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洛林王朝手抄本的发展与装饰_王美艳
中世纪的手抄本记忆
![中世纪的手抄本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1f3a18cee2bd960591c677bc.png)
中世纪的手抄本记忆作者:陈轶婷来源:《收藏/拍卖》 2011年第9期文:陈轶婷图:佳士得重返历史,中世纪的西方社会依附于上帝的辉煌而存在和发展,那是一个基督教广泛传播的时代,中世纪绝大部分的艺术也由“神”而展开,色彩丰富的绘图祷告书手抄本,作为传播宗教文化的读物,每本都凝聚着才华横溢的工匠大师的心血,堪称是精雕细琢的绝世艺术品,被众多书籍收藏家们视为珍品,每翻启一页就能欣赏到早期绘画大师们的杰作和精湛的手艺,其复杂的设计和宝石般的色调常常迎来珠宝爱好者的强烈赞赏。
2011年伦敦佳士得在继2010年3月和7月以来,第三回推出Arcana Collection传世精美手抄本系列拍卖,此次拍品依然是掌握在私人收藏家手中最珍贵的手稿书籍之一。
历史智慧知识的载体——书籍书籍,古往今来都是人类记录文明进程和历史灵魂中最普遍、最直接的形式。
据史料记载,现存最早的“书”始于公元前3200 年古巴比伦人(Babylonia)的楔形文字泥板刻成的“书”。
大约公元前3100- 前2884 年,古埃及人将纸草 (Papyrus) 做成长条状的“卷轴”,将象形文字纵列写在卷上,阅读时只展开一小段。
这类卷书,沿用至罗马时代,后来逐步被兽皮取代,多用羊和牛犊等兽皮做成的上等皮纸,其中典型的代表为羊皮纸。
大约12 世纪末制作纸张的技术才从阿拉伯占领的一个西班牙地区雅提瓦(Jativa)传入欧洲,大约在13 世纪传入意大利北部,14 世纪传至法国东北部的特尔瓦(Troues)和德国南部。
随着纸张的发明及制作技术的普及,“书”逐步演变成现在我们所认识的形态,也成为了传承历史、知识、神圣题材等的重要载体。
在西方的书籍发展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中世纪时期欧洲出现大量与宗教神圣题材相关的手抄本书。
按照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定义的“中世纪”,西欧 5—15 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也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自然延续阶段,而精美的手抄本书正是这一特殊时期的出现。
那些精美的欧洲中世纪手抄本插图(IlluminatedManuscript)
![那些精美的欧洲中世纪手抄本插图(IlluminatedManuscript)](https://img.taocdn.com/s3/m/721b970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7.png)
那些精美的欧洲中世纪手抄本插图(IlluminatedManuscript)第一次见到欧洲中世纪手抄本是在Gillian老师的History of Books课上,她带我们看了墨大Baillieu图书馆的藏书,14世纪的书就这么摊着,完整,泛黄,没有折痕,没有破损,让人一时很难相信这本书穿越了六七个世纪,来到你的面前。
谁曾带着它,商人,贵族?它去过哪些地方,水城,乡镇?它夹带着什么讯息,家族传书,教会经文?它身上是否遗留着任何过去的痕迹,墨迹,砂砾?拍摄的中世纪手抄本藏书之一,据藏书库管理员介绍,该书使用的文字为古拉丁文。
以下是我对手抄本历史发展的一些整理,图片选自Pinterest,图注是自己根据英文注释翻译成中文的:手抄本是公元5-15世纪欧洲主要的文化和艺术载体。
其内容以圣经、福音书、祈祷书、文典、历书见多,也有涉及历史、文学等。
媒介由早期的纸草逐步演变成皮纸。
早期设计制作者多为修士,中世纪晚期,因手抄本的制作商品化,有女士参与抄写制作。
格鲁吉亚的安迪什福音书,AD897古抄本的出现是中世纪一项重要的变革。
它改变了以往“卷”状的书籍形式。
新的书本成对摺形式,每二十五章装成一本,用厚重木片做成封面加以保护。
此种形式延续了好几百年,后来为了要便于阅读,将书籍表面上腊,并用铁圈串装成册。
16世纪意大利修道院圣诗集拜占庭时期拜占庭帝国发明了羊皮纸,镶嵌画、肖像画在拜占庭建筑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拜占庭时期手抄本绘图——升天的耶稣与两位先知爱尔兰和英格兰5世纪末,不列颠群岛受罗马影响日益基督教化。
6世纪至7世纪,在爱尔兰和英格兰发展了装饰性的插图。
它们的绘画具有凯尔特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民族特色,有着风格诡异的构图。
7世纪,爱尔兰修道士把林迪斯法恩岛(Lindisfarne)变成整个英伦三岛的宗教和文化中心。
林迪斯法恩福音书封面(约698AD),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林迪斯法恩福音书圣约翰章节扉页,花体字底下的小字是10世纪另外加上的盎格鲁撒克逊译文凯兰书卷(或译凯尔经,Book of Kells)是800年左右由苏格兰西部爱欧那岛(Iona)上的僧侣绘制。
18930606_鞣酸铁墨水与《凯尔经》的故事
![18930606_鞣酸铁墨水与《凯尔经》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6f068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0.png)
28现存的绝大部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抄本书籍是由鞣酸铁墨水缮写的,许多文艺复兴早期的大师使用这种墨水作画,如达·芬奇的素描画。
写下心中对神的祈愿鞣酸铁墨水与《凯尔经》的故事文|彭李菁鞣酸铁墨水是从中世纪(宽泛定义为5 - 15世纪)一直到19世纪的手抄本书籍中最常使用的墨水。
最早的以树瘿为原料的鞣酸铁墨水配方可见于老普林尼的《自然史》。
许多重要的传世的手抄本书籍都是使用鞣酸铁墨水书写的,其中包括4世纪以安色尔字体写成的迄今为止最早最完整的《圣经》手抄本《西乃山抄本》(一系列以通用希腊语写作的《圣经》抄本,19世纪至20世纪陆续在埃及西乃山山脚的圣凯瑟琳修道院被发现,大部分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由于鞣酸铁墨水制作方法简单,适合在皮纸上书写,经久耐用,防水性能亦好,所以在1400年间在欧洲和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地区被广泛用于书写。
现存的绝大部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抄本书籍是由鞣酸铁墨水缮写的,少部分则是用灯炱和炭黑书写。
刚刚制作完成的新鲜墨水书写时颜色呈蓝色到黑色,饱经风霜的手稿上墨迹则渐渐褪为褐色。
早期的鞣酸铁墨水一直是私人制作小范围使用的,直到18世纪才作为商品出售。
而且也不仅用于书写,许多著名的艺术家亦用其作画。
许多文艺复兴早期的大师使用这种墨水作画,如达·芬奇的素描画。
后世广受尊崇的画家如伦勃朗和凡·高,也有鞣酸铁墨水画作传世。
鞣酸铁墨水最经典的配方包含四种原料,第一种是树瘿(即鞣酸铁墨水英文名iron gall ink中的gall,墨水中鞣酸的来源)树瘿是橡树上的某种球形生长结构(树瘤),当昆虫刺穿树枝产卵时,就会触发树瘿生长。
当幼虫孵化时,它们以树汁为食并分泌某种激素。
树瘿是植物的防御机制,随着它们生长,它们为幼虫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直到昆虫成熟并能啃咬出一条离开植物的出路。
据说为了尽可能多地保存鞣酸,最好在幼虫阶段就割下树瘿提取鞣酸。
这个阶段的树瘿是蓝色的,小而重,颜色深。
中外设计史作业复习过程
![中外设计史作业复习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5268e62e2bd960591c6771f.png)
中外设计史作业中外设计史参考书目内容:1.《中国艺术设计史》作者:夏燕靖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3-012.《中国设计史》作者:高丰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3.《中国设计史》第二版作者:胡光华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0-14.《中国室内设计史》作者:霍维国、霍光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2-15.《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史研究》作者:邵文红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4-16.《世界现代设计史》作者:王受之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9-17.《外国艺术设计史》(高等艺术院校教材)作者:邬烈炎、袁熙旸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6-18.《外国现代设计史》作者:钱凤根、于晓红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4-19.《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作者:方怿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2-110.《外国近现代设计史》作者:胡天璇、曾山、王庆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2-1《中国艺术设计史》目录:前言绪论第一章远古·设计的萌芽与奠基一、上古传说与圣人造物二、从拣取生产生活资料到制作工具三、陶器制作与器型设计四、衣饰的产生五、蚕缫丝与织造工艺第二章夏、商、周及春秋战国·设计的发展与成熟一、青铜铁器的制作工艺与形制设计二、陶器与原始瓷器的形成及实用设计三、冠冕服制与深衣华饰四、诸子百家思想中的造物观念五、《考工记》的成书背景及设计思想第三章秦汉·设计的自在与成熟一、秦始皇陵的铜车结构与设计二、食器、文具的种类与设计三、服饰与织物纹样设计四、家具、陈设物与木作业设计五、铜灯、铜炉与铜镜的设计形制六、漆器业的兴盛与漆艺设计七、农用工具的使用与设计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设计的延传与疾进一、瓷器时代与瓷器设计二、旷世奇服三、机械制造与设计四、漆器及木作业设计五、寺院、佛塔与建筑上的纹饰设计六、六朝陵墓与墓前石刻及墓室壁面设计专题链接:魏晋玄学以及文献典籍中的设计思想第五章隋唐五代·设计的诗意与华章一、仓储设施与大运河的工程设计二、隋唐长安的城市布局设计三、瓷器具的工艺设计四、唐三彩的釉彩工艺五、冠服形制与女子妆饰六、织锦织绫纹样设计与"陵阳公样"七、唐代书籍装帧设计八、金属制品的奇巧设计九、漆器与家具设计十、杂糅南北风格的五代十国设计专题链接:唐代设计理论述要第六章宋辽金西夏·设计的纷繁与林立一、《清明上河图》与城市布局二、宋辽金的园林设计三、宋代名窑及其设计特色四、辽、金瓷器及其工艺特色五、宋代丝织品种及其设计特色六、宋辽金西夏服饰七、宋辽金西夏的家具设计八、宋版书的书籍设计九、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十、漆器品种与髹漆工艺十一、商业发展与商业艺术设计专题链接:宋代设计思想与理论的发展第七章元代·设计的多元与交融一、元建筑与元大都城垣规划二、元代名窑与瓷器设计三、"纳石失"织锦及纹样设计四、元代服饰设计五、金属工艺及品种设计特色六、家具品种与工艺制作七、漆器品种与制作工艺八、书刊装帧设计专题链接:元代设计思想的实用特征第八章明代·设计的规制与变革一、紫禁城的营建与布局二、瓷业的繁荣与品种发展三、丝织业的四大产区与丝织锦品种的特色四、朝服制度与服饰设计五、吉祥图案的寓意象征六、明代家具的种类与工艺设计七、明雕版印刷与书籍装帧八、文献中记载的艺术设计专题链接:火器的制造第九章清代·设计的交替与衰落一、瓷业的繁荣与品种的多样发展二、丝棉织业与云锦工艺三、服饰规制与服饰设计四、园林种类与设计五、清代家具及"三大作"特色六、清刻本与书籍设计专题链接:农具的功能变化第十章近现代·设计的转变与更新一、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近代设计的转型二、瓷业的艰难生存与品种特色三、丝棉织品与花样设计四、服饰的推陈出新五、家具与陈设品设计六、商业招贴与商标设计七、报刊、书籍设计的新样式八、建筑形式的变迁与建筑三种类型特征九、新型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与使用专题链接:我国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设计与制造结语新生与发展——新中国设计事业发展纪程古典工艺文献索引《外国艺术设计史》目录:第一章史前的艺术设计一、旧石器时代艺术设计的萌芽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手工艺设计一、古埃及的手工艺设计二、古西亚与古波斯的手工艺设计三、古代日本的手工艺设计四、古代伊斯兰的手工艺设计五、古代美洲的手工艺设计第三章古人西方的手工艺设计一、古希腊的手工艺设计二、古罗马的手工艺设计三、欧洲中世纪的手工艺设计四、文艺复兴、巴洛克与罗可可时期的手工艺设计第四章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一、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二、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三、“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四、早期功能主义与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五章工业化社会的艺术设计一、欧洲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二、“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三、美国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四、“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五、欧洲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六、美国与日本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第六章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一、“波普”与反主流的艺术设计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三、新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四、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1.青铜时代的图形文字设计及织物与服装状况?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炽热,对传统文化向往更深一步的挖掘,对古代文物更渴望熟悉、鉴赏。
传统手工装裱工艺的历史
![传统手工装裱工艺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dcd99f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9.png)
传统手工装裱工艺的历史手工装裱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在这些古代文明中,人们开始使用不同材料来装饰和保护艺术品、官方文件和重要文献。
在古埃及,人们使用羊皮纸或木板来制作书籍和文献。
这些书籍往往会被装裱在漂亮的盒子或者用皮革覆盖,并装饰上精美的图案和金属装饰。
在古希腊,人们使用象牙、贝壳、纺锤玉石和金属来装饰木制容器和书籍。
这些装饰物往往会有复杂的花纹和刻字,用来表示它们的价值和重要性。
在中世纪,手工装裱工艺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修道院和教堂成为装裱工艺的重要中心。
修道士们将手抄本装裱在漂亮的皮革封面上,并用金属装饰和花纹来装饰书籍。
他们还经常使用宝石和珠宝来增加书籍的价值和美感。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手工装裱工艺逐渐衰落,更多的人开始使用印刷的书籍。
然而,手工装裱工艺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仍然在一些贵族、宫廷和宗教机构中得到保留和发展。
到了18和19世纪,随着印刷术的流行,装裱工艺变得越来越少见。
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纸质封面来保护书籍。
然而,在这个时期,一些画家和工匠开始重新发现手工装裱工艺,并试图恢复传统的技术和工艺。
到了20世纪,手工装裱工艺逐渐在艺术家和工匠之间重新流行起来。
一些手工装裱工艺师开始使用传统的材料和技术来制作装裱艺术品和装饰物。
他们还介绍了一些新的材料和技术,以使装裱工艺更加现代化。
如今,手工装裱工艺仍然存在,并在很多地方得到重视和推崇。
人们可以看到许多手工装裱工艺师使用各种材料和技术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和装裱艺术品。
这些装裱工艺师致力于保护传统的工艺和技术,同时也尝试创新和发展新的手工装裱工艺。
(完整版)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资料共享
![(完整版)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资料共享](https://img.taocdn.com/s3/m/66cbb3b90b4c2e3f56276366.png)
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古代埃及工艺美术一、概述(一) 历史美尼斯(Menese) 于公元前3000年统一上下埃及(双国) ,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的第1王朝,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统一的王朝国家的诞生。
根据埃及编年史家、祭司马尼托记载:从美尼斯(上埃及国王) 统一埃及起——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帝国征服止,先后有26个王朝进行统治。
后又被马其顿亚力山大统治(前332年始) 300年。
至公元前30年,又被罗马统治。
埃及上古史:早期王国 1—2 王朝 (约公元前3000—2686) [原始]古王国 3—6 王朝 (约公元前2686—2181) [原始]第一中间期 7—10 王朝 (约公元前2181—2133) [原始]中王国 11—12 王朝 (约公元前2133—1786) [夏]第二中间期 13—17 王朝 (约公元前1786—1567) [商]新王国 18—20 王朝 (约公元前1567—1085) [商]后期王国 21—26 王朝 (约前1085—525) [西周—春秋](二) 环境封闭型的地理特征由尼罗河引发的种种情况6月17日夜——“掉落之夜”(三) 宗教泛神论(多神教)相信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背后皆有神灵存在(四) 信念再生永恒不变视死如归二、工艺美术(一) 陶工艺1、黑顶陶器(自然纹样)2、明地暗花彩陶(刻意装饰、丰富、人物、动物、植物)3、暗地明花彩陶4、釉陶(蓝釉为主)(二) 石工艺1、化妆石板2、内脏壶3、灯具4、装饰(三) 玻璃工艺1、动物形容器2、抽象形容器3、首饰(四) 金属工艺1、宗教器具2、首饰3、棺具4、陪葬品(五) 木工艺1、装饰器具2、家具三、小结1、古代埃及工艺美术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掀起了人类历史上工艺美术全面发展的第一个浪潮。
2、古代埃及工艺美术虽然历史悠久,但许多作品在造型设计、装饰技艺及材料应用和整体表现手法上,蕴含着某些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工艺的要素。
外国艺术设计史复习重点
![外国艺术设计史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1c282deff9aef8941e0653.png)
填空題和选择題重点1.古代两河流域设计艺术的装饰纹样和动物形象密切联系,这种以动物形象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创作方法是古代东方工艺美术的创作特征之一。
2.单耳凤头形净手壶是伊斯兰陶器的典型造型之一。
3.玻璃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发展于古希腊,叫砂芯法;吹制法,起源于叙利亚,发展于罗马。
4.将装饰性字体与各种抽象图案巧妙结合是伊斯兰的手抄本装帧设计的一大特色。
5.陶器是古代希腊人的生活必须品和外销商品,独具实用和审美意义。
6.希腊陶器工艺繁盛期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黑绘风格”“红绘风格”和“彩绘风格”。
7.新巴比伦王朝的建筑大多采用流光溢彩的琉璃砖做装饰,俗称马赛克,这种设计后来演变成独具特色的伊斯兰风格。
8.英格兰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新石器时代美术的代表。
9.圣索菲亚大教堂综合了古西亚的砖石拱劵丶古希腊的柱式和古罗马的巴西里卡式建筑,是最具代表的拜占庭建筑。
10.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世纪到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圈和飞扶壁组成,总体的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11.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是世界最着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
12.在古埃及椅子一直被视作宫廷权威的象征。
13.文艺复兴时期玻璃艺术设计与制作的中心是意大利的威尼斯。
14.中世纪艺术设计的成就体现在三种风格:拜占庭风格丶罗马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
15.十六世纪法国陶工柏利西创造田园风格陶瓷,以浮雕手法代替了马略卡式陶瓷的装饰性描绘画,椭圆形陶盘式此类陶器的代表。
16.法国的巴洛克家具又称为“路易十四式家具”或“豪华风格家具”,他兴起于“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宫廷之中。
17.罗维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第一代职业设计师,曾为可口可乐公司设计商标,被称为美国工业设计之父。
18.古希腊三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多立克式丶爱奥尼克式丶科林斯式。
19.希腊的设计是再发达的美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优美、和谐、典雅,是古希腊哲学家们所推崇的审美标准,当时的设计匠师们将这一标准具体体现在作品的造型比例,装饰构成等要素中。
泥金手抄本的历史
![泥金手抄本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e3fb4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2.png)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历史
发展
手抄本
制作
技术
文化
文明
泥金
泥金
手抄本 介绍
不同
历史
人类
重要性
详细
影响
追求
艺术
内容摘要
《泥金手抄本的历史》是一本关于泥金装饰手抄本的权威性著作,详细介绍了这种古老书籍制作 技术的历史、艺术和文化背景。本书的作者通过对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博物馆、图书馆和私 人收藏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考察,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证据,为我们揭示了泥金手抄本的 精湛工艺和卓越价值。
目录中的具体内容也展示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每一章都包含了对特定时 期或地域的泥金手抄本的研究,揭示了它们的特点、风格和制作技术。同时,书 中还详细分析了泥金手抄本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价值,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和塑造了 不同的文化和文明。
这本书的目录还体现了作者对泥金手抄本制作工艺的重视。每一章都有对泥 金手抄本制作步骤的详细描述,使得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一技艺的复杂性和 精致性。这样的描述不仅增加了书的可读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欣赏泥 金手抄本的新视角。
当谈论到书籍,我们常常会想到那些普通的印刷品——纸张、墨水,以及它 们所记录的文字。然而,《泥金手抄本的历史》打破了我们对书籍的常规认知, 它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更为古老、更为神秘的世界。
这本书所呈现的,不再是我们常见的那些文字,而是用黄金和泥土混合制成 的墨水书写出的手抄本。这种特殊的书籍,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历史、文 化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外国设计史
![外国设计史](https://img.taocdn.com/s3/m/f87e81c8bb4cf7ec4afed05c.png)
• 拜占庭帝国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帝国, 其重要性可以做这样的最简单的表述: 如果拜 占庭帝国在黑暗时期初期和西罗马帝国一起崩 溃了, 那么西方整个基督教文明,就不可能存 在了。 • Byzantine Empire 罗马帝国的后继者东罗马帝 国的别称。 • 公元 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古希腊移 民城市拜占廷旧址定都,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 拜占廷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交界处,领 土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包括亚美 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和埃 及。
• 工作
圣本笃认为修道院应该自给自足,避免仰赖外界捐助。 因此修道院内自行生产各种生活必需品。院内有磨坊、 面包房、菜圃、酒窖、手工作坊、马厩,甚至牧场。 修道院因此开辟不少良田,有的修士还精通农业技术 或酿酒技术。据说法国的香槟酒就是圣本笃修会的修 士Dom Perignon首先酿制的。
修士每天必须有固定时间阅读和抄写圣经典籍。这一 传统既发展出了泥金装饰手抄本的卓越艺术,亦为文 化的保存、传递、研究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 教育与学术 帕科缪规定,修道院必须具备一所精心保养的图书馆。 789年,查理大帝规定每座修道院都要办一所学校,由 有学问的修士教导年轻人“七艺”,并阅读古典作品。 这时的修道院还肩负教育功能,许多修道院甚至成了 欧洲的文化与教育中心。 • 原来的“中世纪黑暗时期”现被改为专指公元410年 (或455年)到公元754年(或800年)这段欧洲历史。
威廉 莫里斯,美丽的人生的观念:美,意指 艺术,把这个词意义使用在更宽泛的观念里, 我主张,美,不仅仅是人类生命中偶然发生 的事,人们可以选择接受还是不接受,它应 该是我们人生的必须品。
William Morris, The Beauty of Life, 1880
欧洲中世纪手抄本插图——“黑暗时代”的艺术之光
![欧洲中世纪手抄本插图——“黑暗时代”的艺术之光](https://img.taocdn.com/s3/m/50328bc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7.png)
Arts circle美术界ARTS CIRCLE 2011/5欧洲中世纪手抄本插图——“黑暗时代”的艺术之光TEXT /龚丽娜引言一般认为自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最黑暗的时期,在这个“黑暗时代”艺术却开出了另一朵奇葩,诞生了独特的手抄本插图艺术。
中世纪的手抄本插图艺术从东方埃及古典艺术中获得灵感,又吸收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元素。
同时因为受基督教禁欲主义与来世思想的影响,这种艺术又渐渐的抛弃了古希腊罗马美术传统,而采用夸张、变形等手法,极力强调表现所谓的精神世界,慢慢的往概念化和公式化的方向发展,表达的不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教徒们心中神的世界,显示出浪漫主义艺术色彩。
一、宗教背景5世纪后,西罗马帝国逐渐瓦解,欧洲向封建社会过渡。
在日耳曼人征服罗马的过程中,基督教得到了保全,它成为中世纪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教会也因而居于绝对的思想统治地位,并主导了政治、社会、思想和文化。
欧洲中世纪的手抄本插图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其思想内容是宣扬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崇拜封建帝王的观念,为巩固贵族和都会的统治服务。
其风格特点是利用绘画形式造成神秘、肃穆的宗教氛围,以庄重、理性的形式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这些手抄本插图直观的表现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风情和时代特征。
二、欧洲中世纪手抄本插图的艺术特点1.艺术思想在中世纪,人们认为图像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文盲或者是通过情感的吸引力激发精神生活的手段,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外在形式的美,而在于能够通过形式之美来象征上帝之美,光和色是基督教美术价值的体现。
中世纪早期的思想家普洛丁认为:1、最高本质的美是神的美。
2、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回到他内心光照到神的智慧。
奥古斯丁认为美的本源,来源于上帝、美的创造出于上帝永恒智能和意志。
与文艺复兴对人性的尊重和对人物真实表现的方向完全不同,中世纪的手抄本插图表现的是完全的另一个方向,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艺术的起源,中世纪手抄本插图艺术开创了浪漫主义插图艺术,画家们表达的只是宗教的神圣和传达教义,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说,画画中的圣人是不可能与现实中人物相同,他们一直都是一副庄严肃穆的神情,人物的表情模式化。
十本中世纪手的抄本(美到手抖)
![十本中世纪手的抄本(美到手抖)](https://img.taocdn.com/s3/m/58c1031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b.png)
十本中世纪手的抄本(美到手抖)利维坦按:这些精美的手抄本很容易让人想到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在5世纪的羊皮纸泥金装饰手抄本《安布罗斯伊利亚特》,只不过在一些仿真本里,细节的呈现更加细腻。
说起泥金技术,还真是一项复杂而昂贵的工艺过程,当时也只有有钱人才能享有。
在制作泥金手抄本的过程中,通常是抄写内文。
按照一定的尺寸裁好羊皮纸后,再经过总体的页面规划设计(首字母、边框等),将纸页用尖木棍固定,抄写者就用鹅毛笔或者苇杆笔蘸着墨水开始抄写了。
内文抄写完成后,插画师才会开始工作。
对这些复杂的设计预先要进行事先安排,一般会使用衬有耐热耐腐蚀的金属板的蜡板草图,然后再影描到皮纸上(可能使用针孔或者其他的手段进行辅助,比如文中的林迪斯法恩福音书)。
不知道怎么……忽然想到了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的画像,总觉得和那些细腻之极的泥金装饰画相比,虽寥寥数笔,但实在传神啊:胸毛和眼神是亮点译/皮卡丘校对/图灵4.0原文//2015/10/03/top-10-most-beautiful-medieval-manuscripts/如何判断一本漂亮的中世纪手抄本该是什么样?我们今天找到了一位专家:乔瓦尼·斯科尔奇奥尼(Giovanni Scorcioni),Facsimile Finder()的联合创始人,Fascimile Finder是一家致力于仿真古文献与中世纪手抄本的书籍供应商。
以意大利为基地的乔瓦尼花费了大约十年的时间,翻遍了几百本中世纪手抄本的仿真本,从那些最美丽的中世纪手抄本中选出了他最喜欢的,列出了以下清单。
林迪斯法恩福音书(Lindisfarne Gospels)Cotton MS Nero D IV ? 大英图书馆林迪斯法恩福音书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介绍:这是一本做工精美、风格独特的爱尔兰-撒克逊(Hiberno-Saxon)亦称作海岛艺术风格的作品,这本书还同时结合了地中海、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 )以及凯尔特(Celtic)的元素。
西方艺术史之--加洛林PPT课件
![西方艺术史之--加洛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0824945acfa1c7ab00cc37.png)
4
2021/4/8
圣 但 尼 修 道 院
5
圣 维 泰 尔 教 堂
2021/4/8
6
2021/4/8
7
在亚琛之一。大教堂的地下室包含了由金子并且镶嵌了
珍贵的宝石制成的洛萨十字架,深蓝色的镶有珍珠
的蓝丝绒无袖长袍,一个由金银制成的查理曼半身
像,和一个被用普罗塞耳皮娜的浮雕所装饰的大理
统治者查理大帝的文化政策密切相关。当时
的欧洲普遍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除了教
士以外,几乎没有人会读书,而低级教士的
水平也是很低的,同样缺乏教育。为了改变
这种状况,查理曼大帝广纳欧洲的优秀学者
来到帝国,恢复和兴办学校与图书馆,形成
2021/了4/8 文艺复兴的局面。
18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标志
一是开始了基督教教义和宗教活动的初 步规范工作
二是初步系统的宗教教育机构开始出现 三是改革拉丁文,学习新文字(甚至有人 认为是最重要的标志) 四是形成了君主奖掖学习和研读的风气
2021/4/8
19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8
20
巴西利卡式教堂的中殿两侧各设一圣坛,扩展成
拉丁十字形平面,后来成为奥托时期大教堂的标
准形制,一直持续到罗马式时期。加洛林王朝的
许多艺术特征是根据特殊需要所创造。最有代表
性的是教堂的西侧设计,或带有塔楼的堡垒式结
构和通往中殿的几间内室;以及外部的地下室,
或在地下组成的宽阔的礼拜堂和东端的半圆形後
2021/4殿/8 (教堂一头的凸出部分)。
2021/4/8
14
2021/4/8
15
2021/4/8
16
2021/4/8
加洛林帝国中世纪西欧封建文明的奠基(附图)
![加洛林帝国中世纪西欧封建文明的奠基(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2b55cce0524de518964b7d97.png)
加洛林帝国中世纪西欧封建文明的奠基(附图)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点王晓天赵法新科隆大教堂公元8世纪到9世纪之间,欧洲大陆西部与中部曾统一于法兰克加洛林帝国之中,这虽然只是短暂的不巩固的统一,对欧洲以后的历史发展却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罗马基督教会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统治地位的确立,欧洲中世纪特有的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1、丕平献土宫相原只是国王宫廷总管,随着法兰克国内内战不断,王权削弱,实权逐步落入各宫相手中。
从674年起开始了各国宫相争夺法兰克王权的内战。
开创加洛林朝的先驱登上了墨洛温王朝的政坛。
第一个奠基者———“锤子”查理,其父赫斯塔尔·丕平于687年打败纽斯特里亚宫相的军队,集两宫相大权于一身。
死后,其妻普来克特鲁把持大权。
此时“锤子”查理因被控杀死丕平嫡长子而被关押,嫡长孙是个年幼无知的孩子,国家极度混乱。
查理趁机逃出监狱,收罗拥护者,开始征讨四方,重树宫相特权,平息内乱,挫败萨克森人、日耳曼人、阿拉伯人。
其子“矮子”丕平继承父亲的权力,但并不满足于仅做一名宫相,认为希尔德理克———墨洛温王朝的最后一块招牌碍手碍脚。
他应当改变自祖父以来的“打杂”形象,做一名名正言顺、名副其实的法兰克人之主。
虽然,他身材矮小、体格瘦弱,却有无穷精力和才智,显示出非凡的领袖素质。
原来王朝的贵族不想屈从于一个“打杂的”,轻蔑的议论横生,丕平听在心里,不动声色……一天,他召集军中贵族去领略一场格斗。
圈子里,一头庞大凶猛的公牛和一头凶残的狮子正对峙。
狮子狂暴地扑向对手,咬住牛的颈项。
围观者面面相觑,心中泛起阵阵寒栗,这些出入沙场的人们头上冒着冷汗。
“谁去把狮子从公牛身上拉开,或杀掉它。
”丕平将剑一般的目光投向人群。
“陛下,天下恐怕无人敢尝试。
”人群中挤出几个字。
丕平冷笑一声,矮矮的身形从座位上立起,抽出宝剑,一时血光四溅,两只动物头颅一同滚落在地。
他擦擦宝剑上的血迹:“大卫、亚历山大都在年少时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难道我不配做你们的主人吗?”宝座前,一片匍匐的人群……随后,他召集大臣开了一个民众大会,匆匆派出一个使团觐见教皇。
6·1蛮族艺术
![6·1蛮族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9755eef8c75fbfc77db28e.png)
5世纪,来自东方和北方的日耳曼等游牧民族, 世纪,来自东方和北方的日耳曼等游牧民族, 世纪 大规模地迁徙到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最后, 大规模地迁徙到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最后, 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他们被罗马人称为"蛮族" 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他们被罗马人称为"蛮族".
Next——蛮族手工艺 蛮族手工艺
Next——《林迪法恩福音书插图》 《林迪法恩福音书插图》
《林迪法恩福音书中的插页》 林迪法恩福音书中的插页》 7世纪末,大英博物馆 世纪末,
Next——圣书插图作品 Next——圣书插图作品 ——
大英博物馆
《福音书》689年,34×24cm 福音书》689年 34×24cm
800年 37×26cm 800年,37×26cm
杰罗十字架》969《 杰罗十字架 》969187×165cm 976 年 , 187×165cm 德国科隆大教堂
在征服西欧的过程中,蛮族人纷纷皈依教门, 在征服西欧的过程中,蛮族人纷纷皈依教门, 圣经》手抄本十分流行. 《圣经》手抄本十分流行. 手抄本中的插图,同样具有概念化的象征主义特点. 手抄本中的插图,同样具有概念化的象征主义特点. 爱尔兰修道院中的圣书和福音书插图, 爱尔兰修道院中的圣书和福音书插图,被烙上了鲜明的 动物风格"痕迹. "动物风格"痕迹. 最有名的作品是《林迪法恩福音书插图》 最有名的作品是《林迪法恩福音书插图》.
动物风格早期蛮族艺术遗物主要是手工艺品如金银器皿等next蛮族工艺品蛮族工艺品象牙板卢浮宫next蛮族工艺品金质胸佩625年长132cm大英博物馆next蛮族工艺品蛮族工艺品象牙板卢浮宫next蛮族工艺品王冠7世纪直径20cm马德里国立考古博物馆next蛮族工艺品蛮族工艺品象牙板卢浮宫next蛮族工艺品装饰水壶9世纪直高303cm金宝石苏黎世圣努达可修道院宝物室next蛮族工艺品next加洛林王朝和奥托王朝的文艺复兴运动年木质约高127cm奥斯陆奥尔德沙克莎姆林大学蛮族工艺品next加洛林文艺复兴公元8世纪以后渐趋文明化的蛮族纵横欧洲大陆
你所不知道的哥特风手抄本
![你所不知道的哥特风手抄本](https://img.taocdn.com/s3/m/e43711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9.png)
你所不知道的哥特风手抄本13世纪以前,彩饰手抄本一直都在修道院缮抄室中制作。
现在,和其他许多曾为神职人员所专门从事的活动一起,手抄本的制作也转移到由教会之外所组织的城市作坊之中,这正是今天出版社的前身。
某些学者认为哥特的“辐射式”一词仅适用于建筑学。
上层社会阶层之中提出了宫廷风格(court style)这一术语,并将其作为“辐射式”的同义语来指称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
建筑艺术与那些装饰有精美细密画的宗教性手抄本具有诸多联系,后者或者服务于王室的欣赏和教育,或者为那些富有而有教养的阶层而作。
法国手抄本作坊的作品品位优雅,使得巴黎宫廷艺术成为全欧洲的标准。
《耶稣受难与耶稣下葬》,出自《卡斯蒂尔的布朗什诗篇》。
约1230年。
犊皮纸上墨水、蛋彩与金箔,19.9×15.4厘米。
巴黎国家图书馆军械库分馆《卡斯蒂尔的布朗什诗篇》作品色彩的范围与浓淡、粗重的轮廓线,以及将场景放置在几何图形之中的构图,这些特点都令人联想起曾经见过的彩色玻璃窗画的手法与布局。
插图书页光亮的金底色灿烂耀眼,这与透过彩色玻璃射入教堂的光线的效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启示录场景》,出自《道德圣经》。
约1225—1235年。
犊皮纸上墨水、蛋彩与金箔,38×26.6厘米。
纽约皮尔庞特图书馆《道德圣经》法国王后又定制了另一部风格与前者相似的《道德圣经》。
这部书中的图画只配有相对简短的圣经文字或道德教诲性质的注释,文字为拉丁语和法语。
这些圣经为法国国王和王后个人所使用,既被视为艺术珍品,也是良好操行的指导。
插图中,圣经书页上的场景被安排在垂直堆叠的圆盘之中,圣礼拜堂长狭的窗户再一次显著地提供了清晰的比照对象。
手抄本里,圆盘之间的空间充满了花饰和菱形图案,与圣礼拜堂窗户上场景周围的装饰纹样类似。
《亚扪人拿辖在雅比威胁犹太人》,出自《圣路易诗篇》。
1253—1270年。
犊皮纸上墨水、蛋彩与金箔,13.6×8.9厘米。
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圣路易诗篇》制作于1260年的《圣路易诗篇》也许是最接近建筑形式的绘画。
外国工艺史张夫也习题和答案.
![外国工艺史张夫也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88d5db9e31433238689322.png)
第一章习题1.___金王棺__是古埃及的金属工艺杰作,是第18王朝为安置_图坦卡曼____王的木乃伊而做的其中一层棺材,长约180厘米,耗纯金200余公斤,局部以珠宝翡翠点缀,装饰性极强。
2.古代埃及新石器时代最著名的陶器类型被称为____黑顶陶器__。
这类陶器的造型异常单纯简练,器形外部线条十分自然流畅。
3. 古代埃及艺术中人物形象的造型法则被称为___侧面正身律___。
4. 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分别是__胡夫_金字塔、__哈夫拉_____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__胡夫____金字塔。
5. __化妆石板_____除具有调制化妆品用途之外,还是一种理想的石制奉献用品或纪念物。
ecadfb6.排序题:“玻璃鱼形容器”是用沙芯法方法制作的,请按照下列选项排列正确的制作步骤:a.浸入装有选作底色用的玻璃溶液的“坩埚”中旋转,使之附上一层厚度相同的玻璃层b.容器外表光滑冷却之后,再把颗粒状的内部沙土从容器中掏取出来c.由金属棒的一端撑起来d.在玻璃外壳尚未冷却之际,便贴上保持半流动状态的、拉长的各种色彩的长条形状的玻璃层e.由混有粘土及多量沙质的粗糙物质做成容器的内部形态f.使用尖形的工具或梳子般的工具重新在容器的表面上刻画,形成独特的波状纹样请将字母填到下方空格内(字母间无需任何符号):第二周习题1.古巴比伦王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石工艺作品很少,但法国考古学家于1901年在古埃兰都城苏萨遗址发现的一块玄武石碑,不仅是精美的石工艺作品,而且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它就是现藏于卢浮宫的__汉谟拉比法典___。
2.翼狮与牡鹿是一件著名的大型___青铜_工艺作品,构图以翼狮的头和身体为中轴线,呈严格的左右对称状,翼狮突出的头部和鹿角的“出格”表现,打破了长方型结构的局限与呆板。
3. 现存许多石制___圆筒印章___,不仅是两河流域文明中保存最完好的文物,也是后人认识当时历史社会面貌的可靠物证。
这类作品大都选用优质而珍贵的石材,侧立面的雕塑多为神话题材,表现手法相当写实,并加有早期楔形文字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论空间 Space of History and Theory98加洛林王朝(751-987年)时期,手抄本制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随着天主教堂在各地的修建,专门的修士从事手稿的制作,辅助人员也帮着在插图中添加各种各样的装饰。
他们为提高手稿插图的表现力,经常从金工的装饰图案中获得灵感,同时也从近东的纺织艺术中吸取装饰图案和元素。
此时常出现的图案有十字架、曲拱、鸟、野兽和鱼等,设计得五颜六色,丰富而生动,给人一种迷幻般的美感。
“或许是受到了拜占庭装饰艺术的影响,加洛林王朝的圣书封面用贵重金属和装饰华美的珠宝制成。
《林多福音书》的‘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封面’用黄金做成,……艺术家用金珠、贵重宝石和次贵重宝石将希腊式的中心十字架勾勒出来,然后,用四个长方格中的十字架以及周边上所有宝石镶成的十字架,与中心十字架相互映照。
大块的宝石被镶嵌在黄金面板之上,这样一来,反射出的光芒可以为其增辉添彩。
没有人会怀疑在这样一个封面背后的经文的重要性”。
[1]一查理曼大帝是加洛林文艺复兴的重要推动者,他非常支持宗教装饰艺术。
在他统治期间,私人小教堂遍布帝国各处,壁画和马赛克使教堂显得富丽堂皇,手稿装饰工作神圣而庄严,逐渐成为一门高档艺术。
此时,重要的手稿文本都被保存在亚琛,因为这里有一个大型图书馆。
查理曼在亚琛建立了一个宫廷学院,专门从事书籍的抄写与装饰。
查理曼大帝死后,宫廷学院继续受到罗赛尔一世(Lothair I)和大胆查理(Charles The Bald)的庇护。
另外一个学院,段落。
奢侈装饰的页边和首页、染成紫色的羊皮上烫金的字、纹章图案,这些都表明所有者的富贵。
宗教书籍,例如福音书、弥撒书等,均装饰华丽、插图丰富,显示着上帝的慷慨与仁慈。
其中很多教堂只在一年里几次重大节日庆典时才把这些手抄本拿出来用。
由于顾主和使用方式的不同,书籍装饰的方式也有差异。
另外,有的插图艺术家还力图为文本提供一种更富于想象的空间。
总体来讲,装饰华丽的加洛林手抄本,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本质上是贵族艺术,并没有在民间普遍流传。
二手抄本装饰方法有很多,往往是一种或几种装饰元素的结合,如插图、书页每段开头装饰、文字美化、页边饰(用人、动物图像或图案装饰,包括首字母装饰、行尾饰、边框饰)等,这些装饰元素与文本结合成一个美的整体系统。
手抄本的装饰图像纹样大多来自于欧洲植物的形态,有时完全模仿植物本身的样子,不作任何改变;有时将不同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图样;有时将动物与植物组合在一起;更怪诞的形态是将人与各种动物组合,或人脸与植物组合,人的头发变成植物的枝叶……因为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是一个崇尚神秘与幻想的时代,将想象扩大于无限,自由发挥创意,所以同一种来源往往有多种变体。
例如怪诞形象就有:“有翼有角的兽头”与植物下半身结合的形体,上半身龙、下半身植物的形体,恶魔与植物结合的形体,兽身蛇尾的形体,张着恐怖大嘴的怪兽,人头、鸟身、植物尾巴组合的形体,人头、鸟翼、口衔两只喇叭的Development and Decoration of Hand-Written Copy in the CarolingianDynasty加洛林王朝手抄本的发展与装饰王美艳 Wang Meiyan 赖守亮 Lai Shouliang 内容摘要:加洛林王朝统治期间,手抄本的制作基本上在修道院和宫廷的誊抄室完成。
总体来讲,此时手抄本装饰具有程序化审美倾向,这是由插图绘制的方法和程序决定的。
在这总体倾向之下,不同地区的艺术家的作品还是各有其美感,并形成不同的流派:如“兰斯画派”、“图尔画派”、“里姆斯画派”、查理曼大帝“福音书画派”等。
关键词:加洛林王朝、手抄本、插图、装饰、风格也产生于宫廷,称为“古典学院”,生产的主要是古典风格的手抄本,明显地受到拜占庭风格的影响。
这一学院最伟大的作品,是为查理曼创作的《加冕福音书》,被奥托三世从查理曼的墓中挖掘出来,其中的细密画是紫色颜料画的,这种颜料在拜占庭手稿中较常出现。
814年,王国被查理曼的继承者所分割,继承者们依然重视宗教装饰艺术。
兰斯大主教埃勃(Ebbo,816-845年)任职时期,《艾伯总主教福音书》和《诗篇》这两部重要的手抄本诞生了,其装饰风格很有特点,是丰富而写实的图形风格的典型代表。
国王大胆查理委任圣马丁·托马斯担当圣经的装饰工作,托马斯的风格比兰斯风格更稳重而理性。
虽然风格不同,但是两者都尽力模仿罗马大帝国时期的风格,特别是晚期罗马的古典模式。
手抄本丰富的装饰反映了罗马建筑与绘画的特点,因为建筑与绘画是当时抄本装饰最富于变化的蓝本。
“加洛林时代的知识化运动……书籍根本不是为了供人阅读。
它们只是有助于教堂财库的丰富,和个别富人收益的增加。
它们与其说是思想上的宝物,不如说是经济上的财富。
有些作者抄录古人或教父的名言,以此夸耀他们自己的文字具有较高的思想内容,而人们竟然相信他们的每句话。
这一切只是提高物质上的价值。
查理大帝为了布施,卖掉自己一部分漂亮的手抄本。
书籍受到同昂贵的瓷器完全一样的对待。
”[2]此时,手抄本插图有多种功能,有图解的作用,也有装饰的作用,或者两种功能兼而有之,使文字内容更有吸引力,使叙述文字和思想视觉化,更利于沟通。
它也有利于强调和突出文本中重要的章节和99史论空间 Space of History and Theory 总第183期 2008 07形体,鸟身、蛇尾、鸟翅组合的形体……加洛林王朝手抄本的封面装饰也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有的羊皮镀金,有的包以各种色彩的天鹅绒(以黑色、红色居多),书尾还有艺术家的印章签名。
在手抄本的末页除署有作者姓名外,已发展为同时刊载抄写人姓名、成书日期及有关该书注释的书尾题署。
此外,从文字的装饰来看,它们遵循了一些符合人们视觉规律的数比法则,并强调文字的色彩、形态、质感、量感的设计,给人强烈的视觉美感。
首字母的形象化、文字饰以不同的色彩、文字边框饰以植物藤茎或其它图案(人们往往称之为边饰图案)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加洛林王朝手抄本文字视觉化、图形化的重要手段。
加洛林手抄本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拉丁字体的改进。
8世纪末9世纪初,图尔城(Tours)圣马丹修道院(Abbot of St Martin)院长阿尔昆(Alcuin)在查理曼大帝实行教育改革时,发明了拉丁文小写字母,即加洛林体。
拉丁文字的改进及其在欧洲的广泛流行,进一步促进了欧洲书籍出版的拉丁化,最终形成了欧洲统一的基督教文化。
三插图也是宗教文本的主要装饰部分,与当时版式风格相互结合。
和彩绘玻璃窗一样,插图也主要以描绘宗教故事场面为主,是圣经题材的图解,传递出浓郁的宗教氛围,“中世纪的手稿文卷,主要都是宗教性的,通常皆用表现神圣景象和神圣事件的画面来装饰。
”[3]此时书籍插图装饰风格各异,有黑白插图、纯灰色调插图和彩图等。
有的插图是以线条勾勒轮廓、色彩平涂来区别空间、刻画形象,不讲明暗和透视;有的则以三原色为主要色彩,背景饰以细格纹路,突出主体形象,人物简洁稚拙可爱;有的画面采用单线平涂的罗马式特征,画面充满幻想、夸张;有的插图则通体一种色调,以明暗来突出形象,色调纯净典雅、浑厚深沉、纯粹凝练,给人一种朴素和谐的美感。
不同风格的插图艺术各有其美感,插图装饰技法也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不同的流派:活跃于816年至835年间的“兰斯画派”,以深褐色墨水画素描,具有极强的民间审美趣味;“图尔画派”则以精致和典雅的图案风格为其特色;受金属工艺品直接影响的“里姆斯画派”在圣经封面上镶嵌钻石,组成美丽的图案;查理曼大帝“福音书画派”则借助罗马的艺术形象,显示出宫廷画派所具有的写实技巧。
以下,我们拿此期的三幅名为《圣马太》的插图来做比较:《加冕福音书》中的“圣马太”插图(图1),在风格上追求古代写实手法,人物形体写实,神情专注,在构图及描绘人物的神态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充分显示出“宫廷派”的绘画所具有的写实技巧。
另一幅《艾伯总主教福音书》中的“圣马太”插图(图2),借鉴日耳曼民族的独特语言,部分参照古罗马绘画描绘而成。
马太穿着满布衣纹的长袍,坐在椅子上奋笔疾书,人物的头部有效地运用阴影与强光塑造出立体感,圣马太的形象被裹挟在如风的线条中,仿佛在瞬间体悟了圣灵的引导。
这幅插图在前者的基础上拓展了构图的表现力和线条的流动感。
虽没有《加冕福音书》的写实,但画面的感染力却胜于前者。
第三幅图是《阿达福音书》(Ada Gospels)中的圣马太(图3),阿达可能是查理曼大帝的异母姊妹,这本书是阿达收藏的一批插图手稿中的一本,属于加洛林王朝的早期风格,复兴了罗马古典主义,与以前的爱尔兰—撒克逊手抄本或墨洛温王朝手抄本相比,显然构思更加宏伟。
加洛林时期留存下来的手抄书比较多,保留了大量的装饰页和插图,远远多于其它媒材上的绘画,因此手抄本插图为宗教和世俗图像学研究、绘画风格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
总体来讲,此时手抄本装饰具有程序化审美倾向,这是由插图绘制的方法和程序决定的。
因为靠手工抄写流传的书籍,书中的插图自然也在传抄的过程中较多次地摹写,经过反复的摹写与传抄,许多较固定较经典的摹本就出现了。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抄本插图也体现出一些新的观念:风格化的形象处理,灿烂的金色背景,叙事性及物景的减弱以及东方式的装饰色彩等,但在人物的造型上,仍然反映出古典的传统。
王美艳 赖守亮 湖南工业大学注释:[1](美)罗伯特·C·拉姆:《西方人文史·下》,张月、王宪生译,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2005.第525页。
[2](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6,第129页。
[3]同[1],第600-601页。
参考文献:[1]A.Rasine:《世界装饰图集成1》,启源书局有限公司,台北,1980。
[2](美)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王觉非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03。
[3](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林夕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1999。
[4]J a n e T u r n e r:T h e dictionary of art ,Grove, New York,1996.[5]Pirenne, H. A History of Europe. (tr. B. Miall). New Hyde Park, New York,University Book, 1936.1.圣马太《加冕福音书》2.圣马太《艾伯总主教福音书》3.圣马太《阿达福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