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华南师范大学陈友芳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各位老师,新教材《经济生活》一共包括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以及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整个教材的基本逻辑顺序是:从消费、交换出发,依次分析生产、分配,最后介绍我国从事这些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各位老师在经济学的学习及教学中可能已经习惯了从生产入手,为什么我们的新教材要从消费开始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材强调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显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一个哪怕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经济活动的人,他也一定接触过消费,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教材从消费入手,有助于我们的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个人要消费,就往往需要与别人交换,而要交换就离不开货币,就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消费的。

根据这一逻辑,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个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这样展开的: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生活、消费需要商品,而购买商品又离不开货币,由此引出货币这一话题,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原来货币的出现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

这一思考使我们发现,货币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神秘,货币原来本质上只是一般等价物而已。

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一目:货币的本质。

面对看起来神秘,实际上并不神秘的货币,人们自然会追问:货币究竟在经济生活中起一些什么样的作用。

于是我们的教材接着分析货币的基本职能,领着学生去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分析一、《经济生活》教材的编写依据20XX年3月2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部署,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于当年9月进入实验区。

为此,教育部成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领导并主抓这套教材的编写。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依据新课标编写,了解这本教科书,有必要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性质、所强调的基本理念。

这是我们把握和使用这本教材的前提。

1.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定位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程──其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其基本内容──参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其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其课程定位──整个大德育中的主导环节。

2.基本理念和追求(1)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少而精、实用;反映时代的新思想、新论断。

(2)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关注学生发展,尊重学生关切,适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建构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强调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学科知识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觉悟服务。

(4)转变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材变教本为学本,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

(5)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强调实践环节,是课改的追求。

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要点有:
1.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2.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示:宏观经济学中的凯恩斯消费函数理 论强调当前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永久收入及生命周期储蓄理论强调未来预 期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与不同收入群体的 消费倾向不同有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对理解该点有帮助)。 3.理解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示:真正影响消费水平的不是名义 收入——直接用货币度量的收入,而是实际收入——用货币购买力衡量的收入;实 际收入=名义收入∕总体物价水平)。 4. 了解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提示:这三种消费形式不是依据同一个 分类标准作划分的;教育贷款或助学贷款不是消费;商店赊账及购物分期付款是贷 款消费,属于商业信用)。 5.了解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6.了解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 7.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及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 8.理解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要点有: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处的地位。 3.了解公有制经济的构成。 4.理解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与作用。 5.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 6. 理解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 8.了解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作用(提示:正确理解港澳台在大陆的投资 为什么算外资)。 9. 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 10. 了解“两个毫不动摇”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活性与学习性的统一 生活是学习目的, 课程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讲述与学生 近、与生活近、与实际近的经济生活以这 些经济生活图景为学习背景,构建生活化 的学科课程,多维度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基础知识,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定知识基 础。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人教版必修一

专题1 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主持人:杨灵,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员,高级教师主讲人:陈友芳,《经济生活》教材主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杨灵:各位老师好,陈教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专家探讨《经济生活》教材。

首先请您就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做一个说明。

陈教授:《经济生活》教材的编写首先坚持这么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致力于为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基础,以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己任。

当然,这是新老教材共同坚持的基本原则。

应该说,新教材在继承老教材优点的同时,突出强调以下几个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第一,强调与时俱进。

新教材坚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强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中要“精讲管用”。

第二,坚持以育人为本。

新教材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第三,坚持三贴近原则。

强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强调“三贴近”是本次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一个非常大的亮点。

第四,重视实践环节。

新教材通过设计大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践问题,让学生准确理解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杨灵:对,正如你刚才所说的,这次政治课程改革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那么,我们的教材是怎样体现这个“三贴近”原则的?陈教授:新教材对“三贴近”原则的体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安排方面要体现出三贴近原则;二是在呈现方式上要体现出三贴近原则。

先来看第一个方面,《经济生活》教材根据“三贴近”原则,设计为四个单元,由“财富的消费、交换”这一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经济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去认识广阔的经济生活,然后在第二单元让学生思考、了解“我们所购买、所消费的财富是如何生产创造出来的”,顺着这个思路,教材接着又引导学生思考、了解“我们创造出来的财富又是如何分配的”。

在对这些问题,也就是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生活的认识,教材在最后一个单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经济生活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

在经济学的学习及教学中可能已经习惯了从生产入手,为什么我们的新教材要从消费开始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材强调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显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一个哪怕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经济活动的人,他也一定接触过消费,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教材从消费进入《经济生活》的学习,符合生活逻辑,有助于我们的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个人要消费,就往往需要与别人交换,而要交换就离不开货币,就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消费的。

根据这一逻辑,第一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个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这样展开的: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生活、消费需要商品,而购买商品又离不开货币,由此引出货币这一话题,货币到底是什么?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一个探究活动(P5上),使学生明白原来货币的出现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

这一思考使我们发现,货币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神秘,货币原来本质上只是一般等价物而已。

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一目:货币的本质。

面对看起来神秘,实际上并不神秘的货币,人们自然会追问:货币究竟在经济生活中起一些什么样的作用。

于是我们的教材接着分析货币的基本职能,领着学生去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这些构成了本框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的主要内容。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我们进行商品交换使用的都是纸币,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本框的第三目,教材对纸币进行了科学分析。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说课稿 高一政治 张立波#优选.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说课稿                        高一政治  张立波#优选.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说课稿高一政治张立波一、本单元在模块中的地位和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是理解全书内容的理论基础。

消费是最常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生产的目的,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本书以“生活与消费”切入,体现了本单元在全书中的统领和导入作用。

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理论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奠定基础,可以为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现象、参与经济生活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

同时,消费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经济现象,消费者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主要的身份,从消费入手,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贴近”原则。

在市场经济社会进行消费互动,首先离不开货币这个交换媒介,二是必须对商品的价格有所了解。

有了货币,了解了价格,才可以消费。

正是基于这个生活经验,教材第一单元,首先带领学生去了解商品货币理论,然后了解价格价值理论,最后去了解与消费有关的知识。

在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曾庆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达到以下基本目标:从知识方面看:识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等知识;理解信用工具的用途、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和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坚持正确的消费观的原则。

从能力方面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如通过对生产、地域、时间、政策等因素引起价格波动的现象进行归纳分析,概括出供求影响价格。

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如通过对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的了解,学会使用信用工具;通过对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影响的学习,使学生在日常消费中学会选择购买时机。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看:通过对货币有关知识的学习,全面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通过对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的学习,树立劳动价值观,培养竞争意识。

③通过对消费心理的分析和消费行为选择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些知识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按会考纲要)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按会考纲要)

高二政治《经济生活》(按会考纲要)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价格涨跌的原因)(1)间接因素: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2)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当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跌。

(3)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价格降低(成正比)。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里的“等价交换”是指一个总的趋势;即平均价格等于价值。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3. 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重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题目)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下降)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

(升降替代升,升降互补减)。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下降) ,生产者获利(减少),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反之,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4.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消费水平的最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对策;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对策: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

对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分配政策。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时《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课时是接着上一框内容进行的,它主要围绕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个中心,分成二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构严密。

第一目《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场景中归纳出价格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

同时价格变化还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第二目《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是新增加的内容,教师必须讲得透彻,而且必须生动形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针对经济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生产的影响【依据】因为这些知识和题目呼应,是本课时的主要因素,所以确定为重点。

2、难点: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依据】因为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的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同,以及其他理论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确定为难点。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便让学生学会学习。

2、讲授式教学法因为本课时涉及许多理论性比较强、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将传统的讲授法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这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2020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详解《经济生活》

2020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详解《经济生活》

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详解★必背知识△简单了解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2.金属货币与纸币3.外汇与汇率上课笔记: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也是商品特有的社会的本质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注意:有价值的东西一定具有使用价值!!!(3)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表现为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谁也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 作为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缺一不可。

②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判断一件物品是否是商品①看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看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同时具备,缺一不可③看是否处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之中。

2.货币(1)产生过程:商品与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化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金银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注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二)货币的基本职能(与生俱来)1.含义: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2.价值尺度(1)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2)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3)特点:观念上的货币3.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2)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商品---货币---商品★(3)特点:现实的货币★(4)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商品生产者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笔记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笔记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同时具备)(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价值(社会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4.产生时间原始社会末期5.发展阶段:商品——商品;商品——等价物——商品;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商品——货币——商品6.商品的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7.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为什么都重视产品质量?(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即顺利让渡处使用价值。

(2)消费者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国家:①维护市场经济秩序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二.货币1.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一般等价物: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3.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贵金属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5.职能:指货币在经济甚或中的作用(货币本质的体现)6.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①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③特点:观念中的货币(2)流通手段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②公式:商品——货币——商品(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③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④特点:现实中的货币商品价格总额(价格平均水平*数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7.其他职能(1)贮藏手段: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2)支付手段:支付债务、地租、利息、工资、税款···(3)世界货币: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三.纸币1.铸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面额价值2.纸币(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2)注意: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3.电子货币: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支付、购买3.通货膨胀(1)含义: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2)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3)表现①纸币贬值②物价上涨③经济过热(4)危害: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①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下降,商品销售困难)②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5)解决措施①要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根本)②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③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④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减少产品附加值)(6)原因:纸币发行量过多···(7)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助于拉动消费和投资)5.通货紧缩(1)含义:物价全面持续上涨(2)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3)表现①物价持续下降②市场疲软③经济萎缩(4)危害:引起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居民生活有好处①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②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5)解决措施: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外贸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特别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1)纸币的发行量具有客观的规律性要求,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2)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是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的经济现象7.拓展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出口>进口→贸易顺差出口<进口→贸易逆差(3)交换:经济生活的中间环节产品(劳动)——市场——货币;货币——市场——商品(4)消费:经济生活的最终目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反对情绪化消费②反对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3.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可持续性消费)(1)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和,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2)表现: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生)(3)原因: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个人生命健康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③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④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4.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一单元总结综合探究1. 货币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 对待金钱的态度: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3. 树立正确金钱观的意义:正确的金钱观,知道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赚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2019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乔)

2019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乔)

• 市民说:现在的牛肉价格太贵了,再这么涨下去,我都吃不 起牛肉了!据记者调查受此次牛肉、鸡蛋价格上涨影响最大 的群体是农民工、城市的中低收入者。
• 养牛户甲说:我们也不想牛肉的价格这么贵,可是这一年的 时间鉰料的价格一路飞涨,人工费也在涨,汽油的价也在涨。
• 养牛户乙说:前二年牛肉的价格太低,一些养牛的把牛都杀 了,因此牛的出栏率比较低。
3.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4.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观念上的货币 即可,并不需要观实的货币。
• (二)流通手段职能 1.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关系。流通手段强调的 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 商品如何进行交换,强调交换的形式。
3.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买卖必须是实实在 在的货币,而不是只是观念的货币。
第一单元的逻辑脉络
消费的两个 基本条件
消费离不开货币媒介 消费必须了解商品价格
货币商品 价格
影响消费水平 与结构的因素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消费结构和消费类 型;树立正确消费观
消费心理
经济水平;居民收入 国家经济政策;分配政策; 消费环境等
正确金钱观
第一单元的内容目标体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教学重点内容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分 配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市场+宏调)
生产环节
分配环节
消费环节
坚持一条道路
国家 企业
劳动者(消费 者)
坚持一个方针 实现三个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经 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科学发 展观的指导下,实施正确的战略措施,从事生产、分配、 消费环节,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案

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案

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案一、教材概述本教案是针对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经济生活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经济生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责任意识和理财意识,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经济:学习经济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活:学习生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经济的密切关系。

2. 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稀缺性原则:学习稀缺性原则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稀缺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功利性原则:学习功利性原则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和最大化效益。

•理性行为原则:学习理性行为原则的概念,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成本与效益。

•供求关系原则:学习供求关系原则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供求关系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3. 经济生活能力的培养•消费权益保护:学习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

•理财技巧:学习理财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金融知识,提高个人理财能力。

•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和情境分析,加深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3.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经济生活现象,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探究活动。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全国高中新课改从2004年开始,由四省区(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率先进行,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全国最后一轮,2010年9月开始在全省实施,至今已有2年时间。

明年高2013届是第一年全部采用新课程高考年级。

现在全省教师和学生都很期待,同时有许多困惑:到底怎样高考,教材的度到底怎样把握,到底新课改会起到什么作用等。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与过去大纲版的教材相比较,从教材体系编排、内容难易程度、一些观点的提法,尤其是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了中学教学的一次大的革命。

所以从国家、各省市到学校都花大力气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

今天有这个机会和我们各位教师交流学习感到很荣幸。

一、准确理解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一)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性质:背景:2004年5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指出,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了不懈努力,积累了重要经验:第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始终保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第二,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三,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第四,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第五,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

我们应该从“五个坚持”高度,认识、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性质:1、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2、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3、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 学 设 计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 学 设 计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本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生活消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同时又是对前面消费及其类型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为后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目前社会上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及其基本特征;知道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目标在分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问题时,采用问题解答法,情境导入法等。

同时能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使学生认清其危害,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分析、审视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鼓励学生敢于剖析自己、修正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的把握四、课前准备(一)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性的消费者,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二)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三)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课前要求各组课前在黑板上展示给各组安排的学案题目答案。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多的高中生活的学习,学生已经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对于如何学习政治这一科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由于本校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原有的知识储备较少,在理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比较有难度,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纯粹讲理论,不在理论上做太大突破,只是点到为止。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全册精品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全册精品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全册精品说课稿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1.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4)第二课多变的价格(6)2.1影响价格的因素(6)2.2价格变动的影响(7)第三课多彩的消费(9)3.1消费及其类型(9)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2)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5)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5)4.2我国的经济经济制度(21)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24)5.1企业的经营(24)5.2新时代的劳动者(29)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32)6.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32)6.2股票、债券和保险(3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37)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7)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39)第八课财政与税收(42)8.1国家财政(42)8.2征税和纳税(44)第四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经济(46)9.1市场配置资源(46)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9)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51) 10.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51)10.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54)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57)11.1面对经济全球化(57)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作用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

从消费进入“经济生活”的学习,符合经济学的学科逻辑。

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

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二)教材内容本框对于本课的内容,我用几个问题来概括:首先,钱是上帝创造的吗?――货币的产生;其次,钱是什么――引出货币的含义和本质;再次,钱有什么用――引出货币的职能;最后,钱就是人民币吗――引出纸币及纸币和货币的关系。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材分析

Part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 • •
树立经济生活中的平等观念 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增强辨别假钞的意识以及举报制造假币行 为的法治意识
重点分析
• • • • 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及表现 汇率变动的影响以及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的意义
难点分析
教材分析
——神奇的货币
By:廖新蕾 杜丹丹 曾晓梅 秦素红 周珊珊 杨夕 吴俊桥
教学目标分析
part 1.知识目标
• 能深刻理解商品的定义并说出商品的基本属性 (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含义以及两者的联系 • 能再认货币产生的过程 • 能深刻理解并且记忆货币的本质 • 能深刻理解并且判断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并且 初步理解其他三种职能 • 能再认纸币的含义、地位及优点 • 能初步理解纸币发行量的依据以及发行不适量的 影响(即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 瑞士(法郎)
• 目前流通的瑞士法郎纸币是自1995年至1998年发行的10法郎、20法 郎、50法郎、100法郎、200法郎和1000法郎六种面额。纸币图案采 用竖式设计,正面人物是瑞士文化界的六位知名人士肖像,占整个票 面的一半;背面是代表他们成就的若干个合成的图案。100法郎的正 面是雕塑家和绘画大师阿尔贝托· 贾科梅蒂的肖像。背面是贾科梅蒂的 代表作:塑像《前进的人》、自传《梦· 司芬克斯与T之死》插图。
1.法属太平洋领土(法郎)
• 与贫困、饥饿、落后的非洲相比,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 瓦利斯和富图纳等,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居民过着无忧无虑的神仙 生活。这种惬意的生活方式也带到了纸币上,于是形成了法属风格 10000法郎的纸币:头戴花环的波利尼西亚少女,一头漂亮乌黑的秀 发,夕阳的余辉洒在她的秀发上,留下了橙金色的光芒。人像处理的 非常好,充满立体感。她身后的背景是傍晚的海边村寨,金色的天空、 海水、民居,人们脑海中能够想象到的天堂景色也不过如此吧?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教材分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

本框是第三课教学的落脚点,它有两目内容:消费心理面面观和做理智的消费者,它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色彩,贴近学生生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指导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目前社会上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及其基本特征;知道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形成对消费心理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落实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重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教学难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的把握;适度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消费心理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这就是第二框的内容。

讲授新课: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首先我们来了解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心理。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什么是消费心理?一般地说,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要考虑一些问题,如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以什么方式消费、消费后自我感觉如何等等,这些总是伴随着消费者有目的、有意识的复杂的心理思维活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叫消费心理。

我们的消费行为都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几种消费心理的利弊及态度。

(通过课件展示)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消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仿效他人,其消费行为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和别人行为的带动。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最新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最新

《经济生活》的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其中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包括三目: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第二框包括两目:信用工具;外汇。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1、商品的定义及基本属性(提示:商品的定义主要强调它的交换特征;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延伸:货币并非天然都是金银,如在我国,主要的货币金属是铜);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提示: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3、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延伸:货币的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其中前两者是商品货币;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4、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延伸:不能从教材的文字推断货币供应等于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加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现代社会的主要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而不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千万不要以为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就等于发行纸币;通货膨胀有三种: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性;纸币发行量过多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拉动消费和投资;对通货膨胀不能作望文生义的理解。

)。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1、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延伸:我国中央银行大力推动支票的异地结算,已在京津冀实行;为什么删去交易费用);3、什么是外汇、汇率(提示:外汇定义中的支付手段是广义的;汇率就是货币买卖的价格;必须学会识别汇率升值与贬值;与其他物品一样,货币买卖的价格——汇率也由供求关系决定,主要是受购买力平价的影响);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提示:为什么删去实际有效汇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

在经济学的学习及教学中可能已经习惯了从生产入手,为什么我们的新教材要从消费开始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材强调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显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一个哪怕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经济活动的人,他也一定接触过消费,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教材从消费进入《经济生活》的学习,符合生活逻辑,有助于我们的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个人要消费,就往往需要与别人交换,而要交换就离不开货币,就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消费的。

根据这一逻辑,第一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个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这样展开的: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生活、消费需要商品,而购买商品又离不开货币,由此引出货币这一话题,货币到底是什么?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一个探究活动(P5上),使学生明白原来货币的出现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

这一思考使我们发现,货币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神秘,货币原来本质上只是一般等价物而已。

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一目:货币的本质。

面对看起来神秘,实际上并不神秘的货币,人们自然会追问:货币究竟在经济生活中起一些什么样的作用。

于是我们的教材接着分析货币的基本职能,领着学生去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这些构成了本框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的主要内容。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我们进行商品交换使用的都是纸币,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本框的第三目,教材对纸币进行了科学分析。

由于金属货币在流通中具有一些缺点,而纸币拥有金属货币并不具备的优点,因此,纸币这种价值符号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通用的交换媒介,然后教材接着分析纸币的流通规律,告诉
我们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则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则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三目:纸币。

第一课的第二框叫"信用工具和外汇"。

人们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并不是只有现金结算,而是经常使用各种信用工具进行结算。

于是第一目"信用工具"集中介绍两种常见的结算工具:信用卡、支票。

老师们一定要注意,我们教材所说的信用卡是从广义上说的,而不仅仅指贷记卡及准贷记卡。

第二目"外汇"则专门介绍什么是外汇、什么是汇率以及人民币币值为什么要保持稳定。

通过学习以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货币的本质及职能,有助于学生理性地对待货币,克服拜金主义倾向。

前面说过,要消费、交换,人们还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所以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就领着我们去认识价格现象,这一课安排了两个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安排了两目。

消费者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同一商品的价格因时、因地而异,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教材首先就从这一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价格?在列举了气候、时间、地域及生产条件等主要影响因素后,教材接着追问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渠道影响价格的,由此得出"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影响价格"这一理论,并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

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第一目:供求影响价格。

但是价格的高低波动并不是任意的,它的背后有一个价值在起着决定性作用。

于是教材接着就分析商品的价值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随后分析了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最后,教材总结包括第一目在内的前面的理论,引出了价值规律这一重要经济规律。

以上就是本框第二目"价值决定价格"
的内容。

如果说第二课第一框重点研究了供求对价格的影响,第二框则反过来,即研究价格变动对生活及生产的影响。

第一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材首先分析了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并得出一个结论:一般说来,商品价格越高,则消费者的购买量越少。

接着指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是不一样的。

最后着重指出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一是替代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二是互补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第二目"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教材在这一目指出: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可以为广大学生认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货币认识完了,价格也认识完了,自然该去消费了,所以第三课就引导大家去认识消费现象了。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包括两个框题: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一框的第一目"影响消费的因素",教材主要依次分析了居民收入及物价水平这两个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其中在考虑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时,教材分别分析了当前收入、未来收入及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此外,教材还列举了一些影响消费的其它因素。

第二目"消费的类型",消费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

教材主要从交易方式的角度依次分析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然后还从消费目的角度对消费类型进行分类,并指出了消费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注重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

第三目"消费结构",教材首先指出什么是消费结构,接着分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消费结构的变化受经济发展水平及收入水平的影响,最后教材重点分析了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并对恩格尔系数大小变化的含义、意义进行了分析。

第二框第一目"消费心理面面观",主要分析了四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现象: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现象,教材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各种消费心理的基本表现,并一一对它们作出了科学的评价。

第二目"做理智的消费者",教材依次分析了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学习以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它的设计思路是:金钱是什么?钱能做什么?金钱应该怎样获得?钱应该怎样利用?这是本单元的综合探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综合探究活动?
首先,本单元的知识点是介绍货币、价格、消费。

货币就是金钱,商品价格是用钱来表现的,消费不外乎是怎么花钱。

所以金钱观问题与这三课的内容都密不可分。

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其次,正确对待金钱,在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

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金钱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此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代高中生有更多的机会与金钱打交道。

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可以避免他们陷入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再次,这一问题可操作性强,便于在班级形成探讨、争辩的气氛。

对金钱观的看法,在社会上可谓众说纷纭。

搜集相关的关于金钱观的观点,并对它们进行争鸣、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