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节能减排的典型冶金过程先进控制与优化-东南大学

合集下载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与军事领域的重要有色金属,锌冶炼是生产锌的关键过程之一。

目前,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技术在锌冶炼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冶炼效率、降低能耗、保障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化平台,集成传感器、实时监测装置、数据采集系统等设备,实现对冶炼过程的可视化监控与控制。

通过对冶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可以实现对各个生产参数的实时监控与调控,快速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同时,通过对冶炼过程进行建模与仿真,可以全面了解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优化设计。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先进的传感技术。

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可以准确、实时地获取冶炼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浓度等,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是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冶炼过程中生成的数据量庞大,传统手工分析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发现潜在的问题,指导冶炼过程的优化调控。

同时,还可以建立冶炼过程的模型,进行仿真与优化设计。

三是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自动化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冶炼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是协同优化技术。

锌冶炼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系统,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协同优化技术,可以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优化,使整个冶炼过程达到最佳状态。

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监控。

通过集成传感器、实时监测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冶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冶炼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先进控制技术综述

先进控制技术综述

先进控制技术综述1 引言在实际的工业控制过程中,很多系统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多变量耦合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性和大滞后等特性。

对于这种系统很难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并且常规的控制无法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面对这些复杂的工业控制产生了新的控制策略,即先进控制技术。

先进控制技术包括: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推理控制,鲁棒控制以及包括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在内的智能控制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以及这两种先进控制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1]。

2 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的思想是对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控制任务的艰巨性,对于部分未建模的动态特性、变化的被控对象和干扰信号,及时地测得它们的信息,并根据此信息按一定的设计方法,自动地做出控制决策、修改控制器结构和参数,使其控制信号能够适应对象和扰动的动态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达到控制效果最优或次优。

2.1 自适应控制介绍目前自适应控制的种类很多,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自校正控制、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其他类型的自适应控制。

自校正控制的主要问题是用递推辨识算法辨识系统参数,根据系统运行指标来确定调节器或控制器的参数。

其原理简单、容易实现,现已广泛地用在参数变化、有迟滞和时变过程特性,以及具有随机扰动的复杂系统。

自校正控制系统的一般结构图如图1所示。

自校正控制适用于离散随机控制系统[2]。

图1 自校正控制结构图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利用可调系统的各种信息,度量或测出各种性能指标,把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参考模型期望的性能指标相比较;用性能指标偏差通过非线性反馈的自适应机构产生自适应律来调节可调系统,以抵消可调系统因“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性能指标的偏差,最后达到使被控的可调系统获得较好的性能指标的目的。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可以处理缓慢变化的不确定性对象的控制问题。

由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可以不必经过系统辨识而度量性能指标,因而有可能获得快速跟踪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一般用于确定性连续控制系统。

高性能智能微电网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及计测控装备研发与-东南大学

高性能智能微电网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及计测控装备研发与-东南大学
中国
ZL2.2
2013-06-26
第1225801号
东南大学
梅军、郑建勇、姚磊、姚成
授权
授权发明专利
一种具有电流均衡效果的桥路型故障限流器
中国
ZL2.4
2012-10-31
第15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05号
东南大学
郑建勇、姚磊、梅军、施智祥、刘宾、王佳成
授权
授权发明专利
三相四开关型有源滤波器的滞环控制方法
中国
ZL2.6
姓名:史明明排名:6行政职务:副主任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对本项目贡献:全程参与了微电网高可靠性并网技术研究,研究了基于IIR数字滤波器和数字整形的光伏逆变器电流畸变的信号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发电出力曲线斜率的光伏防窃电方法,提升了微电网系统的数据可靠性为创新点1做出了主要贡献。
④微电网高电能质量治理技术。从底层控制和顶层配置两个维度提升微电网中电能质量水平,保证了敏感负荷的电能品质,并设计了基于三相四开关有源电力滤波器和混合储能逆变器的双层电能质量治理方法。
⑤高性能智能微电网系统。在微电网系统中集成了高可靠性并网技术、高精度计量技术、快速保护技术,并采用了计测控一体化终端,提升了微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系统性能水平。
项目围绕高性能智能微电网中的关键技术和计测控装备研发与应用开展了大量研发工作,针对高可靠性新能源并网技术,设计了基于IIR滤波和数字整形的信号处理方法,提出了基于发电出力曲线斜率的光伏防窃电方法,采用了更加稳定的准Z源逆变器;为了提升计量精度,采用了基于最小二乘的FIR低延迟和快响应采样滤波,设计了宽量程电能表,提升了计量终端的准确性;针对故障限流问题,设计了系列故障限流装置包括基于新型超导材料的阻抗复合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等,提升了微电网的故障控制能力;针对电能质量问题,设计了三相四开关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滞环控制方法,混合储能VSI平抑微电网功率波动的控制方法以及基于分解算法的微网电能质量治理方法,多维度提升电能质量治理水平;在微网中采用了计测控一体化终端,融合了电能计量、信息采集、馈线监控等功能,设计了高性能智能微电网的整体框架,提升了微电网的智能化程度。所研发的适用于微电网的计测控一体化终端和宽量程电能表具备成本低、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高等优点,产品的各项性能参数都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1-3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奖作品

第1-3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奖作品

第1-3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奖作品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科信能环杯”于2010年8月18日——20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本次大赛共有232所高校报名参赛,收到参赛作品1868件,覆盖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直接涉及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总人数达15000人以上。

历时三天精彩的角逐,经由现场展示、分组答辩、现场评审、专家讨论等环节的评选,各项参赛作品评定结果纷纷揭晓。

我校代表队在本次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1个一等奖和7个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每年举办一届,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以“培养普及节能减排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宗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一所高校共同承办。

本竞赛的第一、二届已于2008年、2009年分别在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成功举行。

而在本届闭幕式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倪明江教授向下一届承办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移交了大赛会旗。

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大背景下,东南大学节能减排竞赛也正蓬勃地开展起来,为本校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越来越多的院系参与进来,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年轻的学子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强化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也品尝到了付出艰辛努力后的喜悦甜果。

附:第三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科信能环杯”东南大学代表团团长:金保昇(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领队:茅佩(能源与环境学院学办主任)获奖情况:优秀组织奖一等奖作品名称:旅游风景区节能减排设计及绿色能源利用——以南京大石湖风之谷景区为例设计者:金欣贺婷王恺指导老师:陈振乾三等奖1)车用太阳能——半导体辅助空调系统的设计、试验和分析设计者:朱纯,陈曦,杨燕梅,刘培栋指导教师:华永明2)家用中水回用式节水马桶设计者:朱春艳,杨莉,叶檬,张波,许金龙指导老师:黄正华、仲兆平3)一种高效集热的双效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系统设计者:金叶佳谷伟李延亮刘微张继彬赵世阳蒲蕴指导老师:王军张耀明4)铁基载氧燃烧制氢三联流化床反应装置设计者:薛志鹏,孙小燕,陈时熠, 孙鹏,王东指导老师:向文国5)双层节能自动饮水机设计者:伏星源, 黄红亮, 夏云峰, 张一峰, 汪鹏, 林剑, 刘翰文指导老师:李久贤6)槽式太阳能多级热利用系统设计者:李小燕,龚广杰,尹芳芳,徐寅,赵世阳,杨小龙,陈岱琳指导教师:王军7)全面优化的太阳能照明系统设计者:唐万恺,束佳云,房丹,周鹏飞,刘贝叶指导教师:胡仁杰。

东南大学教务处

东南大学教务处

东南大学教务处
校机教〔2020〕52号
关于公布“‘双良杯’东南大学第十二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各学院、学生会、学生科协:
根据校机教〔2019〕158号的精神,学校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举办了双良杯“东南大学第十二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竞赛”。

在竞赛组委会的认真组织及各院系师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大赛已圆满结束。

本次竞赛共收到来自能源与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吴健雄学院等19个院系学生的有效申报书
—1—
104份,竞赛组委会从选题、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制作等,对其合理性、创新性、实用性、先进技术应用等严格审核,最终确定42件作品进入复赛,全部按期完成进入决赛,组委会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网评,评出优秀奖和入围答辩作品,并于2020年5月16日进行了线上公开答辩,最后评出一等奖共3组,二等奖共6组,三等奖共10组,以及优胜奖13组。

特此公布!(见附件)
附件:东南大学第十二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竞赛获奖名单
东南大学教务处
东南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组委会
2020年6月11日
(主动公开)
—2—
附件:
东南大学第十二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竞赛获奖名单
—3—
东南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组委会
2020年6月09日
抄送:学生处、团委、档案馆
东南大学教务处2020年6月11日印发—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废旧金属产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课题专家评审会举行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废旧金属产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课题专家评审会举行
度增长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加快发展 ,数量将会越来 越多 , 质量会越来越好。现代城市 的发展 , 活垃圾处 生
证 。研究与生产之间 , 目标明确 , 渠道通畅 , 简便快捷 , 效率 高 , 周期 短 , 节奏快 , 果好 , 断创新 优化 , 效 不 提高
运营效率。
理 已经成为各地 发展经济 面临的重要课题 , 绝大多数
人才 , 学生到重钢集 团 E C垃圾发 电厂 中实践 、 P 锻炼 。 经过双方努力 , 可以满足在 建的多个垃圾 焚烧发 电厂 同时上马的人才之需 。 目前 ,正在多渠道大规模 加强 人才培育 , 为垃圾 发电产业壮 大建立人才储备 。 重钢集 团为了保证技术创 新的深人 发展 , 与有 还
城 市先后都作 出了建设垃圾 处理设施 的规 划 , 为垃圾 焚烧发电产业 发展展现 了无 限的市场 。因此 ,国内钢 铁 企业要充 分发挥 自身优 势 , 同努力 , 同作战 , 共 协 发 展垃圾发 电 , 彻底改变外商 在我 国垃圾 发电设备 与市
场 占主导地位 的局面。
总之 , 经过 1 0年多 的努力 , 重钢集 团 已经 掌握 了 垃圾焚烧发电的技术 , 累了投 资垃圾发 电的资金 , 积 并 具有 实施垃 圾发 电项 目的完整组 织体 系 和团结奋 进 的员工 队伍 , 这将为重钢集 团进一 步做 好做强垃圾 焚
( 稿 日期 收
2 1— 82 ) 0 0 0 — 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典型废 旧金属产 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项 目课题专家评 审会举行
21 0 0年 1 0月 2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主持- 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型废 旧金 属产 品 91 3, d开 典 循 环 利 用 关 键 技 术 与 应 用 研 究 ” 目课 题 专 家 评 审 会 。 来 自中 国 工 程 院 、 国科 学 院 、 项 中 中国 运 载 火 箭 技 术 研 究 院 、 京 大 北

东南大学第二届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东南大学第二届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213070866
213071291
213070170
213073192
213071589
李久贤
二等奖
基于FPGA的智能采光实时追日的电能管理系统
张林
陆嘉峰
吕晶晶
钱磊
祁磊
陈新
04207738
04207727
04007344
04207723
04207722
61007213
213070911
213070900
电话:52090828
东南大学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竞赛组委会
二O一0年四月三十日
杨小龙
吴宏亮
黄龙剑
陈俊功
陈岱琳
03007510
03007531
03007512
03007519
03007305
王军
优秀奖
新型吸附与吸收耦合二氧化碳脱除
装置
田先道
周维师
岳光耀
许波
秦郭骏
03008116
03008129
03108624
03108617
03108613
肖睿
优秀奖
基于FPGA的汽车尾气分析模块
213071346
213070896
213070895
213071627
二等奖
紫气东来-小型家用发电机组
张逢
刘天一
姚刘镇
陈乐琦
05107331
05107316
05107326
05107240
213071014
213070999
213071009
213071953
尹凌峰
二等奖
楼房管道设计及污水再利用系统

211049355_《自动化学报》创刊60周年专刊序

211049355_《自动化学报》创刊60周年专刊序

《自动化学报》创刊60周年专刊序主编 柴天佑1, 2《自动化学报》 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 自1963年创刊已六十年. 在此期间, 《自动化学报》 不断提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为中国自动化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离不开广大从事自动化领域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为纪念 《自动化学报》 创刊六十周年, 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期专刊, 经推荐和审稿专家评审最后录用了12篇论文, 包括6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与6篇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的技术研究成果.1 理论研究成果近年来, 非线性系统的安全分析与控制已成为控制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 而障碍函数则是该方向的一种重要工具. 基于障碍函数的安全分析与控制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鲁棒性强等优点. 同济大学的陈杰院士所在团队首先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基于障碍函数的非线性系统安全性分析的理论成果, 并进一步综述了障碍函数方法在非线性系统安全控制中的最新进展. 最后, 简要地介绍了当前基于障碍函数的安全分析与控制理论中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 并指出了未来可能发展的一些研究方向.传统学科之间的固有壁垒正在被逐步打破, 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态势变得越发明显. 北京大学的王龙教授所在团队对博弈论、多智能体学习与控制论的异同、联系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 首先, 介绍了作为纽带连接这三者的四种基本博弈形式, 进而论述了对应于这四种基本博弈形式的多智能体学习方法; 然后, 按照不同的专题, 梳理了这三者交叉研究的最新进展; 最后, 对这一新兴交叉研究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社会物理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social sys-tems, CPSS)在传统物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纳入对社会信号及社会关系的考虑, 利用网络世界近乎无限的人力、数据和信息资源, 突破物理世界有限的资源约束以及时空的限制.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王飞跃研究员所在团队从平行控制与智能控制、平行机器人与平行制造、平行管理与智能交通、平行医学与智慧健康、平行生态与平行社会、平行经济系统与社会计算、平行军事系统以及平行认知与平行哲学这八个方面阐述面向CPSS 的平行智能应用成果. 最后, 对CPSS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机器学习技术成功地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 然而, 现有的大多数机器学习模型在部署后类别和参数是固定的,只能泛化到训练集中出现的类别, 无法增量式地学习新类别. 近年来新兴的类别增量学习研究方向,旨在使得模型能够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持续学习新类别的同时保持对旧类别的判别能力 (防止 “灾难性遗忘”).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刘成林研究员所在团队对类别增量学习方法进行了详细综述. 根据克服遗忘的技术思路, 将现有方法分为基于参数正则化、基于知识蒸馏、基于数据回放、基于特征回放和基于网络结构的五类方法, 对每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此外, 文章在常用数据集上对代表性方法进行了实验评估, 并通过实验结果对现有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 对类别增量学习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基于因果建模的强化学习技术在智能控制领域越来越受欢迎. 因果技术可以挖掘控制系统中的结构性因果知识, 并提供了一个可解释的框架, 允许人为对系统进行干预并对反馈进行分析. 东南大学的孙长银教授所在团队探讨了基于因果建模的强化学习控制技术(以下简称因果强化学习)的最新进展, 阐明其与控制系统各个模块的联系. 首先介绍了强化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经典算法, 并讨论强化学习算法在变量因果关系解释和迁移场景下策略泛化性方面存在的缺陷. 其次, 回顾了因果理论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因果效应估计和因果关系发现, 这些内容为解决强化学习的缺陷提供了可行方案. 接下来, 阐释了如何利用因果理论改善强化学习系统的控制与决策, 总结了因果强化学习的四类研究方向及进展, 并整理了实际应用场景. 最后, 对全文进1. 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8192. 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沈阳 110819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ynthetical Automation for Pro-cess Industrie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2.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etallurgy Automation,Shenyang 110819引用格式: 柴天佑. 《自动化学报》 创刊60周年专刊序. 自动化学报, 2023, 49(3): 473−475Citation: Chai Tian-You. Preface of the special issue for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Acta Automatica Sinica. Acta Automatica Sinica , 2023, 49(3): 473−475DOI: 10.16383/j.aas.c221020第 49 卷 第 3 期自 动 化 学 报Vol. 49, No. 32023 年 3 月ACTA AUTOMATICA SINICAMarch, 2023行总结, 指出了因果强化学习的缺点和待解决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姜斌教授所在团队针对航天器近距离操作过程中追踪航天器位姿控制系统执行器故障问题, 提出了一种直接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 保证了追踪航天器在发生执行器故障下的自身稳定性和对目标航天器位姿状态的渐近跟踪性能.基于对偶四元数的航天器位姿一体化控制系统模型, 首先假设故障已知, 设计标称控制信号; 然后设计自适应更新律对标称控制信号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 构成自适应控制信号; 最后利用多Lyapun-ov函数对多故障模式下的系统性能进行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2 技术研究成果航天技术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为国家提供重要的战略安全保障, 是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之一. 控制是航天器在空间环境下自主完成复杂任务的关键技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杨孟飞院士所在团队梳理了中国空间控制技术过去50多年来的发展成果, 总结划分为航天器姿态控制、姿态轨道控制、 “感知−决策−执行”自主控制三个方面,并在综述了各方面主要进展的基础上, 围绕超大结构航天器姿态轨道控制、轨道空间博弈控制、网络化航天器集群控制、地外探测智能无人系统控制、跨域航天器自主控制、在轨建造与维护控制6个技术方向, 提出面临的挑战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基础性问题, 为空间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智能机器人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引领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国防安全中起到重要作用. 智能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 在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湖南大学的王耀南院士所在团队从智能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等关键技术的视角出发, 重点阐述了机器人的三维环境感知、点云配准、位姿估计、任务规划、多机协同、柔顺控制、视觉伺服等共性关键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然后, 以复杂曲面机器人三维测量、复杂部件机器人打磨、机器人力控智装配等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为例, 阐述了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的应用关键技术, 并介绍了工程机械智能化无人工厂、无菌化机器人制药生产线等典型案例. 最后探讨了智能制造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东北大学的柴天佑院士所在团队在分析智能制造对PID整定的新需求及PID整定面临的挑战难题的基础上, 将自动化的建模、控制与优化和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深度融合与协同, 提出了自适应与自主的PID整定的智能优化方法, 包括端边云协同的PID控制过程数字孪生模型和强化学习与数字孪生模型相结合的PID整定算法. 将工业互联网的端边云协同技术与PLC控制系统相结合, 研制了PID整定智能系统, 并在重大耗能设备 —电熔镁炉成功应用. 该系统安全、可靠与优化运行,取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最后, 提出了控制系统智能化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我国流程行业原料来源复杂, 如何优化调控工艺指标使复杂生产流程适应原料波动, 是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物耗能耗的关键. 中南大学的桂卫华院士所在团队结合全流程、工序、反应器等不同生产层级的工艺特点, 系统研究复杂生产流程协同优化和智能控制方法. 针对全流程多工序关联的特点,提出了操作模式优化方法和操作模式动态匹配的全流程多工序协同优化方法; 针对单元工序多反应器级联的特点, 分析了工序内不同反应器的物质转化效率差异, 提出了反应器指标梯度协同优化方法;针对反应器多反应共存、工况多变的特点, 研究了基于完备状态空间的动态特性描述框架, 建立了竞争−促进反应体系机理模型, 提出了工况全覆盖的模型参数自主辨识方法和基于分工况智能综合调节的反应器操作参数精细化调控方法. 通过锌冶炼智能工厂建设案例阐述了所提方法在提高工艺原料适应能力、生产效率、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成效. 最后, 结合我国流程行业智能化发展现状和需求, 分析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大型生产设施的安全与能效监控, 迫切需要低功耗、高精度的泛在感知, 高实时、高可靠的无线传输以及动态灵活的管控. 为此,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于海斌研究员所在团队提出一种扁平架构的无线化工业控制系统. 然后, 围绕感知、传输和控制等核心功能需求, 系统阐述了高实时高可靠的工业无线网络设计及其时−空−频三元联合调控方法, 感知终端的变周期精益采样和高能效精准时间同步方法, 以及管控平台的语义化互操作和赋时工作流模型等核心关键技术. 最后, 研发了面向石油高效采收和电网全域安全监测的无线化工业控制系统, 介绍了应用效果和成效.城市固废焚烧(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是处置城市固废的主要手段之一. MSWI 具有多变量耦合、工况漂移等诸多不确定性特征, 因而难以建立其被控对象模型并设计在线控制器. 针对以上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的乔俊飞教授所在团队提出了一种面向MSWI过程的数据驱动建模与自组织控制方法. 首先, 构建了基于多输入474自 动 化 学 报49 卷多输出Takagi Sugeno模糊神经网络的被控对象模型; 然后, 设计了基于多任务学习的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Multi-task learning self-organizing fuzzy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MTL-SOFNNC)用于同步控制炉膛温度与烟气含氧量, 其通过计算神经元的相似度与多任务学习能力对控制器结构进行自组织调整; 接着, 通过Lyapunov定理对MTL-SOFNNC稳定性进行了证明; 最后, 通过北京市某MSWI厂的过程数据验证了模型与控制器的有效性.3 结语希望本专刊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启发, 并推动自动化领域在前沿科技的研究. 衷心感谢所有为 《自动化学报》 创刊60周年专刊做出贡献的作者、审稿人和编委会成员. 正是你们的支持和努力, 本专刊才能顺利完成. 相信未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自动化学报》 在国际自动化领域的影响力将日益提升.柴天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北大学教授. IEEE Life Fellow, IFAC Fel-low, 欧亚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适应控制, 智能解耦控制,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化系统理论、方法与技术.E-mail: *************** (CHAI Tian-You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rofessor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EEE Life Fellow, IFAC Fellow, and academician of the International Eura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His research interest covers adaptive control, intelligent de-coupling control, and theories, methods and techno-logy of synthetical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 system for process industries.)3 期柴天佑: 《自动化学报》 创刊60周年专刊序475。

东南大学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

东南大学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

东南大学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2021-06-04 21:12一、BCOS-2000/2.0系统概述随着我国电力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运行机制已成为必然。

对各电厂而言,保障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努力降低发电成本,是参与竞争的必由之路。

在系统组成与结构一定时,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主要取决于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而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主要取决于锅炉的燃烧运行调整。

在火电发电成本中,燃料费用一般要占70%以上,因此,提高锅炉燃烧系统的运行水平对机组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锅炉燃烧调整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不同的负荷和煤种,进行合理的配风、配煤,以保证锅炉燃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国内大型火电发电机组一般都配有DCS。

DCS虽提高了锅炉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但DCS缺少对锅炉燃烧运行配风、配煤方式的优化。

目前国内电站锅炉燃烧运行主要依据锅炉大修后的燃烧调整试验,由运行人员根据自己的运行经验进行配风、配煤。

这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color=Green]其一,由于受试验时间及条件的限制,燃烧调整试验一般只能做有限的几个负荷及煤种工况点。

因此锅炉实际运行工况一般与试验工况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受煤碳市场的影响,锅炉燃烧的煤质往往变化较大,情况更是如此。

如果完全以燃烧调整试验结果为依据进行配风、配煤,不能使锅炉运行于最佳状态;[u](德裕注:采用正交试验可以有效地应对有限的试验工况问题,不过这种离线方式仍然对于系统的在线变化的跟踪问题仍然缺乏手段。

)[/u][/color][color=Navy]其二,运行人员的运行水平客观上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司炉,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其运行水平也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凭运行经验进行的锅炉燃烧调整操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难以保证锅炉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u](德裕注:关键在于如何将有效的经验转换成通用而自动的方式。

)[/u][/color]由于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复杂性,运行人员只能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运行经验进行燃烧调整。

江苏省202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名单

江苏省202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名单

可靠
一、南京大学
1.基于协调分布协作的智能电网运行机制及其应用
2.柔性节能智能汽车网络控制系统研究
3.测控融合技术在智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4.低碳技术对未来能源系统节能降耗及环境影响研究
5.下一代智能汽车协同技术及安全技术研究
6.基于智能电网的微电网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7.基于智能控制的复杂工业系统异常检测及定位
8.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在风能太阳能中的应用
9.基于信息化管理的智能家居系统
10.大型智能电网综合能源优化运行技术
11.大数据能源信息计算和分析
12.基于系统分析的节能空调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
13.基于物联网的电能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14.面向未来电力设备优化调度的新方法
15.基于智能电网的微电网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二、东南大学
1.可再生能源调度与电网稳定控制研究
2.新型电池高效充放电技术研究
3.先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及循环寿命的研究
4.新型压电驱动器在电网平衡调节中的应用
5.能源物联网分布式协同技术研究
6.新型储能器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7.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控制及其节能优化。

东南大学考研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生态学专业简介

东南大学考研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生态学专业简介

东南大学考研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生态学专业简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是以能源的高效洁净开发、生产、转换和利用为应用背景和最终目的,以研究能量的热、光、势能和动能等形式向功、电等形式转化或互逆转换的过程中能量转化、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理论与技术等的一门工程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科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理论基础。

其所涉及的主体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起着基础、支撑以及驱动力的作用,在工学门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前,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和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节能、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及其它新能源已成为本学科的三大主要任务。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促进能源结构向多元化的转移以及用能设备和系统的高效低成本化、集成化、自动化、洁净无污染化。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是一切生产活动和科学、文化活动的驱动力,是社会日常生活的必要保证。

能源动力科学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与人类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时它又与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交叉融合,推动人类利用能源与现代动力技术的发展。

本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将日益加强和突出。

学科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包括以下8个研究方向:1、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是能源利用领域的主要基础学科,主要包括:热机气动热力学、流体动力学、传热传质、新型可持续的能源供给与利用模式和系统分析等。

2、热能工程“热能工程”是研究能源的合理、高效、清洁转换和利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技术学科,着重研究通过热能过程和装备实现能源的化学能向热能、热能再做功的能源转换和利用的原理与技术,研究和开发能量利用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流程)、新设备和新材料等,为开发高效的节能产品,淘汰低效、耗能高的产品奠定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

东南大学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_二等奖4项_

东南大学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_二等奖4项_

东南大学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超高性能混凝土抗爆材料成套制备技术、结构设计及其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稳定高耗散减振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与装置开发及工程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服务三农的安全可信金融电子交易关键技术和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新型人工电磁媒质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摘取5项国家科学技术大奖,通用类项目获奖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三,获奖数蝉联全省冠军,并且刷新了江苏省高校的获奖记录.吕志涛院士领衔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尤肖虎教授团队获得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之后东南大学在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的又一次突破,也是2014年度江苏省获得的唯一的一等奖.此外,东南大学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创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土建学科吕志涛教授领衔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预应力是重大土木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可节约钢材和混凝土用量20% 30%,显著减少碳排放量,满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国家战略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程建设规模举世瞩目,大跨、超长、重载与特种结构及核电、磁悬浮等高新技术工程,对现代预应力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吕志涛院士带领科研团队针对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及其重大工程应用关键技术难题,经10余年研究,在10余项国家、省、市科研计划和2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撑下,从结构基础理论、新型结构体系、新材料、新工艺与新装备等方面着手,深入、系统地开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实现了预应力结构理论、病害控制、抗震减灾、核电安全等领域的突破.主要成果构建了以13部国家标准为支撑的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标准体系,其成果应用于南京奥体中心超大面积平台、苏通大桥连续刚构、福清核电站、上海磁悬浮、青岛液化天然气储罐、沙特阿拉伯王国SCC筒仓等百余项重大工程,近3年新增产值41亿元.还建设了“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创新基地.土建学科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伟教授领衔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抗爆材料成套制备技术、结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组针对目前超高强混凝土普遍存在的脆性大、黏度高、制备和养护工艺复杂、造价高、无法满足现场大规模施工需求等难题,经过近10年的刻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地开展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成套制备、结构设计及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在混凝土的超高强、超高韧、超高抗力及其抗冲击设计计算方法与超高抗力结构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成功实现了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国家重大项目应用的关键步伐,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土建学科的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徐赵东教授团队的“高稳定高耗散减振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与装置开发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属于土木材料与防灾领域,项目组在土木减振材料和装置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应用到重庆梅溪河大桥、西安富锦佳苑等许多重大土木工程中.项目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减振材料和减振技术水平,为重大灾害防御提供了技术支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崔铁军教授牵头完成的“新型人工电磁媒质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资助下,深入研究了人工媒质对电磁波的调控理论、结构设计、实验验证及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构造新型材料的机制.其核心是通过提出等效媒质一般性理论,用人工方法形成材料结构、控制电磁波,由此实现某些新奇性能,为社会带来前瞻性应用,电磁隐身、电磁黑洞等都在其中.研究成果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获得应用.相应成果入选20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时龙兴教授主持的“服务三农的安全可信金融电子交易关键技术和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经多年研发与试点,已应用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农村保有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专用电子交易终端.该交易系统已安全无故障运行9年以上,支持助农取款、小额贷款、新农合、新农保、农资直补等30余种农村特色业务,超过6000万农户、2亿农民足不出村享受了现代金融服务.此外,本刊编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钱春香教授参与完成的“高水压浅覆土复杂地形地质超大直径长江盾构隧道成套工程技术”也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由东南大学和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曾于2013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排放量较大的行业。

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钢铁行业需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本指南旨在为钢铁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指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炼铁技术:介绍高炉、直接还原炉、煤气化等炼铁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和适用范围。

2. 能源回收利用技术:介绍高温余热回收、炉气发电、焦炉煤气净化等能源回收利用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效益。

3. 废气治理技术:介绍炉顶除尘、脱硫、脱硝、余热锅炉等废气治理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4. 节能控制技术:介绍高效照明、变频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等节能控制技术的适用和效益。

5. 环保新材料技术:介绍新型高强度钢、轻量化钢材、节能环保涂料等环保新材料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6. 用能管理技术:介绍能源计量、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评价等用能管理技术的应用和效益。

本指南力求详细、全面、实用,旨在促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 1 -。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获奖作品解读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获奖作品解读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获奖作品一、特等奖(10个:1、《害虫自杀式太阳能灭虫器》德州学院科技作品类2、《新型高精度太阳自跟踪系统》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3、《基于风压变换和压电效应的风能收集器》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4、《光电冷热一体化的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5、《新型太阳能航拍飞机》南昌航空大学科技作品类6、《新型高效自适应LED调光器》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7、《蓝藻、油污收聚一体化装置》东南大学科技作品类8、《一种集能量回收、污水处理以及CO2吸收于一体的新型微生物电化学系统》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9、《干电池残余电量回收系统》山东大学科技作品类10、《免维护自发电门禁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一等奖(30个:1、《安徽安庆破罡湖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危害调查研究》安庆师范学院社会实践类2、《无级变流量节水座便器排水装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科技作品类3、《人力驱动健身热水器》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4、《基于废旧衣物纤维的无纺布壁纸》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5、《清风回热换气扇》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6、《成都市地铁自动上行扶梯空转情况调查报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社会实践类7、《具有废水脱氮性能的连续式反硝化菌燃料电池》东北电力大学科技作品类8、《广东公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类9、《基于潮流能发电技术的海水淡化工程船》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作品类10、《基于磁路控制的汽车制动蓄能装置》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作品类11、《一种可实现超低温排烟的节能环保锅炉》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12、《一种高效微型离心泵》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13、《新型纳米黑液太阳能热水集热器》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14、《带导叶新型复合翼型垂直轴风力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15、《一种模块化制动储能及利用装置》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16、《小波浪能利用发电装置》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17、《风力致热海水淡化装置》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科技作品类18、《<节能减排拍手歌>动画宣传片》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作品类19、《基于太阳能LED光源的水环境修复净化系统》南京师范大学科技作品类20、《基于虹吸原理及物联网技术的渗透灌溉系统》南京邮电大学科技作品类21、《家用冷热联供机》上海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22、《关于农村废旧坑塘再利用的调查报告》太原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类23、《汽车减震器发电装置》同济大学科技作品类24、《弱电混合动力赛车研制》温州大学科技作品类25、《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新型核电汽轮机汽水分离器》武汉大学科技作品类26、《运动能量综合利用系统》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科技作品类27、《毛乌素沙地生物质能源利用调查及沙漠地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探讨》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类28、《关于煤矿瓦斯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前景展望》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类29、《基于待机能耗管理技术的智能化插座》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30、《基于斯特林—布雷顿循环的能量多级利用系统》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二等奖(90个:1、《北京农村住宅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诊断优化(调查报告》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实践类2、《双塔循环活性炭法烟气脱硫装置》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3、《精制棉废水制备酚醛树脂胶粘剂》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4、《智能太阳能车》滨州学院科技作品类5、《光电驱动式太阳能暖风器》长春工程学院科技作品类6、《基于全自然光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长春工程学院科技作品类7、《河南省开封县沼气节能工程调查与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类8、《多层太阳能低碳住宅设计》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9、《MyDream我的节能生活》大连民族学院科技作品类10、《钢铁企业与城市环境和谐发展模式研究报告—以唐山钢铁集团和唐山市为例》东北大学社会实践类11、《低品级菱镁矿浮选提纯制备高纯镁砂工艺设计及应用》东北大学科技作品类12、《薄型稳压输出微藻太阳能电池》东北电力大学科技作品类13、《利用复合抛物面集热器的高效太阳能集热装置》东南大学科技作品类14、《可再生功能陶炭》福州大学科技作品类15、《节能服务产业的现状、前景、问题与对策——来自广州市的调查报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会实践类16、《风能太阳能自主式三体船》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作品类17、《沼气污水源热泵系统》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作品类18、《一种可用于发电的新型辅助刹车装置》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19、《新型城市路面融雪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20、《基于径流双轮效应的风力发电机》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21、《智能脉冲温控暖气节能及计费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22、《横向冲刷可调节载液板降膜反应器》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23、《复合式水面收油装置》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24、《城市雨水收集及其综合利用》海南大学科技25、《蒸发冷却式淋水器》河北科技大学科技26、《保定市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研究》河北农业大学社会实践类27、《目标跟踪分段供电路灯系统》河海大学科技作品类28、《船闸输水廊道水头利用研究》河海大学科技作品类29、《基于龙虾壳的低成本新型重金属吸附剂的研究》河海大学科技作品类30、《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碳减排对策研究——以湘潭东信细纺分厂的纯棉纱C21s产品为例》湖南科技大学社会实践类31、《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跟踪系统的优化设计》华北电力大学科技作品类32、《电厂发电配额调研及经济补偿分析报告》华北电力大学社会实践类3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养猪沼气发电补偿机制研究》华东交通大学社会实践类34、《新型硅离子液体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35、《高效烟气脱硫超声波雾化喷嘴》华南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36、《东莞市造纸行业节能减排对经济的影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社会实践类37、《基于超声波雾化的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科技作品类38、《基于单向阀桥式整流油路的新型汽车液压减震发电系统》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39、《太阳能斯特林直线发电装置》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40、《废弃磷矿渣再利用---磷矿渣发泡混凝土的研究》淮海工学院科技作品类41、《过剩水压利用系统》惠州学院科技作品类42、《化工循环水系统节能策略研究》江苏大学社会实践类43、《利用矿山尾矿等工业废料研制环保绿色琉璃瓦》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作品类44、《地铁拉手自助式发电装置》南京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45、《面向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小球藻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南京工业大学科技46、《新型环路热管新风换气装置》南京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47、《混合动力斯特林低温高效发电装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作品类48、《低噪声排气消声器设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作品类49、《基于废、余热的小型溴化锂制冷机》清华大学科技作品类50、《烟气余热干燥脱硫石膏系统及装置》山东大学科技作品类51、《基于仿生原理的太阳能电池冷却系统》上海电力学院科技作品类52、《上海公共自行车运营机制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实践类53、《太阳能、自然冷能与低谷电耦合双温空调系统》上海海事大学科技作品类54、《相变蓄冷冷藏车》上海海事大学科技作品类55、《用于机房节能降温的微通道型分离式热管换热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56、《太阳能热化学双向变温吸附储能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57、《自转向式太阳能驱动热声机械水泵》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58、《自发电无线光电鼠标》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59、《高校浴室调查研究及节能热回收系统的设计》上海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类60、《具有热泵回收余热的热电冷三联产系统》上海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61、《中南地区城市住宅的能耗调查研究及节能分析——以衡阳市为例》邵阳学院社会实践类62、《无水层蒸汽发生器》沈阳工程学院科技作品类63、《省电公主》四川大学科技作品类64、《关于南疆地区节能减排的调研—以阿拉尔为例》塔里木大学社会实践类65、《利用光纤传导太阳能的室内应用系统》天津大学科技作品类66、《产生光合作用光谱的发光玻璃及温室补光装置》天津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67、《天津体育宾馆空气热源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耗能和CO2、SO2粉尘减排数据的分析》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类68、《多功能节能空调帐》同济大学科技作品类69、《无蓄电池式自冷却光伏扬水系统》武汉大学科技作品类70、《火电厂输煤系统干式智能集尘去废小车》武汉大学科技作品类71、《基于太阳能光电转换制冷—绿色节能冰箱研制》武汉理工大学科技作品类72、《一种新型多种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装置》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作品类73、《内燃机高效节能超膨胀的曲柄连杆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74、《燃气–蒸汽联合的复杂循环高效动力系统》西北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75、《多功能节能健身办公椅》西北工业大学科技作品类76、《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潮流——成都市“绿色交通体系”的发展评估及居民“绿色出行”现状的调研》西南交通大学社会实践类77、《低品位硫铁矿烧渣制备高强陶粒》西南科技大学科技作品类78、《近郊农业节能减排: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四川省绵阳市的调查》西南科技大学社会实践类79、《污泥–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甲基橙光降解研究》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科技作品类80、《开水房节能防溢开关》徐州工程学院科技作品类81、《微生物电池连续处理废水能量在线利用系统》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82、《基于微能量利用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装置--E-BOX》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83、《新型高效热泵加热储热系统》浙江大学科技作品类84、《基于冲击式透平的振荡水柱波能发电装置》中国海洋大学科技作品类85、《储热式多孔介质燃烧器驱动低浓度煤层气斯特林机发电装置》中国矿业大学科技作品类86、《井巷喷注隔热材料降温实验装置及技术》中国矿业大学科技作品类87、《为农村新能源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昌平农村新能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社会实践类88、《多功能节能节水太阳树灯》中南大学科技作品类89、《制冷系统增压节能装置》中南大学科技作品类90、《重庆市大学城学生宿舍室内热环境气候适应性调控策略研究》重庆大学社会实践类三等奖:1多功能空气质量智能检测仪2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节能装置3利用重选原理回收利用普通废旧锌锰干电池4基于矸石动力混凝土研制及系统优化的"以矸换煤"技...5低碳自动送料装置设计说明书6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研究7关于大学生手机节能问题8文化层次差异与节能减排意识差异的相关性研究9巢湖周边表层土壤营养盐调查研究10基于再生制动的怠速稀燃混氢策略11音量手感控制式汽车喇叭12北京工业大学垃圾分类调查报告13室内温度的实时监控系统14内燃机排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膨胀机与发电机集成装...15电液混合动力概念车的设计与试验研究16对汽车废热回收利用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17基于热声效应的多缸发动机18分光太阳能发电系统19动叶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20楼宇百叶窗式太阳能能源收集器21北京浅山区民居建筑保温优化研究22基于立体光伏太阳能收集系统的可调式多功能帽23卡车半自动上篷布防尘机24节能意识创意游戏软件——绿色突围设计25水流涡激振动发电机26余热回收式节能灶27浮筒式波浪发电装置28基于单片机控制的LED照明自动调光装置29社区健身器充电照明装置30"原生态"——空气源无动力循环制冷装置31利用废旧中性笔芯制作聚苯乙烯板32长沙节假日交通拥堵疏导方案研究33废弃氟石膏的改性及应用34U型翅片板式换热器35利用铅锌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36节能健康饮水机37CSA生态农场之节能减排38关于近年焦作电厂节能减排情况调查报告39新型节能水龙头40水产养殖太阳能辅助海水加热系统41低碳经济背景下物流能源问题调查分析42基于图像识别的教室节能系统43改性玉米秸秆芯对石油的吸附44重组式发电机45热水器智能节水装置46消除供电后自动照明的新型节能开关47大公共交通系统能量调配使用模式——运动列车为城市电动汽车...48电磁节能开关49新概念高效太阳能晾衣架50城市老年人节能减排意识及其社会价值的调研报告51发电地毯52节能地砖蓄电供电系统53汽液转换式太阳追踪仪54镁熔坨余热回收与利用55新型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回收利用装置56基于太阳能动力的电催化废水处理及氢气发生综合利用装置57循环式、高环保、节能型多级除尘系统58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工艺研究调研59染料废水混凝污泥资源化新途径——污泥免烧生态地砖制备60松嫩平原盐碱地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研究61压力感应式节水系统62离子液体–二氧化钛泡沫镍电极净化废水装置63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减排效能不高的调查与分析––...64建设高校低碳生活的研究——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为例65减速带发电系统66基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珠三角集装箱67基于人工智能的浅层地能低温储粮系统68新型绿色能源船舶69污泥制备陶粒轻集料技术70脉冲电流辅助热处理代替高温扩散退火工艺研究71钢质管道风光电互补节能高效网络式防腐专家72连续式高效节能梯级恒温加药桶73常温相变蓄冷蓄热器的设计74低碳经济背景下桂林市公交系统改善的调研与探索75燃料电池用固态储氢装置研究76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净化厂能耗调研与节能分析77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中水回用工艺设计78竖轴变桨距潮流发电水轮机79具有发电功能的高速公路隔离带80新型船用污泥减量环流MBR装置81发电用燃气-蒸汽-热气流联合循环装置82利用汽车废热的吸收式制冷空调83新型高效风力发电机84一种基于主蒸汽流量的汽轮机组滑压运行方法85一种利用抽水蓄能平衡风电的方法86能量自给型半自动道闸系统87基于热交换机与自适应日光跟踪的室内采光通风系统88基于资源共享的多方式节能打印平台89太阳能直热回流负压式海水淡化系统90汽车节能畅行红绿灯智能提示器91基于压电悬臂梁和超级电容的地铁轨道振动能量回收系统92"新型绿色生态示范村"建设规划——海南乐城岛&quo...93宾馆节水装置设计94新型健身洗衣机95回收废旧器件用于制作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96压电无线节能鼠标设计97碳基活塞的研制及在内燃机上的应用研究98节电小超人 99 磁场加强海水淡化 100 水精灵 101 教室灯光节能控制与学生信息采集系统 102 关于唐山世园会节能减排的实践调查 103 钢厂余热梯级利用的工艺流程方案设计 104 唐山工业锅炉利用现状调研及节能减排对策分析 105 河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状况研究 106 农田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制度设计与经济调节分析——衡水试点节...107 复合型生态法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108"重女轻男"节能型公厕的必要性研究 109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环境与城市绿地关系研究 110 生物淋滤法去除污泥中 As 的离子 111 节水型高校建设实施状况调查––—以南京江宁高校...112 直流分路供电式太阳能家用冰箱 113 太阳能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114 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制乙醇工艺研究 115 低碳运动按摩仪 116 下水道沼气开发系统设计 117 赤泥的无害化综合回收利用及管理优化 118 粉煤灰在塑料中的应用特性研究 119 新型生物质半气化供暖系统设计 120 十堰市高校教室用电情况调查报告 121 感应式光控节能灯 122 实用节能减排型步进式电机控制 EGR 阀 123"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124 节能型卫生易拉罐 125 湘潭市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调研报告 126 一种智能化高效节能配电装置 127 一种低功耗离网式混和照明系统 128 利用斯特林机回收烟气余热设计 129 适应峰谷阶梯电价的节能型低碳住宅空调系统 130 基于磁通控制变压器的负荷节能装置 131 关于废旧中性笔笔芯的调查及研究 132 太阳能热水器温差发电系统设计 133 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管理自行车立体车库 134 冷却塔内风力发电装置 135 超声波煤粉共振燃烧优化系统136 一种工业余热驱动的 VM 循环热泵型空调热水器 137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绿色视频监控系统 138 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发电的热声发电机设计 139 应用正渗透技术淡化海水和苦咸水的节能减排工艺 140 基于微热管的"太阳花"LED 散热基座 141 华南地区学生宿舍节能优化改造方案设计说明书 142 基于半导体温差发电的新型工业余热回收升级利用 143 超临界锅炉高温管内氧化皮快速探测仪的开发 144 基于热管的"封闭机柜节能换热器"145 微风力发电单元 146 基于单缸四冲程机的充分利用做功行程的顶置进排气二冲程机的...147 柴油车尾气离心静电式微粒捕集净化器 148 基于 MPPT 控制的双轴自动跟踪太阳能发电装置 149 基于太阳能的无线多点监控节能喷灌系统 150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及分类回收调研报告 151 高效智能太阳能发电系统 152 细菌纤维素膜固定化酶应用于污水处理153 新型广风速适应风力机 154 节水型蒸馏水器改造设计 155 关于农村沼气推广中的问题的调查 156 鄂东南地区农村环境现状调查报告及防治措施 157 节能减排下地级城市居民低碳意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以广东...158 节能插座 159 原竹居住建筑的节能生态设计 160 多功能破障车 161 论嘉兴市农村沼气对节能减排的贡献162 低碳校园健康生活——江苏大学洗化用品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163 船用柴油机高温燃油供给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164 钙钛矿结构 La–K–Fe–O 催化剂在实际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研究...165 江苏科技大学节水节电情况调研及对策分析 166 空调节能遥控装置 167 火电厂静电除尘电源调研报告 168 高校寝室用电情况调查及节能方案169 新型节能空调办公桌 170 关于当前农村农药使用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河南省长垣县为例...171 多孔悬浮陶粒的修饰改性及其强化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172 陶瓷微滤膜的节能型低成本制备技术研究 173 甘肃金徽酒业废弃白酒糟的太阳能辅助回转干燥设计 174 沈阳市新城子乡五五村花卉基地建设调研报告 175 东北农村冬季取暖方式的探究改进设计说明书 176 油田污水的油品回收及处理技术研究 177 太阳能相变蓄热加热输送原油系统的研究 178 废用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利用体系的研究 179 校园室外空间环境中路灯系统的优化设计 180 关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公寓楼节水方案改进的可行性分析 181 低碳试点城市节能减排重点领域行动方案设计——以南昌市为例...182 建立节能型工业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模式与机制的研究...183 关于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及创新 184 有关向牲畜饲料中添加食品添加剂防止全球变暖的研究 185 生态洗衣机 186 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系统 187 单兵用双三角形燃烧室的小型半导体电池研究 188 中性笔管的循环利用 189 还印机 190 基于新型双水箱空气源热泵的家庭节能系统 191 含砷废水的处理和生物毒性监测系统 192 江苏省农林生物质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利用技术现状调研 193 一种可实现降温的水膜视窗 194 关于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创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的研究 195 一种基于热管的自然冷源多温级蓄冷系统 196 连续式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装置 197 基于 Zigbee 标准绿色能源低功耗智能家居系统 198 铁电池的制备 199 注塑企业节能增效解决方案 200 低碳电动车 201 基于空气振动的降噪发电系统 202 固体废物用于新型脱色–脱氮(EBR–BAF)污水处理反应器填料...203 双壳程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204 基于配重变档的新型节能电梯 205 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联合系统 206 自发电免电池无线鼠标 207 风热转换装置及分布式供热方法208 太阳自动追踪系统 209"践行低碳,绿色泉城"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10 新型实用自动关闭式节能水龙头 211 低水头小型水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12 我国北方沼气利用改进技术设计 213 高效自反馈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214 太阳能光伏光热面板智能清洁装置 215 走路发电鞋 216 节能减排之绿色出行研究上海推广免费自行车租赁之利弊调研报...217 新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机组 218 城市居民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研究–––基于...219 基于居民支持的城市污水处理研究——基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实证...220 室内照明灯红外自控开关设计 221 节能型相变移动供热车222 开发海洋新能源——基于海水盐度差能发电的研究 223 低温余热发电 224 智能家居——新型智能家居遥控终端系统 225 大型公共场所无线传感节能监控系统 226 基于多元成分、粒径调节带隙宽度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器件设计...227 利用帕尔贴效应的冷暖空调床 228 一种化工品生产系统热利用的节能改造 229 环保型殡葬礼仪跨火炉 230 城市原生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分析——以邵阳市联都...231 采用空气--冷凝水复合冷凝器的家用空调 232 带饮水机的多功能电冰箱233 环保高效 Ce–Zr 基稀土催化器 234 生活垃圾余热发电 235 管道热损测量仪 236 塔里木大学供暖系统节能方案 237 对塔里木大学用水用电的调查 238 超声电化学预处理难沉降煤泥水装置 239 负压自动补给灌溉系统原理及可行性试验研究 240 中国传统古建筑低碳技术研究 241 卫生间换气与照明节能装置 242 被'宅'掉的能源243 小型三轮低耗车 244 一种用于光伏幕墙的电热联产电池板 245 塑料瓶盖自动分类系统 246 浮体式太阳能水循环净化装置 247 新疆博斯腾湖环境现状调查与生态治理 248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报告 249 节电插座 250 减速带、缓冲带发电装置 251 节能新理念—利用燃料电池客车余热的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 252 家用节水型两用座便器 253 光催化耦合生物带污水处理装置 254 踩踏式地面铺设自助发电多用装置 255 矿浆瞬间加热系统 256 少无冷却液切削集成应用系统的研究 257 新型螺旋缝隙式燃气灶分火器 258 石墨烯非晶硅组合太阳能智能路灯 259 基于 CAN 的汽车。

东南大学张小松教授发表的主要论文

东南大学张小松教授发表的主要论文

东南大学张小松教授发表的主要论文1.Zhang XS, Xu GY, Chan KT, et al.A novel energy-saving method for air-cooled chiller plantby parallel connection,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6 (16): 2012-2019 NOV 2006,(SCI、EI收录)2.Bai JB, Zhang XS,A new adaptive PI controll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V AC systems,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48 (4): 1043-1054 APR 2007. (SCI、EI 收录)3.Xu GY, Zhang XS, Deng SM,A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a solar-airsource heat pump water heater,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6 (11-12):1257-1265 AUG 2006. (SCI、EI收录)4.Yin YG, Zhang XS, Chen ZQ,Experimental study on dehumidifier and regenerator of liquiddesiccant cool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42 (7):2505-2511 JUL 2007. (SCI、EI收录)5.Li, Ying-Lin Zhang, Xiao-Song;Cai, Liang A novel parallel-type hybrid-power gasengine-driven heat pump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v 30, n 7,November, 2007, p 1134-1142. (SCI、EI收录)6.Yin Yonggao, Zhang Xiaosong etc. Experimental study on a new internally cooled/heateddehumidifier/regenerator of liquid desiccant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Available online 22 October 2007, (SCI源刊)7.Yin Yonggao, Zhang Xiaosong. A new method for evaluating coupled heat and mass transfercoefficients between air and liquid desicca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 MassTransfer.,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Available online 29 January 2008,(SCI源刊)8.Yin Yonggao, Zhang Xiaosong. A simulation study on air-side heating source liquid desiccantregeneration model. Renewable Energy. (Submitted) (SCI源刊)9.Yin Yonggao, Zhang Xiaosong etc.A numerical study on internally cooled/heateddehumidifier/regenerator of liquid desiccant systems.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Submitted) (SCI源刊)10.Donggen Peng, Xiaosong Zhang, Yonggao Yin. Theoretical storage capacity forsolar air pretreatment liquid collector/regenerator. Applied ThermalEngineering,V olume 28, Issues 11-12,August 2008, Pages 1259-1266 (SCI源刊) 11.张小松,殷勇高,曹毅然. 蓄能型溶液除湿冷却空调系统的建立与实验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 25(4):546-549. (EI收录)12.郭静,张小松,喷射/压缩制冷循环复合系统(CCRS)最佳工况的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Vol., No.3,2003。

东南大学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4项二等奖

东南大学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4项二等奖
与装 备 ”项 目获得 了国家技术发 明奖二 等奖 。该项 目针对 中国夏热冬冷地 区建筑 能耗 巨大 ,现 有 冷热供应与 湿处理技术整体 能效低 、舒 适性差 ,其装 置功 能相对 单一 、分散 ,设备 重复 投资等 问 题 ,提 出了热 湿解耦 的冷热 湿一体化处 理思想 ,发 明了基于热 驱动 溶液 除湿 和 电驱 动热 化制冷 循 环 两条技术 路径的冷热 湿一 体 化 高效 处理 技 术 ,从 根 本上 摆 脱 了传统 定 露点 控 制 空调 的 固有 缺 陷 ,系统整体 能效提 高 5 0 % 以上 ,并与太阳能有 机结合 ,形成 了适宜夏热冬冷 地区湿热湿冷 气候 特征的供冷 、除湿 、采 暖 、生活 热 水一 体 化 的高 效技 术与 装 备 .该 项 发 明成 果 已在 珠海 格 力 电 器 、江苏太 阳雨太阳能 、江 苏风神空调集 团等业 内龙 头企业 实现 了产业 化和工程 应用 ,累计新 增 产值 1 0 . 9 9亿元 ;项 目产品年节 电 4 . 8 7亿千 瓦时 ,经济和 社会效益显著 .
决 了多通道 干扰 的解耦 分离和 同时抑 制抵消 的难题 ,提 出了一 系列干扰观 测 、前馈 补偿 与反馈 抑 制相结合 、具有复合分层 结 构 的精 细 抗 干扰 控 制理 论与 方 法 ,并 推广 到 故 障诊 断和 容 错控 制领
域, 在飞行器导航与控制等系统中得到成功验证和应用.该奖项是东南大学长期以来注重基础研 究获得的 阶段性成果 ,同时也为 高技 术创 新奠 定了重要基础 . 能源与环 境学院张小 松教授 团队领 衔完成 的 “ 夏热冬冷地 区建筑冷热湿 一体化 高效处 理技 术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获奖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 4位.两类获奖总数均创东南大学历史最好成绩. 自动化学院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 “ 多源干扰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理论研究”项 目获得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面向节能减排的典型冶金过程先进控制与优化
完成人:李奇,李世华,杨念亮,钱王平,王志生,陈夕松,薛来文,方仕雄, 杨俊,倪健,马翼
完成单位:东南大学,南京梅山矿业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冶金、石化、电力等行业耗能占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80%以上,这其中,大型工业装置能耗占绝大部分,以冶金磨矿分级过程为例,其能耗占整个选矿能耗近60%。

大型工业装置广泛存在控制参数多、扰动强、非线性等问题,是当今过程控制及优化中最复杂、最前沿和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

随着流程工业中生产装置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以及国内外对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急需研发关键生产过程的新的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以实施节能减排技术的提升和创新。

本项目在多项国家“863”、省科技支撑和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研发出以磨矿分级过程、钢铁热轧生产流程为代表的典型冶金过程节能减排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大型化磨矿分级过程、钢铁热轧生产流程等大型工业装置的先进控制和过程优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先进性在于:(1)针对高能耗、高污染大型工业装置控制中,广泛存在的强扰动且难以测量的实际困难,首次提出了一套基于模型和数据混合的扰动软测量理论和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冶金磨矿分级过程,解决了工业过程的扰动实时估计问题,大幅降低扰动测量成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6篇。

(2)首次提出了一套基于扰动软测量的多变量解耦控制体系及相关应用技术,解决了一类多变量、多约束条件下的复杂扰动工业过程的先进抗干扰控制问题,出版专著(英文)1部,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2项,发表SCI论文10篇。

(3)提出了基于伪谱分析的快速实时优化方法,以及基于专家智能的排产调度优化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非线性过程优化的实时性问题,实现上下游工序的紧密协同,进而达到节能降耗目标,发表SCI论文7篇。

(4)基于物联网技术攻克生产装备和生产流程中很多参数、状态无法感知的诸多难题,构建了一种冶金生产过程信息采集、传输与集成的物联网应用平台,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1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该项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授权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5篇,SCI收录23篇,EI收录35篇次;软件著作权9项;出版专著1部。

该项技术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

已应用于南京梅山矿业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武钢程潮选矿、武钢金山店选矿、南钢草楼选矿等企业的大功率磨矿分级过程、破碎生产过程、热轧生产流程等大型工业装置的先进控制和优化。

磨矿分级方面,通过控制溢流粒度(精度优于±1.5%)使吨矿耗电量降低5%以上,并利于脱硫降磷,抛尾量降低4%以上。

钢铁热轧生产方面,通过优化控制使产能平均提高1.05%;300度以上板坯热装比平均提高13.6%。

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