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
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
《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
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的功能,使学生学习有动力,学习有方向,学习有方法;使教师也教得有成效。
总之,教师的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是评价实施的重要渠道,如何科学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思想:相信学生一、主体思想:相信学生传统的课堂上进行评价时是教师一人“唱戏”,诚然,教师的评价很重要,也应该是课堂评价的主角,但如果每节课都是由教师“一唱到底”,既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会压抑学生的创新人格,更使学生失去了很多锻炼说话能力、更使学生失去了很多锻炼说话能力、思维能力的机会。
思维能力的机会。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自评、互评的机会,组织开展不同的评价活动,培养他们深入思考的习惯。
养他们深入思考的习惯。
比如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时,我是这样做的。
在指名朗读后,我请那位学生介绍自己的朗读秘诀,我请那位学生介绍自己的朗读秘诀,认为自己哪些地方还有不足,认为自己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允许学生选择再读一遍。
第二遍时,我就请其他同学来评价,要求评价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指出优点与不足,多说鼓励性的话,不要吹毛求疵。
这样,读的同学更认真了,往往读第二遍时进步很大,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积极性就更高了,而听的同学也更专心了。
同时,我们还评出了“最佳评论家”,激起学生评价的热情。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小组的优势。
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小组的优势。
当然,在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以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先示范,后让学生模仿,最终,才能听到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妙语连珠的评价语言。
也要注意经常性的练习和师生评价的结合,也要注意经常性的练习和师生评价的结合,在学生评在学生评价有困难、价有困难、有偏差、有偏差、有偏差、有疑惑时,有疑惑时,有疑惑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及时评价。
简答新课改的评价观
简答新课改的评价观
新课改的评价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样化评价方式:新课改推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再仅仅以传统的笔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除了考试成绩外,还注重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来进行综合评价。
3. 强调全面素质教育:新课改不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4. 关注个体差异:新课改更加重视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注重尊重学生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学习安排。
5. 强调社会实践和生活应用:新课改提倡将学习与社会实践和生活应用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通过社会实践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新课改的评价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注重多样化和综合性评价,强调全面素质教育和实践应用。
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
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新课程改革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学生评价办法,旨在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这种新的评价办法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对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介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潜能发掘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评价办法,使评价更多元化、多角度化,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二、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的特点1. 综合素质评价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进行结合评价,包括学科知识掌握、学科方法运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这种评价办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潜力,避免了单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问题。
2. 多元化评价方式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中,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学习档案评价、学科评价、项目评价、实践评价等。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更能真实地展示学生的全面素质。
3. 学生自主参与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评价指标、制定学习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的实施步骤1. 设定评价指标在实施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之前,需要先制定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年级和年龄段的特点。
评价指标的确定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
2. 进行评价活动学校要组织各种形式的评价活动,比如学科测试、项目制作、实践活动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评价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参与评价活动,收集和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反思,然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评价学生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其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的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具体而言,包括:1、道德与品质。
2、学习能力。
3、交流与合作。
4、个性与情感。
此外,评价标准应用清楚、简练,用可测量的目标术语加以表达。
二、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打破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垄断,要求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纪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
考试仍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可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
此外,还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这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关键。
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集,其他有关或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等。
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对学生的考试结果等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分析报告。
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这是发展性评价的意义所在。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发展。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该根据信息收集后的分析报告,根据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达出来,制定改进计划。
总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更高层次上关注课程功能的变化对教育和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无论是显性、客观测评的,还是隐性、难以进行客观测评的内容,只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都应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关注点。
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
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新课改是指新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下,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过去单一的考试评价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下面将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进行探讨。
一、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新课改下,学生的评价不再只依赖于传统的考试成绩,而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考试成绩外,学生的日常表现、参与度、小组合作能力等也被纳入到评价范畴中。
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不再仅仅局限在书本知识上。
学生对于这种评价方式普遍持积极态度。
他们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更加公正,可以更准确地反应自己的真实水平。
传统的考试评价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考察,而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则更注重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这使得学生们更有动力去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注重学生自主发展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过去,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而现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自己评价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选择,并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
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学生对于这种评价方式非常支持。
他们认为,这种评价方式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
以前,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都是由老师来制定的,而现在,学生可以自己来制定,更加符合自己的需求和兴趣。
这种自主发展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成功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学习潜力。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评价学生时,不仅仅考虑到学生的学科成绩,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学生对于这种评价方式表示认可。
他们认为,学科成绩只是评价一个学生的一个方面,而综合素质才是一个学生真正的发展目标。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新课改下的评价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提倡的评价方式
新课改提倡的评价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提倡的评价方式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新课改提倡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
新课改提倡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多元化评价方式。
新课改强调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学科测试、作业评价、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了单一评价方式的片面性。
二、个性化评价方式。
新课改提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评价和激励。
三、过程性评价方式。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关注学习结果。
过程性评价方式要求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反思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综合性评价方式。
新课改提倡综合评价,以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仅仅评价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掌握程度,还要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情况。
五、定性评价方式。
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定性的描述,而不仅仅依靠定量的成绩进行评价。
定性评价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更能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
六、自主评价方式。
新课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
通过自主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发展方向,进而主动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改提倡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
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新课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中,学生的评价也得到了重要的关注。
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旨在通过综合评价、多样化评价和参与评价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下面,我将就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
首先,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提倡综合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考试成绩为主,而在新课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大的重视。
综合评价将从多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等。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够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价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其和他人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其次,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鼓励多样化评价。
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只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倡导多样化评价,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项目评价、口头评价等。
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潜力,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
例如,对于口才良好的学生,可以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通过演讲比赛等评价其口头表达能力;对于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采用项目评价的方式,通过参与实践项目等评价其实践能力等。
另外,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强调参与评价。
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他们不仅是学习的被动者,还是学习的参与者。
学生参与评价,一方面可以增强其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要。
学生可以参与建立评价标准、参与评价过程,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等。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学生参与评价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自我评价作业、学习反思等。
总的来说,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评价、多样化评价和参与评价的评价方式。
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观
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观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教学评价观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观,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影响。
一、教学评价的内涵与作用教学评价是指对教育教学过程和教师教育行为进行的系统性、全面性的评估和监控。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水平。
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观要求评价方法科学、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结果差异化,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才。
二、科学的评价方法在新课改下,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该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如项目评价、实践评价、小组评价等。
这些评价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旨在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多元化的评价内容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观提倡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特长。
评价内容可包括文字作品、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方面,既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也注重艺术、体育、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发展。
四、差异化的评价结果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观强调评价结果的差异化,不再简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水平。
评价结果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践表现、课堂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等因素,通过多层次的评价结果来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
五、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观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评价结果不再仅仅关联学习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的目标和方法,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六、对个性特长的关注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观强调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在教学评价中,需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的发现和培养,鼓励学生在兴趣、特长和志向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自主选择和培养自己的特长,从而更好地实现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几个转变
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几个转变近几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空前活跃,着力改革教育评价体系,针对学生的评价更是十分重要,中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评价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导和推动着各地加强和改进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一、学科综合评价紧随着新课改的步伐,各地学校的评价体系也随之改革,学科综合评价取代了传统的学期考试,将学科综合评价分为日常评价和学期考试,将学习成绩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考量更加系统化,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让学生更加均衡地发展,而不是只重视考试成绩。
二、综合表现评价新课改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综合表现评价,它将学习成绩、表现、态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多个因素考虑在内,让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而不是简单地客观地统计学习成绩。
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侧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创新性等素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发挥潜能,同时也能让学生准确地反映出自身的学习表现。
三、技能评价新课改将技能评价也放到考量学生表现的重要范畴中,技能评价包括说课能力、绘图能力、演示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把学生的技能素质考量在内,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表现。
技能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功能便是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用不同技能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投入兴致。
四、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新课改下评价学生表现重要的一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使学生体验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发挥学生在实践中潜在的能力,让学生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表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新课改下的评价体系对考量学生学习表现有显著作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空间。
不仅能及时效地识别学生学习表现,而且将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活动、态度、综合评价等因素考虑在内,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表现,让学生更加规范和全面地发展。
新课改的评价观
佛山中公教育
新课改的评价观
同学们在复习新课改的知识点时已经明白,新课程改革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之上,对于课程实现目标、内容以及评价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
与此同时,全方位的发展性评价观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因此,在这一篇中,我们就新课改的评价观给大家做一梳理。
一、现行评价的不足
1.评价内容:重知识评价,轻实践能力及心理素质评价。
2.评价标准:重视统一标准,轻视个性标准。
3.评价方式:重视量化,轻质性评价。
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是被动地位,不重视其主动地位的发挥。
5.评价重心: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二、全方位评价
传统的课程评价观认为,课程评价是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是否很好的掌握了某门课程的评价。
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评价不单是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对教师进行评价,除此以外还要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评价。
大家可以简单记为,新课改是对学生、教师及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三、评价改革重点
既然大家已经明确了评价是对学生、教师及课程实施的评价。
那么,这些评价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呢?
1.学生评价
关键词:考试只是一种方式;灵活多样;全面发展。
2.教师评价
关键词:以学论教;不能只看学生成绩。
3.课程实施评价
关键词:以学校评价为基础(因为学校最了解自身发展情况);促进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观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观
自2015年起,我国全面启动新一轮教育改革,其中新课程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成为了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评价观也随之得到了重视。
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观,首先是定位从“量化”到“质化”,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评价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其次,评价目的从“选拔”转向“引领”,强调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三,评价方式从“笔试”转向“综合评价”,强调多维度的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
在实际操作中,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地选择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则需要积极参与评价,自觉接受和反思评价结果,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观,旨在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1 -。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及学生评价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及学生评价一、教师评价准确、科学地评价教师,是激发教师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从新课程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出发,对以前评价教师重形式,轻内容,评价方式单一,缺乏互动交流,评价对象被动,缺乏自觉反思,难以形成准确、科学的评价结果的教师评价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重建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的设想,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探索,制定了学校教师评价新方案。
这个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评价目标体系化新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构建了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目标体系,教师参与学校发展目标的设计过程,依据学校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学校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条件、个性特点、成长需求、岗位职责分别制定出自己成长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主要界定了四个层次的目标体系,即新手型、适应型、成熟型、专家型目标体系,充分尊重教师的差异性和阶段发展的选择性。
目标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考勤、教学能力、教学成绩、教研成果、教育贡献六大项,涉及到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每项内容都赋予了恰当的权重。
2 评价方法多样化每项考评内容都制订了考评细则,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
(1)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教研组长周查周报,教导处月查月报,期末组织全面查评,分项考评、计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以6:4的比例折算得分,年终上下学期平均分作为学年考评成绩。
(2)现场考核展示。
我们每学年组织1次课堂教学水平展示活动,要求任课教师自由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水平,教师共同参与评价。
(3)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根据考核内容,我们首先组织教师自评,然后组织领导小组测评、教师民主互评、学生及家长问卷测评,最后取平均分计分。
学年末+学校测评小组还要根据每位教师的阶段目标完成情况,做出一个全面的评语式评价,旨在帮助教师指出优点及不足,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3 评价主体多元化参与评价的主体是多元互动的,六项内容由教学线、行政线、办公室分工负责进行考评,每项内容既有领导参与,也有教师代表和教师自身参与,有些内容还要吸收学生及家长参与,逐步建立起了评价以主体自评为主,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多元互动评价的机制。
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论文
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新课改开创了“自主、互助、合作”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呼唤新的评价方式。
怎样的评价才能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更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呢?通过不断学习和积极探索,我在教学中逐渐积累了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评价主体要转变由单一的老师评价变为学生自己、同学和老师三种主体来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有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老师被放在至尊的位置上,老师的话就是圣言,这种不平等身份,决定了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失真性,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而新课改,在肯定老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以往的评价方式,把学生这个主体也加入到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评价的权利。
让学生学会自评,真正地了解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
”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因优点而更加自信,因缺点而不断改进。
在学生的自评语中,我经常看到这样的话:“我记忆速度很快,但忘得也快。
在学习中我还要勤复习、多动脑。
我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的”“我写得很潦草,某某同学的书写就很好看,以后,我要多加练习,争取也能写出一样好的”等等。
这一句句发自学生肺腑的话,让我看到了自评的可贵。
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互评、师生互评。
这种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
师生之间互相欣赏、互找不足、教学相长。
学生自主地参与评价,使评价真正发挥了肯定、激励、鞭策的作用。
二、评价语言要真实新课改下,大多数专家都提倡“多表扬,少批评”“赏识你的孩子”“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等等。
为了配合新课改的形式,一些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真可谓字斟句酌,生怕哪句话触及学生的痛楚。
大篇的溢美之词呈现在学生的评语中。
教学评价出现“忽悠”的现象。
学生看了这些无关痛痒、全篇一律的“团结同学、品行端正、聪明活泼”之类的评语后,一笑置之。
教学评价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教学评价语言要真实,切忌空话套话,要说出实实在在的东西。
简述新课改的评价理念
简述新课改的评价理念
新课改是指对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的一系列措施,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新课改的评价理念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评价:新课改强调对学生多方面、全面发展的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关注其综合能力的培养。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个性化评价:新课改鼓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评价应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多元化评价:新课改倡导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项目、口头表达等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情况。
•过程评价:新课改强调评价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和反馈。
通过评价过程中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反思。
•目标评价:新课改要求评价与教育目标相一致,评价应当服务于教学和学习,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并促进教育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旨在推动教育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应试评价转向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的评价。
这种评价理念的实施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
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摘要:当今的教育形势日新月异,传统的那种只用一张考卷就评定一个学生的陈旧的评价理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评价弊端。
在国家再次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怎样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才能等问题,等待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探寻。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过程;评价方式“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是我国传统教育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真实写照。
一卷定终身,一考定终身,耗尽了多少学子的青春岁月,埋没了多少有为青年的雄心抱负。
当今的教育形势日新月异,传统的那种评定一个学生的陈旧的评价理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评价弊端。
在国家再次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怎样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才能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上述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评价方式的转变(一)强调动态化评价与教学一样,嵌入课程之中,评价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二)突出互动化评价的最大效益是让被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评价是为学习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三)体现多元化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建构个体的发展。
二、新课改下评价方式的实施(一)注重学生的日常评价日常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记录,包括作业记录、课堂表现记录、测验成绩等。
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也就显现出了日常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明清之际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教育家王夫之就提出人性“日生日成”的著名论断。
他说:“性也,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
”对于学校、教师和家长来说,我们的责任就在于满怀期待的去促进学生的变化,鼓励学生在自我比较中获得继续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二)将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中时时刻刻把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放在首位,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浅谈新课改下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浅谈新课改下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是与教学过程同步的基本环节。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但与当前实施的新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它不能给课程改革以强有力的支持。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即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通过学生在课堂如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
一、更新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按照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而教师也更多成为了学习情景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
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例如: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接着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教师如何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方式。
如何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设计意图主要体现教师教学中如何去设计这堂课与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教学反思要体现所设计的教案的思路及出现的问题。
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是在授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的及时反馈,利于今后教学中避免出现再次的错误,便于教师在课前分析、思考,课后总结、补充。
除了教案,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讲解知识的兴趣、知识的储备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二、更新对教学能力的认识“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了些什么。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
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例如:课前的资料自己搜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习兴趣,板书由学生自己来写、画,总结由学生自己来说,既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师要面对新形势有所思考:对教材的把握依然重要,但似乎已经不够了,自主实践将面对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我们教师必须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另外更具挑战的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几个转变
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几个转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几个转变不仅对于家长和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教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几个转变。
一、个性化评价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个性化评价。
以前的教育模式中很多班级都是按照学生成绩进行排名,而这种排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很多学生会因为低分而失去信心,影响学习效果。
而新课改下的个性化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个人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排名带来的不良影响,有益于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综合素质评价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另一个转变就是综合素质评价,我们不能仅仅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技能素养。
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包含了学校教育、教师教育和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人文素质和技能素养的培养环境。
三、多样化评价方式以前评价学生通常采用笔试、口试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能体现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特长等方面。
而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方法更加多样化和灵活,除了传统的笔试、口试外,还会釆取实验、调查、讨论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特长,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特长。
四、科学化评价标准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另一个转变就是科学化评价标准。
以前的评价标准很多都是不合理或者不科学的,如班级排名等。
而新课改下的评价标准将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确保学生的评价结果更具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新课改下评价学生的转变是提高教育质量和迈向现代化教育的重要举措。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相信未来的教育评价方式会愈加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每个人都能够在未来的路上充满信心和前景。
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范文(2篇)
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范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通过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
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
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
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
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四篇)
新课改学生评价办法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本人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新课程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让沉闷、闭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
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
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的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
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
新课改下德育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下德育评价方式的转变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在德育评价方面也实现了巨大的转变。
在过去,德育评价主要依靠师生交流以及机构考核来实现,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不少的缺陷。
例如,存在着难以保证客观性的问题,同时也无法衡量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
为了使德育评价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新课改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实现方式。
首先,在新课改下,德育评价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多元化评价方式。
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主要依赖于考核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而现在,德育评价已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学生的思想品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评价,例如真实记录、课堂表现、综合考评等等。
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更全面、更准确地衡量学生的思想品德。
二是强化自我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德育评价中,学生的评价由老师进行,而在新课改下,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机制来评价自己的思想品德状况。
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并且更有可能得到老师的认可。
具体的来说,新课改下,德育评价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考试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主要依靠考试成绩来实现,而新课改则不再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通过课堂表现、综合考评、集体评价等多种手段,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出来。
二、坚持德育评价和学科评价相结合。
在新课改下,德育评价和学科评价的关系更加密切。
学科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德育评价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德育评价也可以为学科评价提供更多的参考。
三、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
在新课改下,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学生可以通过填写自我评价表格、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思想品德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
摘要:当今的教育形势日新月异,传统的那种只用一张考卷就评定一个学生的陈旧的评价理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评价弊端。
在国家再次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怎样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才能等问题,等待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探寻。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过程;评价方式
“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是我国传统教育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真实写照。
一卷定终身,一考定终身,耗尽了多少学子的青春岁月,埋没了多少有为青年的雄心抱负。
当今的教育形势日新月异,传统的那种评定一个学生的陈旧的评价理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评价弊端。
在国家再次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怎样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才能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上述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评价方式的转变
(一)强调动态化
评价与教学一样,嵌入课程之中,评价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二)突出互动化
评价的最大效益是让被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评价是为学习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三)体现多元化
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
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建构个体的发展。
二、新课改下评价方式的实施
(一)注重学生的日常评价
日常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记录,包括作业记录、课堂表现记录、测验成绩等。
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也就显现出了日常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明清之际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教育家王夫之就提出人性“日生日成”的著名论断。
他说:“性也,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
”对于学校、教师和家长来说,我们的责任就在于满怀期待的去促进学生的变化,鼓励学生在自我比较中获得继续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二)将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中时时刻刻把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放在首位,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评价的客观程度。
在自评的同时,学生之间展开互评,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
通过评价使学生体会到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从中受到启发。
(三)将学生的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
我认为将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应该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如传统教育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知识的运用。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机械的知识掌握,对人的发展只能起暂时的作用,如果将知识由别人的变成自己的,实现知识的内化,那么对于知识的掌握者来说,将受益终身。
(四)将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校内评价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英语能力、身体素质等全面素质的综合评价。
教师每日都与学生生活在一起,对于校内评价,我想只要教师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就可以了。
校外评价是校内评价的延伸和继续,它强调检验学生素质的高低。
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改变过去那种单一传统的评价模式。
用一种全新的多元化模式去代替它,已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进行多元化评价,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发展环境,要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不断激发他们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这种教学相长的评价方式也带动了教师教学上的一次改革,为教学注入了一泉源源不断地“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