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解析版)

2020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解析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时空定位框架结构思维导图经典训练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答案】A【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

3.(2019.4·浙江高考·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在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都有较为较为成熟的制度进行规范约束,故①正确;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宗法血缘色彩,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思想得以创立并发展,故③正确;根据材料“井田制”,使用耒耜生产,简单大规模协作,并且日益走向瓦解,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古代中国政治规章制度(时空坐标和思维导图))

古代中国政治规章制度(时空坐标和思维导图))
时空定位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文档
实用标准
框架结构
文档
定位
文档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实用标准
框架构
思维导图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时空定位
古代中国的政治
框架结构
文档
实用标准
思维导图
文档
实用标准
时空定位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框架结构
文档
实用标准
思维导图
文档
实用标准
时空定位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框架结构
文档
实用标准 文档
实用标准
思维导图
文档
实用标准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1)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1)
中国齐代专制主文中央集权制度
丨丄-
扌交履―一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H宗法制
<她方机构设置沿革
(中央集权与她方分
权的矛盾)
(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中外朝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三衙
明:废丞相,设内阁
I清:军机处
[秦:郡县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
“削藩策"篁七国之乱"
卜推恩令"、刺史元:行省制
I明:地方设三司
思维导图
《十二铜表法》马其顿上国
产生征服希腊,
需腊城邦制
度开始衰落
公兀前
3 00年
公元兀年
200年27年
万民法出现罗马帝 国建立
r~
八X—

1
I1
1
1
1—
1
1
1
1
1
1勺00年1開0年
168R年
M曲年
1775年
1783年
17R7年
1789年
1ROO年
1765年
1翻1年
1X7右年
英国资
光荣革命
《权利迭案》
美国独立
时空定位
荷马时代
古风吋代
古典时代
希腊时代
,——,s a三s—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3000^ 1150年1100年 冏0年’
Iv雅典城
爱琴文明
■ si— _|—三三
公元前公元前 予09年449年
克利斯 邦萌芽 城建立 罗马共 提尼改革
750年
罗马
-UL.

594年
按伦改革
和国建立
公元前Btr
4知年400年刘R年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1~3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高考考点梳理】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世界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力学(2) 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1840 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文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世界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十月革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 至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

2020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原卷版)

2020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原卷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时空定位框架结构思维导图经典训练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3.(2019.4·浙江高考·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5.(2019·江苏高考·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6.(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到后来的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体系。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爱、礼教、忠诚、孝道等传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本质、自由、正义等问题的思考。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更是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现代西方人文精神注重个体的自由和尊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实现。

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这些成就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在文学艺术方面,古代中国的诗词、歌曲、戏曲等艺术形式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4.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从XXX的万有引力定律,到XXX的相对论,再到现代的量子力学、基因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始于19世纪末,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如民主、科学、人权等。

这些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6.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在思想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如、、理论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高铁技术、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在国际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中国的电影、音乐、美术等文学艺术形式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思维导图)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以下,设右、左丞相为实任的宰相
元朝:设中书省,强化相权
下设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为副相,与金尚书省制同 右在左上,与汉制不同
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分理政务(至元七年定制)
原因
改变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现状
措施
省下设路、府、州、县
蒙古族较汉族落后,人数少,需要地方发挥作用
元朝:完善并发展
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评价
行省制度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朝:汉承秦制,强化皇帝制度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重用伺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伺中等,削弱相权
军事:收兵权,编禁军
措施
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
北宋:进一步加强
评价
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元朝疆域辽阔,郡县制已无法解除管理问题
建立行省制度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使
秦朝
中央:御史大夫
以轻制重(以小制大)
地方:刺史
汉朝
御史台
唐朝
提点刑狱司
宋朝
御史台
元朝
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监督和扼制官员的腐败行为
监察官员并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历代王朝的监察制度
积极 局限
评价
监察制度
开始于先秦,衰落于春秋战国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秦的政治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秦的政治
皇帝制度特征:皇位 世袭、皇权至上、皇 帝独尊
春秋战国时期已陆续 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 县;
皇帝制度 秦王嬴政自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 纳了李斯的建议,在 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
称“始皇 帝”,确立
制;
皇权至高无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
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上的地位。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的重要标志。
郡县制 实行郡县 制,郡守 和县令或 县长都由 皇帝直接 任命。
材料赏析
对比材料一、二,提取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 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示例一
信息:姓与名顺序的差异。中国先姓后名,“重姓轻名”;西方国家先名后姓, “重名轻姓”。(4分) 说明:中国深受宗法制的影响,姓氏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个人是宗族和 家庭的从属,重视宗族利益;而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自由、 平等)的影响,突出个人的地位。(8分)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 思维导图课件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
秦的政治
壹 课程标准 贰 全国卷近五年考题统计 叁 课程标准解读 肆 能力训练
课标标准
全国卷近五年考题统计

课程标准解读
秦的政治
始皇帝
郡县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秦王嬴政自称“始皇 帝”;
谢谢观赏!
小题快做,夯实基础
D
小题快做,夯实基础
C
做高考真题,提升应试能力
B
做高考真题,提升应试能力
A
做高考真题,提升应试能力
D
做高考真题,提升应试能力
A
做高考真题,提升应试能力
A
做高考真题,提升应试能力
B
材料赏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 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 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 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字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希言公彦 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 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材料二 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其历代名人有: 艾萨克·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D·罗斯福、艾 略特·罗斯福、小富兰克林·D·罗斯福、苏珊·罗斯福。 对比材料一、二,提取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 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思维导图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思维导图

中央与地方:大分裂,民族大融合中央官制: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检查制度:大多沿用汉制。

御史台仍为最高检察机关全国经济: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农业手工业土地制度:孝文帝(冯太后掌权)推行均田制耕作方法:(北)耕耙耱技术、(南)耕耙技术灌溉工具:翻车冶金:南北朝的灌钢法(綦毋怀文)制瓷:北朝有成熟的白瓷纺织:民间手工业曾遭摧残商业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思想文学:乐府、骈俪文盛行,志怪小说书法绘画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家有新的发展;且三教之间相互融合北方游牧民族也大力崇儒兴教楷书定型,行书、草书产生王羲之《兰亭序》、王献之、钟繇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并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宗教画,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发明与发现选修:孝文帝改革造纸技术进步明显,白度增加,纸取代竹简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数学:祖冲之的圆周率农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历法:《大明历》也称“甲子元历”,祖冲之创制首次引入了“岁差”的概念,采用391年置144闰月,求出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日,和今天仅差46秒,从而使得历法更加精确,是中国第二次较大的历法改革总体:南北对峙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南方稳定,经济发展,士族占有特殊地位总体: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南方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年+南宋1127~1276))政治文化央地关系经济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皇帝得以总揽大权选官制度: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科举选官成为主导收精兵削实权(文官知州通判制)制钱谷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全国经济:南宋迁都后,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形成,南移完成农业手工业商业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台,提高谏官地位,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地方设监察区、路设监察御史土地制度:不抑兼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订立契约)耕作制度:江南成为经济重心,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甚至一年三熟制灌溉工具:水利的高转筒车(60米高地)制瓷纺织制瓷技术大放光彩磁窑遍布全国五大名窑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除了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空前繁荣,环境相对宽松,交子、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坊市制度被打破,早夜市昼夜相接外贸:同十几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重要财源思想文学书法:宋四家(黄米苏蔡)个性化绘画戏剧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王安石,陈亮,叶适等反对理学空,谈经世致用与功利之学结合起来词成为主流形式和标志,散曲出现供说话人用话本,小说新阶段宫廷画最为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为最大亮点文人画:马一角(马远)夏半边(夏圭)瓦舍(瓦肆)(浙江温州)南戏科技发明与发现选修:王安石变法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11世纪中叶,毕升(970~1051)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央地关系:行省制,土司制度,少数民族中央官制监察制度只设中书省蒙汉官制中央御史台地方设御史台,22个监察区农业:棉花从边疆传到内地手工业商业制瓷:青花瓷纺织: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贸易大都会外贸:泉州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设立7个(后并为3个)市舶司,制定市舶法则文学:元曲繁荣,关汉卿、马致远书法:赵孟頫戏剧:元杂剧绘画:王冕《墨梅图》数学:算盘出现历法:郭守敬《授时历》农书:王祯《农书》政治经济文化央地关系:结束分裂局面,一统天下中央: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形成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台,地方设司隶台,专掌洲县监察农业:开通大运河商业:开通大运河思想: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绘画:展子虔《游春图》央地关系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完善选官制度:科举制完善(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科举取士占少数,中第者须吏部考察监察制度唐代中期设置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西南少数民族实行羁縻制度沿袭隋制,中央御史台,唐朝另建立一套更有效的谏官系统,虽然谏官以皇帝为监察对象,把皇帝当做国家最高官吏,对传统依法治官不失为一项重大突破地方设监察区,道设监察御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全国经济:中唐以后,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农业手工业土地制度:前中期实行均田制(租佣调制,780杨炎两税法)、土地私有制耕作方式:曲辕犁(江东犁,配有犁评、犁梢)灌溉工具:筒车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唐三彩(陶)纺织:丝织技术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唐代朝廷赋税户调多数出自民妇商业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邸店、柜坊和飞钱涌现坊市制度,唐后期扬州出现夜市外贸:广州成为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唐朝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思想:唐代实行三教并行,韩愈复兴儒学文学:唐诗繁荣,词出现,传奇出现书法绘画张旭,怀素楷书步入盛世,颜体、柳体、欧体成为范式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壁画敦煌莫高窟戏剧:(唐玄宗时宫廷设立)梨园发现与发明选修:唐太宗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2:出现雕版印刷术,作品《金刚经》天文药王孙思邈《丹经》记载了硫磺伏火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代书籍记载了《石氏星表》僧一行、梁令瓒创制了黄道游移,发现恒星位置有变动,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大衍历》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170万年~前2070前1600)政治经济文化禅让制、公天下部落联盟农业手工业商业:物物交换,原始商业经济形态: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北粟麦南稻)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生产工具:石刀、石斧水利:大禹治水制陶(黑陶、彩陶、白陶、)养殖并有丝织品书法绘画:鹳鱼石斧图戏剧:傩戏仓颉造字结绳记事原始文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世袭制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占卜来神话王权农业手工业:青铜铸造村社结构虽保留,但公有制被破坏井田制出现书法:象形文字历法:《夏小正》前1046)中央与地方关系:内外服制度,地方封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央官制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相、卿士,相权力大,甚至可以放逐王(伊尹放逐太甲)农业手工业商业土地制度:井田制发展,村舍结构仍有保留生产工具技术少量青铜农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为主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打草区制肥料,治虫灭害冶金:后母戊鼎制瓷:原始瓷器纺织: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商人善经商,名称由来书法:甲骨文,文字成熟历法:殷历干支纪日法月亮圆缺一次作为一个月,一年12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由氏族土地公有制包土地国有制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时期被官府垄断。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选拔方式:地方推选演变为考试选拔
选拔形式: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 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演变趋势
选官制度的变化
影响及启示
开始于秦朝,发展于两汉,完善于北宋,强化于 明清
概况 评价
监察制度
汉至元政治 制度的演变
古代中 国的政 治制度
早期政治 制度的特点
商周时期的 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
实施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 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作用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积极,消极
夏,商政治制度 目的
西周的 分封制
内容
影响
西周的 守法制
瓦解 含义 目的 内容
作用
王位世袭制
王权特点
行政管理制度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代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 王的后代
义务: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 贡赋和朝觐述职
权利:诸侯在自已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设置官 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原因,措施,影响
宰相制的废除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内阁; 明宣宗>票拟权;明英宗>票拟制度化
背景 过程
丞相与内阁 大臣的区别
内阁的出现
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清初Βιβλιοθήκη 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
康熙帝
为适应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军机大臣按皇帝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 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封国:鲁,齐,燕,卫,宁晋等
积极
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稳定了当进的 政治秩序,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中国古代政治史时间轴-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政治史时间轴-思维导图

被取代促进进而导致造成从而使得进一步中国古代政治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古时期禅让制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世袭制形成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夏内外服制度内 设官参政外 分贵族等级服从商王占卜 有专门官职商三大制度宗法制分封制血缘关系为重分封对象:亲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齐、鲁、燕、魏、晋、宋 等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礼乐制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三大制度逐渐崩溃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影响增强了秦国国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变法改革的借鉴我国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各国开始变法皇帝制度始皇帝——嬴政皇权至上(核心)皇帝独尊皇位世袭集权司法行政军事指挥...........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左右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掌管律令、图籍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九卿(三公之下)秦朝中央政府的很多重要官职的合称郡县制郡 设置郡守、郡尉、监御史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郡守、县令或县长由皇帝任命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秦律》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县制分封同姓诸侯王封国王国权力大威胁中央集权“七国之乱”侯国汉高祖刘邦政治上建立中朝,任用布衣为相外朝 执行即原来的三公九卿刺史全国分13州,每州一人推恩令察举制和征辟制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军事上出击匈奴文化上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育创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体系汉武帝刘彻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九品中正制各州郡内以家世、道德、才能等为标准分为九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背景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内容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租调制加强对地方控制与均田制相适应迁都洛阳加强对中原的控制移风易俗学习汉族文化意义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诏令决策机构门下省封驳审议审核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吏部官吏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相互牵制、互为补充作用提高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选官制度隋文帝唐代隋炀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科举制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民族关系设立都护府唐太宗时期武则天时期新疆 安西都护府新疆 北庭都护府加强管辖和亲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金城公主入吐蕃对外关系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著成《大唐西域记》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地方制度隋朝州县两级制唐朝道——州——县中后期地方军政节度使增多政治上的较大自主权经济独立权军事武装755年 安史之乱中央官制设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掌管军政枢密使三司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长官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割宰相财政权分割宰相掌兵之权社会影响积极方面结束了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消极方面冗官、冗兵、冗费国家积贫积弱1069年 宋神宗为解决社会矛盾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改革科举制度..............地方官制文臣任知州避免地方拥兵作乱设转运使将各州郡大部分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地方行政区划路——州——县民族关系澶渊之盟辽宋议和宋给辽岁币宋夏合战宋真宗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金议和南宋初年岳飞抗金,遭秦桧陷害岳飞死后宋金议和约定界线南宋向金称臣南宋给金岁币中央一省制中书省设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归中书省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管辖西藏地方目的吸取宋朝教训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控制内容山东、山西、河北由中书省管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拥有军、财、政大权行政权力受中央节制省最高长官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路——府——州——县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初步基础是我国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行省制民族关系各民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许多迁入的波斯、阿拉伯人与汉、蒙古等族相互融合,形成回族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中央官制一“废”一“设”“废”——丞相背景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局势动荡,威胁皇权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影响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设”——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朱棣(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要务的决策后来大学士拥有了票拟权即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的奏章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锦衣卫明太祖设立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选官制度八股取士限定科举范围——四书五经限制指定观点答卷,禁止自己的见解文体分为八个部分——“八股文”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手段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对外关系1405-1433年(明成祖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及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戚继光抗倭戚家军浙江、福建、广东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骚扰我国沿海1553年葡萄牙 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中央官制南书房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皇权受限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加强集权军机处1726年(雍正帝时期)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影响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文字狱对象:违背统治思想、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残酷打击,制造“文字狱”民族关系康熙帝时期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帝时期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起开始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对外关系1689年中俄签订两国间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闭关锁国明末以来实行使得清政府认识不到西方世界的变化”天朝上国“的迷梦即将破灭公元前3077-约前2070-约前1600-约前1046前1046-前771前770-前475-前221前221-前207前202-925-220-266-316-420-589581-618-907(五代十国)907-960960-1127-12761276-13681368-16441644-1912中国古代政治特点以皇权为核心权力高度集中家国一体,家国同构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结合人治大于法治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公天下与私天下相结合制度创新与继承相结合皇权渐强,相权渐弱相对专制—有限专制—绝对专制外儒内法,礼法并用礼高法低,德主刑辅强调流程式分工。

古代中国政治规章制度(时空坐标和思维导图))

古代中国政治规章制度(时空坐标和思维导图))

实用标准时空定位-------------- \ ---- -------- I ----------------食无帅1600塔沸让制與商谨治制堆三讥曲¥Y幽」匕邨打九品5Hi*f= 屮止制6lH^f三省六部制科啪制框架结构古代中国的政治两周再秋战罔秦缰累西汉瑶汉--1 .......... ...... ......... 1---------------- 1 -------------- 1 --------------- 1—I ------------ h------- F处兀HVlfrMS^r 鹫元Rfr4"年公元前47毁曾公元前22I邯公元前科:9^:巧警分钳制昱暫度申外朝制座邯侃制剽出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塞举制007 *T_ ”屮南宋兀鬧十-一——|——V—b- —*叭■: Q7喻1门了年门7昨年二府制,371^明翎帖朝统治前期—............... *―I------------------------1祐X年I6^F 1松14年行習制度内阁制曲不机处iitTX1只斗0叶刑片战争220^1® I年Z 12年辛冬君主专制半命收佯结束—^个't^iV中圉占代帝制宇义小柬聚权制糜1II ■1 I^H OB M:.^B !M1 ■ SM ^Bi iML ■i^BI ^Bl Ml i* >^BL少举_:― L_*圭J -------------- _赛辱J------------------ …鸯化J型浙旳牡出秦刨g _申央{洪一^元)jfe方『明汹JU1 區1”1中帝制1 F丨朗投小外4rtfWHflt捌鄭1旳片杆制]泪刖初屁朋U门L^l 1J f ■ ■ * i・愆尊I打___ I ______ 眷函而詡帀甌卜屮丽而丽可i:( ________ 1 ______ J叩火机徇诳丹汨■半r(';M址与柏丰乂胎『丿齐>I他方机杓设玄科卜惦I-------- 六①阶段---------------1I「承T —.^九卿制;中外翔JSM度叱三钻r六部制狂二府三对一湎MH=廐小郴、i业内勒如:牢机处「秦:辟县制PUtst : 4AM闵幷埼F彌!"F川隣孤・' “七国之i仇” U«r礙令"、剝史兀:17 Wili'J实用标准尹r 专制巾央樂权1£貢制度爭劇巒兵制“**____________ 袤代矗詹亠中央傘权]宋代收扫罕杈、r\^w juia j 行政权、财权1元期tr 省制度{•『 寢車1M九粘屮生制 科半制奉汶;:益九删制*S7TEw57£5明初’血席相■眩 内陶 消曲「南45自'军枫船祟代:中书省.墨问收棗、 ftittff 快、三也怏实用标准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工场手工业吋期的资本主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吋代)燕汽时代的资本主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_________________<11r 厂11时空定位荷马吋代古风时代__________________古典时代希腊时代公爲3000年11咒年110。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核心考点突破 第0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解析版)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核心考点突破 第0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解析版)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核心考点突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统一六国(1)条件: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战国时代久经战乱的人民都渴望统一。

(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创立皇帝制,自称“始皇帝”。

(2)在中央建立起直属于皇帝的中央官僚体系——三公九卿制。

(3)在全国推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3.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促进文化发展。

(2)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

(3)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巩固统一。

(4)军事上: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中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4.(加试)秦始皇的功过(1)功: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过:秦始皇暴政致亡。

①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②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征收大量赋税。

③制定严酷的刑法,实施暴政导致秦速亡。

【拓展】如何理解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要求?1.战国时期,出现了封建制度逐步代替奴隶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逐步取代分封制,政治经济统一取代诸侯战乱纷争的历史特征。

正是这种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为秦始皇提供了施展雄才大略的历史舞台和历史依据。

2.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总结春秋战国以来的进步成果,进一步除旧布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确立了一整套先进的制度,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为此后2 000多年的中国历史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3.秦王嬴政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善于用人,统一方略得当,策略灵活多变,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抓住有利时机,完成中国统一大业,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专题01 中国政治史-高中历史全套知识框架与思维导图

专题01 中国政治史-高中历史全套知识框架与思维导图

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
维护 统治
政治体现(表) 内核纽带(里)


士 平民 奴隶
宗法制
决定等级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秦朝 ① 唐朝 ③
5.君主专制的演变 西汉 ②
明朝 ④
清朝 ⑤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皇帝
御前会议
三司
中书门下 (政事堂)
枢密院
台谏
三司使
8.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元里抗英 (1841)
背 景
鸦 片 战 争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1878)
背 景
俄 英 侵 略 新 疆
黄海海战 (1894)
背 景
中 日 甲 午 战 争
反割台斗争 (1895)
背 景
义和团运动
(1899—1900)
背 景


国 主








9.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851
1864
1894
1840
1919
1949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农民阶级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
(2)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和中国共 产党创建
国民大革命 (第一次国 内革命战争)
国共对峙
(第二次国 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民 解放战争(第三 族解放战争) 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1
1919 1924
①文革的发 动——中央 两个会议通 过的《通知》 和《决定》 ②造反派夺 权 ③民主法治 遭到严重践 踏 ④“文革” 的性质—— 内乱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时空定位框架结构思维导图经典训练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答案】A【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

3.(2019.4·浙江高考·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在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都有较为较为成熟的制度进行规范约束,故①正确;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宗法血缘色彩,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思想得以创立并发展,故③正确;根据材料“井田制”,使用耒耜生产,简单大规模协作,并且日益走向瓦解,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时空定位框架结构思维导图经典训练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答案】A【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

3.(2019.4·浙江高考·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在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都有较为较为成熟的制度进行规范约束,故①正确;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宗法血缘色彩,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思想得以创立并发展,故③正确;根据材料“井田制”,使用耒耜生产,简单大规模协作,并且日益走向瓦解,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

5.(2019·江苏高考·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C【解析】“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指的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权力过大而发生叛乱,故C项正确;察举制是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与诸侯叛乱无关,故A项错误;独尊儒家学术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与诸侯叛乱无关,故B项错误;全面推行郡县制是在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C项;材料“称为‘皮币’”,而且有定价的,说明不是货币,排除 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B项;材料“‘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应该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D项。

7.(2019.4·浙江高考·27)【加试题】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

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

汉兴,省监不置。

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

”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

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A.①④ 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与汉均设置专门的地方监察官,故①正确;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监御史为郡一级监察官,故②错误;秦汉的监察体制对整顿吏治,防止贪腐,加强中央集权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故③错误;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武帝置刺史……刺史得面奏事”,表明秦汉统治者对监察制度的重视,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8.(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D项正确;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没有阻止贵族入仕,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C项错误。

9.(2019.4·浙江高考·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

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答案】B【解析】宋代,参知政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削弱相权,故选B项;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的特权,排除A项;汉代逐渐形成以皇帝为中心的“中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通过强化“中朝”来加强皇权,排除C项;察举制是汉代以道德标准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排除D项。

10.(2019·北京高考·1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

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

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答案】D【解析】由材料“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只得遵旨”可知内阁掌握票拟权,但最终的决定权取决于皇帝,故选D项;内阁大学士能够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排除A项;明成祖时期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排除B项;内阁掌握票拟权,“按照皇帝传谕来票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拓展训练1.(2019·安徽宣城模拟)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

这种“分封”的变化( )A.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B.确立了血缘情感统治的主要方式C.实现了中央对土地的直接控制D.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答案】D【解析】商周时期尚未出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西周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与政治等级相结合的主要统治方式,故B项错误;周王将土地分封给各级贵族使用,故C项错误;据材料“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可以得出,这种“分封”的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故D项正确。

2.(2019·山东聊城调研)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

材料所述现象( )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答案】A【解析】材料“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商朝祭祀对象的广泛性,体现了商朝人的美德,故A项正确。

3.商朝信仰天帝的权威,《礼记》则有“君天下,曰‘天子’”的记载,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的注释“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

由此可见,周朝的“礼”的文化( )A.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B.为周取代商提供了社会基础C.使神权王权的结合更为密切D.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答案】D【解析】根据“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可知,周王是受上天的命令来统治天下。

借助上天的权威来说明周王权力的合法性,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故D项正确。

4.(2019·湖南永州调研)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B.编修家谱具有敬宗收族的作用C.家训家规渗透理学思想D.族谱都能解释姓氏的演变历程【答案】B【解析】表中“奠系世,辨昭穆、祖考、宗可考、重人伦、睦宗族”说明对宗族的作用,故B项正确。

5.(2018·湖北荆州高三模拟)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

这一调整说明( ) A.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开拓B.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C.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D.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答案】C【解析】据材料“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故人口增加,地方事务增多,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故C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