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或专业代码:125400 授管理学硕士学位)一、学科概况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是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层次而设置的专业学位。
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首次确定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旅游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充分反映了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旅游业关联性强、辐射面广和构成复杂的特点,注重旅游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专业见习与实习等方法。
三、研究方向1、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梁旺兵南宇欧阳正宇柴亚林)2、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高亚芳杨阿莉毛笑文)3、旅游产业与新型旅游业态发展(把多勋魏宝祥王耀斌王力)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两种,年限分别为2年和3年,全部实行学分制。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原则上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二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在职攻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节假日和寒暑假集中上课学习,原则上第一、二、三、四学期(学习)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五、六学期(学习)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全日制攻读需至少修满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0学分;在职攻读专业硕士需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2学分。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为: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旅游管理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毕业后,能够胜任旅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有关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岗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我院旅游学科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孕育期。
改革开放后部分教师一直在全校开旅游学科的校选棵,极受欢迎,引导了相当部分的学员就业于旅游业,成为开设旅游学科专业教育的历史基础。
1993年正式挂牌招收本科生。
1995年起依托相邻学科,陆续招收旅游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前后3人。
2000年我院被上级单位批准为湖南省第一个旅游管理硕士点单位。
我院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四个:一是旅游企业管理(含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等),二是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三是旅游文化管理,四是旅游与社会发展。
这四个方向与国内外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相比,具有以下特色:(一)部分基础研究领域在全国处领先地位在旅游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中,我们出版了全国第一本《中国旅游发展史》,重点揭示了旅游现象从起源到发展的每一阶段的不同文化内涵和总体上的演化规律,从文化史的角度揭示了旅游现象和旅游科学的文化性。
在旅游规划编制的操作水平方面,我们和国内先进水平是持平的,但基础理论研究有超前,我们出版了《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学界权威人士评论为“第一次对旅游规划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总结”而居领先地位。
我院第一次系统提出了“旅游伦理”的研究框架,在全国旅游学术界引起反响。
此外在区域旅游的研究领域中提出了“非优区理论”、“旅游资源复式评价理论”、“市场导向性旅游规划”等,在全国有创新意义。
(二)面向旅游经济的主战场,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率高本院的应用成果多是集中在与旅游地规划、酒店和旅行社设计等的应用性课题上,针对制约旅游企业发展的普遍和突出的现实问题,研究出旅游生产力转化成旅游产业效益的途径,在实证的研究和应用的研究素材上,注意理论的总结,特别是在旅游企业管理模式设计方面,在全国有一定建树。
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2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独立从事旅游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方向从旅游服务企业的特点出发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主要容包括: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旅游需求的特点与旅游服务的组合问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特点;饭店旅行社企业集团化经营问题;旅游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旅游服务文化与伦理;中外旅游企业管理比较;旅游行业管理的组织体制与产业政策,我国旅游行业管理现状及体制改革;全球化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问题。
2.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市场开发方向包括对旅游企业营销和旅游目的地营销两个领域进行的专门研究。
旅游企业营销主要是研究旅游市场规律和旅游产品特色;旅游企业营销的理论、方法、战略与策略。
旅游目的地营销从现代旅游空间系统角度剖析目的地市场运动规律,结合对目的地管理的总体分析,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旅游营销战略、营销计划以及营销控制方案。
3.旅游规划与目的地管理主要研究容包括: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旅游规划的理念;国外旅游规划比较研究;旅游发展规划的理论、技术、容、体例与结构;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制约;旅游景观的种类与特性,园林构景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景观技术;城市旅游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城市旅游的开发模式;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与开发实践;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旅游地发展的战略、计划、质量管制策略、增长管理模式;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效果;中外旅游活动管理的比较;旅游发展相关的法律问题;旅游项目的策划与管理等。
旅游管理硕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硕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需修完课程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满足相关综合素质要求;2.培养期限为两年,包括学习两个学年的课程,完成一年的实践和毕业论文写作。
三、培养模式:1.开设专业课程,涵盖旅游管理领域的核心知识和研究方法;2.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术研究和写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1.旅游经济学:介绍旅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探讨旅游经济学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2.旅游规划与管理:讲授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能力;3.旅游市场营销:介绍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能力;4.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介绍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5.旅游法律与政策:讲授旅游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在旅游法律和政策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6.旅游地理学:介绍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地理学的了解和应用能力;7.旅游与文化:剖析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在旅游与文化方面的研究能力;8.旅游案例分析: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实践要求:在培养期限内,要求学生完成一年的实践活动,包括实习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旅游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对旅游管理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毕业要求:在培养期限内,学生需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管理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七、综合素质要求:在培养期限内,学生需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学术道德、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八、开设课程的教学团队:九、课程评估与修改:每学年结束后,应对课程进行评估和修改,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效果。
旅游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硕士)()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协作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热爱专业,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方法;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4.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和资料,能够撰写外文论文。
5.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
二、研究方向01旅游开发与规划02旅游经济与文化03旅游生态与环境04旅游区域与企业管理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前一年半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后一年半用于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四、课程设置分公共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业务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必修课考试,选修课考查。
具体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方法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使研究生牢固掌握坚实宽广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研究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既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发挥整个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
六、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分为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习或野外考察,组织课堂讨论等。
导师负责安排和指导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写出考核评语。
教学实践活动记1学分,在第四学期进行。
导师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结束后,组织考核,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
七、学术活动研究生需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学习期间作学术报告至少1次,听学术报告、讲座等至少10次。
旅游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对象
本研究生培养方案面向具有本科学历的学生,包括: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商务、旅游学、英语语言文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
二、学制
根据国家法规,本科生培养时间在2-3年,期间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并在毕业论文中取得较高的成绩,才能正常毕业。
三、专业结构
本培养方案在学分制度下综合运用国内外有关旅游管理领域专
业知识和实践,以完成本科生学习任务。
本培养方案有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共计60学分,包括:
(1)学科基础课:
包括旅游概论、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行业发展、旅游行业概论、旅游企业经济学等课程,共20学分。
(2)专业课:
包括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营销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调查、旅游策划管理、景区经营与管理、会展管理、外宾接待、旅游信息技术等课程,共40学分。
四、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点,需要学生提出一个研
究课题,以培养其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方案设计完成后提交毕业论文,并于审核周期内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五、师资力量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具有教授、副教授及博士研究生的课程授课、科研及管理能力,以保证本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和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成果。
六、毕业条件
1.达到学生所在专业培养方案学分要求;
2.取得本科生毕业论文高分;
3.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答辩(不少于70%);
4.本科生参加毕业考核后,取得较高的成绩。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1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1.1研究方向及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旅游管理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当前旅游业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该课程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市场营销与管理,旅游目的地规划与开发,旅游生态环境管理和旅游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该专业中,学生将掌握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学习旅游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掌握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熟悉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开发,了解旅游业的环保建设,掌握制定和执行旅游政策等技能和能力。
1.2培养内容及系统课程1.2.1培养内容该课程涵盖以下内容:-旅游业概述-旅游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旅游目的地规划与开发-组织和管理旅游公司-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政策制定1.2.2系统课程为了确保学生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该专业设置了以下的系统课程:-营销学-管理学-统计学-旅游业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目的地规划学-旅游生态环境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政策制定1.3培养模式及要求该课程采用全日制培养和非全日制培养的方式实现。
全日制硕士学制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制一般为3年。
推荐的学习方式是全日制和业余结合,将课程分为两个学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同时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每个学生必须参加旅游企业或相关机构的实习,以便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生还将被指定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以总结和展示他们所学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硕士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因为旅游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许多高薪、稳定的就业机会。
毕业生可在以下行业就业:-旅游公司-酒店和度假村-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旅游咨询公司-政府机构他们可以担任以下职位:-高级管理者-营销和销售经理-项目经理-行销和公共关系经理-分析师和顾问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创业,成立自己的旅游企业。
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定稿
海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S X1525004)一、学科简介旅游管理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流程管理等领域,重点研究旅游现象的基本规律、旅游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的应用性学科。
本学科紧密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南海旅游发展的需求,重点在区域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信息管理、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在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化,国家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和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之下,本学科的发展具有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从事旅游管理研究的能力,能够胜任旅游管理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是: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实正直,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够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谦虚谨慎,理论联系实际,养成积极探索、不断进取的优良学风。
3. 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旅游管理的发展方向、旅游行业发展动态和学科研究前沿问题。
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计算机、数理统计及其他科学分析工具,具有独立从事旅游管理学科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阅读和翻译本学科的外语文献资料,并能直接运用外语参与学术活动或从事实际管理工作。
5. 坚持体育锻炼,注重性格修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能力和旅游职业素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
2、掌握旅游管理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旅游领域管理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识、专业思维、实践能力与实施技巧。
3、具备开放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引领特定行业某一领域的创新发展。
4、具备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管理技能,能够开发潜在资源,创造综合效益。
5、具备前瞻性的战略思维能力,能够把握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解决旅游运行中出现的关键问题。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并具有3年或以上实践工作经历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四、培养方式(一)提倡高等院校与旅游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等单位联合培养。
结合旅游业实际情况和特点,培养方式可灵活多样。
(二)采用开放式、多元化的师资配备。
聘请国内外知名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为研究生授课。
所聘请的教师不仅具有在旅游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并拥有较高的学历,同时还应当具有为国内外一流旅游企业、政府及行业协会担任顾问等或管理咨询的经验。
还可聘请来自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的领军人物、资深高管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为研究生授课。
(三)采用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实际应用,重视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中的案例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课堂讨论引导研究生进行创造性思考。
(四)加强实践环节。
对不同背景研究生的实习要有明确要求,并考核成绩。
实习形式要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做多种安排。
(五)学习成绩应以考试(包括口试)、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报告、文献阅读等方面综合评定。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是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重要来源。
为了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人才,各高校制定了相应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专业性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旅游行业相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知识;2.具备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3.了解国内外旅游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掌握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方法;4.掌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与推广、旅游组织与管理以及旅游投资与融资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和相关技能;5.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培养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各高校制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如下课程设置:1.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旅游管理基础课程、旅游市场开发课程、旅游资源开发课程、旅游企业管理课程、旅游宣传与推广课程、旅游投资与融资课程等。
旅游管理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法律、旅游地理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旅游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这些课程能让学生了解多个学科的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践环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进行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实践环节包括企业调研、实习、科研等。
其中,实习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领略旅游管理的实际操作。
三、培养特色高校为了区别其他高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中,也有了自己的特色:1. 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习、课程设计、企业访问等为手段,让学生充分接触实际操作。
2. 多样化课程: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其他学科的课程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
3. 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增加了开放式课程、大型讲座、创新实验等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旅游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熟悉一门外语,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校教学工作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旅游企业、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能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研究方向1.旅游企业管理2.旅游营销3.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市场营销4.旅游规划与管理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学制5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五年制培养相关条例的规定执行。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研究生院(2003)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考试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研究生院(2003)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研究生院(2003)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研究生院(2003)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十、主要参考书目十、参考文献1.汪纯孝,蔡浩然. 服务营销与服务质量管理.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2.汪纯孝,岑成德,朱沆等. 服务性企业整体质量管理.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3.汪纯孝,谢礼珊,岑成德等.智力型企业经营管理.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4.汪纯孝. 饭店物业投资决策与管理形式.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5.汪纯孝. 饭店食品和饮料成本控制. 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6.维克多·秘德尔敦. 旅游营销学.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7.威廉·瑟厄波德(主编). 全球旅游新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8.陈传康等. 区域旅游开发研究. 气象出版社.19929.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01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1.魏小安. 旅游发展与管理. 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12.保继刚. 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 科学出版社.199613.保继刚等. 旅游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和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15.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青岛出版社.199816.因特克普等. 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 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17.王德刚.现代旅游区开发与经营管理. 青岛出版社.200018.魏小安,沈彦蓉.中国旅游饭店业的竞争与发展.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19.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现代旅游饭店管理.中国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20.Eddystone C.Nebel III.更有效地管理饭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21.George E. Belch, Michael A. Belch.广告与促销:整合营销传播展望(上,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2.郭志刚.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大卫﹒R﹒安德森等,《商务与经济统计学精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
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随着现代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学成为了前景非常广阔的一个学科,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前来深造。
为了满足行业对高水平旅游管理学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培养具备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备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备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熟练掌握旅游管理的各个领域的运作与管理方法。
3.具备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承担和推动旅游企业的各项工作。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具备较强的文化和语言素养。
二、培养课程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培养课程。
一般情况下,硕士研究生学习3年,其中2年是课程学习,1年为毕业论文写作。
下面是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常见的培养课程:1.旅游规划与发展2.旅游市场营销3.旅游管理4.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5.景区规划与管理6.旅游经济学7.旅游行业法律法规8.酒店管理9.旅游人力资源管理10.国际旅游管理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去,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比如,学生可以在旅游企业、政府部门、旅游协会等实践场所进行实习,从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更深刻的行业认知。
四、毕业前综合实践毕业前综合实践是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前的最后一项任务。
学生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一份完整的实践研究项目。
该项目可以是市场调研、管理咨询、政策评估等。
五、专业素养培养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培养旅游管理的专业技能,更是要培养职业素养。
因此,研究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素养,如礼仪、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素养对于日后在旅游业的管理和发展方面非常重要。
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沈阳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1202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是近年来国内新兴的一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学科专业。
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在继续拓宽和加深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紧跟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明确并加强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的系统训练,掌握从事独立管理、教学与科研的必要技巧,使学生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1、思想品德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与责任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2、业务素质要求掌握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领域的理论发展趋势和现代技术分析方法,能够胜任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等管等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适应本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科学研究;能完成具有一定新意并符合学术规范的学位论文。
3、身体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成熟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有:1、旅游规划与开发该研究方向注重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将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相结合,既注重对旅游规划与开发实践中一般问题的研究,也关注热点问题的研究。
主要包括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发展趋势、规划流程、规划案例分析、规划与项目管理、规划管理与实施、规划影响研究,旅游经济与区域发展、旅游文化开发、城市旅游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城市旅游的开发模式等。
2、旅游企业营销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企业营销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旅游需求的特点与旅游服务的组合问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特点;饭店旅行社企业集团化经营问题;旅游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旅游服务文化与伦理;中外旅游企业管理比较;旅游行业管理的组织体制与产业政策,我国旅游行业管理现状及体制改革;全球化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问题,重点开展旅游饭店经营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管理、世界著名旅游企业集团管理模式、旅游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方面的研究。
宁波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宁波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宁波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培养方案通常包括旅游管理领域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可能涵盖旅游发展与规划、旅游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选修课程则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如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景区管理、休闲与健康旅游等。
2. 实践教学:实践课程和实习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模拟经营等方式,加深对旅游行业的理解,并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研究课题和论文:研究生培养方案通常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工作。
学生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展示自己对旅游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
4. 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实践经验,一些培养方案还会安排学术交流活动、参观考察和企业实习等,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旅游管理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培养方案可能会因学校、学院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选择该专业时,还需要参考宁波大学的官方网站或相关权威渠道提供的信息,以获取最准确和详细的培养方案内容。
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5400一、专业领域简介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一门二级学科,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以及中国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从而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和管理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
在此背景下,在近20年以来,旅游管理学科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旅游管理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以管理学、经济学及旅游学为理论基础,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行业管理、区域旅游经济管理以及旅游市场营销等不同角度认识和分析实践问题,直接服务于旅游业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实践需要。
总体而言,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国际旅游机构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事业管理、企业管理和行业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英文缩写为MTA。
本专业硕士点以重庆直辖市和长江三峡库区为基本地域,秉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和与行业发展需求密切联系的办学理念,以市场营销导向和行业管理导向的旅游地开发管理、旅游经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以及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为突出特色,主要着眼于西部大开发和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宏观背景下,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能力和旅游职业素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掌握旅游管理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特色的、兼具较强管理能力、较多行业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是:(1)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操行,能努力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2)掌握旅游管理基本原理、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旅游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旅游领域管理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识、专业思维、实践能力与实施技巧,在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的实践领域具有独立调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3)具备开放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引领特定行业某一领域的创新发展。
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
广州大学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二级学科:旅游管理(代码:120203)ﻩ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本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为肖星教授。
设有旅游开发与规划策划、区域旅游文化、旅游企业管理、会展经营管理等4个研究方向,分别以肖星教授、胡幸福教授、赵克禹教授、刘松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有陈文君、彭建军教授和方忠权、彭顺生等21名副教授,10名讲师,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12 人。
导师梯队年龄、学历、学缘、职称和研究特长构成合理,学术水平高(不少人是国内颇有影响的知名旅游专家)、成果丰,近5年共出版专著和高校教材28部(其中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权威与核心期刊80多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地厅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主持完成省部、地厅级纵向研究课题20多项,各类横向研究课题80多项,获科研经费400多万元。
本硕士点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在于依托中法两国政府间旅游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立足广州,面向全国,辐射欧洲。
所设五个研究方向均紧密结合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互间逻辑联系密切,教学相辅相成,既做到了厚基础、宽口径,又有个性鲜明的专攻方向,十分利于研究生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深层提高。
导师团队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更注意积极承担并完成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委托的各类旅游课题,从而既适应了社会的广泛需求,也使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获得了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旅游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通过三年学习,要求研究生具备较为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和系统的旅游管理学科专门知识,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国内外的本学科前沿动态,熟悉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毕业后既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胜任管理、经营和策划工作,也适合在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引言旅游业是现代社会中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因此,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和学生提供参考。
二、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视野,能够在旅游业内从事高级管理工作。
其次,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
最后,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为国际旅游市场做出贡献。
三、课程设置1.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旅游市场的能力,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并能进行市场预测和规划。
2. 旅游企业管理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策划等方面的知识。
3.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和研究旅游文化和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文化内涵。
4. 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旅游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 旅游法律与政策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法律和政策,以确保旅游业的合法运营和发展。
6. 旅游市场营销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以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四、实践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还包括一系列实践环节,如实地调研、实习、实训等。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旅游业务,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五、论文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论文,该论文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性。
论文的选题应与旅游管理相关,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应注意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六、毕业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达到一定的毕业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
1
2020年4月19日
广州大学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旅游管理 (代码: 120203 )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本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为肖星教授。
设有旅游开发与规划策划、区域旅游文化、旅游企业管理、会展经营管理等4个研究方向,分别以肖星教授、胡幸福教授、赵克禹教授、刘松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有陈文君、彭建军教授和方忠权、彭顺生等21名副教授,10名讲师,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12 人。
导师梯队年龄、学历、学缘、职称和研究特长构成合理,学术水平高(不少人是国内颇有影响的知名旅游专家)、成果丰,近5年共出版专著和高校教材28部(其中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权威与核心期刊80多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地厅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主持完成省部、地厅级纵向研究课题 20多项,各类横向研究课题80多项,获科研经费400多万元。
本硕士点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在于依托中法两国政府间旅游高等
教育合作项目,立足广州,面向全国,辐射欧洲。
所设五个研究方向均紧密结合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互间逻辑联系密切,教学相辅相成,既做到了厚基础、宽口径,又有个性鲜明的专攻方向,十分利于研究生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深层提高。
导师团队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更注意积极承担并完成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委托的各类旅游课题,从而既适应了社会的广泛需求,也使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获得了较为充分的科研经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力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旅游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经过三年学习,要求研究生具备较为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和系统的旅游管理学科专门知识,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国内外的本学科前沿动态,熟悉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毕业后既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胜任管理、经营和策划工作,也适合在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四、培养方式
1.复试后被录取者,全部免学费!
2.参照<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五、研究方向及其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