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藏原理思考题发学生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思考题答案汇总
10食科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课后思考题绪论(P10)1.名词解析食物(P1):食物是指可供食用的物质,主要来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食品(P1):是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恩格尔系数(P3):是反映食物支出金额占总支出金额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第一章食品加工、制造的主要原料及其保鲜(P64、65)1.名词解析果蔬呼吸强度(P28):在酶的参与下的一种缓慢地氧化过程,使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并放出能量。
这种能量一部分维持果蔬的正常代谢活动,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到环境中。
无公害农产品(P64):实质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产品。
绿色食品(P64):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农产品。
有机食品(P64):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2.水分在新鲜果蔬中的作用及影响果蔬水分蒸发的因素?作用:一般果蔬的含水量在85-96%,由于果蔬组织中含有丰富的水分,使其显现出新鲜饱满和脆嫩的状态,显示出鲜亮的光泽,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
此外,水分还可以参与代谢,是果蔬体内诸多可溶性物质的溶剂。
因素:不同种类和品种、果实成熟程度、果皮厚度、蜡质层厚度、细胞间隙、细胞液浓度等;外部因素如贮藏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光照、风速4.酶在果蔬加工中的作用与影响?1.用于除果胶,提高出汁率和澄清果蔬菜果蔬中的果胶是植物细胞的间隙物质。
果胶具有很高的粘稠度,它的存在给榨汁、过滤和澄清带来困难。
使用果胶酶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榨汁收得率和果汁澄清效果。
食品保藏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专业术语解释1.食品品质:食品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
2.非酶褐变:非酶褐变主要有糖的焦化反应、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自动氧化反应→降低糖的消化性,减少维生素C含量,但是也有一些呈味成分产生→赋予食品以或优或劣的风味。
3.酶促褐变:酶促褐变主要是在酚类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酶的作用下发生某些成分的氧化反应,造成氧化物的积累而变色。
4.淀粉老化:糊化后的淀粉称为α-淀粉。
α-淀粉在贮藏中会发生老化现象,也就是,α-淀粉中相邻分子的氢键结合,形成微晶结构→降低食品的口可性,也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5.脂肪酸败:分为自动氧化酸败和酶解酸败。
脂肪酸链中不饱和键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产生小分子的游离脂肪酸→令人不快的气味。
使脂肪失去营养,而且也产生毒性。
6.Vant Hoff (范特荷夫)定律:反应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加2-4倍。
二、思考题1.简述食品品质的概念、以及食品的品质因素。
食品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
①食用品质:营养品质(维持生命活动)、感官品质(嗜好)、卫生品质(安全);②附加品质:可贮藏、携带方便、食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保健食品(功能)、旅游食品(功能)、体育饮料(功能)等;包装装潢、环保材料等。
2.食品在保藏过程中,其基本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①新鲜度下降;②褐变:分为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 ③淀粉老化; ④脂肪酸败; ⑤维生素降解。
3. 食品品质变化的原因?①食品内部原因:鲜活食品的生理变化如呼吸作用、后熟和衰老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如水分、营养成分、色素、香气等);②食品外部原因:贮藏和流通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寄生虫和鼠类的侵害、化学污染、机械损伤等。
4. 简述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并推导公式(1-29)。
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是食品品质变化的速度和影响变化速度的各种因素,温度影响着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E越大,Q10越大,降低环境温度能减慢食品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的适度,并且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的保持使用品质。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考题类型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1.TDT值:指在某一恒定温度条件下,将食品中的某种微生物活菌(细菌和芽孢)全部杀死所需要的时间(min)。
z值:指D值(或热力致死时间TDT值) 变化90% 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或F)。
D值:在热力致死速率曲线对数坐标中c的数值每跨过一个对数循环所对应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时间被定义为D值,称为指数递减时间。
F值:是指在一定的致死温度下将一定数量的某种微生物全部杀死所需的时间。
2.抗氧剂:能够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3.脱氧剂:又称为游离氧吸收剂(FOA)或游离氧驱除剂(FOS),它是一类能够吸除氧的物质。
脱氧剂随食品密封在同一包装容器中;通过化学反应吸除容器内的游离氧及溶存于食品的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所形成的缺氧条件可有效地防止食品的霉变和虫害。
4.防腐剂:防止食品在加工、存储、流通过程中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腐败变质,保持食品原有性质和营养价值的一类物质。
5.保鲜剂:为了防止生鲜食品脱水、氧化、变色、腐败变质等而在其表面进行喷涂、喷淋、浸泡或涂膜的物质。
6.低温冷害:在冷却贮藏过程中,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有些果蔬正常的生理机能遇到障碍,失去平衡7.气调贮藏8.食品辐照: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对食品进行杀菌、杀虫、抑制发芽、延迟后熟等处理,从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9.肉的僵直10.罐头的冷点11.呼吸强度12.扩散:分子或微粒在不规则热运动下固体、液体或者气体(蒸汽)浓度均匀化的过程。
渗透:溶剂从低浓度溶液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
13.酸性(罐头)食品:指天然PH≤4.6的食品。
对番茄、梨、菠萝及其汁类,PH<4.7,对无花果,PH≤4.9也称为酸性食品。
14.低酸性(罐头)食品:指最终平衡PH>4.6,a w>0.85的任何食品,包括酸化而降低PH的低酸性水果、蔬菜制品,它不包括PH<4.7的番茄、梨、菠萝及其汁类和PH≤4.9的无花果。
华工智慧树食品保藏原理答案
华工智慧树食品保藏原理答案1判断题1、肉被烹饪后产生的风味主要来自脂肪,而水果的风味则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
答案:(对)2、不管食品是否经过加工处理,在绝大多数场合,其变质主要原因是霉菌。
答案:(错)3、根据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发育程度和PH值的关系,对于耐酸性而言,霉菌>酵母菌>细菌,酸性越强,抑制细菌生长发育的作用越显著。
答案:答案:(对)4、水分活度高的食品则水分含量大,同样水分含量大的食品水分活度也高。
答案:(错)5、糖在低浓度时不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故传统的糖制品要达到较长的储藏期,一般要求糖的浓度在50%以上。
答案:(错)6、美拉德反应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都能进行,但在碱性介质中更容易发生,一般是随介质的ph值升高而反应加快,因此高酸性介质不利于美拉德反应的进行。
答案:(对)7、α淀粉在80摄氏度以上迅速脱水至10%以下,可防止变老化,如加压膨化食品、油炸食品就是利用此原理加工而成。
答案:(对)8、就食品杀菌而言,真正具有威胁的微生物是细菌,因此,一般都将细菌作为杀菌对象。
答案:(对)9、两种食品的绝对水分可以相同,水分与食品结合的程度或游离的程度不一定相同,水分活度也就不同。
答案:(对)10、微生物生长的PH值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乳酸菌生长的最低PH值取决于所用酸的种类,其在柠檬酸、盐酸、磷酸、酒石酸等酸中生长的PH值比在乙酸或乳酸中低。
答案:(对)11、同脂肪自动氧化一样,脂肪氧合酶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生成短链脂肪酸,也会导致食品产生异味。
答案:(对)12、酶失活涉及到酶活力的损失,取决于于酶活性部位的本质,有的酶失活需要完全变性,而有的在很少变性的情况下就导致酶失活。
答案:(对)13、有些酶类在热钝化后的一段时间内,其活性可以部分的再生,这些酶的再生是因为加热将酶分为溶解性的和不溶解性的成分,从而导致酶的活性部分从变性蛋白质中分离出来。
答案:(对)14、一般在水分活度高时,酶的稳定性较高,这也说明,酶在干热条件下比在湿热条件下更容易失活。
食品贮运保鲜思考题
第二章1.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及其与食品品质的关系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低聚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淀粉、糊精、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一般果实都是充分成熟时含糖量达到最高值,以此确定采收期。
贮运过程中,糖份因呼吸消耗不断减少,消耗量越多,糖分降低越快,果蔬品质越差。
2.简述水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微生物生长:aw降到0.7以下,防止微生物生长化学及生化反应:促进酶促反应底物的移动性,影响酶的构象物理特性:高水分活度的食品,多汁鲜嫩而富有弹性;低水分活度的食品松脆水分迁移:水分会从高水分活度区域迁移到低水分活度区域3.影响食品质地的因素质地与以下三方面有关:1、用手或手指对食品的触摸感2、目视的外观感觉3、口腔摄入时的综合感觉,包括咀嚼时感到的软硬、粘稠、酥脆、滑爽等影响因素:1、果胶物质的质和量2、纤维素的质和量3、水分含量4.食品中主要化学成分在贮藏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碳水化合物:分解,发生麦拉德反应蛋白质:变性。
变性蛋白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性破坏、生物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分解。
脂类:氧化:自动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产生不良气味(酸败)异构化:几何异构、位置异构高温反应:热聚合维生素:物理流失或化学降解矿物质:加工流失或产生不利于人体吸收利用的形态水分:失重(水分蒸发)或吸潮1、什么是食品品质,其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食品的品质:包括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应具有的形态、重量及达到的卫生标准。
(其构成要素包括感官品质和内在品质)感官品质:就是指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外观因素、质地因素、风味因素)内在品质:营养价值,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质和量。
卫生品质:是指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2、食品贮藏过程中主要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成熟与衰老、休眠与生长、僵直与软化3、什么是呼吸作用,衡量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有哪些?呼吸是呼吸底物在一系列酶参与的生物氧化作用下,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将生物体内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并释放出化学键能的过程。
食品贮藏与保鲜思考题与答案
思考题第2章食品原料的生理代与控制1.生鲜食品贮藏过程中主要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答:僵直和软化。
2. 什么是呼吸作用,衡量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有哪些?答:呼吸作用是在许多复杂的酶系统参与下,经由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过程,能把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1)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积极作用提高果蔬耐藏性和抗病性☐提供果蔬生理活动所需能量☐产生代中间产物☐呼吸的保卫反应(2)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消极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分解消耗有机物质,加速衰老;☐产生呼吸热,使果蔬体温升高,促进呼吸强度增大,同时会升高贮藏环境温度,缩短贮藏寿命。
4.试分别举出三种以上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1)跃变型果实苹果、梨、杏、无花果、香蕉、番茄等。
(2)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柑桔、葡萄、樱桃、菠萝、荔枝、黄瓜等5.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1) 种类与品种(2) 成熟度(3) 温度(4) 气体的分压(5) 含水量(6) 机械损伤(7) 其他6.控制果蔬蒸腾生理的措施有哪些?➢降低温度:迅速降温是减少果蔬蒸腾失水的首要措施;➢提高湿度:直接增加库空气湿度或增加产品外部小环境的湿度,但高湿度贮藏时需注意防止微生物生长;➢控制空气流动:减少空气流动可减少产品失水;➢蒸发抑制剂的涂被:包装、打蜡或涂膜。
7.什么是果实的成熟、生理成熟、完熟和后熟?果实的成熟: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到完熟的过程。
生理成熟(maturation):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完成了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发育的最后阶段,充分长成时,达到生理成熟,也称为“绿熟”或“初熟”。
完熟(ripening):果实停止生长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形成本产品固有的色、香、味和质地特征,然后达到最佳的食用阶段。
后熟(post-maturation):果实采收后呈现特有的色、香、味的成熟过程。
8.植物体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9.乙烯与呼吸模式有何关系?10.什么是果蔬的休眠?什么是果蔬的采后生长?休眠的概念:一些块茎、鳞茎类蔬菜在结束其田间的正常生长时,体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原生质流动减缓,新代明显降低,水分蒸腾减少,呼吸作用减弱,一切生命活动进入相对静止状态,对环境的抵抗能力增加,这就是休眠(dormancy)。
食品技术原理课后思考题原版
食品技术原理课后思考题原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食品技术原理课后思考题第一章食品的低温处理与保藏1、食品低温保藏食品的低温保藏:即降低食品温度,并维持低温水平或冻结状态,以延缓或阻止食品的腐败变质,达到食品的远途运输和短期或长期储藏的目的的保藏方法。
2、食品低温保藏的分类食品的冷却储藏:即将食品温度下降到食品冻结点温度以上的某一合适温度,食品中水分不结冰,达到使大多数食品短期储藏和某些食品长期储藏的目的。
冻结储藏:即将食品温度下降到食品冻结点以下的某一预定温度,使食品绝大部分的水形成冰结晶,达到食品长期储藏的目的。
3、温度对酶活性有哪些影响?(1)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较大。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0—40),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过高的温度可导致酶的活性丧失,低温处理虽然能使酶的活性下降,但不完全丧失。
(3)一般来说—18才能有效地抑制酶的活性,但温度回升后酶的活性会重新恢复,甚至较降温前活性更高,从而加速果蔬的变质。
故对低温处理果蔬往往需要在低温处理前进行灭酶,采用烫漂,80-90的温度,3-5分钟。
温度应控制在恰好能破坏食品中各种酶的活性而不大量破坏食品品质。
采用检查过氧化物酶残余活性的方法,确定热烫工艺。
4、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降低和死亡的原因。
(1)低温降低了各种生化反应速率,破坏了各种生化反应的协调一致性,从而破坏了微生物细胞内的新陈代谢。
(2)低温导致微生物细胞内的原生质浓度增加,胶体吸水性下降,粘度增加,影响新陈代谢。
(3)低温导致微生物细胞内外的水分冻结形成冰结晶,冰晶会对微生物的细胞产生机械损伤。
而且由于部分水的结晶也会导致细胞内原生质浓度增加,使其中部分蛋白质变性,从而引起细胞丧失活性,这种现象对于含水量大的营养细胞在缓慢冻结条件下容易发生。
5、影响微生物死亡的因素有哪些?(1)温度:温度愈低对微生物的抑制愈显著,在冻结点以下,温度愈低水分活性愈低,其对微生物抑制作用愈明显,但低温对芽孢活力影响较小。
食品保藏原理课程思考题 (1)
1. 食品贮藏的类型有那些?抑制食品中变质因素的活动达到食品保藏目的的方法有哪些? 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有哪些? 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是食品保质期、保存期?它们相互间有何联系?(1)抑制变质因素活动达到保藏目的的方法:冷冻保藏、干藏、腌制、熏制、化学品保藏及改性气体包装保藏等。
(2)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冷藏法、气调法等。
此法主要用于新鲜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活体保藏。
(3)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即利用热处理、微波、辐射等方法,将食品中的腐败微生物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或全部杀灭,并长期维持这种状况,从而长期保藏食品的方法。
罐藏、辐射保藏及无菌包装技术等均属于此类方法。
(4)通过发酵保藏食品:这是一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进行发酵,利用发酵产物—乳酸、乙醇等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保持食品品质的方法,如食品发酵。
保质期是厂家向消费者作出的保证,保证在标注时间内产品的质量是最佳的,但并不意味着过了时限,产品就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仍然可以食用。
但保存期则是硬性规定,是指在标注条件下,食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
超过了这个期限,质量会发生变化,不再适合食用,更不能用以出售。
2、了解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酶对食品质量有何影响?腐败变质的因素:微生物的作用、酶的作用、物理化学作用。
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食物原料的生命体中存在很多的酶系,如苹果、梨、杏等仁果、核果和一些蔬菜的多酚氧化酶,诱发酶促褐变,对加工中产品色泽的影响很大。
又如动物死后,动物体内氧化酶产生大量酸性产物,使肌肉发生显著的僵直现象。
如果蔬菜后呼吸作用的加强使发芽以及生理过熟引起变质3、食品按照pH的分类可分为那些?罐头的pH分类及其根据是:低酸性食品:在罐头生产中常根据食品的pH将其分为酸性食品和低酸性食品两大类,一般以pH4.6为分界限,pH<4.6的为酸性食品,pH≥4.6的为低酸性食品。
食品保藏原理思考题发学生
《食品保藏原理》思考题绪论1. 根据食品保藏原理,举例说明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
食品保藏的方法有四类,分别如下:(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
(2)、通过抑制变质因素的活动来达到保藏目的的方法。
(3)、通过发酵来保藏食品。
(4)、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
第一章食品变质腐败的主要因子及其作用1.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引起食品变质的?答:(1)生物学因素:微生物、害虫和鼠类(2)化学因素:酶的作用、非酶促褐变、氧化作用(3)物理因素:温度、水分、光、氧气、其他因素(机械损伤、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滥用添加剂和包装材料)2. 果蔬中的病原菌主要是?果蔬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病害有什么特点?答: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特点:酵母菌能使水果中的糖类酵解产生乙醇和CO2.。
霉菌能以水果中简单化合物作为能源,破坏水果中的结构多糖和果皮等部分。
水果中常见的腐败微生物菌有酵母菌属、青霉菌属、交链孢霉属、根霉属、葡萄孢霉属及镰刀霉属。
3. 肉中常见的腐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有哪些?鲜肉变质过程的特点是什么?肉类变质现象常见的有哪些?答:主要有:细菌、酵母菌、霉菌特点:发粘、变色、长霉及产生异味等发粘:发粘的肉块切开时会出现拉丝现象,并产生臭味。
变色:肉类变色现象有很多,如绿变、红变等。
长霉:如白分枝孢霉和白地霉可以产生白色霉斑,腊叶枝霉产生白色斑点,草酸青霉产生绿色霉斑等。
4. 鲜乳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有哪些?乳液的腐败变质过程特点?鲜乳的变质现象有哪些?奶粉中常见的腐生微生物?答;主要有鲜乳中污染的微生物有细菌、酵母和霉菌等多种类群。
特征:乳凝块被消化(液化)、乳液的pH 逐步提高向碱性方向转化,并有腐败的臭味产生的现象。
冷藏牛乳中可经常见到低温细菌促使牛乳中蛋白分解的现象奶粉中常见的浮生微生物有:5. 鲜蛋中的腐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有哪些?鲜蛋的腐败变质现象有哪些?鲜蛋的腐败变质过程是?答:主要有细菌和霉菌,并且多为好氧菌,部分为厌氧菌,酵母菌较少见。
食品保藏原理及食品的脱水思考题
食品保藏原理及食品的脱水思考题常见的食品变质由那些因素引起,如何控制?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其他因素(环境污染,农兽药残留,滥用添加剂和包装材料)。
其中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微生物污染,酶促生化反应和非酶促化学反应。
控制: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变质可以通过化学包藏剂控制。
对于生物类食品或活体实物类,1.加热杀菌处理2.抑制微生物活动3.发酵保藏4.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简述干藏原理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微生物,酶,化学反应)均需要利用食品中的水。
水的可利用度与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有关。
要使食品具有搞的稳定性,最好将水分活度保持在结合水范围内。
这样,既可使化学变化难以发生,同时又不会使食品丧失吸水性和持水性。
什么是干制品的复性?如何衡量?干制过程中的导湿性,导湿温性,干燥比,复水比,复重系数?干制品的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水后在重量,大小,形状,质地,颜色,风味及其他可见因素等各方面恢复原新鲜状态的能力。
干制品的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够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一般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或用复水比,复重系数等表示。
导湿性:由于水分梯度使得食品水分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转移或扩散。
导湿系数随水分和物料结合形式而异,与温度和含水量有关。
导湿温性: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从高温处相低温处转移。
导湿温系数仅与物料与水的结合状态有关。
干燥比:物料干燥前后重量之比,反映了食物被脱水的程度。
复水比:物料复水后沥干重和干制品试样重的比值,M复/M干。
复重系数:复水后制品的沥干重和同样干制品试样在干制前的相应原料之比。
简述干燥机制和干制过程特性。
干燥机制:干燥是利用热能除去固体物料中湿分的单元操作。
干燥过程为湿热转移,即热量传递给食品,组织中水分向外转移,同时存在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过程。
特性:见材料P3如果想要缩短干燥时间,该如何从机制上控制干燥过程。
若以空气为加热介质,则可通过以下机制缩短干燥时间:一.干制条件的影响1.提高空气问题,干燥加快但作用有限。
食品技术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食品的低温处理和保藏1、冷却和冷藏的概念答:冻结贮藏:将食品的温度下降到食品冻结点以下的某一预定温度,使食品中绝大部分的水形成冰结晶,达到使食品长期贮藏的目的。
P2冷却贮藏:将食品的温度下降到食品冻结点以上的某一合适温度,食品中的水分不结冰,达到使大多数食品短期贮藏和某些食品如苹果、梨、蛋等长期贮藏的目的。
P22、低温对酶的影响答:酶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上升而上升,随温度下降而下降,低温不破坏酶的活性,只能降低。
温度回升后酶的活性会重新恢复,甚至较降温处理前活性还高。
温度每降低10℃,酶的活性会降低至原来的1/2至1/3。
3、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答: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①温度的高低(-2~-5℃对微生物的危害最大)②降温速度(冻结温度以上时,降温越快,死亡率越高,冻结时间则相反)③结合水分和过冷状态(结合水分含量较高,在降温时较易进入过冷状态而不形成结晶,使其不易死亡)④介质(高水分和低PH的介质会加速微生物的死亡)⑤贮藏期(冻结贮藏时间越长,微生物越少)⑥交替冻结和解冻4、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原因答:a、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酶活动下物质代谢的结果。
因此温度下降,酶活性随之下降,物质代谢减缓,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随之减慢。
b、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细胞内各种生化变化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但降温时,由于各种生化反应的温度系数不同,破坏了各种反应原来的协调一致性,影响了微生物的生活机能。
c、温度下降时,微生物细胞内原生质黏度增加,胶体吸水性下降,蛋白质分散度改变,并且最后还可能导致了不可逆性蛋白质变性,从而破坏正常代谢。
d、冷冻时介质中冰晶体的形成会促使细胞内原生质或胶体脱水,使溶质浓度增加促使蛋白质变性。
e、同时冰晶体的形成还会使细胞遭受机械性破坏5、冷藏和冷冻的常用温度答:冷藏温度范围为温度范围-2~15℃,而4~8℃为常用冷藏温度。
冻藏温度范围为-12~-30℃,常用温度为-18℃。
食品保藏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专业术语解释1.食品品质:食品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
2.非酶褐变:非酶褐变主要有糖的焦化反应、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自动氧化1.食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保健食品(功能)、旅游食品(功能)、体育饮料(功能)等;包装装潢、环保材料等。
2.食品在保藏过程中,其基本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①新鲜度下降;②褐变:分为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 ③淀粉老化; ④脂肪酸败; ⑤维生素降解。
3. 食品品质变化的原因?①食品内部原因:鲜活食品的生理变化如呼吸作用、后熟和衰老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如水分、营养成分、色素、香气等);②食品外部原因:贮藏和流通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寄生虫和鼠类的侵害、化学污染、机械损伤等。
4. 简述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并推导公式(1-29)。
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是食品品质变化的速度和影响变化速度的各种因素,温度影响着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E越大,Q10越大,降低环境温度能减慢食品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的适度,并且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的保持使用品质。
5. 根据食品保藏原理,举例说明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
①抑制食品生命活动:冷冻、高压渗透、烟熏;②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气调保藏;③无菌原理:热处理、辐射、过滤杀灭腐败微生物;④微生物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酒精发酵的产物建立起抑制腐败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第二章食品低温保藏一、专业术语解释1. 初始冻结点:一定压力下物质由液态转向固态的温度点。
2. 冻结点下降现象:溶液中溶质和水的相互作用使得溶液的饱和水蒸汽压较纯水低,也使得溶液的冻结点低于纯水的冻结点。
3. 低共熔点:溶液或食品物料冻结时在初始冻结点开始冻结,随着冻结过程的进行,水分不断地转化为冻结晶,冻结点也随之下降,这样直至所有的水分都冻结,此时的溶质和溶剂达到共同固化,这一状态点B被称为低共熔点。
食品保藏原理思考题发学生.doc
《食品保藏原理》思考题绪论1. 根据食品保藏原理,举例说明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
食品保藏的方法有四类,分别如下:(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
(2)、通过抑制变质因素的活动来达到保藏目的的方法。
(3)、通过发酵来保藏食品。
(4)、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
第一章食品变质腐败的主要因子及其作用1.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引起食品变质的?答:(1)生物学因素:微生物、害虫和鼠类(2)化学因素:酶的作用、非酶促褐变、氧化作用(3)物理因素:温度、水分、光、氧气、其他因素(机械损伤、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滥用添加剂和包装材料)2. 果蔬中的病原菌主要是?果蔬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病害有什么特点?答: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特点:酵母菌能使水果中的糖类酵解产生乙醇和CO2.。
霉菌能以水果中简单化合物作为能源,破坏水果中的结构多糖和果皮等部分。
水果中常见的腐败微生物菌有酵母菌属、青霉菌属、交链孢霉属、根霉属、葡萄孢霉属及镰刀霉属。
3. 肉中常见的腐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有哪些?鲜肉变质过程的特点是什么?肉类变质现象常见的有哪些?答:主要有:细菌、酵母菌、霉菌特点:发粘、变色、长霉及产生异味等发粘:发粘的肉块切开时会出现拉丝现象,并产生臭味。
变色:肉类变色现象有很多,如绿变、红变等。
长霉:如白分枝孢霉和白地霉可以产生白色霉斑,腊叶枝霉产生白色斑点,草酸青霉产生绿色霉斑等。
4. 鲜乳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有哪些?乳液的腐败变质过程特点?鲜乳的变质现象有哪些?奶粉中常见的腐生微生物?答;主要有鲜乳中污染的微生物有细菌、酵母和霉菌等多种类群。
特征:乳凝块被消化(液化)、乳液的pH 逐步提高向碱性方向转化,并有腐败的臭味产生的现象。
冷藏牛乳中可经常见到低温细菌促使牛乳中蛋白分解的现象奶粉中常见的浮生微生物有:5. 鲜蛋中的腐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有哪些?鲜蛋的腐败变质现象有哪些?鲜蛋的腐败变质过程是?答:主要有细菌和霉菌,并且多为好氧菌,部分为厌氧菌,酵母菌较少见。
食品保藏原理第1-5章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1. 食品品质:指食品的品质因素(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
2. 非酶褐变:主要有羰氨反应、糖的焦化反应、抗坏血酸的自动氧化反应,降低糖的消化性,减少维生素C 含量,也有一些呈味成分产生,赋予食品以或优或劣的风。
3. 酶促褐变:酶促褐变主要是在酚类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酶的作用下发生某些成分的氧化反应,造成氧化物的积累而变色。
4. 淀粉老化:糊化后的淀粉称为α-淀粉。
α-淀粉在贮藏中会发生老化现象,也就是,α-淀粉中相邻分子的氢键结合,形成微晶结构→降低食品的口可性,也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5. 脂肪酸败:分自动氧化酸败和酶解酸败。
脂肪酸链中不饱和键被空气中氧所氧化,产生游离脂肪酸→令人不快的气味。
脂肪失去营养,产生毒性。
6. Vant Hoff (范特荷夫)定律:反应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加2-4倍。
二、思考题1. 简述食品品质的概念、以及食品的品质因素。
答:食品品质是指食品的品质因素(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
食品的品质因素:① 食用品质 ② 附加品质2. 食品在保藏过程中,其基本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答:① 新鲜度下降:鲜活食品的新陈代谢→成分和风味发生变化。
②褐变:分为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
③ 淀粉老化: α-淀粉中相邻分子的氢键结合,形成微晶结构→降低食品的口可性,也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④ 脂肪酸败:脂肪酸链中不饱和键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产生小分子的游离脂肪酸→令人不快的气味。
⑤ 维生素降解: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被破坏。
3. 食品品质变化的原因?①食品内部原因:鲜活食品的生理变化如呼吸作用、后熟和衰老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②食品外部原因:贮藏和流通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寄生虫和鼠类的侵害、化学污染、机械损伤等4. 简述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并推导公式(1-29)。
T T V V Q )10(10+= Q10: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V :反应速率;T :温度;V (T+10)和VT :反应物在(T+10)℃和T ℃时的反应速率。
食品贮藏与保鲜思考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1)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积极作用
提高果蔬耐藏性和抗病性
提供果蔬生理活动所需能量
产生代谢中间产物
呼吸的保卫反应
(2)呼吸作用对果蔬贮藏的消极作用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
分解消耗有机物质,加速衰老;
产生呼吸热,使果蔬体温升高,促进呼吸强度增大,同时会升高贮藏环境温度,缩短贮藏寿命。
降低温度:迅速降温是减少果蔬蒸腾失水的首要措施;
提高湿度:直接增加库内空气湿度或增加产品外部小环境的湿度,但高湿度贮藏时需注意防止微生物生长;
控制空气流动:减少空气流动可减少产品失水;
蒸发抑制剂的涂被:包装、打蜡或涂膜。
7.什么是果实的成熟、生理成熟、完熟和后熟?
果实的成熟: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到完熟的过程。
堆放的总要求是“三离一隙”。“三离”指的是离墙、离地面、离天花板。“一隙”是指垛与垛之间及垛内要留有一定的空隙。
③.温度管理
冷藏库温度管理的原则是适宜、稳定、均匀;
入库后尽快达到贮藏低温(易发生冷害产品除外);
应严格控制冷藏室温度,避免温度波动。
温度的监控可采用自动化系统实施。
④.湿度管理
湿度过高,食品表面就会有水分冷凝,不仅容易发霉也容易腐烂;若度过低,则食品因水分迅速蒸发而发生萎蔫。
8.植物体内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
9.乙烯与呼吸模式有何关系?
10.什么是果蔬的休眠?什么是果蔬的采后生长?
休眠的概念:一些块茎、鳞茎类蔬菜在结束其田间的正常生长时,体内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原生质流动减缓,新陈代谢明显降低,水分蒸腾减少,呼吸作用减弱,一切生命活动进入相对静止状态,对环境的抵抗能力增加,这就是休眠(dormancy)。
生理成熟(maturation):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完成了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发育的最后阶段,充分长成时,达到生理成熟,也称为“绿熟”或“初熟”。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考题类型及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1.TDT值:指在某一恒定温度条件下,将食品中的某种微生物活菌(细菌和芽孢)全部杀死所需要的时间(min)。
z值:指D值(或热力致死时间TDT值) 变化90% 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或F)。
D值:在热力致死速率曲线对数坐标中c的数值每跨过一个对数循环所对应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时间被定义为D值,称为指数递减时间。
F值:是指在一定的致死温度下将一定数量的某种微生物全部杀死所需的时间。
2.抗氧剂:能够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3.脱氧剂:又称为游离氧吸收剂(FOA)或游离氧驱除剂(FOS),它是一类能够吸除氧的物质。
脱氧剂随食品密封在同一包装容器中;通过化学反应吸除容器内的游离氧及溶存于食品的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所形成的缺氧条件可有效地防止食品的霉变和虫害。
4.防腐剂:防止食品在加工、存储、流通过程中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腐败变质,保持食品原有性质和营养价值的一类物质。
5.保鲜剂:为了防止生鲜食品脱水、氧化、变色、腐败变质等而在其表面进行喷涂、喷淋、浸泡或涂膜的物质。
6.低温冷害:在冷却贮藏过程中,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有些果蔬正常的生理机能遇到障碍,失去平衡7.气调贮藏8.食品辐照: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对食品进行杀菌、杀虫、抑制发芽、延迟后熟等处理,从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9.肉的僵直10.罐头的冷点11.呼吸强度12.扩散:分子或微粒在不规则热运动下固体、液体或者气体(蒸汽)浓度均匀化的过程。
渗透:溶剂从低浓度溶液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
13.酸性(罐头)食品:指天然PH≤4.6的食品。
对番茄、梨、菠萝及其汁类,PH<4.7,对无花果,PH≤4.9也称为酸性食品。
14.低酸性(罐头)食品:指最终平衡PH>4.6,a w>0.85的任何食品,包括酸化而降低PH的低酸性水果、蔬菜制品,它不包括PH<4.7的番茄、梨、菠萝及其汁类和PH≤4.9的无花果。
食品保藏课后习题及重点内容
第01章绪论1.食物:是人体生长发育、更新细胞、修补组织、调节机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热量保持体温、进行体力活动的能量来源。
2.食品:将食物经过不同的配制和各种加工处理,形成了形态、风味、营养价值各不相同、花色品种各异的加工产品,这些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
3.保藏中食品变质的原因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②酶引起的变质;③自身生命活动引起的变质:呼吸作用,发芽,生理成熟;④氧化反应引起的变质;⑤食品本身成分相互化学反应的变质:褐变,聚合,分解;⑥光引起的变质;⑦由食品成分的逸散引起的变质:水分蒸发,芳香挥发;⑧由食品成分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变质;⑨蛋白质变形,淀粉的老化,乳化及破乳;⑩由外部成分的渗入引起的变质:水分的吸收,吸附气味,包装材料成分的侵入。
变质原因实质:微生物、酶、光、氧气、重金属离子、pH值、温度、水分活度、包装、时间4.食品保藏的方法①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依靠食品自身的免疫能力防止腐败,主要用于保藏新鲜果蔬原料,如低温冷藏可以抑制果蔬呼吸作用,酶活力,延缓物质分解;保持恒湿,减少②抑制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主要的方法有:冷冻保藏;高渗透压保藏的方法如,干制,腌制,糖渍等。
③利用发酵原理的保藏方法:是利用有益菌抑制腐败菌的原理,主要是乳酸,醋酸,酒精发酵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④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的方法:降低食品中腐败菌数,延长贮藏期,主要利用热处理、微波、照射、过滤等方法。
第02章食品干藏1.食品干藏:指在自然或控制条件下,使食品中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并始终保持低水分而长期保藏食品的方法。
2.食品的脱水加工:是在不导致或几乎不引起食品性质的其它变化(除水分外)的条件下,从食品中除去水分.3.食品干藏的特点和好处:(1)延长保藏期;(2)某些食品干制后,重量减轻、体积缩小,可节省包装和运输费用;(3)带来了方便性;(4)设备可好可差。
4.水分活度概念:把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纯水的逸度之比。
(完整版)食品保藏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专业术语解释1.食品品质:食品品质是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
2.非酶褐变:非酶褐变主要有糖的焦化反应、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自动氧化1.食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保健食品(功能)、旅游食品(功能)、体育饮料(功能)等;包装装潢、环保材料等。
2.食品在保藏过程中,其基本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①新鲜度下降;②褐变:分为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 ③淀粉老化; ④脂肪酸败; ⑤维生素降解。
3. 食品品质变化的原因?①食品内部原因:鲜活食品的生理变化如呼吸作用、后熟和衰老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如水分、营养成分、色素、香气等);②食品外部原因:贮藏和流通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寄生虫和鼠类的侵害、化学污染、机械损伤等。
4. 简述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并推导公式(1-29)。
食品品质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是食品品质变化的速度和影响变化速度的各种因素,温度影响着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E越大,Q10越大,降低环境温度能减慢食品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的适度,并且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的保持使用品质。
5. 根据食品保藏原理,举例说明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
①抑制食品生命活动:冷冻、高压渗透、烟熏;②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气调保藏;③无菌原理:热处理、辐射、过滤杀灭腐败微生物;④微生物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酒精发酵的产物建立起抑制腐败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第二章食品低温保藏一、专业术语解释1. 初始冻结点:一定压力下物质由液态转向固态的温度点。
2. 冻结点下降现象:溶液中溶质和水的相互作用使得溶液的饱和水蒸汽压较纯水低,也使得溶液的冻结点低于纯水的冻结点。
3. 低共熔点:溶液或食品物料冻结时在初始冻结点开始冻结,随着冻结过程的进行,水分不断地转化为冻结晶,冻结点也随之下降,这样直至所有的水分都冻结,此时的溶质和溶剂达到共同固化,这一状态点B被称为低共熔点。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思考题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思考题《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思考题绪论1.按保藏原理分类,食品保藏可分为哪几类?2. 按保藏方法分类,食品保藏可分为哪几类第一章:食品变质腐败的主要因子及其作用1.栅栏技术2.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引起食品变质的?3.果蔬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哪些?果蔬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病害有什么特点?4.什么是果实的呼吸强度,影响果实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5.什么是果实的呼吸跃变?常见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和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有哪些?6.简述乙烯对果实成熟和衰老的影响。
7.肉中常见的腐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有哪些?8.乳中常见的腐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有哪些?9.蛋品中的腐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有哪些?10.鱼贝类中的腐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有哪些?11.怎样判断鱼类的新鲜度,有哪些主要指标或方法?12.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酶主要有哪些?13.简述果蔬酶促褐变机理,如何防止?14.什么是栅栏技术?它在食品保藏中的作用是什么?15.食品保藏的原则是什么?食品变质应如何控制?第二章:食品变质腐败的控制――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1.冰点2.共晶点3.D值4.F值5.Z值6.水分活度7.导湿性8.导湿温性9.复水性(复重系数)10.辐射量11.辐照率12.吸收剂量13.简述食品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
14.简述低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15.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有哪些?16.罐头在热力杀菌时,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7.罐头在制作过程中常用到12 D的杀菌概念,“12D”指什么?18.食品干制保藏的基本原理。
19.简述食品水分和微生物的关系。
20.食品干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1.简述食品干燥的一般过程。
22.什么是湿热转移?影响湿热转移的因素有哪些?23.食品中常用的辐射源有哪些?24.辐射对食品有什么间接作用?如何防止?25.辐射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有什么影响?26.简述食品辐射保藏的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保藏原理》思考题绪论1. 根据食品保藏原理,举例说明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
食品保藏的方法有四类,分别如下:(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
(2)、通过抑制变质因素的活动来达到保藏目的的方法。
(3)、通过发酵来保藏食品。
(4)、利用无菌原理来保藏食品。
第一章食品变质腐败的主要因子及其作用1.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引起食品变质的?答:(1)生物学因素:微生物、害虫和鼠类(2)化学因素:酶的作用、非酶促褐变、氧化作用(3)物理因素:温度、水分、光、氧气、其他因素(机械损伤、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滥用添加剂和包装材料)2. 果蔬中的病原菌主要是?果蔬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病害有什么特点?答: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特点:酵母菌能使水果中的糖类酵解产生乙醇和CO2.。
霉菌能以水果中简单化合物作为能源,破坏水果中的结构多糖和果皮等部分。
水果中常见的腐败微生物菌有酵母菌属、青霉菌属、交链孢霉属、根霉属、葡萄孢霉属及镰刀霉属。
3. 肉中常见的腐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有哪些?鲜肉变质过程的特点是什么?肉类变质现象常见的有哪些?答:主要有:细菌、酵母菌、霉菌特点:发粘、变色、长霉及产生异味等发粘:发粘的肉块切开时会出现拉丝现象,并产生臭味。
变色:肉类变色现象有很多,如绿变、红变等。
长霉:如白分枝孢霉和白地霉可以产生白色霉斑,腊叶枝霉产生白色斑点,草酸青霉产生绿色霉斑等。
4. 鲜乳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有哪些?乳液的腐败变质过程特点?鲜乳的变质现象有哪些?奶粉中常见的腐生微生物?答;主要有鲜乳中污染的微生物有细菌、酵母和霉菌等多种类群。
特征:乳凝块被消化(液化)、乳液的pH 逐步提高向碱性方向转化,并有腐败的臭味产生的现象。
冷藏牛乳中可经常见到低温细菌促使牛乳中蛋白分解的现象奶粉中常见的浮生微生物有:5. 鲜蛋中的腐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有哪些?鲜蛋的腐败变质现象有哪些?鲜蛋的腐败变质过程是?答:主要有细菌和霉菌,并且多为好氧菌,部分为厌氧菌,酵母菌较少见。
现象:蛋成为散黄蛋,有异味产生。
变质过程:污染禽蛋的微生物从蛋壳上的小孔进入蛋内后,首先使蛋白质分解,系带断裂,蛋黄因失去固定作用而移动。
随后蛋黄膜分解,蛋白与蛋黄混合成为散黄蛋,发生早起变质现象。
散蛋黄被微生物进一步分解,产生H2S、吲哚等腐败分解物,形成灰绿色的稀薄液并伴有恶臭。
有时腐败的蛋类并不产生H2S而产生酸臭,蛋液不呈绿色或黑色而呈红色,且呈浆状或形成凝块,这是由于微生物分解糖而产生的酸败现象。
当霉菌进入蛋内并在壳内壁和蛋白膜上生长繁殖时,会形成大小不同的霉斑,其上有蛋液粘着,成为粘壳蛋或霉蛋。
6. 鱼贝类中的腐生微生物有哪些?答:鱼类中的腐生微生物主要是细菌,虾等甲壳类中的微生物主要有假单胞菌、不动细菌、摩氏杆菌、黄色杆菌及削球菌等。
而牡蛎、蛤、乌贼及扇贝类等软体动物中常见的腐生微生物包括假单胞菌、无色杆菌、不动细菌、摩氏杆菌等。
7. 罐藏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引起罐藏食品变质的微生物有哪些?分别能导致哪些变质现象?答:食品本身带有微生物,也有可能在加工过程中引入了微生物,包装破损也有可能带入微生物。
引起罐藏食品变质的微生物有需氧性芽孢菌。
低酸性罐藏食品:容易发生平酸腐败(这是由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引起的)、硫化物腐败(通常由致黑梭状芽孢杆菌引起)、腐烂性腐败(通常由肉毒梭菌引起)中酸性罐藏食品与低酸性罐藏食品类似。
酸性罐藏食品:容易发生平酸腐败(由嗜热芽孢杆菌引起)、缺氧性发酵腐败(由丁酸梭菌和巴氏梭状芽孢杆菌引起)、酵母菌发酵腐败(由球拟酵母和假丝酵母引起)和发霉(由纯黄丝衣霉菌和雪白丝衣霉菌引起)高酸性罐藏食品易发生氢膨胀,偶尔也会遭受酵母菌和一下耐热性霉菌的影响。
8.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酶主要有哪些?答: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酶主要有脂肪酶、蛋白酶、果胶酶、淀粉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等。
第二章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1. 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有:(1)、菌株和菌种:微生物的耐热性因种类而异,即使是同一菌种,其耐热性也因菌株而异。
芽孢菌>非芽孢菌、霉菌、酵母菌芽孢菌的芽孢>芽孢菌的营养细胞嗜热菌芽孢>厌氧菌芽孢>需氧菌芽孢。
同一菌种芽孢的耐热性也会因热处理前菌龄、培养条件、贮存环境的不同而异。
(2)、微生物的生理状态:不同生理状态微生物的耐热性比较:稳定期>对数期成熟后的芽孢>未成熟的芽孢,较高温度下培养的微生物耐热性较强。
(3)、培养温度:一般情况下,培养温度越高,所培养的细胞及芽孢耐热性就越强。
(4)、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热处理温度越高则杀菌效果越好,但是,加热时间延长,有时并不能使杀菌效果提高。
因此,在杀菌时,保证足够高的温度比延长杀菌时间更为重要。
(5)、初始活菌数:初始活菌数越多,杀菌时间就越长或需要温度越高。
(6)、水分活度:一般的,水分活度越低,微生物的耐热性就越强。
(湿热杀菌效果>干热杀菌效果)(7)、pH值:微生物耐热性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环境中最强,而偏酸或偏碱的条件都会降低微生物的耐热性(偏酸性影响更为强烈)。
(8)、蛋白质:食品中的蛋白质会对微生物起到保护作用,其耐热性会增强。
(9)、脂肪:脂肪的存在可以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
脂肪使细菌耐热性增强是通过减少细胞含水量来达到的。
(10)、盐类:食盐浓度<3%~4%,可增强细菌的耐热性,使用食盐浓度>4%时,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菌的耐热性明显下降。
其他盐类如CaCl2,NaNO3,NaNO2等对细菌的耐热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比食盐弱。
(11)、糖类糖的种类和浓度对微生物的耐热性有一定的影响。
低浓度的糖对微生物的耐热性影响较小,但浓度较高时则会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
不同糖类即使在相同浓度下对微生物的耐热性也是不一样的,影响强度:蔗糖>葡萄糖>山梨糖醇>果糖>甘油。
(12)、植物杀菌素的影响:植物杀菌素对微生物有抑制、杀灭作用,常见的含有植物杀菌素的原料有辣椒、桂皮、葱、姜、豆蔻和胡椒等香辛料。
但是植物杀菌素因品种、器官部位、生长期等的不同其效果相差很大。
(13)、其他因素:防腐剂、杀菌剂等会降低微生物的耐热性。
2. D值、Z值、F值的概念是什么?分别表达什么含义?这三者如何互相计算?D值:在一定环境和热力学致死温度下,杀死某细菌群原有存活菌数的90%所需加热时间。
D值实际上是热力致死速率曲线横过一个对数循环所需的时间。
Z值:指热力致死时间曲线横过一个对数循环所对应的温度差。
F值:在一定加热致死温度(一般为121℃)下,杀死一定浓度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F值可用来比较Z值相同的细菌耐热性,F值越大则表明细菌耐热性越强。
D与Z的关系:lg(D2 / D1 )=(t1- t2)/Z (1)F与Z的关系:F =τ· 10(t-121)/Z (2)F.D.Z之间的关系:当n→∞时,TRTn→τ,τ≈n · D,则:F =n · D · 10(t-121)/Z (3)3 试述温度变化对微生物和酶产生的影响。
低温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表现在当温度降到最适温度以下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会下降。
当微生物所处环境温度突然急速降低时,部分微生物会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冷冲击或低温休克),并且对同一菌株,降温幅度越大,降温速度越快,低温休克效果越明显。
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与温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活性也增加。
通常,大多数酶在30~40℃的范围内显示最大活性,而高于此范围的温度将是酶失活。
低温特别是冻结将对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酶活性在低温下也可能会增强。
例如在快速冻结的马铃薯和缓慢冻结的豌豆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5~-0.8℃范围内会提高。
低温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因酶的种类而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酶类经过冻结和解冻后的活性比原来的要高或低一些。
4. 试述水分活度与食品变质因素的关系。
(1)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的生长的关系实验表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活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它们生长,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活度因种类而异。
一般来说,细菌对低水分活度最敏感,酵母菌次之,霉菌的敏感性最差。
(2)微生物耐热性与水分活度的关系微生物耐热性因环境水分活度不同而有差异。
如Aw在1.0~0.80之间时,随Aw 的下降微生物的耐热性也降低。
霉菌孢子耐热性则随Aw的降低而呈增大的倾向。
(3)细菌芽孢形成及毒素产生和水分活度的关系细菌芽孢的形成一般需要比营养细胞发育所需的Aw更高些。
当Aw低于某个值时,毒素产生量会降低甚至不产生毒素。
(4)水分活度与酶的关系当水分活度在中等偏上范围内增大时,酶活性也逐渐偏大,相反,减小Aw则会抑制酶活性。
另外,局部效应(食品某个局部的水分子存在状态将影响酶活性)在酶活性与Aw关系中也起一定作用。
酶在湿热状态下更容易失活。
(5)水分活度与氧化作用的关系水分活度低于单分子层水分时,脂质极易遭受氧化酸败;水分活度增加到0.30~0.50时,脂肪自动氧化速率减小;水分活度大于0.75时,脂肪氧化速度逐渐加快。
5. 栅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食品生产和保藏过程中如何应用栅栏技术(举例说明)?栅栏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联合控制多种阻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以减少食品腐败,保证食品卫生与安全。
食品保藏可通过高温处理(F)、低温冷藏(t)、酸化(pH)、低水分活度(Aw)、降低氧化还原电势(Eh)、添加防腐剂(Pres)、竞争性菌群(c·f)等。
此外,还有辐射、超高压处理、微波、超声波、紫外线、酶制剂、保鲜膜等。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作业学院:海洋学院班级:食品本121班学号:1249402102姓名:谭香莲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