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初支变形处理方案样本

合集下载

隧道初支侵限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侵限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侵限处置方案前言在隧道建设中,初支是起到固定地下开挖面的作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在施工过程中,初支的侵限问题一直是工程建设中难以避免的难题。

为了安全、高效地进行施工,必须制定出解决初支侵限问题的方案。

隧道初支侵限问题分析初支侵限是指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初支在充分承受地下压力后,形成与原设计容积不相符的凸起或凹陷,导致隧道断面永久性偏差。

初支侵限是由初支所受的压力引起的。

初支侵限的主要原因有:土体惯性力的作用、压实变形的作用、边界效应的作用、采矿作用等。

初支侵限的程度可能会影响到地下交通设施的正常使用,给地下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危害。

隧道初支侵限处置方案针对初支侵限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种方案:方案一:设置钢制排水板在初支施工过程中,使用钢制排水板来限制初支的侵限范围。

通过钢制排水板将土体划分成上、下两部分,限制地表与隧道的纵向位移位于容许变形范围内,从而缓解初支侵限的问题。

方案二:添加钢筋网在初支的施工过程中加入钢筋网,增强初支的整体强度,避免初支在受到压力后产生失稳的情况,从而减少初支的侵限程度。

方案三:增加喷浆量在初支施工时,增加喷浆量,在初始地层中制造均匀良好的支撑和密实土体结构,减少初支侵限的程度。

方案四:采用地铁盾构技术采用地铁盾构技术建设隧道,能够有效地减少初支侵限的问题。

地铁盾构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首先利用液压推力器、盾构壳体和尾部推进机等设备进行掘进,然后在隧道管壁处施加压力,边推进边注入混凝土,形成完整。

’,结论以上方案的实施效果都被证明对初支侵限的问题都能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案进行组合使用,以求实际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隧道右线出口隧道大变形初步处理方案全

隧道右线出口隧道大变形初步处理方案全

隧道右线出口隧道大变形初步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隧道为上下独行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右洞起讫里程为YK95+434~YK98+380,全长2946米,其中明洞32米,V级围岩段574米,IV级围岩段780米,ID级围岩段长1560米。

隧道出口洞门位于山体斜坡,自然斜坡西北倾,坡角10度左右,表层碎石、粉土覆盖,下伏强风化石英斑岩,边坡稳定性较好。

由于发育三组节理,将岩体切割成块体,易于造成边坡零星掉块。

隧道右线(出口)地表沉陷里程桩号YK98+344.2~YK98+328段开挖揭示起拱线以上以粉质粘土为主,红褐色,整体性极差,强度低,遇水软化,一旦地表有雨水,下部则会出现局部湿润现象。

起拱线以下以粉质粘土夹杂少量强风化石英斑岩为主,整体性差,强度低,开挖后局部浮石剥落较多,特别是右侧边墙土体自稳能力低。

二、施工现场概况1、***隧道右线(出口)洞口里程桩号YK98+380,明洞里程桩号YK98+380〜YK98+364,16米。

明暗分界里程桩号YK98+364,洞口超前大管棚施工里程桩号YK98+366〜YK98+336。

2、施工现场,进洞采用单侧壁导坑(CD)法,里程桩号YK98+364〜YK98+344.2o里程桩号YK98+344.2开始改变施工方法,采用三台阶七步法施工,上台阶里程桩号YK98+328,循环进尺为一幅拱架间距。

中台阶(右)里程桩号YK98+335.2,中台阶(左)里程桩号YK98+344.2,下台阶(右)里程桩号YK98+344.2,下台阶(左)里程桩号YK98+348.4,中、下台阶施工进尺为1〜2幅拱架间距。

3、洞内沉降收敛观测值均在施工允许范围内。

2013年7月17日14:30左右洞内目测里程桩号YK98+344.2〜YK98÷343左导洞出现一道长约2米环向裂缝,缝宽约3〜5mm;16:30发现上台阶左侧拱脚位置土体开裂位移,及时通知洞内施工人员撤离施工现场,安排专人观察洞顶地表变化情况,约16:50左右,洞内里程桩号YK98+344.2〜YK98+328段初期支护拱架自小里程方向至大里程方向产生大面积沉降,沉降值30Cm〜80cm,伴随喷射碎严重开裂,局部拱架失稳,扭曲变形。

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的一些处理方法

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的一些处理方法

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的一些处理方法隧道位于-0.74567%下坡段,隧址区地貌属丘陵类型,隧道近东西向西穿越两座山岭,自然坡度较陡。

隧道洞身为变质砂岩、千枚岩夹薄层煤层,裂隙、破碎构造发育,施工时隧道YK45+432~YK45+468段因雨季岩石裂隙地下水下渗,导致隧道围岩压力增加,隧道局部失稳而使初期支护发生了较大变形。

文章介绍了在这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通过围岩监控量测配合系统支护,合理调整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法,并在工艺上加以细化,总结出了该段初支大变形的处理方法,对在隧道施工中遇到同样的情况有一定借鉴作用。

标签:大变形;监控量测;支护参数;处理方法1 工程概况隧道全长1052米,全洞位于-0.74567%下坡段,隧址区地貌属丘陵类型,隧道近东西向西穿越两座山岭,自然坡度较陡。

隧道进出口属于第四纪残坡积土及全-强风化粉砂岩、千枚岩,结构松散,岩体破碎,稳定性较差;洞身为弱-微风化变质砂岩、千枚岩夹薄层煤层,裂隙、破碎构造发育,较破碎,以Ⅳ级围岩为主。

隧道洞身为变质砂岩、千枚岩夹薄层煤层,裂隙、破碎构造发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小,局部有滴水,雨季时有涌水和短时突水现象(主要在断裂带)。

地表低洼处雨季有汇聚水,并形成溪流。

施工时隧道YK45+432~YK45+468段因雨季岩石裂隙地下水下渗,导致隧道围岩压力增加,隧道局部失稳而使初期支护发生了较大变形,出现初期支护局部开裂和侵入二次衬砌界内等问题。

YK45+432~YK45+456段设计支护类型为S4b,YK45+456~YK45+468段设计支护类型为4a。

具体变形情况如下:YK45+432~YK45+468段初期支护喷射砼面多处出现裂缝,掉块,其中YK45+448~468段初期支护变形较大,该段变形一般在20cm以上,最大变形(YK45+455拱顶中心处)侵入原设计二衬达41cm,YK45+465处(距掌子面3m)右侧变形较大,侵入原设计二衬达35cm。

铁路隧道变形处理应急预案(中铁)_secret

铁路隧道变形处理应急预案(中铁)_secret

(二)变形处理方案1、处理原则⑴搭设支撑减弱围岩变形。

在变形段处搭设扇形支撑,稳固围堰,减小变形。

⑵两端衬砌稳定隧体。

采取先在变形段两端不侵线处,进行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使其隧体稳定。

⑶注浆固结岩体。

对变形空洞处施做小导管进行注浆固结补强岩体,待围岩稳定后处理。

⑷换拱处理。

待岩体稳定后,坼除变形拱架,处理欠挖,安装拱架重新喷混凝土。

⑸及时衬砌。

对换拱段尽快施做衬砌,衬砌长度为每循环5~6米。

2、处理实施方案⑴用断面仪检测变形轮廓线,确定不侵线里程,尽快组织衬砌,使变形段两端得到稳定,便于加固处理。

⑵变形段搭设扇形支撑,防止坍塌。

支撑间距3.0m/榀。

立柱支撑在隧道正中间,立柱与拱顶间加设钢板作垫板,钢板尺寸为240*200*15mm。

立柱与地面间加设木板作垫板,木板尺寸为300*300*50mm。

立柱间距3m,分担初支拱部压力,防止变形蔓延。

扇形支撑图⑶围岩补强在两端衬砌完成后,对侵线段环向打入Φ42小导管作为注浆管,注浆管长度以3.5米为宜,环纵间距为150㎝×120㎝,注浆用1:1的水泥净浆,主要针对围岩裂隙及变形扰动的松散体。

注浆后,根据监控量测数据来看,后方围岩已趋于稳定,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方案的实施。

⑷其施工工艺流程为:①钻孔及安装注浆管钻孔过程中,如个别坍孔较严重,不能成孔,该处可以先不钻孔和安管,待其它位置孔位安装并注浆完毕后,在浆液初凝后,再补钻剩余的孔。

钻孔结束后,及时清孔,塞紧孔口,防止杂物堵孔,致使钢管无法正常安装。

②小导管制作根据《双线隧道辅助施工措施及施工方法设计图》,加工长度不等的Φ42*3.5mm无缝钢管,并在无缝钢管上打压浆孔。

③配制浆液注浆以劈裂浆为主,渗透注浆为辅。

渗透注浆主要通过浆液与山体水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聚合反应物,加强岩体颗料间胶结,阴塞渗水通过,防止颗料流失造成岩体结构破坏并止水,劈裂注浆则通过高压劈裂挤密软弱岩体,利用强度较好的浆液凝固体在软弱层面形成骨架,约束岩体变形,提高岩体的整体稳定性,同时用浆液置换岩体中的饱水空间,整体上提高岩体抗水软化能力。

牛角湾隧道边坡开裂及初支变形处理施工方案

牛角湾隧道边坡开裂及初支变形处理施工方案

牛角湾隧道边坡开裂及初支变形处理施工方案1.形成原因分析:首先,需要对牛角湾隧道边坡开裂和初支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地质构造和地质背景导致的,如地质断裂带、岩层接触面等。

另外,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和土壤压力也可能对隧道边坡产生影响。

2.详细调查和测量:在制定处理施工方案之前,需要对牛角湾隧道边坡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

这包括地质勘察、地下水位监测、开裂和位移监测等。

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可以了解到开裂和初支变形的具体情况,为后续的处理施工提供依据。

3.常规处理措施:对于边坡开裂和初支变形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常规的处理措施。

首先,可以进行边坡加固,如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等。

其次,可以进行边坡防护措施,如铁丝网覆土、植被覆盖等。

此外,地下水的排泄和控制也是重要的处理措施。

4.高新技术处理方案:除了常规处理措施外,还可以采用一些高新技术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使用地下水压力补偿和减压排水技术来控制地下水位,并减小对隧道边坡的影响。

另外,可以使用微生物固化技术来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5.监测和验收:在处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边坡的监测和验收工作。

通过监测边坡的开裂和位移情况,可以了解处理施工效果,并及时采取进一步的补救措施。

同时,需要进行验收工作,判断处理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牛角湾隧道边坡开裂和初支变形处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形成原因分析、详细调查和测量、常规处理措施、高新技术处理方案以及监测和验收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施工,可以提高牛角湾隧道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长岭岗1号隧道横洞初支变形处理方案

长岭岗1号隧道横洞初支变形处理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适用范围 (1)三、设计围岩情况 (1)四、初期支护变形情况 (1)五、换拱施工 (3)六、下一步施工技术方案 (6)七、质量保证体系 (17)八、安全保证体系 (19)九、突水突泥应急预案 (21)十、隧道坍塌应急预案 (24)长岭岗1号隧道D2K31+731~D2K31+722段初支变形处理方案一、编制依据1、《长岭岗1号隧道设计图》、昆玉施隧参(09)01、02;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3、《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5、长岭岗1号隧道(横洞工区)2013年7月16日变更设计纪要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长岭岗1号隧道D2K31+731~D2K31+722段初支变形处理。

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局部换拱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掘进方案、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组织、进度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措施。

三、设计围岩情况变形段原设计为IV级围岩,开挖过程中实际掌子面D2K31+735围岩为:上台阶大部分为溶蚀破碎带,块石土,块石占70%,块经0.2~0.5m,期间被棕红色软塑状黏土填充,岩体极破碎,强度低。

由于围岩稳定性较差,开挖过程中出现渗水现象,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现场勘查,将D2K31+736~D2K31+715段变更为V级抗震设防复合式衬砌施作。

施工参数:全环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0.5m/榀;超前支护采用Φ42mm注浆小导管,纵向间距1.0m,环向间距0.3m,小导管单根长度3.5m。

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其余参数按昆玉隧参(09)01-13施作。

四、初期支护变形情况D2K31+731~D2K31+722段于2013年7月7日至2013年7月15日完成上台阶的开挖、初期支护施工,在开挖过程,实际揭露围岩与D2K31+735断面围岩出入较大,上台阶断面均为砂土,含水率较高,稳定性极差。

7月15日凌晨2点D2K31+722~D2K31+730线路右侧拱腰位置开始渗水,至上午8点渗水逐渐变大。

隧道初支变形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变形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变形处置方案摘要隧道在施工等过程中,初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果初支设计不合理或者实施不当,可能会导致初支变形,威胁隧道整体的安全性能。

本文旨在探讨初支变形的原因及处置方案。

一、初支变形的原因初支变形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情况:1.土质条件初支变形首先和土质条件有关,地质环境的不同往往导致地基稳定性的差异。

一般来讲,土层越松软、疏松,初支变形的可能性就越大。

地下水位的高低也对初支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水面以下施工,更容易引起变形。

2.工程设计初支变形与设计方案制定、方案的执行和实际情况不符等因素有关。

比如,初支的承载能力与荷载的分配情况、初支的结构形式选择与修筑技术等等都可能导致初支变形。

3.施工质量初支变形与施工人员施工质量及专业水平有关。

初支施工的各个环节如果没有按照要求严格执行,都有可能导致初支的变形。

具体如初支制作不均匀,结构缺陷,初支内部留有杂物等。

4.环境因素初支变形和环境因素也有关,如天气、温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也有可能引起初支的变形。

二、初支变形处置方案1.监测初支变形了解初支变形的具体状况是对处理初支变形至关重要的前提,监测初支变形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技术手段:(1) 非接触式激光扫描采用非接触式激光扫描扫描初支,可以对初支的变形情况进行取证和记录。

激光扫描具有非接触式、器械简单等特点,可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2) 监测管道通过在隧道周围布置监测管道,进入隧道内部和周围的变形向管道传导,监测管道可以直观、全面并高精度地反映初支变形的特点。

2.加固初支了解初支变形情况后,进一步的处置就是加固初支,以保障隧道的安全通行。

加固初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梁式加固将钢梁等金属材料,与初支表面进行焊接,从而使初支的强度大大提高。

(2)环形加固在初支周围埋入高强度环形,固定嵌入混凝土,增强初支的耐力和承重能力。

(3)灌浆加固以混凝土灌浆为基础进行加固,它强度高,安全性能好,并具有防水和防渗透的作用。

隧道初支拱顶垮塌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拱顶垮塌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拱顶垮塌处置方案问题概述隧道是交通建设中常见的工程,而隧道初支拱顶垮塌是一种常见的隧道灾害。

这种灾害通常是由于隧道建设中施工不当、设计问题或地质原因等因素导致的。

隧道初支拱顶垮塌会导致交通堵塞、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处置方案针对隧道初支拱顶垮塌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进行处置:1. 现场安全措施发现隧道初支拱顶垮塌后,首先需要在现场进行安全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立即停止隧道通行,并对周边车辆和行人实施管制;•对隧道进行封闭,确保没有人员和车辆进入;•对垮塌处进行隔离,防止二次灾害。

2. 灾情评估灾情评估是为了了解隧道初支拱顶垮塌的原因和程度,以制定后续处置方案。

评估内容包括:•灾害范围:确定垮塌的范围和面积;•灾害原因:分析垮塌的原因,包括施工原因、设计问题、地质原因等;•灾情程度:对拱顶垮塌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对拱顶破损、位移、变形、裂缝等因素进行分析。

3. 暂时支撑在明确了灾情后,需要立即对拱顶进行暂时支撑,以确保施救过程中的安全性。

支撑的方式包括立杆支撑、打撑、垫板等,以便开始下一步的救援工作。

4. 排水和清理隧道初支拱顶垮塌后,隧道内会产生大量淤泥和积水,需要进行及时排水和清理,以方便后续救援工作。

5. 救援工作在进行上述步骤之后,需要对拱顶进行修复工作。

具体的修复方法包括:•补漏:对拱顶破损处进行补漏处理;•打夯:对部分松散的拱顶进行打夯处理,增加拱顶的稳定性;•拱顶加固:对拱顶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拱顶的抗震和承重能力。

结束语隧道初支拱顶垮塌是一种常见的隧道灾害,需要我们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在灾情发生后,要立即采取现场安全措施,并进行灾情评估。

在暂时支撑、排水和清理工作后,要进行拱顶的修复工作。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处置,才能保证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小化。

隧道初支变形换拱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变形换拱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变形换拱处置方案背景近年来,隧道建设在我国不断发展,成为城市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隧道建设的不断深入,隧道初支变形换拱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对于隧道的使用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问题表现隧道初支变形换拱是指在隧道开挖初始阶段,地质条件以及隧道施工过程中导致的隧道初支关键部位变形,进而影响隧道的使用和安全。

其表现形式包括:1.隧道拱顶或拱脚的下沉或凸起;2.隧道墙体的弯曲、裂缝甚至坍塌;3.隧道宽度发生变化。

原因隧道初支变形换拱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主要包括:1.地质条件不佳,导致围岩变形或塌落;2.施工过程中,预留支撑力量不足或支撑方式不当;3.隧道结构设计存在缺陷,未考虑初支现象带来的影响。

处置方案针对隧道初支变形换拱的问题,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处置方案,切实加强隧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

建议的处理方案包括:加强勘察和设计质量在隧道勘察和设计工作中,需要重视地质条件和初支变形换拱现象,切实考虑进隧道唯一安全的重要性,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应严谨合理,符合地质特点和工程实际要求。

强化支撑安装和监控隧道初支变形换拱问题主要由于支撑方式不当造成,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支撑结构,同时加强现场监控工作,确保支撑结构受力合理有效。

确保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工艺流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以减少初支变形换拱现象的发生。

结论隧道初支变形换拱的问题对隧道使用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加强对其的控制和处置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才能确保隧道的使用和安全,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保障。

隧道初支变形处理方案全解

隧道初支变形处理方案全解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目录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范围 (2)2.工程概况 .................................................................22.工程简 (2)2.2地质情况描 (3)2.设计基本参 (3).施工概 (4)3.现场施工情 (4)3.2山体开裂及初支变形情况 (4)4.处理方案 .................................................................5 (6) (6) (7) (8)1标官家山隧道进口初支变形处理方案1-CKTJ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湖南省的相关管理制度规定;本项目采用的标准、指南、验标、工法、定型图、通用图、标准图等;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项目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新建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站前CKTJ-1标段施工承包合同;客专用材料、机械设备、机具等相关规程、标准、质量文件;《新建铁路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玉屏段)施工图官家山隧道设计图》,图号:《长昆客专施(长玉段)隧004A-01~06》、《长昆客专施(长玉段)隧004A-07~08》、《长昆客专施(长玉段)隧变004-1-01~02》;2012年4月7日由娄底建设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的“官家山隧道DK44+065~+150段初支变形及地表开裂处理方案会议纪要”;现场踏勘调查的相关资料。

1.2编制范围新建铁路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官家山隧道(DK44+065~DK44+150)工程。

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官家山隧道进口里程为DK44+065,出口里程为DK44+542,隧道全长477m,其中暗洞长为428m,明挖段长为49米(进口段DK44+065~+072为明挖段)。

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设计

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设计

新建铁路标(DK + ~DK + )某某隧道初支变形处理专项方案编制:复核:审核:2012年3月19日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换拱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隧道设计图》第一、第二、第三测设计施工图《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铁路混凝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适用范围《某某隧道变形段换拱施工方案》适用于隧道DK + ~DK + 段初期支护变形段处理。

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局部换拱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组织、进度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措施。

3.变形段地质及水文情况:该段水文地质情况:该段处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粉质黄层,含卵、碎石土夹层,厚度50-70m。

粉质黄土具I级非自重湿陷性及低压缩性。

掌子面围岩揭示为:拱部为第四系塑状黏性土,较软,潮湿;中间为1~2米厚砂砾石土夹层,渗水较大;下部为强风化云母片麻岩、伟晶岩,岩体极破碎,强度低,渗水较大。

隧址区属低山剥蚀丘陵地貌,地貌形态复杂,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其中DK147+600处为冲沟端头,其次小里程方向有5处深沟,经现场测量,隧道线路中线走向均跨越深沟。

所经之处山势陡峻,冲沟发育,切割较深,山体植被繁茂,相对高差达10m~30m不等。

4.设计围岩情况变形段原设计为IV级围岩,开挖过程中实际掌子面围岩为:拱部为第四系塑状黏性土,较软,潮湿;中间为1~2米厚砂砾石土夹层,渗水较大;下部为强风化云母片麻岩、伟晶岩,岩体极破碎,强度低,渗水较大。

由于围岩稳定性较差,开挖过程中渗水、股状涌水现象严重,经与设计、监理现场勘查变更为V级围岩支护施工。

5.初期支护变形情况根据设计图纸,隧道DK + ~DK + 段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在拱部120度范围内采用长3.5m、壁厚3.5mm的Ф42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纵向每2m施作一环;初期支护施作格栅拱架,纵向间距1.0m(其中DK + - 纵向间距0.75m),边墙设置长3.5m的砂浆锚杆;钢筋网为环向Ф8×纵向Ф6钢筋加工制作,网格间距为20cm*20cm,喷射混凝土厚度22cm。

隧道变形处理施工方案

隧道变形处理施工方案

隧道变形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背景本次隧道变形处理工程涉及某一重要交通隧道的维护,旨在解决隧道结构出现的变形问题,保障交通安全和隧道的正常使用。

隧道全长XX公里,采用XX结构设计,自投入使用以来,受地质条件、交通流量、自然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形。

为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制定此施工方案进行变形处理。

二、变形监测与分析在施工前,需对隧道进行全面变形监测,通过布设测点、采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收集隧道变形的准确数据。

同时,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和历史变形监测数据,对隧道变形进行分析,确定变形类型、变形速率和变形趋势,为后续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三、原因调查与评估针对隧道变形,需开展原因调查与评估工作。

通过现场勘察、材料检测、专家论证等手段,分析隧道变形的主要原因,如地质条件变化、施工质量问题、外力作用等。

同时,评估变形对隧道结构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加固与修复方案提供依据。

四、应急安全措施为确保施工期间隧道安全,需制定应急安全措施。

包括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限制交通流量、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制定应急预案等。

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迅速响应、有效处理,确保人员和设施安全。

五、加固与修复方案根据变形监测与分析结果,制定加固与修复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变形,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注浆加固、锚杆加固、钢支撑等。

同时,对受损部位进行修复,恢复隧道结构的完整性。

方案应明确加固与修复的范围、方法、材料和技术要求。

六、施工方法与步骤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需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法与步骤。

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控制、施工后的验收与养护等。

明确各道工序的具体操作、人员配置、设备使用等,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七、质量与进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

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进度计划,明确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标准和验收要求。

通过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满足要求。

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处理技术

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处理技术

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处理技术摘要:针对隧道初期支护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拱部下沉侵限和侧壁收敛过大侵限的问题。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换拱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其实践结果表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变形后处理、隧道换拱、初期支护1.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建设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在黄土地区修建的铁路隧道也越来越多。

由于黄土复杂的地质条件给隧道施工加大不少难度。

譬如隧道在施工期间容易产生裂缝、变形等现象。

支护变形过大往往发生侵限或初期支护失去承载能力等,需换拱处理,这样不仅贻误工期,增加施工处理难度,还增大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若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人机伤害事故,给工程留下隐患。

因此对隧道变形段换拱是保证二衬设计厚度及隧道运营期间安全的重要保障,对其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工程概况1.1 隧道设计情况某隧道全长276米,隧道穿越淮宁河右岸黄土梁,地形起伏较大。

全隧均位于R=3000米的圆曲线上,为单线铁路隧道。

隧道DK350+500~DK350+486段为Ⅴ级围岩加强衬砌,DK350+486~DK350+466段为Ⅴ级围岩一般衬砌,DK350+466~DK350+366为Ⅳ级围岩加强衬砌,DK350+366~DK350+230段为Ⅴ级围岩加强衬砌,DK350+230~DK350+224段为接长6米明洞。

隧道二次衬砌为复合式衬砌,衬砌混凝土为C3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拱圈厚度45厘米,拱墙设0.8米∕榀I16型钢钢架,喷射混凝土厚度22厘米。

1.2 隧道所处气候水文条件本段气候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明显的特征。

属中温带亚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9.7℃,极端最高气温31.9℃,极限最低气温-19.2℃,年平均降水量392.6mm,年平均蒸发量1422.0mm,历年风速1.3m∕s。

工程范围内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其中第四系孔隙潜水由大气降水补给,经黄土孔隙下渗至相对隔水的基岩面上,水质良好,对圬工无侵蚀性。

隧道初支变形换拱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变形换拱处置方案

隧道初支变形换拱处置方案1. 引言在隧道施工中,初支往往是最重要的一道工程节点。

初支的质量决定了整个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和施工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隧道初支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软弱地层中。

本文就针对这一情况,介绍隧道初支变形的原因、常见处理方案以及变形换拱处置方案。

2. 变形原因隧道初支变形的原因复杂,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地质条件:地层松散、地壳运动、地震等因素都会导致初支的变形。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覆土、支护、排水等措施都会影响初支的变形情况。

•初支结构:初支的设计和施工质量都会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如初始质量不达标、初支结构刚度不足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初支变形。

3. 常见处理方案隧道初支变形的处理方案因情况不同而异,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耐力支护:根据初支的变形程度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耐力支护方式,如钢拱支护、土钉支护、喷锚等。

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控制初支的进一步变形,并提高其稳定性。

•辅助支护:在初支变形的情况下,施加辅助支护,如撑杆、拉索等措施以增强初支的稳定性。

•修复加固:对已变形的初支进行修复和加固,比如利用碳纤维加固技术等,可以将变形初支修补为较为稳定的初支结构。

4. 变形换拱处置方案变形换拱是针对已经发生较严重变形的初支,其施工原理为在初支两侧开挖管廊,在管廊中安装拱形钢桁架支撑,将原有荷载转移到变形较小的管廊结构上,从而实现初支的换拱增强。

具体执行步骤如下:1.进行管廊开挖:根据初支斜度和断面形状,按一定倾斜角度在初支两侧开挖合适大小的管廊,开挖深度通常不大于初支中心高度的80%。

2.安装拱形结构:在管廊内安装预应力混凝土拱形结构或者钢桁架支撑,尤其是钢桁架支撑应该优先选择可拆装式结构,以方便后续施工,也便于后续拆除。

3.安装管廊覆土:在管廊上覆土,从而使管廊和初支中心形成一定的弧度,以达到稳定初支的效果。

4.拆除初支:在初支的力和荷载全部被管廊所承接后,可以考虑拆除初支结构,以便后续施工继续进行。

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

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

隧道初支侵限处理方案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新建铁路标(DK + ~DK + )某某隧道初支变形处理专项方案编制:复核:审核:3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换拱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隧道设计图》第一、第二、第三测设计施工图《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 )《铁路混凝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 )160号).2. 适用范围《某某隧道变形段换拱施工方案》适用于隧道DK + ~DK + 段初期支护变形段处理。

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局部换拱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组织、进度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措施。

3. 变形段地质及水文情况:该段水文地质情况:该段处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粉质黄层,含卵、碎石土夹层,厚度50-70m。

粉质黄土具I级非自重湿陷性及低压缩性。

掌子面围岩揭示为:拱部为第四系塑状黏性土,较软,潮湿;中间为1~2米厚砂砾石土夹层,渗水较大;下部为强风化云母片麻岩、伟晶岩,岩体极破碎,强度低,渗水较大。

隧址区属低山剥蚀丘陵地貌,地貌形态复杂,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其中DK147+600处为冲沟端头,其次小里程方向有5处深沟,经现场测量,隧道线路中线走向均跨越深沟。

所经之处山势陡峻,冲沟发育,切割较深,山体植被繁茂,相对高差达10m~30m不等。

4. 设计围岩情况变形段原设计为IV级围岩,开挖过程中实际掌子面围岩为:拱部为第四系塑状黏性土,较软,潮湿;中间为1~2米厚砂砾石土夹层,渗水较大;下部为强风化云母片麻岩、伟晶岩,岩体极破碎,强度低,渗水较大。

由于围岩稳定性较差,开挖过程中渗水、股状涌水现象严重,经与设计、监理现场勘查变更为V级围岩支护施工。

5. 初期支护变形情况根据设计图纸,隧道DK + ~DK + 段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在拱部120度范围内采用长3.5m、壁厚3.5mm的Ф42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纵向每2m施作一环;初期支护施作格栅拱架,纵向间距1.0m(其中DK + - 纵向间距0.75m),边墙设置长3.5m的砂浆锚杆;钢筋网为环向Ф8×纵向Ф6钢筋加工制作,网格间距为20cm*20cm,喷射混凝土厚度22cm。

牛角湾隧道边坡开裂及初支变形处理施工方案

牛角湾隧道边坡开裂及初支变形处理施工方案

炎汝高速公路第十二合同段牛角湾隧道出口变形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中国中铁编制审核批准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炎汝高速第12合同段项目部经理部2013年1月25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2。

1隧道情况 (1)2。

2施工进展情况 (1)2。

3前期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1)2.4主要工程量 (2)三、施工组织 (3)四、施工总体部署 (3)4。

1总体施工方案 (3)4.2施工工艺流程 (4)4.3施工工艺要求 (4)五、监控措施 (11)5.1量测断面布置 (11)5.2量测方法、频率 (12)5。

3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 (13)六、资源配置 (13)6。

1劳动力计划 (13)6.2材料计划 (14)6。

3设备计划 (14)6。

4施工计划安排 (15)七、安全、质量、环保保证措施 (15)7。

1安全保障措施 (15)7。

2质量保障措施 (17)7.3环境保护措施 (19)八、施工注意事项 (20)一、编制依据1、现场实际地形和施工情况;2、牛角湾设计施工图纸、牛角湾出口边坡开裂处理会议纪要、牛角湾隧道汝城端洞口开挖防护变更设计图等相关资料;3、本标段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JTC F80/1—2004年《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依据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二、工程概况2.1隧道情况牛角湾隧道为一座分离式单洞隧道,位于R1000米左偏圆曲线上,起讫里程桩号YK49+750~YK49+900,长150米,最大埋深42米,隧道净空:10。

25m×5。

0m。

炎陵端洞口洞门型式采用削竹式,汝城端洞口采用偏压端墙式。

纵坡采用3.0%单向上坡接1。

7%的单向上坡。

牛角湾隧道出口段为较陡斜坡,自然山坡坡向2460,坡度角320,仰坡方为1930。

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的一些处理方法

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的一些处理方法

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的一些处理方法
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是一些常见隧道施工现象,对于项目的安全和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隧道初期支护变形造成的原因很多,通常是由于材料力学性能及应力分布变化等因素不能很好的抵抗外力,造成的支护变形。

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处理方法包括:
一、正确预测和控制变形。

正确预测和控制变形是防止变形的关键,主要包括对模型的精确模拟和控制等,对于新建的隧道初期支护桩基开挖,采用有限元分析模拟法,根据施工中综合影响开挖变形的多种属性,准确预测支护结构体系中各支架及隧道初期支护变形量,及时分析和调整工程设计,以模拟准确预测支护变形量,预防支护变形,达到良好施工效果。

二、加强支护结构体系。

加强支护结构体系是应对初期支护变形的有效方法。

在施工的初期,应加强支护结构体系,提高支护结构体系的刚度,增强隧道初期支护的稳定性,合理设计支护横截面,以减少变形的发生,降低支护变形的后果。

三、增加支护强度。

增加支护强度是减少变形的一种常见方法,主要是增加支护材料强度,增大支护间距,改变支护结构体系,使其具备更高的刚度,使支护变形更小。

在此同时,应考虑降低局部支护间距,
特别是在变形特别大的地方,这样做可以减少变形的发生,降低支护变形的风险。

四、合理使用材料。

选择相应的支护材料可以减缓支护变形,以增大可支护范围,选用具有良好刚度和强度的支护材料,使支护结构体系能有效抵抗外力,使支护变形更小,获得良好施工效果。

隧道上导坑初期支护发生变形处理施工方案

隧道上导坑初期支护发生变形处理施工方案
封 闭及 C 1 5混凝土隧底 回填 。 2 0 1 0年 洞右 侧 上导 坑 Y K 0+ 2 0 0~ Y K 0+ 2 2 1段初期支护右侧 I 2 0 b 工 字钢 突然 向隧道 中心发
姿
> _

壹 董 旦
2 初期 支护 变形概 况
工业东路隧道于 2 0 0 9年 l O月 1日开 始进洞掘 进开 挖 , 由于 段初期 支护进行 全 面量测 , 因 受工字 钢侧 向位 移影 响 , 此 段 围岩 隧道左右洞 K 0+1 2 2~K 0+ 3 0 0段 穿越 洞顶 密集 民房 区, 该段 隧 整体性 已被 破坏 , 存 在 大面积 的初期 支 护侵 限 , 其 中最 大侵 限值 8 . 5 c m, 而且 隧道轴 线右侧 比左侧侵限 的厚度 和长度偏 大 , 因 道采用 C R D法开挖。截 止到 2 0 1 0年 1月 1日, 右 洞进 口端上 导 为 3
隧 道 上 导 坑 初 期 支 护 发 生 变 形 处 理 施 工 方 案
黄 志 荣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 有限公 司 , 福建 福州 3 5 0 0 1 3 )

要: 针对某隧道右洞右侧上 导坑 Y K 0+ 2 0 0~Y K 0+2 2 1段初期支护拱腰位置 I 2 0 b工字钢 突然 向隧道 中心发 生侧 向位移 , 拱
坑右侧掘进支护 1 2 6 m , 上导 坑左 侧掘进支 护 1 0 0 n l , 下导坑 右侧 此处理原则先临时支撑 , 后 打管注浆加 固围岩 , 再凿 除侵 限部位 , 掘进支护 9 0 m, 下导坑左侧掘进支护 8 0 m, 并施作仰 拱初支形 成 然后初 期支护 , 最后衬砌 。隧道初期 支护变形见图 1 。
顶、 拱腰 发生变形 , 通过采用 I 2 0工字钢进行临时加 固支撑 、 全断面钻孔注浆加 固等方案 , 使隧道初期支护 出现 的险情得 到及 时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2)
1.1编制依据 (2)
1.2编制范围 (3)
2.工程概况 (3)
2.1工程简介 (3)
2.2.地质情况描述 (3)
2.3设计基本参数 (4)
3.施工概况 (4)
3.1现场施工情况 (5)
3.2山体开裂及初支变形情况 (5)
4.处理方案 (6)
(7)
(7)
(8)
(9)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湖南省的相关管理制度规定;
本项目采用的标准、指南、验标、工法、定型图、通用图、标准图等;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项目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
新建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站前CKTJ-1标段施工承包合同;
客专用材料、机械设备、机具等相关规程、标准、质量文件;
《新建铁路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 长沙至玉屏段) 施工图官家山隧道设计图》, 图号: 《长昆客专施( 长玉段) 隧004A-01~06》、《长昆客专施( 长玉段) 隧004A-07~08》、《长昆客专施( 长玉段) 隧变004-1-01~02》;
4月7日由娄底建设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的”官家山隧道DK44+065~+150段初支变形及地表开裂处理方案会议纪要”;
现场踏勘调查的相关资料。

1.2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官家山隧道( DK44+065~DK44+150) 工程。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官家山隧道进口里程为DK44+065, 出口里程为DK44+542, 隧道全长477m, 其中暗洞长为428m, 明挖段长为49米( 进口段DK44+065~+072为明挖段) 。

全隧位于直线上, 全隧为3.8‰的单面下坡。

本隧围岩级别为IV、 V级软弱围岩, 进口段为浅埋偏压, 裂隙发育且不能确定, 岩体较破碎, 地下裂隙水较发育, 存在微弱发育岩溶。

隧道总体风险等级为中度复杂。

2.2.地质情况描述
官家山隧道地貌属低山丘陵区, 山体多未见基岩出露, 植被茂密, 隧道范围内据调查及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
层粉质粘土, 震旦系下统金洞家组砂质板岩。

岩层呈单斜构造, 岩层产状: 355°<45°。

隧道范围内岩石风化强烈、风化不均、围岩性差、节理裂隙无法确定。

未见地下水, 基岩中含少量基岩裂隙水, 水位和水量受季节降雨影响较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物探测试结果, 该隧道内有两条断层经过, 其中拟推断层F1与线路中线交于DK44+480, 与中线的夹角为27°, 北东南西走向, 倾角近于直立, 倾向大里程, 破碎带及影响带宽度约10m; 推断断层F2与线路中线交于DK44+372, 与中线的夹角为21°, 北西南东走向, 倾角较陡立, 倾向大里程, 破碎带及影响带宽度约9m, 该断裂构造对工程影响较大。

隧道DK44+065~+132段围岩为褐红色、青灰色, 变余结构, 板状结构, 节理裂隙发育, 全风化~强风化砂质板岩, 岩体破碎, 呈碎块状, 且隧道洞身位于山体半山腰中, 左上方存在严重偏压( 山顶最高点标高为150.5m) , 右下方是一陡坡。

2.3设计基本参数
设计在DK44+072~+090段右侧紧贴衬砌外缘施作挡土墙及护拱; DK44+095~+120段右线线路中线右侧施作2.5m*2m锚固桩6根, 距离衬砌外缘4m, 桩长均为20m。

设计进口段DK44+072~+132为Vb偏压, 初支厚度30cm, C30喷混凝土, 采用I22a型钢, 每榀间距0.6米, 拱部采用Ф25中空锚杆L-4m, 边墙采用Ф22砂浆锚杆L-4m, 1.2*1.0m( 环×纵) ; 二衬厚度50cm, C35钢筋混凝土; 仰拱衬砌厚度60cm, C35钢筋混凝土, 仰拱填充采用C20混凝土。

3.施工概况
3.1现场施工情况
官家山隧道由出口往进口掘进, 5月8日开工, 2月14日从DK44+132处施工, 于4月1日在DK44+072设计明暗分界处出洞贯通。

到当前为止二衬已施作至DK44+123.4( 暗洞还剩51.4m) ; 仰拱已施作至DK44+103( 暗洞还剩31m) ; 中台阶已施作至DK44+072( 拱腰, 初支按设计施作并紧跟) 。

进口段锚固桩于 10月21日至 12月24日施工完成, 挡土墙于 12月28日至 3月3日施工完成, 护拱于 2月20日至 3月11日施工完成。

本隧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地质情况有变化, 在DK44+435~+445及DK44+132~+368段暗洞部分进行了变更。

3.2山体开裂及初支变形情况
1月23日过后, 官家山隧道在施工期间下雨天数达到47天。

4月2日上午雨中, 安全员在DK44+072明暗交界处左侧仰坡发现有一道裂缝, 随即组织人员对隧道周边进行排查, 发现:
裂缝自隧道中往左40度连接板再往下1.5m处向仰坡坡口线发展, 坡口裂缝点距离隧道中心21.3m, 仰坡处裂缝宽度约为2cm。

裂缝走向从坡口往大里程基本平行于隧道走向发展, 长约40m, 0~20m裂缝宽度为2~5cm, 20~40m裂缝宽度从2cm~0cm过渡。

另在DK44+090处中往左17.5m处有一道裂缝, 长度约5m, 宽度约1cm。

发现裂缝后, 于4月2日下午, 在主裂缝处设置了4个水泥块裂缝观测点, 4月2日~6日水泥块监测点监测数据如下表( 单位: 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