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心理分析学派
心理分析学派
![心理分析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4e72694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c.png)
心理分析学派1913年以后,弗洛伊德和他的一些信徒认为,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在人的整个活动领域中都具 有普遍意义,便把它广泛应用到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心理分析的理论由于被提到哲学-人类 学的高度,所以获得了弗洛伊德主义的称号。
心理分析学派还从生物本能决定论的立场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现象。如弗洛伊德本人就在这方面发表过许多言 论。他认为,整个社会制度,包括国家、机关、家庭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本能、欲望和在它们基础上所发 生的复杂的感情相互作用的结果。整个人类的历史是由“爱罗斯”(代表生的本能和欲望)和“腾纳托”(代表死 亡的本能和欲望)之间的斗争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有节奏的戏剧。在他看来,革命和起义是侵略本能的具体表现; 战争的不可避免性是由人的侵略、破坏的本能,即死亡的本能决定的;在艺术、科学和其他文化领域中,有的人 之所以有贡献,是由于他们的被排除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升华的结果。
心理分析学说产生后,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对精神病学、社会学、人类学、 法学等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若干领域发生了较大影响。弗洛伊德去世后,心理分析学派内部由于意见不同而分化为 大大小小几十种新的支派,其中有:以A.阿德勒为代表的个体心理学派;以K.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派;以霍 尔尼、沙利文、卡丁纳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心理分析学派,即新弗洛伊德主义,以及各种企图把弗洛伊德主义和马 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所谓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学派虽然花样各异,但在其理论中都程度不同地贯 穿着弗洛伊德学说的基本原则。
主流学派
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自心理学独立以来,一直在探索,一直在争论,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以下 几个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
理学十大学派简介
![理学十大学派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f200e0e6c85ec3a87c2c510.png)
理学十大学派综述一、内容心理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二、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
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布伦塔诺1838年1月16日出生于德国望族,他的学生斯图姆夫、厄棱费尔和弗洛伊德等均是心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意动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
三、机能心理学派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
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
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
把生理条件和心理现象都包括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
反对冯特式心理学的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元素,提出意识流的概念。
杜威的心理学为美国狭义的机能主义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一个连续的整合的活动。
心理分析学派评介
![心理分析学派评介](https://img.taocdn.com/s3/m/f7c9b24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a.png)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学派中有一派称为心理分析学派。
这一学派起源于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种叫做心理分析的治疗方法。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在全世界开始流行是缓慢的。
英国一位物理学家厄内斯特·琼斯博士在加拿大多伦多住过许多年,写了一篇文章《以俄狄浦斯情结解释哈姆雷特之谜》。
在美国,弗雷德里克·克拉克·普莱斯考特以心理分析学术语解释了“诗和梦”。
这是应用心理学分析文学的开始。
二十年代这一学派发展到了高潮。
目前在美国心理分析的术语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心理分析的目的是要使人们明白自己有一些所谓“无意识的冲突”,然后采取防御的途径。
要了解什么是无意识的冲突,首先要弄清楚以下几个术语: “失意”—失意的根源来自“进攻”的行为。
人要达到某一目的,便向这个目的进攻,进攻不成,受到挫折后便产生“失意”。
失意的反应有时是再进攻,有时却是“冷漠”。
失意是一种“无意识的冲突”。
“焦虑”,焦虑也是一种无意识的冲突。
它是欲望冲动受到自我抑制的结果。
焦虑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叫“克服”。
例如一个学生高考落榜,继续努力,准备下次再考,另一种办法叫做“防御机制”,例如上述学生落榜后不想再继续努力了,便想着:一个人并非一定要受高等教育不可。
这种办法有一种自欺的性质。
焦虑的造成,也可以是由于“约束”。
例如某一种欲望与社会道德抵触,便要约束自己。
童年时代的许多约束可能导致成年后的无意识的焦虑。
“约束”不同于“压抑”,后者是有意识的,前者指不自觉的。
约束的结果会造成对于原有的欲望的“遗忘”。
“合理化”—明知某一思想不该见诸行动而想出某种借口使之似乎有道理,这叫做合理化。
这是一般都知道的。
“反应形成”—有时一种隐蔽的动机造成一个人向相反的方向强烈表现。
这种倾向称为“反应形成”。
例如某一个人本来不喜欢另一个人,但却表现为对后者特别热情。
或者明明是一个色情文艺爱好者,却偏偏特别严厉地批判色情文艺,以表示自己的清白。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f7bc65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4.png)
心理学十大流派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多年来涌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
这篇文章将介绍心理学领域的十大流派,包括结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社会学习理论、生物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人类发展心理学和系统论。
1.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早期心理学的一种流派,以其关注分析心理过程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而闻名。
代表人物包括威廉·詹姆斯和爱德华·塔奇纳。
结构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将其拆分为更小的组成部分来理解。
然而,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结构主义逐渐式微。
2.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强调观察和测量可观察行为,而忽视内心思想和情绪。
行为主义的先驱是约翰·沃森和伯福斯·斯金纳。
行为主义者相信,行为是通过外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所确定的。
他们使用实验和条件反射来研究行为模式和学习过程。
3.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过程,强调我们如何获取、处理和保存信息。
代表人物包括乔治·米勒和乔姆斯基。
认知心理学研究记忆、学习、语言、注意力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它通过实验和模型构建来研究人类思维和心理活动。
4.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的主观体验和个体的自我实现。
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是该流派的代表人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到自由意志、自我概念和情感需求的驱动。
它注重个体的成长和达到个人潜力的过程。
5. 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是心理学领域最早的一种探索潜意识和个人心理动力的流派。
精神分析学主张人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受到心理冲突和潜意识欲望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使用自由联想和解析技术来揭示潜意识,并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
6.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结合起来,强调观察、模仿和情境的重要性。
阿尔伯特·班达和朱利安·罗特尔是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十大心理学流派
![十大心理学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a39f7e19964bcf84b9d57bd1.png)
心理学流派1879年以来,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热烈的学术研讨的繁荣局面。
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以后,又接二连三相继出现了或反对或继承冯特的理论,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上百个。
这些学派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地。
这些学派,有从内在的意识去研究的,有从外在的行为研究;有从意识的表层研究,有从意识的深层研究;有从静态,有从动态;还有从生物学、数理学、几何学、物理学、拓扑学、民族学、文化学等等其他不同角度去研究的。
所有的学派、包括相互继承的学派,在它们的心理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
这百余年心理学发展的速度以及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对心理研究成果的所有总和,对心理现象探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而贯穿心理学百年史的主干线,就是十大学派形成发展的历史。
这十大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
这十大心理学派无论从其对对象、任务、范围、方法以及从其规模和波及的领域来看,对心理研究的客观推动作用都是巨大的。
它们都曾经充当过心理研究过程中的主角,代表过一个时期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倾向,客观地左右过心理学史的发展。
当代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主体,也主要是博采十大学派学说之长处,汲取它们的合理的有价值的部分而形成的。
如今我们学习的任何一本《普通心理学》教材,其内容实际上都是对十大学派的精华部分进行了荟集的结果,是十大学派学说的主要结晶。
其中的主体理论、概念和规则几乎都可以溯源到十大学派,在那里找到出处。
心理学史上的其他学派,也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最后被十大学派所包容、吸收、淹没、归化了。
有的晦涩难懂,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共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于同一事物,由于经验、视角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认识的不同导致方法论的不同。
心理学流派
![心理学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65debb485acfa1c7aa00cccd.png)
心理学流派该部分内容在各省份教招、特岗等考试中偶尔会出现,题型一般以单多判为主,虽然难度不大,多是识记类的知识,但是容易被考生忽视,故梳理如下。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因为,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但心理学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
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心理学在独立后出现了各种流派。
一、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其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考虑到化学把物质分解成各种元素,那么心理学应该也可以同样地通过实验方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元素。
根据这一思路,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Structuralism)。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也叫建构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在美国建立的,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强调内省方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到20世纪20年代,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逐渐衰落。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机能主义心理学与构造主义心理学都主张研究意识,但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詹姆斯认为意识是像水流一样的,他称之为“意识流”。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
为此,后来他的一些追随者们走向了心理测量、儿童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性等各种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心理学十大门派之构造(功能主义)心理学派
![心理学十大门派之构造(功能主义)心理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13603b094a7302768e99399e.png)
心理学十大门派之构造(功能主义)心理学派1、发展背景及代表人物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以意识或意识经验为研究对象,心理学家的任务在于分析意识的内容,查明意识的组成元素和构造原理。
构造主义一词是铁钦纳在美国和威廉.詹姆斯的机能主义论战时采用的概念。
2、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1)研究对象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心理内容自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它的意义或功用。
他认为机能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应用,是心理技术,而非心理学本门。
(2)研究方法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对意识经验的观察,即内省法。
他打破了冯特的限制,把内省法应用到高级心理过程。
(3)研究的问题他认为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三个:①什么,即把意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元素;②怎样,即确定这些元素结合的规律;③为什么,即用一个与心理过程相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这个心理过程。
按照构造主义原理,铁钦纳发现的心理元素有3种:感觉、表象和感情状态,其中不能再简化的"心理原始粒子"是感觉。
三者有质量、强度、明晰性和持续时间长短等属性差异。
一切复杂而各异的高级心理过程都是由这3种元素复合而成的。
3、评论: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
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心理咨询的四大流派
![心理咨询的四大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db63311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c.png)
心理咨询的四大流派1、精神分析学派,又称“心理动力学派”。
创始人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
其主要观点认为一切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并不在于意识表面,而在于被压抑的潜意识层。
造成潜意识动力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弗洛伊德和他的后人们也众说纷纭,但归根到底离不开内在的动力基础,故称“心理动力学”。
而心理问题和障碍原因,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创伤性事件形成情结进入到潜意识内未被患者觉察,导致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由于形成心理冲突和障碍。
同时,由于症状本身满足了患者潜意识里的一些心理需要而得以持续存在。
精神分析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挖掘这些被压抑的潜意识,使其能够被患者觉察认可,自然释放了被压抑的能量而得以治愈。
由于潜意识分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此精神分析一个疗程的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至少在一、两年以上),故在现代追求快节奏生活的西方不太流行。
2、行为治疗学派。
其理论基础是以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开创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该学派以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为基础,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就是将外界刺激和个体原有的本能行为捆绑在一起的条件反射过程,比如将铃声的刺激和狗看到食物流口水捆绑在一起不断强化,由此形成当狗听到铃声以后也会流口水。
早期的行为学派完全否定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不愿意钻研在行为产生过程中的认知变化。
之后,华生由于个人原因离开心理学界,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在华生的基础了建立了新行为主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即个体在无意识触发某个行为以后,给予相应的奖励/惩罚,就能增加/减少该行为,由此形成强调个体主动性的新行为主义观点;再往后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又通过实验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即不需要通过针对个体的直接强化,通过社会观察也能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由此行为主义开始进入关注认知研究的时代。
心理学的十大学派
![心理学的十大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b492add828ea81c758f57826.png)
心理学的十大学派(摘自:《心理学》黄珉珉主编)一、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经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心理被分析到最后不能再分析的成分,则为心理元素,即为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
而人的心理,就是通过联想或统觉才把这些心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因此,冯特以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在于分析出心理元素并发现这些元素复合成复杂的观念的原理与规律。
由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内在的意识,因此,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我观察”,“自我体验”的实验内省法。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从实质上看,他的心理学体系基本上只是对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心理学成就的一个全面的历史总结。
他的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倾向还是停留在当时英国的以及德国的一些经验论、统觉说的传统的心理思想上,而并无整体上的对传统的较大突破。
而且,冯特的心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
所以,冯特的功绩并不在于他的内容心理学本身,而在于他为心理科学作出的那些不朽的贡献,一是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从数千年来附属于其他学科的状态彻底地分离、独立出来,二是总结、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三是利用创建的心理实验室,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各国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尔在一次大学的演讲中所说的:“冯特到任何时候都将作为伟大的里程碑而永垂不朽。
”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派第二学派,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有根本区别。
它反对心理学只研究心理内容,而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心理活动的本身。
心理的活动又叫意动。
心理的内容与意动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举例来说,如我们看见一朵花,花的印象即为“内容”,看见即为“意动”;我们听一支歌,歌的印象为内容,听则为意动。
十大心理学派简介
![十大心理学派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acafdecf8c75fbfc77db2dc.png)
一、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经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心理被分析到最后不能再分析的成分,则为心理元素,即为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
而人的心理,就是通过联想或统觉才把这些心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因此,冯特以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在于分析出心理元素并发现这些元素复合成复杂的观念的原理与规律。
由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内在的意识,因此,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我观察”,“自我体验”的实验内省法。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从实质上看,他的心理学体系基本上只是对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心理学成就的一个全面的历史总结。
他的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倾向还是停留在当时英国的以及德国的一些经验论、统觉说的传统的心理思想上,而并无整体上的对传统的较大突破。
而且,冯特的心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
所以,冯特的功绩并不在于他的内容心理学本身,而在于他为心理科学作出的那些不朽的贡献,一是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从数千年来附属于其他学科的状态彻底地分离、独立出来,二是总结、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三是利用创建的心理实验室,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各国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尔在一次大学的演讲中所说的:“冯特到任何时候都将作为伟大的里程碑而永垂不朽。
”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派第二学派,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有根本区别。
它反对心理学只研究心理内容,而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心理活动的本身。
心理的活动又叫意动。
心理的内容与意动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举例来说,如我们看见一朵花,花的印象即为“内容”,看见即为“意动”;我们听一支歌,歌的印象为内容,听则为意动。
心理学十大学派介绍
![心理学十大学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4b58f2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e.png)
心理学十大学派介绍以下文字将会按各学派的创始时间顺序一一介绍。
1.格式塔心理学派:建立于19世纪初,代表人物为M.魏特曼,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
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建立于19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代表人物为詹姆斯,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强调意识是流动的东西,称为意识流。
3.内容心理学派:建立于19世纪六十年代,代表人物为冯特,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即研究的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里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直觉到了什么。
4.意动心理学派:建立于19世纪末,创始人为布伦塔塔,他认为我们看见或思考事物所看、所思的事物是意识的内容,看和思的对象并非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看和思等意识的动作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5.构造心理学派:建立于19世纪末,代表人物铁钦纳。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结构,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6.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建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创始人为西格蒙德·佛洛依德,认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的结果。
7.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建立于20世纪初,创始人为华生,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
8.日内瓦心理学派:又名“皮亚杰学派”,建立于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期,创始人J.皮亚杰,他认为每门科学都要研究客体、该学科本身的理论结构和专门的认识论这三部分。
9.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建立于20世纪50-60年代,代表人物为马斯洛,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10.认知心理学派:建立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创始人奈瑟。
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
五分钟了解心理学七大流派
![五分钟了解心理学七大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ab56730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4.png)
五分钟了解心理学七大流派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因为,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但心理学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
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心理学在独立后的一百多年中,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冯特考虑到化学把物质分解成各种元素,那么心理学应该也可以同样地通过实验方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元素。
根据这一思路,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Structuralism)。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这一学派强调内省方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也就是内省。
到20世纪20年代,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逐渐衰落。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Functionalism)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John Deway,1859~1962)等人。
机能主义心理学与构造主义心理学都主张研究意识,但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因此,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斯认为意识是像水流一样的,他称之为'意识流'。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
为此,后来他的一些追随者们走向了心理测量、儿童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性等各种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十大心理学流派的联系与区别
![十大心理学流派的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c401d5f77232f60ddcca13d.png)
国籍
创始人
年代
核心观点
关键词
背景
1、内容心理学派
德国.冯特
19世纪中叶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和内容,发现心理元素复合成复杂观念的内在原理与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理元素
2、意动心理学派
奥国.布伦塔诺
19世纪末
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适应性意识流
5、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美.化生、斯金纳
20世纪初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刺激到反应S—R
6、格式塔心理学派
德国.魏特曼、考夫卡和苛勒
20世纪初
格式塔心理学派观点: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
整体大于部分
7、精神分析学派
罗杰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价值与尊严
德.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20世纪20年代
认为人内心的生物方面的冲动、情欲等原始本能的东西,是人的个体复杂生存活动和传宗接代的种族生存的主导驱动力。
潜意识
8、日内瓦学派
瑞士.皮亚杰
20世纪20年代
该学派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结构和机能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
发生认识论
9、认知心理学派
心理分析学派
![心理分析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8c584caecc22bcd126ff0cd6.png)
潛伏期 (6~12歲)
生殖期 (12歲以後)
性 器 官 的 成 目 的 在 繁 衍 後 產生不適當的 熟 , 使 性 本 能 代 , 追 求 穩 定 性觀念或性行 甦 醒 , 追 求 性 的男女關係。 為。 慾的滿足及異 性的愛。
層 面 位 置 內 涵 實 例 為 意 識 的 最 表 當下具理性的思考活動。 面。 識 位 意 識 冰 山 的 水 面上部分。 依循現實原則。 所有的感覺、 情緒等等。
呈現平衡/不平衡 狀態
意
位意識冰山的水平 模糊的思考內容,可透過注 能 被 回 憶 所 召
前意識 面上下部分。 意力的集中而被個體意識 回 的 記 憶 內 到,進入意識的層次。為自 容。 我所控。
本我(id) 生物性
自我(ego) 心理性
第2章 幼兒發展與輔導 2-9
人 格 意 涵 功 能 原 則
為 自 我 的 延 伸 , 約 束 本 我 的 衝 約 6 歲出現,含理 動。 超我(superego) 想 我 及 良 心 二 部 誘 導 自 我 符 合 社會性 份 , 是 人 格 結 構 道德標準。 中的裁判。
位 意 識 的 冰 山 底 為個體不自覺的內在思考活 防衛機轉。 層。 動、感情、慾望等等,受意 潛意識 依循快樂原則。 識的控制與壓抑而潛藏,為 本我所控,故無邏輯或因果 觀念。
人格發展:★ 性本能是先天的發展驅力,發展過程中性本能必須被滿足才能發展出
2-10 第2章
幼兒發展與輔導
健全的人格,若需求被 限 制 或 滿 足 過 度 , 都 會 造 成 遲 滯 現 象 而 阻 礙發展,無法順利向下一階段邁入,稱「固著」。 佛洛依德主張每個時期的經驗會影響成年後的人格類型,此即性心理 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有一定的順序,是質的改變。各分期如下: 口腔期(oral stage,出生~1歲):本能的需求經吸吮、吞嚥等口 腔活動來滿足。此期若父母未加以約束,長大後的性格傾向慷慨、 開放的處事態度。若口腔的需求受到嚴格限制,則長大後的性格將 傾向退縮、依賴、悲觀的處事態度。 肛門期(anal stage,1~3歲):本能的需求轉為肛門區的滿足,對 肛門的控制能力引起兒童的興趣,此期為訓練大小便的時期,父母 所營造的氣氛會影響兒童未來的人格。若父母的態度過於放任,兒 童長大後其性格將傾向浪費放肆、邋遢不堪。若父母的態度過於嚴 格,則其未來性格將傾向冥頑不靈、剛愎自用、小氣吝嗇。故 Freud主張訓練大小便的時機不宜太早、過於嚴格。 性蕾期(phallic stage,3~6歲):本能的需求以玩弄性器來得到滿 足,此期可能表現出戀父或戀母情結,這種衝突所帶來的焦慮會藉 由認同同性父母得到緩解。此期為幼兒性別角色發展最重要的時 期,若未經適當的輔導,則可能形成性別認同障礙。 潛伏期(latent stage,6~12歲):開始發展超我,性本能暫時平穩 下來,兒童將注意力轉移至學校或同儕的團體活動,男女界線分 明。 生殖期(genital stage,12 歲以後):因進入青春期及性器官的成 熟,使性本能再度甦醒,目的在繁衍後代,生活重心投注於穩定的 男女關係。 【性心理發展階段】
十大心理学流派及发展
![十大心理学流派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4370969011ca300a6c39003.png)
机能主义
机能心理学 Functional Psychology
机能心理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的心理学派,它代表了当时美国心 理学的主流。这个学派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和詹姆斯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主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与环境之 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机能心理学是在反对构造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 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 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先驱 是詹姆斯。机能心理学作为一个自觉的学派创始于杜威。其他重要代表有安吉尔和 卡尔。这个学派的活动中心是芝加哥大学。 1896年,杜威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心理学中的反射 弧概念》。他在这篇文章中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并阐明了心理学是研究心 理功能的主张,为美国机能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1906年,安吉尔进一步主张意识是适应环境的功能,并列举了机能心理学与构 造心理学的三点区别,指出:机能心理学不仅研究意识内容,还研究意识是怎样进 行和为什么进行;机能心理学把心理过程看作是有机体适应环境以满足自身生物学 需要的过程,因此它具有功利和实用的精神;机能心理学关心心物关系,它既研究 与意识过程相伴随的机体对应,也研究整个心一身功能以及有机体与环境的整个关 系。 1919~1938年,卡尔继安吉尔之后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在他的领 导下,芝加哥机能心理学达到成熟阶段。卡尔主张心理学应同时采用内省法和客观 观察法。他同意实验法是一种最理想的方法,但承认适当地使用实验法来研究心理 学是不容易的。他也同意采用文化产物分析法,主张用日常生活的观察资料来补充 科学观察之不足。 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单纯主观方面扩大到心理的客观方面(外部行 为),因此,这个学派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 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876457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7.png)
心理学十大流派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领域,它通过不同的流派和理论来解释和理解人类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十大流派,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对心理学的贡献。
一、结构主义流派结构主义是心理学的最早一个流派,它强调研究心理现象的结构和构成。
结构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詹姆斯,他提出了“意识流”理论,认为人的心理体验是一系列连续的意识状态。
结构主义流派对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功能主义流派功能主义流派相较于结构主义,更加关注心理现象的功能和目的。
其代表人物是威廉·詹姆斯的学生,也是第一位美国心理学教授之一的约翰·杜威。
功能主义流派认为心理活动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产物,强调心理过程的功能和作用。
三、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局限于可观察到的行为,忽略了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B·华生和伊万·巴甫洛夫,他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建立了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
四、人本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内在价值。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
他们认为人具有自我动力和自我决定的能力,注重心理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五、认知流派认知流派关注个体的思维过程,强调人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方式。
认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乔治·米勒、诺曼·库伯等。
他们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型,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和认知结构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六、解释主义流派解释主义流派关注个体的主观理解和经验,强调理解人的现实世界和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赫尔曼·埃宾豪斯、弗洛姆等。
他们通过对个体生活故事的分析,揭示了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多样性。
七、动机与人格流派动机与人格流派研究人类的动机和个体差异对行为的影响。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亨利·穆雷和列文托尔曼。
心理学十大流派(二)
![心理学十大流派(二)](https://img.taocdn.com/s3/m/cffe4a2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3.png)
心理学十大流派(二)心理学十大流派(二)6、格式塔心理学派:它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
代表人物有魏特曼、考夫卡和苛勒。
这是在冯特的本国因反对冯特的理论观点而产生的一大学派。
"格式塔"这一古怪的名称,是对形状、完形、整体等意思的德文译音。
"格式塔"的涵义:格式塔(gestalt)意为形式或图形,广义的说,意为形态或要义,它是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相对立的。
中文译为"完形"。
格式塔不是指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
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的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内。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魏特曼的似动实验。
苛勒的直接经验,用"经验"为意识的同义词。
苛勒用心理学和物理学相比较,认为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心理现象,都离不开直接经验。
研究行为要以客观经验和主观经验互相印证。
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认为心理学的对象除行为外,还有所谓的心理物理场。
含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而这两极的每一部分都各有它自己的结构。
考夫卡又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
他认为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受行为环境的影响。
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点有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格式塔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初的德国,当时德意志帝国迅速崛起,妄图征服世界,称霸全球,使世界各国都臣服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体。
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德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倾向于整体的研究,心理学也不例外。
哲学背景,产生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
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到马赫的中立要素观点,怀特海的新实在论观点和L.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的影响。
《西方文学理论》 术语解释 11.第十章 心理分析文论 10.0- 心理分析学派
![《西方文学理论》 术语解释 11.第十章 心理分析文论 10.0- 心理分析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82fbd71af61fb7360a4c652e.png)
心理分析学派〔School of Psychoanalysis〕:
心理分析学派,是20世纪初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根底上形成并盛行于欧洲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
弗洛伊德将心理分析学方法引入文学研究,以图更深入地理解作家的创作动因、作品的编码形式和文本的内在含义等问题,从而开创了心理分析文论这一理论流派。
其主要代表除弗洛伊德本人外,还有荣格、拉康、德勒兹等。
两次世界大战和欧洲禁欲主义的风行使弗洛伊德对人的本能、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此外,达尔文的进化论、莱布尼兹的单子论为弗洛伊德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借鉴。
赫尔巴特的意识阈理论、尼采的哲学、叔本华的欲望理论等为弗洛伊德提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借鉴。
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弗洛伊德开创了心理分析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分析学派(School of Psychoanalysis):
心理分析学派,是20世纪初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基础上形成并盛行于欧洲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
弗洛伊德将心理分析学方法引入文学研究,以图更深入地理解作家的创作动因、作品的编码形式和文本的内在含义等问题,从而开创了心理分析文论这一理论流派。
其主要代表除弗洛伊德本人外,还有荣格、拉康、德勒兹等。
两次世界大战和欧洲禁欲主义的风靡使弗洛伊德对人的本能、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此外,达尔文的进化论、莱布尼兹的单子论为弗洛伊德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借鉴。
赫尔巴特的意识阈理论、尼采的哲学、叔本华的欲望理论等为弗洛伊德提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借鉴。
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弗洛伊德开创了心理分析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