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近50年积温变化气候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近50年积温变化气候变化
————————————————————————————————作者:————————————————————————————————日期:
2
河北省近50年0℃界限温度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Analysis on the Changes of th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n 0℃Limit in Recent 50 Years in Hebei Province
本文利用京、津、冀区域内建站至2000年70个气象观测站点系统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河北省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初终间日数、积温的空间变化、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全省及各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积温变化均呈增加的趋势,全省范围内积温平均每10年增加了45℃.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太行山区,平均每十年增加了93.0℃;各区域的初终间日数变化都呈增加的趋势.初日呈提前的趋势, 初日在全省范围每十年提前了2.2天,终日呈推迟的趋势.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20卷第04期
作者: 李元华, 刘学锋, 刘莉, 张梅,
西藏高原农业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
利用GIS技术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西藏高原农业界限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界限温度的气候变化特点,得到一些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气候变化事实,主要结论有:
(1)西藏≥0℃初日总的分布呈自东南向西北推迟,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纬度的增大而推迟;终日与初日相反,由西北向东南逐渐推迟,并随海拔高度的升高结束得较早。

大部分地区≥0℃持续日数不到150天;积温较少,不足1500℃,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纬度增加1°N和经度增加1°E,≥0℃积温分别减少150.6℃、14.9℃和22.5℃。

(2)除西藏东南边缘地区全年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外,其它各地从1月中、下旬起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开始,4000m以上地区推迟到7月上旬,甚至不出现。

绝大部分地区≥10℃以上持续日数小于50天,积温不到500℃,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和经、纬度的增大,减少幅度较大。

(3)1971~2000年,西藏大部分站点≥0℃表现为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趋势。

同样,雅鲁藏布江河谷农区、藏东农林区的大部分地方≥10℃为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趋势,以雅鲁藏布江东段河谷农区(拉萨、泽当)最为显著。

(4)从西藏界限温度的年代际变化来看,各站点≥0℃积温呈逐年代增加趋势,20世纪70年代,各站点≥0℃积温偏少,持续日数较短。

80、90年代,大部分站点初日开始得早、终日结束得迟、持续日数长的特点。

90年代大部分农区≥10℃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最为明显,是过去30年热量条件最优越的10年。

(5)20世纪70年代西藏各站≥0℃的初日均未出现异常提早年份,90年代终日异常偏迟年相对较多,1999年那曲地区大部、沿江一线大部、山南地区南部≥0℃持续日数异常偏长;70、80年代西藏各站点≥0℃的积温未出现过异常偏高年份,90年代后期大部分站点出现了异常偏高年份。

(6) 雅鲁藏布江河谷农区、藏东农林区的大部分地方≥10℃初日70年代多异常偏晚年,终日以异常提早结束年份居多。

持续日数70年代多异常年份,80年代只有江孜出现了异常偏短年,90年代末拉萨、昌都持续日数较常年异常偏长。

10℃以上的积温,昌都未出现异常;拉萨、泽
当70年代末异常偏低,90年代后期异常偏高;后20年波密从未出现异常。

雅鲁藏布江中游近40年异常初终霜冻的分析
以≤0℃最低气温作为霜冻指标,分析了雅鲁藏布江中游1961~2000年初终霜冻异常的气候变化。

结果表明:
(1)近40年雅鲁藏布江中游东段表现为初霜来得迟、终霜结束得早、无霜期延长的显著趋势,使得生长季延长,其中泽当表现得最为显著。

江孜则表现为初霜略推迟、终霜推迟、无霜期缩短的趋势。

但从近20年初(终)霜冻的变化趋势来看,流域各站均表现为初霜来得迟、终霜结束得早、无霜期延长的趋势。

(2)流域东段20世纪70、90年代初霜来得迟、终霜结束得早、无霜期长,以90年代最为明显。

近40年江孜终霜日呈逐年代推迟的趋势,70年代到90年代初霜日也表现为逐年代推迟的趋势。

80年代,日喀则有60%的年份初霜降得早、终霜结束得迟,无霜期短于多年平均值。

(3)流域特早初霜冻频数为2~3次,以泽当最多。

日喀则、泽当20世纪80年代各出现了2次特早初霜冻。

江孜在70年代和90年代各出现了1次初霜来得特早的年份,其中1997年提早了32d,致使处于灌浆期的春青稞受冻,造成大面积的减产。

特晚终霜冻发生的频数为1~4次,泽当最少,江孜最多,其中江孜主要出现在90年代。

(4)雅鲁藏布江中游只有泽当初终霜冻发生了气候突变,1986年初霜冻从一个相对偏早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晚期,1990年终霜冻从一个相对偏晚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早期、无霜期却从一个相对偏短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长期。

藏北牧草青草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西藏那曲地区1971~2000年≥5℃界限温度、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近30
年藏北牧草青草期的气候变化趋势。

结果发现:
(1)藏北牧区牧草青草期为80~164天,水热条件较好的东部牧区,青草期较长,在130
天以上;热量资源较为贫乏的中部地区最短,少于100天。

(2)近30年来,藏北牧区牧草青草期间的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高0.18~0.36℃,以那曲地区中西部最为明显。

青草期间的降水量除嘉黎表现为较显著的增加趋势,其它各牧区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

各牧区青草期天数均表现为延长的趋势,≥5℃积温呈显著的增加趋势。

青草期延长、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十分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3)从青草期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来看,藏北牧区大部分地区20世纪70年代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多,80年代气温最高、降水最少。

20世纪70年代藏北各牧区青草期开始得晚、结束得早、持续天数短、积温偏少,大部分牧区青草期不足100天,不利于牧业生产。

90年代截然相反,青草期开始得早、结束得晚、持续天数长、≥5℃积温偏高,牧草长势好,家畜抓膘期长,有利于牧业生产。

(4)过去30年里,那曲地区西部牧区平均气温从未出现过异常年,中东部牧区1976年异常偏冷。

藏北各牧区降水量的异常年份主要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其中1976年为大范围的异常偏少年,而1980年则发生了大范围的异常偏多现象。

(5)20世纪70年代嘉黎、安多、班戈青草期出现了异常偏短年,其它各地未出现异常年。

90年代那曲多异常年,1997年异常偏短,为过去30年的最小值;1995、1998年相继出现了偏长年。

70年代中期藏北大部分牧区青草期积温异常偏低,80年代只有班戈、安多出现了异常年,90年代大部分牧区出现了异常偏高年份。

西藏高原农业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
根据西藏1971~2000年≥0℃、10℃界限温度资料,建立了小网格推算模式,应用GIS推算出500m×500m网格点上的农业界限温度值,分析了界限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趋势变化、年代际变化和气候异常。

结果表明:
(1)西藏≥0℃初日总的分布呈自东南向西北推迟,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纬度的增大而推迟;终日与初日相反,由西北向东南逐渐推迟,并随海拔高度的升高结束得较早。

大部分地区≥0℃持续日数不到150d;积温较少,不足1500℃,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纬度增加1°N和经度增加1°E,≥0℃积温分别减少150.6℃、14.9℃和22.5℃。

(2)除西藏东南边缘地区全年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外,其它各地从1月中、下旬起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开始,4000m以上地区推迟到7月上旬,甚至不出现。

绝大部分地区≥10℃以上持续日数小于50天,积温不到500℃,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和经、纬度的增大,减少幅度较大。

(3)1971~2000年,西藏大部分站点≥0℃表现为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趋势。

同样,雅鲁藏布江河谷农区、藏东农林区的大部分地方≥10℃为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趋势,以雅鲁藏布江东段河谷农区(拉萨、泽当)最为显著。

(4)从西藏界限温度的年代际变化来看,各站点≥0℃积温呈逐年代增加趋势,20世纪70年代,各站点≥0℃积温偏少,持续日数较短。

80、90年代,大部分站点初日开始得早、终日结束得迟、持续日数长的特点。

90年代大部分农区≥10℃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最为明显,是过去30年热量条件最优越的10a。

(5)20世纪70年代西藏各站≥0℃的初日均未出现异常提早年份,90年代终日异常偏迟年相对较多,1999年那曲地区大部、沿江一线大部、山南地区南部≥0℃持续日数异常偏长;70、80年代西藏各站点≥0℃的积温未出现过异常偏高年份,90年代后期大部分站点出现了异常偏高年份。

(6) 雅鲁藏布江河谷农区、藏东农林区的大部分地方≥10℃初日70年代多异常偏晚年,终日以异常提早结束年份居多。

持续日数70年代多异常年份,80年代只有江孜出现了异常偏短年,90年代末拉萨、昌都持续日数较常年异常偏长。

10℃以上的积温,昌都未出现异常;拉萨、泽当70年代末异常偏低,90年代后期异常偏高;后20年波密从未出现异常。

气候变化对西藏粮食生产的影响
利用1961~2000年西藏主要农区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近40年高原主要农区气候生产力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气温、降水与小麦、青稞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近40年西藏主要农区升温趋势明显,以半干旱农区变暖最显著。

半湿润农区的年降水量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每10年增加69.2mm,而"一江两河"流域、昌都等半干旱农区的年降水量前20年呈减少趋势,1981年以后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

(2)、"一江两河"流域、昌都等半干旱农区的气候生产力P呈2次项曲线变化趋势,1983年以前表现为显著的减少趋势,此后表现为较显著的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63.4公斤/公顷。

半湿润农区40年来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222.8公斤/公顷。

"暖湿型"气候对增加有利,而"冷干型"气候最不利于农业生产。

20世纪80年代为Pv的最低期,90年代为Pv
的高值期。

(3)、作物气象产量与6、7月气温呈较显著的负相关,与降水总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

气温过高缩短了灌浆时间,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降水增加有利于作物增产。

GIS在热量资源分析中的应用
纪瑞鹏,张玉书,陈鹏狮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阐述利用GIS计算热量资源的思路和方法,将辽宁省热量资源推算到500米小网格上,分别建立空间分析模型,使热量资源信息在计算机上得以精确描述,实现热量资源快速、准确的调查。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主要热量资源空间分布规律,重点对90年代热量资源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为充分合理利用热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热量资源分析;空间模型;网格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24(2003)02-0224-06
THE APPLICATION OF GIS TO THE ANALYSIS OF THERMAL RESOURCES
JI Rui-peng,ZHANG Yu-shu,CHEN Peng-shi
((Shenyang Atmospher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henyang,110016,China)
Abstract: Based on logistic analysis and methology of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the thermal resour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calculated and distributed intonetgrid of 500 meters.The spacial distribution modezs were established seperately.GIS technology can precisely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of thermal resource on computer and therefore complete the inventory rapidly and exactly. In this paper,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of main thermal resourcee in Liaoning were analysized focused on the change of thermal resource in the 1990's and also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asouable utilizatior of thermal resources.
Key words: geo info system, analysis of thermal resource,space model,grid
在最近10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0.3~0.6℃,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气温明显变暖主要发生于35°N以北的东北、华北地区。

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南部,受全球变暖影响,各地热量资源已发生不同程度改变。

热量资源的变化给辽宁省的农业生产、种植制度、品种布局、农业结构调整等带来十分重要影响。

因此,对辽宁省热量资源重新进行斟密分析,对充分合理发挥各地区热量资源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特色农业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辽宁省至今仍沿用离散点等值线方法评估热量资源,虽能反映整个区域的趋势,但对于丘陵、山地地区,该方法误差较大,显得十分粗糙。

现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对热量资源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可大大提高分辨率,使热量资源的分析从平面走向立体成为可能。

传统的热量资源分析,由于气象观测台站相对比较少,且大部分设立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其观测资料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一定区域热量立体分布特征,而且分析精度低。

利用GIS就可以将气温值推算到小网格上,精度可达1 Km甚至几百米,完全可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要求。

1 辽宁省地理特征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经118°50′~125°47′,北纬
38°43′~43°29′,西南与河北省交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依,北和东北与吉林省接壤,东南隔鸭绿江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为邻,南邻黄、渤二海,陆地总面积14.81×104km2。

东部有长白山山系千山山脉,自东北向西南伸入黄海和渤海,构成辽东半岛,千山山脉山峰均在1000 m左右。

北有来自吉林省南伸的哈达岭与千山山脉相接于沈阳之东,形成辽东丘陵,海拔高度均在200m以下,此区由北向南显著减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西部为辽西丘陵山地,它是由河北省的燕山山脉的一部分和努鲁儿虎山(老虎山)及松岭山脉所组成,最高处海拔1000m上下,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阶梯式递减,到渤海沿岸构成了一条狭长的海滨平原,称为辽西走廊,海拔均在50 m以下,是关内外的交通要道。

全省地势自东、西、北三面向中部和南部倾斜,东西两侧为丘陵山地,中部为自东北向西南倾斜的辽河平原,具有山、平、洼等多种多样的资源类型。

影响热量资源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山体、海拔高度、纬度、经度等,把这类信息和气象台站数十年的气温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气温与地理参数的空间模型,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并通过系统良好制图功能,制作出精美气候资源分析图件。

2.1 建立辽宁省热量资源GIS基本数据库
利用GIS分析农业气候资源必须具备两方面资料[1]。

一是空间离散点(气象台站)基本气温资料,包括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10℃积温等,资料年代为1961年~2000年;二是基础地理数据资料,包括台站地理位置(经度、纬度、海拔高度)、行政边界、等高线、河流、交通等。

以上基础地理数据根据1∶250000测绘地图用地理信息工具分别按点、线、面方式数字化成电子地图,即地图数字化。

所谓地图数字化就是将地图转换成计算机系统能够识别的数据文件,这种数据文件符合一定的数据格式,有特别的比例尺和精度,包括各空间要素在某一坐标系统中的位置和属性。

其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50 m,上述地理数据数字化后,把相应台站的气温资料及台站地理位置等数据添加到点层数据属性表中,这样就建立起GIS数据库,对它们可以进行查询、分析、统计、计算等操作。

2.2 热量资源空间分布形式
国内外气候学家和农业气象学家相继提出了热量资源模拟计算方法和方程[2],通常热量的气候学方程为
T′=T(h,λ,φ)
式中:h为海拔高度;λ为经度;φ为纬度。

一般可简单表述为多元一次回归方程[2]
T′=b 0+b 1λ+b 2φ+b 3h
在计算小范围局地热量资源时,由于下垫面类型复杂,需对气候学方程进行修正,引入地形项ε[3],即
T=T(h,λ,φ)+ε
T=b 0+b 1λ+b 2φ+b 3h+ε ε=T-T
ε是实际温度和计算温度之间的差异,亦是多元回归方程中的回归残差。

2.3 热量资源空间分析模型的建立
利用Arcgis 8.1空间分析功能和GIS 数据库中热量要素值,可画出辽宁省热量要素等值线分布图(图1),它虽然能部分地反映区域热量资源的分布情况,但由于观测站点少,平均每个台站代表近2500km 2,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局地立体热量资源分布情况,所以需建立一套空间分析模型。

各相关研究表明,热量场的分布与地理因子关系密切,相关性较好,建立模型信度较高。

利用Fortran Power Station 4.0语言编写计算程序,将辽宁省48个气象台站的热量资料与海拔高度、地理纬度、地理经度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空间模型,辽宁省热量要素与地理参数模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热量要素与地理参数之间复相关系数不同,但都通过了信度α=0.01的显著性检验。

Fig.1 The equivalence line map of year mean tempera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Table 1 The thermal element and geographical parameter concern models in Liaoning
Province ————————————————————————————————
气候要素空间模型相关系数
the climatic element the spatial matrix the correlative coefficient
年平均气温T=88.1460-0.66464Φ-0.431λ-0.0046H0.941
1月平均气温T′=156.6019-1.758Φ-0.766λ-0.00688H 0.959
7月平均气温T7=44.7283+0.2998Φ-0.2672λ-0.0040H0.963
>=10℃积温T >=10=16974.63-38.713Φ-96.6015λ-1.16H 0.909
————————————————————————————————————————
2.4 计算结果误差分析
选择开原、辽阳、建昌、宽甸、瓦房店五站(未参与建模),将经度、纬度、海拔高度代入年平均气温模型中,计算结果最大误差0.52℃,最小误差0.13℃。

表2 年平均气温误差分析
Table 2 Error analysis of the year mean temperature 单位:℃
—————————————————————————————————
开原辽阳建昌宽甸瓦房店————————————————————————————————
年均气温 6.80 8.6 8.4 6.9 9.5
拟合气温 6.67 8.08 8.76 7.10 9.76
绝对误差 0.13 0.52 -0.36 -0.20 -0.26————————————————————————————————
2.5 制作热量资源数字图像
在Arcgis 8.1软件平台上,利用上面得到的空间模型进行计算。

将所用矢量(vector)数据转换为栅格(raster)数据,对海拔高度、地理纬度、地理经度等要素栅格图层进行常数运算,可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热量资源空间实际分布,计算结果仍为栅格图(图2),进行格式转换后,可得到气温等值线矢量图。

利用上述技术方法和建立的空间模型,进行辽宁省主要热量资源(年平均气温、1月份平均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模拟,重点对90年代热量条件进行仔细分析。

3 辽宁省主要热量资源分析
3.1 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分析
图2为辽宁省年平均气温栅格图,精度为500m×500m,从图中可以看出,辽宁省年平均气温高低主要受海拔高度、地理经纬度、地形地势和海陆分布的影响,气温分布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趋势,即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辽东半岛及环渤海湾地区年平均气温在9.0~10.0℃之间;辽河平原、辽西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在7.0~8.0℃之间;辽西及辽东低山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在5.0~
6.0℃之间;辽东山区年平均气温在5.0℃以下。

图2 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图
Fig.2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year mean tempera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3.2 辽宁省1月份平均气温分析
全省1月份平均气温南北温差大,大连南部旅顺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为-4.0℃,大连大部及环渤海湾地区在-8.0~-5.0℃之间,辽河平原中下游地区、丹东中部、锦州大部、阜新南部、朝阳中南部地区为-11.0~-9.0℃,辽西西部松岭、努鲁儿虎山区、辽东大部地区-18.0~-12.0℃,其中海拔在500m以上中高山地区低于-19.0℃。

3.3 辽宁省7月份平均气温分析
全省7月份平均气温南北温差很小,但受地势高低和海陆的影响,东、西部中高山区7月份平均气温在21.0℃以下;气温最高区域位于大小凌河流域、辽西走廊、辽河平原,气温达24.0~25.0℃;建平地区与东部千山脊和黄海沿岸气温在23.0~24.0℃之间;其余大部地区气温为21.0~23.0℃。

通过空间模型分析,当经度、高度相同时,每向北增加1个纬度,1月、年平均气温分别降低1.76、0.66℃, 7月平均气温则升高0.29℃。

当纬度、高度相同时,经度每增加1°E,1月、7月、年平均气温分别降低0.77、0.27、0.43℃,冬季经度对气温影响较大。

当纬度、经度相同时,海拔每升高100m,1月、7月、
年平均气温随高度的递减率分别为0.69℃/100m、0.40℃/100m、0.46℃/100m。

4 辽宁省90年代热量条件变化分析
近期许多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呈逐渐变暖趋势。

由于≥10℃积温值的大小,是衡量农作物可利用热量资源多寡主要标志,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持续日数,通常用来表示多数作物的生长季,所以,我们对≥10℃积温地域分布及时间变化进行详细分析。

利用1961~2000年共40年序列资料,计算多年≥10℃积温平均值(图3)。

其主要分布特点为:绥中县东南沿海狭长地带≥10℃积温在3772℃以上;辽西走廊、锦州地区南部、盘锦中西部、大连西部及南部地区≥10℃积温在3572~3772℃之间;朝阳中东部谷地、葫芦岛西北部、辽河平原中下游地区、丹东南部、大连北部及营口西北地区≥10℃积温在3372~3572℃之间;辽北大部、辽西和辽东丘陵地区≥10℃积温在3000~3372℃之间;医巫闾山个别地区、辽东及辽西海拔高度在500 m以上山区积温低于3000℃。

图3 辽宁省≥10℃积温图(1961~2000年)
Fig.3 ≥10 ℃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map in Liaoning Province(1961~2000 years)
利用1991~2000年资料,计算90年代≥10℃积温平均值(图4)。

其主要分布特点为:葫芦岛东部沿海地带、大连南部的旅顺、金州部分地区≥10℃积温在3772℃以上;葫芦岛大部、锦州大部、盘锦、辽阳、台安、海城、营口西部、大连大部≥10℃积温在3572~3772℃之间;丹东南部、沈阳大部、阜新东南部、朝阳谷地≥10℃积温在3372~3572℃之间;辽北中西部、东西部丘陵区、阜新北
部≥10℃积温在3172~3372℃之间; 辽东及辽西海拔高度在500以上山区积温低于3000℃。

通过图3与图4对比分析可知,辽宁省90年代≥10℃积温高值区明显扩大,积温量增加,热量条件得到改善,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条件得到更充分满足,低温冷害发生机率降低,这对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指导实际农业生产以及合
理、科学利用热量资源有着积极意义。

5 结语
(1)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热量资源空间分析模型,进行热量资源空间分布模拟和制图,实现辽宁省热量资源的快速、准确调查。

图4 辽宁省≥10℃积温图(1991~2000年)
Fig.4 ≥10 ℃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ma p in Liaoning Province(1991~2000 years)
(2)生成的辽宁省各热量资源栅格图,其结果表达精度利用常规网格法很难实现,说明在此利用GIS进行研究可行,此外GIS在进行其他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上也是大有可为的。

(3)应用此方法得到的气象资料网格点插值,尚需进行实地考察以提高推算模型的精确度,从而促进推算模型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殷剑敏,肖玉玲等.City Star在井冈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中的应用〔J〕.江西气象科技,2000(2):33-35.
〔2〕史舟,王人潮,吴洪海.基于GIS的山区年均温分布模拟与制图〔J〕.山地研
究,1997(4):264-268.
〔3〕《西部山区》课题组.广西小网格热量资源的计算与分析〔J〕.广西气象,1991(2):33-37.
收稿日期:2002-03-25
作者简介:纪瑞鹏(1972- ),男,辽宁北票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遥感和生态环境研究工作.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