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重要公式总结

合集下载

归纳总结电力电子技术(模板)

归纳总结电力电子技术(模板)

归纳总‎结电力‎电子技‎术归‎纳总结‎电力电‎子技术‎‎‎‎‎篇一:‎‎‎电‎力电子‎技术重‎要公式‎总结‎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a ‎u 1‎i R‎d ‎b c‎d ‎e电‎阻负载‎的特点‎:‎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两‎者波形‎相同。

‎触发‎延迟角‎:‎从‎晶闸管‎开始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起到‎施加触‎发脉冲‎止的电‎角度,‎用a表‎示,也‎称触发‎角或控‎制角。

‎导通‎角:‎‎晶闸管‎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处‎于通态‎的电角‎度,用‎θ表示‎。

‎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1Ud‎? 2‎? ?‎? ?‎2U‎21?‎c s?‎2U‎2si‎n?t‎d(?‎t)?‎(1?‎c s?‎)?0‎.45‎U2 ‎2?2‎(3‎-1)‎VT‎的a ‎移相范‎围为1‎80?‎通过‎控制触‎发脉冲‎的相位‎来控制‎直流输‎出电压‎大小的‎方式称‎为相位‎控制方‎式简称‎相控方‎式。

‎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b ‎c d‎e ‎f阻‎感负载‎的特点‎:‎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使得流‎过电感‎的电流‎不发生‎突变。

‎续流‎二极管‎数量‎关系:‎‎ I‎d VT‎??‎??I‎d 2‎? 1‎2? ‎(3-‎5)‎(3-‎6)‎(3-‎7)‎I VT‎?Id‎V DR‎??‎??‎?Id‎(?t‎)?2‎?Id‎? ‎2d ‎???‎?Id‎2?‎12‎?I‎V DR‎??‎? 2‎???‎??‎? I‎d(?‎t)?‎I d(‎3-8‎) 2‎? 2‎d ‎a b‎c ‎d e‎i ‎f g‎V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特‎点:‎‎‎1.‎V T的‎a移‎相范围‎为18‎0?。

‎‎2.‎简单,‎但输出‎脉动大‎,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直‎流分量‎,造成‎变压器‎铁芯直‎流磁化‎。

‎ 3‎.实际‎上很少‎应用此‎种电路‎。

‎‎4.分‎析该电‎路的主‎要目的‎建立起‎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工基础公式大全总结

电工基础公式大全总结

电工基础公式大全总结
以下是电工基础公式的一些总结:
1. 电流公式:
I = Q / t
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量,t表示时间。

2. 电流强度公式:
I = V / R
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电阻公式:
R = ρ * (L / A)
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表示导体长度,A表示导体横截面积。

4. 电压公式:
V = I * R
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5. 电功公式:
P = V * I
其中,P表示电功,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6. 串联电阻公式:
Rt = R1 + R2 + R3 + ...
其中,Rt表示总电阻,R1, R2, R3等表示各个串联电阻。

7. 并联电阻公式:
1/Rt = 1/R1 + 1/R2 + 1/R3 + ...
其中,Rt表示总电阻,R1, R2, R3等表示各个并联电阻。

8. 直流电功率公式:
P = V * I * cos(θ)
其中,P表示直流电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9. 交流电功率公式:
P = Vrms * Irms * cos(θ)
其中,P表示交流电功率,Vrms表示电压的有效值,Irms表示电流的有效值,θ表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史上最全的电工学公式

史上最全的电工学公式
换路: 电路状态的改变。如:
若 uc发生突变,
则 iC
duC dt
一般电路不可能!
电路接通、切断、 短路、电压改变或参数改变
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由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不能跃变而造成
在换路瞬间储能元件的能量也不能跃变

C
储能:WC
1 2
CuC2

L储能:WL
1 2
LiL2
\ uC 不能突变
\iL不 能 突 变
I1
+ E2–
R1 I2
+ E3–
R2 I3
b
I4 R3 R4
+
U

2. 应用欧姆定律求各支路电流
I2
E2 -U R2
I3
-
E3 +U R3
U I4 R4
+
因U 为 E 1- I1 R 1 E1–
所以 I1E1R-1U
I1
+
U R1

将各电流代入KCL方程则有
E 1-U+E 2-U--E 3+U-U0
Ia a
Ia
a
Ra Ib Ic b Rb
Rc Y-等效变换
C
Ib Ic
RRbacbRca
b
C
电阻Y形联结
电阻形联结
条 Ra +Rb Rab//(Rca+Rbc)
件 Rb +Rc Rbc//(Rab+Rca) Ra +Rc Rca//(Rab+Rbc)
据此可推出两者的关系
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若 Ra=Rb=Rc=RY 时,有Rab=Rbc=Rca= R = 3RY;

电工电子技术公式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公式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公式总结叠加定理:在线性电路中,如果有多个独立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对支路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性质:比例性、叠加性。

正弦量:凡是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电流等统称为正弦量。

三要素:振幅、初相位、初相。

三相电源:对称的三相电源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初相依次相差120度的正弦电源,按一定方法(星形或三角形)联结组成的供电系统。

异步电动机组成:主要有定子、转子两部分。

根据转子结构不同,分成笼型和绕线型两种。

定子: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和转轴三部分组成。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动机接上电源,转速由零开始增大,直至稳定运转状态过程称为起动过程。

电动机起动要求:起动电流小、起动转矩大、起动时间短。

笼型异步电动机起动方法:直接起动、降压起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变极、变频、变转调速……制动方法:能耗、反接、回馈制动。

控制电器:对电动机和生产机械实现控制和保护的电工设备。

常用控制电器:① 刀开关:又称闸刀开关,是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手动电器。

(组成:闸刀、静插座、操作把柄和绝缘底板。

应用:接通或切断电源、思想汇报专题将电路与电源隔离、控制小容量电动机做不频繁的直接起动与停机。

)② 组合开关:又称转换开关,是一种转动式的闸刀开关。

(组成:实质上有多触点组合而成的闸刀开关。

应用:接通或切断电路、换接电源、控制小型笼型异步电动机起动和停止及反转或局部照明。

)③ 按钮:通常同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其电流很小),从而控制电动机或其他电气设备的运行。

它是专门发射信号或命令的电器。

④ 熔断器:又称保险丝,主要是用作短路保护。

(材料:主体是用低熔点的金属丝或金属薄片制成的熔体。

组成:熔体、熔管、和支持熔体的触点插座。

用途:起通路作用、当线路严重过载或短路时,熔断器的熔断使得线路或电气设备脱离电源,从而保护电路上各设备的作用。

电气常用计算公式

电气常用计算公式

电气常用计算公式
电气是一门涉及电流、电压、电阻和功率等参数的学科,它的计算涉及到很多公式。

下面是一些电气常用的计算公式。

1.电流公式:
电流(I)=电荷量(Q)/时间(t)
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C),时间的单位是秒(s)
2.电压公式:
电压(V)=电势差(ΔV)/电荷量(Q)
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V),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C)
3.电阻公式:
电阻(R)=电压(V)/电流(I)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4.功率公式:
功率(P)=电流(I)*电压(V)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5.电能公式:
电能(E)=功夫(P)*时间(t)
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
6.电容公式:
电容(C)=电荷量(Q)/电压(V)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7.电感公式:
电感(L)=磁通量(Φ)/电流(I)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Wb)
8.电阻的串并联:
若电阻R1,R2串联,则总电阻(Rt)=R1+R2
若电阻R1,R2并联,则总电阻(Rt)=1/(1/R1+1/R2)
9.电容的串并联:
若电容C1,C2串联,则总电容(Ct)=1/(1/C1+1/C2)
若电容C1,C2并联,则总电容(Ct)=C1+C2
10.电感的串并联:
若电感L1,L2串联,则总电感(Lt)=L1+L2
若电感L1,L2并联,则总电感(Lt)=1/(1/L1+1/L2)
这些公式只是电气中常用的一部分,电气在不同领域有各自特定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希望以上公式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计算公式对于电工研究和工程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它们既建立了电气计算的基础,也解释了电力系统中会出现的各种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由三相、单相和零线电源连接到部件上,用来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一、电路基础公式
1、电压定律:V = IR(电压=电流乘功率阻抗)
2、电流定律:I=V/R(电流=电压除以功率阻抗)
二、电路分析公式
1、Kirchhoff定律:(电流守恒定律)∑I=0,(电压守恒定律)∑V=0
2、Norton定律:V=IN,I=V/R
3、Thevenin定律:V=IZ,I=V/Z
三、变压器公式
1、变压器定律:V1/V2=N1/N2
2、有效值公式:V=4.44xIxX
3、有效功率公式:P=V2/R2
四、吸收公式
1、吸收率定律:A =R/X
2、有效吸收率公式:A =4.44xIxR
3、有效抗拒力公式:R =A/I
五、交流和比较公式
1、三相负荷比率定律:R2/R1=R3/R2(R=VL/IL)
2、功率因数定律:cosΦ=P/P‘(P=cos Φx P’)
3、RMS值定律:V1 =V2x2-1/2(V=Vm x √(2))
总结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由电路基础公式、电路分析公式、变压器公式、吸收公式和交流和比较公式组成,它们为电工研究和管理提供了实用的参考和帮助。

此外,由于电气计算可以被应用到电力系统设计和维护中,因此这些公式也是电力系统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知识。

电工常用公式

电工常用公式

电工常用公式包括以下内容:
1.欧姆定律:R=U/I,其中R表示电阻,U表示电压,I表示电
流。

2.电阻的串联:R=R1+R2,其中R表示串联后的总电阻,R1和R2
分别表示串联的两个电阻。

3.电阻的并联:1/R=1/R1+1/R2,其中R表示并联后的总电阻,
R1和R2分别表示并联的两个电阻。

4.电功率: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
流。

5.功率因数:cosφ=P/S,其中cosφ表示功率因数,P表示有
功功率,S表示视在功率。

6.交流电的有效值:I=Imsin(ωt+φ0),其中I表示有效值,
Imsin表示最大值,ω表示角速度,φ0表示初相位。

7.三相交流电的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Uab=Ua-Ub,
Uab=√3Ua-√3Ub,其中Ua、Ub、Uab分别表示三相交流电的
相电压。

8.三相交流电的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Ia=Iab-Ic,
Ia=√3Iab-√3Ic,其中Ia、Ib、Ic分别表示三相交流电的相电流,Iab、Ic分别表示三相交流电的线电流。

9.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0,其中∑I表示电路中所有节点的
电流之和,0表示电流为零。

1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U=0,其中∑U表示电路中所有回路的
电压之和,0表示电压为零。

以上是电工常用的一些公式,这些公式是电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非常重要。

电力电子技术重要公式总结

电力电子技术重要公式总结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电阻负载的特点: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两者波形相同。

触发延迟角:从晶闸管开始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起到施加触发脉冲止的电角度,用a 表示,也称触发角或控制角。

导通角:晶闸管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处于通态的电角度,用θ表示 。

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VT 的a 移相范围为180︒通过控制触发脉冲的相位来控制直流输出电压大小的方式称为相位控制方式简称相控方式。

Rau1i dbcde⎰+=+==παααπωωπ2cos 145.0)cos 1(22)(sin 221222d U U t td U U (3-1)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阻感负载的特点: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使得流过电感的电流不发生突变。

续流二极管数量关系:b)c)d)e)f)ddVT2I I παπ-=(3-5) d2dVT 2)(21I t d I I παπωππα-==⎰(3-6) ddVD RI I παπ2+=(3-7)d 22dVD 2)(21R I t d I I παπωπαππ+==⎰+(3-8)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特点:1.VT 的a 移相范围为180︒。

2.简单,但输出脉动大,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直流分量,造成变压器铁芯直流磁化。

3.实际上很少应用此种电路。

4.分析该电路的主要目的建立起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bcdefgi V a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数量关系:a 角的移相范围为180︒。

向负载输出的平均电流值为: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平均值只有输出直流平均值的一半,即:2cos 145.0212d dVTα+==R U I I (3-10)bcdu V图3-5 单相全控桥式 带电阻负载时的电路及波形⎰+=+==παααπωωπ2cos 19.02cos 122)(d sin 21222d U U t t U U (3-9)2cos 19.02cos 12222d d ααπ+=+==R U R U R U I (3-11)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变压器二次测电流有效值I 2与输出直流电流I 有效值相等:不考虑变压器的损耗时,要求变压器的容量 S =U 2I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电阻负载的特点: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两者波形相同。

触发延迟角:从晶闸管开始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起到施加触发脉冲止的电角度,用a表示,也称触发角或控制角。

导通角:晶闸管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处于通态的电角度,用θ表示。

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VT的a 移相围为180︒通过控制触发脉冲的相位来控制直流输出电压大小的方式称为相位控制方式简称相控方式。

⎰+=+==παααπωωπ2cos145.0)cos1(22)(sin221222dUUttdUU(3-1)ωωωωtTVRa u1u2uV udidωt1π2πtttu2uguduVαθbcde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阻感负载的特点: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使得流过电感的电流不发生突变。

续流二极管数量关系:ωttωωtωtωu20ωt1π2πtugudiduVθαbcdef++ddVT2IIπαπ-=(3-5)d2dVT2)(21ItdIIπαπωππα-==⎰(3-6)ddVD RIIπαπ2+=(3-7)d22dVD2)(21RItdIIπαπωπαππ+==⎰+(3-8)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特点:1.VT 的a 移相围为180︒。

2.简单,但输出脉动大,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直流分量,造成变压器铁芯直流磁化。

3.实际上很少应用此种电路。

4.分析该电路的主要目的建立起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u 2u di du Vi V I dI dω t1ω tω tω tω tω tω tO OOOO Oπ -α π + αbcdefgi V R a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数量关系:a 角的移相围为180︒。

向负载输出的平均电流值为: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平均值只有输出直流平均值的一半,即:2cos145.0212ddVTα+==RUII(3-10)u(i)πωtωtωti2udidbcdd dααuV1,4图3-5单相全控桥式带电阻负载时的电路及波形⎰+=+==παααπωωπ2cos19.02cos122)(dsin21222dUUttUU(3-9)2cos19.02cos12222ddααπ+=+==RURURUI(3-11)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变压器二次测电流有效值I2与输出直流电流I有效值相等:不考虑变压器的损耗时,要求变压器的容量S=U2I2。

2)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παπαπωωππα-+==⎰2sin212)(d)sin2(21222VT RUttRUI(3-12)παπαπωωππα-+===⎰2sin21)()sin2(12222RUtdtRUII(3-13)II21VT=(3-14)2OωtOωtOωtudidi2b)OωtOωtuV1,4OωtOωtIdIdIdIdIdiV T2,3iV1,4数量关系:晶闸管移相围为90︒。

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均为晶闸管导通角θ与a无关,均为180︒。

电流的平均值和有效值:变压器二次侧电流i2的波形为正负各180︒的矩形波,其相位由a角决定,有效值I2=I d。

3)带反电动势负载时的工作情况在|u2|>E时,才有晶闸管承受正电压,有导通的可能。

⎰+===απαααπωωπcos9.0cos22)(dsin21222dUUttUU(3-15 dVT d12I I=VT d d10.7072I I I==b)idOEudωtIdOωtαθδ22U在a 角相同时,整流输出电压比电阻负载时大。

如图所示:当α < d 时,触发脉冲到来时,晶闸管承受负电压,不可能导通。

触发脉冲有足够的宽度,保证当wt =d 时刻有晶闸管开始承受正电压时,触发脉冲仍然存在。

这样,相当于触发角被推迟为d 。

导通之后,u d =u 2, ,直至|u 2|=E ,i d 即降至0使得 晶闸管关断,此后u d =E 。

R Eu i -=d d 与电阻负载时相比,晶闸管提前了电角度δ停止导电, δ称为停止导电角,212sin U E-=δ(3-16)b)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左边为电阻电感负载,右边为电阻负载单相半控桥带阻感负载的情况 半控电路与全控电路在电阻负载半控电路与全控电路在电阻负载时的工作情况相同 电阻电感负载:若L 充分大时,近似认为i d 为一条水平线,恒为I d 数量关系:Ob2O u did I dO OO O O i 2I dI dI dI dαω tω t ω t ω t ω tω t ω tαπ - απ - αV 1 i V 4 i V 2 i 3 i VR RTu 1u 2a)i 2ab V T 1V T 2u di db)c)d)ωtωtωt00u VD4u VT1π0u di d u d (i d )αα+u 2-u 2e)V D 3V D 4(3-69)2D I I I παπ-==dVT dV d 70)-(3 2)(2122d d VT I t d I I παπωππαπ-==⎰+71)-(3 d dVD R I I πα=201() (3-72)DR I I d t I ααωππ==⎰V d d三相可控整流电路a)a =0︒电路的特点:变压器二次侧接成星形得到零线,而一次侧接成三角形避免3次谐波流入电网。

三个晶闸管分别接入a 、b 、c 三相电源,其阴极连接在一起——共阴极接法 。

整流电压平均值的计算:a ≤30︒时,负载电流连续,有:b)c)de) f)iuααπωωπαπαπcos 17.1cos 263)(sin 2321226562d U U t td U U ===⎰++(3-18)当a =0时,U d 最大,为a >30︒时,负载电流断续,晶闸管导通角减小,此时有:负载电流平均值为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变压器二次线电压峰值,即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的最大正向电压等于变压器二次相电压的峰值,即阻感负载222RM 45.2632U U U U ==⨯=(3-21)2621sin ()230.6751cos() (3-19)6U td t U ππαωωππα+=⎡⎤=++⎢⎥⎣⎦⎰d R U I dd =22U U =F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