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灾路线
矿井灾害事故作业现场避灾路线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矿井灾害事故作业现场避灾路线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010-60 矿井灾害事故作业现场避灾路线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的通防、防治水、生产等措施,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按规定处理;发生重大事故,要按照矿灾害预防计划和应急事故预案规定执行。
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人员撤离路线:(1)副井不能提升时: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二采运输下山(避难硐室)→二采轨道下山→二采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联络巷→一采运输下山→主井→地面。
(2)副井能提升时: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二采运输下山(避难硐室)→二采运输平巷→一采运输下山→副井西→→副井→地面。
2、发生水灾时人员撤离路线: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二采轨道下山→二采轨道中段(避难硐室)→一采轨道→55kw绞车→主井→地面。
3、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反风撤离路线: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轨道巷回风通道→二采回风下山→二采回风中部→一采轨道下山→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二、若迎头发生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并熟悉各避灾路线:迎头无回风道时避灾路线:1、水灾: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掘进迎头→二采轨道下山→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行人下山→副井西下山→副井(升井)。
矿井灾害事故作业现场避灾路线

编号:SY-AQ-06147(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矿井灾害事故作业现场避灾路线Disaster avoidance route of mine disaster accident operation site矿井灾害事故作业现场避灾路线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的通防、防治水、生产等措施,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按规定处理;发生重大事故,要按照矿灾害预防计划和应急事故预案规定执行。
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人员撤离路线:(1)副井不能提升时: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二采运输下山(避难硐室)→二采轨道下山→二采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联络巷→一采运输下山→主井→地面。
(2)副井能提升时: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二采运输下山(避难硐室)→二采运输平巷→一采运输下山→副井西→→副井→地面。
2、发生水灾时人员撤离路线: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二采轨道下山→二采轨道中段(避难硐室)→一采轨道→55kw绞车→主井→地面。
3、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反风撤离路线: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轨道巷回风通道→二采回风下山→二采回风中部→一采轨道下山→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二、若迎头发生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并熟悉各避灾路线:迎头无回风道时避灾路线:1、水灾: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掘进迎头→二采轨道下山→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行人下山→副井西下山→副井(升井)。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一、水灾事故的预防及避灾路线1、必须按照地质部门提供的预报来指导掘进,不可盲目冒进,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患于未然。
2、工作面必须具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不但能排出巷道的正常涌水,而且在发生水灾时能够有效地减缓水灾势态的扩大,为救灾赢得时间。
3、各生产班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地质条件的变化,细心观察掌子面的渗水、涌水状况,若发现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常状况)时,必须停止作业,积极采取措施治水,并将设备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同时报告调度室及队部。
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避灾路线见图12-1。
二、火灾事故的预防及避灾路线1、掘进工作面应铺设消防水管,巷道范围内发生煤层温度升高,或有煤油味时,要及时洒水降温,严防发生火灾。
2、施工中发现有自燃发火预兆时,立即汇报调度室,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3、各配电点、材料堆放地点、运输车辆及皮带机头、机尾各转载点要配备好灭火器、沙箱、铁锹及洒水管路,并保持完好,以便发生火灾时应急。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4、井下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
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准乱扔乱放。
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巷道内。
5、井下进行电焊、气焊等工作时,每次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矿长批准后,才可实施。
6、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调度室。
7、电气设备着火时,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切断其电源,在电源切断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见火灾避灾线路图12-1三、瓦斯事故的预防及避灾路线1、每班配备专职瓦检员负责本班的瓦斯检查工作。
XX煤矿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水灾后的避灾路线

XX煤矿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水灾后的避灾路线第一节采煤工作面发生灾害时的避灾路线一、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时的避灾路线:1、150206回采工作面:150206工作面→150206工作面运输顺槽→150206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2、150207回采工作面:150207工作面→150207工作面运输顺槽→150207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3、150401回采工作面: 150401工作面→150401工作面运输顺槽→150401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4皮带上山→1504皮带上山机头通路→1504轨道上山→1504轨道上山下部车场→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4、250206上回采工作面线路一:250206上工作面→250205上工作面进风顺槽→2502采区辅运大巷→+860水平轨道大巷→1502轨道下山→1502轨道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线路二:250206上工作面→250205上工作面进风顺槽→2502采区辅运大巷→二水平1号联络巷→二水平北翼皮带上山→1050水平10#联络巷→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
一、发生水灾事故时的避灾路线:1、150206回采工作面:线路一:150206工作面→150206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150206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线路二:150206工作面→150206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150206车场煤门→1502轨道下山→1502轨道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2、150207回采工作面:线路一:150207工作面→150207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150207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线路二:150207工作面→150207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150207车场煤门→1502轨道下山→1502轨道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3、150401回采工作面:150401工作面→150401工作面回风顺槽→1504回风上山→1062回风大巷→北翼回风上山→1187回风大巷、石门→1187进回风联络巷→南进风井筒;4、250206上回采工作面:线路一:250206上工作面→250206上工作面回风顺槽→2502采区回风大巷→二水平回风上山→1050水平10#联络巷→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线路二:250206上工作面→250206上工作面回风顺槽→2502采区回风大巷→二水平北翼皮带上山→1050水平10#联络巷→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第二节掘进工作面发生灾害时的避灾路线一、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时的避灾路线:1、150207回风顺槽:150207回风顺槽→150207工作面1#联络巷→150207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2、150207运输顺槽:150207运输顺槽→150207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3、150208回风顺槽:150208回风顺槽→150208工作面1#联络巷→150208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4、150208运输顺槽:150208运输顺槽→150208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5、150401运输顺槽:150401运输顺槽→1504皮带上山→1504皮带机头通路→1504轨道上山→1504轨道上山下部车场→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6、150401回风顺槽:150401回风顺槽→1504轨道上山→1504轨道上山下部车场→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7、二水平快速行人通道I段:106车场→南进风井筒;8、二水平快速行人通道II段:二水平1号联络巷→2502采区辅运大巷→+860车场→1502轨道下山→106车场→南进风井筒;9、二水平快速行人通道III段:二水平7号联络巷→2502采区辅运大巷→+860车场→1502轨道下山→106车场→南进风井筒;10、2301工作面准备巷道:掘进工作面→2502采区辅运大巷→+860车场→1502轨道下山→106车场→南进风井筒。
避灾路线说明

第二节避灾路线
一、避灾说明:
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知该场所的避灾路线。
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并会使用,自救器必须好使有效。
3、救灾人员必须熟知救灾路线;
4、如工作面一旦发生冒顶事故时,所有人员必须撤出危险区域到安全地点,由跟班队长负责向矿调度室汇报;
5、如工作面一旦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火灾事故时,从事故地点撤出的人员必须戴好自救器。
6、如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火灾事故或水灾事故时,由跟班队长、瓦检员、安检员带队集中按避灾路线撤出,并清点人数,同时切断工作面及入、回风巷的所有电源,由跟班队长负责向采区调度室汇报,采区必须向矿调度室汇报。
避灾路线:87层左五片工作面——上、下巷作业人员——87层轨道下山——一采前石门——二水平东主运——二水平付立井或钢带机——最后升井到地
面。
救灾路线:救灾人员由地面,从二水平立井或主井入井经由——二水平东主运——一采前石门——87层轨道下山——40011采煤面上下巷——假设事故
点(工作面)进行救灾。
二、避灾路线图(见图6—1)。
- 51 -。
避灾路线1——精选推荐

南四盘区
工作面→3#(4#)胶回联络巷→南翼回风延伸巷→梁庄回风立井→地面
北三盘区
工作面→北三胶轮车大巷→北三回风石门→北三回风立井→地面
南三盘区
工作面→南三盘区轨道巷→西轨正前→北三胶轮车大巷→北三回风石门→北三回风立井→地面
南五盘区
工作面→南五盘区轨道巷→白草塔 1#进风井→地面
南翼下组煤
工作面→9#坡→南四集中胶带巷→3#胶回联络巷→南四回风巷→梁庄回风立井→地面
避灾区域 北一上组煤
北一下组煤
反风避灾路线图
避灾路线 工作面→回风措施巷→北一上组煤回风巷→后风坪岭回风 斜井→地面 工作面→回风措施巷→北一下组煤回风巷→北一下组煤回 风斜坡→北一上组煤回风巷→后风坪岭回风斜井→地面
南二下组煤
工作面→回风措施巷→南二下组煤回风巷→抽放专用巷→ 东轨正前→联络巷风门→暗斜井→石家河回风斜井→地面
透水事故避灾路线(附件二)
事故 区域
北一 上组 煤发 生事 故
北一 下组 煤发 生事 故
南二 下组 煤发 生事 故
避灾区域
避灾路线
本盘区
事故地点→北一上组煤轨道巷→北一上组煤轨道正前轨回联络巷→北一上组煤回风巷→后风坪岭回风井→地面
北一下组煤
工作面→北一下组煤轨道巷→北一下组 5#轨回联络巷→北一下组煤回风斜坡→北一上组煤总回风巷→后风坪岭 回风井→地面
南五盘区
工作面→南五盘区轨道巷→白草塔 1#进风井→地面
本盘区
工作面→南五盘区轨道巷→白草塔 1#进风井→地面
北一上组煤
工作面→北一上组煤轨道巷→北一上组煤轨道正前轨回联络巷→北一上组煤回风巷→后风坪岭回风井→地面
北一下组煤
工作面→北一下组煤轨道巷→北一下组 5#轨回联络巷→北一下组煤回风斜坡→北一上组煤总回风巷→后风坪岭 回风井→地面
矿井火灾、瓦斯事故或煤尘爆炸避灾路线原则

矿井火灾、瓦斯事故或煤尘爆炸避灾路线原则
井下发生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时,要立即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迅速撤离灾区,撤出时必须戴上隔离式自救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人员窒息或中毒。
当火灾点发生在回采工作面时,位于回采工作面回风侧靠近火灾点区域的人员,如果火势较小,可以跨越火区时,人员尽快跨越火区,进入新鲜风流巷道,迎着新鲜风流撤出矿井;
如果火势较大,不能跨越火区时,人员尽快由最近距离撤到新鲜风流巷道,迎着新鲜风流撤出矿井;巷道堵塞不能撤出时,应尽快进入就近的避险场所等待救援。
位于回采工作面进风侧时,人员迎着新鲜风流撤出矿井;巷道堵塞不能撤出时,应尽快进入就近的避险场所等待救援。
当火灾点发生在掘进工作面时,人员尽快由最近距离撤到新鲜风流巷道,迎着新鲜风流撤出矿井;火势较大,不能撤离时,应尽快进入就近的避险场所等待救援。
)和井下发生瓦斯及煤尘爆炸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CO、CO
2
温度很高的气流或火焰。
这时,要迅速背着空气震动的方向,脸朝下,卧倒在沟里或者用湿毛巾堵住嘴和鼻子,还要用衣服等物掩盖住身体,使身体的暴露部分尽量减少。
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积极进行自救,戴好自救器,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里规定的避灾安全路线,尽快撤离灾区。
两人以上要编组同行,相互帮助,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
行进中要注意通风情况,要迎着进风的方向走。
煤矿井下避灾路线指示牌标准

煤矿井下避灾路线指示牌标准煤矿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场所,其井下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
在发生突发事故时,井下工人应尽快采取逃生行动,寻找安全的避灾路线。
为了提高井下逃生的效率和安全性,建立标准化的避灾路线指示牌是十分必要的。
一、指示牌的作用1.提供方向和位置信息:避灾路线指示牌主要提供井下实际位置、方向和行驶距离等信息,帮助井下工人迅速确定自己的位置,并选择最佳的逃生路线。
2.警示和提醒功能:指示牌上应标明与逃生相关的警示和提醒信息,如井下逃生所需的装备、逃生的时间限制、安全通道的高度和宽度等,以便工人快速了解逃生操作要点。
3.组织和引领作用:指示牌的设置应符合逃生方向的导引原则,根据井下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指示牌的布置位置,以提供明确的逃生路径。
二、指示牌的设计和布置1.统一标准:为了确保指示牌的使用和认识的一致性,应制定统一的标准。
指示牌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工人容易看清和理解指示内容。
2.简洁明了:指示牌上的文字和图标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图案和难懂的文字说明。
优选带有国际通用象形符号的设计,方便不同民族和语言的人员识别。
3.易于识别:指示牌的颜色应醒目,以便在井下光线暗弱的环境下也能被容易识别。
常用的颜色有紧急逃生通道标志使用红色,安全通道标志使用绿色,疏散通道标志使用黄色。
4.布置合理:指示牌的布置应根据井下空间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工人在遇到指示牌时能够迅速观察到,避免出现盲区。
关键位置应设置多种指示牌,避免单一指示牌的失效造成的困惑和危险。
三、指示牌内容要求1.定位信息:指示牌上应标明井下所处的位置或编号,以便工人确定自己的位置。
2.逃生方向:指示牌应标明逃生通道的方向,准确指导工人朝着安全的方向前进。
3.警示和提醒信息:指示牌上应包含必要的警示和提醒信息,如安全通道的高度和宽度、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4.疏散要点:指示牌上应提供逃生的关键要点,如逃生的时间限制、逃生的最佳路线和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避灾路线

左权盘城岭煤矿井下避灾路线一、瓦斯、火灾事故避灾路线南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皮带下山:掘进工作面→皮带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皮带、轨道下山联络巷→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北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皮带、北回风下山联络巷→皮带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皮带、北回风下山联络巷→皮带、轨道下山联络巷→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高抽巷:掘进工作面→中部车场→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中部车场→北回风绕道→皮带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150102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轨道下山绕道→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皮带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1501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中部车场→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中部车场→北回风绕道→皮带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二、水灾事故避灾路线南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皮带下山:掘进工作面→皮带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皮带、轨道下山联络巷→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北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皮带、北回风下山联络巷→皮带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皮带、北回风下山联络巷→皮带、轨道下山联络巷→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北回风下山→北回风巷→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高抽巷:掘进工作面→中部车场→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中部车场→北回风绕道→皮带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中部车场→北回风绕道→回风联巷→北回风下山→北回风巷→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150102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轨道下山绕道→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皮带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回风联巷→北回风下山→北回风巷→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1501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中部车场→轨道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中部车场→北回风绕道→皮带下山→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掘进工作面→北回风绕道→回风联巷→北回风下山→北回风巷→井底车场→行人斜井、主斜井、副斜井→地面。
水灾避灾路线.

附件8:发生水灾事故的避灾路线原则1.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灾威胁地点的人员,并立即汇报调度室。
2.迎头有透水预兆时,或遇水灾事故时,要立即组织人员向附近巷道高处撤退,并迅速撤出事故地点。
发生水灾事故的避灾路线:一区:1.Ⅳ040502运顺(停采线-切眼)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Ⅳ040502工作面→Ⅳ040502运顺→43-44区+532m运输巷→+532m回风石门→43区回风上山→33区+600m轨道巷→33-32区+600m联络石门→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2. Ⅳ040502切眼下扩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Ⅳ040502切眼→Ⅳ040502回顺→34-35区+600m联络石门→34区+600m轨道巷→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3. Ⅳ040502回顺(34至35区联络石门-回撤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Ⅳ040502工作面→Ⅳ040502回顺→34-35区+600m 联络石门→34区+600m轨道巷→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4. 44区边界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4区边界回风下山→36区+600m轨道巷→34区+600m轨道巷→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5. 43区+453m瓦斯治理巷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3区+453m 瓦斯治理巷工作面→+453m回风通路→43区回风上山→33区+600m 轨道巷→33-32区+600m联络石门→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6. 44区+532m轨道巷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4区+532m工作面→+532m回风石门→43区回风上山→33区+600m轨道巷→33-32区+600m联络石门→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 副立井→地面;7. Ⅳ040502回顺(34至35区联络石门-切眼)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Ⅳ040502工作面→Ⅳ040502回顺→34-35区+600m联络石门→34区+600m轨道巷→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8. Ⅳ040502切眼导硐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Ⅳ040502切眼→Ⅳ040502回顺→34-35区+600m联络石门→34区+600m轨道巷→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9. Ⅳ040502回顺(34至35区联络石门-回撤石门)机头硐室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Ⅳ040502工作面→Ⅳ040502回顺→34-35区+600m联络石门→34区+600m轨道巷→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10. Ⅳ040502回撤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Ⅳ040502回撤石门工作面→33-32区+600m联络石门→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11. Ⅳ040502回顺(回撤石门-34至35区联络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Ⅳ040502回顺工作面→Ⅳ040502回撤石门→33-32区+600m联络石门→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 副立井→地面;12. 44区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4区回风巷工作面→36区+600m轨道巷→34区+600m轨道巷→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二区:1. Ⅲ010301回顺(6#-3#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301回顺(6#-3#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23区+725m南轨道巷→23-24区+725m联络石门→24区+725m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2. Ⅲ010301回顺(6#-回撤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301回顺(6#-回撤石门)掘进工作面→23区+725m南轨道巷→23-24区+725m联络石门→24区+725m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3. Ⅲ010301回撤通路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301回撤通路工作面→23区+725m南轨道巷→23-24区+725m联络石门→24区+725m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4. Ⅲ010301回顺(回撤石门-6#回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301回顺(回撤石门-6#回石门)工作面→Ⅲ010301回撤通路→23区+725m南轨道巷→23-24区+725m联络石门→24区+725m 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5. Ⅲ020501(北)回顺(24至23区725联络石门-切眼)机头硐室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20501(北)回顺(24至23区725联络石门-切眼)机头硐室→23-24区+725m联络石门→24区+725m 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6. +600m南中回风上山至一区副立井中央石门(整治)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600m南中回风上山至一区副立井中央石门→+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7.+600m 水平32区南轨道巷(+630m回风石门联络巷口至32—31区中央石门口) 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600m 水平32区南轨道巷(+630m回风石门联络巷口至32—31区中央石门口)→+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8. 660m水平32区南轨道巷(架空乘人器通路-32至31区中央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660m水平32区南轨道巷(架空乘人器通路-32至31区中央石门)→+66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9. Ⅲ020501(北)回顺(1#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20501(北)回顺(1#回风石门)→23-24区+725m联络石门→24区+725m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10. Ⅲ020501(南)回撤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20501(南)回撤石门→22区+725m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 副立井→地面;11. Ⅲ010301回顺(3#-6#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301回顺(3#-6#回风石门)工作面→Ⅲ010301回撤通路→23区+725m南轨道巷→23-24区+725m联络石门→24区+725m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12. 31区+600m北专用回风巷(2#-8#联络巷) 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31区+600m北专用回风巷(2#-8#联络巷) →31区+600m北专用回风巷(2#-32区+600m至+660m中央通风上山)→31区+600m至+660m中央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13. Ⅲ020501(北)运顺(扩泵站)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20501(北)运顺(扩泵站)→32区+660m-+725m北边界回风上山→24区+725m北轨道巷→24区+725m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22区+725m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14. Ⅲ020501(北)运顺1#轨道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20501(北)运顺1#轨道石门→32区+660m-+725m北边界回风上山→24区+725m北轨道巷→24区+725m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22区+725m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15. Ⅲ020501(北)运顺机头硐室(含溜煤眼)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20501(北)运顺机头硐室工作面→Ⅲ020501(北)运顺1#轨道石门→32区+660m-+725m北边界回风上山→24区+725m北轨道巷→24区+725m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22区+725m 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16. Ⅲ020501(北)运顺(停采线-切眼)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20501(北)运顺(停采线-切眼)工作面→Ⅲ020501(北)运顺1#轨道石门→32区+660m-+725m北边界回风上山→24区+725m 北轨道巷→24区+725m南轨道巷→22区+725m北轨道巷→22区+725m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17. Ⅲ010204回撤石门(暂停)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回撤石门工作面→31区+660m-+725m中央通风上山→718回风巷区→22区+725m北轨道巷→22区+725m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18. Ⅲ010204回顺(回撤石门-1#运输机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回顺(回撤石门-1#运输机石门)工作面→Ⅲ010204回撤石门→31区+660m-+725m中央通风上山→718回风巷区→22区+725m北轨道巷→22区+725m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19. Ⅲ010204回顺(回撤石门-切眼)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回顺(回撤石门-切眼)工作面→Ⅲ010204回撤石门→31区+660m-+725m中央通风上山→718回风巷区→22区+725m北轨道巷→22区+725m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20. Ⅲ010204安装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安装石门工作面→→31区+660m-+725m南边界通风上山→22区+725m 南轨道巷→+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21. Ⅲ010204运顺1#运输石门(1#设备通路-运顺)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运顺1#运输石门(1#设备通路-运顺)→31区+600m至+660m中央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22. Ⅲ010204运顺1#运输石门(1#设备通路-集中运输机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运顺1#运输石门(1#设备通路-集中运输机石门)→31区+600m至+660m中央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23. Ⅲ010204运顺2#设备通路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运顺2#设备通路→31区+600m至+660m中央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24. Ⅲ010204运顺9#设备通路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运顺9#设备通路工作面→31区+600m南轨道巷→31区+600m 至+660m南边界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25. Ⅲ010204运顺机头硐室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运顺机头硐室→Ⅲ010204运顺(1#运输机石门)→31区+600m至+660m中央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26. Ⅲ010204运顺(机头硐室-切眼)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运顺(机头硐室-切眼)工作面→Ⅲ010204运顺机头硐室→Ⅲ010204运顺(1#运输机石门)→31区+600m至+660m中央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 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 副立井→地面;27. Ⅲ010204切眼导硐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切眼导硐工作面→Ⅲ010204运顺9#设备通路工作面→31区+600m南轨道巷→31区+600m至+660m南边界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28. 600m 水平32区南轨道巷(架空乘人器机尾硐室-南中回风上山)(整治)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600m 水平32区南轨道巷(架空乘人器机尾硐室-南中回风上山)→+600m水平32区南轨道巷(架空乘人器通路-32至31区中央石门)→+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29. 600m水平34区轨道巷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34区+600m 轨道巷工作面→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30. 31区600北专用回风巷(8#-2#联络巷)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31区600北专用回风巷(8#-2#联络巷)工作面→31区+600m-+660m北边界回风上山→31区+600m北轨道巷→31区+600m 南轨道巷→31区+600m至+660m南边界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31. Ⅲ010204回顺(3#回风石门)风机硐室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回顺(3#回风石门)风机硐室工作面→31区+600m 南轨道巷→31区+600m至+660m南边界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32. Ⅲ010204回顺(3#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回顺(3#回风石门)工作面→31区+600m南轨道巷→31区+600m至+660m南边界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33. Ⅲ010204回顺(5#回风石门)风机硐室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回顺(5#回风石门)风机硐室工作面→31区+600m 南轨道巷→31区+600m至+660m南边界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34. Ⅲ010204回顺(5#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Ⅲ010204回顺(5#回风石门)工作面→31区+600m南轨道巷→31区+600m至+660m南边界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35. 31区660北轨道巷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31区660北轨道巷工作面→31区+600m北轨道巷→31区+600m南轨道巷→31区+600m至+660m南边界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36. 41、42采区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600m 轨道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37. 41、42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1、42采区回风下山→600m 轨道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38. 400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00回风石门→41、42采区回风下山→600m 轨道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39. 41、42采区专用行人下山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600m 轨道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40. 43区行人下山至第一中车场联络巷(532水平)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3区行人下山至第一中车场联络巷(532水平)→43采区专用人行下山→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 副立井→地面;41. 43采区专用人行下山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3采区专用人行下山工作面→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42. 行人下山至第一中车场联络巷(453水平)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3区行人下山至第一中车场联络巷(453水平)→43采区专用人行下山→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59. 43区+400m水泵房管子道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3区+400m水泵房管子道工作面→+400m回风通路→43区回风上山→33区+600m轨道巷→33-32区+600m联络石门→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60. 43区+400m水仓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43区+400m水泵房管子道工作面→+400m回风通路→43区回风上山→33区+600m轨道巷→33-32区+600m联络石门→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61. 4121抽放巷(31区600m南边界回风上山-43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31区+600m南轨道巷→31区+600m至+660m南边界通风上山→31区+660m南轨道巷→31-32区+660m南中石门→32区+660m南轨道巷→+600m-+725m专用行人下山→+725m 中央石门→+725m副立井→地面;62. 一区32-34区600轨道巷掘进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32-34区+600m轨道巷工作面→32区+600m轨道巷→+600m中央石门→+600m副立井→地面;。
井下避灾路线

井下避灾路线一、水灾:南翼:1、十采泵房→十采轨道上山→南大巷→南大巷8#联络巷→南副巷(向南走)→南风井(走梯子间升井)2、十采绞车房(十采变电所)→南大巷→南大巷8#联络巷→南副巷(向南走)→南风井(走梯子间升井)→地面3、四采绞车房→四采轨道上山→南大巷(向北走)→南大巷8#联络巷→南副巷(向南走)→南风井(走梯子间升井)→地面或:四采绞车房→四采皮带上山(皮带机头,经联络巷)→南副巷(向北走)→南风井(走梯子间升井)→地面4、南翼区域变电所(走北门,经联络巷)→南副巷(向北走)→南风井(走梯子间升井)→地面5、六采绞车房→六采专用回风巷→南副巷→南风井→地面。
6、六采区变电所→六采专用回风巷→南副巷→南风井→地面。
东翼:1、三煤采区变电所→三煤轨道集中巷→三煤轨道集中巷南联络巷→南三煤轨道上山→东大巷→-273m南大巷→井底车场→副井→地面2、东翼区域变电所(南三煤绞车房)→南三煤轨道上山→东大巷→-273m南大巷→井底车场→副井→地面3、北三煤绞车房(配电硐室)→北三煤轨道上山→北大巷→三采区轨道上山→-190 总回风巷→北风井→地面二、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南翼:1、十采泵房→十采轨道上山→南大巷→副井→地面2、十采绞车房(十采变电所)→南大巷→副井→地面3、四采绞车房→四采轨道上山→南大巷→副井→地面4、南翼区域变电所→南大巷→副井→地面5、六采绞车房→六采轨道上山→六采轨道集中巷→六采辅助轨道上山→南大巷→副井→地面6、六采绞车房→六采轨道集中巷→六采辅助轨道上山→南大巷→副井→地面东翼:1、三煤采区变电所→三煤轨道集中巷→三煤轨道集中巷南联络巷→南三煤轨道上山→东大巷→-273m南大巷→井底车场→副井→地面2、东翼区域变电所(南三煤绞车房)→南三煤轨道上山→东大巷→-273m南大巷→井底车场→副井→地面3、北三煤绞车房(配电硐室)→北三煤轨道上山→北大巷→副井→地面。
矿井灾害事故作业现场避灾路线

矿井灾害事故作业现场避灾路线一、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的通防、防治水、生产等措施,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按规定处理;发生重大事故,要按照矿灾害预防计划和应急事故预案规定执行。
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人员撤离路线:(1)副井不能提升时: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二采运输下山(避难硐室)→二采轨道下山→二采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联络巷→一采运输下山→主井→地面。
(2)副井能提升时: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二采运输下山(避难硐室)→二采运输平巷→一采运输下山→副井西→→副井→地面。
2、发生水灾时人员撤离路线: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二采轨道下山→二采轨道中段(避难硐室)→一采轨道→55kw绞车→主井→地面。
3、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反风撤离路线: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轨道巷回风通道→二采回风下山→二采回风中部→一采轨道下山→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二、若迎头发生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并熟悉各避灾路线:迎头无回风道时避灾路线:1、水灾: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掘进迎头→二采轨道下山→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行人下山→副井西下山→副井(升井)。
2、火灾:现场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如确实无法扑灭,威胁人员安全,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的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迅速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掘进迎头→二采轨道下山→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行人下山→副井西下山→副井(升井)。
(避有害气体时与避火路线相一致。
)掘进迎头有回风道时避灾路线:1、水灾: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掘进迎头→二采轨道下山→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行人下山→副井西下山→副井(升井)。
2、火灾:现场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如确实无法扑灭,威胁人员安全,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的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迅速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掘进迎头→二采轨道下山→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行人下山→副井西下山→副井(升井)。
煤矿安全知识及避灾路线

煤矿安全知识及避灾路线一、避灾路线是煤矿应急救援预案中设定的某一地点发生事故,特别是水害、煤与瓦斯爆炸事故后,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撤离事故地点的安全通道,在《煤矿安全规程》中多处都有提到:第20条井工煤矿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十一)井下避灾路线图。
第128条开采突出煤层时,每个采掘工作面的专职瓦斯检查工必须随时检查瓦斯,掌握突出预兆。
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斯检查工有权停止工作面作业,并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报告矿调度室。
第212条采取震动爆破措施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必须编制专门设计。
爆破参数,爆破器材及起爆要求,爆破地点,反向风门位置,避灾路线及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必须在设计中明确规定。
第213条石门揭煤采用远距离爆破时,必须制定包括爆破地点,避灾路线及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的专门措施。
第289条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
特别危险的地区,应有躲避场所,并规定避灾路线。
二、井下避灾路线遵循的原则煤矿有五大灾害: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其中水、火和瓦斯灾害非常大,避水路线直观的说:水往低处走,人就得必须往高处走,水灾路线就是往煤矿井下巷道标高相对高的巷道避水灾,比如说曙光井下巷道标高整体来说,南高北低,遇水灾沿大巷往南副立井、主斜井方向走。
火和瓦斯避灾路线是迎风走,迎着井下巷道新鲜风流走,1、当人员在上行风侧作业时,下行风侧发生火和瓦斯事故时,人员迎着井下巷道新鲜风往进风流方向走,2、当人员在下行风侧作业,上行风侧发生火灾这种情况进行反风,原进风巷改为回风巷,原回风巷改为进风巷,也是迎着井下巷道新鲜风往进风流方向走。
3、对于掘开工作面独头巷道,遵循一个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及事故波及范围大小尽可能往进风大巷走,别往里走。
三、避灾路线图及图例四、井下按不同场所和作业对象设置各种安全标志牌灾害预防与处理及计划70页。
灾害应急救援及避灾路线

第八章灾害应急救援及避灾路线第一节灾害自救措施和方法工作面发生灾害时,视事故的具体情况,能自救的立即组织人员自救,并向信息中心汇报(生产调度室),不能自救的按最近路线撤离,跟班区队长要清点好人数,统一指挥,按避灾路线进行撤离。
一、避灾原则积极抢救,及时报警,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二、避灾自救原则当井下发生意外灾害时,遇险人员应遵循下列原则避灾自救。
“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护”:当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时,要及时进行个人安全防护,佩带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鼻、口等。
“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要立即选择安全的距离最近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灾区。
“躲”: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救援,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报”:发生事故灾害时要立即向现场领导报告,或通过电话及其它方法向矿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情及遇险人员情况等。
三、井下急救遵循的原则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四、避灾方法采用迅速有效的方式,通知引导灾区人员和受威胁人员迅速撤离;明确事故性质,确定措施方案;发生火、瓦斯、煤尘等灾害时,灾区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有秩序地离开。
(一)顶板事故1、遇险时人员要尽可能靠近煤壁侧身站立或到木垛处躲避。
但是避灾者一定要注意躲避地点附近的煤壁情况,防止煤壁片帮伤人。
2、立即发出求救信号。
冒落基本稳定后,遇险人员要冷静,通过采取呼叫、敲打(但不要敲打对自己有威胁的支架、物料和岩块等)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以便外面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避灾路线标

水
1051 溜 煤 巷
通 往 1051 回 联 巷 通往 1051 回 风巷
1051 运 输 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1051 采面
火
1051 回 风 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1051 采面
水
1051 回 联 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总回 风井
水
1051 回 联 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1051 回 风巷
水
总 回 风 井
通往 总回 风井 通往 1051溜 煤巷
行人 安全 出口
水
主 平 硐
避灾 路线 通往 东运 输巷
火
东 运 输 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1052运 输巷
火
1052 回 联 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总回 风井
水
主 平 硐
避灾 路线 通往 1051 绕道
火
1052 运 输 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1052 运 输051 溜 煤巷
1052 回 联 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1052 回 风巷
水 1051 绕道
避灾 路线 通往 主平 硐
火 1051 溜 煤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1051 绕道
火
1052 溜 煤 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东运 输巷
火 水 1051 运 输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1051 溜 煤巷
火
1051 回 风 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1051 回 联巷
避灾 路线 通往 地面
水
总 回 风 井
避灾 路线 通往 行人 上山
水 行人 上山
避灾 路线 通往 总回 风井
水 行人 上山
避灾 路线 通往 东运 输巷
水
1052 溜 煤 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