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学派的人格理论

合集下载

(人格心理学)6第四章人格的特质学派

(人格心理学)6第四章人格的特质学派

人格特质的概念与理论
1 特质概念
人格特质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点,比如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和责任心。
2 特质理论
多个理论试图解释和说明人格特质的结构和来源,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艾森克的 人格模型。
常用的人格测量工具
1 自陈问卷
通过被试自己的评价来测介绍
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的个体差异,探索人格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它是心理学 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涉及多个学派和理论,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 行为和心理健康。
特质学派的定义和背景
特质定义
特质是人格心理学中用于描述个体在多种情境下表现一致行为的稳定属性。
学派背景
特质学派的兴起源于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和心理分析学派,致力于寻找用于描述人格的普遍 特质。
1
心理动力学理论
强调个体心理冲突和无意识过程对人格
社会认知理论
2
的影响,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关注个体对社会情境的感知和解释,提
出人格特质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
期望和信念。
3
生物学理论
认为人格特质与个体的生物结构和基因 有关,如格雷厄姆·克瑞茨的生物学人格 理论。
人格特质对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 观察方法
研究者观察和记录被试的行为和反应,例如通过行为观察和情境评估。
大五人格模型
五个维度
大五人格模型包括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 绪稳定性和开放性。每个维度都描述了人格特质 的不同方面。
普遍应用
大五人格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和测量人格特质, 被认为是描述和比较个体特质的有效工具。
其他重要的人格特质理论
3 人格特质的概念与理

人格特质是相对稳定的行 为模式和心理特点。

人格心理学学习总结范文7篇

人格心理学学习总结范文7篇

人格心理学学习总结范文7篇篇1一、引言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研究个体内在的精神特质、情感反应、行为模式以及人格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人格心理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现就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正文(一)人格心理学概述人格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个体内在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人格的形成受遗传、环境、教育、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变化性。

(二)主要理论流派1. 精神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为代表,强调潜意识、欲望和情绪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2.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通过条件反射和环境刺激来塑造个体行为,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3. 人本主义学派: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需求,强调人的潜能和积极性。

4. 认知学派:重视个体的认知过程、思维方式和信念对人格的影响。

(三)人格心理学核心理论1. 人格特质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强调个体差异。

2. 人格类型理论:将人格分为不同类型,如内向与外向、理智与情感等,不同类型的个体在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表现出差异。

3.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强调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人格特征有所差异。

(四)学习收获通过学习人格心理学,我了解到个体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社会文化等。

不同理论流派对人格的理解和解释各有侧重,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的认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人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五)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人格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

在职业发展中,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和优势,有助于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在心理健康领域,通过对个体的人格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论文——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

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

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

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

“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

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

格特质论——“大五”人格模型综述

格特质论——“大五”人格模型综述

格特质论——“大五”人格模型综述摘要:本文为了让对研究人格心理学有兴趣的人们了解其理论分支——特质论范式的发展情况,对“大五”人格模型的出现、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的总结与综述。

文章观点选自13篇核心期刊里的学术论文,并据此得出结论:“大五”理论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融合其它心理学派的理论,并且根据不同地域文化调整其结构与内容。

关键词:“大五”人格模型人格特质论“大七”因素模型CAPS理论前言:“大五”人格模型理论是近十多年来人格心理学界非常流行的一个理论,也是特质论范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阅读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大五”理论的基本知识,同时了解“大五”和人格心理学界的理论前沿。

本文除了介绍“大五”的理论内容,还涉及了“大七”人格模型和CAPS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作为扩展和补充。

(一)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可分为6种范式,其中一种是特质论范式。

特质论范式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人们外部行为表现,列出人格特质表来描述个体,并解释特质形成的原因。

该范式强调个体人格是由特质组成的,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通过对特质的调查,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

人格特质是人类共有的,但每一种特质在量上是因人而异的,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

人格特质表现为跨情境的一致性、普遍性和跨时间的稳定性、持续性。

特质理论家通常不关注任何个人的行为,而是关注对外在特质连续体上不同位置上人的典型行为的描述。

特质论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基本人格特质的探寻、分类以及对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形成原因的解释。

他们主要采用因素分析、多变量分析以及自陈测量等方法进行研究。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人格特质结构模型研究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

用语言学的方法从自然语言中研究人格结构模型自20世纪30年代始,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人格特质五因素和七因素的发现和确证,使心理学家们为之震撼。

研究人格特质已再次成为人格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们感兴趣的热点领域。

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精神分析学派;2、特质学流派;3、生物学流派;4、人本主义流派;5、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流派;6、认知学流派第一章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第一节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1、脑解剖模型(意识、前意识、无意识)2、结构模型(伊底、自我、超我)3、本能和紧张的缓解4、防御机制压抑、升华、替代、拒绝、反应生成、理论智化、投射5、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6、了解无意识的东西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催眠、象征行为等。

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应用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之父,他第一个提出用于治疗心理障碍的精神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

三、人格评价——投射测验1、投射测验的含义2、投射测验的类型3、对投射测验的评价四、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与批判1、贡献2、批判第二节弗洛伊德理论的相关研究一、梦的解释二、恋母情结三、幽默四、催眠第二章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第一节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一、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及其观点1、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人物及主要观点介绍1)寻求优越;2)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3)出生顺序。

2、卡尔?荣格(人物及主要观点介绍)1)集体无意识;2)一些重要的原始意象3、埃里克?埃里克森1)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2)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人格发展八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主动性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完善对绝望4、凯伦?霍尼(人物及主要观点的介绍)在她的研究中,强调文化和社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她对精神分析方法中的两方面贡献是:1)神经病;2)女性心理学。

5、哈里?斯塔克?沙利文1)人格意象;2)发展时期6、艾里克?弗洛姆(人物简介,主要观点)1)逃避的手段;2)积极的自由二、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新精神分析理论与宗教三、人格评价——测量类型1、荣格的心理类型说2、心理类型的测量:迈尔勘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四、新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与批判第二节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相关研究一、焦虑与应对策略二、挫折和攻击三、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第三章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第一节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一、特质流派1、做为特质维度的人格2、特质流派的主要特征二、重要的特点理论家1、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2、亨利?莫雷(Henry Murray)3、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B.Cattell)卡特尔的十六个根源特质;大巨人格因素分析三、特质理论的应用工作岗位上的人格因素分析四、人格评价——自陈式调查表1、明尼蒙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奥尔波特和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比较

奥尔波特和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比较

奥尔波特和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比较发布时间:2021-04-25T11:45:13.970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6期作者:卢青,何必靖[导读] 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卢青,何必靖浙江省温州市职业中专,浙江温州,325000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0摘要: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在美国最早开出有关人格的课程。

卡特尔一生致力于人格研究,是特质因素论的创始人,是世界公认的人格理论家。

本文整理了奥尔波特和卡特尔在人格概念、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与适应、人格的测量与评价、人格心理学的应用等方面的观点和成就,并对两人的人格理论给予适当比较,肯定他们带来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人格特质;奥尔波特;卡特尔奥尔波特和卡特尔是著名的特质学派人格理论家,对人格发展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文从人格概念、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与适应、人格的测量与评价、人格心理学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两人的观点,并对其人格理论给予适当比较。

1人格概念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独有的行为和思想(黄希庭,2002)。

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所谓特质是指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某种行为形式和一致性(黄希庭,2002)。

2人格结构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种神经生理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它的存在。

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特质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是行为和思想产生的原因。

奥尔波特将人格分为个人特质(又称独有特质或个人倾向)和共同特质,其中个人特质又包含首要特质/枢纽特质、中心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黄希庭,2002)。

卡特尔对人格结构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可以分为:(1)独有特质和共同特质:同一个人身上的特质强度在不同时间也不相同。

这一分类方式与奥尔波特的观点一致。

(2)表面特质和潜源/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潜源特质的表现,潜源特质是表面特质的原因;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于一种或几种潜源特质,而一种潜源特质则可以影响多种表面特质。

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总结

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总结

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总结人格理论是心理学中研究人类个体性格特征的重要分支,以下是几个主要的人格理论。

1.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五大人格特质理论是目前最为广泛接受和研究的人格理论之一。

它包括五个核心人格特质:外向性、神经质、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

这些人格特质在不同的人群中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并对个体的行为和情绪具有显著影响。

2. 个体心理学人格理论个体心理学人格理论是由荣格提出的。

该理论强调了人格的个体化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格由个体的意识和无意识因素共同决定,个体需要通过意识化和面对阴暗面来实现内心的和谐。

3. 因果属性理论因果属性理论认为人格特质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和反应有关。

根据因果属性理论,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的解释会影响个体的人格特质。

这种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模式的框架。

4. 心理动力学人格理论心理动力学人格理论是由弗洛伊德等人提出的。

该理论强调了个体的无意识动机对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动力学认为个体的人格特点受到无意识冲突和童年经验的影响,通过解决这些冲突和经验的处理,个体可以实现自我发展和成熟。

5.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格是一种对外部环境的知觉和解释方式,与个体的认知过程有关。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观察、评估和模仿的重要性,这些过程对人格特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人格理论对于理解和解释人类个体的行为和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人格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进行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体的特点和需求。

教师招聘考点之人格理论

教师招聘考点之人格理论

教师招聘考点之人格理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考点之人格理论在各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当中,人格理论是并非每一地区的必考点,但是适当的掌握一些超纲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personality第五章

personality第五章

第五章特质学派的人格理论5•1 奥尔波特的人格模型——成熟的人5•2 玛丽·爱因斯沃斯人格三类型5•3 大五人格5•4 九型人格5•5 杨氏华人七大向度人格引子:特质(trait)——源自个体差异的观念。

人格心理测试就是最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特质理论的概念,如16PF、EPQ等。

A型人格、B型人格、C型人格等特质与心血管疾病Ⅰ型、Ⅱ型&癌症等医学临床流调概率类似,关乎心理健康和身心疾病(心因性疾病)。

性格类型举例:经济环境大萧条,某公司裁员,有六个人都要被裁掉。

在他们的工作都是无过错和过失的前提下,面对这个问题——第一个人:沮丧、叹气——敏感、伤己型;第二个人:找关系,托朋友联系工作——人际型;第三个人:培训,升华,准备找更好的工作——自挖、自创型;第四个人:平时除了工作外还喜欢帮助人,失业后他忙于慈善工作——助人型;第五个人:兴趣爱好很多,失业后可以干他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了,可能会转换工作角度,成为自由职业者——浪漫、活跃型;第六个人:找公司领导大吵一架,出了气后到外面冲撞——冒险型;此外,还可以有很多种性格表现。

人格特质的遗传性千差万别,多数特质同时受先天性、后天教养和自身修养的影响,但有一些特质是高度遗传的。

有关人格的一致性的争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如今心理学家已经意识到人&情境交互作用的复杂性,有些人格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才会显现。

如:灾难等。

特质人格理论走的是实证测量之路。

由此产生了大量人格量表和遗传性的实证研究。

但是,也仅仅是对人格的描述,并非能够解释清楚人格的由来。

5.1奥尔波特的人格模型——成熟的人一、G·W·奥尔波特的生平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 1897.11.11-1967.10.09)奥尔波特出身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个医师的4个孩子之一,父母在他的成长中起到了健康而又深刻的积极影响。

人格心理学理论探讨

人格心理学理论探讨

人格心理学理论探讨人格,这个看似抽象却又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人格心理学试图揭示个体在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独特模式,以及这些模式是如何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在这个广阔的领域中,有多种理论应运而生,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进行了解读。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强调潜意识对人格的巨大影响。

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就像一座冰山,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而潜意识则是深藏在水下的大部分。

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和欲望,尤其是性本能,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追求即时的满足;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进行协调;超我则代表着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对本我和自我进行约束和监督。

当这三个部分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就可能导致心理冲突和异常行为。

新精神分析学派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修正。

例如,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认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共同的心理经验和意象,这些存在于集体潜意识中,并影响着个体的人格。

阿德勒则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他认为自卑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人们通过追求优越来克服自卑感。

行为主义理论则将重点放在了环境和学习对人格的塑造上。

华生认为,人格是通过条件反射和学习形成的习惯系统。

斯金纳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调强化和惩罚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者认为,只要控制了环境和学习条件,就可以塑造出任何想要的人格。

然而,这种理论过于强调外部因素,而忽略了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和主观体验。

人本主义理论则与行为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者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积极的人性。

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人格心理学之特质理论

人格心理学之特质理论
人格心理学之特质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五因素模型 人格类型 总评
2
特质流派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Few questions that should be answer in this chapter
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 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里主义 (machiavelliansm)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它通常分为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和低马基雅维里主义。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个 体重视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大量 的研究探讨了有关马基雅维里主义与行为结果的关系。高马基雅 维里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赢得利益更 多,更难被别人说服,他们更多地是说服别人。但这些结果也受 到情境因素的调节。
26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对奥尔波特特质理论的评价
首先,奥尔波特指出,了解个人的独有特质以及了解个人内在的特 质组织,比了解他在一些共同特质上与别人有什么差别更为重要。 第二,他相信人们行为的一致性,因而认为特质概念是有用的。此 外,他承认人是要受情境影响的,多数行为都表现为多种特质的影 响。
评价
贡献:
奠定了人格心理学的学术地位 兼容并蓄 人格的量化研究
批评:
过多强调特质的先天性 未对人格动态进行研究 特质存在的质疑
28
第三节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一、生平
雷蒙德· B· 卡特尔(Raymond B. Cattell, 1905-1998) 1905年出生于英国英格兰的德文郡 一战时,曾在一个临时战地医院中照料伤残士兵。他认为这段经历为他植入 了关注人类的种子。 16岁考入伦敦大学,主修化学,1924年获伦敦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在研究 生阶段转向心理学。 曾任著名心理学家和数学家,因素分析之父斯皮尔曼(Charles Edward Spearman,1863-1945)的研究助理 1928-1937年曾任大学教授和心理中心主任。 1938年担任克拉克大学心理学教授助理,1941年任哈佛大学讲师。

人格心理学各理论学派

人格心理学各理论学派

人格心理学各理论学派1. 简介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不同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质和人格类型,以及人格发展和成长的规律,是理解个体的行为和情感背后的基础。

人格心理学理论在近百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出了多种学派,下面本文将会介绍主要的几种学派。

2. 心理动力学派心理动力学派最早由弗洛伊德等人所创立,他们认为人类内心深处存在着潜意识,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是人类行为和情感的根源。

心理动力学派强调性格是一个动态的结构,个体的内心深处存在着许多积压的欲望和冲突,个体需要通过心理治疗来解决这些冲突,才能实现内在的和谐统一。

3. 行为主义派行为主义派强调个体的性格是一种经验性的学习成果,与遗传因素或内部动力无关。

行为主义派认为人类行为和情感的根源在于人类学习和体验环境中的刺激和反应过程。

行为主义派认为性格特征可以通过学习和改造的方式塑造和培养,是可塑的。

4. 人本派人本派的兴起是在20世纪50年代,它强调个体需要被整体上看待,在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整体生命进行思考。

人本派认为人类是有自治性和独立性的,个体的成长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

人本派认为人类的内在需要、追求和智慧是人类行为和情感的根源。

5. 人际学派人际学派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强调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际学派认为个体的人格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和发展的,个体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中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6. 阿德勒学派阿德勒学派是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的,他认为人类具有进取和同理心的特质,是人类行为和情感的基础。

阿德勒学派认为个体的人格是基于个体的目标和个体的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这些目标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感,进而影响个体的人格。

7.以上介绍的几种学派是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讨了人类的行为和情感问题,为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20世纪40―50年代,新精神分析学派兴起,代替并系统地修正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其突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E. Erikson)。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由此,艾里克森将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以区别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性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

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

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

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会产生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属于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

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

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分别是:(1)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这一阶段是一个生命来到世界时候无助阶段,婴儿需要积极的爱和关怀。

此时的婴儿得到母亲有规律地照顾,对世界将会有充分的信任。

这样的孩子在孩童其充满着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反之孩子将会出现退缩和对世界的不信任。

阿尔波特的人格论

阿尔波特的人格论

阿尔波特的人格论阿尔波特(1897~1967年)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

他有句名言:"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

"他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那些决定个人对其环境独特顺应方式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结构",他强调了人格的个别特点,创立了人格特质论。

这种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以特质迎接外部世界,用特质来组织经验,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系统,由此而引发人的思想和行为。

阿尔波特把特质分为两种,一种为个人特质,是在某个具体人身上的特质;另一种为共同特质,是群体都具有的特质。

阿尔波特的特质是指能够代表人生"生活综?quot;的测验单元,可分为三种类型,并且认为三者在人身上是重叠交叉的。

第一种特质是枢纽特质,是一个人的一切行动都受其影响的特质,它渗透于这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面;第二种是核心特质,是一个人具有一般意义的倾向,其渗透性差一些,但也有相当的概括性,是人格结构中的主要构成因素;第三种是次要特质,是不受人注目的一致性和一般性都较少的那些人格特质,其渗透性极小,与习惯和态度有关,情境性、突发性较强。

阿尔波特反对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认为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形成的东西,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力组织。

他借用了古希腊的一句名言,"没有已成的,一切都在变成中",说明了他对人格不确定性的解释。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一)1 引言人格在心理学史上是唯一建立在几个不同的范式之上的领域。

目前西方人格心理学正处在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 不仅人格研究的传统范式依然活跃,而且产生了新的研究范式。

本文就该领域的新近动态做一概览与述评。

2 人格心理学经典范式的地位及新进展心理分析、特质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是人格研究的传统范式。

近年来,这四种范式都已扩展了各自的领域。

社会认知范式和生物学范式是新繁衍出的范式。

2. 1 心理分析在众多的反对声中,心理分析的范式已经由轮椅上的沉思进化为一个实证的研究领域,尽管各派人格理论家对人格的描述和解释存在很大区别,但都承认,意识外的想法对行为有重要作用。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1st 聚焦理论: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Tankertanker Design
(Trait-Factor Theory)
理论地位: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又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
论,特质因素论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
理论出处:
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
④就业机会。
第三步是人一职匹配。
现代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人-职匹配理论
2/19/2019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人职匹配类型
Tankertanker Design
因素匹配(活找人) 例如需要有专门技术 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 掌握该种技能和专业 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 或脏、累、苦劳动条 件很差的职业,需要 有吃苦耐劳、体格健 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
Tankertanker Design
2/19/2019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2、理论前提:
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 并且可以客观而有效的进行测量; 为了取得成功,不同职业需要配 备不同特性的人员; 选择一种职业是一个相当易行的 过程,而且人职匹配是可能的; 个人特性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的
特性匹配(人找活) 例如,具有敏感、 易动感情、不守常 规、个性强、理想 主义等人格特性的 人,宜于从事审美 性、自我情感表达 的艺术创作类型的 职业。
2/19/2019
Tankertanker Design

人格特质学说

人格特质学说

人格特质学说如下是有关人格特质学说: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 1897-1967),美国人格心理学家,现代个性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1897年生于印第安纳州的蒙特祖玛,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其兄F.H.奥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社会促进"(Socialfacilitation)概念的提出者,出版《社会心理学》(1924)。

一、理论观点(一)人性观1.奥尔波特相信人的命运并不完全决定于早期的童年经验以及无意识的本能冲动。

他认为人能够主动作用于环境使之发生改变,能够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

人们不仅寻求减少紧张,也会寻求新异紧张刺激。

2.奥尔波特坚信,人们有潜能学习许多反应,因此人格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发展。

3.奥尔波特主张自由是相对的,他承认自由意志,同时又认为任何人之间存在着差异。

4.奥尔波特强调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一个健康的人格能够确立并追求未来的目标和希望。

总之,奥尔波特对人性持乐观态度。

(二)人格界定奥尔波特归纳了六类人格定义,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对人格的界定:“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其环境独特的适应。

”(三)人格结构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结构单元。

他首次对特质进行了系统描述与分类。

1.特质概念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诱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

(1)特质是一种潜在的反应倾向,它能使个体对各种不同的刺激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反应。

(2)特质具有可预测性。

特质被看作一种神经生理结构,它不是具体可见的,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但它真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可以由个体的一贯的外显行为推知它的存在。

(3)特质具有概括性和稳定性,个体稳定的特质诱发行为方面跨情境的一致性。

人格的特质理论

人格的特质理论

我们如何描述一个人?◆你可能会使用下面两种方法中的一种:●他是友好的、大方的、快乐的、勤奋的……●他是外向型的。

●这两种描述有何区别?2015/3/1612015/3/162人格的特质理论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第三节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第四节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第五节五因素模型◆第六节人格类型◆第七节总评2015/3/163第一节概述2015/3/1642015/3/168薛宝钗3.粘液质表现为情绪较稳定、心平气和、不易激动、也不外露;行动稳定迟缓,说话缓慢且言语不多;处事冷静而踏实;自制力强但也易于固执拘谨。

林黛玉4.抑郁质表现为对事物和人际关系观察细致、敏感;情绪体验深刻稳定,不外露;行动缓慢,不活泼;学习和工作易感疲劳。

工作中常表现出多虑、不果断;生活中常有孤独、胆怯的表现。

◆特质论(trait theory)●例如:细心、害羞、友好;马虎、大胆,冷漠等(人格特点)●用多个基本的特质来描述人格,每个特质都是对立两端联系起来所构成的一个维度。

任何人在这个维度上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例如细心——粗心。

●特点:对人格的描述较精细;当前较常用。

2015/3/169二、特质曲线●心理学家划定了一个广泛的行为分布范围。

●每个人都处在该分布连续体的某一位置上。

●在人群中,只有相当少的个体处在极高或极低的位置,大多数人都聚集在中间部位。

2015/3/1611三、特质理论的假设●特质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

●特质(trait)是持久而稳定的行为倾向。

⏹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

⏹人格特征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2015/3/1612●特质这一(神经)心理结构或先天的行为倾向,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刺激作出反应。

因此,对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的了解,有助于预测其行为反应。

●特质论认为,特质是所有的人所共同具有的,但各人所具有的每一种特质因人而异,这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

2015/3/1613四、特质理论的特征●一般不关心对一个人的认识,而更注重了解处于特质分布曲线某一点上的人的行为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根据他的观点,人格测量最重要的,是测量一个人的“首要特质”。
幻灯片p.38
3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提出者:美国学者卡特尔。
主要观点(如图):
①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彼此关联的、可以通过观察得到的行为或特质的集合;根源特质是决定表面特质、支配个人一贯行为,它是个体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②每个人身上都具备16种人格特质,只是不同的人表现的程度不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可对人格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测量。
③根据他的观点,人格测量最重要的,是测量一个人的“根源特质”。
相关的概念:
表面特质: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特质。
体质特质:先天因素决定的特质。
幻灯片p.49
8
对特质论的简要评价
特质论对于我们了解人格的结构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大五人格理论,因具有以下特点而倍受青睐:①跨时间测量的稳定性;②跨文化的一致性;③主要受遗传的影响;④自我评定与他人评定之间的一致性。
多数自陈人格量表,都是以特质论为出发点编制的。
然而该理论所关住的是人格的静态结构:仅描述,不解释;仅看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因此还是有缺陷的。
环境特质:后天环境决定的特质。
动力特质: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
能力特质: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
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幻灯片p.41
4
情境、人格特质与行为关系的举例
例如(下图),如果一个人的“根源特质”中存在“高焦虑”,则他会在黑夜、考试或比赛等情境的作用下,产生心跳加快、出冷汗以及发抖等外部行为。
幻灯片p.44
5
艾森克的人格特质论
1)提出者:英国学者艾森克。
2)主要观点(下图):
①较高层次的次级表面特质比根源特质更为重要;
②人格特质有三个维度:即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
③《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可测量这三个维度的个体差异。
3)相关定义
外倾性(Extraversion):外向性,得高分者表现为好社交、活泼、好动、武断、寻求刺激、快活、好支配人、感情激烈、好冒险。
神经质(Neuroticism):情绪的稳定性,得高分者表现为焦虑、抑郁、内疚、低自尊、紧张、不理性、害羞、喜怒无常、易动情。
精神质(Psychoticism):得高分者表现为好攻击、冷漠、自我中心、不关心人、好冲动、反社会、无同理心、顽固、有创造性。
6
“大五”人格因素理论
提出者:诺曼(Norman, 1963, 1967)等多位经过漫长的探索后,对人格特质的种类与数量达成了共识,后经学者麦克雷和考斯塔于20世纪80年代进行综合之后命名。
7
“大五”人格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如图):
①人格由5个因素构成,分别是:神经质(情绪性,N)、外向性(E)、开放性(O)、宜人性(随和性,A)和责任心(尽责性,C)。
②各个因素的英文字头缩写合在一起为“OCEAN”,恰为“海洋”之意。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海洋模型”。
③每个因素下各自包括了6个子因素(教材p.132,表7-2)。
A—Agreeableness (宜人性):高分者诚实可靠,谦逊且总能表现出对他人的信任,不喜欢与他人发生冲突,为人善良、富有同情心。
N—Neuroticism (情绪性)高分者容易焦虑、抑郁,常常因为小事而烦恼,情绪波动大,敏感易冲动:。
对大五人格因素的测量,多数学者目前使用《NEO人格问卷修订本》(NEO-PI-R, Costa & McCrae, 1992)
相关定义:
O —Openness to experience (开放性):高分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探索和冒险,不喜欢墨守常规,情感体验丰富。
C—Conscientiousness (责任心):高分者做事效率高、有条理,责任心强,总是三思而后行并且积极上进。
E—Extraversion (外向性):高分者为人热情大方、精力充沛,喜欢与人打交道,总是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且喜欢追求刺激。
特质学派的三大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阿尔波特、美国学者卡特尔,以及英国学者艾森克。
幻灯片p.37, p.40,及p.46的人物照片
2
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提出者:美国学者阿尔波特。
主要观点(如图):
①人格是可以测量的心理现象,测量的最小单位是特质。人格可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体特质;其中,个体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运动员的智力与人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质学派的人格理论
序号
所属内容
讲解文字
播放内容
时长
1
题目的引入
特质学派的人格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心理学家把一个人特殊的、稳定的个性品质称为“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
人格特质是通过观察人的行为推论而来的。
人格特质:①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②是人格的组成要素;③是人格测定的基本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