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中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城中村研究进展及展望

仝德’,冯长春

(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518055;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我国城市在空间扩展过程中避开或绕过近郊农村居民点,利用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的农地、空地进行城市新区开发,结果形成城市包围农村,城乡混杂的二元城市景观和空间结构,就是通常所说的城中村现象】。鉴于国内外学者对城中村研究的起始时间和关注角度不同,本文分国内外两条线开展城中村研究综述。

1国内城中村研究进展

1.1对城中村现象的认识

国内学者对城中村的关注从1980年代城乡边缘带研究开始,随着城中村问题越发显著,研究逐渐深入,在城中村概念界定、特点归纳、类型划分以及对城中村的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不同学科研究城中村更深层次问题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1.1.1城中村的概念

城中村研究开展时间短,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基于自身学科背景给城中村下定义[41:有根据城中村外部形态和建筑特征定义的,有从城中村土地利用形态角度定义的,有从城中村土地、户籍和社会关系角度定义的,有从产权和经营角度定义的,有从区位和社区特征角度定义的,还有从地域与城中村形成过程角度定义的[~4,gSl。虽然不同学科有不同见解,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已经形成以下共识,即:①涉及‘城”和‘村”的概念,体现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②城中村的实质是一种农村社区,实行的是农村典型的集体管理体制 ]:③城中村在物质形态构成和生活结构方面已经明显非农化 12]:④原著民在城中村居住者中占有很小比例,城中村的居住主体是城市外来流动人口[11,1

1.1.2城中村的特征

概括而言,城中村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①空间形态和内部功能与周围城市环境格格不入;②人口特征极为混

杂,既居住着大量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民,又集聚着大量外来流动人口⋯,13]:③经济实力主要依靠非正规经济维系,包括村集体和村民违规出租土地及房屋,以及村内各类非正规经营项目㈣;④城中村社会特征十分复杂,丰裕的物质生活与落后的价值观念和管理体制形成强烈的反差。

1.1.3城中村类型划分

关于城中村类型划分,学术界一直较关注。研究者根据切入点不同,进行过多种划分,主要包括: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基于城中村相对区位的划分,基于城中村发展阶段的划分㈣,基于各种因素叠加效果的划分【8],以及基于城中村社会形态的划分同等。关于类型划分方法,早期学者们主要使用定性分析法,首先确定划分标准、预设种类特征,再将不同城中村对号入座。该方法对宏观把握城中村某方面特征较有效,且易实现,但存在以下问题:①种类和划分标准的

人为预设可能造成分类的主观性;②容易被某方面直观信息误导而忽视更本质的差别:③适用于单指标类型划分,基于综合指标划类时,难以判断指标间的关系和影响程度。随着地理学界计量统计分析的推广,城中村类型划分逐渐引入数理方法,如王如渊【7]和张建明日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法,从综合特征方面较好地揭示了城中村之间的差异性特征。

1.1.4对城中村的评价

早期,有关城乡边缘带的研究认为城中村是一种特殊地理现象『l8】,这种农业和非农业混合布局的土地利用类型及产权体制增加了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难度,导致城乡结合部经济利益与行政管理的矛盾,从而引发管理体制混乱㈣。随着城中村高密度人口和建设形态集聚特征的显化,学者们从土地利用效益、房地产市场秩序、社会治安环境、社会公平、城市形态等方面阐述了城中村的负面影响,认为其是城市发展的‘毒瘤”,必须尽快铲除 2.2o-~。城中村各种负面评价导致改造论的迅速兴起,但一系列措施并未取得显著实效ll“,于是对城中村存在客观性和长期性的反思逐渐展开,城中村在提供廉租住房、降低城市发展门槛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证实[17,26],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流动人口对廉租房的巨大需求逐渐被正视。学术界对城中村研究热点转向社会空间统一体的特征和本质领域。诸多学者认为城中村具有原住村落社会和低收入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双重特性”,若不探寻有效的替代住区模式,城中村只会向更远的郊区平移。于是学术界开始尝试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研究[3,11 1-33]。吴明伟等对流动人口聚居区进行了中西方比较,从优化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角度探讨城中村发展问题。黄怡从城市社会分层和居住隔离产生机制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外来人口的居住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中村发展演变的规律p习。张京祥等将城中村纳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转型重构过程中的阶段性空间现象,提出城中村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在我国二元规制环境中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pq。冯健、刘玉则在我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提炼中加入了城中村要素,指出其是我国城市功能地域日趋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体现。至此,对城中村的研究开始纳入较规范的城市地理学研究范畴。

1.2城中村形成机制研究

在较透彻地辨析了城中村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侧重研究城中村形成机制。城市地理学界将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进程一类特殊现象看待,认为城市化是总动力、城市蔓延是导火索fll捌。规划界和城市管理学界认为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城中村产生的根本原因[】3删。社会学学者认为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利益驱动逻辑是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 7~&41】。另有学者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进行更微观解释,认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博弈形成了城中村、而产权界定和维系中高昂的交易成本是城中村延续的关键原因删。基于人口学的研究则倾向于通过剖析流动人口的流动机制来探讨城中村形成的过程p 舢】。尽管不同学科对城中村形成机制的理解各有侧重,但基本共识已达成。城中村地处城市内部,其内土地延续着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模式,这一制度安排使村民具有建房出租的能力和机会。与此同时,城市快速增长导致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他们既无法公平享受社会公共服务,又由于技能、户籍等原因处于较低收入水平,工作和住所更换频繁[删。由于支付能力弱,多数低收入流动人口将‘价格便宜”作为择居的首要标准,相对不在意居住条件。在这种市场背景带来的。

需求和体制背景带来的供给机会共同作用下,城中村快速发

展起来【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