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
《文化与生活》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含义: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特点:人类社会特有;后天形成的一种素养;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3.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5.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影响人来源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文化生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来表达和传承文化,并从中获得精
神享受和满足的一种方式。
下面是《文化生活》的核心知识点归纳:
1. 文化的定义和特征: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和传承的精神财富,包括价值观、信仰、
习俗、语言、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
文化具有多样性、创造性、传承性和变革性等
特征。
2. 文化生活的意义:文化生活是人们满足精神需求、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增进社会凝
聚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3. 文化生活的内容:文化生活包括语言交流、食文化、节日庆典、艺术欣赏、体育竞技、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多个方面。
4. 文化生活的方式:文化生活可以通过参与和体验,例如参加文艺演出、参观博物馆、阅读书籍、创作作品等;也可以通过观看和欣赏,例如观看电影、听音乐、欣赏绘画等。
同时,现代科技也为文化生活提供了新的方式,例如通过互联网浏览文化信息、
参与线上文化活动等。
5. 文化生活的传承和创新:文化生活不仅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也包括对文
化进行创新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家庭教育、传统节日庆祝、民俗活动等;文化创新包括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和发展,以及对其他文化进
行借鉴和融合。
6. 文化生活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一个社会的文化生活状况,往往可以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人民的精神追求和社会
价值观念的变化。
总体而言,文化生活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和传承文化的方式,它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传承与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治文化生活思维导图复习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五课文化创新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解题思维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优化总结知识架构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优化总结知识架构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优化总结
知识架构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优化总结知识架构。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整理——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知识整理掌握核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文明时代。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规模大,存留丰富。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②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区域性(地方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5、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族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重要性(即作用):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4、(为什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怎么办)在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整理——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知识整理掌握核心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的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原因是什么?(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原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6、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商业活动、人类迁徙、教育活动。
7、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8、文化传播有何文化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做?(1)文化意义: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2)如何做: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_知识总结_复习
B
• .(2013· 广东卷· 31题)2013年3月,广东某市 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文化的特点 P6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一 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一种素养;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表现形式
P8
①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 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动态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 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考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 P9
• (2011· 浙江卷)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 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 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 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 类现象表明( ) • A. 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 文化背景 •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 不同的 •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考点3*: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P17-21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 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P18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引领人们前进。P19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 进。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 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P21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新提纲知识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1)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文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重要标识。
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突出表现: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作用)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成因: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B、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①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③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④中华文化的意义: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①含义: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②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结构图 和知识点总结
汉字
见证
源远流长史书典籍
历程近代:衰微
现在:再创新辉煌(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华古代:辉煌历程
文化原因:包容性
文学艺术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科学技术
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关系?
是什么?革命时期:延安精神、长征精神……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点)
(2)中华名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重点)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特点: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3、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重点)
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汇总
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汇总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政治《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汇总一、文化与生活(一)文化的含义、特点、及作用l.文化的含义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三)文化影响人的形式和特点l.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四)文化塑造人的表现1.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能够提供精神动力,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因及原则l.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相互尊重,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印刷媒体的推广。
2.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
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
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框架含义: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人类特有的现象特点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特别是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总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作用对社会影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人影响表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特点:潜移默化,深久持远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提示】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③文化生产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考点4:文化与综合国力(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11】U2: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归纳)
一 、 2.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社会实践 文 √ 化 创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新 的 √ 作用、意义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源 泉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动 力 文化工作
者的使命 职责
(4)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 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在发展本 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B
本框主观题练习
《作业册》 P11
第7题
注意: 4.1与4.2合并讲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WHAT】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习俗、建筑、文艺、思想)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 √ (三)传统文化的作用(“二重性”) √ 二、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HOW】 √
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 2.我们应投身于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
源 泉
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五课 文 化 创 新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创新 P48 第①段 2.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社会实践 P48-49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L3】
文化继承
【L4】
文化创新
【L5】
第二单元内容结构
人 类 文 化 的 发 展
见《课本》
文化的传播【L3】 文化的继承【L4】 文化的创新【L5】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传播的 方式和媒介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继承与 发展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答题模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答题模板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二、尊重文化多样性1、为什么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④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⑤文化既是民族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怎么办①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途径和大众传媒等手段,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传播)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③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多样性)④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⑤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整理——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知识整理掌握核心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喜与忧喜: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灵活表现方式,传播文化知识;接受正确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
忧:(原因)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表现)低俗趣味、新闻炒作、绯闻逸事。
(态度)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大众文化(1)什么是大众文化?(即社会主义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怎样发展大众文化?①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则;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形式、手段;④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3、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对待落后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待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4、文化激荡,弘扬主旋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地位:在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②作用: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当代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生活 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重要知识点归纳
三、传统文化
(一)是什么: 1、含丿 2、特点:继承性(表现4点)、相对稳定性呾鲜明的民族性 (二)为什么(继承传统文化): 1、作用(积极的、消极的) 2、意丿(对民族呾国家、对个人) (三)怎么样(继承传统文化): 1、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发展:推陇出新、革敀鼎新 3、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第一框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二、当代人们的文化需求 1、是什么:特点(三多) 2、为什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呾人民生活水平丌断提高。 3、怎么样:(1)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2)人民大众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 文化。 (3)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呾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丿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 的大众文化。
半期考试复习—当堂练习2
(2011高考天津卷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呾灵魂,是国家发展呾民族振 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巠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 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 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 社会开放。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 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和 意义(各写一点即可)
第二单元 易错易混点归纳
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呾国家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向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 3、丌同民族文化乀间是丌可相容的。 4、传统建筑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5、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呾传播的主要途徂。
6、新的传媒的出现就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7、文化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8、对徃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先继承后发展。 9、文化创新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呾汗水。 10、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徂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政治必修 3(文化生活)知识重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会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种。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一样地区的文化各具特点。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有关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含世界观、人生观等具存心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含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立、为人所独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可以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修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取的。
④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拥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崇奉、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变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对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1)互相影响。
必定的文化由必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必定的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使社会的发展,落伍的、腐败的文化则会阻挡社会的发展。
2)互相交融。
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材、提高劳动者素质愈来愈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整体格局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文化与政治互相交融:跟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加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互相交融,成为今世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今世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
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集力和创立力的重要源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
6、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①深入文化系统改革。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必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必背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注意如果分值大:要加上包容性)2.汉字的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
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④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⑤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⑥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6.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④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7.回答涉及“某种时代精神”(如红船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类”主观题的答题要点①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某种时代精神特点(具体的精神比如红船精神,表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框架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 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人类特有的现象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特别是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 培养出来I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总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 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厂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L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表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久持远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 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 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 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 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③文化生产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 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考点4:文化与综合国力(1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激发全民 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这 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提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展开,我们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是应对国际激烈竞争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特点 文化作用 对社会影响- 对人影响/ 表现:主要体现在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 集中表达。
)和文化遗产中(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标志) r 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 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 how <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有益外来文化 「 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J 人类社会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 <why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I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C 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及特点 做文化交流的使者: I 意义:既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 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 荣与发展 /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 的继承 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历史继承性 影响: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 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 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How :①态度一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正确 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即传统文化与 时代精神相结合) I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 的兴起、教育 广 根本途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w 基本途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I 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L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必然性) 「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可以推动社会 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重要性、作用)核心突破: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 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树立正确的 文化发展过程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③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发展的本质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同时存在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 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 过程,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是文化传承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和发展依靠的重要手段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 ④ 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
文化发展 前提 文化交流、 与传播* 文化继承 文化创新 r Ho Why《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源远流长(历程)一一见证: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与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基本特征I 博大精深(内涵)——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重要原因一一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f 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重要性)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纽带,支撑中华民 族q 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Why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 I (必要性)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 义道路的需要「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How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彳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基础工程: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知识框架中华文化主要内容V 「地位-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q主要内容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地位主要内容作用)i 如何加强加强修养追求目标r①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有喜有忧,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交汇、融合中,我们要奏响主旋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先WhJ 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进文化③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i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How丿③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在发[ 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核心突破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Why :必要性:①从思想道德自身的属性上讲,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②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角度,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
重要性:①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②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How :①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③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