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最新)

合集下载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一 审计程序概述
1.审计程序的内容及实施意义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和顺序,是实施审计监督活动的工作规程。审计程序是使审计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严格按审计程序办事,关于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现审计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2.审计程序包含的内容
我国审计体系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审计程序相应地也分为国家审计程序、社会审计程序和内部审计程序。其中,国家审计程序比较规范。«审计法»第五章专门对国家审计程序作出了规定。本章所介绍的审计程序的内容介绍要紧是国家审计程序,同时,也对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程序的特点进行简要说明。
内部审计程序与国家审计程序比较有许多共同之处。譬如,在审计过程中一样都要评审内部会计操纵制度、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和提交审计报告等。然而,内部审计由于其审计范畴和审计对象不同,同时对被审单位没有处罚、处理的权力,因此,其审计程序又存在一些差异。一样来说,内部审计中的部门审计由于与国家审计之间的共同点较多,能够参照国家审计程序并适当简化后去实施审计。
判定抽样法、核对法、科目分析法和调剂法。
教学难点
审计统计抽样法
教学方法
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结合、辅助教具、实作
课程范型
项目中心课程范型
教学过程
时刻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
复习旧课,新课导入
10分
审计方法概述
15分
书面资料审查方法模块〔含实训〕
160分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模块〔含实训〕
125分
课堂小结
10分
教学过程设计
〔3〕账户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是指依照会计复式记账的原理,利用账户之间的的勾稽、对应关系和相互联系,通过分析查明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审计学(第03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审计学(第03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第三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第一节 审计程序 第二节 审计方法 第三节 函证
第四节 分析程序
第 1页
本章讲解内容
一、审计具体方法
二、审计一般方法 三、审计程序 四、分析程序
第 2页
一、审计具体方法
审计具体方法指审计技术方法,就是为了搜集审计证 据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P83) 审计具体方法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通常称为获取审计 证据的审计程序。(P83)
第 10页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2006年,2010年修订版中没有表达,补充记录于P87)
第二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下列审计程序获取审计 证据(审计程序的类型): (一)检查记录或文件; (二)检查有形资产; (三)观察; (四)询问; (五)函证; (六)重新计算; (七)重新执行; (八)分析程序。
第 12页
《第2103 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证据》(2013年)
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获取审计证据时, 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法: (一)审核; (二)观察; (三)监盘; (四)访谈; (五)调查; (六)函证; (七)计算; (八)分析程序。
第 13页
审计程序的性质之二:审计程序的目的 (补充记录于P87)
第 27页
(三)分析程序的步骤(P95) 1.确定将要执行的计算/比较
2.确定预期标准
3.确定可接受差异额
4.实际数据与预期标准比较
5.调查重大的非预期差异
第 28页
(四)分析程序的性质(补充了解) 1.比较基准:以前期间的可比信息;被审计单位的预期结 果或者注册会计师的预期数据;所处行业或同行业中规模 相近的其他单位的可比信息 2.数据关系:财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财务信息 与相关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 3.可使用的方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合理性测试 法;回归分析法 例题03-01:简答题

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程序
• 三、审计终结阶段
• 审计终结阶段是指实施阶段结束以后,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编 制审计报告,并将有关文件整理归档的全过程。
• (一)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 (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 (三)编制审计报告并提出管理建议书 • (四)审计资料归档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程序
• 2 了解的方法 • (1)查阅上一年度的工作底稿。 • (2)查阅行业、业务的经营资料。 • (3)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 • (4)询问内部审计人员。 • (5)询问管理当局。 • (6)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 • (7)考虑有关会计和审计公告的影响。
第四章 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程序 • 第二节 审计的一般方法 • 第三节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程序
• 一、审计准备阶段
•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前期分析) • 1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对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原因、目的进行分
析;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和业务性质、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内部控 制的优劣;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审计的一般方法
• 三、经济活动的分析方法
• (一)比较分析法 • 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标准进行对比,
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又可分为 相对数比较分析法和绝对数比较分析法两种。 • (二)因素分析法 • 因素分析法(也称连锁替代法),是指为确定某一经济现象诸因素的 影响方向和程度而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 (三)趋势分析法 • 趋势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 历史指标进行对比,提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方 审计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总结

第二章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总结

21
4. 属性抽样方法的运用 • 统计抽样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主要有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 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 抽样称为属性抽样;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 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 •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控制测试时,通常采用 固定样本量抽样法。
22
固定样本量抽样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确定审计目的 第二,定义“误差”和审计对象总体
•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进行实质性程序,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 这两项测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注 册会计师应据此而调整自己的工作。
7
审计报告阶段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后期 审计工作的过程,需要做的工作包括: •整理、评价审计业务中收集的审计证据;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期后事项;
•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或作适当披露; •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
第二章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审计程序的基本过程和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不同审计主体审计程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区别; 审计判断的要求和审计依据; 审计的基本方法; 审计的技术方法。

1
一、审计程序的基本过程和各 阶段的主要内容
主要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各阶段的内容
2
1. 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
8
二、不同审计主体审计程序的基本 特征和主要区别
9
• 三个审计主体的审计程序都具备三个基 本阶段:准备、实施和报告,采用的审计 方法基本相同
区别:
• 政府审计还有复审和后续审计阶段 • 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都采用审计通知书, 注册会计师审计则采用审计约定书
10
三、审计判断和审计依据的基 本概念
11
第三,确定样本选取方法和样本量大小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最新)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最新)

第四讲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重点】掌握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及具体包括的容;掌握审计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难点】审计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在审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预计课时】6一、审计程序的概念也称审计流程、审计过程或审计循环,是指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从准备工作到审计业务结束为止的全部过程。

思考:任何时候审计流程都可以称为审计循环吗?提示:传统审计工作采用的是分项审计,循环审计近年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二、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1、了解被审单位概况;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①接受业务委托);3、初步评价被审单位的部控制;4、确定重要性标准和审计风险水平;5、编制审计计划(②计划审计工作)。

(二)实施阶段(识别/评估/应对)(③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控制测试(④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2、实质性测试(④风险应对—实施实质性程序)。

(三)终结阶段(⑤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3、编制审计报告(法律效力)并提出管理建议书(没法律效力);4、审计资料归档。

三、审计程序的关键点拓展1、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前期分析)容包括:对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原因、目的进行分析;被审单位所在行业和业务性质、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部控制的优劣;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可以拒绝接受委托:委托审计动机不良;业务类型风险很高;控极不健全;经营状况极差。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在完成前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满意时才签订。

包括:签约双方的名称、委托目的、审计围(容+时间)、双方责任(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双方义务、提交和签发审计报告的时间、委托人承担使用责任、收费、约定书的有效时间、违约责任、其他事项、公章(签字)、签约时间。

会计责任:委托人要建立健全部控制制度(目标保驾),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资产保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资料保真)。

审计师的审计程序与方法

审计师的审计程序与方法

审计师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是一项专业的财务活动,旨在评估和验证一个组织或个人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作的合规性。

作为审计师,采用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审计师常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

一、审计程序的重要性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任务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计划、安排和步骤。

适当使用审计程序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程序通常包括风险评估、测试控制,执行审计程序,核实披露等环节。

下面将对其中几个常见的审计程序进行详细介绍。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审计程序的第一部分,目的是确定可能对审计对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

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对象的业务和金融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分析和评估潜在风险,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指导和重点。

三、测试控制测试控制是审计师对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过程。

审计师将会选择一些关键的控制点,并根据标准的测试程序进行测试。

测试控制的目的是确保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护其资产和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执行审计程序执行审计程序是审计师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作进行具体审计的过程。

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审计师通常会进行采样调查、分析比较、逐项核查等工作。

通过这些方法,审计师可以收集到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以此为基础对审计对象的财务信息进行评估和验证。

五、核实披露核实披露是审计师确认被审计对象是否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信息披露的过程。

审计师将审阅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和相关披露文件,并与审计证据进行比对。

核实披露的目的是保证被审计对象的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与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一致。

六、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做的书面记录。

它包括审计师对被审计对象详细的分析、评估和检查过程,并记录下来的审计证据和审计意见。

工作底稿具有证明审计师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是审计师与被审计对象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

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

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

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试行)为了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程序,控制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及集团公司审计工作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审计工作程序和流程图。

审计工作程序一、审计计划年度审计计划依据集团公司经营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对公司经营管理、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业务、重点项目和关键控制环节应作为审计工作重点。

年度计划包括计划的编制说明和计划项目表,计划项目表包括项目名称、组织单位、实施单位、执行单位、审计对象、实施时间、审计内容、工作目标及措施要求。

二、审计准备(一)收集有关资料。

根据批准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时间安排,收集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如企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报表、计划、合同、目标考核完成情况等,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有关情况,必要时可以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前调查研究。

(二)拟定审计方案。

经研究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后,拟定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作业计划),经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查和批准后实施,重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应报经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审计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审计项目名称;2. 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实施步骤;3. 审计方式(现场审计、送达审计、委托审计);4. 人员分组分工;5. 工作时间;6. 其他应准备的事项。

(三)下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通知书包括项目审计通知书和审计调查通知书。

一般项目审计应在审计实施5日前以电传或邮寄方式通知被审计单位,并同时通知所在区域分公司;特殊要求的项目审计和经济案件的核查,可以不事先通知被查单位。

审计通知书主要内容包括:1. 被审计单位名称;2. 审计项目名称,审计范围、内容和时间;3. 要求提供的资料及被审计单位对资料真实性的承诺;4. 对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5. 审计组的其他工作要求;6. 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

审计部门认为需要被审计单位自查并提供自查报告的,应当在审计通知书中写明自查的内容和报告要求、期限。

审计学第三章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精

审计学第三章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精

二、审计的实施阶段
❖ 控制测试 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当存在下列情形之 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1)在评估认定层 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 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 实质性测试程序 实质性测试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 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实质性测试程 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 分析程序。
四、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
❖ 样本的设计 ❖ 选取样本 ❖ 实施审计程序 ❖ 抽样结果的评价
(一)样本的设计
注册会计师在设计样本时,应当考虑以下工 作: ❖ 确定测试目标 ❖ 定义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 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 确定样本规模
(二)选取样本
样本选取的方法: ❖ 随机选样 ❖ 系统选样 ❖ 随意选样。
盖的公章。
(三)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 估重大错报风险
❖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行 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 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 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 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
三、审计的终结阶段
❖ 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 形成审计意见 ❖ 编制审计报告
第二节 审计方法
❖ 顺查法与逆查法 ❖ 详查法与抽样法
一、顺查法与逆查法
按照审计工作的顺序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关系, 可分为顺 查法和逆查法。 ❖ 顺查法,它是指按照会计账务处理的程序,依次对凭证、账 簿、报表各环节进行逐一检查核对的一种审核方法。 ❖ 逆查法,它是指按照会计账务处理相反的顺序,依次对会计 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各环节进行逐一检查核对的一种 审核方法。

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

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
❖ 此时审计人员已经就形成了一个假设:总体误 差率不超过4%的可信赖程度为90% 。
❖ 三者结合起来查表可确定抽取的样本量为200。
2021/4/14
30
4.选取样本
❖ 上一步解决了“抽多少”的问题,接下来 要解决 “如何抽”的问题,即依照什么原 则来抽取样本。
❖ 一般说来,应依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使 抽取的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避免人为 偏见。
(3)随意选样
随意选样是不考虑金额大小、资料取得的 难易程度及个人偏好,以随意的方式选取 样本。
随意选样的缺点在于很难完全无偏见地选 取样本项目。
2021/4/14
33
5.审查样本,得出样本的结果
❖ 选出凭单后,审计人员应按所定义的“误差” 对每张凭单及附件实施必要的审计 。
❖ 样本审查结束后,应将查出的误差加以汇总, 评价抽样结果。此时,不仅需要考虑误差的 次数,而且也需要考虑误差的性质。例如:
(1)误差是否超过审计范围?是关键的还是非 关键的?
(2)分析每一个关键误差的性质和原因,看 其是故意的还是非故意的,是系统的还是偶 然的,是频繁的还是不频繁的,及其是否影 响到货币金额等。
(3)确定这些误差对其他符合性测试以及实 质性测试的影响。
2021/4/14
34
可能的几种样本结果
❖ 实际查出的误差数与预期误差数大致相同,这 表明总体误差率估计恰当,样本规模符合抽样 要求,结束抽样。
2021/4/14
23
(2) 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 抽样方法。
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 样通常称为变量抽样。变量抽样主要用于估计 总体金额或者总体中的错误金额。
变量抽样在实质性测试中采用。

审计作业流程、审计方法

审计作业流程、审计方法

审计作业流程、审计方法
1、审计作业流程
审计作业的具体流程可以大体分为:流程分析、准备审计文档和材料,实施准备程序,就审计目标进行实地调查、抽样抽查、实施审计程序,整理审计资料,分析审计记录,编写审计报告,给出审计意见,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报告等。

2、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可以分为财务审计方法和内部控制审计方法。

财务审计方法主要包括访谈法、检查法、比较审计法、文件审计法、追踪审计法、数据分析法、现场审计法等;内部控制审计方法主要包括检查法、筛选法、追踪检查法、访谈法、对比检查法等。

第六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第六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第六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 方法
2021年7月24日星期六
第一节 审计顺序
• 一、导入 • 1.什么是顺序? • 它是人们在任务中自始至终必需遵照的
任务步骤和操作规程。 • 2.为什么任务要有顺序? • 依据任务要求抓关键,防止主次不分,合
理布置资源,提高任务效率。
二、讲授新课
• 〔一〕什么是审计顺序? • 它是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在项目审计任务中
集审计证据采用的技术和手腕的总称。 • (二) 审计方法的意义有哪些? • 审计方法是为审计目的和要求效劳的,各
种不同种类的审计,都有其不同的目的和 要求。因此,它们所选用的审计方法也各 不相反。审计方法的选用能否恰当,关于 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有着亲密的联络。 审计方法选用恰当,可以尽快地发现效果 ,节省审计资源,提高任务效率,保证审 计任务质量。
• 1.制定审计方案阶段 • (1)审计项目方案组成 • 下级一致组织项目;自行布置项目;授权审计
项目;政府交办项目;其他交办、委托或揭发 项目 • (2)审计项目方案内容 • A文字 • 上年度审计项目完成状况,本年度项目布置 的依据和指点思想,审计目的,完成方案的 主要措施等。
• B表格
• 审计项目称号、类别、级别、数量,完成 时间要求和责任单位,被审计单位称号及 其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域。
• 1.审计预备阶段 •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状况 • 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性质、企业规模、
外部控制、运营风险、财务状况等 • (2)签署审计业务商定书 • 审计业务商定书是一份书面合同,用于
确认双方关系,明白委托目的、审计范 围以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具有法律约 束力。
(3)编制审计方案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所属行业的基本状况 • B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外部控制 • C初步执行剖析性复核 • 剖析性复核是指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和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重点】掌握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及具体包括的容;掌握审计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难点】审计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在审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预计课时】6一、审计程序的概念也称审计流程、审计过程或审计循环,是指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从准备工作到审计业务结束为止的全部过程。

思考:任何时候审计流程都可以称为审计循环吗?提示:传统审计工作采用的是分项审计,循环审计近年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二、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1、了解被审单位概况;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①接受业务委托);3、初步评价被审单位的部控制;4、确定重要性标准和审计风险水平;5、编制审计计划(②计划审计工作)。

(二)实施阶段(识别/评估/应对)(③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控制测试(④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2、实质性测试(④风险应对—实施实质性程序)。

(三)终结阶段(⑤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3、编制审计报告(法律效力)并提出管理建议书(没法律效力);4、审计资料归档。

三、审计程序的关键点拓展1、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前期分析)容包括:对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原因、目的进行分析;被审单位所在行业和业务性质、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部控制的优劣;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可以拒绝接受委托:委托审计动机不良;业务类型风险很高;控极不健全;经营状况极差。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在完成前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满意时才签订。

包括:签约双方的名称、委托目的、审计围(容+时间)、双方责任(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双方义务、提交和签发审计报告的时间、委托人承担使用责任、收费、约定书的有效时间、违约责任、其他事项、公章(签字)、签约时间。

会计责任:委托人要建立健全部控制制度(目标保驾),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资产保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资料保真)。

审计责任: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要遵循审计准则,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会计责任。

◇责任和义务都在事前予以界定,但责任为事后承担;而义务乃事中执行。

审计委托人义务:及时提供审计所需全部资料,必要的工作条件,并及时足额地支付审计费用。

审计人义务:按约定时间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并保守商业秘密。

3、初评被审单位控规章制度+业务处理程序+人员职责分工+……●初评被审单位控目的是为了对重要性标准和审计风险水平做出初步评价,以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初评结果是决定审计围、时间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4、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教材P119)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教材P129的定义比P51的定义好) 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水平就应确定得越低。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呈反向关系。

5、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根据审计任务和具体情况拟定的具体审计工作步骤,由项目负责人以书面形式编制。

6、控制测试也称为符合性测试,指在初步了解和评价部控制的基础上,对部控制制度的状况以及是否得到贯彻执行而进行的测试。

目的是确定被审单位的业务处理是否符合部控制制度规定,判断控的遵循程度,进而确定部控制制度是否可以信赖及可以信赖的程度。

控制测试实质上是在对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评价。

初评控是准备阶段的工作,一定要做;再评控是实施阶段的工作,不一定做。

控制测试的容:①控制度设计的健全性、合理性测试;②控执行的有效性测试。

控测试方法:追踪法(检查证据法)-eg:经办人员、审核人员签字实验法(重做法)-eg:经批准的领料单才能发料观察法-eg:现场观察控制测试并为非每个项目所必须。

以下3种情况下均不进行控制测试,而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①相关部控制不存在;②相关部控制虽然存在,但审计人员通过了解发现其并未有效运行;③控制测试工作量可能大于进行控制测试所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

Case:结论: B中,5>100-97,不进行该组控制测试。

G中,30>100-73,不进行该组控制测试。

方案A等价于方案C。

方案F中,25<100-73,进行该组的控制测试是可取的;但综合考虑,应选用最佳方案D或者E。

●审计人员根据控制测试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围。

(确定实测重点)7、实质性测试指搜集直接证据所进行的更为深入的检查。

就执行时间而言,控测一般在前,实测一般在后,但有时也有交叉。

Eg:现金实测先于控测。

实测主要工作:盘点实物;检查凭证;核实账户记录的余额;核对有关记录;对相关资产、负债的期末余额进行函证;对计算结果进行复算;向有关人员查询等。

●实质性测试必不可少,是审计实施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实测通常采用抽样方式进行,抽样规模根据控评价和控测结果而定。

实质性测试扩大到最大规模就变成详细审计。

8、整理、评价审计证据CPA凭借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个人实践经验,对分散的、个别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选出若干最具证明力的证据,作为编制审计报告、提出管理建议书的依据。

9、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教材P112)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注册会计师、项目负责人和主任会计师三级复核制。

10、编制审计报告并提出管理建议书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都是CPA提出的关于审计结果的正式文件。

出具审计报告是一种任务,具有公证性和强制性;提出管理建议书是一种服务,不具有公证性和强制性。

11、审计资料归档当期档案(如现金盘点表)自报告签发之日起保存十年,永久档案(如审计报告副本)应长期保存。

补充:根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审计的基本审计程序为: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组在实施审计终了后15日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机关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将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并在此后的三个月时间监督其执行情况。

四、审计方法的概念教材P23是指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对照审计依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审计方法包括审计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发生联系的媒介。

五、审计一般方法的种类1、审计检查方法①资料检查法(顺查、逆查、详查、抽查、审阅、核对、复算)②实物检查法(盘点法、鉴定法、调节法)盘点包括直接盘点和监督盘点2、审计调查方法①查询法(资料调查)包括面询、函询②观察法(实物调查)3、审计分析方法①比较分析法②比率分析法③平衡分析法④因素分析法⑤账户分析法⑥账龄分析法六、审计一般方法的具体运用Case1:调节法2005年2月14日,注册会计师某对A企业乙种原材料进行审计,盘点实物为42 000千克。

经查,该企业2004年12月31日乙种原材料账面结存32 000千克。

2004年12月31日至2005年2月14日期间,入库50 500千克,出库40 000千克,请运用调节法验证账面结存数的正确性并对有关账目数字进行调节。

【解析】1、求结存日实存数结存日实存数+收入数量-发出数量=盘点日实存数∴结存日实存数=盘点日实存数-收入数量+发出数量=4.2-5.05+4=3.15(万Kg)即结存日实存数为31 500千克。

2、求结存日差异数结存日差异数=结存日实存数-结存日账存数=31 500-32 000=-500(千克)∴结存日乙材料发生短缺500千克。

Case2:账户分析法审查某企业材料采购明细账时发现企业新建车间购入施工材料的运费为6 000元计入存活采购成本。

【解析】错误分录借:材料采购 6 000 正确分录借:在建工程 6 000贷:银行存款 6 000 贷:银行存款6 000错误分录+调整分录=正确分录∴调整分录=正确分录-错误分录调整分录借:在建工程 6 000贷:材料采购 6 000红字更正法也可以用来调整分录,即先用红字冲销,再做一笔正确的分录。

Case3:账龄分析法(了解)七、审计技术方法的发展历程教材P154(自学)账表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查账技术抽样技术风险管理技术●抽样技术实现了审计从详查到抽查的历史性飞跃,是审计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

八、抽样技术的概念及种类1、概念:是指审计人员对特定审计对象总体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审查,然后以其审查结果来推断该总体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2、抽样的种类:①任意抽样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②判断抽样 CPA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决定了该抽样方式的成效③统计抽样运用概率论原理,遵循随机原则,较为科学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抽样风险与样本量大小成反比,可以量化;非抽样风险无法量化。

●控测-信赖不足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实测-误受风险(β风险)、误拒风险(α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降低了审计效率,但审计效果可以得到保证;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是最危险的风险,效率很高,但使审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九、抽样技术的具体运用1、属性抽样测定总体特征,常用于控测,解决某种属性的“发生率”2、变量抽样估计总体金额,常用于实测,估计总体错误数额的大小(1)均值估计抽样:A-b/n*N(2)比率估计抽样:A-b/a*A(3)差额估计抽样:(a-b)/n*N= a/n*N -b/n*Na ——选样本(n)加总金额---机械准确性b ——选样本(n)审定金额—计价A——全样本(N)加总金额---机械准确性A=a/n*N?N/n=A/a?十、统计抽样的步骤1、确定审查总体注意审查总体的充分性及其与审计目标的关系,总体中各单位的同质性。

2、确定抽样方式(1)纯随机抽样也叫简单随机选样,包括编号抽签法(样本量较小时采用)、随机表法(样本量较大时采用)随机表(又称为“乱数表”)举例:某委托人应收账款的编号为0001至5000,审计人员拟利用随机数表选择其中的100份进行函证,随机表如下:选样起点是第1行第1列数字,选样路线是自左往右,选样方法是以各数的前四位数为准,审计员选择的最初5个样本的分别是多少?答案:0473、3942、1041、1968、4203(2)机械抽样也叫等距离抽样、系统随机选样Case:从5000凭证中抽取100作为样本,先排队编号0001~5000,先用纯随机抽样法在0001~0100之间抽取第一个单位,如果被抽中的是0082号,那么,以后每间隔5 000/100=50就抽一,即:0082,0132,0182,...,0982,0032 往上抽:0082,0032,4982, (0132)从N个样本中抽取n个单位,抽查率×抽样间距=n/N×N/n=1(3)分层抽样也叫分组(类)抽样,先分层,再在各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