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三首3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诗三首优秀4篇

中国当代诗三首优秀4篇

中国当代诗三首优秀4篇中国当代诗三首篇一教案示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屏幕显示海子遗照)这里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普通而没有特点的面孔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记忆。

然而他是才华卓越的诗人,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他就是海子。

二、关于海子:1.评价:“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

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

”(谢冕)“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西川)“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陈东东)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

作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师提供海子诗作《亚洲铜》等,学生也提供自己喜欢的海子的诗。

大家朗读欣赏,浅层次地了解海子。

三、小组协作,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步骤:1.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自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明确: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个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个图景不离细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却又远离喧嚣地独立在大海边。

这是一个明亮温暖的画面,是诗人真诚拟想的情景。

但很明显,第三个内容与前两者似乎不大相容,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人教版高一上册《中国现代诗三首》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上册《中国现代诗三首》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上册《中国现代诗三首》知识点现代诗是十分有趣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高一上册《中国现代诗三首》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再别康桥》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在伦敦剑桥大学,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途中。

他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3. 逐节讲析并评价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

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中国诗人的现代诗歌汇总

中国诗人的现代诗歌汇总

中国诗人的现代诗歌汇总中国诗人的现代诗歌1(1)《门前》顾城我多么期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我的门窗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完美有门,不用开开是我们的,就十分完美(2)《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盼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期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3)《我以前爱过你》普希金我以前爱过你感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去打扰你我也不想再让你难过悲伤我以前默默无语地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以前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会像我这样地爱你(4)《晚钟》洛冰晚钟敲响从城市那边飞来宁静的翅膀有家的人请回你们的家没家的人请走进那夕阳晚钟敲响从夕阳的眼中流出宁静的凄凉爱我的人请过来一齐唱恨我的人请躲开那月光晚钟敲响从新月的梦里落下宁静的忧伤生者依旧习惯地擦去泪水逝者已矣请回到你们的天堂晚钟敲响从天堂上方传来星空的回荡醒来的人,请守好你们的梦想沉睡的人,请把一切遗忘中国诗人的现代诗歌2(1)《青春》席慕容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後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著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2)《渡口》席慕容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明白思念从此生根浮云白日山川庄严温柔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华年从此停顿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渡口旁找不到一朵能够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3)《无怨的青春》席慕容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必须要温柔地对待他。

歌颂新中国的现代诗

歌颂新中国的现代诗

歌颂新中国的现代诗1、《沁园春·国庆》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2、《爱祖国更爱家乡》淡黄的温情,我的心灵纵然追随那,澎湃在北国大地上的黄河水流动蜿蜒,我的心灵激荡追寻那惊涛在南国热土上的长江水直奔东海。

她们是国人生命海岸中的一抹金黄的闪光。

隔河两岸是心驰神往的天堂,抬头豁然,祖国好。

低头乐怀,家乡美。

脚下是我追寻的圣土,蓦然回首。

爱祖国,更爱家乡。

岁月悄无生息地流淌,沿着时间的路途。

祖国欣欣向荣一片好,忆往昔,千古风流人物看今朝,英雄尽显本色。

我欣欣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于是乎?便置身百里杜鹃,才知花的天堂,鸟的天堂;走进草海,去感受海的静谧;旭日从上帝山爬起,无数柳枝与海共舞;浓浓的乡景乡情,与谁同醉?是谁谱写一曲曲乡间的民歌?伫立在微风中感受绿树野草散发出的清香瞬间春暖花开,温馨无限。

条条乡间道路,四通八达。

片片绿色树林,装扮家乡。

心灵顿时感到倚天长剑,划破天宇。

3、《祖国颂》六十年前,伴随着一个伟人雄伟庄严的声音;您诞生了,从此世界的东方有了您巍峨的身影。

三十年前,伴随着另一个伟人的频频招手;您开放了,从此多彩的世界有了您呐喊的声音。

二十年前,伴随着第三代领导人的彻夜思考;您飞翔了,从此强手如林的世界上您日新月异。

十年前,伴随着毛主席的亲切微笑;您腾飞了,从此世界的东方您谱写了一首强国之歌。

现代三首诗

现代三首诗

现代三首诗《现代三首诗的解读与赏析》一、《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二、衍生注释1. 断章:这里的“断章”可以理解为截取片段。

整首诗像是从生活这个大篇章中截取了几个瞬间画面组合而成。

2. 装饰:在诗中的含义并非一般的装修点缀之意,而是一种意境的营造。

明月成为了让窗子变得更美的元素,而桥上看风景的人也成为了他人梦中美好的因素。

三、赏析1. 主题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

主题围绕着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换的关系。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个体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

2. 情感一种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情思。

有对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体悟,既没有强烈的喜悦也没有深沉的悲伤,平静中带着思考的韵味。

3. 表现手法采用了画面构造的方式,短短四句诗,构造出四个画面:桥上人看风景、楼上人看桥上人、明月与窗、桥上人与他人的梦。

通过这些画面的切换,如同电影剪辑一般自然又富有深意,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作者介绍卞之琳,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

他的诗充满哲理思考,风格幽隐精致,语言简洁且富有内涵,常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深刻的道理,在新诗发展历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五、运用片段1. 在社交场合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在专注看着人群中的某个人的有趣举动(就像在桥上看风景),却不知你自己也成为了另一个人眼中独特的风景。

这时你就可以说:“你知道吗,这就像卞之琳的《断章》里写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2. 当你和朋友讨论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以及相互影响时,你可以说:“这让我想到卞之琳的那首《断章》。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有时候就像那扇被明月装饰的窗子,而从另外的角度看,我们又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们的关系如此微妙。

”3. 假如你在写一篇关于美学或者审美关系的文章,就可以这样引用:“卞之琳的《断章》为我们呈现了绝美的审美关系的范例,桥上看风景的人在审美风景,而他又成为了楼上人审美对象,正如他诗中所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深刻地揭示了审美主体与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转换关系。

现代古诗词三首大全,和题目

现代古诗词三首大全,和题目

现代古诗词三首大全,和题目《五律·醉春》(押双韵九文)东风吹陇下,惹我泛春心。

李杏含菲色,桃樱吐隐痕。

季节何相似?观赏亦因人!花间一壶酒,足怡醉锦尘。

《七律·情事》红尘遗梦总关情,情路看穿一场空。

儿女长成劳父母,爹娘老病子无踪。

人生有幸铭心恋,初恋无邪几对成。

逝水流年谈旧事,百年孤单释平生。

《五言·生日》芳辰今朝是,转瞬又一年。

终日忙生计,问候三两言。

音信隔南北,情深意渐浅。

傍晚见诞词,尤觉心中惭。

日子真忙乎?闭目亦茫然!回首几十载,知心屈指算。

今日闻寿讯,岂敢再默缄。

空谷传诗音,流水为卿弹。

杏桃几度红,杨柳几度喧。

鹤鸣神逾爽,松摇节更坚。

月柔莺语脆,如水夜风婉。

写下五言诗,阿姊生马家,才貌也双全。

解语知宫商,容姿羞月仙。

晨氛澄霁妆,北斗南箕染。

春水碧馀影,清风霞夕烟。

象服两鬓青,花动一池翩。

酒劝三分醉,舞动催七弦。

戏衫脱无累,快活百十年。

下种言非妄,开花果定圆。

有爱真老大,无欲自悠闲。

行楷人称德,青松叶常妍。

烛光祥云生,北窗春风暖。

开宴祝椿龄,落笔人寿萱。

1、《沁园春·雪》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长恨歌》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精选-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文档资料

精选-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文档资料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再别康桥》教学目的:一、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一、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一、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二、媒体设计:1、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2、播放动画《再别康桥》。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

《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

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

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动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

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分小组讨论。

现代诗短诗三首

现代诗短诗三首

现代诗短诗三首
现代诗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它与传统文学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现代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简洁明了,用词简单而有力,表达的情感深刻而真实。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三首现代诗短诗。

第一首:《春天的风》
春天的风,吹过草地,
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
带来一片新的绿色,
一片希望和生机。

这首现代诗短诗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诗歌简洁明了,用词简单而有力,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第二首:《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落在枫叶上,
发出一声声哀伤的叹息,
落在泥土上,
滋润着万物生长。

这首现代诗短诗表达了秋天的美丽和哀伤,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哀伤,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生机和希望。

第三首:《冬天的雪》
冬天的雪,飘落在天空,
轻轻地覆盖了大地,
白茫茫的一片,
让人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和美丽。

这首现代诗短诗表达了冬天的美丽和寒冷,让人感受到了冬天的美丽和寒冷,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冬天的生机和希望。

总之,现代诗短诗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生机。

希望大家喜欢这三首现代诗短诗,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现代诗短诗,感受到它的美丽和力量。

中国当代诗三首3

中国当代诗三首3

中国当代诗三首3一.关于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到福建省文联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__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二.朦胧诗简介:涌现于80年代左右。

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

他们是一群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例:《老马》与《致橡树》对比印证“朦胧诗”的两大特点“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直往心里去,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析: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几近分行的散文化格式,单一的老马意象表达出各阶层的人包括作者自己所承受的各种物质重负和心理重负。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1.《再别康桥》现代·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代·海子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3.《我爱这土地》现代·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中国现代诗歌大全

中国现代诗歌大全

中国现代诗歌大全
中国现代诗歌1、《你见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就是这样,你见过了大海,并想象过它,可你不是,一个水手。

中国现代诗歌2、《笑的种子》
把一粒笑的种子,深深地种在心底,纵是块忧郁的土地,也滋长了这一粒种子。

笑的种子发了芽,笑的种子又开了花,花开在颤着的树叶里,也开在道旁的浅草里。

中国现代诗歌3、《狼之独步》
我乃旷野里独来独往的一匹狼。

不是先知,没有半个字的叹息。

而恒以数声凄厉已极之长嗥摇撼彼空无一物之天地,使天地战栗如同发了疟疾;并刮起凉风飒飒的,飒飒飒飒的这就是一种过瘾。

中国现代诗歌4、《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中国现代诗歌5、《无题》
什么时候再能有,那一片静;溶溶在春风中立着,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什么时候还能那样满掬着希望;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现代诗短诗三首

现代诗短诗三首

现代诗短诗三首
《现代诗短诗三首》是一篇以现代诗为主题的文章,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三首现代诗,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第一首现代诗:《草原》
草原广阔,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空湛蓝,白云飘荡。

这首现代诗以草原为主题,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草原的壮美和自然之美。

诗人通过对草原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这首现代诗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种对自然的呼唤和关注,提醒人们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第二首现代诗:《夜色》
夜色深沉,星光璀璨。

城市的喧嚣渐渐消失,只剩下宁静和美好。

这首现代诗以夜色为主题,通过对夜晚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神秘。

诗人通过对夜色的描写,传达出对宁静和美好的向往,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的厌倦。

这首现代诗的价值在于,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学会放慢脚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追寻内心的宁静。

第三首现代诗:《爱情》
爱情是一朵花,需要用心呵护。

它需要付出,需要包容,更需要珍惜。

这首现代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复杂。

诗人通过对爱情的描写,传达出对爱情的崇高和尊重,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呵护。

这首现代诗的价值在于,它提醒人们在爱情中要学会包容和珍惜,不要轻易放弃,更要用心呵护。

总之,这三首现代诗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们通过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描写,传达出了诗人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这些现代诗不仅是一种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它们具有启迪和感染人心的力量,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第二课中国现代诗三首

第二课中国现代诗三首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作家作品简介第二课中国现代诗三首1.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着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剑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闻一多:诗人,文史学者。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

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

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专著。

有《闻一多全集》。

3.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还有笔名梁真。

祖籍浙江海宁。

“九叶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

诗作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具有坚韧不拔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

出版有诗集《探险者》、《穆旦诗集》、《旗》、《穆旦诗全集》等。

第三课中国当代诗三首1.“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 80 年代初引发出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便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

“开山鼻祖”食指;主要诗人有舒婷、顾成、梁小斌等,涌现于80年代左右。

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

中国现代诗三首(第一课时)

中国现代诗三首(第一课时)

中国现代诗三首(第一课时)中国现代诗三首从容说课《中国现代诗三首》包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和穆旦的《赞美》《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

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

它以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美的物象表达了一种极普通的离情和那微波轻烟似的别绪,如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轻柔舒缓,令人回味无穷。

鉴于本诗的特点,我精心录制了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潺潺小溪的录像,再配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然景物与个人自由天性相融合的氛围,并以诵读法贯穿教学全程,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其别具一格的意境之美,进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节奏高度和谐一致,体现了闻一多“三美”的主张。

诗人以奇特的比喻创造出了深刻幽玄的意境,曲折地抒发了他归国初期忧愤沉郁的感情。

本诗的教学,仍以诵读法贯穿全程,闻一多先生关于“三美”的创作主线,只作简要介绍,主要通过教师指导诵读,学生反复诵读感悟、理解诗人的情怀,体会诗歌的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

穆旦的《赞美》一诗,以深沉的笔触,描摹了忧患中的祖国,赞美了在日寇铁蹄践踏下,“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上了抗争道路的中国农民,赞成美了“一个已经起来”的民族。

这首诗歌的教学除注重诵读外,重在指导学生体会诗中生命的庄严感、历史的厚重感、现实人生的时代感。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风格迥异,异彩纷呈。

在针对其各自特点设计不同教学方案的同时,本教案也注意到了其共性之处。

因此,将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作为教学重点。

将感受诗歌涌动着的激情,把握主题,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作为难点来突破。

本课教学具体的步骤为: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品味感悟,突破难点——延伸阅读,深层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的简历及其不同的创作风格。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三首诗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1.中国现代诗三首篇1教案示例《赞美》教学目的: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

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

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

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

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四、阅读第一小节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

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

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

(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

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现代诗歌三首短诗

现代诗歌三首短诗

现代诗歌三首短诗
反映生活
人间烟火永不止,
昨夜风霜今天继,
忙碌人群搭长街,
目光陌生话语杂,
夜空无边星斗密,
午后阳光洒满地。

这首诗通过描述烟火、风霜等生活中常见的景象,表现出繁忙的都市
生活的场景。

烟火、风霜,是人生途中的历练,和喜怒哀乐交织在一起。

搭长街的人群,是现代城市中熙熙攘攘的场景。

夜空中星斗密布,让人感叹各种未知的生命瞬间地消失了。

而午后阳光洒满地,则仿佛
让人看到了生活的光辉与温暖。

描绘自然
花影斜橘,水声娇莲,
岩石古苔,林间野鹿。

恬静素光,纷繁念空;
日月荣华,苍穹展翅。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的美景,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景象的赞
赏之情。

花影斜橘,水声娇莲,用最简洁的言语道出花影和水声的惬意。

岩石古苔与林间野鹿则是表现出大自然的原始美,恬静素光、纷繁念空,则表现出了自然的温婉、愉悦。

日月荣华、苍穹展翅,是展现出大自然的恢弘壮丽。

生活体验
藤上满怀望,
秋色到峰头。

过客笑我痴,
我却依然瑟。

这首诗句短小,却表达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体验。

藤上满怀望,是表达作者对美好憧憬和向往。

秋色到峰头,则是表达出美好的生活体验。

过客笑我痴,表现出对自己轻轻一笑的态度;而我却依然瑟,是表达出对自己的坚持和追求。

总之,这三首现代诗歌都用简短而生动的语言,切入生活,表现出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生命的领悟,充分展现了现代诗歌的魅力。

现代诗精选三首

现代诗精选三首

现代诗精选三首
临古战场有感
芥草残阳道
孤云落日愁
殿前弦柱舞
塞北鼓锤收
折戟沉寒魄
残衣裹断头
将*披汉*
路死报南州
秋日独饮
一曲新词杯酒无,西风入室苇帘疏。

秋潭才染三分绿,晚照尚留半刻朱。

锦绣蒙尘着雪鬓,*郎才尽化村夫。

清宵酒醒露台冷,月过女墙归草庐。

邮箱
什么时候能收到你的信
花再开的时候吗
邮差也不知道
一个月
北风又要吹起了
穿上你送来的大衣
看邮车带走最后一片落叶
两个月
有铺天盖地的大雪
埋住门口长了锈的绿皮邮箱
锁眼还在偷偷的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诗三首3
二解题:
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

三配乐朗诵
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
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四学生吟诵、品味、欣赏
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
(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

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

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2)理解作者作别母校的感情在诗中字里行间的体现。

(3)体会这首诗如何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

音乐美主要表现在:①押韵(请学生在诗终画出韵脚);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回环复沓,开头和结尾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辉斑斓”等
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各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汇报,教师适时提出巡视中发现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

以闻一多对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过渡,引入对《死水》的学习。

先从“三美”入手体会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品味欣赏,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该教案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的思想。

探究活动
(1)学生自愿结组,对徐志摩的诗歌和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异和同。

(2)学生可就本课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进行研究,建议切入点小。

(3)可以召开现代诗歌朗诵会或现代诗歌赏析会,材料来源于课本、读本或其他诗集等。

(4)可以就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写一篇评析鉴赏笔记,挑选有见地的班上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