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博士_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合集下载

海洋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海洋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海洋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要求本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海洋科学前沿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博士研究生,为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技能,了解海洋环境、海洋生态、海洋资源等方面的现状及变化规律。

2. 具有独立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的能力,能够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3.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在相关领域开展独立研究和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的潜力。

4. 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能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本培养方案设置以下课程:1. 海洋科学导论:介绍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

2. 海洋生物学:研究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生物地理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

3. 海洋化学:研究海洋化学组成、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

4. 海洋物理学:研究海洋波动、潮汐、海流等物理现象。

5. 海洋地质学:研究海底地形地貌、海洋沉积、海底矿产等。

6. 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海洋环境变化、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行为及影响等。

7. 海洋工程与技术:介绍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程技术。

教学安排包括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和野外实习等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鼓励学生选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本培养方案重视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具体措施如下:1. 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2. 建立本科生学术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3. 与国内外知名海洋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合作研究的机会。

4. 设立国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换生项目,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5. 鼓励学生申请国家奖学金、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文化产业管理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文化产业管理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名称文化产业管理二级学科代码1202J1培养方案负责人薛永武联系电话66787008电子邮件xyw989@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2013年5月18 日二级学科:_______文化产业管理_ ___英文名称:Cultural Industries Management代码:__________99J1_____________一、学科简介文化产业管理是随着全球范围内文化产业的兴起而出现的新的交叉学科,其学科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工业”这一概念,在西方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展开研究已长达半个多世纪,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专业。

文化产业管理着重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如文化产业的形态、结构、组织、产业链、资本市场、投融资等;从管理学角度对文化产业政策和法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文化企业在文化资源开发、策划、生产、营销、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由于“文化”这一元素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管理又具有突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属性,体现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特征。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展文化产业教学和研究的高校,设有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以及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山东省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研究机构,建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综合实验室,现有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均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和省市政府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显著地位和影响力。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学科基础,同时又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与背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对文化产业展开深入研究和思考,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能够胜任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宣传文化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运营、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项目策划、文化资源开发等高层管理、策划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总学分不少于17,其中必修课9个学分,专业课4个学分,选修课4个学分。

直博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硕士总学分32,博士总学分10,其中学位课19。

博士生在入学时就确定导师,并成立由3-5位同行专家组成的学位论文委员会,其中最好有海外同行专家;该论文委员会将监督课题研究的开题、论文进展、以及转题等重大事项,直至研究生毕业。

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特定的专业背景和学术兴趣,从研究院确定的若干模块中选择。

发表论文要求:
1. 论文答辩前,要求至少有在高水平的会议上宣读论文的经历:国际会议(一次)或者国内会议(二次);
2. 凡申请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需在本领域国际学术杂志(SCI)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论文至少2篇,其中至少1篇是本领域较有影响的杂志;或者在本领域顶级杂志(要求IF〉5)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至少1篇;
博士生培养流程。

一、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单位代

一、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单位代

一、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单位代码:10566)二、初试科目的考试内容及范围1、2701《地球物理流体力学》第一章地球物理流体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大气海洋的基本特性、密度状态方程、科氏参数、罗斯贝数、位涡、地转流、Brunt-Vasala频率、Boussinesq近似、旋转和层结的动力学等价性、地形与β作用的等价性、基本方程组;第二章无粘旋转流体的浅水理论:浅水方程组的推导、位涡守恒的推导及应用、邦加莱波和开尔文波的特性、罗斯贝变性半径、准地转位涡方程的推导、罗斯贝波的动力学特征、机制以及平流中的多普勒频移、罗斯贝波的能量图及反射、频散关系;第三章旋转流体摩擦边界层:雷诺应力、Ekman层方程及特征、Ekman抽吸、摩擦和地形下的准地转位涡方程推导及解释;第四章海洋风生环流和热盐环流:Sverdrup关系、西向强化理论;第五章旋转层结流体:无量纲方程组推导、位涡方程推导、能量方程推导、有效位能、罗斯贝波的正压和斜压模态、群速度、波射线。

2、3701《数学物理方法》第一章数学物理方程的一些基本知识:三类典型方程的推导、定解问题及其适定性、偏微分方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叠加原理与齐次化原理;第二章分离变量法:有界弦的自由振动、有限长杆上的热传导、Laplace方程的边值问题、非齐次方程的求解问题;第三章积分变换法:Fourier变换的定义和性质、Fourier变换在求解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中的应用、Laplace变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Laplace变换在求解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行波法与降维法;第五章Green函数法:积分学中的几个重要公式、Laplace方程的边值问题和基本解、调和函数的基本积分公式和性质、Gteen函数、Green函数的求法;第六章Bessel函数:Bessel方程和Bessel函数、Bessel函数的递推公式、函数展成Bessel函数的级数、Bessel函数的应用;第七章Legendre多项式:Legendre方程及其解法、Legendre多项式、函数展成Legendre多项式的级数、Legendre多项式的应用举例。

广东海洋大学教学单位实施三大行动计划与

广东海洋大学教学单位实施三大行动计划与
3.75
3.75
3.75
研究生处
3.4教学成果奖(60分)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0分)
0
0
0
教务处
*省级教学成果奖(20分)
0
12
0
教务处
*校级教学成果奖(10分)
10
10
3
教务处
3.5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及成效(20分)
*协同育人平台层次及数量(10分)
5
5
0
教务处、研究生处
*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成效
(10分)
7.5
11.25
15
3.75
人事处
中青年教师培养(10分)
6
5
3
3
人事处、外联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教师队伍国际化(10分)
6
6
5
1
人事处、外联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3教师研究水平(30分)
教师人均发表论文(20分)
20
10
10
20
科技处
教师论文篇均他引用次数(10分)
10
6.667
10
5
科技处
3.人才培养工作(41%)
三、一般本科教学单位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信息
学院
航海
横向合作经费增长情况
(10分)
10
3.33
6.67
科技处
成果转让经费增长情况
(10分)
10
3.33
6.67
科技处
成果转化效果(5分)
5
5
5
科技处
信息咨询和社会服务工作
(5分)
5
5
5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目录水产养殖专业(090801) (3)海洋生物专业(070703) (9)渔业资源专业(090803) (14)捕捞学专业(090802) (18)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0832) (22)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0832) (26)物理海洋专业(070701) (30)海洋化学专业(070702) (34)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090502) (38)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090501) (42)植物病理学专业(090401) (46)作物遗传育种专业(090102) (49)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54)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58)行政管理专业(120401) (62)农业经济管理专业(120301) (6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030503) (72)水产养殖专业(090801)课程设置:应修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6学分,实践环节7学分,非学位课程9学分。

课堂教学前两学期完成,成绩及格取得相应学分。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本专业的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学位课程成绩70分以上(含70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及补修课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英语不得免修。

海洋生物专业(070703)课程设置:应修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5学分,实践环节7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

课堂教学前两学期完成,成绩及格取得相应学分。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本专业的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学位课程成绩70分以上(含70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及补修课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英语不得免修,且另需在导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自学补修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经典著作。

备注:渔业资源专业(090803)课程设置:应修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5学分,实践环节7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

广东海洋大学委托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广东海洋大学委托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广东海洋大学委托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委托单位(甲方):培养单位(乙方):广东海洋大学培养对象(丙方):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招收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有关规定,乙方同意为甲方委托培养丙方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现经三方共同协商签定本协议书:一、委托培养研究生的经费按4000元/生/年,三年共计12000元(壹万贰仟元整)标准执行。

如丙方因故中断学业,乙方不予退款。

二、乙方负责丙方在校期间的学习、培养及其它管理工作,丙方在学习期间与本校其他硕士生同样要求、同等对待。

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和授位评审,乙方授予丙方相应的硕士学位并颁发毕业证书。

三、丙方在校期间须严格遵守乙方各项规章制度,丙方在校期间如因成绩不合格不能毕业或由于其它原因休学、退学离校时,由甲方安排其工作与生活,乙方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四、丙方应按时毕业,不能按时毕业的,经申请和甲、乙方批准,可按有关文件规定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丙方必须补交延长期间的培养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经延长后仍不能通过答辩者,按结业处理。

五、丙方在学期间不享受乙方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

丙方入学前如是甲方职工,学习期间不转人事档案、组织关系、户口和工资等关系。

丙方(包括入学前不是甲方职工的学生)学习期间在甲方享受工资、医疗、福利等待遇。

六、违约责任本合同一经签定,甲、乙、丙三方都必须严格执行,某一方违约,则必须承担下列责任:如甲方违约,则必须负责安排丙方就业。

如乙方违约,则必须偿还甲方培养费,并协助丙方联系就业。

如丙方违约,则必须偿还甲方的全部培养费,自行解决就业。

乙方将其人事档案、组织关系、户口和工资等关系退回原单位或户籍所在地。

七、汇款帐户收款人全称:广东海洋大学帐号:2015020709026401559开户银行:工商银行麻章支行(汇款时请注明“硕士研究生某某某委培费”字样)八、本协议从三方签定协议之日起生效,丙方毕业或因故中途退学时终止。

九、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一份。

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学院介绍(一)海洋与气象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是广东海洋大学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的学院之一,肩负着发展海洋学科的历史重任,在海洋、气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现有专业教师32人,其中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特聘教授1人,二级岗教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5人。

着名物理海洋学家潘德炉院士受聘为海洋科学“双聘院士”。

学院拥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海洋科学为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环境评价重点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等研究机构。

近年来,学院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课题30余项,在上层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海气耦合机制及区域海洋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J. Geophys. Res.》、《J. Marine Syst.》、《Cont. Shelf. Re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杂志。

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如下:1、物理海洋学(070701)本博士点设在海洋与气象学院,授予理学博士学位。

设有以下两个研究方向:①陆-海-气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开展南海海气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及其耦合机制研究,阐明跨陆架物质输送和能量交换机制,发展近海水交换过程和水质环境变化的数值预报模式,揭示近海动力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环境生态效应;②海洋次中小尺度过程与混合深入了解南海陆架海区次中小尺度过程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动力学特征,揭示海洋次中小尺度过程与风场、中尺度涡、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混合机制,发展精细化的数值预报模式。

2、海洋化学(070702)本博士点设在海洋与气象学院,授予理学博士学位。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会计学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会计学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二级学科名称会计学二级学科代码120201培养方案负责人王竹泉联系电话66782890电子邮件zhuquanw@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2013年5月26 日二级学科:____会计学_______________英文名称: Accounting代码:___ 120201______________一、学科简介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科1996年1月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1月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被批准为山东省首批品牌专业建设点;2007年取得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与中国会计学会合作成立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并作为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合作研究基地,2011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本系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8人。

教师中:博士15人,在读博士6人,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学术领军人才计划,1人受聘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财务会计研究、利益相关者与价值管理研究、财务基础理论、公司财务战略与资本市场、会计标准执行与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现代会计与审计理论、人本会计与人本价值管理等。

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会计学科已经发展成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学科发展优势较为突出的强势学科,学科建设水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所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深受社会好评,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由会计学科发起主办的《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和“营运资金管理论坛”等正在成为会计学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由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出版的《营运资金管理发展报告系列丛书》及研发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库”()在营运资金管理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意见

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意见

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 1号),为大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经过广泛调研和讨论,结合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决定在2012年以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改革为基础,重新修订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科学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以提高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重大专项、重大课题和农业推广模式,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强调开发研究和实践运用,教学内容要紧跟产业实践。

(二) 教学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不受理提前毕业申请。

应修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12学分,非学位课6学分,实践环节14学分。

专业课1学分对应学时为16,课堂教学安排第一学期内完成,学位课程成绩70分以上(含70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

对跨专业研究生所欠缺的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必需补修该专业本科主干课程1-2门,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专业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有机结合,融入更多技术推广应用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任课教师或导师带领研究生参加为行业开展的技术服务。

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研究生培养目标1.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博士研究生,在所学专业领域内具有深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拓展的国际视野,具有发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具有高度责任心、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注重人文素质和科研伦理的学术领袖和创新人才。

3. 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等各种领域发挥领导和创新作用。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1. 以导师制为主,开展个性化培养,确立学科教学和研究质量的常态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2. 组织开展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引导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水平。

3. 建立系统的学术评估机制,对研究生进行评估和考核,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研究生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4.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开展企业、社会等领域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5. 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国际学术交流中部署、推进博士研究生赴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学习、交流和实践。

三、研究生培养内容1. 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训练,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研究方法论课程等。

2. 深入的研究领域知识和前沿动态,包括学术研究报告、研讨会、文献阅读与讨论等。

3. 科学的研究课题选取和研究方案设计,包括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的初步设计。

4. 严谨的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训练,包括研究成果的撰写、学术论文的发表和报告等。

5. 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科技创新活动,为建设学术型、创新型研究生队伍提供支持。

四、研究生培养保障1. 建立健全的研究生导师制度,提供有效指导和学术支持,帮助研究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研究方案。

2. 提供充足的学术交流平台,开展系列学术讲座、研讨会、研究成果汇报等,帮助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能力。

3. 优化学科建设,建立和完善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实验室,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技术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盖章)
注:1、培养计划必须严格遵守2013版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术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 2、本表在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完成,一式四份,经导师签字、学院分管领导审核后一份交研究生处存档,其
余三份分别由学生本人、导师、学院留存。
广东海洋大学 级 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学号
姓名
性别
学院
学科、专业或领域
导师
研究方向
学制
入学日期
类别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时
2050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与实践研究
32
学分 2
开课学期 1
备注
学 位 课 程
非 学 位 课 程
实 践 环 节
补 修 课 程
总学分
导师签字
学位课学分 研究生处(盖章)
主管院长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