校园里什么最美?用较通顺、连贯的一段话说一说3、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给大家说一说4、小结:我们的校园这么美,我们应该保护它(二)画一画校园的美1、先拿出准备好的纸、笔、水彩2、把你认为校园中最美的地方画下来,用你喜欢的颜色涂色3、学生画画,教师巡视指导4、选出画的好的予以表扬,让大家看一看(三)保护我们的校园环境1、谈话,我们的校园这么美,我们该怎样保护它2、学生先说一说3、小结(1)爱护花草树木,不折枝摘花,不践踏小草。
(2)保护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塑料袋、果核等,不乱涂乱画。
(3)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制止。
三.生活污染(1)(一)生活中常见的污染1、说说你所见到的污染(1)水污染(水体浑浊、变色、臭味)(2)空气污染(烟、汽车尾气)(3)农药污染2、补充(1)噪声污染(2)光污染3、我们生活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该怎么办?(二)洗涤剂污染1、谈话:家中清洗衣物、餐具、厕所等常用哪一些洗涤剂?2、导入:洗涤剂是洗东西的,怎么是污染呢?3、讲解(1)洗涤剂泡沫缝隙中栖存细菌,造成生活用水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教案课题名称:名著阅读—走进《西游记》走进《西游记》校本课程计划2013名著阅读的校本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又是背来又是默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因为课文中有的东西你必须掌握,然而名著这门校本课程,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喜欢读,自觉自愿地去读,既要读出兴趣来,又要真真学到一点东西,记牢一些东西,我采取了以小组为单位,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猜猜、比比、讲讲、背背、联联、评评的活动,看看谁最了解名著,哪一组能人了解得最多,参与面最大,用这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有所收获,达到名著阅读的目的,这样效果会更好。
一介绍作者和作品作者: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军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里,少时就颇具文才。
年轻时热衷科举,但屡试都落第,到四十岁才补上一个“岁贡生”,54岁时迫于母老家贫,屈任浙江长兴县丞,但因其性格倔强,不喜逢迎,仅供职一年,便弃官归乡。
晚年转意著述。
神魔小说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部分叫做出身传,另一个部分叫做灵应传或降妖传。
《西游记》的结构也是这样的,它的前七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其余九十三回,是全书的主要部分,演述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经的故事。
孙悟空出身传中的大闹天宫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机智的、坚强的孙悟空的形象。
他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格,藐视腐朽无能的天宫统治者,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正像有人所说的,“如果没有历史上发生的许多规模巨大的、猛烈地冲击了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大闹天宫的情节不可能想像得那样大胆,孙悟空作为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也不可能塑造得那样光彩夺目。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神话为素材的文学创作一向不够发达。
《西游记》立足于民族文化,又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以丰富的艺术想像力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创造出许多离奇的神话故事,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生动的神话艺术形象,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的一种缺陷,而且体现了中国文学在一旦摆脱思想拘禁以后所产生的活力,这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此外《西游记》虽是由众多零散故事传说汇聚成一部大书,但经过再创造,结构却相当完整。
它的文字幽默诙谐,灵动流利,善于描写各种奇幻的场面,都显示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不少同学们在欣赏名著《西游记》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做人要树立远大目标,应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前进;做事要有真才实学,有始有终;为徒应忠心耿耿,任劳任怨;遇到困难自己无法解决时,要善于借助外力来战胜它;要学会爱憎分明,有勇有谋;要明白团结一致方能成就大业。
同学们在欣赏时还应好好汲取其语言精华,感受作者丰富的想像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不断完善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校本课程课时安排20133月2日4月8日4月23日5月3日5月24日6月10日6月26日9月5日9月19日10月14日10月28日11月10日11月24日12月8日12月22日第一课时(简案)课时安排:11课时教学目的:1明确作者,简要了解名著地位、创作过程及意义等。
2让学生读懂名著,喜欢名著,汲取其语言精华。
3能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化为己有,能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4学习主要人物的优点,激励自己教学设想:名著阅读的校本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又是背来又是默,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因为课文中有的东西你必须掌握,然而名著这门校本课程,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喜欢读,自觉自愿地去读,既要读出兴趣来,又要真真学到一点东西,记牢一些东西,我采取了以小组为单位,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猜猜、比比、讲讲、背背、联联、评评的活动,看看谁最了解名著,哪一组能人了解得最多,参与面最大,用这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有所收获,达到名著阅读的目的,这样效果会更好。
一介绍作者和作品作者: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军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里,少时就颇具文才。
年轻时热衷科举,但屡试都落第,到四十岁才补上一个“岁贡生”,54岁时迫于母老家贫,屈任浙江长兴县丞,但因其性格倔强,不喜逢迎,仅供职一年,便弃官归乡。
晚年转意著述。
他的代表作《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长篇神魔小说,与《金瓶梅》、《水浒传》、《三国演义》合称为四大奇书。
《西游记》的故事来自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历尽艰难险阻,到印度取经的真实事迹。
玄奘归国后,由弟子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取经途中的艰险和异域风情。
而玄奘的弟子慧立所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对取经事迹做了夸张的描绘,并插入了一些带神话色彩的故事。
唐僧取经的故事600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经过无数人的创造、取舍、增删、修改、加工,吴承恩成了集大成者。
《西游记》的形成过程很长,但其中有两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它基本成型的元末,另一个是它最后完成的明嘉靖中后期。
而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点,是社会思想开放活跃,市民阶层的力量处于上升状态,作为主要面向市民的通俗读物,《西游记》,其趣味与这种背景关系甚大。
《西游记》风行以后,对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明代福州地方的人家,户户都为孙悟空设祠堂,许多地方还兴起了孙大圣庙。
西天取经故事表现了神魔小说的两大主题:寻找与追求,斩妖与降魔,《西游记》把二者巧妙地联系和结合起来。
他告诉人们:为了寻找、追求、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必须去顽强地战胜这些困难,克服这些挫折。
《西游记》的特点: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中,《西游记》要算是最驳杂的一部书,它糅合进了佛、道、儒三家之言,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的作品。
它也是明代长篇小说的重要流派之一——神魔小说的代表作。
二布置阅读的要求(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积累词语,扫除阅读障碍一猜猜下列词语是什么含义1趋步学生说完后教师再总的说一遍2少顷3但见4欣然5少时6俄而7闻言8既各道词章9拜讫10言未毕二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目的促使学生读名著)1传说世界上有哪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2孙悟空的金箍棒有多少斤重?(13500斤)孙悟空的兵器和披挂是哪儿来的?(东海龙王、西南北海龙王处)3孙悟空的名字是师傅给取的,他的七十二般变化也是师傅教的,师傅是谁?(须菩提)在什么地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八戒和沙僧各自的兵器是什么?(九齿钉耙宝杖)4猪八戒的“八戒”是谁取得名?(唐僧)为何叫“八戒”?(戒五荤三厌)俗名叫什么?(猪刚鬣)菩萨给他取名叫(悟能)他的九齿钉耙有多重?(5048斤)猪八戒和沙僧原本是什么职位?(天蓬元帅卷帘大将)为何下凡?(戏弄嫦娥失手打破玉玻璃)各自被贬到下界什么地方?(福陵山云栈洞流沙河)5沙僧为何姓沙?文中经常用什么来形容他的脸色的?(以河为姓)(晦气色)他身上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任劳任怨)6唐僧收服徒弟和白马的依次顺序是:孙悟空、白马、猪八戒、沙僧三读一读看谁背得快(语言佳句,提升素养。
有时也可以只出上联,要求学生对下联,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记牢名句。
)1日日花开时时果熟2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3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4从来未识深和浅今日方知轻和重5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佳肴色色新6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7悟空变化人间少妖怪神通世上稀8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9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唐太宗叮嘱玄奘)10暗放玉龙飞彩凤私开金锁走蛟龙四你能说出《西游记》中几个章回的题目?用100字左右来概括你选择的回合(选2—3位同学)五学生评议,(概括的标准:尽量用原著中的话,语言流畅、言简意赅)六回家看名著第三课时一猜猜下列词语是什么含义11适至此间12是以等不得13故先在此14何往15无暇16备陈前因17话犹未了18何也19径至山前20切须在意二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目的促使学生读名著)7观世音菩萨的紧箍、禁箍、金箍分别送给了谁?( 孙悟空、黑熊怪——守山大神、红孩儿)8说出《西游记》中人物和妖怪的名称,看看哪一小组说得多。
9五庄观镇元子去原始天尊处听讲,留下哪两个人来看家?(清风、明月)10人参果又叫什么?(草还丹)它遇金、遇木、遇水、遇火、遇土有些什么特点?(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11孙悟空到底打下了几个人参果?(四个)孙悟空因遭到二仙童的骂,一气之下来了个绝后计,推倒了大树,最后是谁用什么方法救活了大树?(观音将净瓶底的甘露水,用杨柳枝蘸出,把行者手心里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树根之下,但看水出为度,那行者捏着拳头,往那树根底下揣者,须臾有清泉一汪,小童用许多玉茶盏、玉酒盏将那根下清泉舀出给观音菩萨,菩萨将杨柳枝细细洒上,口念经咒,洒净那舀出之水,只见那树果然依旧青枝绿叶阴森,上有二十三个人参果。
)12树恢复了生命,镇元仙很高兴,为谢菩萨,打下多少人参果,做了个人参果会,与谁结拜为兄弟?(十个、孙悟空)三读一读看谁背得快,说说你最喜欢哪联,理由是什么?11(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12(妖怪)电目飞光艳雷声振四方13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不举(见到老虎)14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15雨后披蓑擒活鲤风前弄斧伐枯木16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17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18闪过的再生人道撞着的定见阎君(刘伯钦武艺高)19那窝中走兽贪性命西撞东奔(被芭蕉扇一扇)这林内飞禽惜羽毛高举远飞20泪滴腮边谈旧事愁攒眉上诉前因(乌鸡国王)四你能说出《西游记》中几个章回的题目?用100字左右来概括你选择的回合(选2—3位同学)五学生评议,(概括的标准:尽量用原著中的话,语言流畅、言简意赅)六回家看名著第四课时一猜猜下列词语是什么含义21倏个风息22少憩23愕然24一言未已25簪冠着服26懿旨27结束整齐28而已29瞑目30觌面二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13灭法国为何又叫钦法国?(国王要杀10000个和尚后来孙悟空弄法把国王、皇后等人的头发都剃掉国王觉得遭到报应悟空给他改为钦法国)14“钉耙宴”是谁设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黄狮精)15看看下列妖怪,占据的地方叫什么名称?使用的兵器是什么?本相是什么?最后是被谁收服的?黄风怪(黄风岭黄风洞三股钢叉黄毛貂鼠灵吉菩萨)黄袍怪(碗子山波月洞钢刀奎木狼玉帝派二十七星宿各念咒语那妖才从腰间取出金牌,叩头纳罪)全真道人(乌鸡国借别人的宝刀与悟空对打青毛狮子文殊菩萨用照妖镜将其收服放莲花罩定妖魔)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平顶山莲花洞七星剑太上老君处看金炉、银炉的两个童子悟空用葫芦收了银角大王用净瓶收了金角大王)灵感大王(通天河铜锤观音处莲花池中的金鱼观音用竹篮将其收服)兕大王(金山兜山金山兜洞丈二长的点钢枪青牛太上老君用芭蕉扇煽它,将其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