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必备 小白入门的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fd8b9d8763231126edb11e3.png)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一、光圈光圈,是镜头中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用F表示。
简单理解成水管孔径大小,孔径越大,水流越过。
所以光圈越大,光线越多,但F后面的数值越小,如大光圈F1.4。
光圈与景深有直接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也就是背景虚化模糊程度越高,如拍摄人物时,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人物突出;而拍摄风景时,需要背景清晰,就要用到小光圈。
二、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
快门速度分为高速快门和慢门,高速快门可以抓拍运动瞬间,同时拍摄不容易产生抖动模糊;慢门也就是长曝光,增加曝光时间在弱光拍摄更有利,还可以表现主体动感,记录光点轨迹,如水流车轨光绘星轨等等。
快门的运行原理如下图:按下快门后:(1)后幕帘开启(2)前幕帘开启,曝光开始(3)后幕帘关闭,曝光结束(4)前幕帘关闭。
三、对焦对焦,就是调节对焦机构移动焦平面位置,让主体成像清晰。
对焦主要有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又分为单次自动对焦,伺服(连续)自动对焦,智能自动对焦三类。
1、单次自动对焦单次自动对焦一般用AF-S表示,半按快门后听到“嘀”一声,表示对焦完成,按下快门拍摄即可,一般适合拍摄静物,如商品拍摄,花草拍摄,摆拍人像等。
2、伺服(连续)自动对焦伺服对焦,也称为连续对焦,用AF-C表示。
拍摄移动主体时,保持半按快门,可以持续对焦直到拍摄结束,不用重新半按快门,适合拍摄移动主体,如体育运动,野生动物等。
3、智能自动对焦就是相机自动对焦,用AF-A表示,根据主体是否运动选择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有时候会出错。
4、手动对焦手动对焦用MF表示,是最精准的对焦方式。
当自动对焦失效,如拍摄距离过近、有物体遮挡时,都需要手动对焦来调整。
还有需要注意细节的拍摄题材,如微距摄影,都需要使用手动对焦。
四、焦距焦距是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镜头上标示的50mm,代表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标示的24-70mm代表焦距24-70mm的变焦镜头。
焦距要明白两点:视角与景深。
摄影技巧入门
![摄影技巧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9264444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8.png)
摄影技巧入门一、摄影基础知识(一)相机的基本组成1.机身机身是相机的主体部分,包含了各种电子元件和机械部件。
2.镜头镜头是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拍摄的视角、焦距等。
3.快门快门控制着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
4.光圈光圈控制着光线进入相机的多少。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1.自动模式自动模式适合初学者,相机自动设置各种参数。
2.手动模式手动模式需要摄影师自己设置快门、光圈等参数,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3.光圈优先模式在光圈优先模式下,摄影师可以先设置光圈大小,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
4.快门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则是先设置快门速度,相机自动调整光圈大小。
二、摄影构图技巧(一)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成九宫格,把拍摄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二)对称构图将拍摄主体置于画面中心,左右或上下两侧保持完全对称,常用于建筑、倒影等拍摄。
(三)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具有纵深感和运动感。
三、光线的运用(一)自然光1.早晨和傍晚的光线这个时间段的光线柔和,色彩丰富,适合拍摄风景、人像等。
2.中午的光线中午的光线强烈,容易产生阴影,适合拍摄需要强烈对比的场景。
(二)人造光1.闪光灯闪光灯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光线。
2.摄影灯摄影灯可以提供稳定、均匀的光线,常用于室内摄影。
四、不同题材的拍摄技巧(一)人像摄影1.选择合适的背景2.背景应该简洁,不能喧宾夺主。
3.注意人物的表情和姿势4.人物的表情和姿势应该自然、生动。
(二)风景摄影1.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2.不同的角度可以拍摄出不同的风景效果。
3.利用前景和背景4.前景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背景可以衬托出主体。
(三)微距摄影1.使用微距镜头2.微距镜头可以拍摄出非常清晰的特写画面。
3.注意光线和对焦4.微距摄影需要充足的光线和精确的对焦。
五、后期处理(一)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彩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鲜明。
(二)裁剪照片裁剪可以去除不必要的部分,突出主体。
摄影基础指南
![摄影基础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de9090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a.png)
摄影基础指南摄影是一项有趣的艺术,可以让人们记录下精彩的瞬间。
随着手机和相机的普及,拍照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以下是一些摄影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你在这个领域快速进步。
1. 确定构图构图是指照片中物体的排列方式。
好的构图可以让照片更有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
一种流行的构图技巧是“三分法则”。
它将照片平均分为三个部分,并将关键元素放置在其中一个部分的焦点上。
例如,一个沿着水平线平分的图像,将在其中的一条线上放置主体,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吸引力。
2. 了解光线了解光线如何影响你的照片是摄影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室内或暗处拍照时,最好使用闪光灯或增加ISO值,以获得更明亮的图像。
在户外,早上和傍晚的太阳会产生温暖的黄色光线,而中午则会产生冷色调光线。
学会观察和利用光线,可以让你拍摄更美丽和有趣的照片。
3. 不同的焦距摄影镜头的焦距决定了你可以拍摄的范围和深度。
较长的焦距将聚焦于一个物体,创造出盲区或模糊的背景,而较短的焦距则可以拍摄更广阔的范围和景深。
掌握这些不同的选项可以帮助你实现不同的风格和效果拍照。
4. 使用三脚架如果你想拍摄清晰的长曝光照片,或者需要稳定的拍摄,那么一架三脚架是非常必要的工具。
它可以消除手持相机引起的不稳定性,让你的照片更加清晰和稳定。
在购买三脚架时,请确保它足够稳固和坚固,并且可以承托你的相机。
5. 合理使用后期处理拥有一张高质量的照片不一定意味着你就可以上传或打印出来。
后期处理可以使你调整照片的颜色、光暗、对比度等。
但请注意,过量的处理可以使照片显得夸张或不真实。
要记住,后期处理只能弥补照片的缺陷,而不能在没有任何想象力或关注细节的情况下创造真正的美。
总结这些摄影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你提高拍照技巧和激发创造力,创造出独特的照片。
摄影是一个可以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艺术,保持好奇心和实践是提高技能的关键。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你可以创造出无限想象和美丽的瞬间,留住时间的记忆。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7fad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8.png)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摄影技巧:学会这 15 种构图方法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而构图,作为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决定一张照片的成败。
掌握好构图方法,可以让你的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 15 种实用的构图方法,帮助你提升摄影水平。
一、中心构图法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法简单直接,能够突出主体,使观众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主体上。
比如拍摄一朵盛开的鲜花,将其放在画面正中央,周围虚化背景,就能很好地展现花朵的美丽。
二、对称构图法对称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的特点。
可以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例如拍摄一座古老的建筑,利用其对称的结构进行构图,能够展现出建筑的庄严和规整。
三、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向和纵向均分为三等份,形成一个“九宫格”。
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叉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这样的构图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和舒适。
拍摄风景时,常常将地平线放在横向的三分之一处。
四、黄金分割构图法黄金分割比例约为 0618:1。
在摄影中,可以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让画面更具美感。
这种构图方法相对较难掌握,但一旦运用得当,会使照片显得非常精致。
五、框架构图法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框架就像是一个引导观众视线的通道,让观众更容易关注到框内的主体。
六、引导线构图法画面中的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例如道路、河流、栏杆等。
将主体放在引导线的尽头或者交汇处,能够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故事性。
七、对角线构图法主体沿着画面的对角线分布,能够使画面更具动感和张力。
这种构图方法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或者具有延伸感的场景。
八、三角形构图法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画面中构建三角形的元素组合,可以让画面更加稳固和均衡。
比如拍摄山峰、人物组合等。
九、留白构图法在画面中留下一定的空白空间,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营造出简洁、宁静的氛围。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八大构图技巧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八大构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008b6d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c.png)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八大构图技巧摄影构图是指在拍摄时,将视觉元素布置在画面中,将主体和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图像更加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而八大构图技巧,就是在摄影构图中,常用的八种排列方式和角度,它们分别是:对称构图、逆向构图、分隔构图、平面构图、对角线构图、弧线构图、对照构图、层次构图。
本文将为大家逐一讲解这八大构图技巧。
一、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将主题放置于画面中心,以主题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其他元素构成画面,具有平衡美、稳重美的特点,常见于建筑和人物摄影。
二、逆向构图逆向构图是指将主体放置于画面一侧,留有更多的空间去表现其他元素,能够有意识地传达出一种空间深邃感或是容纳恰到好处的构成美感。
逆向构图常被运用在拍摄风景和动态素材的拍摄中。
三、分隔构图分隔构图是指依据主题的特定线、形或其他元素将画面分为进退两个空间,让画面造成压迫、隔离或者选择质感的影响,适合用于拍摄人物和建筑物等静态场景。
四、平面构图平面构图是指将画面中的元素呈现在一个平面空间中,注重元素的排列、大小和颜色,能够让画面即大有小、显得纯粹美观。
这种构图方式常被运用在抽象和纯色构思影像中。
五、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呈现出一条对称的斜线,将画面分成两个部分,营造出动态、不稳定、时尚的感觉,是拍摄运动、动态和人物等的重要手段。
六、弧线构图弧线构图由于它独特的曲线美学感觉而备受青睐。
弧线构图普遍会用在拍摄静物,装饰品和人物等作品中。
它与其他构图手法创意联用可以创出大有作为的视觉语言。
七、对照构图对照构图是指在相片中凸显出不同的视觉要素,构造一种对照的比较或者反差性,让画面形成鲜明的视觉感受,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比如,白红颜色对照,细小细节和大幅景象对照等。
八、层次构图层次构图是指巧妙地利用深度感掌握画面通透性的一种构图方法,在画面中营造出层次的艺术效果。
层次构图普遍应用与拍摄人物,静物,风景和建筑等作品中,并且层次构图与其他构图手法的联用,能够构造出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
12种基础构图详细图解!
![12种基础构图详细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e1d9cf2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60.png)
12种基础构图详细图解!编者按:老是抱怨学构图没什么好教材,今天就给大家准备了超详细的构图教学,一个手法一个图解,就算对着第一次学拍照零基础小白,你用这个也保证能把他们教会。
今天出版的《欣悦摄影》公众号为您分享:12种基础构图详细图解!中心构图把主体放在画面中心,最简单、易用、好上手初学者必备。
但也是最容易呆板、让观众腻烦的构图,因为,主体位置与人们默认的观察视觉一致,平铺直叙的观感,不容易引起额外的兴趣。
但想表现日常感的记录视角,中心构图也无妨(不少日系摄影师也有中心构图的偏好哦)。
边框构图把主体内容放在边框之中,使之在画面中被框选突出。
室内外光比较大的时候,对室外景物测光,使前景(室内墙壁与窗户)被压暗,会形成有趣的挂画墙效果。
边框不一定是完整的、有明确形状的事物。
利用角度,屋檐在视觉上的合围,也能被用作半包围的边框。
透过边框观察景物,等同于取景之上再取景,调整你与边框的位置(正侧、俯仰、远近),效果也不一样。
三明治构图非典型的边框构图形式,如同三明治结构,通过左右(或上下)的前景夹紧,将观众引导至中部狭长的位置,使主体突显。
给人以豁然开朗,适合表现建筑群的中的独立建筑,常配合前后景的明暗反差表现。
隧道构图配合场景的纵深结构,利用近场低亮度,远处主体高亮度的光照过渡,达到视觉空间隧道效应,使观众得到柳暗花明的心理感受。
适合单一主体已经情绪氛围(安静、疏远)的表达。
三分构图层次分明的三层式构图,适合表现场景事物的位置关系(上中下、远中近),泛用性强,非常好用。
打开手机取景的辅助线,拍摄时候进行练习,能培养构图意识。
此外配合后期修图的景深虚化功能,能制作出玩具微缩场景的移轴趣味效果。
对称构图中轴对称把主体平分,带来视觉平衡。
注意无论对称轴线是垂直还是水平,记得保持正直。
放射构图在画面中找到事物透视中的消逝点,以此为重心,把物体和场景的线条收拢起来,能带来非常有视觉张力和冲击力的画面。
轨道列车就是常以此表现的题材。
摄像八种构图的方法
![摄像八种构图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bedad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f.png)
摄像八种构图的方法摄像八种构图的方法:1、九宫格构图“九宫格”构图法则实际上使用过横纵等分线将画面分为9等份,在拍摄时将拍摄主体等分线的“交叉点”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便是拍摄主体的最佳位置。
现在大多数相机或者手机中内置的“井字格”辅助线,就是三等分线。
在拍摄时可以借助等分线帮助构图,也让构图变得更容易。
在摄影中,熟练的掌握了三等分构图法,也就掌握了构图的基础。
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三等分构图法,需要多练习,包括横竖构图拍摄,逐渐做到聊熟于心,也就掌握了摄影构图的基本方法了。
2、垂直式构图垂直式构图,这种构图方式主要用于展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常用语表现森林的参天大树,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等,以竖直线条组成的画面。
突出拍摄主体的宏伟、高大,给人极佳的视觉冲击力。
3、引导线构图法(X形构图)引导线构图法是在三等分构图法的基础上,利用拍摄场景中的自然线条以及透视关系将拍摄主体引导观众视觉焦点上的一种构图方法。
引导线构图法最常见与风光摄影中,突出一种画面的纵深感。
在日常的拍摄环境中,可以利用的天然引导线有很多,例如一条小路、一条河、一座桥等等合理利用好引导线可以更好的突出画面纵深感和空间感、突出拍摄主体、烘托主题。
也是日常拍摄时,常用的一种构图手法。
4、三角构图法在画面中出现三个或者多个拍摄景物时,可以选择三角构图法,通过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景物之间的这个三角形可以为正三角形,也可以是倒三角形,也可以是斜三角形。
三角形构图是拍摄几个物体时常用的构图方法,也比较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的特点。
三角形构图的最常用的拍摄题材为美食摄影,利用好可以拍摄出漂亮的美食照片。
5、S型构图画面上的各个拍摄物体成“S”型曲线的构图形式,让多个物体拍摄列起来看起来很有韵律感,产生优美、协调的感觉。
S型构图非常适合画面中有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内容的风光摄影,同时也非常适合美食摄影。
基础摄影构图与拍摄技巧
![基础摄影构图与拍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7658c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8.png)
基础摄影构图与拍摄技巧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构图和技巧的运用对于拍摄出一张优秀的照片至关重要。
合理的构图能够突出主题,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而拍摄技巧的熟练运用则能够使照片更加生动、精确地传达拍摄者的意图。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础的摄影构图与拍摄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提升自己的拍摄水平。
一、构图基础构图是指在摄影过程中,在画面中安排各种元素的位置和比例。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平衡感,进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构图方法及其运用技巧:1.1 三分法三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构图规则之一。
将画面等分为九个部分,通过将主题或重要元素放在这些交汇点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动感和有吸引力。
技巧:在构图时可以将取景框分为九个部分,并将主体物体放在交叉点上,辅助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构图的位置。
1.2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利用对角线线条将画面分割成两部分,从而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张力。
对角线构图能够带来更强烈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技巧:通过调整拍摄的角度和位置,找到可以形成对角线的元素,比如建筑物的线条、道路的弯曲等。
1.3 级差构图级差构图是指通过将不同大小、不同明暗度的元素放置在画面中,营造出大小对比的效果。
在画面中形成递增或递减的层次感,增加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技巧:通过选择合适的元素进行排列,使画面中的元素形成明暗对比或大小对比。
二、拍摄技巧除了构图之外,拍摄技巧也是摄影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技巧的运用能够帮助摄影爱好者更好地把握拍摄时机,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表现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拍摄技巧:2.1 使用三脚架使用三脚架可以提高拍摄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因手持拍摄造成的模糊或晃动。
三脚架使得镜头对准主题更加精确,同时也可以进行长时间曝光等技术操作。
技巧:选择稳固的三脚架,并在使用时注意调整高度和角度,保持镜头水平和垂直。
2.2 控制曝光曝光是指照片中的亮度和暗度的表现。
合理的曝光能够呈现出照片中丰富的细节和色彩,使画面更加生动。
摄影技巧 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
![摄影技巧 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db0d982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3.png)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01井字形构图所谓井字形构图,就是指在构建画面的时候,以虚拟的四条直线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份,使画面中的直线形成一个“井”字,将被摄对象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位置来完成构图。
因为取景画面被平均分成九份,这种构图方式也可以称为九宫格构图。
井字形构图是常见的构图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也可以说是黄金分割法的一种。
拍摄荷花时,可以利用井字形构图的方法,将荷花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上,使荷花得到突出表现井字形的交叉点可以说是画面中最吸引人的位置,所以将主体放在这些交叉点上,便可以使主体在画面中得到突出呈现,同时也能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变化动感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井字形构图时,井字形的四个交叉点会带给画面不同的视觉效果,这需要根据现场的拍摄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
当被摄主体是比较小的物体时,可以将其放置在井字形交叉点上得以突出;拍摄猫咪的头部特写时,可以将猫咪的眼睛安排在井字形交叉点位置,使猫咪表现得生动可爱而当被摄主体是比较大的物体甚至占满整幅画面时,如果想要突出主体的局部时,也可以使用井字形构图,将这一局部放置在井字形交叉点上。
拍摄游泳的孩子时,将孩子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可以使画面表现得更协调,孩子也能够得到突出体现。
02三分法构图所谓的三分法构图,就是指将被摄主体安排在画面三分线位置来进行拍摄的方法,将画面横向或者是纵向平均分成三份。
这种平分会使画面产生两条横向或者是纵向的等分线,我们将这两条等分线称为三分线,利用这些等分线来构建画面的方式就是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往往会给画面带来和谐、优美、生动等画面效果,而不同的三分线形式在拍摄不同的主体时,使用方法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在拍摄风光题材的照片时,横向的三分法构图比较常用,而这种三分法还可以分为上三分与下三分。
利用三分法构图拍摄草原时,如果主要想表现草原风光,可以利用上三分法的方式进行取景拍摄。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43c7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a.png)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中常用的原则之一,将画面分为3等分,然后在对分线上或对分点上放置主体或元素,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平衡和美感。
2.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将画面上的元素按对称原则进行镜像布局,让画面显得平衡和稳定,通常用于拍摄建筑或风景等。
3. 头部构图头部构图是指在画面上留有足够的空间,让画面产生延伸的感觉,与画面中的元素形成对比,给人留白而舒适的感觉。
4. 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运用画面上的元素或光线的方向,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让画面显得和谐、统一,给人一种舒适和美感的感觉。
5.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通过对角线的布局来吸引观众的目光,使画面显得更加有层次和动感。
6. 运用线条画面中的线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引导视线,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显得更加有趣。
二、构图的关键要素1. 主体主体是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吸引观众的目光,是构图的核心。
在构图中,要注意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或构图中心,让主体能够更加突出和吸引眼球。
2. 前景前景是画面中距离镜头最近的元素,它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提高照片的立体感和表现力。
3. 背景背景是画面中主体或前景之后的元素,它能够营造出适合主题的环境和氛围,增加画面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4. 空间空间是画面中的元素之间的位置和关系,正确处理空间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和舒适,增加画面的厚度感。
5.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赋予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魅力。
合理运用光影,能够让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6. 线条线条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更加有趣和富有表现力。
7. 比例画面中的元素的大小和比例关系是构图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能够影响画面的平衡和和谐,对比度和韵律。
三、构图的技巧和方法1. 等待时机在拍摄中,摄影师应该耐心等待最佳的时机,抓住主体的最佳瞬间,以获得更加生动和有趣的照片。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bd7d3cddd3383c4ba4cd21d.png)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0.构图的定义《辞海》:“造型艺术”术语。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了解完了何为构图之后,马上进图正题吧。
1. 三分割法(英: Rule of Thirds)摄影的基本技巧之一,国内也把它称之为“九宫格构图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将画面九等分,将主题元素置于线的交点之上,既突出主题,又能使画面更为舒适。
三分割法-例图1三分割法-例图22. 对称法(英: Centered Composition and Symmetry)对称是构图的基础手法之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
左右对称适用于道路、建筑摄影。
上下对称适用于反射、倒影等情况。
上图可谓是三分割法和对称法的完美结合之作。
3. 突出前景营造深入感。
(英: Foreground Interest and Depth)将感兴趣的主体置于前景中,有效追加深入感,可以营造立体氛围。
例图1-1例图1-2上例的下图将石头作为前景,更突显出石头的质感。
例图2-1例图2-2上面的例子,仔细对比一下,下图的主题元素是不是更有立体感呢?4. 框中框构图法(英: Frame within the Frame)框中框构图法-例图1上图利用拱形门作为里面的教堂的图框,给人一种向里面延伸的立体感。
框中框构图法-例图2框中框不一定是人工的拱形建筑或者窗户,像上图就是有效利用了树干作为非完全封闭的Frame,带给人一种立体感。
5. 引导线构图法(英: Leading Lines)引导线有助于将看图的人的视线集中在最重要的元素上。
可以利用道路、墙壁、规则图形等作为引导线。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1上图有效利用地板图案上的线条作为引导线,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照片的主题元素--埃菲尔铁塔。
同时该图还采用了上述的左右对称法。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2如同上面的例图一样,引导线可以不必是直线,有时候曲线更有魅力。
九种构图方法|学会了你就是摄影高手
![九种构图方法|学会了你就是摄影高手](https://img.taocdn.com/s3/m/7d61559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9.png)
九种构图方法|学会了你就是摄影高手在日常拍摄照片时,我们看到了好的景色,往往找不到好的拍摄角度,无法将我们看到的美好瞬间,完整的记录下来,作为我们未来的美好回忆。
现将九种常见的摄影构图方法,举例说明什么场景下适合用什么构图方法,对于拍摄“小白”来说,易学易懂,let's started,学会以下九种常用的构图方法,你就会成为摄影高手。
摄影构图九种方法摄影构图|九种构图方法1.黄金分割法利用九宫格。
三分法,三等分,四个交叉点就是黄金分割点,牢记方法,四个黄色交叉点,就是黄金分割法。
适用拍摄场景拍摄人像,特写景物时候,不知道把拍摄主体置于画面那个位置的时候,置于黄金分割点是最稳妥的构图方法。
九宫格构图三分构图法2.点构图,又称找你妹风格拍摄环境人像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人物在画面里的比例很小,体现出环境与人物和谐统一的关系适用场景多为视野开阔,画面干净没有过多杂物的环境3.对角线构图方法拍摄静物或者风光照片时候,拍摄植物花朵静物,尤其是道具或者大面积的块状草坪花丛等场景,比较容易找到对角线,或者美食拍摄适用场景适用于拍摄花草植物,静物,或者大面积草坪,画面中有道路的自然风景,或者是美食拍摄4.中心对称构图有倒影的时候,茶卡盐湖,为了追求画面平衡对称,横构图时。
画面拍摄一棵树,也要将树放在中间竖构图拍摄人物特写,为了画面饱满,突出人物神态,也适用于中心对称构图适用范围,人物特写,突出神态,构图饱满有倒影的画面,有弧度的线条横穿画面时,用中心对称构图,让画面视线聚焦中心点5.三角形构图拍摄静物或者人像都可以尝试三角形构图,拍摄物品或者食物时候尽量用三角形构图,这样才不会呆板,画面也会饱满拍摄人像,利用模特的手或腿利用三角形构图,达到画面平衡,稳定,饱满,同时又不失灵活与动感6.引导线构图汇聚线是引导线中最常见的,公路的场景中,道具本身可以作为引导线,让视线跟着道具延伸聚焦到道具的尽头S型引导线引导线加对角线构图适用范围,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引导观者的目光,让视线汇聚到画面的焦点7.重复线条构图当形态统一的建筑物或树密集排列时,会形成规则线条,利用重复的线条拍摄,让画面产生工整与舒适的视觉效果例如有规律的柱子规律排列时候,森林树木排列较为规则时适用范围,利用画面中规律排列的物体进行构图,让画面充满工整与秩序感8.开放式构图主体不一定放在画中心,注重主体与画外的联系,有意在画面周围留下被切割不完整形象,引导观众突破画框,产生画外空间联想开放式构图,主体只拍摄截取部分,通过影子引发大家联想画面以外的场景拍摄面部特写,采取开放式构图,拍摄半张脸,制造想象空间开放式构图拍摄静物或者美食平拍俯视角度拍摄静物或者美食时,只拍摄截取部分物体拍摄画面里,桌面露一小部分边角,这样开放构图,也会让人能产生长久注视画面思考遐想的效果开放式构图,主体不一定在画中心,有意在画面周围留下被切割的不完整形象,引导观众产生画外空间联想9.前景虚化构图利用花花草草等浅色的物品放在镜头前,开大光圈拍摄人像,这样拍摄画面里人物清晰,镜头前静物被虚化,制造出梦幻场景,作为前景虚化的物品,推荐选择色彩明亮鲜艳的花草或透光的布,青草树叶,树干,楼梯利用花草树木等物品作为前景,用大光圈拍摄虚化前景,制造梦幻神秘的画面中心构图法拍照构图中有一种突出主体的手法,叫做中心构图法,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
摄像八种构图的方法
![摄像八种构图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7818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c.png)
摄像八种构图的方法
摄像构图是摄影中的重要技巧,好的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在摄像中,有许多种构图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更加出色的照片。
下面我将介绍八种常用的构图方法。
首先是“三分法”,这是最基础的构图方法之一。
将画面平均分成三个部分,然后将主体置于其中一个交叉点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其次是“对角线构图”,通过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使照片更加有趣。
接下来是“黄金分割”,将画面分成黄金比例的部分,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线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然后是“前景构图”,通过在画面中加入适当的前景,可以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使照片更加生动。
另外还有“对称构图”,通过对称地摆放主体和背景,可以使画面更加稳定和平衡。
此外,“逆光构图”也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通过逆光拍摄可以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增加照片的艺术感和神秘感。
再者,“低角度构图”可以使主体显得更加高大和有力量感,适合拍摄建筑和人物。
最后,“高角度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开阔,适合拍摄风景和城市街道。
总结来说,不同的构图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题,掌握这些构图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更加出色的照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基础知识——从零开始学习构图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基础知识——从零开始学习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728465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b.png)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基础知识——从零开始学习构图摄影构图是摄影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它是指通过排列画面中的元素和结构,来达到一种美感和情境的创造与表达。
摄影构图要求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运用色彩、光影、配合、角度等,来达到独特的视觉效果。
下面,我们就从零开始学习摄影构图的基础知识。
一、构图基础元素1.画面元素画面元素是构图的基础要素。
画面元素包括人物、物品、地点、气氛等组成部分。
在拍摄过程中,画面元素的选择和应用十分重要。
这需要摄影师在拍摄之前进行构图的预判,把握画面元素与背景的联系,才能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画面。
2.画面清晰画面清晰是构图的重要元素。
在拍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画面模糊,以达到画面的清晰。
这需要摄影师在拍摄前清洁镜头、调整合适的快门和光圈,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3.画面层次画面层次是构图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运用不同的焦距、角度、拍摄位置以及其他因素,来实现画面上下、左右、前后区域的平衡。
这样可以达到最好的观感效果。
4.画面色彩画面色彩也是构图的关键要素之一。
颜色、色调和亮度都会影响画面的视觉感受和观感体验。
因此,摄影师应该在拍摄过程中仔细选择色彩,以达到更好的画面效果。
二、构图方法1.主体构图主体构图是最常见的构图方式之一。
在构图中,摄影师应该把握主体的位置和大小,以达到最合适的画面效果。
主体可以通过焦距、位置、角度等方式来达到画面中心、左右对称、金字塔结构等不同的组织方式。
2.对比构图对比构图是利用清晰的对比色、光影、层次、对比度等因素,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这样的构图方式在拍摄人物、风景、建筑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同时,对比构图也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3.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一种利用图像中心轴线上左右对称的元素来构图的方法。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让画面更加平衡和稳定,同时也可以增强观感效果。
对称构图可以在拍摄建筑、花卉、人物等领域中获得很好的效果。
4.透视构图透视构图是一种通过画面中层次关系产生的视觉效果来构图的方法,也称为“增强效果构图”。
摄影常用技巧
![摄影常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b7b22e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a.png)
摄影常用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让我们拍摄出更出色的照片。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摄影中常用的技巧。
一、构图构图是摄影的基础,好的构图能够让照片更有吸引力。
1、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九宫格,把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或者四条分割线上,这样可以让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比如拍摄风景时,将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上三分之一或者下三分之一处。
2、对称构图适用于拍摄具有对称美的场景,比如建筑、倒影等。
对称构图能够给人一种稳定、庄重的感觉。
3、引导线构图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如道路、河流、栏杆等,引导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主体上,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4、框架构图寻找自然的框架,如窗户、门框等,将主体框在其中,可以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二、光线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不同的光线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1、顺光光线从拍摄者的后方照射到主体上,主体受光均匀,色彩鲜艳,但立体感相对较弱。
适合拍摄色彩丰富、细节清晰的场景。
2、逆光光线从主体的后方照射过来,能够勾勒出主体的轮廓,营造出一种神秘、浪漫的氛围。
但要注意控制曝光,避免主体过暗。
3、侧光光线从主体的侧面照射,能够突出主体的立体感和质感,常用于拍摄人物和景物。
4、顶光光线从上方照射下来,会在主体下方形成阴影,通常不太适合拍摄人物,但可以用于拍摄一些特殊的场景,如建筑的顶部。
三、拍摄角度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展现出主体的不同特点。
1、平视角度与人眼的高度相近,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适合拍摄人物、街景等。
2、俯视角度从高处向下拍摄,可以展现出主体的全貌和层次感,适合拍摄城市风光、大场景等。
3、仰视角度从低处向上拍摄,能够突出主体的高大和威严,常用于拍摄建筑、树木等。
四、背景选择简洁、干净的背景能够突出主体,避免背景过于杂乱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可以选择纯色的背景、虚化背景或者寻找与主体形成对比的背景。
五、景深控制景深是指在拍摄时,清晰成像的范围。
1、大景深使用小光圈(如 f/8、f/11 等)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让前景和背景都清晰,适用于拍摄风景、建筑等需要展现全貌的场景。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ac6b6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c.png)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摄影,是一门用光线和画面来表达情感与故事的艺术。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构图技巧是踏入摄影世界的重要一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摄影的奥秘。
一、摄影入门基础知识1、相机的基本操作了解相机的各个按钮和功能是第一步。
比如,快门按钮用于控制拍摄瞬间,光圈调节控制进光量从而影响景深,感光度(ISO)则影响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
不同的拍摄场景需要不同的设置组合。
2、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顺光使物体明亮均匀,侧光营造出立体感和质感,逆光则能创造出迷人的轮廓光。
在不同的时间,光线的强度和角度也会变化,早晨和傍晚的柔和光线常常能带来温馨的氛围,而中午的强光则需要巧妙处理。
3、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目的是让画面有秩序、有重点。
常见的原则包括对称平衡、三分法、引导线等。
对称平衡给人稳定、庄重的感觉;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交叉点或线上更能吸引眼球;引导线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主体上。
4、拍摄角度不同的拍摄角度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俯拍适合展现宏大的场景,仰拍能突出主体的高大,平拍则更贴近人的视角,显得亲切自然。
二、17 种摄影构图技巧1、中心构图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主体的重要性,这种构图简单直接,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给人一种平衡、稳定、和谐的美感。
常用于建筑、倒影等场景。
3、三分法构图如前文所述,将画面横竖三等分,把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或分割线上,使画面更具平衡和美感。
4、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能够聚焦观众的视线,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5、引导线构图利用道路、河流、栏杆等线条元素引导观众的目光到主体上,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故事性。
6、对角线构图主体沿着画面的对角线分布,使画面充满动感和张力。
7、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摄影摄像技巧指南
![摄影摄像技巧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9d3681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1.png)
摄影摄像技巧指南摄影和摄像是记录和传达情感和故事的强大工具。
不论是作为专业摄影师还是业余爱好者,掌握一些技巧将有助于提升你的作品质量。
本篇文章将为你介绍一些摄影摄像的基本技巧,帮助你在创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构图技巧好的构图可以让照片或视频更加有序,并将注意力引导到合适的位置。
以下是一些构图技巧:1. 三分法则:将画面分为三个等分,并尽量将主要元素放在这些交叉点处,可以增加画面的平衡感和吸引力。
2. 前景元素:在拍摄风景照片或拍摄视频时,加入有趣的前景元素可以增加层次感和景深,让画面更加生动。
3. 对称和不对称:对称构图可以营造整齐和谐的感觉,而不对称构图则可以增加一些戏剧性和张力。
4. 视角选择: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比如低角度或鸟瞰视角,可以给作品带来独特的视觉效果。
二、光线掌控光线是摄影和摄像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合理利用光线可以创造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1. 黄金时间:黄金时间是指早晨和傍晚的太阳角度较低,光线柔和而温暖的时段。
在这个时间拍摄,可以获得柔和的光影效果。
2. 反差利用:利用光线的强烈对比,例如在日落时拍摄剪影效果,可以给作品带来戏剧性的效果。
3. 补光技巧:在拍摄人像或者物品时,可以使用反射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调整光线的亮度和方向,使得拍摄对象更加清晰明亮。
三、焦距选择焦距选择对于照片或视频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焦距选择技巧: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大范围的场景,可以将更多的元素纳入画面。
2. 中焦镜头:中焦镜头是最接近人眼视角的镜头,适合拍摄人像和日常生活场景。
3.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使其显得更加清晰和突出。
四、运动捕捉在摄影摄像中,捕捉运动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运动捕捉的技巧:1. 快门速度: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以决定照片或视频中运动的模糊程度。
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而慢的快门速度可以呈现运动的轨迹和流动感。
2. 运动预测:当拍摄快速运动的主体时,可以提前预测其运动轨迹,通过合适的对焦和追踪,捕捉到关键的瞬间。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7c1fd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b.png)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摄影构图技巧是摄影入门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通过巧妙地运用构图技巧,可以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感。
以下是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供新手参考。
1.第三法则:将画面平分为九个等分的网格,将被摄物体放置在网格交叉点上,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平衡感。
2.对称构图:将被摄物体放置在画面正中央,创造出对称的效果,常用于拍摄建筑物或对称的自然景观。
3.反对称构图:将被摄物体放置在画面的一侧,另一侧留白,创造出一种对比的效果,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趣味性。
4.四角构图:将被摄物体放置在画面的四个角落,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5.前景构图:在画面中加入一个突出的前景物体,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景深效果。
6.运动构图:在拍摄运动场景时,可以用快门速度较低的快门速度来记录运动轨迹,使画面中的物体呈现出动感。
7.空间构图:在拍摄移动物体时,留出物体移动的方向,使画面中的物体有一定的空间和运动的方向感。
8.斜线构图:通过运用斜线将画面切割成两个对角线,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
9.黄金分割:将画面划分为黄金比例的区域,将被摄物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线上,可以使画面更加美观和协调。
10.景深构图:通过运用大光圈和小光圈来控制景深,从而制造出浅景深或深景深的效果。
11.光影构图:通过运用光线和阴影来创造出有趣的光影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纹理感。
12.黑白构图:在拍摄黑白照片时,需要特别关注画面中的反差和纹理,以增加画面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13.对角线构图:通过将被摄物体放置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稳定感。
14.重心构图:将被摄物体放置在画面的一侧,另一侧留白,突出被摄物体,增加画面的重心和平衡感。
15.建筑构图:在拍摄建筑物时,要注意线条和对称性,同时考虑景深和透视关系,以突出建筑物的美感。
16.自然构图:在拍摄自然景观时,要善于找寻有趣的元素和纹理,通过合理的构图来呈现大自然的美丽。
八大拍摄技巧
![八大拍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77a2a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1.png)
八大拍摄技巧
1. 水平构图:水平构图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基础技巧之一,看到很多出色的照片都是建立在这一技巧基础上的,它的作用是使被拍摄的场景平整,有条理,同时强调主体突出,示意更加清晰。
2. 条件构图:条件构图是根据物体的不同形态和角度去表达一项主题,它可以把场景进行拆分,使得主体可以更加突出,浓缩了场景的内涵。
3. 用光构图:用光构图也叫做光线构图,是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照片更加富有灵气,照出更多的细节和情绪,增添趣味性和特色。
4. 过渡构图:过渡构图的本质就是把一个大的场景拆分成小的场景,每一个小场景都清晰地告诉我们故事的发展方向,使得故事更加清晰、生动、有观赏性,从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画面所描述的内容。
5. 选景构图:选景构图是指选择合适的景物,让画面自然而有观赏性。
它能够准确表达拍摄者的情感和心态,让每一张照片都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区分度。
6. 进行色彩分离:色彩分离是指在摄影构图中,不同的元素之间由色彩的差异来表达的,它能够让画面更加灵动,富有感染力,从而使拍摄的内容更加表现力十足,符合让拍摄者的情感和期望。
7. 用视点来表现:摄影的视点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让观众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去感受拍摄者的画面,更好地体会这一场景所描述的内容,达到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8.用对比构图:对比构图指的是在摄影中使用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元素,使画面更具特色,添加了趣味性,从而使照片更加生动而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入门必备小白入门的摄影构图技巧
初学者除了要对基本的器材运用(如测光、对焦)有认识外,构图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好的构图是拍出好照片的重要元素,现在便先看看一些构图的基本法则吧!
(一)适当取舍
其中一项初学者最易犯的问题便是"太贪心"了,很想把看到的全部拍进照片里,但是这样会使相片过于复杂、零乱,缺乏一个明确的主题,反而未能让读者看到你想表达的主体。
所以第一条法则便是要懂得取舍,作出适当的省略和裁切,鱼与熊掌不要兼得,这样相片的主题便会变得突出了。
画面比较乱,没有明确主题
只抽取其中一两朵花作特写,主题突出
(二)主次要分明
主就是主角、主体,拍摄者最想表达的东西,而"次"就是配角,用来配衬出主角的存在。
而在相片中我们可以用前景、中景、背景再配合景深、距离远近、位置、色彩等来达成主次分明,让读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石头为前景,流水为中景,树木和天空为背景
利用颜色来突出主题
利用浅景深突出主题
(三)利用对称与平衡
相片除了要有主题外,构图也需要"平衡",不能东歪西倒,否则读者便不会看得舒
服。
拍摄时你可以尝试把图片在"视觉"上感到平衡,特别是"视觉"上的轻重,我看过一本书,它把"视觉轻重"大致上归纳如下:
*深色比浅色重
*暗比亮重
*面积大比面积小重
*粗线比幼线重
*密比疏重
*近比远重
*山石比树木重
*树木比水面重
粗的线在下方,画面显得稳重 Photo by Todo-Juanjo
利用水面反射来达成平衡感 Photo by marcella bona
下面的枯木和上面的暗色树木有着视觉上的平衡
(四)构图要稳重
稳重,其实就是不要令画面"头大身细"或"上重下轻",常然不是要每一幅相片也四
四正正,不偏不倚,但起码感觉上不要"东歪西倒" ,这个跟(三)的对称平衡也有关系,大家可以多参考。
彩色的小花全放在画面的底部,使构图更为稳重 Photo by Martin_Heigan
粗壮的树干跟深色的草地放在下方,而且左右也有一大一小的树木来平衡画面 Photo by Chi King
注意:这是一个"不好"的例子,海面水平线歪了,令人看得很不舒服。
(五)运用对比
我们可以利用对比来突出主题或令画面变得有趣,基本上有5个可以好好利用的对比方法:
明暗:利用一明一暗来带出主题
阴影像"相框"一样带出主题 Photo by Midnight-digital
大小:利用体积的大小比较来特出主题
小小的人显出沙滩的阔大 Photo by Today is a good day
远近:利用远处的景物来突出近的主题(或相反)
远处的山峰显出近处的一群羊,让画面更有"深度"和"空间感" Photo by Jule_Berlin 颜色:利用颜色的鲜明对比来特出主题
雪地的白色很好地突出了黃色的猫 Photo by Jetta Girl
如果换上白色的小狗效果便沒有那么突出了 Photo by jpctalbot
高低:高低可以是实际的高度,也可以利用"仰视"来显出"高度",这个方法多用于拍摄建筑物。
利用"仰視"來显出香港IFC 2期的高度 Photo by Stuck in Customs
(六)互相呼应
互相呼应其实也可视为运用对比的延续,有时两样独立的东西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便会发生有趣的"联系",令读者有一个幻想的空间,例如小孩的出现可以衬托出大人,低小的山峄可以显出另一个更宏伟的山峄,甚至带出更深层的意思,看看以下的例子:
两只天鹅的出现刚好形成一个心形,让相片带出另一种意义 Photo by Darragh Sherwin
结论
构图为一样重要但比较抽像的东西,以上所介绍的只是一些基本的构图技巧,但无论怎样构图,最重要的也是让读者看得舒服,能显示深度和带出意义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