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大全(1—6册全)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重点词语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4、将焉取之(焉:哪里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2、共其乏困(共:供3、秦伯说(说: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三、一词多义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四、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五、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六、特殊句式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3、晋军函陵(省略句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七、重点句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

译: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高中语文1_6册]]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高中语文1_6册]]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高中语文1—6册)】 (1)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高中语文1—6册)】 (1)

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高中语文1—6册))《诸子喻山水》《论语·子罕》: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

《韩非子·大体》: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

《管子·形势解》:治国、治学上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士人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论语·雍也》:智者天性容易亲近水,并以水为乐;任者天性自然亲近山,并因恬静自安而得以长寿。

《论语·子罕》: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仿滔滔流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进德修业。

《孟子·离娄下》: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实际不相符,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息。

《孟子·尽心上》: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老子》八:“上善”之人的七种美德:甘于众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待人和善仁慈,言谈恪守信用,从政善于治理,办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时机。

《老子》六十六:主张“谦下不争”,包容和善处万物之下。

《老子》七十八:主张为政“贵柔”《孙子·虚实篇》:强调用兵“变”的原则,顺应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写作特点:设喻说理《秋水》庄子主题:大和小是相对的;人的认识受环境制约,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写作特点:1、形象化的说理:人物刻画中说理;景色描写中寓理;巧用比喻说理2、气势充沛:来自于文章本身内容的连贯一致性和内在的逻辑力量;来自于各种语言技巧的运用:如排比、连续反问等。

《前赤壁赋》苏轼主题:文章以“乐—悲—乐”为感情线索,表达作者乐观旷达的思想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情趣。

写作特点: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情景理交融。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主题:借游记写感想、发议论,说明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而不要浅尝辄止,人云亦云。

(完整)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完整)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是)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在)6《师说》7.传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8.师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③吾师道也(学习)④师必退(军队)9.从①从惑而不从师(跟随)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游褒禅山记》17.道①有碑扑道(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18.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原因,可译为“因为”)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则吵矣(大概)19.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伶官传序》20.归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归依)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④若水之归下也(归聚,汇聚)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返回)21.易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③以乱易整,不武(替代)④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22.告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祷告)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祭告,祷告)《石钟山记》23.鼓①微风鼓浪(振动)②噌吨如钟鼓不绝(一种打击乐器)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击鼓)24,殆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②郦元之所邮闻,殆与余同(大概)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几乎,近于)25.发①而大声发于水上(发出,发生)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射出)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出发)④舜发于畎亩之中(启用,被任用)⑤发闯左遗戍渔阳九百人(征发,征调)⑥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⑦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⑧而又有剪发杜门,佯挂不知所之者(头发)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⑩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项脊轩志》26,顾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勒草庐之中(拜访)③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27.稍①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公家给的粮食)②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逐渐,渐渐)③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稍微,略微)28,置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放)②内外多置小门(设置)③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29.去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距离)②比去,以手阖门(离开)③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除掉,去掉)30.归①后五年,吾妻来归(旧时女子出嫁称为“归”)②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回来)③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五人墓碑记》31.盛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期莫能与之争(兴旺,旺盛)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把东西放在器物中)32.卒①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③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终于)④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猝)33.徒①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②故予概念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34.私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了民(偏爱)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偷偷地)《登泰山记》35.阴①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天)③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暗地里)36.始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③余始循以入(开始)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37.望①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远看)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③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名望)④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每个月的十五日)38.坐①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坐在)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座位)③王曰:“何坐?”曰:“坐盗。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大全(1—6册全)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大全(1—6册全)

指某

32.而倔 阡 中 倔, 釐崛金 ,崛 , 銔 33.赢粮而 从 , 釐 金 , 銔 銙鸿门 銚 34.距 距, 釐拒金 ,把 銔 35.毋内 内, 釐纳金 ,接纳,使 来銔 36. ,要 要, 釐 金 , 銔 37.言臣 倍德 倍, 釐背金 , 背,背叛銔 38. 可 蚤自来 王蚤, 釐早金 銔 39. 将 臣 郤寓 寓 郤, 釐隙金 ,嫌 ,隔 銔 40.因 沛 , 釐 金 , 銔 41. , 属 , 釐 金 ,如 銙 集 銚 42. 趣舍 殊 趣, 釐 金 , , 43. 视 , 釐犹金 ,犹如,如 銔 銙 去来 銚 44. 翳翳 将入 , 釐 金 , 銔 45.曷 心任去留 曷, 釐何金 , 銔
孰 鈇
孰 (
鈋 巴 胜状,在洞庭 湖 ( 美的) 銙 銚 绝 鈇忽然 ,群响 绝 ( ) 鈈自 世 秦时 ,率妻 邑人来 绝境 (隔 断) 鈉 妙绝 (到了极点) 鈊 绝类 勒 (非常)鈋假 楫 , 非能水 , 而绝 河 (横渡) 强 鈇挽弓 挽强,用箭 用长 ( 力的弓)鈈蚓无爪牙 利,筋骨 强 (强大,强健) 鈉策勋十 转, 千强 ( 余) 鈊乃自强 , 四 ( qiang,竭力,勉强) 假 鈇 是人 书假余(借)寓 鈈君 生非 ,善假 物 (凭借銓借 )鈉假 人焉, 言复 , 必疑 (假如,如 ) 鈊乃悟前狼假寐, 诱敌 ( 釐真金相 , 真,假装) 望 鈇吾尝跋而望 , 如登高 博 (向 处看)鈈 夜望将 , (盼望銓希 望)鈉 达德隆望尊 ( 望) 鈊 冬 望 前 ( 圆 时, 历 十 ) 闻 鈇 风而 ,声非 疾 ,而闻 ( )鈈博闻强 ( 闻銓知识)鈉 能 前时 闻 (声誉銓 声) 銙 秦论銚 制 鈇……王廖銓 銓 銓 奢 伦制 (统率銓指挥)鈈秦 余力而制 弊( 制銓 制服) 鈉乃 修岳 楼, 制 (规模) 鈊里 饥, 制 (制 ) 亡 鈇追亡 , ( 跑的 )鈈秦无亡 遗镞 费,而 困 (丢失)寓 鈉 周而亡 (灭亡)鈊河 智叟亡 (无,没 ) 利 鈇 蒋氏 , 利 世 (好处)鈈因利乘便,宰割 , 山河 ( 利的形势)鈉 臣精 利 而谁何 (锋利) 固 鈇秦孝 据崤函 固 ( 固的地势)鈈固 山溪 (巩固) 鈉 心 固,固 可 (固执) 鈊 鱼烹 , 鱼腹中书,固 怪 (既, ) 遗 鈇秦无亡 遗镞 费,而 困 (失銓丢失)鈈遗夜 户,路 遗 遗失 物 鈊是 帝简拔 遗陛 (给 ) 鈇内立法 , 耕 , 修 战 (规 制 )鈈试使山 长絮大 ( duo, 计算)鈉 机, 山 ( ) 鈊 心而 ,吾 无 失 ( du6,揣 ) 銙鸿门 銚 如 鈇 如意 ( 銓 )鈈杀人如 能 , 人如恐 胜 好 鈉沛 默然,曰 釐固 如 銔 金 鈊沛 如厕,因 樊哙 (到, ) 鈇 佩玉块 示 ( ) 鈈 亡 死, 大计 死 (发 ) 鈉 叔敖 海 ( ) 鈊 汉中,西 巴蜀 (攻 ,占 ) 鈋杀人如 能 (全,杀 ) 鈇哙 , ,立而饮 ( 感 )鈈 可 蚤自来 王 道歉 寓 鈉乃 留 銔 别 鈊使君 罗敷 釐宁可 ?金 (告 ) 意 鈇 庄拔剑 , 意常在沛 (意 )鈈然 自意能 人 破秦 (意料,料 ) 鈉久 ,目似瞑,意暇甚 ( 情, ) 銙 集 銚 修 鈇 地 山峻岭, 林修竹(修长,高而直) 鈈修况修短 , 期 长,修短, 文中指寿 的长短 鈉乃 修岳 楼, 制 修建 鈊内立法 , 耕 ,修 战 (整治銓治 ) 期 鈇况修短 , 期 (必,必 到达)鈈期 , 欲言,无可 (周銔期 , 周 ) 鈉君 家君期 中, 中 , 是无信( ) 鈇 , (情趣銓情 )鈈假 马 ,非利足 ,而 千 (达到 鈉 爱 珍器 饶 地, 土 ( )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重点词语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4、将焉取之(焉:哪里)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2、共其乏困(共:供)3、秦伯说(说: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三、一词多义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四、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五、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六、特殊句式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3、晋军函陵(省略句)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七、重点句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句法知识点:1.主谓宾结构:句子中包含主语、谓语和宾语,宾语可以是动词的直接宾语或者间接宾语。

2.修饰成分: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包括定语、状语和补语。

3.状语从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从句叫做状语从句。

4.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句子构成,句子之间一般用逗号、顿号或者分号分开。

二、常用的句式和修辞手法:1.并列句句式:A,B(面对选择时常见的结构,如:“或者……或者……”)2.手法手法:夸张、对比、排比、设问、论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常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1.用“否则、则、必、岂、即……又……”等词语进行逻辑的对比或者推理。

2.使用“曾、或者、良苦用心、岂止……”等词语进行修饰和强调。

3.通过“……不仅如此,还……”等结构进行扩展和详细说明。

四、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1.掌握古代文化背景:了解作者、作品和时代的关系,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

2.识别古代文言文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句子、词语和内容的分析,理解古人的表达方式和意图。

3.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作品中的主题、意象和情感的分析,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

五、句子成分的分析和理解:1.主语: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进行动作的人。

2.谓语:句子的谓语是动作的核心部分,描述或者说明主语所执行的动作。

3.宾语:句子的宾语是接受动作的对象,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或者动名词。

4.定语:修饰名词或者代词的修饰语,用于限定名词或者代词的范围和意义。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的修饰语,用于说明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相关情况。

六、句子的排比和对仗:1.排比:将若干个相同或者相近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增强修辞效果和语感的平衡感。

2.对仗:将若干个意义相同或者相对反的词语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七、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类比的方式,用一个事物来表示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说明。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重点词语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4、将焉取之(焉:哪里)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2、共其乏困(共:供)3、秦伯说(说: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三、一词多义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四、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五、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六、特殊句式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3、晋军函陵(省略句)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七、重点句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重点词语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4、将焉取之(焉:哪里)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2、共其乏困(共:供)3、秦伯说(说: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三、一词多义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四、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五、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六、特殊句式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3、晋军函陵(省略句)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七、重点句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 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 文言文知识梳理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不人武之。力吾而其敝还·之也,。不”仁亦;去失之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
B.以乱易整,不武
·
C.因人之力而敝之
·
D.又欲肆其西封
·
解析 肆:延伸、扩张。
陪:增加 易:替代 敝:损害 肆:肆意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 B)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
朝济而·夕设版焉
又欲肆·其西封
A.“以·”和“而”相同,两个“封”·相同。
B.“以”和“而”不同,两个“封”不同。
C.“以”和“而”相同,两个“封”不同。
D.“以”和“而”不同,两个“封”相同。
乃令张良留谢. : 辞别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请罪,道歉 哙拜谢. ,起,立而饮之:感谢 使君谢. 罗敷:“宁可共载不?”:告诉,问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 常在沛公也: 意图 (7)意 然不自意. 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久之,目似瞑,意. 暇甚:神情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烛之武退秦师》
“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 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 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 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 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整理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同“悦”)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三、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东,在东边)3.且贰于楚也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5.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7.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一词多义封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肆其西封(疆界,名词)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说: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文体的一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停数日,辞去告辞,(辞别)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远的地方(“以……为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人微言轻(地位地下,卑贱)敝: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衰败)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许: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答应,听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杂然相许(赞同)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五、文言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必修1~5)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必修二《诗经两首》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重点词语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4、将焉取之(焉:哪里)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2、共其乏困(共:供)3、秦伯说(说: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三、一词多义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四、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五、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六、特殊句式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3、晋军函陵(省略句)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七、重点句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⑦因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⑧及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及至秦始皇(到,介词)⑨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被动句①为天下笑者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倒装句(1)宾语前置①陈利兵而谁何。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③自若也(2)定语后置①铸以为金人十二②伏尸百万(3)介词结构后置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②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③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五、固定词组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师说一、通假字1、传道受业解惑(“受”通“授”,传授)2、或不焉,或师焉(“不”通“否”)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

4、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古)跟随。

(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三、一词多义(1)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2)传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其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5)于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之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重点词语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4、将焉取之(焉:哪里)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2、共其乏困(共:供)3、秦伯说(说: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三、一词多义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四、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五、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六、特殊句式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3、晋军函陵(省略句)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七、重点句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重点词语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4、将焉取之(焉:哪里)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2、共其乏困(共:供)3、秦伯说(说: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三、一词多义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四、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五、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六、特殊句式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3、晋军函陵(省略句)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七、重点句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 ①何异断斯织乎 (不同)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 (特别的,特殊的)③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特别) 渔人甚异之 (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⑤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别的,另外的)
《季氏将伐颛臾》
是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这)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判断词,是)
及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到)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着)③凡我父兄及国子姓(表示并列的连词,和,以及) ④徐公何能及君也(>b《比得上,赶得上)
甚 ①不若长安君之甚 (厉害)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严重)③目似瞑,意暇甚 (相当,很) ④好读书不求甚解 (仔细)
少 ①少时,一狼径去 (表示时间很短)②太后之色少解 (稍微,略微)③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读shoo,年龄小)
4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兰亭集序》
4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
43.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犹如,如同。
《归去来兮辞》
44.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大全(1—6册全).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1—6册全)
第一册
通假字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复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繁复) ②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
③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恢复)
劝 ①果行,国人皆劝 (劝勉)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说)
遂 ①自杀未遂 (成功) ②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于是,就)
《寡人之于国也》
数 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数口之豕,可以无饥矣(shu6,④数罟不入湾池 (读c,密)
发 ①百发百中 (发射)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打开)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
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通“值”,价钱)
间 ①奉命于危难之间 (时候,期间)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或,断断续续)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夹杂,搀杂)
《触龙说赵太后》
质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质地,底子)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作抵押,作人质) ③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询问)
27.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2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 古:鱼和肉,指被欺凌
29.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两次;今:又一次
《兰亭集序》
30.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
31.向之所欣 古:过去,从前;今: 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 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②于是人朝见威王 (朝廷)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读zhao平声,早晨)
孰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通“熟”,仔细)③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么)
诚 ①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真心,诚意)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实在)
③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对)
疾 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厌恶,憎恨)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快,急速)
止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停止)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阻止) 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仅仅,只)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烛Fra bibliotek武退秦师》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17.弃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1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 古:供养活着的人;
《劝学》
19.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
2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古:验,检查;今:探;
2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古:安置,安身;今: 某人某事物上。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果真,表示假设)
方 ①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方圆,纵横)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地方)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才,刚刚)
善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善良,善事)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美好) ③京中右善口技者(擅长)④王曰:“善。”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
《劝学》
绝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终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隔断)③以为妙绝 (到了极点) ④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强 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有力的弓)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强大,强健)
35.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36.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7.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背叛。
3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9.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怨,隔阂。
40.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过秦论》
2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 古:崤山以东,即东:
《鸿门宴》
23.约为婚姻 古:结成亲家;今:指
24.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今:
2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古:意外的变故;今:
26.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勾践灭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 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今寡人不能 不能,古,没有能力,今,不可以
2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 困顿,失败。
30.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31.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32.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兴起。
33.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鸿门宴》
34.距关 距,通“拒”,把守。
③遂使之行成于吴 (终于)
当 ①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掌管) 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面对)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④—夫当关,万夫莫开 (阻挡,把守)
⑤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必定)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将)
见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看见)②曹刿请见 (召见) ③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拜见) 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出现)
过 ①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走过,经过) ②过犹不及 (超过)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分)④是谁之过与 (过失) ⑤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⑥故尝与过宋将军 (访,探望)
9.生丈夫,二壶酒,丈夫,古,男子;今,女子的配偶
《触龙说赵太后》
10.太后明谓左右 古:近臣、属下、侍奉在身边的人员等;今:左和右两方面,或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
11.年几何矣古:多少;今:指数学的一门学科
12,至于赵之为赵古: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 译为“到,上推到”;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季氏将伐颛臾》
1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古:把……当做,让……做;今:认为。
14.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 今:动词或形容词
1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古:诸侯的封地称 今:“国”指国家,
《寡人之于国也》
16.河内凶 古:谷物收成不好,
鄙 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远的地方)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
微 ①则名微而众寡 (细小,轻微)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暗暗地)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勾践灭吴》
知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 ②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感到,懂得) ③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管理) ④孰为汝多知乎 (通“智”)
7.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通“执”,掌管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 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通“磨砺”,切磋。
17.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 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
19.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劝学》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勾践灭吴》
《归去来兮辞》
32.问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常见实词归类
《烛之武退秦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