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长在宜昌》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6到12课)

四年级下长在宜昌第6课6、水电之都是宜昌宜都市清江小学向红艳一、学习目标:1、了解宜昌丰富的水能资源。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
3、培植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利用水资源在宜昌建了哪些水电站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2、讲授新课(1)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工程项目,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三峡大坝坝体和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提防的全面修补。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约为185米。
(2)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前我国最大的一座水电工程。
该工程,1988年完成。
葛洲坝工程主要由电站、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
大坝全长2595米,坝顶高70米,宽30米。
控制,总库容量15.8亿立方米。
电站装机21台,年均发电量141亿度。
建船闸3座,可通过万吨级大型船队。
27孔泄水闸和15孔冲沙闸全部开启后的最大泄洪量,为每秒11万立方米。
(3)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隔河岩水电站,位于湖北省长阳县城附近的清江干流上,是清江干流梯级开发的骨干工程,距葛洲坝电站约50千米,距武汉约350千米。
水电站于1994年建成,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30.4亿千瓦小时,主要供电华中电网,并配合葛洲坝电站运行。
隔河岩水电站最大坝高151m。
水库总库容31.2亿立方米。
水电站装机容量120万kW,保证出力18.7万kW。
年发电量30.4亿kW·h。
工程主要是发电,兼有防洪、航运等效益。
水库留有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既可以削减清江下游洪峰,也可错开与长江洪峰的遭遇,减少荆江分洪工程的使用机会和推迟分洪时间。
1987年1月开工,1993年6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95年竣工。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1

(6)发达的交通------宜昌东站宜昌港三峡机场城市快速公交系统高速公路
3.拓展链接
阔步前进的宜昌
2.新课呈现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宜昌城区美如画》。
宜昌,宜人之城,昌盛之地。宜昌城区是市政府所在地,这里是宜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宜居、宜旅、宜业。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宜昌城区吧!
(1)地图上看城区
看宜昌市行政区划示意图,了解宜昌城区辖哪几个区,看各个区分别与哪些县市相连。
(2)宜昌的历史沿革
四年级地方学科教学设计
2018年9月6日 第1周 星期四学期总第1课时
课题:1.宜昌城区美如画
教学目标:1.了解宜昌的行政区划,以及宜昌城区的构成。2.了解宜昌城区地名的由来和相关景区。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流程:
1.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宜昌吗?你去过宜昌的哪里呢?
图片欣赏:三峡大坝宜昌东站万达广场国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湖北省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管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九个县。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三个县级行政区。199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猇亭区。2001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
(3)区名由来
西陵区因壮美的西陵峡得名。
伍家岗区因早期五户不同姓氏的人家在一片高起的荒坡上开垦种地而得名。
点军区因三国时关羽曾在此点阅兵马而得名。
夷陵区因山川地势而得名。
猇亭区因三国虎将张飞在虎牙滩上修猇亭而得名。
(4)繁华的市区
宜昌市主城区位于西陵区,这里环境优美,街道整洁,高楼林立,热闹繁华。
六年级长在宜昌教案资料

伍家岗小学四年级上长在宜昌教案备课人:陈少青1、水电之都是宜昌一、学习目标:1、了解宜昌丰富的水能资源。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
3、培植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利用水资源在宜昌建了哪些水电站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2、讲授新课(1)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工程项目,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三峡大坝坝体和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提防的全面修补。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约为185米。
(2)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前我国最大的一座水电工程。
该工程,1988年完成。
葛洲坝工程主要由电站、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
大坝全长2595米,坝顶高70米,宽30米。
控制,总库容量15.8亿立方米。
电站装机21台,年均发电量141亿度。
建船闸3座,可通过万吨级大型船队。
27孔泄水闸和15孔冲沙闸全部开启后的最大泄洪量,为每秒11万立方米。
(3)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激发学习兴趣。
登高首选地——磨基山。
在宜昌市中心城区长江以南,沿江边排开大小六座山峰,起伏延绵2.5公里,主峰磨基山海拔217米,高出一江之隔的滨江公园162米。
伫立江北远望,磨基山一峰独高,众峰列随,如一巨大的山水盆景立于江畔。
站在磨基山上,向北可鸟瞰美丽的"水电之都坝"宜昌城,向东可远眺千帆竞发的长江和夷陵长江大桥,向西可展望雄伟的葛洲坝及三峡山峦,向南可浏览起伏的城郊风光。
磨基山是"古夷陵八景"之一,如今在磨基山已建立了磨基山森林公园,为宜昌城区面积最大的公园,磨基山就成为宜昌城区中老年市民平时登山健体的好去处和九九重阳登高的首选地。
美丽的长江作文5篇

【热】美丽的长江作文5篇【热】美丽的长江作文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的美丽的长江作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家乡在宜昌,我最喜欢的景物就要数美丽的长江了。
春天时,江边的花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草又青又绿,树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形成了长江边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每当我来到夷陵长江大桥上,都会看到江水一起一伏,好象随时都会蹦出一条小鱼似的。
当旭日东升的时候,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红似火焰,壮观极了。
长江的对面是江南,这时我就会想到白居易的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你喜欢美丽的长江吗?我家住在美丽的长江边,我爱美丽的长江!长江的两岸是青山,山上长着许许多多茂盛的花草树木,山上还有一些房屋。
长江在两山的脚下,奔流不息。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江水是那样的绿,仿佛是一匹翡翠做的巨幅绸缎,从远山深处一直铺到我的脚下。
阳光洒在荡漾的江面上,泛起万点金光,像一颗颗晶莹的小星,顽皮地向人们眨着眼睛。
江里有很多鱼,有时鱼儿还探出头来,好似是在和人们打招呼呢。
一只游船从江面上驶过,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那浪花好似在欢笑一样。
每当下雨的时候,江面上现出一圈一圈的波纹,江上似乎开了一朵一朵的水花,美丽极了!我爱美丽的长江,我爱我的母亲河!我的家乡环境优美,那里有一条举世闻名的河——长江。
当我走到江边时,一阵阵清凉温和的风向我吹来,舒服极了!江边的柳树长着嫩绿的枝条,就像一头长着绿发的小姑娘。
被风一吹,柳叶就像一个个穿着绿衣裳的小天使,在空中翩翩起舞着,水有深有浅、有浓有淡。
从江面看色彩就不同了!江边每天都非常地热闹,有洗衣服的,有钓鱼的,还有游泳的。
水里面各种各样的小鱼,有的全身长满灰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

【教案目标】1.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出第一、第二、第三课教材中所学词汇和短语。
2.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与他人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
3.能够听懂并理解与自己生活经验相关的短文,并能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4.能够复述一些短文的内容,掌握短文的结构和基本组织方式。
【教学重点】1.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出第一、第二、第三课教材中所学词汇和短语。
2.能够听懂并理解与自己生活经验相关的短文,并能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与他人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
2.能够复述一些短文的内容,掌握短文的结构和基本组织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幻灯片、黑板、书籍等。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宜昌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宜昌的美景。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宜昌的位置、气候、文化等。
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交流:Where is Yichang? What is theweather like in Yichang? What do you know about Yichang?Step2. 学习新词汇(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和讲解课本第一、第二、第三课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正确模仿发音和记忆。
例如:长江、宜昌、大峡谷、休养、夏天、野、沙滩、水、鱼、正常真、晚、早安、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再见等。
Step3. 听懂并理解短文(2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宜昌的短文,让学生仔细听,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内容。
例如:What is Yichang famous for? How is the weather in Yichang in summer? What can you do at the beach?Step4. 文章结构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短文的结构和基本组织方式,让学生了解短文的开头、主体和结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短文的内容,并总结出短文的主题和要点。
四年级的长在宜昌学习的教案.doc

伍家岗小学四年级上长在宜昌教案备课人:陈少青6、水电之都是宜昌一、学习目标:1、了解宜昌丰富的水能资源。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
3、培植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利用水资源在宜昌建了哪些水电站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2、讲授新课(1)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工程项目,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三峡大坝坝体和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提防的全面修补。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 万千瓦。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约为185 米。
(2)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前我国最大的一座水电工程。
该工程,1988 年完成。
葛洲坝工程主要由电站、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
大坝全长 2595 米,坝顶高 70 米,宽 30 米。
控制,总库容量亿立方米。
电站装机21 台,年均发电量 141 亿度。
建船闸3 座,可通过万吨级大型船队。
27 孔泄水闸和 15 孔冲沙闸全部开启后的最大泄洪量,为每秒 11 万立方米。
( 3)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隔河岩水电站,位于湖北省长阳县城附近的清江干流上,是清江干流梯级开发的骨干工程,距葛洲坝电站约 50 千米,距武汉约 350 千米。
水电站于 1994 年建成,装机容量 120 万千瓦,年发电量亿千瓦小时,主要供电华中电网,并配合葛洲坝电站运行。
隔河岩水电站最大坝高151m。
水库总库容亿立方米。
水电站装机容量120 万kW,保证出力万 kW。
年发电量亿 kW·h。
工程主要是发电,兼有防洪、航运等效益。
水库留有 5 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既可以削减清江下游洪峰,也可错开与长江洪峰的遭遇,减少荆江分洪工程的使用机会和推迟分洪时间。
我的家乡宜昌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宜昌作文400字我的家乡宜昌作文400字(通用31篇)宜昌位于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一个宜居的好地方。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的家乡宜昌作文400字,欢迎阅读借鉴。
我的家乡宜昌作文400字1我的家乡在宜昌,这里不仅特产丰富而且景色迷人,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宜昌的特产可多了,先来说说柑橘吧。
柑橘没成熟的时候皮是绿色的,吃起来特别酸,成熟了以后皮是橙色的,一个个挂在树枝上,像灯笼一样。
剥开柑橘,里面有七瓣的、八瓣的、十瓣的,一个个橘瓣儿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仿佛有魔法使它们团结在一起。
柑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塞一瓣儿在嘴里,感觉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萝卜饺子也是宜昌的特色小吃。
萝卜饺子的做法是:先在专门的弯月形铁勺上铺上一层白浆,然后再在白浆放上切好拌好的萝卜丝,接着再在放好的萝卜丝上面铺上一层白浆,最后放入油锅中炸,炸到金黄色时捞出,便可以食用了。
因为成品犹如一个大饺子,所以取名为萝卜饺子。
各位朋友,你们现在一定很想品尝品尝吧?对了,宜昌还有清香怡人的茶叶呢!有红茶,绿茶,可香了!茶叶没泡时是绿色的,细细的干枯的,被开水泡开后,茶叶就慢慢地散开了,水也变成了绿色的,可清了。
对于宜昌人来说,最常见的待客方式就是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
宜昌的特产还有很多,比如又香又甜的顶顶糕,清凉解渴的凉虾……宜昌除了有丰富的特产以外,还有不少令人向往的风光呢!比如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雄伟壮观的三峡大瀑布,山清水秀的三峡人家,历史悠久的三游洞,具有民俗特色的原生态车溪风景区……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一定很想到宜昌来玩吧?热情好客的宜昌人民随时欢迎你们的到来!我的家乡宜昌作文400字2虽然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湖南长沙,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今年国庆节去游玩的湖北宜昌。
我们来到长江三峡中西陵峡段的一个景点——三峡人家。
走进大门,就看到了长江。
只见那浑浊的长江江面上的浪花像是和泥土在耍杂技呢!江水流动得很急,像火箭样迅速流淌。
江面上还有帆船哦!我们还到了清江画廊坐了大游船,爬了仙人寨,体验了走栈道看悬棺的险奇。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3

(2)县名由来
远安县,《远安县志》中注释说:“以其近摇,而远置之。”意思是,这个地方临近少数民族,距京城遥远,永远安宁相处,故名远安。
秭归县,一种说法是:《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的话说:“屈原有贤秭,闻原放逐,也来归…….因名曰秭归”。另一种说法是:《左传》“楚帅师灭夔,以夔子归”,“秭归”由“子归”演变而来。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汉时开始设置佷山县,隋朝时改佷山县为长杨县,唐朝时改长杨为长阳。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35年废除吐司后,依照县域东部的长乐坪取名为长乐县,1914年,该县因与福建省的长乐县同名,遂取县址依傍五峰山之意,更名为五峰县。
(3)历史名人
屈原,宜昌秭归人,著有《离骚》《九歌》和《天问》。
四年级地方学科教学设计
2018年9月20日 第2周 星期四学期总第3课时
课题:3.美丽的“五县”
教学目标:1.了解宜昌的“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县和五峰县)的历史文化。2.加强学生对自己所在区域的全面了解和认识。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流程:
1.回顾旧知,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属于中国的哪个省吗?湖北省的哪个市?
(4)美丽风景
武落钟离山昭君故里鸣凤山屈原故里柴埠溪
(5)漂亮的民族服饰
西兰卡普--------土家族服饰
3.拓展链接
迷人的清江画廊
宜昌市有哪些区以及哪些县市?我们属于哪个县?长阳县有哪些优美的景区?
图片欣赏:清江画廊方山木瓜花县”》。
同学们,你们知道长阳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但你们知道民族和平使者王昭君和伟大的诗人屈原吗?他们又是哪里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乡!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长在宜昌教学计划
屈原小学董玲莉
一、教材简析
书本从历史故事、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宜昌的风物,人情,文化,和历史,让学生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和了解这座城市,热爱并建设好这座城市。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年级共17人,女生8人,男生9人。
该年级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要领,能自主开展一定的学习活动,以此为契机,学习课文内容,结合相应活动,让学生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增强自豪感,展望家乡的未来,增强责任感。
三、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强身为"宜昌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四、教学措施
围绕"知识长廊",重点介绍宜昌某一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对这方面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感受。
"交流平台"是对课文
主题的深化,教材设计了一些思考问题和讨论活动,提供了一些精要的背景资料,供课堂学习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得到更为丰富,更为深刻地认识。
"探究天空"则是根据前两个板块的学习过程设计的一系列实践性,探究性更强的学习活动,并对课外探究学习作出适当延伸,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进度安排
本书共四个单元,分别是我的家乡故事多、我们一起去考古、引人入胜的名山古刹、淳朴雅趣的民俗风情。
每个单元安排三个课时完成,共12课时。
五年级长在宜昌第四课《群山吐翠的森林资源》说课稿

《群山吐翠的森林资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河溶小学的李珍香,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群山吐翠的森林资源》。
下面我将从析教材、说目标、讲教法、论过程、谈反思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析教材《群山吐翠的森林资源》是九年义务教育宜昌市地方课读本五年级《长在宜昌》第4课,课文简要介绍了宜昌森林资源概况、森林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
二·说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到教材特点和地方课的教学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宜昌森林资源概况、森林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了解六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宏观把握后小组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合作探究能力。
护林行动中安排学生进行拓展发散思维训练活动,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保护森林的强烈愿望。
三·讲教法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我采用了课件辅助教学,执教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感悟、讲授呈现、启发引导、点子比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宏观把握后小组合作、分析讨论,进行拓展发散思维训练,护林金点子大比拼后给予优秀的个人和小组香樟树的种子作为奖励,用比较新颖实在的方式奖励学生。
四·论过程结合教材内容,本节课我按森林氧吧、宏观把握、名片制作、护林金点子四大版块组织教学,使学生了解宜昌市丰富的森林资源、感受绿色宜昌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意识到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本课虽然图文并茂的介绍了宜昌森林资源的丰富,但讲解文字太多显得枯燥,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灵活采用各种形式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森林氧吧,情境导入我是这样开课的,“同学们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深呼吸两次,收拾好心情,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欣赏完后记得分享你的所见所得所闻所感哦。
”播放3分多钟的视频,使得学生沉醉在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的森林美景中,同时让学生一起分享欣赏完森林氧吧的感受,大家畅所欲言。
五年级长在宜昌

1、宜昌的地域和行政区划教学目标:1、了解宜昌的地域特点和行政区划图,会看会用。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生收集有关宜昌地域和行政区划的资料。
问:知道长阳在宜昌的哪个方向吗?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地图,了解地理位置。
看宜昌市在湖北省的地理位置图,知道宜昌周围的市县分布。
看宜昌市在全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知道宜昌市是湖北省省辖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总面积约2.12万平方公里。
三、欣赏美丽的宜昌风光,了解宜昌的地貌特征。
宜昌地形特点:山地、丘陵、平原皆有西部山地约占69%: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夷陵区的西部,大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有的山脉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
西部山地有许多峡谷:长江三峡中的西陵峡是其中之一。
中部丘陵约占21%:远安县、宜都市、夷陵区东部和当阳市北部。
东部平原约占10%:枝江市、当阳市东南部。
当阳市的草埠湖,位于宜昌、荆州两市交界处,面积约98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机械化农业基地之一。
四、宜昌的行政区划。
看图,思考宜昌包括哪些地方?1、五县:兴山县、秭归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三县级市:枝江市、宜都市、当阳市3、五个城区: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猇亭区、点军区五、学习资源链接的内容。
三峡风景区。
人在城中城在林中。
六、完成课后小作业。
填写宜昌行政区划图。
在图中找到长阳县的位置,说出相邻县、市的名称。
小组交流宜昌各县市最主要的地形特征。
2、宜昌的人口和民族教学目标:1、了解宜昌的人口、民族,认识它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学习知识长廊的内容。
宜昌全市人口总数约415人,居住人口以汉族、土家族为主。
少数民族人口约47.2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1.4%土家族46.4万人,苗族2420人,回族217人,满族908人,壮族664人。
六年级长在宜昌教案

1、青山连碧秀宜昌学习目标:1、了解宜昌的山:磨基山、仙女山、宋山,知道三峡门户——西陵峡。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
3、培植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宜昌的山主要分布在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和夷陵,大部分山脉海拔1000米左右,不少山海拔在2000米以上。
游览知识长廊。
登高首选地——磨基山。
在宜昌市中心城区长江以南,沿江边排开大小六座山峰,起伏延绵2.5公里,主峰磨基山海拔217米,高出一江之隔的滨江公园162米。
伫立江北远望,磨基山一峰独高,众峰列随,如一巨大的山水盆景立于江畔。
站在磨基山上,向北可鸟瞰美丽的"水电之都"宜昌城,向东可远眺千帆竞发的长江和夷陵长江大桥,向西可展望雄伟的葛洲坝及三峡山峦,向南可浏览起伏的城郊风光。
磨基山是"古夷陵八景"之一,如今在磨基山已建立了磨基山森林公园,为宜昌城区面积最大的公园,磨基山就成为宜昌城区中老年市民平时登山健体的好去处和九九重阳登高的首选地。
这是因为磨基山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金字塔式峻秀山体,加之新世纪初夷陵长江大桥建成,天堑变通途,到磨基山更为方便。
美文欣赏:雾中登磨基山(作者云泊星汉)磨基山,形似磨架,位于西陵峡口长江之南,乃夷陵城之屏障。
传说阎罗王外巡看中一磨盘,随携其回鬼城丰都,过西陵峡口时不慎将磨架跌落于此,即刻化而为山,故因此而名之。
由于中间隔着滚滚长江,轮渡往返麻烦,我与磨基山相对而居十年却从未去过,成了地道的咫尺天涯。
夷陵长江大桥建成后,南北畅通无阻,磨基山成了城里人休闲锻炼的好所在。
昨日下午,终携小儿登上了对视已久的磨基山。
春日雾浓,虽已是下午雾仍然没有消散的迹象。
我们跨上夷陵长江大桥向对岸云遮雾绕的磨天堑飞虹基山走去。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大桥南端,拾级而上约十分钟便到了右峰山顶,右峰很象一道土台,顶平直窄长。
上山石阶似是新砌成,沿山梁伸展到主峰。
湖北家乡风物志作文800字

湖北家乡风物志作文800字我的家乡在宜昌,而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宜昌人。
在儿时母亲常对我说,宜昌并没有现在的繁华,那时的宜昌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没有如今的车水马龙,那泥泞的小路变成了美观舒适的沥青路,交通越来越发达。
重修火车站,新建飞机场,开放多处旅游景点,建立步行街,引进资金,将宜昌发展成文明先进的新城市。
外来资金的引进,使宜昌的住房条件也越来越好,舒适安宁的高楼拔地而起,安全系数也不断提高,使这个心灵的避风港多了一些温暖。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生命的维持物。
在一些方面,食物的好坏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先进与落后。
中国是由弱变强的国家,餐桌上的饭菜也是变化无常,从过去的吃饱变成现在的吃好,既而变成现在的吃出健康,餐桌上消失了许久的蔬菜,成为了当代人民的挚爱。
大街小巷的餐饮也是城市发展与进步的见证。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人们在满足了味觉的同时也提升了视觉上的美感,在维持过去传统庄重的着装上,人们更加重视时尚与潮流。
服装的多样化,展现出了现代人的个性,推动的潮流是一种进步与发展。
十年前市政府提出的口号“科技兴市”使宜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
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的不断完善,速度的不断提升,使宜昌的旅游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过去游玩的地点不多,人们的生活没有如今的丰富,也许那阳时的人们没有想到会被那么多国内的、国外的人欣赏、游玩。
家乡的飞速发展是一种骄傲,城市的飞速发展是一种自傲。
我爱湖北,我爱家乡。
想想以前的房子,用不规则的砖头盖成,而现在却是用最坚固的红砖一层层的砌成。
阳台、天台相继诞生,让人们住的一流,休息的安心。
文明先进的城市,是需要人们努力才能换来的。
近年,地球污染越来越严重,不断的洪水、地震、海啸,都在危害着人类的生命。
“节约用水、用电”、“不乱丢垃圾”的警示牌随处可见,“保护环境、珍惜生命”是我们家乡的口号,我希望每一个人都会遵守规则侧,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完美。
《长在宜昌》

《长在宜昌》教材体系及教学说明(五、六年级教材)
一、总体结构
宜昌市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长在宜昌》,以学生探索领域为教材的分类形式,以模块为教材呈现方式。
各领域根据所涉及的不同问题和不同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理解接受能力设计了不同的课程主题模块,即主要按民族文化、自然探究、社会探究三个领域设置的不同主题,各学校可根据本地、本学校的特点及需求选择使用。
教材的每个主题大多按“知识走廊”、“交流平台”、“探究天空”三大板块编排。
“知识走廊”以本课确定的主题为角度精要介绍宜昌这一方面的有关情况,,让学生有一个整体了解和感受;“交流平台”从课本主题的角度深入介绍一些背景资料和翔实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在前一板块的基础上得到更为丰富的认识,同时还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了一些小巧易行的活动,以供课堂学习和交流;“探究天空”根据前两个板块学习的情况设计一系列实践性、探究性更强的学习活动,以并对课外探究学习作出适当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说明。
《长在宜昌》5挫败日军的石牌保卫战

浴血池畔 跳跃嬉戏
石牌保卫战——如今的石牌
“浴血池”,是在石牌战死的将士们最 后一次“沐浴更衣”的地方。那时的三峡没 有电,为了让逝者干干净净地走,生者 用肩膀把江水挑到山顶上,在这个池子 里为他们拭去血污,换上洗净的军衣。 而今,并不熟知这段历史的孩子们在池 畔嬉戏,让人感慨。
石牌保卫战
在中国著名的、惹人惊叹的大拐弯 中,长江在石牌拐的这一个,可能还算 不上景色壮观。但是,60多年前,正是 这拐弯和被这拐弯劈开的崇山峻岭,宛 如铜墙铁壁,帮助国人阻挡了日军西犯 的步伐。
5挫败日军的石牌保卫战
长在宜昌——我的家乡故事多
三峡石牌 忠勇的大拐弯
知识 长廊
1
日军侵犯武汉
2
石牌保卫战
日军侵犯武汉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 桥事变后,日本侵略 军为灭亡中国,迅速 扩大战争规模 , 北平、 天津、上海、南京先 后沦陷。 1938 年 10 月 25 日,日军占领武汉 后,即沿江而上,相 继侵占洪湖、监利、 荆州、沙市、江陵、 公安、石首等县市及 重要城镇。至此,荆 州境内的重要城镇大 部分被日军占领,荆 州各地先后沦陷。
石牌保卫战
从石牌南侧航拍长江,可以清楚地看到:长江恰在石牌,向 右转了一个很硬的弯。若从最新版的中国地图看,这拐弯处在三 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60年前,湍急的三峡,仍然是进入四川最 便捷的通道,而石牌恰恰守候在这条通道的最东端。
石牌保卫战——地理地位重要
古镇石牌在宜昌县境内,位于长江 三峡西陵峡南岸,依山傍水。石牌方圆 70里,上有三斗坪,是当时的军事重 镇,六战区前进指挥部、江防军总部等 均设于此。下有平善坝,与之相距仅咫 尺之遥,是石牌的前哨,亦为我军河西 的补给枢纽。它下距宜昌城仅30余里, 自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拱卫陪 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 要。
赞美长江宜昌流域环境的作文

赞美长江宜昌流域环境的作文朋友们!今天我可得好好跟你们唠唠咱长江宜昌流域那让人惊掉下巴的美。
我第一次站在宜昌的长江边上时,就感觉自己像被大自然狠狠地塞了一把蜜饯,甜到心坎里去了。
那江水啊,就像一条流动的翠玉带子。
你可别以为长江总是一副汹涌澎湃、张牙舞爪的样子,在宜昌这儿,它就像是个温柔的大家闺秀。
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的,就像无数颗钻石在水上欢快地跳舞。
江边的山更是一绝。
它们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守护着长江。
这些山啊,郁郁葱葱的,像一个个巨大的绿馒头,又像是老天爷不小心打翻了绿色的颜料桶,染得漫山遍野都是生机勃勃的绿。
山上的树木挨挨挤挤的,你要是凑近了听,说不定还能听到它们在悄悄聊天呢。
什么鸟儿啊、小虫子啊,都在这个绿色的王国里开着热闹的音乐会。
再说说这宜昌长江流域的天空。
那蓝天就像被水洗过一样,蓝得透亮。
一朵朵洁白如雪的云,就像棉花糖似的在天上飘着。
有时候那云的形状可有趣了,像骏马在奔腾,又像巨龙在飞舞。
蓝天、白云倒映在江水里,江就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把天空和大地都装进了自己的怀里。
还有啊,宜昌长江边的人们那也是这美景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就像长江的孩子一样,热爱着这片土地。
江边常常能看到一些渔民,他们划着小船,哼着小曲儿。
那小船就像一片树叶,在江面上悠悠荡荡。
渔民们知道什么时候撒网能收获满满,他们和长江之间就像是有一种神秘的默契。
岸上呢,也有很多人在散步、遛狗,或者坐在长椅上吹着江风,享受着惬意的时光。
宜昌长江流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这里的每一滴水、每一座山、每一片云、每一个人,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存在,更是一个充满故事、充满欢笑、充满希望的地方。
每次我离开那里,心里都像缺了一块似的,总是盼着能再回去,再次沉浸在它那无尽的美妙之中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宜昌一、教材说明本课重点介绍了宜昌市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与政区,旨在让学生宏观地了解宜昌是湖北省省辖市和鄂西地区重要城市,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
它“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不久的将来,宜昌将被建设成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观光)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宜昌市依山傍水,呈带状分布于长江两岸,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所辖三县、两个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及五个区。
课文还引用了郭沫若的在时隔五十年再游西陵峡后写下的《过西陵峡》这首诗,作于1961年。
诗中描绘了西陵峡壮美的风光,囊括了峡中的著名景观。
诗后的两个问题及第二题的六幅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通过教师引领、同学交流,进一步认识宜昌,了解宜昌的历史名人及重要景点。
“探究天空”和“小资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1、了解宜昌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认识它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地位。
2、熟练地掌握宜昌行政区域图,会填会用。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
4、培植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1、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宜昌行政区域图,掌握各县市的分布,从而了解宜昌的地理位置、面积及人口。
怎么引导呢?首先,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湖北省地图及宜昌行政区域图,找到宜昌在湖北省的位置及宜昌市所辖县市和五个区。
其次,教师在课中利用湖北省地图和宜昌市行政区划图,向学生简要介绍宜昌的地理位置、面积及人口,其中对于宜昌从古到今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地位要强调。
有条件的学校在课前还可借助远程资源,向学生展示宜昌优美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欲,为课后的交流与探究做准备。
2、课后习题可放在课中完成,也可放在课后。
习题一中的诗歌《过西陵峡》中,共提到两位宜昌名人,即屈原、王昭君。
著名景观有屈原祠、香溪、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今日的三斗坪,来日将建起雄伟的三峡大坝。
探究天空中的习题和小资料可放在课中完成和阅读。
四、参考资料西陵峡,东起宜昌南津关,西至秭归香溪河口,峡长75公里,长度为三峡之最。
长江三峡中西陵峡以“险”著称,古人曾有“西陵滩如竹节稠”的说法。
船行峡中,宽谷和峡道交替出现。
峡道两侧峭崖壁立,奇峰耸峙,怪美不胜收。
其叠峰秀嶂,奇构异形,钟灵奇秀,难以辞叙。
西陵峡以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为主,峡中两岸峭壁如削,河道中密布暗礁险滩。
滩多流急、峡深景异,奇险而更显壮丽。
滩多水急的西陵峡,遍布着许多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
光是那神奇莫测的石灰岩溶洞,镶珠嵌玉般点缀在两岸幽深险峻的峭壁上,就足以叫万千游人观赏不尽!据统计,仅从南沱到南津关间,就有大小溶洞174个。
其中较大而又著名的有石龙洞、黄颡洞、三游洞等。
洞洞景色各异,处处别有洞天,是考察人文、地理的绝好场所。
船过巫峡,进入西陵峡前,中间经过一段长约47公里的香溪宽谷。
紧逼江岸的悬崖峭壁渐渐隐去。
宽谷内岗峦起伏,远隐近现,沟壑纵横。
这里是三峡地段主要农耕地带。
巴东、秭归两个县城分别位于宽谷两端。
兵书宝剑峡位于青滩与香溪之间,因峡谷北岸峭壁上的两块奇石而得名。
远望铁青色的悬崖,在一低陷的洞穴,穴内岩石极像横叠着的书卷,称为“兵书石”;兵书石右下方,一根上粗下尖的石柱直指江心,宛若一柄宝剑,故名“宝剑石”。
相传,诸葛亮病重料定死期将至,于是把毕生用兵经验写成兵书,连同一柄宝剑搁置在绝壁上,留待后世英杰取出以安邦定国。
有趣的是,这叠所谓“兵书”,被一位现代采药人揭发出了谜底。
采药人用长绳从山顶缒到石穴中,发现的“兵书”不过是古代的岩棺葬,他从棺中找到了铜碗、铜剑等几样文物……牛肝马肺峡位于岭滩上游的长江北岸,岸边的山形颇像一个驼背老人,“头颈”前伸遮住天光,“胸脯”内陷分外阴郁,岸缝间的泉水长年滴落,使石灰岩溶解形成钟乳石倒悬在石壁间,有岌岌欲坠之态。
在千奇百怪的岩石间,有几片重叠下垂的黄褐色岩石,形如牛肝,它的旁边还有一块酷似马肺,连起来称作“牛肝马肺”。
现在,峡谷中的牛肝石完好如故,而马肺石在清光绪26年(1900年)被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军舰炮轰掉了下半部。
郭沫若《过西陵峡》一诗中的“牛肝马肺说寇狂”,指的就是这件事。
第二课宜昌地名的来历一、教材说明本课“知识长廊”主要介绍了宜昌地名的由来和历史沿革。
“交流平台”部分结合资料——宜昌的历史变迁,让学生调查家乡,了解家乡、所处乡镇、街道的历史变迁。
“探究天空”是因课文而生发的问题,重点在探究“夷陵”的更名及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增进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小资料”概括介绍了旧宜昌的城标——天然塔的情况。
二、学习目标1、掌握宜昌地名的由来,了解宜昌的历史沿革。
2、搜集长阳代表性地名的由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我为家乡建设出份力”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建议1、课前,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宜昌地名的由来。
如有可能,找几幅旧宜昌与现宜昌的图片进行比较,以便从感性上认识两者的不同。
2、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掌握宜昌地名的由来。
首先,要引导学生熟读教材,了解夷陵得名的三种不同说法。
其中难以理解的文言句教师要疏导,也可让学生自己在书中找或合作交流难句,透彻地理解夷陵的得名。
其次,对于书中提到的清朝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将“夷”改为“彝”的过程,可结合书后探究题共同完成。
再次,关于宜昌的历史沿革,只需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如果课前学生对长阳的历史变革有所了解,也可结合课后交流平台中的习题,谈谈家乡、所处乡镇、街道的历史变迁,搜集图片,将实践活动融合在授课中,达到举一反三、资源共享的目的。
本课中设及到的习题,多为开放性习题,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不必给学生什么标准答案。
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本地的历史变迁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做些指点。
建议在开展“我为家乡建设出份力”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一下长阳有代表性的地名的由来及它的历史变迁,要求学生大胆设想,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从小立大志,将来为建设繁荣兴旺的家乡而努力。
四、参考资料夷,①本义:平坦②太平③使平,拉平;铲平④诛灭⑤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
后来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⑥旧时往往用以称外国或外国人。
“夷陵”改为“彝陵”在清朝顺治年间,原因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因“夷”含铲平、灭绝之意,有对少数民族侮辱之嫌,故改之。
彝,《毛传》常也。
第三课宜昌的山教学目标:1、增进对巴人的了解,增强作为巴人后代的自豪感。
激发学生对巴土文化的热爱。
2、了解武落钟离山的位置、景点。
3、激发学生对巴土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了解巴人和武落钟离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巴土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诠释巴人1、提问:你知道我们土家人有哪些风俗文化?2、弄清土家人和巴人的关系3、体验巴土文化,齐唱土家山歌《山路十八弯》二、观看地图,弄清位置1、出示地图,让学生弄清武落钟离山的位置2、让学生知道到武落钟离山的路线三、走进武落钟离山,了解巴土文化(一)武落钟离山简介1、放碟片2、指导学生看书3、提问:通过听、看,你了解到武落钟离山的哪些景点?哪些人物?那些传说?4、学生反馈5、讲《务相掷剑称王》、盐水女神和廪君的爱情故事(二)向王庙介绍1、放碟片2、提问:通过观看,你了解到了什么?3、反馈(三)感受武落钟离山的美1、放碟片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武落钟离山的美丽四、推介武落钟离山,弘扬巴土文化1、布置任务:用自己的方式宣传清江、武落钟离山,弘扬巴土文化2、学生分组讨论3、学生代表展示五、学生评价第四课宜昌的峡一、教材说明长江三峡,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约193公里,素有“四百里画廊”之称。
三个峡各有特色,各具魅力。
瞿塘峡以“雄”称奇,巫峡以“秀”见长,西陵峡以“险”著称。
全文概述了三峡的神奇壮美,重点介绍了西陵峡的险峻。
二、学习目标1、了解西陵峡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收集资料并交流西陵峡的形成原因,会画西陵峡。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建议首先,教师课前要弄清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
可查找长江三峡导游图,找到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起止,各峡的主要景观、主要特点、神奇传说等,为授新做好充分准备。
学生课前尽可能地收集西陵峡的图片、诗歌、故事等,对它的险峻有个感性的认识。
其次,授课中,可先展示长江三峡导游图,让学生对长江三峡有个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分组交流西陵峡的图片,感受它的险峻。
也可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西陵峡的图片、诗歌、故事等。
交流方式可多样化,如以小记者采访、快板、诗朗诵、讲故事、绘画等形式,交流后,可结合教材上第二版块“滩多水急的西陵峡”与第三版块“青滩、泄滩、崆岭滩”的内容进行探究,说说西陵峡为什么险峻?最后,在交流、探究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想象三峡大坝建成后,西陵峡会变成什么样,画一画,评一评。
关于课后的习题,“交流平台”部分已在课中完成,“探究天空”与小资料可布置学生在课外完成。
四、参考资料1、兵书宝剑峡本名白狗峡,又称铁棺峡、棺木峡。
位于老归州城东10公里,西起香溪水府庙,东至新滩上滩沱,全长5公里。
北岸峭壁间有一叠形如书卷的石页,左下方有一块形状似宝剑的岩石,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入川前所遗“兵书宝剑”故而得名。
《归州志•山水》记述:香溪“又东流三里为兵书峡,又名白狗峡。
峡南石壁中折,广五尺,相传有神力关锁,历久不坠,谓之锁山;峡北石壁一孔,相传为诸葛武侯藏兵书处,望之若书卷然。
2、清代诗人刘肇绅,写了一首《入崆岭峡》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崆岭峡的奇特景象:峭壁千寻并,群峰一线开江声呼岸走,山影压船来。
第五课宜昌的溪一、学习目标1.了解龙进溪、九畹溪、柴埠溪、车溪的主要景观。
2.搜集名人碑刻内容或主要景点,开展诗歌比赛活动。
3.感受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美。
二、教学建议1、首先,本课可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课前可让学生搜集主要景点图片,教师在授课中可借此为导入点,开展诗歌比赛活动。
同时,穿插分析龙进溪、九畹溪、柴埠溪、车溪的主要景观。
并讲讲景点的传说故事。
2、第二课时可结合书后“探究天空”中的导游图,让学生分组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宜昌的溪。
组与组之间可既分工又合作,一组一个景点,介绍方式可多样化,由学生自主选择。
介绍中师生及时评价。
3、宜昌的溪一般都有传说故事,教师在授新时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既锻炼口才,又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