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标签蛋白纯化原理

合集下载

GST标签的蛋白纯化

GST标签的蛋白纯化

GST标签的蛋白纯化1.200mL菌液离心所得的菌体用80mL 1×PBS 重悬,置于冰上超声10min(超声5s,停10s)。

2.超声所得产物留样1mL,剩余样品4℃,12000rpm离心30min。

3.收集上清,用0.45um的过滤器过滤,留样1mL 。

沉淀用20mL 1×PBS 重悬,留样1mL。

沉淀于-30℃保存。

4.准备Binding Buffer 1×PBS,pH=7.3Elution Buffer 50mM Tris-HCl,10mM 还原型谷胱甘肽,pH=8.0分别加入1mM DTT用于洗脱和结合8.使用蠕动泵将Binding Buffer注入柱中,以2mL/min的流速平衡柱。

避免空气进入柱内。

9.使用蠕动泵将样品注入柱中,以1mL/min的流速结合样品,循环上样3次。

10.使用蠕动泵将50mL Binding Buffer注入柱中,以2mL/min的流速清洗柱。

11.使用蠕动泵将20mL Elution Buffer注入柱中,以1mL/min的流速结合蛋白。

从第2mL开始,每1mL 产物收集在1.3mL EP管中。

共收集10柱体积的产物。

剩余Elution Buffer用于去除杂蛋白。

12.使用蠕动泵将50mL 超纯水注入柱中,以2mL/min的流速1清洗柱。

13.使用蠕动泵将20mL 20%酒精注入柱中,以2mL/min的流速,当柱中充满酒精时将柱取下保存在4℃。

14.将沉淀留样使用电磁炉煮沸5min,12000rpm离心10min,吸取上清。

同蛋白产物一同进行SDS-PAGE电泳。

根据电泳结果,推测GST标签蛋白可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接菌pw61,进行小量诱导,并制备蛋白样品根据电泳结果显示,推测GST标签蛋白存在于沉淀中。

Western Blot 未显示有条带,丽春红染色有明显条带,推测使用的GST抗体不能与目的条带特异性结合。

纯化可溶性蛋白3875裂解:将离心好的菌沉淀取出,500 ml菌液用60 ml Buffer A平衡缓冲液将沉淀重悬。

实验七 亲和层析纯化和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质(GST、SDS-PAGE

实验七  亲和层析纯化和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质(GST、SDS-PAGE
13
二、装GSH-Sepharose 4B柱
1. 清洗和装好层析柱,封闭出口; 2. 加入2 mL PBS; 3. 取1-2 mL GSH-Sepharose 4B,加入柱子中; 4. 打开柱子出口,使PBS缓慢流出。
注意:始终保持柱内的液面高于 GSH-Sepharose 4B
14
三、纯化目的蛋白
试剂名称 ddH2O
30% Acr-Bis(29:1) 1.5 mol/L Tris-HCl(pH6.8)
10%SDS TEMED 10%AP(最后加) 总体积
加液量 3.4 mL 0.86mL 0.62mL 50 uL 20 uL 50 uL 5.0 mL
29
实验步骤
5. 将胶板放入电泳槽,加入1×Tris-Gly电泳缓冲液, 轻轻拔掉梳子;
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只取决于分子大小。 在15-200 KD之间,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
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logMW=K-bm
22
23
连续系统: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 度相同。(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
不连续系统:缓冲液离子成分、pH、凝胶浓 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浓缩效应)
4
原亲 理和
层 析
5
6
7
GSH-Sepharose 4B
8
GSH- Sepharose 4B
9
GSH-Sepharose 4B
10
亲和层析流程
11
第一部分 实验步骤
12
一、细胞破碎
3600 mL诱导的菌液,离心分装到12只50 mL 离心管,-20℃保存;(每个班用2管)
每管加30 mL PBS缓冲液,混匀; 超声3S,暂停5S,持续15 min; 4℃,10000 rpm,离心10 min; 取50 uL上清,作为纯化前的样品; 每组取3-5 mL上清液,上柱纯化。

蛋白质表达:带GST标签蛋白的纯化

蛋白质表达:带GST标签蛋白的纯化
细胞抽提物的制备
操作前的考虑
• BugBuster蛋白抽提试剂,以及Benzonase®核酸酶、rLysozyme™溶菌酶等能极大地方便可溶蛋白 及包涵体的制备,从而完全替代机械法操作,尽可能地保全蛋白。
• BugBuster,Benzonase核酸酶,rLysozyme溶菌酶及GST•Bind系统均可与蛋白酶抑制剂兼容。 • GST•Bind纯化系统可以与2-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以及EDTA等兼容。 • 本手册中的操作均可按实际表达水平和目的蛋白的量适当加以调整,特别是关于“柱层析”部分中的
默克生命科学服务热线:400 820 8872 bioteam@merc这样抽提得到的可溶蛋白溶液可以直接上 样于Novagen的纯化树脂(以及其它很多类似纯化系统)。蛋白溶液 在冰上可以短时存放(2-3小时),也可在-20℃长时间存放直至下步 分析。蛋白抽提液应该根据目的蛋白的活性要求的温度存放,有些蛋 白经冻融会失活。
储存
要求4℃存放的包括:10X GST Bind/Wash Buffer;10X Glutathione Reconstitution Buffer; Glutathione,Reduced,Free Acid;GST•Bind树脂(树脂千万不能冻) 要求-20℃存放的包括:Benzonase核酸酶 常温存放的包括:BugBuster,色谱柱
GST•Bind™ 缓冲液试剂盒
GST•Bind缓冲液试剂盒包括了从GST•Bind树脂和GST•Mag™磁性琼脂糖树脂纯化目的蛋白所需的结 合,冲洗和洗脱所需的缓冲液。试剂盒所含成分足够用于10个2.5ml柱的纯化。具体包括: • 2×100ml 10×GST Bind/Wash Buffer (43mM Na2HPO4,14.7mM KH2PO4,1.37M NaCl,27mM KCl,pH7.3) • 40ml 10×Glutathione Reconstitution Buffer (500mM Tris-HCl,pH8.0) • 1g Glutathione,Reduced,Free Acid

GST融合蛋白表达与纯化

GST融合蛋白表达与纯化
200g/L的三氯醋酸(TCA;用0.22μm的滤器除菌,4℃保存≤1个月)
70%(V/V)乙醇
适于水溶液的0.22μm膜
1、在1.5ml的微量离心管中放入1ml表达目的蛋白的大肠杆菌细胞培养物,4℃,最高转速离心2min,收集上清,将其过0.22μm的膜,收入1.5ml的微量离心管中,弃沉淀。
材料(带√的项见附录1)
用含有trp启动子和目的基因的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宿主菌株
√M9最低营养培养基加0.5%(m/V)酪蛋白水解物(Difco公司)
√1000x抗生素贮液
√400x吲哚-3-丙烯酸(IAA)
20ml无菌培养管
150ml摇瓶
37℃定轨摇床
1、从新鲜的琼脂平板上挑取含trp启动子和目的蛋白基因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宿主菌株的单一菌落,接种至含有2ml M9培养基(含0.5%的酪蛋白水解物和适量的抗生素)的20ml培养管,将培养管在定轨摇床上(200rpm)37℃培养过夜。
转化的大肠杆菌宿主菌株
√LB培养基
√1000x抗生素贮液
√20%(V/V)甘油,无菌的
√LB平板
20ml培养管
30℃或37℃定轨摇床
1、从新鲜琼脂平板上挑单菌落,接种2ml LB培养基(补加适当的抗生素;在20ml培养管中),在定轨摇床上培养过夜。对于基于pL的系统,温度为30℃,对于其他系统,温度为37℃。
辅助方案5 细胞外培养基样品的制备
通过分析培养基中的样品能够检查指导目的蛋白细胞外分泌的表达系统。如果培养物中蛋白质浓度很低(如低于100mg/L),可以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沉淀的载体和核。
材料
表达目的蛋白的转化大肠杆菌细胞
2g/L BSA(可选;用0.22μm的膜除菌,4℃保存≤1个月)

GST蛋白纯化

GST蛋白纯化

GST bestarose 4FF说明书默认分类2010-01-18 09:32:34 阅读25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GST bestarose 4FF是专门用于纯化pGEX系列载体表达的GST标签蛋白,其它谷胱甘肽转移酶以及与谷胱甘肽有亲和作用蛋白的分离介质,操作简单,快速。

GST bestarose 4FF 可直接从预处理的细胞裂解物中纯化GST-tagged蛋白,纯化条件温和,可以保证蛋白的生物活性。

GST bestarose 4FF 具有高流动性,易于放大,GST bestarose 4FF有快速方便的预装柱,Ez-Fast bestarose 4FF 1ml和5ml。

介质性能谷胱甘肽是通过10碳原子的连接臂偶联到4%高度交联的琼脂糖上。

最优的偶联作用使介质具有高GST-tagged蛋白及与谷胱甘肽相互作用蛋白的结合能力。

总的蛋白结合能力约为每毫升填料结合10mg标签蛋白,动态结合能力随着外界因素改变,如不同的目标蛋白,流速等等。

如果需要去除GST部分(天然蛋白分子量为26KD),当蛋白吸附在柱上,或在洗脱后用位点专一的蛋白酶消化,选用前种方法,可减少额外分离目的蛋白与GST步骤,消化后,目的蛋白直接用结合液洗脱即可。

表1 GST bestarose 4FF性能配体谷胱甘肽与10碳原子连接臂配体浓度 120-320μmol谷胱甘肽/ml填料蛋白结合能力≈ 10mg重组GST-tagged蛋白/ml填料,GST,Mr26000动态结合能力≈11mgGST-tagged蛋白/ml填料,Mr43000平均颗粒大小90μm组成 4%高度交联的琼脂糖最大流速* 450cm/h(15ml/min),XK层析柱,柱高5cm,水溶性缓冲液,室温纯化建议的流速** 上样:<100cm/h(<3ml/min ,XK层析柱)洗涤与洗脱:100-300cm/h(3-10ml/min,XK层析柱)化学稳定性所有常用的水溶性缓冲液中稳定,如:1M醋酸盐,pH7.4,6M 盐酸胍,室温,1hpH稳定性 pH3-12贮存温度 +4-30℃贮存液 20%乙醇* 水是室温的。

GST-Pull-Down原理

GST-Pull-Down原理

分子克隆第三版有详细介绍,结合其中的示意图很容易理解GST融合蛋白沉降技术利用了GST对谷胧甘肤偶联球珠的亲和性,从非相互作用蛋白的溶液中纯化相互作用蛋白。

GST融合的探针蛋白从细菌中表达和纯化,并平行制备细胞裂解液(可被35S标记或非标记),再将GST融合蛋白探针和细胞裂解液在谷胧甘肤琼脂糖球珠存在下混合并孵育,以使蛋白结合。

GST融合探针蛋白和任何结合分子被离心收集,获得的混合物经洗涤后,用过量游离的谷胧甘肤洗脱或直接在SDS-PAGE上样缓冲液中煮沸。

蛋白质经SDS-PAGE分离后进行下一步的western印迹、放射自显影及蛋白质染色分析。

GST沉降技术对探测蛋白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特别有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在膜的分析中可能是检测不到的。

GST沉降实验通常有两种应用:确定融合(或探针)蛋白与未知(或靶)蛋白间新的相互作用(Kaelin et al. 1991, Grlinick and Chao 1996),以及证实探针蛋白与已知蛋白质间可疑的相互作用(例子请见Posern et al. 199$, Grgureaich et al. 1999, Hunteret al. 1999, Sun et al. 1999)。

这两种实验的设计和实施都有所不同。

1 / 2GST pull down 是一种在体外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假定A蛋白和B 蛋白可能有相互作用,我们就将其中一个蛋白比如A蛋白融合GST标签,然后将GST-A和B以及能特异结合GST的Sephrose 4B beads 孵育一定时间,然后充分洗涤未结合的蛋白,煮沸beads 进行SDS-PAGE电泳,然后进行放射自显影(如果两个蛋白通过体外翻译并且S35标记的话),就可以看见GST-A和B分别对应的条带,表明GST-A和B因相互作用而被GST-A pull down,如果没有相互作用,就只有GST-A相对应的一条带。

gst蛋白纯化原理

gst蛋白纯化原理

gst蛋白纯化原理GST蛋白纯化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标签与谷胱甘肽的特异性结合来进行纯化。

GST标签可与谷胱甘肽通过二硫键共价亲和,然后通过GSH交换洗脱的原理进行蛋白纯化。

具体步骤如下:1.构建GST标签融合表达载体:将GST基因的编码序列与目标蛋白的编码序列融合,构建GST-目标蛋白融合表达载体。

这样,在细胞中表达该融合蛋白时,GST标签会紧密结合在目标蛋白的C端或N 端。

2.转染和蛋白表达:将构建好的GST-目标蛋白融合表达载体转染到合适的宿主细胞(如大肠杆菌),使其产生大量的融合蛋白。

3.细胞裂解和融合蛋白的亲和层析:收获融合蛋白的细胞,通过细胞裂解等方法破坏细胞膜,释放融合蛋白。

然后,将溶解的细胞提取物加载到含有谷胱甘肽固定在琼脂糖(或其他载体)上的亲和层析柱中。

GST标签可以特异性地与琼脂糖上的谷胱甘肽结合。

4.洗脱:通过洗脱缓冲液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保留GST-目标蛋白复合物。

洗脱通常使用还原剂(如谷胱甘肽)、低pH 或其他方式进行。

5.目标蛋白的解离:将GST标签从目标蛋白上解离,得到纯化的目标蛋白。

这可以通过特定的酶切位点(如蛋白酶TEV切割位点)和相应的酶进行酶切,使GST和目标蛋白分别释放。

6.纯化分析:对纯化的目标蛋白进行分析,如SDS-PAGE凝胶电泳、Western blot等方法,确认目标蛋白的纯度和完整性。

在进行GST蛋白纯化时,对于融合表达载体的设计和构建、宿主细胞的选择、裂解条件和亲和层析条件的优化等方面都需要合理考虑,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化目标蛋白。

GST蛋白纯化

GST蛋白纯化

三.GST融合蛋白纯化(1)GST亲和纯化1.介质保存:20%乙醇2.所需试剂:①10×PBS(1L):pH7.4 (4℃)150mM NaCl(87.75g),16mMNa2HPO4(57.3g),4mM NaH2PO4(6.24g)②10×洗脱前buffer(100ml):pH8.0 (25℃)50mM Tris(6.1g),100mM NaCl(5.8g)③洗脱buffer即凝血酶酶切buffer(500ml):pH10.0 (25℃)加入谷胱甘肽后pH变为8.050mM Tris(3.035g),100mM NaCl(2.925g)洗脱前加1M CaCl2至终浓度2.5mM,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干粉)至终浓度20mM也有文献使用谷胱甘肽终浓度为10mM,未对比过。

8ml介质结合的融合蛋白一般用30ml洗脱buffer(加75μl CaCl2和0.12g还原型谷胱甘肽)④3M NaCl3.纯化步骤及注意事项:①PBS平衡柱子:至少5个柱体积②上样:经对比发现,上样流速需极慢才能结合,一般上样过夜(纯化原理是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蛋白对谷胱甘肽的亲和力)③PBS洗杂蛋白:洗到紫外监测基线平,至少1小时,时间充分的话最好用较慢流速洗2到3小时,这样洗脱下来的目的蛋白中杂蛋白较少。

④洗脱前buffer换体系:至少2个柱体积,8ml介质一般用20ml⑤洗脱buffer洗脱蛋白:洗脱速度很快,一般第2、3管浓度最大,注意收峰⑥3M NaCl再生柱子:一般会洗出一个小盐峰,再生时间不可过长,否则对柱子有伤害,5个柱体积即可(2)凝血酶酶切融合蛋白(以NGB为例)先后使用过sigma和鼎国的凝血酶,sigma的酶效率更高。

鼎国凝血酶买来为干粉,3000U每管,溶于1ml凝血酶酶切buffer(补1M CaCl2至终浓度2.5mM),分装至每管10μl共100管,30U/管。

合并GST柱下来的目的蛋白,紫外分光光度计OD595测蛋白浓度。

gst融合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的原理

gst融合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的原理

gst融合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的原理
第一步,细胞裂解。

通常使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或超声波等手段将目标蛋白所在的表达系统的细胞破碎,使蛋白从细胞溶液提取出来。

常用的细胞裂解方法有冻融法、超声波法和高压法等。

第二步,亲和层析。

利用GST融合蛋白在蛋白A/G琼脂糖或S-蛋白琼脂糖柱上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结合的特性,将目标蛋白与其他非特异性蛋白分离。

在这一步骤中,首先需要将裂解液与亲和层析树脂(例如:GST树脂)充分混合,使GST融合蛋白与亲和树脂结合;然后通过洗涤步骤,去除非特异性蛋白质的结合;最后,目标蛋白与亲和树脂的结合被破坏,并将其洗脱出来。

第三步,洗脱。

通过改变亲和层析树脂的pH值、离子浓度或添加特定试剂,破坏GST融合蛋白与亲和树脂的结合,实现目标蛋白从树脂上的洗脱。

常用的洗脱方法有酸洗脱、碱洗脱和还原洗脱。

第四步,纯化。

将洗脱的目标蛋白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

通常,还需要使用其他纯化方法,例如离心、电泳、层析等,进一步净化目标蛋白。

总的来说,GST融合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的原理是通过利用GST融合蛋白与亲和树脂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将目标蛋白与非特异性蛋白分离,然后通过改变条件破坏结合并将目标蛋白洗脱,最后进行进一步的纯化步骤,得到纯化后的目标蛋白。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优点,在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11重组蛋白纯化——可溶性蛋白纯化(GST)

11重组蛋白纯化——可溶性蛋白纯化(GST)

SOP6 谷胱甘肽亲和柱纯化带谷胱甘肽还原酶(GST)标签蛋白1.样品制备与“SOP Ni-NTA层析柱亲和纯化6His标签融合蛋白”中样品制备方法相同,裂解缓冲液(50mM Tris,150mM NaCl,2mM EDTA,0.5% NP-40,0.5% Triton X-100,0.5mM DTT ,1mM PMSF,1mM NaF ,protease inhibitors cocktail,pH7.5) 。

(PMSF,DTT,protease inhibitors cocktail在破菌前加入。

)适合于GST Pull- Down的细菌裂解液配方还有很多。

2.样品纯化Glutathione Beads亲和树脂灌装层析柱或直接使用Glutathione Beads预装柱,层析柱下端接核酸蛋白检测仪。

2.1 平衡层析柱至工作温度,纯化过程可在室温或4℃进行。

2.2 将层析柱固定在支架上,让其流尽树脂保护液,快流干的时候用至少5倍体积的平衡/洗涤缓冲液(50mM Tris,150mM NaCl,pH8.0)冲洗柱子。

2.3 制备的蛋白样品与平衡/洗涤缓冲液1:1混合,加到平衡好的Glutathione Beads中(保证目的蛋白与Glutathione Beads充分接触,提高目的蛋白的回收率),收集流穿液。

2.4 用10~15倍柱床体积的平衡/洗涤缓冲液清洗柱床,去除非特异性吸附的杂蛋白,收集洗涤液。

2.5 使用5~10倍柱床体积的洗脱缓冲液(50mM Tris,150mM NaCl,10mM还原型谷胱甘肽,pH8.0),收集洗脱液,即目的蛋白组分。

还原型Glutathione易氧化,也容易影响pH,需现用现配,同时注意调pH 8.0。

3.SDS-PAGE检测分析纯化过程各组分纯化过程中得到的样品(包括上样前样品液、流穿液、洗杂液和顺次收集的洗脱蛋白)以及原始样品使用SDS-PAGE检测分析纯化效果。

GST融合蛋白纯化方法

GST融合蛋白纯化方法

GST融合蛋白纯化方法
1) 1 目的片段接入pGEX载体;
2) 2 涂板,挑单克隆,2ml培养基小摇过夜
3)将小摇菌液接种至大摇培养基,37℃进行扩增,摇菌至OD600≈0.6-1.0,加入IPTG(终浓度1 mM)25℃诱导2-3 h(或者低温诱导过夜);
4)离心收菌(8000rpm,10 min),弃培养基,清洗细菌(用PBS离心),每升菌液约以50 mL PBS重悬,加入1:3000β-巯基乙醇(v/v),PMSF(终浓度1 mM),溶菌酶(母液10mg/ml,终浓度0.5mg/ml),冰上30min,或-20℃过夜;
以下步骤均在冰上操作:
5)超声破碎菌体(3个99个循环,工作3s,间隙3s),加TritonX-100至终浓度为0.5%,在4℃翻转器上摇30min以充分混匀,固定融合蛋白。

6) 12000 rpm,4℃,30min离心取上清,在上清中加入适量GST-beads(使用前用PBS清洗2-3次),在4℃翻转器上孵育4-5h;
7) 3000 rpm,5min离心弃上清,用PBS清洗3次(10ml PBS摇10min,离心5min),上柱(柱子使用前清洗干净,并用PBS润洗);
8)加入0.5 mL GST Elution Buffer,轻摇,2000 rmp,1 min离心,收集上清;
9)重复步骤8)至少两次;
10) 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纯度,Bradford法检测蛋白浓度;
11)将蛋白置于-80℃保存。

GST Elution Buffer:10mM Glutathione,50mM Tris-Cl, pH 8.0, 1;1000 加入PI
大量提取前应取少量菌液,改变IPTG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等,以确定蛋白表达的最适条件。

蛋白纯化和GST沉降技术

蛋白纯化和GST沉降技术

蛋白纯化和GST沉降技术【原理】细菌表达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主要用于蛋白的亲和纯化,也可以将GST融合蛋白作为探针,与溶液中的特异性搭档蛋白结合,然后根据谷胱甘肽琼脂糖球珠能够沉淀GST融合蛋白的能力来确定相互作用的蛋白。

一般在得到目标蛋白的抗体前,或发现抗体干扰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可以启用GST沉降技术。

该方法只是用于确定体外的相互作用。

【应用】1)确定融合(或探针)蛋白与未知(或靶)蛋白间的新的相互作用2)证实探针蛋白与已知蛋白质间可疑的相互作用【方法】一、GST融合蛋白的纯化1、菌种的活化:按1%的量在螺旋管中活化所需菌种,一般50ul的冻存菌接入5ml的LB中,37℃ 220rpm培养2、活化的菌种转接1%接种于5mlLB中,37℃ 220rpm培养至OD≈0.4~0.6 之间,即到达对数生长时期(大约3~4小时)3、取1ml菌液测定OD值,至OD≈0.4~0.6 之间,则取诱导前1ml,其余的按1/1000加入诱导剂IPTG ,低温小量诱导30℃ 200rpm,诱导过夜(小于16hr)4、次日取诱导后1ml,诱导前和诱导后各1ml,12000rpm ,离心2mins,弃上清,加适量的1*PBS,重悬菌液,再加1* loading buffer,混匀,沸水煮10mins, 12000rpm ,离心2mins,SDS-PAGE电泳考马氏亮兰染色5、如果考染结果显示GST融合蛋白(GST-X)诱导出来,则做大量诱导6、菌种活化后按1%转接种于100ml LB中,30℃ 200rpm 扩大培养至OD≈0.4~0.6 之间,即到达对数生长时期(大约3 小时)7、取1ml菌液测定OD值,至OD≈0.4~0.6 之间,按1/10000 加入诱导剂IPTG ,低温诱导20℃ 180rpm,制冷系数0.5 ,诱导过夜8、次日50ml离心管收菌, 4℃ 5000rpm 5mins 离心,每瓶100ml重复离心收于同一离心管中,大型离心机提前预冷9、每100ml 菌液沉淀加入10ml A 液重悬10、超声破碎。

GST标签蛋白纯化原理

GST标签蛋白纯化原理

GST标签蛋白纯化原理在实验中有过被高等教育的教授骂过:别人让你吃屎,你就去吃屎么或者稍微高级点的问候声:你有脑子么请稍微忽视当事人的失落、自尊心碎一地的感受,苦难不是一种财富,对苦难的反思才是一种财富。

在实验时,或许着急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做下来,而没有肯定的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加这样的试剂所以忽视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坏结果便发生了。

回归原理部分,回归解决若干个为什么的问题,让我们的实验更加规范化。

所以在接下来若干个专题阐述GST标签蛋白纯化的实验时,生物日记实验室部落首先搞清楚GST蛋白纯化的原理。

——当别人问为什么时,你知道为什么么GST标签蛋白纯化原理重组标签蛋白纯化利用谷胱甘肽的结构能够和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结合位点互补,谷胱甘肽通过SH基团与琼脂糖介质上的环氧乙烷基团通过环氧激活特异性偶联在琼脂糖介质上,带有GST 的标签蛋白与琼脂糖介质上交联的谷胱甘肽配体互补性结合,这种可逆性的结合在温和、非变性的条件下通过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洗脱下GST标签蛋白纯化原理Just why why why来,杂质通过结合缓冲液被洗脱去除,从而分离目的蛋白。

如果需要将GST标签从目的蛋白上除去,则可将蛋白酶结合到柱子上,在标签蛋白与谷胱甘肽结合时使用蛋白酶位点特异性切割,也可在洗脱之后再酶切。

另外,蛋白质的性质、载体的选择、宿主菌、表达和纯化的条件不同都能使最终标签蛋白的产量有很大的差别。

目的基因的表达在选择合适的表达载体时,应该注意载体的克隆位点、蛋白酶切位点、标签的位置、编码框等多种因素。

载体的选择pGEX载体可用于构建可诱导、高水平表达目的基因片段,带有GST标签蛋白通过特定的目的基因或者基因片段插入到pGEX的多克隆位点,在pGEX载体上带有laclp基因,该基因表达产物作为抑制剂结合在tac启动子的操纵子区,而在乳糖类似物IPTG的诱导下,目的基因能够在tac启动子的调控下表达目的蛋白。

gst标签工作原理

gst标签工作原理

gst标签工作原理
G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标签的工作原理主要体现在蛋白质的纯化和检测方面。

首先,GST标签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纯化中。

当与带谷胱甘肽配基的亲和介质特异性结合时,GST标签可以纯化出目标蛋白。

这是因为GST通过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有毒化合物的偶联反应,增加了目标蛋白的水溶性,使其更容易从细胞中释放并被纯化。

纯化后的蛋白可以用特异性的酶将GST标签切除,从而得到天然蛋白。

其次,GST标签还可以用于蛋白质的检测。

例如,很多商业化GST 抗体可用于对目的蛋白进行特异性检测。

此外,GST标签本身是一个在解毒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转移酶,分子量约为26KD,可以增加目标蛋白的可溶性并提高其表达量。

由于这些特点,GST标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融合蛋白的表达,可以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宿主细胞中表达。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生物领域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谷胱甘肽亲和层析

谷胱甘肽亲和层析

谷胱甘肽亲和层析谷胱甘肽亲和层析(Glutathion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引言:谷胱甘肽(Glutathione,简称GSH)是一种三肽,由谷氨酸(glutamic acid)、半胱氨酸(cysteine)和甘氨酸(glycine)组成。

作为重要的抗氧化剂和细胞内还原剂,谷胱甘肽在细胞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利用谷胱甘肽与其结合的特异性,实现对目标蛋白的富集和纯化。

一、谷胱甘肽亲和层析原理谷胱甘肽亲和层析基于谷胱甘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GS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的酶,可催化谷胱甘肽与多种底物之间的转移反应。

利用GST与谷胱甘肽的结合特性,可以构建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柱,将GST标记的蛋白与目标蛋白结合,并通过洗脱步骤将目标蛋白从柱上洗脱得到纯化的目标蛋白。

1.构建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柱将GST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并在其N-或C-末端加入适当的标签,如His标签或Flag标签,以便于后续的检测和纯化。

然后,将重组的GST融合蛋白表达于适当的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

细胞经诱导表达后,收获细胞并通过超声波破碎等方法裂解细胞获得细胞裂解液。

接下来,使用谷胱甘肽亲和树脂将目标蛋白与GST融合蛋白结合,通过洗脱步骤将目标蛋白从树脂上洗脱得到纯化的目标蛋白。

2.样品加载与洗脱将裂解液或其它蛋白样品加载到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柱中,目标蛋白与GST融合蛋白结合。

然后,使用洗脱缓冲液进行洗脱,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最后,使用洗脱缓冲液中的高浓度谷胱甘肽竞争结合位点,将目标蛋白从树脂上洗脱得到纯化的目标蛋白。

3.纯化目标蛋白通过洗脱步骤,将目标蛋白从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柱上洗脱得到纯化的目标蛋白。

可以通过检测目标蛋白的光谱特性、活性测定或Western blot等方法确认目标蛋白的纯度和活性。

三、谷胱甘肽亲和层析的应用谷胱甘肽亲和层析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纯化领域,特别适用于GST标记的重组蛋白的纯化。

GST标签纯化

GST标签纯化

方案一:GST标签的蛋白纯化1.200mL菌液离心所得的菌体用80mL 1×PBS 重悬,置于冰上超声10min(超声5s,停10s)。

2.超声所得产物留样1mL,剩余样品4℃,12000rpm离心30min。

3.收集上清,用0.45um的过滤器过滤,留样1mL 。

沉淀用20mL 1×PBS 重悬,留样1mL。

沉淀于-30℃保存。

4.准备Binding Buffer 1×PBS,pH=7.3Elution Buffer 50mM Tris-HCl,10mM 还原型谷胱甘肽,pH=8.0分别加入1mM DTT用于洗脱和结合8. 将Binding Buffer与柱子混合,500g、5min离心弃上清9、用PBS洗3次混匀缓和离心,500g、5min离心弃上清10.加入样品结合孵育1-2h500g、5min离心弃上清11.使用Elution Buffer洗柱,(或者使用2mol/L,4,6,8,尿素各洗一次柱,收集相应产物)共收集10柱体积的产物。

剩余Elution Buffer用于去除杂蛋白。

12将沉淀留样使用电磁炉煮沸5min,12000rpm离心10min,吸取上清。

同蛋白产物一同进行SDS-PAGE电泳。

未诱导诱导上清沉淀Elution7563方案二:1.200mL菌液离心所得的菌体用80mL 1×PBS 重悬,置于冰上超声10min(超声5s,停10s)。

2.超声所得产物留样1mL,剩余样品4℃,12000rpm离心30min。

3.离心后沉淀为包涵体,加入8M尿素重悬,静置半小时,12000 rpm 离心10min,上清即为溶解的包涵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S T标签蛋白纯化原理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在实验中有过被高等教育的教授骂过:别人让你吃屎,你就去吃屎么?或者稍微高级点的问候声:你有脑子么?
请稍微忽视当事人的失落、自尊心碎一地的感受,苦难不是一种财富,对苦难的反思才是一种财富。

在实验时,或许着急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做下来,而没有肯定的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加这样的试剂?所以忽视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坏结果便发生了。

回归原理部分,回归解决若干个为什么的问题,让我们的实验更加规范化。

所以在接下来若干个专题阐述GST 标签蛋白纯化的实验时,生物日记实验室部落首先搞清楚GST 蛋白纯化的原理。

——当别人问为什么时,你知道为什么么
GST 标签蛋白纯化原理 重组标签蛋白纯化利用谷胱甘肽的结构能够和GST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结合位点互补,谷胱甘肽通过SH 基团与琼脂糖介质上的环氧乙烷基团通过环氧激活特异性偶联在琼脂糖介质上,带有GST 标签蛋白纯化原理 Justwhywhywhy
GST的标签蛋白与琼脂糖介质上交联的谷胱甘肽配体互补性结合,这种可逆性的结合在温和、非变性的条件下通过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洗脱下来,杂质通过结合缓冲液被洗脱去除,从而分离目的蛋白。

如果需要将GST标签从目的蛋白上除去,则可将蛋白酶结合到柱子上,在标签蛋白与谷胱甘肽结合时使用蛋白酶位点特异性切割,也可在洗脱之后再酶切。

另外,蛋白质的性质、载体的选择、宿主菌、表达和纯化的条件不同都能使最终标签蛋白的产量有很大的差别。

目的基因的表达在选择合适的表达载体时,应该注意载体的克隆位点、蛋白酶切位点、标签的位置、编码框等多种因素。

载体的选择
pGEX载体可用于构建可诱导、高水平表达目的基因片段,带有GST标签蛋白通过特定的目的基因或者基因片段插入到pGEX的多克隆位点,在pGEX载体上带有laclp基因,该基因表达产物作为抑制剂结合在tac启动子的操纵子区,而在乳糖类似物IPTG的诱导下,目的基因能够在tac启动子的调控下表达目的蛋白。

宿主菌的选择
在选择宿主菌时,大部分大肠杆菌都能够克隆和表达pGEX载体,如果要获得全长的标签蛋白,一些特殊的工程菌即蛋白酶Lon、OmpT等缺失的菌种能够保护目的蛋白不被宿主菌降解,获得全长的标签蛋白,并且产量也可能更高。

大肠杆菌BL21是获得GST标签蛋白比较合适的宿主菌种,该菌种缺失Lon、OmpT两种蛋白酶,能够较高水平表达蛋白。

将目的基因DNA片段的编码区插入到载体上,插入的DNA片段的编码区不能超过2Kb,插入的末端序列和载体上的末端序列互补结合,目的基因片段在宿主细胞内表达,从多个克隆的宿主菌中筛选出最佳蛋白表达水平及相应生长条件,进行规模化培养。

在筛选最佳宿主菌时,应考虑细菌克隆、细菌培养(培养基、含氧量、生长温度、密度、诱导条件等)等因素。

后记: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相应的氨基酸的序列,表现出不同的理化性质,这些物理上的差异性可以作为进行蛋白纯化的线索,具体的实验操作还需多次实践验证,愿这些基础知识能为你的实验操作提供理论支持,我们是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有专业的蛋白表达纯化团队,若有需要请联系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