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近50年积温变化气候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近50年积温变化气候变化

————————————————————————————————作者:————————————————————————————————日期:

2

河北省近50年0℃界限温度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Analysis on the Changes of th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n 0℃Limit in Recent 50 Years in Hebei Province

本文利用京、津、冀区域内建站至2000年70个气象观测站点系统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河北省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初终间日数、积温的空间变化、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全省及各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积温变化均呈增加的趋势,全省范围内积温平均每10年增加了45℃.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太行山区,平均每十年增加了93.0℃;各区域的初终间日数变化都呈增加的趋势.初日呈提前的趋势, 初日在全省范围每十年提前了2.2天,终日呈推迟的趋势.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20卷第04期

作者: 李元华, 刘学锋, 刘莉, 张梅,

西藏高原农业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

利用GIS技术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西藏高原农业界限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界限温度的气候变化特点,得到一些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气候变化事实,主要结论有:

(1)西藏≥0℃初日总的分布呈自东南向西北推迟,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纬度的增大而推迟;终日与初日相反,由西北向东南逐渐推迟,并随海拔高度的升高结束得较早。大部分地区≥0℃持续日数不到150天;积温较少,不足1500℃,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纬度增加1°N和经度增加1°E,≥0℃积温分别减少150.6℃、14.9℃和22.5℃。

(2)除西藏东南边缘地区全年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外,其它各地从1月中、下旬起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开始,4000m以上地区推迟到7月上旬,甚至不出现。绝大部分地区≥10℃以上持续日数小于50天,积温不到500℃,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和经、纬度的增大,减少幅度较大。

(3)1971~2000年,西藏大部分站点≥0℃表现为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趋势。同样,雅鲁藏布江河谷农区、藏东农林区的大部分地方≥10℃为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趋势,以雅鲁藏布江东段河谷农区(拉萨、泽当)最为显著。

(4)从西藏界限温度的年代际变化来看,各站点≥0℃积温呈逐年代增加趋势,20世纪70年代,各站点≥0℃积温偏少,持续日数较短。80、90年代,大部分站点初日开始得早、终日结束得迟、持续日数长的特点。90年代大部分农区≥10℃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最为明显,是过去30年热量条件最优越的10年。

(5)20世纪70年代西藏各站≥0℃的初日均未出现异常提早年份,90年代终日异常偏迟年相对较多,1999年那曲地区大部、沿江一线大部、山南地区南部≥0℃持续日数异常偏长;70、80年代西藏各站点≥0℃的积温未出现过异常偏高年份,90年代后期大部分站点出现了异常偏高年份。

(6) 雅鲁藏布江河谷农区、藏东农林区的大部分地方≥10℃初日70年代多异常偏晚年,终日以异常提早结束年份居多。持续日数70年代多异常年份,80年代只有江孜出现了异常偏短年,90年代末拉萨、昌都持续日数较常年异常偏长。10℃以上的积温,昌都未出现异常;拉萨、泽

当70年代末异常偏低,90年代后期异常偏高;后20年波密从未出现异常。

雅鲁藏布江中游近40年异常初终霜冻的分析

以≤0℃最低气温作为霜冻指标,分析了雅鲁藏布江中游1961~2000年初终霜冻异常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

(1)近40年雅鲁藏布江中游东段表现为初霜来得迟、终霜结束得早、无霜期延长的显著趋势,使得生长季延长,其中泽当表现得最为显著。江孜则表现为初霜略推迟、终霜推迟、无霜期缩短的趋势。但从近20年初(终)霜冻的变化趋势来看,流域各站均表现为初霜来得迟、终霜结束得早、无霜期延长的趋势。

(2)流域东段20世纪70、90年代初霜来得迟、终霜结束得早、无霜期长,以90年代最为明显。近40年江孜终霜日呈逐年代推迟的趋势,70年代到90年代初霜日也表现为逐年代推迟的趋势。80年代,日喀则有60%的年份初霜降得早、终霜结束得迟,无霜期短于多年平均值。

(3)流域特早初霜冻频数为2~3次,以泽当最多。日喀则、泽当20世纪80年代各出现了2次特早初霜冻。江孜在70年代和90年代各出现了1次初霜来得特早的年份,其中1997年提早了32d,致使处于灌浆期的春青稞受冻,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特晚终霜冻发生的频数为1~4次,泽当最少,江孜最多,其中江孜主要出现在90年代。

(4)雅鲁藏布江中游只有泽当初终霜冻发生了气候突变,1986年初霜冻从一个相对偏早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晚期,1990年终霜冻从一个相对偏晚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早期、无霜期却从一个相对偏短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长期。

藏北牧草青草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西藏那曲地区1971~2000年≥5℃界限温度、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近30

年藏北牧草青草期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发现:

(1)藏北牧区牧草青草期为80~164天,水热条件较好的东部牧区,青草期较长,在130

天以上;热量资源较为贫乏的中部地区最短,少于100天。

(2)近30年来,藏北牧区牧草青草期间的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高0.18~0.36℃,以那曲地区中西部最为明显。青草期间的降水量除嘉黎表现为较显著的增加趋势,其它各牧区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各牧区青草期天数均表现为延长的趋势,≥5℃积温呈显著的增加趋势。青草期延长、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十分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3)从青草期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来看,藏北牧区大部分地区20世纪70年代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多,80年代气温最高、降水最少。20世纪70年代藏北各牧区青草期开始得晚、结束得早、持续天数短、积温偏少,大部分牧区青草期不足100天,不利于牧业生产。90年代截然相反,青草期开始得早、结束得晚、持续天数长、≥5℃积温偏高,牧草长势好,家畜抓膘期长,有利于牧业生产。

(4)过去30年里,那曲地区西部牧区平均气温从未出现过异常年,中东部牧区1976年异常偏冷。藏北各牧区降水量的异常年份主要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其中1976年为大范围的异常偏少年,而1980年则发生了大范围的异常偏多现象。

(5)20世纪70年代嘉黎、安多、班戈青草期出现了异常偏短年,其它各地未出现异常年。90年代那曲多异常年,1997年异常偏短,为过去30年的最小值;1995、1998年相继出现了偏长年。70年代中期藏北大部分牧区青草期积温异常偏低,80年代只有班戈、安多出现了异常年,90年代大部分牧区出现了异常偏高年份。

西藏高原农业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

根据西藏1971~2000年≥0℃、10℃界限温度资料,建立了小网格推算模式,应用GIS推算出500m×500m网格点上的农业界限温度值,分析了界限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趋势变化、年代际变化和气候异常。结果表明:

(1)西藏≥0℃初日总的分布呈自东南向西北推迟,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纬度的增大而推迟;终日与初日相反,由西北向东南逐渐推迟,并随海拔高度的升高结束得较早。大部分地区≥0℃持续日数不到150d;积温较少,不足1500℃,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纬度增加1°N和经度增加1°E,≥0℃积温分别减少150.6℃、14.9℃和22.5℃。

(2)除西藏东南边缘地区全年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外,其它各地从1月中、下旬起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开始,4000m以上地区推迟到7月上旬,甚至不出现。绝大部分地区≥10℃以上持续日数小于50天,积温不到500℃,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和经、纬度的增大,减少幅度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