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选择与性别比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扩展阅读资料:

性别选择与性别比例

2005年,在中国出生的男婴与女婴人数之比为118:100,远远高于生物学上的正常比例——106:100。导致中国男女性别不均的原因有如下几点:出生率较低;当父母只能生育一两个孩子时,他们更喜欢生育男孩;随着检测胎儿性别的超声波技术越来越普及,如果父母不喜欢孩子的性别,他们就会选择堕胎。在印度和韩国也出现了相同的趋势。……

如果更喜欢男孩的父母不能控制后代的性别,最终其家庭规模可能比他们预想的大得多;选择打掉女性胎儿则会缩小家庭的平均规模。然而,影响家庭规模的因素还可能来自于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担心会生女孩,他们也许不会再要孩子。影响家庭规模的这些因素可能是重要的,但是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不将其考虑在内,而是重点关注当女孩与男孩的数量之比小于生物学上的比率(50:50)时所产生的影响。

有人可能会认为,如果父母因为性别因素而选择堕胎,他们就会对所生育的孩子更好一些,因为所生育孩子的性别对父母而言是最称心的。在这种情况下,打掉女性胎儿的做法会使女孩得到更好而不是更差的对待,因为生育下来的女儿是父母想要的,他们会更喜欢。例如在中国,孤儿院收养的大部分都是女孩(还有一些残疾的男孩),原因是中国偏爱男孩的传统文化,这不足为奇。

扰乱了男女出生比例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呢?出生的女孩人数可能会更少,她们的境况会得到改善,因为女孩会受到更好的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想生女孩的父母也会对他们的女儿更好。如果性别选择性堕胎降低了总体出生率,对女孩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因为事实证明,拥有更少孩子的家庭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都会更多,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当男孩占多数的一代长大成人后,由于女孩和女性的稀缺,她们的优势就凸现了。有人认为中国的年轻女性已经比男性更具优势了,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严重的性别选择倾向一直存在。在超声波技术普及之前,性别选择就已经出现了。人们可能将女孩送到孤儿院或遗弃。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由于稀缺性,女孩在今后作为妻子或女友的价值得到提升,那么男孩在今后作为丈夫或男友的价值就会下降。但尚不明确的是,为什么就此要制定禁止性别选择技术的政策。打个比方,由于人们对服务“偏好”的增加,经济中的服务性需求上升,制造

业相对萎缩——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这使得女性比男性获益更多,因为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从事服务性行业。但是,没人会声称社会应该因为这些偏好(间接地)只对某个性别的人有利而禁止它们。

由于女孩数量的相对下降,女性地位也随之提高,从长远看来,父母将越来越喜欢女孩,这就从某种程度上调整了性别比例。如果经济体中女性的数量越来越少,但是对女性的需求却越来越大,一些父母就会觉得生女孩更好,例如可能在女儿结婚的时候能得到丰厚的彩礼。这将使得人们更偏爱女孩,最终的结果可能不是生物学上男孩略多于女孩的自然出生比例,但是这一比例会比当前一些亚洲国家的比例更接近自然比。

贝克尔

评论

我同意贝克尔提出的主要观点。首先,美国夫妇采取的性别选择不可能导致不均衡的性别比。其次,在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男性更受青睐,如果允许性别选择,女孩会受到更好的对待,因为很多夫妻不想要女孩,从而导致女孩的数量减少。当然,女孩数量的减少对女性总体净效用的影响并不明确:更少的数量会降低总体效用,但是更好的待遇又会增加总体效用。由于实际影响尚不明确,反对性别选择的女权主义者应该想想,如果不合父母意的女孩出生了,有没有可行的方法使她们受到更好的对待,以至于我们可以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如果禁止性别选择(假定这是可行的——不过贝克尔认为这不可行),女性的总体效用会得以提高而不是降低。

我也同意贝克尔的观点,即存在一个自我选择的趋势,因为随着女孩和女性比例的降低,男性对于女性的需求上升,认识到这一点的夫妇们会更倾向于生女孩。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趋势会改变人们对男孩的偏好,因此,不均衡的性别比例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是,在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这一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对男孩的强烈偏爱往往出现在一些以农业为主导、社会保障体制落后、依靠个人力量来保护人身和财产权利的社会。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提高对男性后代的需求。随着这些情况(例如,在中国和印度前两个因素很重要,在伊拉克三个因素都很重要)的改变,这种偏好减少了,就如我们在欧洲和南美洲等的发达国家所看到的那样,对男孩的偏好已经不复存在。

资料来源:加里·S·贝克尔,理查德·A`波斯纳,反常识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4,2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