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绪论)

合集下载

预防医学(绪论)

预防医学(绪论)
中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是预防医学的两类基本研 究方法。
绪论
(三)预防医学的特点
.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确定的群体,病人和 健康人,但更侧重于健康人群和无症状 病人。
.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但更侧 重于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 究。
.预防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但更侧重于疾病发生前的预防与健康 促进。
绪论
(一)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 疾病自然史( ):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
转归(结局)的自然规律。 按照时间顺序、有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个
阶段
绪论
(一)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
病理发生 • 也称为生物学改变期

• 从疾病发生到出现最初的症状或体征
临床前期
• 出现形态结构或功能的明显异常,表现出典 临床期 型的临床症状
.采取的对策具有更为积极的预防作用及更 绪论 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一)健康观 健康():是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
躯体、心理、社会和道德达到完好状态。 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 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
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
绪论
(二)健康决定因素 健康决定因素( ):是指决定个体和群体健
绪论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以
人群为主要对象,分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 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 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 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 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 病、促进健康、防止伤残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 疾病可以发展为痊愈、缓解、伤残或死亡等 转归期 不同结局
绪论

预防医学章节重点

预防医学章节重点

预防医学章节重点预防医学章节重点绪论 1.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

人与环境 1. 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社会因素。

2. 物质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1)人类健康与物质环境的对立统一性;(2)人类健康与物质环境间作用的双向性;(3)物质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3. 物质环境的特点:整体性、区域性、多变性、生物富集(生物浓缩)。

4. 工业三废有:废水、废气、废渣。

5. 环境污染物的转归:分布或迁移;生物转化;环境的自净作用。

6. 环境污染的特殊危害作用:致畸作用;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免疫毒性作用。

7. 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的机体因素:健康状况;营养条件;生理状况;遗传因素。

生活环境与健康 1.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1)保证流行病学上的安全;(2)感官性状良好;(3)化学性状1/ 11良好,不含任何有害物质;(4)水量充足,取水方便。

职业环境与健康 1. 职业病的特点:(1)职业病病因明确;(2)有明确的剂量-效应(或反应)关系;(3)群发现象;(4)绝大多数情况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良好。

2. 诊断职业病应根据三方面的资料:职业史、生产环境的卫生学调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3. 局部振动可以引起手臂振动病,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

4. 中暑按发病机制可以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5. 中毒性肺水肿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四期:(1)刺激期:吸入后会出现呛咳、胸闷、胸痛、头痛、恶心、呕吐等,但此期症状表现不明显。

(2)潜伏期:刺激期后。

病人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渐趋稳定,但肺内病变仍在进展。

(3)肺水肿期:潜伏期后,病人症状突然加重,出现剧咳、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的呼吸困难、头痛、恶心等。

(4)恢复期:如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经正确治疗后 3~4 天症状逐渐减轻,7~11天后可恢复正常。

预防医学(绪论)医学课件

预防医学(绪论)医学课件

预防医学(绪论)医学课件•预防医学概述•医学体系与预防医学•预防医学的策略与措施目录•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预防医学的应用领域•展望未来的预防医学01预防医学概述01预防医学是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02它以现代医学、环境科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为理论基础,研究重点人群和整个人群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健康保护和健康管理。

03预防医学强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中心,强调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全面、系统、整体的理念。

预防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而现代预防医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20世纪以来,预防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的普及、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推广、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等。

自20世纪中期以来,预防医学已经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预防模式向现代的健康促进和全面健康管理转变。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和艺术。

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共同目标是促进人群健康,它们在卫生政策制定、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领域。

02医学体系与预防医学1医学体系的基本构成23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为临床医学提供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基础医学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注重个体和特定疾病的深入研究。

临床医学从群体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促进健康和公共卫生。

预防医学1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23临床医学关注个体和特定疾病的深入研究,而预防医学则更注重群体预防措施的实施。

预防医学在临床医学的基础上,针对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医生与公共卫生工作者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复杂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

03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预防医学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预防保健方案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考点梳理-绪 论

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考点梳理-绪 论

第一单元绪论(一)预防医学概念1.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是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其工作模式是“健康生态学模型”。

这是“健康生态模型”,它强调环境与人群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并以人群健康为目的。

2.预防医学的内容包括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行为科学与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学(包括卫生系统功能、卫生决策和资源配置、筹集资金和健康措施评价等),以及在临床医学中运用三级预防措施。

要求所有医生应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学会如何了解健康和疾病问题在人群的分布情况,分析物质与社会环境和人的行为及生物遗传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找出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的主要致病因素,以制定防制对策;并通过临床预防服务和社区预防服务,达到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预防疾病、防制伤残和早逝的目的。

3.特点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①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②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但更侧重于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③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二)健康及其影响因素1.传统的健康观:“无病、无残、无伤”。

在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渥太华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进一步延伸,指出:“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

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

2.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1)社会经济环境(2)物质环境(3)个人因素(4)卫生服务3.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学模型健康生态学模型(三)三级预防策略1.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1)疾病自然史①病理发生期;②症状发生前期;③临床期;④结局。

(2)健康疾病连续带(HDC)从健康—疾病—健康(或死亡)的一个连续过程。

预防医学绪论 第一章

预防医学绪论 第一章
•第四层:是生活和工作的条件,包括:社会心理因素、是 否有工作以及职业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自然和人造环 境、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 •第五层:最外一层(宏观层面)是全球水平、国家水平乃至当
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卫生和环境条件,以及有关的政策 等。
30
第30页,共75页。
第二节 三级预防策略
17
第17页,共75页。
• 2.健康的作用 • 健康的组成是从健康的3个维度获取资源,并把它应用到
日常的生活中。
• 好的健康可以使我们完成所需的活动,可以使人们的每个 生活阶段经历丰富多彩的生活。
• 保证健康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素质,避免疾病造成的直接和 间接的经济损失,减少社会医疗费用的支出,使社会收入 再分配能够向高层次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转移,有利于促 进社会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所
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防治结合 的五星级医生。
11
第11页,共75页。
第一节 预防医学概念与健康生态学模型
•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 • 定义: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
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 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 工作模式:它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作为其工作 模式,强调环境与人群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 协调发展,并以健康为目的。
27
第27页,共75页。
28
第28页,共75页。
• 健康生态学模型: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总结和指导预防医学和
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理论模型。
29
第29页,共75页。
该模型的结构可分为5层:
•第一层,核心层:是先天的个体特质如年龄、性别、种族和其

预防医学绪论

预防医学绪论


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和实验科学的 兴起,机械论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机械论医学模 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生命活动 是机械运动”。之后无菌术、血型、显微镜的发明, 抗生素、疫苗、杀虫剂的应用等,产生了生态医学 模式:“宿主、环境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生态平 衡”。
表2 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谱的变化趋势
1957 年 死因 呼吸系病 传染病 消化系病 心脏病 脑血管病 1/10 万 120.3 111.2 52.1 47.2 39.0 1963 年 死因 1/10 万 1975 年 死因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呼吸系病 心脏病 传染病 1/10 万 127.1 111.5 100.8 69.2 34.3 1992 年 死因 1/10 万 恶性肿瘤 125.8 脑血管病 122.7 呼吸系病 97.7 心脏病 85.1
鬼神、上帝、天意 人
迷信阶段
水火土 木 金 人 气
朴素唯物主义
活的传染物 人 生物学病因的萌芽 病原物 环境
三角模式
宿主
生 物
物机体 质 社 会 轮状模式
Lilienfeld的病因定义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spirtualism medical model )



原始社会的初民希望自己的生命世界可以永存 不朽,形成了天命的观念,并形成了人类最早期的 疾病观与健康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的体现。 公元5~15世纪,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宗教 思想占统治地位,与宗教神学自然观相适应,确立 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 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人们主 要依赖:求神问卜、祈祷。如:“巫医”等。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

疾病的早期发 现和管理
早期发现疾病,及时 干预和治疗,以避免 疾病进展和严重后果。
预防医学的方法
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媒体传播等方式,向公众传递 健康知识和行为建议。
个体干预
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干预和个性化 健康管理。
公共卫生
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卫生监测、疫情控制等手 段,保障公众的卫生安全。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为人群提供主动免疫,防控传 染病的流行。
预防医学的意义
个体的健康
预防医学能够降低疾病发生的 风险,维护和提升个人的身体 健康。
社会的福祉
预防医学能够减少疾病的传播 和负担,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 水平。
经济效益
通过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节约医疗资源并降低社会成本。
总结
预防医学的发展状况
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侧重于康复和恢复,防止疾病复发和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预防医学的内容
疾病的流行及 其原因
研究不同疾病的流行 病学特征、传播途径 和原因,以制定针对 性的预防策略。
疾病的危险因 素
识别、评估和控制导 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 素,减少患病风险。
健康促进
通过教育和干预措施, 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和健康行为,促进健 康生活方式。
未来预防医学的趋势
预防医学正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 为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领域带来 更多机遇。
未来预防医学将更注重个性化干 预、大数据应用和综合防控策略 的研究与实践。
探讨未来预防医学的应用 及发展方向
预防医学将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 域,促进健康、保护环境、提升 生活质量。
3
预防医学的理论基础
预防医学基于疾病发生的多因素性和复杂性,涉及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 个学科领域。

预防医学之绪论PPT幻灯片

预防医学之绪论PPT幻灯片

普及健康教育;改善食品和营养供给,提供安全饮用水;创造 良好的生活环境;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传染病的预防接 种;预防与控制地方病;常见病伤的有效处理;提供基本药物
3.中医的预防思想
(1)未病先防: (2)欲病救萌: (3)既病防变 (4)瘥后防复:
⑴未病先防:
即通过各种“内养外防”的综合调摄措 施,慎避外来虚邪贼风的侵害,调摄补养 体内的精气神,从而保持正气的旺盛充沛。 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观念,是中 医预防医学中最宝贵、最值得重视的思想。
二、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1.古代预防思想
➢ 《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阐发了养生防病 措施;
➢ 次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进一步指出:“圣 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 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尽管中医“治未病”思想被国际上称为最先进、 最超前的思想,它将人们的认识带入“无病世 界”的最高境界,但是,预防医学在中医学科 中尚未形成独立学科。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 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 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
(二)预防策略与措施
1.三级预防(three-grade prevention ) 是以人群为对象,以健康为目标,以消除 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以促进 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为目的的公共 卫生策略与措施 。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要有一种健全的身心状态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躯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躯体健康标准归结为“五快”: 吃得快、走得快、说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二)心理健康
以躯体健康为基础,并高于躯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三好”: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第一单元绪论一、预防医学概述1.定义: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不良环境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劳动生产能力的目的。

◆研究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研究对象:个体和群体◆工作模式:环境-人群-健康◆研究工具: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作用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防治对策,并采取各种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

◆研究目的: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人群生活质量。

2.内容◆空间:从宏观到微观◆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会◆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具体包括:(1)研究各种疾病和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特点不同的空间,时间和人群间(性别、年龄、职业)的分布特点并比较其差异。

(2)研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改善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为防制疾病,增进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制定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对策和措施,并对措施的效果加以考核和评价。

3.特点(1)研究的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的重点是健康人和无症状患者。

临床医学面对的是单个病人,采取抢救治疗措施。

如发生传染病疫情,预防工作者应采取:◆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接触者、动物传染源等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等◆传播途径:消毒、杀虫、灭鼠◆易感人群:免疫预防、药物预防(2)预防医学把环境和机体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

例如:在克山病患者的研究中,预防医学就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克山病患者的影响。

在低硒的基础上,各种综合因素相互作用。

(3)预防医学的对策和效益产生于疾病发生之前。

比临床医学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而临床医学的对策和效益产生于疾病发生之后。

(4)研究方法上注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更侧重向宏观领域发展。

而临床医学更侧重向微观领域发展。

4.预防医学发展简史:三个阶段(1)个体预防:多限于个体为对象进行治疗和预防,卫生学。

预防医学绪论医学课件

预防医学绪论医学课件

健康与疾病
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疾病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 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症状、体 征。
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
是指能增加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 能性的因素,包括环境、行为、 遗传、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因 素。
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 科的交叉融合,共同应对复杂的健康问题。
综合干预策略
针对多种健康危险因素,制定综合性的干预 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心理 治疗等,提高干预效果。
全球卫生挑战与应对策略
要点一
全球卫生挑战
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传染病大流行、非传 染性疾病负担加重、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等。
特点
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 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制定预防疾病 和增进人群健康的措施,并通过对措施实施效果的考核来评价其优劣。
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健康
通过预防医学的措施,可 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 人群的健康水平。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各国在卫生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卫生挑战。例如,分享经验和技术、协调政策和行 动、提供援助和支持等。
05
预防医学的未来展望
精准预防与个性化健康管理
精准预防
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医学知识,对个体进行精准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制定针对性的预 防措施。
个性化健康管理
根据个体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环境暴露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提高 健康水平。

预防医学——绪论一

预防医学——绪论一

Engle提出的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已越来越多地为人 们所接受,这是医学发展历史的 必然。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它以系统论为原则,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 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 部的调控能力,决定健康的状况。其意义在于: ①为医学发展指出更明确的方向,拓宽 了医学研 究领域。②它深刻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③提示了医疗保健事业改革的必然性。
一个单位人群示意 (20人)
患者(治疗) ?
订出三级预防策略
痊愈、无效、死亡、伤残 吸取教训-摄生预防
整个人群受益
仅使病人受益
图绪-1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对人群健康的比较
3.预防医学的内容:

物理
类 生
自然环境



生物
环 社会环境 社会心理 境
因素
人群健康的影响
具体内容:
★ 环境与健康 ★ 人群健康的研究方法 ★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 社区保健
2.预防医学的特点:
★ 工作对象 个体、群体, 健康人和无症状患者; ★ 研究重点 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 对 策 更具积极作用,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临
床健康效应; ★ 研究方法 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预防医学 (卫生服务)
临床医学 (诊断治疗)
2
病 轻病 2/20 4/20
健康 14/20
生物医学模式:
指不同学科分门别类地对人体的形态结 构、功能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各种生命现 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揭示人体生命的奥秘和 疾病的发生过程、原因,乃至机理。
美国医学家Engle首先指出生物医学 模式的缺陷:
“ 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生 物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疾患的 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 ” 。

预防医学绪论

预防医学绪论

四、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不同历史 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 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 标准形式和方法,也是人类对健康与疾病问题 观察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其核心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
2.预防的普遍性

预防为主的思想及基本原则对不同地区、不同 行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个体或群体、病人 或健康人均具有指导作用,预防已渗透到衣食 住行各方面以及生老病死生命全过程,涉及到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预防医学的观念理论和 技能已渗透到临床医学各个学科,其战略地位 的确立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
2.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也称临床 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以 预防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复发和转为慢性 病等。做到“三早”的根本方法是宣传群众, 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水平和采用微量、敏感的 诊断方法和技术。第二级预防的措施有普查、 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 以及设立专科门诊

19世纪下半叶,第一、二次技术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 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都市人口急剧 增加带来了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一系列问题。.除 了传染病威胁居民的健康外,还出现了理化因素所造 成的职业危害,迫使一些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在城市规 划、新建和改建工厂时,不得不考虑供排水、住宅卫 生、工厂卫生等环境卫生和卫生立法问题。此阶段 重点是改善环境,解决流行病和各种卫生问题。但当 时仍多限于以个体为对象进行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 个体为对象进行疾病预防的科学称之为卫生学 (hygiene) 。

预防医学绪论

预防医学绪论

营养
垃圾处 理
饮水卫生
卫生服务
生 态 学 模 型
个人的 先天特质
环境的概念
• 环境是相当于某项中心而言的周围。 •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和其他 生物生存的空间,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 外部世界的总和。
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自然环境包括:物理环境 • 化学环境 • 生物环境。 • 社会环境包括:教育环境 • 社会学环境 • 医疗环境 • 经济环境、文化环境
预防医学的观点和基本原则,对不同地区、 不同行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群体及个体, 对病人和健康人,均有指导作用,因而预防医 学具有普遍性。
2. 预防医学以实验和调查为主要研 究方法。
实验——既有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也 有在人群中进行的实验。 调查——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
3. 预防医学措施的超前性和主动性。
预防医学的定义
范畴
工作 对象
• 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 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 失能和夭折。
目的
预防医学的定义
• 应用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 社会行为科学等原理和方法 • 分析健康的影响因素 • 有针对性的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 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防治残疾和夭 折的目的。
第一级预防
指针对病因所采取 的预防措施: 个体的措施 环境的措施
第一级预防
针对个体的措施
• 增进健康,提高抗病能力;开展健康教育,注意合 理营养和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行为和方式; • 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 预防遗传性疾病,做好婚前教育和禁止近亲结婚; • 做好妊娠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绪论

预防医学绪论
--------C. E. A. Winslow 1923年
公共卫生是以预防医学的观念、理论和技能为基础,
针对疾病预防、健康促进而采取的社会实践的总称。
公共卫生工作侧重点:以卫生政策、卫生规划、
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卫生法规、卫生经济、卫 生统计、卫生工程等宏观调控为主,具有明显的 行政管理特色
想象上游情景
《千金药方》 “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希 波 克 拉 底 (Hippocrates , 公 元 前 460-公元前377):医学之父,预防医 学之父 《On Airs, Waters and Places》 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还要注意研究气
候、空气、土壤、水质及居住条件等环
生物医学模式

根据生命科学理论,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和考察疾 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及其促进健康的观察、 处理医学问题的方式。 特点


从纯生物的角度理解病因、宿主及环境
忽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或健康的影响
对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医学模式

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从医学整体出发,对疾病或健康从生物、心理、 社会的三维空间考虑并作出立体诊断,并应用 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多元观点与方法来观察、 处理医学问题的模式。 (掌握)
预防医学绪论
问题:
作为一名医学生为什么要学预防医学?
李某:男,49岁,公司经理,在一次商务会议上,突然手捂胸部跌倒 在地,45分钟后被送进了急诊室。心电图显示前导联ST段压低3毫米, 随即进行溶栓治疗,但病情发展为室颤,抢救无效而死亡。家人和单
位员工无比悲痛,社会各界也无比惋惜。
尸检发现:这位病人的血胆固醇高达356mg/dL,心脏的左总和前降支 有大块血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
1. 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健康决定因素及健康生态学模型。 3. 三级预防策略。 4.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绪论
22:58:50 7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以人群为主要对象,分 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 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 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 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防止伤残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目 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防止伤残和延长寿命
22:58:52
9
区别
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
22:58:52
10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发 潜在 病 疾病
健 康
发 病
治疗
三级预防措施 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对 整个人群受益 人群健康影响的比较 仅病人受益
11
(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开展对个体的健康教育 (2)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
针对 健康 个体 的措 施
(3)禁止近6)高危个体服用预防性药物
22:58:52 26
绪论
22:58:52
27
1. 第一级预防
针 对 公 众 的 社 会 措 施
(1)制定并执行与健康相关的制度、政策 (2)保护环境 (3)改革生产工艺 (4)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卫生设施 (5)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公众健康教育
绪论
22:58:52
13
一)、健康观 健康就是 “身体强 壮,没有 查出身体 上的疾病 ” 健康是不仅 仅是没有疾 病和虚弱, 而且躯体、 心理、社会 和道德达到 完好状态
22:58:52
14
(二)健康决定因素
健康决定因素:是指决定个体和群体健康状态的各种因素。
影响健康的众多因素归纳为4类12项。
患者
22:58:52
40
(三)预防策略的实施原则
实施第三级预防
积极实施第二级预防 强调第一级预防
对于多数疾病,尤 其是病因明确的传 染病、职业性疾病、 医源性疾病。 对于慢性疾病,如 心脑血管疾病、代 谢性疾病、恶性肿 瘤。
对于病因和危险因 素未明且难以察觉 的疾病。
绪论
22:58:52
41
好莱坞红星安吉丽娜-朱 莉(Angelina )自曝已 经接受预防性的双乳房 切除术,以降低罹癌风 险。朱莉之所以做手术, 是因为她有基因缺陷, 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风险 恐较高。
疾病的自我管理措施。
绪论
22:58:52
36
22:58:52
37
22:58:52
38
举例说明运动损伤的三级预防?
一级:病因预防(准备活动、场地…);
二级:三早(早发现、早判断、早处理)
三级:运动损伤的急救
22:58:52 39
针对人群
针对阶段
目标
措施
既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 病因 第一 健康人或 也包括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 (致病因子 降低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施。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 级预 生物学改变 作用于机体 防 期的病人 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 前) 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
绪论
22:58:52
15
生活方式因素
环境因素
卫生服务
生物因素
22:58:52
16
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
60%
8%
17%
15%
生活方式
卫生服务
环境因素
人类生物学 因素
自己才是自己健康的主人
22:58:52 17
(三)健康生态学模型(了解)
它是总结和指导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理论模型
绪论
图绪-1 健康生态学模型
绪论
22:58:50
8


预防医学的概念:由性质、对象、研究内容、策略与措施、目的5个部分组成
性 质:一门综合性应用型学科;
对 象:以人群为主要对象;包括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 策略与措施: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 利用卫生资源;
慢性及病原携带状态,降低现患率。
22:58:52 30
绪论
乳腺癌自检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结束一周后。 如果月经周期不规则,最好在每月的同一时间进 行自检。
22:58:52
31
一、视查
直立镜前对两侧乳房进行视诊,比较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注意外形 有无大小和异常变化。
其异常体征主要包括:乳头溢液、乳头回缩、皮肤皱缩、酒窝征、 皮肤脱屑及乳房轮廓外形有异常变化。
22:58:52
32
乳头回缩及橘皮样变
酒窝征
22:58:52
33
二、触查
举起左侧上肢,用右手三指(食指、中 指、无名指)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触摸乳 房方法,在左乳房作顺或逆向前逐渐移动检 查,从乳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 可采用上下或放射状方向检查。同时一并检 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最后,用拇指和食指间轻挤压乳头观察 有无乳头排液。如发现有混浊的、微黄色或 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
(三)预防医学的特点
1.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确定的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更侧重于 健康人群和无症状病人。 2.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但更侧重于健康影响因素与 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 3.预防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更侧重于疾病发 生前的预防与健康促进。
4.采取的对策具有更为积极的预防作用及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22:58:52 双乳已经全部切除。目前,她患 43
22:58:52
44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
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把最佳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技能
和病人的价值整合在一起的医学,是研究通过科学的方 法获得和利用最充分的证据并作出最佳医学实践决策的 一门科学。
绪论
22:58:52 45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
绪论

1. 通过免疫规划,有效控制了多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2. 安全带(或驾驶摩托车的安全帽)和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禁止酒后驾车以及安全的 道路建设等机动车行驶的安全措施,大大地降低了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建设有效地控制了尘肺、职业性伤害等的发生。 4. 通过提供安全饮用水和清洁卫生设施的实施,以及抗生素使用,使多种传染病得到
22:58:52
18
22:58:52
19
(一)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
疾病自然史:不给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疾病
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 作用:了解疾病的自然病史,对早期诊断和预防,判断治疗效果等
都有重要意义。
绪论
22:58:52
20
(一)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
病理发 生期 临床前 期
• 也称为生物学改变期 • 从疾病发生到出现最初的症状或体征 • 出现形态结构或功能的明显异常,表现出典型 的临床症状 • 疾病可以发展为痊愈、缓解、伤残或死亡等不 同结局
第二 临床症状或 级预 体征不明显 防 的病人 第三 级预 防
非传染病:“三早”(早 控制或延缓疾病发展,促使病 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疾病的临 变逆转,缩短病程或防止转为 传染病:“五早”除了“三 床前期 慢性及病原携带状态,降低现 早”,尚需“疫情早报告及患 患率。 者早隔离”
及 时 、 有效的 治疗 和康 复 临床期 预防并发症和残障,防止病情 恶化,降低病死率 措施
研究内容: 1. 分析疾病分布与健康水平的动态变化 2. 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 制定预防疾病与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4. 探讨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研究方法: 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临床观察法,其中调查 研究和实验研究是预防医学的两类基本研究方法。
绪论
22:58:52 12
22:58:52 34
三、平卧检查 平卧检查时,待检测上肢应举过头放于枕上或 用折叠的毛巾垫于待检测肩下。这种位置目的使 乳房平坦,易于检查,其方法与触查相同。
22:58:52 35
3. 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或发病期预防, 是针对已患病者采取的适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目标: 预防并发症和残障,防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 对于高血压、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慢性疾病,实际上是

循证医学实践既重视个人临床经验又强调采用现有 的、最好的研究证据,两者缺一不可。而这种研究 的依据主要强调临床研究证据。
22:58:52 47
(二)循证医学的应用
1.临床决策,主要是诊断和治疗,如病因学研究、诊断
试验、治疗试验、预后研究、卫生经济学研究。
2.药物研究,评价药物的疗效,指导药物的更新、开发
和利用。
3.医疗卫生行政决策。
4.管理医疗,制定规范性的基本医疗措施方案。
绪论
22:58:52 48
预防医学的作用与贡献
预防是解决健康问题的根本性对策 预防是实现医学目的最优先考虑的要素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卫生措施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 预防是国民健康最主要的保障
22:58:52 49

22:58:52
23
(二)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指根据疾病自然史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
疾病的预防分为三级。
绪论
22:58:52
24
(二)三级预防
1.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 使健康人免受致病因素危害积极增进健康。 目标: 降低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绪论
22:58: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