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通俗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欧洲的民间音乐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欧洲的民间音乐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欧洲的民间音乐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高中高一上册音乐课程中的欧洲民间音乐,包括其起源、特点、代表曲目等。

通过学习欧洲的民间音乐,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形式,增强音乐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欧洲的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熟悉欧洲的不同地区民间音乐的特点和代表曲目。

3. 培养学生欣赏欧洲民间音乐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通过合唱或乐器演奏等形式表达音乐。

教学内容:1. 欧洲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欧洲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风格和特点;3. 欧洲民间音乐的代表曲目欣赏和分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欧洲民间音乐的录音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欧洲民间音乐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欧洲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15分钟)介绍欧洲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包括历史背景、影响因素等。

可以通过幻灯片、图片等形式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民间音乐的演变过程。

第三步:欧洲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风格和特点(25分钟)选择欧洲各地的民间音乐进行介绍,包括苏格兰的民谣、爱尔兰的凯尔特音乐、希腊的迪斯科拉、意大利的塔兰塔等。

对每种音乐风格进行简要的历史背景介绍,并播放相关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

第四步:欧洲民间音乐的代表曲目欣赏和分析(30分钟)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如苏格兰的《爱丽斯之旅》、爱尔兰的《爱尔兰旅行者》等,进行音乐欣赏和分析。

让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表现力等特点,并从中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文化韵味。

第五步:音乐表演(20分钟)组织学生合唱一首欧洲民歌或使用乐器演奏一段民间乐曲。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素质安排合适的表演内容,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演奏中。

第六步:总结和展望(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和代表曲目。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培养音乐鉴赏和表演的兴趣。

高中音乐《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通俗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本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评价、演唱等活动。

2、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状况,能列举出几首不同年代的作品。

3、能对众多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且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自信地演唱通俗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关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教学难点信息量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悟空》片段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这种音乐的形式我们笼统的称为“通俗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通俗音乐,去探索通俗音乐的奥秘。

二、新授:1、师:说到通俗音乐,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通俗音乐?你对通俗音乐是怎么理解的?生答。

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引导学生唱出自己熟悉的通俗歌曲片段。

教师总结通俗音乐的概念。

2、播放影片《毛毛雨》。

问:这首歌曲属于通俗歌曲吗?生答。

教师讲解通俗音乐的特点及中国近代通俗音乐奠基人及主要作品,讲解中国近代通俗音乐脉络。

3、播放影片《青年友谊圆舞曲》、《乡间小路》《小城故事》,引出邓丽君及港台音乐。

4、播放2016 年日本制作的邓丽君全息影像,引导学生理解邓丽君在亚洲音乐界的影响。

5、学生活动:跟随字幕清唱《外婆的澎湖湾》、《童年》等港台流行音乐。

6、播放《冬天里的一把火》,讲解八十年代中国通俗音乐中的经典,春晚走出的港台明星费翔及费翔带动一系列经典——霹雳舞、喇叭裤等。

7、播放摇滚歌曲《一无所有》,引导学生总结中国的摇滚乐发展。

总结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历程8、欣赏中国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音乐,学生活动中加入学生自己的表演和展示。

9、通俗音乐中的新形式:Rap 音乐。

通过短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10、播放阿宝演唱《我热恋的故乡》,引导学生思考:通俗音乐的生命力。

三、拓展欣赏:欣赏两段外国通俗音乐,引导学生展示自我。

四、课堂小结:通俗音乐的生命力体现在哪里?如何辩证的看待通俗音乐?如何提高通俗音乐的质量。

《口哨与小狗》教案

《口哨与小狗》教案

课题:欣赏《口哨与小狗》课型:欣赏教学理念:以新课程音乐课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让学生从音乐中体验美、感受美、鉴赏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身心的协调发展。

教材分析:《口哨与小狗》又译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是美国科学幻想广播剧《布克的奇遇》的插曲。

乐曲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爱心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曲调轻松、活泼,音乐形象逼真、可爱。

乐曲为单三部曲式,2∕4拍,乐曲有一个短小的引子,之后,口哨以主奏“乐器”的身份加入,其他高音乐曲为之衬托。

由于这里运用了许多附点音符和三连音,音乐显得十分活泼而富于弹跳性,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小主人轻松、愉快的心情,经过一段过门后,进入乐曲的B段。

这时,口哨停止,主旋律转给其他乐曲演奏。

因此,在音色上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它描绘了小狗跟随小主人在马路上跑跑跳跳的可爱动作,同时,也描绘了街头喧闹的景象。

再经过一段过门,A段再现。

乐曲的结尾处出现小主人对小狗发出的两声招呼式的哨声,小狗立刻朝小主人欢叫着跑去……这部作品,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作品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狗和小主人头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用具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头饰和用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三连音节奏型,能够听辩出主题旋律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整聆听音乐作品,能够听辨主题旋律并用动作表现出来,能够感受歌曲节奏、体验歌曲艺术内涵,完成“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重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能够提升探究与思考的能力。

初中欧洲音乐教案

初中欧洲音乐教案

初中欧洲音乐教案课程名称:初中欧洲音乐课程类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欧洲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欧洲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欧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2. 欧洲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3. 欣赏欧洲音乐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欧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欧洲的地理位置和各国国旗。

2. 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欧洲的音乐吗?欧洲的音乐有什么特点?”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初中欧洲音乐。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欧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如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等。

2. 教师讲解欧洲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如意大利歌剧、德国交响乐、法国香颂等。

3. 教师通过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欧洲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欣赏欧洲音乐作品(20分钟)1. 教师播放法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2. 教师播放意大利作曲家莫扎特的《安魂曲》,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 教师播放德国作曲家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欣赏,你们对欧洲音乐有什么感受和认识?”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强调欧洲音乐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特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欧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欧洲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欧洲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资源:1. 欧洲音乐作品音频和视频资料。

2. 欧洲音乐文化相关书籍和资料。

教学建议:1. 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

2. 在欣赏欧洲音乐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6单元第12节欧洲民间音乐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1)

第6单元第12节欧洲民间音乐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1)

《欧洲的民间音乐》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保加利亚民歌《鸟儿在歌唱》——用欧亚唱法延长的保加利亚民歌,歌曲采用了自由的喉音和类似金属声的二度音层,既是甜蜜的,又是强烈的有力的;既是压抑的,又是富有冲击性的。

2、风笛音乐《优雅》——苏格兰最著名的风笛曲,旋律用五声音阶,气势宏伟又不失优雅。

3、罗马尼亚排箫《森林的多依那和妇女的舞蹈》——乐曲描绘了鸟儿在森林中自由歌唱和妇女们欢乐舞蹈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听、动、演、赏、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聆听、观察感悟、探究、比较、模唱等活动,提高即兴性、综合性的自主学习能力。

2、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并体会欧洲典型民间音乐不同唱法的风格特征,以及通过鉴赏欧洲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了解风笛、排箫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文化与音乐结合讲述的方式,使学生开阔视野,感受到欧洲民间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民间音乐;2、风笛音乐、相关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说一下你所知道的西方音乐历史上著名的外国音乐家都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等。

显然,欧洲是西方古典音乐的摇篮,在这里孕育了无数举世闻名的音乐家,也诞生了数之不尽的经典音乐作品。

当然,欧洲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是音乐家们创作的源泉。

二、欧洲民间音乐:声乐篇:欧洲多彩的民歌1.美声唱法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声乐唱法有哪些?(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关于欧洲声乐的唱法,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享誉全球的——美声唱法。

提起美声唱法,大家脑海里是否会浮现出这样的音色——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演唱的《今夜无人入睡》。

(视频)边听边思考,美声唱法有什么风格特征。

2.欧亚唱法教师:归纳了美声唱法的特点,现在我们再来听另外一首歌曲,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的音色有什么特点,跟美声唱法有什么不同?播放保加里亚女声重唱《鸟儿在歌唱》。

音乐教案通俗音乐

音乐教案通俗音乐

音乐教案通俗音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章“通俗音乐”,详细内容包括:通俗音乐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别;经典通俗歌曲的鉴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通俗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区分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分。

教学重点: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PPT、音响设备、教材。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经典通俗歌曲《茉莉花》,让学生初步感受通俗音乐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通俗音乐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以及与流行音乐的区别。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播放通俗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通俗元素。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例,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通俗歌曲进行鉴赏分析,讨论歌曲中的通俗元素。

六、板书设计1. 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

2. 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别。

3. 经典通俗歌曲案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通俗歌曲,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并阐述自己的感受。

2. 答案示例:歌曲《小幸运》的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歌词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让人感受到爱情的温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鉴赏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通俗音乐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拓展学习,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类型的音乐,丰富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分。

2.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通俗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通俗元素。

西方音乐教案初中

西方音乐教案初中

西方音乐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欣赏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2. 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1. 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内涵。

2. 欣赏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巴洛克时期的背景,包括历史、文化等方面。

2. 引导学生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如和声丰富、旋律复杂、结构严谨等。

2. 介绍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如巴赫、维瓦尔第、亨德尔等。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

三、欣赏(20分钟)1. 播放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让学生感受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

2. 播放维瓦尔第的《四季》中的一个乐章,让学生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旋律和和声特点。

3. 播放亨德尔的《弥赛亚》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感受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情感表达。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欣赏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 强调巴洛克时期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拓展(10分钟)1. 向学生推荐一些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专辑或演出,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欣赏和了解。

2.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演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欣赏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同时,本节课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拓展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内容,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可爱的家音乐教案

可爱的家音乐教案

可爱的家音乐教案一、内容:(1)音乐知识:弱起小节,反复跳跃记号(2)欣赏:《可爱的家》的mtv(3)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二、目的:(1)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2)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四、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mtv.(背景有英国的风光,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乐用《可爱的家》。

)三、导入新课:1.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学生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1.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

音调写成的。

五、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1.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启发学生回答。

3.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好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六、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跃记号:1.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教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3.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跃记号:弱起小结: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反复跳跃记号:::在::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接唱七、熟悉歌曲1.请学生把电子琴调到风笛的音色,一起来演奏。

2.教师把电子琴的节奏调成4/4拍,要求学生跟着节奏用事打节拍,做试唱练习,可以变化多种变化多种形式,知道熟悉乐谱。

:欧洲民间音乐-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欧洲民间音乐-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欧洲民间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能够听辨不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表现手法;3.能够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4.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唱出欧洲民间音乐。

教学内容第一章欧洲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1.欧洲民间音乐的概念;2.欧洲各地的民间音乐形式及其历史沿革;3.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表现手法1.欧洲民间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点;2.民间音乐演唱的技巧和表现手法;3.民间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第三章欧洲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1.民间音乐的歌词和主题;2.民间音乐和地域文化的关系;3.民间音乐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四章唱出欧洲民间音乐1.学习欧洲民间音乐的经典曲目;2.练习欧洲民间音乐的演唱技巧;3.参加欧洲民间音乐的演唱比赛。

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PPT、音像资料等方式讲解欧洲民间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听辨法:通过听欧洲民间音乐的录音,让学生了解其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3.对话法:通过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4.演唱法:通过教师的演唱和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唱欧洲民间音乐。

教学过程第一课欧洲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概念和历史沿革。

1.问候与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候和笑话缓解课堂紧张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前置知识输入(10分钟)讲解欧洲民间音乐的概念,以及欧洲各地的民间音乐形式和历史沿革。

3.听写练习(10分钟)告诉学生讲授完毕后,老师将进行一次听写练习,学生需要认真听讲并记笔记。

4.测试答案(5分钟)老师在讲解后,提供答案并进行批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听写效果。

5.练习与作业(10分钟)告诉学生为巩固所学内容,需要在家自行完成一份相关作业。

第二课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表现手法教学目标: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音乐欣赏课通俗音乐教案

音乐欣赏课通俗音乐教案

音乐欣赏课通俗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欣赏》教材第四章“通俗音乐”部分,详细内容包括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作品、音乐特点等。

重点学习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和旋律特点,通过分析具体作品,使学生了解通俗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掌握通俗音乐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创作实践,激发学生对通俗音乐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通俗音乐的歌词创作和旋律特点。

重点:分析代表作品,理解通俗音乐的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投影仪、钢琴。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引导学生感受通俗音乐的魅力,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首歌有什么特点?它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2. 新课内容讲解:1) 介绍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分析通俗音乐的音乐特点,如歌词创作、旋律、节奏等。

3) 以《青花瓷》为例,讲解歌词创作和旋律特点。

3. 实践环节:1)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通俗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

2) 小组代表分享: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分析结果。

4. 例题讲解:1) 分析《小幸运》这首歌的音乐特点。

2) 讲解如何从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1) 学生独立分析一首通俗音乐作品,提交分析报告。

2) 教师挑选部分报告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通俗音乐的音乐特点。

3. 歌词创作和旋律特点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通俗音乐作品,从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通俗音乐的兴趣较高,课堂参与度较好。

但在分析作品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听、多分析通俗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西方音乐教案初中下册

西方音乐教案初中下册

西方音乐教案初中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

2. 欣赏西方音乐经典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西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内容:1. 西方音乐历史简介2. 经典西方音乐作品欣赏教学重点:1. 掌握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 欣赏并分析经典西方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学难点:1. 西方音乐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对复杂音乐作品结构的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问:同学们对西方音乐有什么印象?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西方音乐历史简介(10分钟)1. 概述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现代时期等。

2. 讲解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人物。

三、经典西方音乐作品欣赏(15分钟)1. 古典时期:欣赏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等作品。

2. 浪漫时期: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肖邦《夜曲》等作品。

3. 现代时期:欣赏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等作品。

四、作品分析与讨论(10分钟)1. 分析所欣赏作品的音乐结构、旋律特点、和声运用等。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和特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了解西方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使学生对西方音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欣赏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还对西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拓展西方音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和理解西方音乐的魅力。

《G大调小步舞曲》教案

《G大调小步舞曲》教案

《G大调小步舞曲》教材分析:本课题通过对于莱茵河畔的德国这个国家的音乐家巴赫的了解,从而感受巴赫的经典作品《G大调小步舞曲》的旋律,并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这首舞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间,十分生动活泼;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太多的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

巴赫的这首舞曲虽然简单,但由于曲调动听,不少乐队把它编成管弦乐或轻音乐曲演奏,还被填上歌词演唱,成为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初步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G大调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3、通过欣赏和亲身体验感受相同乐曲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今天让我们跟着音乐,踩着优雅的舞步走进音乐教室。

(播放《G大调小步舞曲》音乐)二、导入新课:从小到大,童话故事伴随我们成长,它使我们的童年更加美好,这就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格林兄弟(出示图片,大家齐声回答:格林兄弟)。

提问:你看过他们的哪些主要作品?(学生回答:丑小鸭、睡美人、白雪公主等。

)德国还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今天就让我们认识格林童话故乡的音乐家们吧!三、走进巴赫:1、德国有位伟大的作曲家——巴赫。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巴赫的介绍资料,请你简要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巴赫的资料。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联系新知识的学习,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巴赫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2、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全面,老师也收集了一段巴赫的视频介绍,大家想看看吗?(学生观看视频介绍。

)3、伟大的巴赫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将近300年的历史,但他的乐曲成了世界名曲。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G 大调小步舞曲》。

4、指导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初中国外音乐教案

初中国外音乐教案

初中国外音乐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外国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2. 通过欣赏外国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外国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外国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2. 外国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外国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引发学生对外国音乐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外国音乐的认知和感受。

二、课堂欣赏(25分钟)1. 教师播放外国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等,让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音乐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外国音乐作品进行演唱或演奏。

2. 各组展示自己的表演,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外国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外国音乐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外国音乐的认知和感受。

二、课堂欣赏(25分钟)1. 教师播放外国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等,让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音乐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外国音乐作品进行演唱或演奏。

2. 各组展示自己的表演,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外国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外国音乐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3. 学生对外国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的发展。

音乐教案《木瓜恰恰恰》

音乐教案《木瓜恰恰恰》

音乐教案《木瓜恰恰恰》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充满印尼风情的叫卖题材民歌。

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简洁、段落规整清晰、歌词通俗上口,描绘出“印尼果农带着新鲜美味的热带水果到集市上叫卖、城里人都争先购买”的热闹景象。

歌曲内容生活化,很有感染力,特别是衬词“恰恰恰”的运用更有特色,既增添欢快活泼的情绪,又显露开朗豪放的性格特点。

歌曲结构为三段体,大调式。

第一乐段:以弱起小节贯穿,四个乐句的节奏形态相同,并用“跳进递增与模进”的表现手法,使旋律上扬富有朝气,流畅而优美。

在每个乐句结束时都加进了“恰恰恰”的衬词,更显得活泼潇洒,富有异国情调。

第二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形态相同,旋律也基本类同,只是结尾两个音稍作变化。

旋律运用了连续的切分音节奏,突出了叫卖的独特风采,增添了劳动欢乐与美好生活的感受。

第一乐句旋律大跳向上、小跳与级进有规则的交错、力度渐强、结尾上扬,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第二乐句旋律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但力度渐弱、平缓下行,最后落到“do”上收尾,音乐形象清晰完整。

第三乐段重复再现了第一乐段。

学生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处于中年级、培养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发展阶段。

学生特点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喜爱音乐。

在此课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叫卖题材的音乐作品,也未欣赏过印度尼西亚民族音乐。

学生学过弱起小节和切分音的知识,但还从未演唱过这类弱起小节与切分音连续并用的歌曲,学生在唱出连续切分音节奏和4/4拍弱起的强弱感觉方面的确有困难。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热情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能够听辨出歌曲ABA三段曲式结构。

3、通过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激发学生热爱劳动、赞美生活、热情好客、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了解叫卖歌曲的艺术形式。

2、准确掌握弱起小节和切分节奏。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电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1、聆听音乐进教室。

《大家来唱》教案

《大家来唱》教案

《大家来唱》名师教案教材分析:《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歌曲是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情绪优美、抒情,节奏平稳舒展;曲调流畅、起伏。

教学理念:我遵循音乐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

以唱为主,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结合,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思想比较丰富,具有基本的音乐素质和理解能力对音乐情绪的体验更加准确细腻。

教学目标:1、情感: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情趣。

2、过程:充分完整聆听和学习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二声部演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知识:有感情地用圆润、自然、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唱》掌握好P、f的力度变化知识教学重难点:1、准确演唱好《大家来唱》掌握三拍子音乐特点和韵律2、准确演唱好二声部合唱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听唱法、示范法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律动《哦,十分钟》2、师生问好1 2 3 4 5 —同学们你好—1 5 0 1 5 0 5 4 32 1 —你好 0 你好 0 音乐老师好—3、音阶练唱1 2 3 4 5 6 7 1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111握拳头,222抬起手,333跟着走,444低下头,555一面墙,666勾起手,777一加一,111握拳头)4、三度模唱13 24 35 46 57 61 72 116 75 64 53 42 31 27 15、节奏律动123拍手搭肩搭肩,223左右右拍手 323双人拍手,423拍手搭肩搭肩(1)通过观察、模仿发现四组律动的规律:都是三拍子,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第三拍是弱拍。

《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音乐教案

《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音乐教案

《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约翰·施特劳斯以及《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队的背景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的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

3. 通过学习《蓝色的多瑙河》,提高学生对管弦乐队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蓝色的多瑙河》的背景知识。

2. 分析《蓝色的多瑙河》的乐曲结构。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乐曲中的复杂旋律和和声。

2. 对乐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蓝色的多瑙河》的音乐CD或播放设备。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3. 准备乐谱和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蓝色的多瑙河》的音乐CD,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约翰·施特劳斯以及《蓝色的多瑙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 分析《蓝色的多瑙河》的乐曲结构,讲解乐曲的和声、旋律、节奏等音乐理论知识。

4. 分段欣赏《蓝色的多瑙河》,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细节,如旋律的变化、和声的转换等。

6. 进行相关的音乐练习,如哼唱乐曲的旋律、演奏乐曲的片段等。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8. 布置课后作业,如欣赏其他管弦乐曲、分析乐曲的结构等。

9.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约翰·施特劳斯及《蓝色的多瑙河》的相关背景知识。

2. 运用示范法,播放《蓝色的多瑙河》的管弦乐队的演奏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乐曲的魅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乐曲的结构、和声、旋律等特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4. 运用实践法,让学生参与音乐练习,如哼唱、演奏等,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七、教学方法1.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蓝色的多瑙河》,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乐曲的特点。

2.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欣赏《蓝色的多瑙河》,理解乐曲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外国音乐美育教案初中

外国音乐美育教案初中

外国音乐美育教案初中1. 了解外国音乐的发展历程和不同风格的特点,拓宽音乐视野。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外国经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集体荣誉感。

4. 激发学生对外国音乐的兴趣,促进身心健康。

二、教学内容1. 外国音乐发展历程简介: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等。

2. 外国经典音乐作品欣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音乐家的代表作品。

3. 外国音乐风格特点分析:爵士乐、摇滚乐、流行乐等。

4. 外国音乐实践活动:学唱外国歌曲、演奏外国乐器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外国音乐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兴趣。

2. 欣赏外国经典音乐作品:播放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3. 分析外国音乐风格特点:介绍爵士乐、摇滚乐、流行乐等风格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外国音乐的多样性。

4. 实践活动:学唱外国歌曲或演奏外国乐器,让学生亲身体验外国音乐的魅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外国音乐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外国音乐发展历程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外国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对外国音乐风格特点的分析能力。

4.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外国音乐发展历程、经典作品欣赏、音乐风格特点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外国音乐作品。

3. 外国音乐教材或参考书籍。

4.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和了解外国音乐相关信息。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性。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外国音乐的魅力。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 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的外国音乐知识,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外国民歌欣赏高中教案设计

外国民歌欣赏高中教案设计

外国民歌欣赏高中教案设计教案目标-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色。

-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 激发学生对世界音乐多样性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本次教案选取了几首代表性的外国民歌,包括:-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苏联经典民歌,旋律悠扬,充满深情。

-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源自阿根廷的探戈曲目,激情四射,节奏感强烈。

- 《美丽的天空》:非洲南部地区的传统歌曲,节奏欢快,充满活力。

教学方法与步骤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情境创设:播放几段不同风格的外国民歌片段,引起学生兴趣。

2.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对这些音乐片段的感受,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分辨出每段音乐所代表的地域特色。

第二环节:知识讲解1. 民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所选外国民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音乐特点分析:详细分析每首民歌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3. 情感表达讨论:探讨音乐如何传达情感,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达方式。

第三环节:互动体验1. 学唱民歌:指导学生学唱一首简单的外国民歌,体验其独特的音乐韵律。

2. 分组表演:学生分组准备,选择一首民歌进行创意表现,可以是演唱、舞蹈或戏剧形式。

3. 互评分享:各组展示后,进行互评和经验分享,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四环节:深化拓展1. 跨文化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国家民歌反映的文化差异和共通之处。

2. 创作挑战:鼓励学生尝试将所学民歌元素融合,创作一段新的音乐作品。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1. 总结回顾: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外国民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印象深刻的外国民歌,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听后感。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创意表现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 教师需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

结语。

塞尔艾斯克-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塞尔艾斯克-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塞尔艾斯克-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

2.理解塞尔艾斯克乐曲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3.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史讲解西方音乐的历史和发展阶段,重点介绍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音乐风格和代表作品。

2. 塞尔艾斯克的音乐介绍塞尔艾斯克的生平、音乐作品和演奏技巧,选取其中一首乐曲进行分析和演奏。

3. 音乐鉴赏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比较和评价的方法理解音乐的内涵和形式,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乐器制作以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一些乐器,如鼓、铃铛、木琴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1. 音乐史引导学生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和发展阶段,重点介绍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音乐风格和代表作品。

让学生听几段不同时期的音乐,比较它们的特点和差异,理解不同时期音乐的发展趋势和演变历程。

2. 塞尔艾斯克的音乐介绍塞尔艾斯克的生平、音乐作品和演奏技巧,选取其中一首乐曲进行分析和演奏。

引导学生分析这首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特点,了解塞尔艾斯克音乐的风格和演奏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塞尔艾斯克音乐的美妙。

3. 音乐鉴赏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比较和评价的方法理解音乐的内涵和形式,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听多个版块的不同乐曲,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分析和理解音乐结构和特点。

4. 乐器制作以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一些乐器,如鼓、铃铛、木琴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可以一边自己制作乐器,一边学习制作过程并实践一遍。

这里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方法,例如剪纸式的装饰或环保材料产生的声音,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新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作品或表现的评价来考查学生对老师教授的知识或动手能力的掌握程度,这是很常见的教学评价方式。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音乐史和塞尔艾斯克的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外国通俗音乐
一、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哼唱《山鹰之歌》、《雪绒花》的旋律,体验乡村音乐的风格韵味。

2、能简述乡村音乐、摇滚音乐的内涵,并能判断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3、探究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一)乡村音乐
1、介绍作品
2、欣赏歌曲《山鹰之歌》
3、问题:①你能听出几种伴奏乐器?音乐有什么特点?
主要有吉他、提琴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分节歌形式
②这首歌曲的风格属于哪种音乐形式?
A、摇滚乐
B、乡村音乐√
C、布鲁斯
4、简介乡村音乐
5、用节奏练习哼唱《山鹰之歌》片段。

《山鹰之歌》的节奏平稳有规律,4/4拍子,以四拍为单位编配新的节奏型。

老师示范:歌曲当中的固定节奏是X X X X|,老师换一种节奏X X X XX|(教师边哼唱旋律边打节奏)。

同学编配新的节奏型.......最后用X X X XX|节奏型随音乐打节奏(提示学生:弱起小节、4/4拍的强弱变化)
6、齐唱《雪绒花》,再次感受乡村音乐的韵味。

(二)通俗音乐简介
问:请同学们根据这两首歌的特点来说说什么是通俗音乐?通俗音乐,就是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也叫流行音乐。

它有别于严肃音乐、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

三)摇滚
1、带问题欣赏《Hey Jude》
问:你知道这支乐队吗?他们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2、简介摇滚、披头士乐队
(四)练习(连线题)让学生了解其他通俗音乐形式及其特点。

1、乡村音乐
2、爵士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新奥尔良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音乐,在产生之初受布鲁斯的影响。

特点是突出即兴演奏,比较喧闹、强调节奏)
3、摇滚
4、轻音乐(是相对古典音乐而言的,古典音乐最主要的特征是严肃、凝重。

轻音乐则相反,结构小巧简单,节奏明快舒展,旋律优美动听。

它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只给人们轻松优美的享受。


5、迪斯科(强调节奏,而且是固定节奏,不是很注重旋律。

大家到迪厅去蹦迪的时候听到的大部分都是迪斯科音乐,给人以兴奋、跳动的感觉)
6、音乐剧(通常指美国的从纽约百老汇发展起来的音乐表演。

它传承了歌剧艺术而形成的现代歌舞剧。

音乐剧以其时尚、大众、流行等现代特性受到人们的喜爱。


7、探戈(音乐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探戈音乐起源于哪个国家?答:六角手风琴、钢琴、大提琴是探戈乐队的主要乐器,阿根廷除了足球之外,还有探戈闻名于世。


(五)探究
1、欣赏音乐片段《绿袖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2、思考问题:你怎样看待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的关系?
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比如乡村音乐、布鲁斯本身就是从民间音乐发展起来的。

很多通俗歌曲的创作经常采用富有地方色彩的音阶和调式,比如恩雅的歌曲就融入了很多爱尔兰民间音乐元素。

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是一种借鉴、融合发展的关系。

通俗音乐是娱乐性的,可以把一些严肃的作品使用轻松的手法来描述,这样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

比如刚才指挥《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法国音乐家保罗·莫里埃就把大量的古典音乐改编成轻音乐,深受人们欢迎;莎拉·布莱曼的歌曲跨越了流行与古典两个领域。

(六)小结
所以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每种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独立发展的,尤其是通俗音乐大都是此时此地创作出来的音乐,其中鱼龙混杂,有待历史的检验,不象民间音乐、古典音乐那样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欣赏通俗音乐时要有所选择,让健康优秀的作品伴你成长。

最后我们用莎拉·布莱曼的歌曲《Time to say goodbay》作为本课的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