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是世界科学界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生物化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自从1901年首次设立诺贝尔奖以来,已经有许多位杰出的生物化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生物化学领域的进步,而且在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1.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概述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按照具体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化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
化学奖主要奖励在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反应机制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而生理学或医学奖则奖励在生物过程中发现或解释基本机制的科学家。
2.获得生物化学领域诺贝尔奖的科学家2.1 弗里德里希·贝尔兴和约阿希姆·斯奈德(2002年化学奖)弗里德里希·贝尔兴和约阿希姆·斯奈德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他们对离子通道的发现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成果在细胞生物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揭示了细胞膜功能以及药物治疗和药物研发的新途径。
2.2 朱勒·霍夫曼(2012年化学奖)朱勒·霍夫曼因其发现和开发质谱法的方法而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质谱法是一种分析化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中。
朱勒·霍夫曼的成果在药物研发、代谢物分析和疾病诊断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
2.3 不伦·马维兹(2009年化学奖)不伦·马维兹因其发展了重组DNA技术并在基因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重组DNA技术的出现革命性地改变了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4 克里斯蒂安·德餐·杜夫尔(2017年化学奖)克里斯蒂安·德餐·杜夫尔因其对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获得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冷冻电镜技术可以通过高分辨率图像揭示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解析蛋白质复合物和细胞器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
1961年:梅尔温·卡尔文
研究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马克斯·佩鲁茨,,约翰·肯德鲁
研究了肌红蛋白的结构
1963年:卡尔·齐格勒,朱里奥·纳塔
对聚合物的研究,齐格勒-纳塔聚合
1964年:多罗西·克劳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国)
1929年:亚瑟·哈登, 汉斯·奥伊勒-克尔平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汉斯.费歇尔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
1931年:卡尔·博施, 弗里德里希·柏吉斯
在高压化学合成技术上的贡献
1932年:兰格缪尔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
1934年:哈罗德·尤里
发现了氘
1990年:伊莱亚斯·科里
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来自方法 1991年:理乍得·恩斯特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的贡献
1992年:罗道夫·阿瑟·马库斯
对创立和发展电子转移反应的贡献
1993年:凯利·穆利斯, 迈克尔·史密斯
对DNA化学的研究,开发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938年:理乍得·库恩
对类胡罗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希·Johann·布特南特, 利奥波德·Ruzicka
对性激素的研究 以及 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发奖。
1941年:未发奖。
1942年:未发奖。
1943年:格奥尔格·赫维西
对在化学变化中使用同位素作为失踪物的研究
1979年:赫伯特·布朗, 乔治·维蒂希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_田中耕一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刘 珊 译自日本东北大学校报第22期,2002年冬 田中耕一简历 1978年3月毕业于富山县立富山高中1983年3月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系1984年4月进入岛津制作所2002年11月获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化学奖日本东北大学授予田中耕一荣誉博士称号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日本田中耕一先生。
他是日本岛津制作所电气工程师,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
田中耕一的获奖一时成为引人瞩目的新闻和热门话题,极大地鼓舞了日本青年科技工作者。
200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题目是“生物体高分子构造解析方法研究”。
此奖决定授予从事生物高分子的解吸附电离质谱研究的田中耕一。
由于此方法对蛋白质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能够对生命过程加以解释。
这项研究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及癌症的早期诊断,因而获得了高度评价。
田中先生获奖后不久访问母校东北大学,受到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热烈欢迎,得到一片赞誉,因为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2年10月31日,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远山敦子出席了东北大学名誉博士称号授予仪式,田中先生正式接受了东北大学给予他的荣誉。
东北大学还聘请田中先生为东北大学的客座教授,他愉快地接受了聘任。
田中说:“我1983年于东北大学电气工学科毕业后,进入岛津制作所,在其中央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电气工程师,和几位同事一起从事质谱分析装置的研发。
198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可能分析生物高分子质量的方法’,这竟成了后来我获得诺贝尔奖的契机。
我简直难以置信和无比喜悦。
我衷心感谢上司和同仁的鼎力协助。
东北大学培育了我自由、务实的学风,极大地激励了我的研究。
我不是化学家,而是一位工程师。
今后,我要一如既往从事研发工作,同时还要在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牵线搭桥。
能对生物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是我的愿望。
” 田中耕一业绩简介 质谱法广泛应用于药品、环境分析、激素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测定。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
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他们三人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包括蛋白质在内的大分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在这3位科学家所开创的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今天的研究人员已能迅速并且简单地揭示一个物种包含多少种不同的蛋白质,能用三维照片显示蛋白质分子溶解状态的样子,从而使人类可以通过对蛋白质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加深对生命进程的了解,使新药的开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在食品控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等其他领域也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04-06-14
1 / 1。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分子的革命性分析方法
!!!!!!!!!""""获奖介绍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分子的革命性分析方法编者按:今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B ·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分别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和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为使广大读者能了解他们的巨大贡献,特把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的对获奖人工作的综合评述译成中文,予以转载。
获奖人简历约翰·B ·芬恩(John B.Fenn )美国人,1917年生于纽约,1940年在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1967~1987年任耶鲁大学教授,1987年为该校的Emeri-tus 教授,1994年起任弗吉尼亚共同体大学教授。
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 )日本人,1959年生于日本富山,1983年在东北大学获工程学士学位,现任日本京都岛津公司分析和测量仪器部生命科学经营处研究与开发工程师。
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ithrich )瑞士人,1938年生于瑞士阿尔贝格,1964年在巴塞尔大学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1980年起在瑞士苏黎世ETH 任分子物理学教授,并兼任美国加州La JOIIa 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结构生物学访问教授。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两个重要科学领域:质谱(MS )和核磁共振(NMR )技术的科学家约翰·B ·芬恩、田中耕一和库尔特·维特里希所共享。
他们以不同的途径把这些方法进一步开发到用于生物大分子领域。
这意味着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使得化学生物学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大科学”。
化学家们现在可以迅速和可靠的鉴定一个样品中所包含的蛋白质,还能描绘出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的三维图象。
因此,科学家们既可以“看到”蛋白质,还可以了解它们在细胞中的作用。
最平凡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田中耕一
最近,日本放送协会播出了一部访谈纪录片,感动了很多观众。
纪录片中的主角名叫田中耕一,他是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
17年前,田中耕一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因为与以往的科学家相比,田中耕一的资历非常平凡,他只有本科学历,当时的身份只是电气工程师,而且,田中耕一与学术界几乎没有过任何交集。
诺贝尔奖颁发之后,低调、羞涩、不善言谈的田中耕一立刻成为深受日本人追捧的国民偶像。
然而,田中耕一却推掉了几乎所有的采访和演讲邀请,在公众的聚光灯下消失了16年。
直到2018年2月,田中耕一的名字再次见诸媒体,因为他又在医学领域作出了重大发明。
不想升职的“怪人”1959年8月,田中耕一出生于日本富山市,出生后不久,田中耕一的父母相继病故,于是他被送给叔叔做养子。
田中耕一的叔叔是个工匠,收入不多,一家人的生活比较清贫。
很小的时候,田中耕一就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从来不愿浪费任何物品。
受到叔叔的影响,田中耕一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他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组装东西,第一次组装收音机的时候只有10岁,也喜欢做一些飞机电车的模型。
上小学的时候,田中耕一的班主任是一位化学老师,老师常常带着学生们做一些实验,鼓励田中耕一自由发挥想象力,即使他的做法与课本上的标准答案不一样。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田中耕一回忆了上述这些童年小事,认为这些小事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帮助。
所以,田中耕一还专门打电话感谢了那位小学时候的班主任。
田中耕一在日本排名第三的东北大学学习的是电气工程学专业,与化学并没有太大关系。
但毕业后,田中耕一才得知自己的身世,了解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早已被病魔夺走。
这件事情让他很震惊,也让他决定去从事医疗方面的工作。
按照大学老师的推荐,田中耕一进入了如今已经司空见惯的质谱分析仪,曾经经历了艰难的探索。
54另 类 人 物People岛津制作所(日本有名的专门制造仪器设备的公司)的研究所。
用“质谱”测量大分子在岛津研究所,公司分配给田中耕一的项目是开发“质谱分析仪”,也就是利用激光测量金属、半导体和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质量。
2000-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5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 油研究所的伊夫· 肖万、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 特· 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 院的理查德· 施罗克。他 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 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 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 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 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 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 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 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 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 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 例证。
2012 美国医学家罗伯特· 尼科威(Robert Lefkowitz )和美国 J· 生物学家布莱恩· 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 ),因为他 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上的成就”而获化学奖。
2007 德国化学家吉哈德-艾 尔特因为其在固体表面化 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而获此殊荣。
2008 美籍华裔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 沙尔菲和 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因研究绿色 荧光蛋白获奖。
2009 英国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 (VenkatramanRamakrishnan) 、美国托 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 和以色列阿 达-尤纳斯(Ada Yonath)因研究核糖体的结 构和功能获奖。
2002 美国科学家约翰· 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瑞士科学 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 构分析、质谱分析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3 美国科学家彼得· 阿 格雷、罗德里克· 麦 金农因在细胞膜通 道方面做出的开创 性贡献,而共同获 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4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 切哈诺沃、阿夫拉 姆· 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 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 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 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0-2010诺贝尔化学奖
2000美国科学家黑格、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科学家白川秀树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1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质谱分析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3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4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
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
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2007德国化学家吉哈德-艾尔特因为其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而获此殊荣。
2008美籍华裔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因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获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自1901年起,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了一百多年。
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901年:雅各布斯·冯特·霍夫曼1902年:埃米尔·冯·贝林1903年:赫尔曼·埃米尔·费希特1904年:威廉·拉姆赛1905年:亨利·莫瑞1906年:爱德华·弗兰克兰德1907年:阿尔贝特·阿布拉姆森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1909年:威廉·欧斯特1910年:奥托·瓦勒拉·安德烈·冯·拜尔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托·格里戈里维奇·托普奇尼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伯格1914年:费迪南德·弗雷德里希·浮士德1915年:理查德·威廉·威尔斯1918年:弗里茨·哈伯1919年:约翰·赫尔曼·维伦1920年:瓦尔特·诺伯1921年:弗雷德里克·萨格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泽纳克1925年:理查德·阿德博1926年:西里尔·诺特1927年:海因里希·瓦尔特1928年:奥尔瑟·维布伦1929年:阿瑟·哈蒙德1930年:汉斯·冯·欧夫1931年:卡尔·威廉·玛克希1932年:伊里亚·梅切尼科夫1934年:哈罗德·乌雷1935年:弗雷德里克·吉尔伯特 1936年:彼得·德拜弗1937年:诺曼·霍克斯沃思1938年:理查德·克鲁克1939年:保罗·克鲁斯1943年:乔治·德维1944年:奥德里·莫尔1945年:奥特-赫恩里希·迪尔斯 1946年:詹姆斯·桑德斯顿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1948年:阿尔贝特·杜克1949年:威廉·默文1950年:奥托·保罗·赫滕斯坦1951年:埃德蒙·哈斯勒1952年:阿尔弗雷德·赫夫曼1953年:赫尔曼·斯图尔特1954年:林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杜比西1956年:西尔斯·奥特1957年:阿瑟·坎通1958年:弗雷德里克·萨克斯1959年:尼古拉斯·巴伦1960年:威拉德·利卡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佛居斯1963年:卡尔·齐尔斯1964年:多尔切斯·因格利斯1965年:罗伯特·伯纳德·伍德沃德 1966年:罗伯特·S·穆林1967年:马努埃尔·佩雷兹·戈麦斯 1968年:哈里·韦特1969年:德瑞克·巴顿1970年:路易斯·福卡1971年:格拉德斯通·贝克1972年:克里斯多夫·安森1973年:艾弗雷德·赫希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威1976年:威廉·利普斯柏1977年:伊利亚·梅切尼科夫1978年:彼得·米歇尔·阿巴拉夫1979年:乔治·默克尔1980年:保罗·贝尔茨1981年:肯尼斯·阿罗1982年:亨里克·达蒙1983年:亨利·塔夫茨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1985年:赫伯特·奥尔茨1986年:邓肯·赖特1987年:查尔斯·佩德森1988年:约翰·波拉德1989年:托马斯·刘易斯1990年:埃利奥特·斯蒂尔1991年:理查德·雷特利奇1992年:鲍姆·欧斯特1993年:kary Mullis1994年:乔治·奥尔巴赫1995年:马里奥·莫洛纳1996年:罗伯特·富勒1997年:保罗·博耶尔1998年:瓦尔特·考恩1999年:阿哈德·扎德2000年:阿兰·赛克2001年:威廉姆·诺尔斯2002年:约翰·贝内特·弗朗西斯 2003年:彼得·阿格雷2004年:阿伦·赫克2005年:罗伯特·格拉布斯2006年:罗杰·库内2007年:李政道2008年:马丁·查尔弗斯2009年:文森特·扬2010年:理查德·赫克和阿达·尤劳 2011年:丹尼尔·谢辛格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2013年:马丁·卡普莱2014年:埃里克·贝茨2015年:托马斯·林德斯特勒2016年:让-皮埃尔·萨维纳2017年:雅克·迪布洛克2018年: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格雷戈里·温特 2019年:约翰·古德诺夫、斯坦利·惠廷汉姆、阿卡迪亚·谢米亚2020年:艾米·瑞斯、詹妮弗·杜德纳、埃米尔·克罗伊德尔以上就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研究领域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研究领域2003年:美国的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2年:美国的约翰·芬恩、日本的田中耕一、瑞士的库尔特·维特里希,表彰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分析的方法。
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这为发明治疗心脏疾病和帕金森病的药物铺平了道路。
2000年:美国的阿兰·黑格和阿兰·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的白川秀树,表彰他们发现了导电的塑料和研发具有传导性能的聚合体。
1999年:美国的阿米德·泽维尔,表彰他在基本化学反应领域所作出的先驱性研究。
他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1998年:美国的沃尔特·科恩,表彰他在60年代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英国的约翰·波普,表彰他发明了测验化学结构和物质特性的计算机技术。
1997年:美国的保罗·博耶、英国的约翰·沃克、丹麦的詹斯·斯科,表彰他们在研究身体细胞是如何储存和传递能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1996年:英国的哈诺德·克奥托、美国的小罗伯特·荷尔、理查德·斯莫利,表彰他们发现了布基球,这是一种球型的碳分子。
1995年:荷兰的保罗·克鲁特恩、美国的马里奥·莫利纳、F·罗兰,表彰他们在研究臭氧层形成和破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1994年:美国的乔治·A·欧拉,表彰他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2002】 KurtWüthrich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2002】KurtWüthrichFactsname: KurtWüthrichAarberg, Switzerland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Swiss Federal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Switzerland,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La Jolla, CA, USA Prize motivation: "for hi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or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Prize share: 1/2LifeKurt Wüthrich was born in Aarberg and grew up in Lyss, Bern Canton, Switzerland. His father came from a farming family, but worked as an accountant.Kurt Wüthrich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Bern and received his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Basel in 1964. After work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Bell Labs in MurrayHill, New Jersey, he returned to Switzerland and t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urich (ETH).Kurt Wüthrich divides his time between ETH and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in La Jolla, California. He is married with two children.Kurt Wüthrich was born in Aarberg and grew up in Lyss, Bern Canton, Switzerland. His father came from a farming family, but worked as an accountant.Kurt Wüthrich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Bern and received his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Basel in 1964. After work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Bell Labs in MurrayHill, New Jersey, he returned to Switzerland and t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urich (ETH).Kurt Wüthrich divides his time between ETH and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in La Jolla, California. He is married with two children.WorkThe protons and neutrons in an atomic nucleus act liketiny, spinning magnets. This causes atoms and molecules to adopt certain positions in a magnetic field. This alignment, however, can be disrupted by radio waves with specific frequencies thatvary for different atoms. These resonance frequencies are also affected by the atoms' chemical environment. Thus, the phenomenon can be exploited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molecules. In the 1980s, Kurt Wüthrich developed a method for 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large biological molecules.The protons and neutrons in an atomic nucleus act like tiny, spinning magnets. This causes atoms and molecules to adopt certain positions in a magnetic field. This alignment, however, can be disrupted by radio waves with specific frequencies that vary for different atoms. These resonance frequencies are also affected by the atoms' chemical environment. Thus, the phenomenon can be exploited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molecules. In the 1980s, Kurt Wüthrich developed a method for 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large biological molecules.。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生物大分子质谱电离技术的突破及核磁共振三维结构测定方法的建立———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黄仁槐3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北京100101)Mass Spectrometry(MS)and Nuclear Magnetic R esonance(NMR)R evolutionized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HUAN G Ren-Huai3(Center f or Molecular Biology,Instit ute of Biophysics,The Chi 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 ng100101,China)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is in part at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thodologies.The applica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MS)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in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s such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which is the subject of this year’s Nobel prize award in chemistry shared by three scientists.The works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soft desorption ionization methods for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MR for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These developments revolutionized the analytical methods for biomolecules such as proteins and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so much enough to have deep effects on the whole life sciences.K ey w ords nobel prize,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electrospray,soft laser desorption 3Corresponding author.Tel:86210264888548,E2mail:huangrh@ Received:November20,2002 Accepted:November26,2002。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992年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1998年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1999年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2000年美国的阿兰?黑格和阿兰?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的白川秀树,表彰他们发现了导电的塑料和研发具有传导性能的聚合体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000-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详解
2000年艾伦-J-黑格 (1936-)艾伦-J-黑格,美国公民,64岁,1936年生于依阿华州苏城。
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固体聚合物和有机物研究所所长,是一名物理学教授。
获奖理由:他是半导体聚合物和金属聚合物研究领域的先锋,目前主攻能够用作发光材料的半导体聚合物,包括光致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光电气化学电池以及激光等等。
这些产品一旦研制成功,将可以广泛应用在高亮度彩色液晶显示器等许多领域。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 (1929-)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今年71岁,他出生于新西兰,曾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
1955年,他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
他是最早从事研究和开发导体塑料的科学家之一。
获奖理由:他从1973年就开始研究能够使聚合材料能够象金属一样导电的技术,并最终研究出了有机聚合导体技术。
这种技术的发明对于使物理学研究和化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他曾发表过六百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二十项专利技术。
白川英树 (1936-)白川英树今年64岁,已经退休,现在是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
白川196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化学专业,曾在该校资源化学研究所任助教,1976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回国后到筑波大学任副教授,1982年升为教授。
1983年他的研究论文《关于聚乙炔的研究》获得日本高分子学会奖,他还著有《功能性材料入门》、《物质工学的前沿领域》等书。
获奖理由:白川英树在发现并开发导电聚合物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
这种聚合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去。
他因此与其他两位美国同行分享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1年威廉·诺尔斯(W.S.Knowles) (1917-)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位化学奖获得者的发现则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从2002年田中耕一获诺贝尔化学奖看科学研究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从2002年田中耕一获诺贝尔化学奖看科学研究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事物的发展趋势,是指一种事物中所包含的引起另一事物改变的动向,它着眼于“未来”,预示了事物的改变方向。
必然性和偶然性就是由于错综复杂的矛盾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势。
必然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于事物内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并由主要方面决定其发展方向的一种稳定的发展趋势,也就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符合客观规律、必定发生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于事物内在矛盾的次要方面并由次要方面决定其发展方向的一种不稳定的发展趋势,也就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发生或即使发生但不确定的随机趋势。
它们存在于产生它们的那个事物之后和它们变为现实的那个事物之前,一旦成为现实,自身也将随之消失。
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的是美国的约翰·芬恩、日本的田中耕一和瑞士的库尔特·维特里希。
原因是在生物高分子研究领域,他们开发出了性质界定和结构解析的新方法,推动了对生命发展进程的了解。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他们发明的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绘制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图,从而“看清”蛋白质,并且了解它们是如何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还称这项成果为“革命性的突破”。
实际上,田中早在1985年、他26岁时就开发出此次获奖成果———软激光解吸附作用技术,并于当年8月申请了专利,但这项技术在两年后的1987年才公之于众。
而说起这“革命性的突破”,其实却是一次失败的意外收获。
回想当初的开发过程,田中苦笑着说道:“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次失败却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发明,真有些难以启齿。
”当时,田中的工作是利用各种材料测量蛋白质的质量,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丙三醇倒入钴中,将错就错对其观察时意外地发现了可以异常吸收激光的物质,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以上事例深刻地揭示了科学研究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的趋势向,它们产生的原因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蔡蘊明譯蔡蘊明譯自諾貝爾化獎委員會公佈給大眾的新聞稿:http://www.nobel.se/chemistry/laureates/2002/public.html若需要進一步的資訊,請至以下網頁點選:http://www.nobel.se/chemistry/laureates/2002/press.html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是由三位學者所共享,他們的研究涵蓋了兩個重要領域:質譜與核磁共振。
這三位得獎者是美國Virginia Commonwealth 大學的John B. Fenn,日本島津 (Shimadzu) 公司年僅四十三歲的研發工程師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以及瑞士理工學院的Kurt Wüthrich,前二者所專精的是質譜方面的研究,而後者是由於在核磁共振方面的研究而得獎。
他們最主要的貢獻,是利用這些工具來解決巨大的生化分子之結構問題,他們的成就代表了一個革命性的突破,使得“化學生物”(chemical biology)成為現今的“大科學”(big science)。
化學家們現在已經可以快而準確的鑑定一個試樣中含有的蛋白質為何物,他們也能夠繪出蛋白質分子在溶液中的三度空間圖像,也就是說,化學家已有能力“看到”蛋白質並瞭解它們在細胞中如何的作用。
生化分子的革命性分析方法為什麼要研究生化的高分子所有的生物體─細菌,植物及動物─都含有相同型態的大分子或高分子,而這些分子與我們所謂的生命是息息相關的。
在細胞中所發生的現象是由核酸(例如DNA)來控制的,我們可稱之為細胞的“導演”,而各種蛋白質則是細胞的“主角”。
每一個蛋白質都具有一種功能,並可隨著環境而變化。
例如血紅素將氧氣輸送到人體內的各各細胞。
個別蛋白質的研究並非一項新的研究領域,然而蛋白體學(proteomics),也就是研究不同的蛋白質如何相互的聯合以及合併與其它的物質在細胞中共同運作,卻是一個在過去數年間極速成長的新興領域。
200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主要成就
200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主要成就
200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如下: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
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
他们因为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
他们在导电聚合物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200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200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无
【期刊名称】《发现.图形科普》
【年(卷),期】2002(000)010
【摘要】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持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71
【相关文献】
1.200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化学奖 [J], 田玲
2.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双子寿星r——隆重庆贺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博耶和斯科教授百年华诞(下) [J], 朱安远
3.诺贝尔化学奖青睐不对称性——200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J], David Adam;龙亚秋
4.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双子寿星——隆重庆贺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博耶和斯科教授百年华诞(上) [J], 朱安远
5.引用关系中的诺贝尔奖效应研究
——以2009-2016年21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例 [J], 韩佳燕;赵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尔特·维特里希(1938-)
所有生物都含有包括DNA和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
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
这两项成果一项是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
质谱分析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定分子质量和相应的离子电荷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分析。
19世纪末科学家已经奠定了这种方法的基础,1912年科学家第一次利用它获得对分子的分析结果。
在质谱分析领域,已经出现了几项诺贝尔奖成果,其中包括氢同位素氘的发现(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和碳60的发现(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
不过,最初科学家只能将它用于分析小分子和中型分子,由于生物大分子比水这样的小分子大成千上万倍,因而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生物大分子难度很大。
尽管相对而言生物大分子很大,但它们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小的,比如人体内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仅有千亿亿分之一克,怎么测定单个生物大分子的质量呢?科学家在传统的质谱分析法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方法:首先将成团的生物大分子拆成单个的生物大分子,并将其电离,使之悬浮在真空中,然后让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
不同质量的分子通过指定距离的时间不同,质量小的分子速度快些,质量大的分子速度慢些,通过测量不同分子通过指定距离的时间,就可计算出分子的质量。
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生物大分子比较脆弱,在拆分和电离成团的生物大分子过程中它们的结构和成分很容易被破坏。
为了打掉这只“拦路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殊途同归的两种方法。
约翰·芬恩对成团的生物大分子施加强电场,田中耕一则用激光轰击成团的生物大分子。
这两种方法都成功地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离,同时也被电离。
它们的发明奠定了科学家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如果说第一项成果解决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谁”的问题,那么第二项成果则解决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第二项成果涉及核磁共振技术。
科学家在1945年发现磁场中的原子核会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这就是核磁共振现象。
由于不同的原子核吸收不同的电磁波,因而通过测定和分析受测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情况就可以判定它含有哪种原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多大,并据此分析出它的三维结构。
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医学诊断领域。
不过,最初科学家只能将这种方法用于分析小分子的结构,因为生物大分子非常复杂,分析起来难度很大。
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可以用测绘房屋的结构来比喻:我们首先选定一座房屋的所有拐角作为测量对象,然后测量所有相邻拐角间的距离和方位,据此就可以推知房屋的结构。
维特里希选择生物大分子中的质子(氢原子核)作为测量对象,连续测定所有相邻的两个质子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这些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就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图。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对溶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进而可对活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能获得“活”蛋白质的结构,其意义非常重大。
1985年,科学家利用这种方法第一次绘制出蛋白质的结构。
目前,科学家已经利用这一方法绘制出15-20%的已知蛋白质的结构。
最近两年来,人类基因组图谱、水稻基因组草图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基因组图谱破译成功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这一时代的重点课题是破译基因的功能,破译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破译基因怎样控制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又是怎样发挥生理作用等。
在这些课题中,判定生物大分子的身份,“看清”
它们的结构非常重要。
专家认为,在未来20年内,生物技术将蓬勃发展,很可能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由这3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发明的“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将在今后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1938年生于瑞士阿尔贝格,1964年获瑞士巴塞尔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从1980年起担任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校的分子生物物理学教授,还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市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客座教授。
他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
科学家简介
库尔特·维特里希(1938-)
所有生物都含有包括DNA和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看清”
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
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
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
这两项成果一项是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
“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
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
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
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
质谱分析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定分
子质量和相应的离子电荷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分析。
19世纪末科学家
已经奠定了这种方法的基础,1912年科学家第一次利用它获得对分子
的分析结果。
在质谱分析领域,已经出现了几项诺贝尔奖成果,其中
包括氢同位素氘的发现(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和碳60的发现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
不过,最初科学家只能将它用于分析小
分子和中型分子,由于生物大分子比水这样的小分子大成千上万倍,
因而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生物大分子难度很大。
尽管相对而言生物大分子很大,但它们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小的,比
如人体内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仅有千亿亿分之一克,怎么测定单个生
物大分子的质量呢?科学家在传统的质谱分析法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
方法:首先将成团的生物大分子拆成单个的生物大分子,并将其电离,
使之悬浮在真空中,然后让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
不同质量的分
子通过指定距离的时间不同,质量小的分子速度快些,质量大的分子
速度慢些,通过测量不同分子通过指定距离的时间,就可计算出分子
的质量。
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生物大分子比较脆弱,在拆分和电离成团的生
物大分子过程中它们的结构和成分很容易被破坏。
为了打掉这只“拦
路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殊途同归
的两种方法。
约翰·芬恩对成团的生物大分子施加强电场,田中耕一则用激光轰击成团的生物大分子。
这两种方法都成功地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离,同时也被电离。
它们的发明奠定了科学家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如果说第一项成果解决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谁”的问题,那么第二项成果则解决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第二项成果涉及核磁共振技术。
科学家在1945年发现磁场中的原子核会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这就是核磁共振现象。
由于不同的原子核吸收不同的电磁波,因而通过测定和分析受测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情况就可以判定它含有哪种原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多大,并据此分析出它的三维结构。
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医学诊断领域。
不过,最初科学家只能将这种方法用于分析小分子的结构,因为生物大分子非常复杂,分析起来难度很大。
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可以用测绘房屋的结构来比喻:我们首先选定一座房屋的所有拐角作为测量对象,然后测量所有相邻拐角间的距离和方位,据此就可以推知房屋的结构。
维特里希选择生物大分子中的质子(氢原子核)作为测量对象,连续测定所有相邻的两个质子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这些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就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图。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对溶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进而可对活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能获得“活”蛋白质的结构,其意义非常重大。
1985年,科学家利用这种方法第一次绘制出蛋白质的结构。
目前,科学家已经利用这一方法绘制出15-20%的已知蛋白质的结构。
最近两年来,人类基因组图谱、水稻基因组草图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基因组图谱破译成功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这一时代的重点课题是破译基因的功能,破译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破译基因怎样控制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又是怎样发挥生理作用等。
在这些课题中,判定生物大分子的身份,“看清”它们的结构非常重要。
专家认为,在未来20年内,生物技术将蓬勃发展,很可能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由这3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发明的“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将在今后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1938年生于瑞士阿尔贝格,1964年获瑞士巴塞尔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从1980年起担任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校的分子生物物理学教授,还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市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客座教授。
他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