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2)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机会成本递减
W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递减, 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 本递减,此时PPC凸 向原点。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 C,所必须放弃W的数 量逐渐递减。
C
图1-4 机会成本递减
三、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假设商品价格等于成本,则小麦(对布匹)的相对价 格(Pw/Pc)=小麦的机会成本( ΔC / ΔW) 。
案例
单位劳动投入 产品 大米 小麦 棉布 钢铁 中国aLi 10 10 20 20 美国 a′Li 10 5 4 2 相对劳动生产率
a′Li/aLi1 0.5 0.2 源自.1第三节相互需求原理
约翰· 穆勒是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他提出的相互需求原理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重要 的说明和补充。 互惠贸易的范围——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贸易条件的决定——相互需求程度 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条件
案例
国家 美国 法国 中国 泰国 布aLc 2 5 9 8 小麦aLw 0.5 2 6 8 布的相对成本aLc /aLw 4 2.5 1.5 1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
假设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但有许多种产品:M种,分别用1 ,2……M表示。
中国和美国都能生产也需要消费这M种产品,那么按照比较优势,中国和美国各自应该
一、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 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 较优势原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 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
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 而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 本,那么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 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 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
国际经济学2
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得益矩阵
空中客车
是
否
波
是
(1,20)
音
公
司 否 (0,75)
(100,0) (0,0)
29
第七讲 经济一体化
•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 关税同盟的分析 • 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 世界贸易组织
30
一、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 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无关税,成员国对 外独立关税
• 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无关税,成员国对外 统一关税
• 共同市场——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自由 流动
• 经济同盟——经济政策协调 • 完全一体化——统一货币,统一所有经济政策
31
二、关税同盟
• 一产品、三国(H,F,W)模型。 • 完全竞争市场 • H为小国,H要与F国结成关税同盟 • 产品生产成本按高低排列为:H,F,W • 结成关税同盟前H国对外关税一致 • 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P
S
关税前 关税后 变化
g
PT
f PW PW a
b
c d
e MT
SW ST MW DT DW
生产者 剩余 消费者 剩余
政府
整个 D 国家
Q
a
b+c+d +g+f
0
a+b+c+ d+g+f
a+f
f
g
-b-c-d-f
c+e e+c a+c+e e-(b+d) +f+g
5
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世界市场
32
关税同盟的局部均衡分析
02《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15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2)
见教材P24页例子 页例子 见教材
国际贸易的发生是以两国相对价格存在差异为先决条 件的,即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上的。 由于A国在封闭条件下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 的相对价格,因此,我们称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在Y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同样的道理,B国则在Y 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X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 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国之间的贸易方向取决于比较优 势,即每个国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 于比较劣势的商品。 End16
End 5
四、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1)
国际贸易理论采用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采用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 和规范分析( 和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两种。 )两种。 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 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 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 济活动(如价格、生产;消费;收入分配)的影 响等问题; 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即说明其好坏,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是采 用自由贸易还是应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依据。
End21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的世界
这里仍然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如果两个国家在封闭条件 下,相对价格完全一致,那么,即使允许商品在两国之间自由流动, 贸易也不会发生。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引入以下5个条件: 1、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 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 规模收益不变 5、 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 外部经济性 上述5个条件保证了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因 此,在这些条件下国际贸易是不可能发生的。
国际经济学2:国际金融.13(ppt24).pptx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项目(1)
•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两个部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标准 的组成项目。
• (1)经常帐户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资本收益和单边转移三个具体组成项目。 • A.货物和服务贸易 • 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划分为货物贸易(又称为有形贸易,the Visible Items
• 一般来说,一国的国际收支通常是不平衡的,平衡只是偶然发生的情 况。
•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差额时,最终是通过一国官方储备的变动来平衡 的。国际收支逆差将减少一国的官方储备,而国际收支顺差则增加一 国的官方储备。
国际借贷
• 国际借贷虽是国际收支产生的原因,但它却是与国际收支 不同的概念。
• 国际借贷是一存量,表示某一特定日期一国对外资产与负 债的明细状况,采用国际借贷平衡表(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 Statement)予以记录,其中 对外资产与对外负债的差额即为一国的国际资本净头寸 (Net Capital Position)。
• 因此,我们可以把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定义为:在一 定时期(通常为1年、1季或1月)一国与外国之间的全部外汇收入与 支出的总记录。
• 如果收入大于支出,国际收支的差额就称为顺差(Surplus);如果 支出大于收入,这个差额就称为逆差(Deficit);如果收入和支出相 等,就称为国际收支平衡(Equilibrium)。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项目(3)
• (3)错误和遗漏净额
• 按照复式记帐原则,如果不发生错误和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s),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双方净差额应该为 0。但在实际中并非如此。其原因主要有:①在统计国际 收支有关数据时发生的遗漏,如走私、民间货币收付、携 带现钞出入境等官方监控以外的交易;②资料来源和口径 不同造成的误差,例如,商品进口的数据来源于海关统计, 而货款的支付则是银行的记录,这样就会发生货币支付数 据与进口商品价值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在国际 收支平衡表中人为地设立了一个平衡项目,即错误和遗漏 项目。当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货方总计超过借方总 计时,错误和遗漏净额项目在借方记入这个差额数;相反, 则在错误和遗漏净额项目的货方记入这个差额数,以保证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
国际经济学 第2版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相对价格”
假设PX和P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X和Y的货币价格,那么 PX/PY定义为商品X的相对价格。
涵义
用商品Y代替货币,作为商品X的计价单位,它表示用
一个单位的商品X与商品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商品Y的数
量。
数学表达:PX/PY
表示方法
Y
I PY
图形表达:
向右下方倾斜 的直线
PX X PYY I 斜率为PX/PY
E
NDX
XE
X
4.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贸易的发生
PX PY
NS X A
PX PY
1
2
NDX A
O
X
O
NS X B
NDX B
X
贸易的基础
相对价格的差异
由于A国在封闭条件条件下X商品的 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
国民需求曲线的推导 Y
以商品X为例
该曲线斜率为负
消费量与相对价 格成反比关系
O
PX PY
2•
1• 1 2•
O
F • PX PY 2
E• •D
PX PY 1 2
D1 D2 D3
PX PY 1
X
•
•
• NDX
X
D1 D2 D3
国民供给曲线 国民需求曲线
PX PY
PX PY E
O
相交
NS X
均衡产量 消费水平 相对价格
商品市场的均衡
Y
YQ
Q (PX PY )'
X的相对价格上升, X的供给增加,
PX PY Y的供给下降。
YQ'
Q'
O
XQ
X Q'
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一、背景知识
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 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 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 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 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 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竞争 和自由贸易。 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 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 映。
小麦消费量 英国 120
布的消费量 200
美国
120
200
五、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
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 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 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 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 ,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 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 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1.主要论点
(1).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 尺度; (2).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得金银 , 而获得金银的重要 手段是对外贸易; (3).对外贸易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
2.贸易政策 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采取奖出限入政策, 发展本国工业,扩大出口;通过关税和其它保 护措施限制制成品的进口,严格货币发行,限 制金银外流,从而达到贸易顺差。
小 麦
60 50 40 30 20 10 0
布
0 20 40 60 80 100 120
国际经济学第2章(Helen)
David Ricardo,1772-1823
13
(一)概述
涵义: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 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 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 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双方仍可从 国际贸易中获利。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由David Ricardo(1772-1823)提出。英国工业革命深入 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1817年出版了主要著作《政治经济 学和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25
(2)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
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 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推理过程:
国际贸易 商品的价格差
生产产品的成本差别
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
假定中国和美国生产同种产品 的技术相同,生产布需要2单 位资本和5单位劳动。中国每 单位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分别为 6美元和1美元,而美国则分别 为3美元和4美元,结果中国每 单位布的成本为2x6+5x1=17 美元,而美国为2x3+5x4=26 美元。
毛呢产量 2.7单位
所需劳动 190人/年
4
交换后: (假定英国以1单位毛呢交换葡萄牙1单位葡萄酒) 酒消费量 毛呢消费量 英 1单位 1.7单位 葡 1.375单位 1单位 而分工前:
英 葡
酒消费量 1单位 1单位
毛呢消费量 1单位 1单位
5
(二)具体内容 1、理论分析的假定条件
(1)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 (2)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 (3)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 (4)劳动力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5)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时机会成本不变; (6)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 (7)两国经济资源都充分利用; (8)贸易平衡;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第二版 课后答案
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一) 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是以()作为基本的经济单位来划分的。
A. 企业B.个人C.政府D.国家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国际商品流动B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C国际收支平衡D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3.从国际间经济资源流动的难易度看,()流动最容易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答案提示:1.D 2. B D 3.C(二)问答题1.试述国际经济学和国内经济学的关系。
答案提示:(1)联系:国际经济学与国内经济学研究的经济活动是相似的,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相似的;(2)最主要的区别是国际经济的民族国家性。
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一)选择题本国生产A、B、C、D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a)D、A (b)C、B (c)A、D (d)B、C答案:C (二)问答题1.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答案提示:亚当·斯密的主要贡献是:(1)抨击了重商主义;(2)提出了绝对优势之一概念;(3)强调国际分工是使国民财富增加的最重要手段。
2.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提示:(1)绝对优势理论强调,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导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2)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导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
(三)计算题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国 B国X Y 621512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国 B国X Y 10455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x p x p 1 w a a a y y
结论:参与国际分工,即只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品,比自己两种产品都生产更合算。
a
a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1、引入货币经济的比较优势: 三个变量的转换: 物物交换下用劳动时间表示的产品成本及价格, 现用货币额来表示。 成本现在等于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乘以货 币工资率。 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既以各自国内价格 为基础,又受两国货币间汇率约束。
葡萄酒/毛尼=0.89 毛尼/葡萄酒=1.125
(劳动小时/单位)(劳动小时/单位)
英国
120
100
90
英/葡=1.1 葡/英= 0.9
葡萄牙 80
英/葡=1.5 葡/英=0.67
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 一国某种产品的 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他国同一产品的相对劳动 生产率。 相对成本的比较优势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 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一产品的相对成本。 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 会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一、从重商主义到绝对优势理论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在中世纪晚期,近代资本 主义萌芽时期,欧洲商业迅速发展时期( 1500—1800 ) 产生的一种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 混合。 《新帕》:重商主义是“大约从 1500 年到 1800 年间简单 连贯的欧洲经济思想史和国民经济政策史的漫长篇章。” 主要形式: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 基本观点: --金银=财富,一国国力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贵金属,国际贸 易是取得贵金属的最重要途径; --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是多卖少买乃至不买,或曰 保持贸易顺差的政策。
第二章(2)国际经济学
贸易利益的来源——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 (1)交换所得是由于贸易的发生,出口和进口商 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导致福利水平增加的部分。 (2)分工所得是由于资源从比较劣势的部门转移 到比较优势的部门,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而使福 利水平增加的部分。
Y
E T
Ⅱ
A
Ⅲ Ⅰ
B
PW
O
PW
X
图2-9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多生产1单位某产品就 必须牺牲另一产品的产量。那么,各国具体应当 专业化生产何种商品,并不是由生产商品耗费的 劳动量或实际支出成本来决定,而应该考察物品 的机会成本。与他国相比,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如果低的话,那么该产品就具有比较优势,反之 则处于比较劣势。
二、机会成本一定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贸易条件、相互需求及贸易福利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指的是一国 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 交换比率。在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中, 一国的出口产品的价格和进口产品价格的比率 就是该国的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的变化取决于双方对进口商品的 需求弹性。如果一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 但对方对自己的需求并没有增加,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条件会对自己不利而 对对方有利,尤其当对方对自己的商品缺乏弹 性时,将会使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更为剧 烈,贸易条件就会更有利于进口需求弹性弱的 一方。
当机会成本一定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 条直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也称为“边际转换 率”(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表示每多生产1单位的X(横轴商品) 而减少的Y (纵轴商品)数量,就是 X 的机会 成本。
表2-1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参照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第26页)的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P Y/P X,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做类似推导即可求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
当一种商品达到均衡时,该商品的相对价格、均衡供给与需求、均衡状态下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都得以确定,则可得到另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生产要素需求,从而确定该商品的均衡状态下供给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参照教材图1-12、图1-1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推导;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的形状,参见教材第30页。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相一致。
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 绝对成本说的主要论点(亚当.斯密,1776年提出, 名称为后人所加 ,最初的表示是散文式的)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
利条件 (4)正和博弈(双方获得利益,世界整体获益) ❖ 一个例证:见下表
✓开放条件下,即两国进行分工与贸易,A国集中生产X产品,144个劳动 能生产48个单位的X,B国集中生产Y,其产量为36。世界共生产48个单位 的X和36个单位的Y,分别比贸易前多23个单位和11个单位。
✓进一步,如果按1:1的价格交换,例如,各国可能的得到:A国可消费 28单位的X,20单位的Y,B国可以消费20单位的X和16单位的Y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成本说”:一个实例
表2-1 两国生产X与Y产品所需劳动投入量
A国
B国
生产单位X的劳动投入
3
12
生产单位Y的劳动投入
6
4
假设两国拥有相同的劳动量例如144个工作日,生产等量的X与Y,那么,
✓可以看在封闭条件下(贸易前),A国可生产:144/(3+6)=16个单位 的X产品与16个单位的Y,同理,B可9个X和9个单位的Y产品,世界共生 产25个单位的X和25个单位的Y;
❖ 在具定有义 比上 较,优如势果。ax同/a理y>b,x/Bby国,在则Y称的A生国产在上X生具产有上比 较>a优y/a势x)(因为若ax/ay>bx/by,则必定有by/bx
❖ 显然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国际贸易产生与否取决 于其是否能带来更多的利益。在此可以证明,国 际贸易能够在存在绝对优势条件下发生,而且在 存在比较优势条件也能发生。绝对优势是国际贸 易发生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PPT教学课件
该国的福利水平;但必须指出,社会无差异曲线由低
处向高处移动,虽然表明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了,
但并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都同时获得提高。
同样,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
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不变,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 成员的福利都不变。
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 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 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 济活动(如价格、生产;消费;收入分配)的影 响等问题;
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即说明其好坏,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是采 用自由贸易还是应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依据。
2020/12/10
End 8
一、国际贸易学图形分析的基本知识
局部均衡中的贸易获利:
所谓局部均衡是指分析研究一种商品在单独的一个市 场中的供应和需求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其实际支付的 价格和愿意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面积, 是需求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部分。
生产者剩余的面积,是供应线以上,价格线以下的部 分。一般而言,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剩余增加,当价格上 升时,生产者剩余增加。
2020/12/10
End 12
主要分析工具(2)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社会无差异曲线主要有两种用 途:(1)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确定一国的均衡 消费点。(教材P21)(2)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 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如若贸
易地方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
2020/12/10
End 10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2)
国际经济学2-比较优势理论
假设两国各有5个单位的劳动力
T 100 T China 50
U.S.A
0
50
S
0
100
S
封闭条件下的生产情况
T 100 China 60 A T U.S.A
50
30 A 0 40 100 S
0
20
50
S
各自生产:总产量 90T 、 60S
专业化生产:100T、 100S
通过贸易实现的利益
T 100 65 60
2.1 引言
贸易基础(basis for trade) 贸易所得(gains from trade)
贸易模式(patterns of trade)
2.2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时代为 14世纪末到18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 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伴随着航运水平的提高以及地理大发现的形成,西欧国 家纷纷对外寻求对外扩张。
美 国
印 度 合 计
10
40 50
120
120 240
12
3 -
10
20 30
100
50 150
10
2.5 -
判断并说明理由
一个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是否一定具有相对优势?
国际贸易的原因:劳动生产率差别→生产成本差别→商品价格的差别→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目的:交换是人类的天性。分工可以产生效率,而分工促进效率提高受限 于市场的扩大 理论的政策建议:通过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所有国家都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获利
2.3B 绝对优势的分析
单个工人的小时产量 U.SA China
大豆
布匹
20
10
国际经济学(二学历)
2014-3-6
高杰课件
24
重商主义的理论与政策主张
4)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采取严格的贸易保护 主义政策,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种策略 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2014-3-6
高杰课件
25
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逐步展开,凭借 强大的经济实力,英国在海外攫取了大量的殖民 地,殖民贸易使英国迅速成为西方世界中实力最 强的国家,殖民经济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为了获 得更多的利润,新型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扩大自己 的国际贸易规模,但依据重商主义理论,国家需 要对进口进行严格限制,这无疑对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的形成造成障碍,人们对重商主义学说产生 了怀疑
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显然是错误的重商主义的理论与政策主张?2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是流通领域创造的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实际上财富是在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创造的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20151111高杰课件23种点是科学productproductproductconsumerconsumerconsumerbusinesspeople重商主义的理论与政策主张?3重商主义者只研究如何从国际贸易中获得金银而没有研究国际贸易的具体原因和各国的利益他们认为只有顺差是可以接受的一国的利益是建立在别国的损失基础上的20151111高杰课件24利是建在别损失?这种观点显然没有认识到国际贸易有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因为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如果国际贸易无利可图那么结果一定是大家都会拒绝国际贸易重商主义的理论与政策主张?4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采取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种策略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20151111高杰课件25第二节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逐步展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英国在海外攫取了大量的殖民地殖民贸易使英国迅速成为西方世界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殖民经济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为了获20151111高杰课件26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新型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扩大自己的国际贸易规模但依据重商主义理论国家需要对进口进行严格限制这无疑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造成障碍人们对重商主义学说产生了怀疑第二节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这种背景下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斯密出版了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从理论上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首次对国际分工的原因方式和效果进行了详尽的20151111高杰课件27论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理论至今仍然是指导西方国家国际贸易的基础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理论与政策含义?1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1关于财富的定义斯密认为重商主义者混淆了金银和财富的概念金银只是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衡量财富的标准不是金银而是20151111高杰课件28组成部分而且衡量财富的标准不是金银而是社会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因而在斯密看来一个真正强盛的国家不是为了攫取更多的金银而限制国际贸易的国家而是通过贸易扩大生产的国家理论与政策含义?2批判了重商主义关于增强国家力量的论点?重商主义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重点:单选15×1'判断并改错5×3'
一、名词解释5×4'
要素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动,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既相对丰富要素的所有者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产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也常被称为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
里昂惕夫之谜:按照H-O理论模型,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经里昂惕夫研究美国1947年进出口情况得出结论,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相反,故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自由贸易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它反映的不仅仅是国际间的货币收支,而是对所有产生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交易全部记录。
还包括不涉及货币收支的经济交易(易货贸易),甚至根本不产生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单方面转移。
J曲线效应: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外汇倾销:指通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扩大出口。
关税同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同意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
内外冲突:又称“米德冲突”,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难以动用支出转换政策,作为政策工具,在只有支出调整政策可供政府使用的情况下,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可能会发生冲突。
二、简答3×10'
1.画图比较进口配额和同等程度的进口关税对
小国福利的影响。
(1)上图为小国情形的关税效应分析(局部均衡):进口关税,指一国进口商品时,由海关对本国进口商所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
生产效应:国内生产量由Q1提高到Q3,生产者剩余由△ICPw的面积变成△IAPt,的面积,即生产者增加的福利为a;
消费效应:国内消费量由Q2减少到Q4,消费者剩余由△HGPw的面积变成△HBPt的面积,即消费者损失的福利为a+b+c+d。
税收效应:征收关税所获得收入=进口量*关税率= Q3 Q4*t,即等于矩形AEFB的面积c。
净福利效应:a—(a+b+c+d) + c= —(b+d)<0,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净损失为b+d 。
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2)上图为小国情形的配额效应分析(局部均衡):配额,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现在假定限额为Q3 Q4,且Q3 Q4 < Q1 Q2。
同理可知,生产效应=a, 消费效应= -(a+b+c+d),而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即关税效应=0。
故净福利效应= a - (a+b+c+d) = - (b+c+d) 。
( 3 )同:进口配额与关税都是一国干预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
异:进口配额的结果是价格的调整,而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的调整。
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于关税数量的财政收入;而实行进口配额的许可证收入可能属于政府或进出口商。
进口配额使得能够进口的数量是明确的;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
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
2.作图说明什么是“悲惨增长”,并说明悲惨增
长实现的条件。
如上图,经济增长前,生产点为Q,消费点为C,该国出口X产品而进口Y产品。
显然,X产品的相对价格较高。
当经济增长偏向X部门,该国继续出口X 产品而进口Y产品,显然由于X产品的相对价格大大降低,该国的消费点降到C*点,低于原来的C点。
即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反而下降了。
(1)悲惨增长: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增少了。
(2)悲惨增长的发生条件是:
a: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偏向出口的产品的。
b:国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或无弹性。
c:该国在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从而其供应量的增长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价格。
3.简述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内容以及J曲线效应
的含义
汇率的贬值最终能否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还依
赖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需求(供给)弹
性,是指商品价格的变动率所引起的需求量(供给量)
的变动率。
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只有当一
国的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与出口商品的需求
弹性(EX)之和大于1时,即EX+EM>1,一国货
币贬值才能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它是贬值改善贸易
差额的充分必要条件。
J曲线效应的含义:在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调节过
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效应,即在货币对外贬值之
后的一段时期中,贸易收支没有获得改善,反而进一
步恶化。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贸易收入才会逐步增加,
贸易收支逐步得到改善。
这一效应过程被称为“J曲
线效应”
4.用一般均衡分析法说明小国征收关税所引起
的进口国福利的变化。
小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征税对小国的影响为:增加进口竞争行业产品的生
产,减少出口产品的生产;减少进口竞争产品的消费;
减少贸易量;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
5.画图分析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
A国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aA,工
资水平较低(劳动力流出)
B国为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bB,工
资水平较高(劳动力流入)
在没有劳动力流动时,
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劳动报酬为
OaCGA,资本报酬为CFG
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劳动报酬为
ObHMB,资本报酬为HJM
当发生劳动力流动时,A国劳动力流出,导致国
内工资水平上升,由Oa上升至OaN;而B国因劳
动力流入,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下降,由ObH下降至
ObT。
两国工资水平达到同一水平线NT。
A国劳动报酬增加(CNRG),而资本报酬减少
(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
B国劳动报酬减少(THMR),而资本报酬增加
(THME),净增(MRE),此时GNP<GDP。
总之,劳动力流动可以使世界的总产出增加(MER),
但对不同的利益集团,其影响是不一样的,且不同的
国家也不一样。
6.分析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一)贸易创造
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
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图示分析(书上P145):
(二)贸易转移
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
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
移。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图示分析(书上P146):
(三)福利创造
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a+b+c+d)-a-(c+e)
=(b+d)- e。
其中(a+b+c+d)为消费者剩余增加, a为生产者剩余
减少,(c+e)为关税收入丧失;
(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e则表示贸易转移
的负的福利效应,原因是进口来源由低成本的C国转
向高成本的成员国B国。
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
所以对B国有利;对C国来说,因贸易转移,其出口
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
三、问答2×10'
1.计算
2.论述:请以扩张性的政策为例,结合图形分
析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和
财政政策的效应。
3.论述:请以扩张性的政策为例,结合图形分
析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和
财政政策的效应。
一、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在浮动汇率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当局可以自
主决定货币供应量和LM曲线的位置,扩张性货币政
策会引起本国货币贬值、收入上升,对利率无影响。
可见,此时的货币政策是非常有效的。
一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具有完全的流动性,通
过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不会实现影响均衡产量或均
衡收入的目的。
远期点数(掉期率)
前小后大用加法
前大后小用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