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沟油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摘要:近来,地沟油出现日益频繁。
随着深入研究,在检测鉴定和资源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本文就地沟油的来源、危害、鉴定和资源利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地沟油危害鉴定资源利用
近年来,地沟油的问题逐渐受到各界关注,低价易得的特性使它走向市场。
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它的危害逐渐阐明,鉴别方法日益完善,资源利用进展迅速。
1 引言
地沟油来源有三[1]:一是下水道中油腻的漂浮物或由宾馆、酒楼的剩饭菜经简单加工所得。
二是将劣质猪肉加工所得。
三是反复用来油炸,使用次数超过一定范围,仍被重复的油。
2 危害
2.1 生产加工过程带来的危害
地沟油一般是由黑作坊非法生产加工的,加工环境恶劣,根本无法除去致病菌及有毒成分;以散装油的形式再回市场,常用回收的油桶灌装运输,多发生交叉污染[2],食用后会引起呕吐、腹泻等,严重的可能感染其他疾病。
2.2 含量超标带来的危害
长期食用酸价和氧化值超标油脂,可因必需脂肪酸缺乏而中毒;大量过氧化脂质可使抗蛋白酶失活,诱发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等。
超标的重金属污染物可引起头痛、腹绞痛、中毒性肝病、铅毒性脑病。
超标的黄曲霉素B1对肝脏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可导致胃、肾的肿瘤。
超标的苯并芘对眼睛、皮肤有强烈刺激,并可诱变畸胎及强致癌作用。
这类物质在人体内的潜伏期达15年,为1级危险毒物[3]。
2.3 反复高热带来的危害
反复加热后的地沟油会析出磷脂,黏度增加,引起肝肿大及生育障碍[4]。
高温加热生成大量过氧化物可影响油脂的消化吸收。
产生的烟雾可引起呼吸道疾病。
反式脂肪酸是由顺式脂肪酸在高温下转化而来引发高血压、肥胖症,干扰必须脂肪酸的代谢,引发癌症。
2.4 其他危害
油与水不混溶,易附着在排污管道上,影响管道的使用。
当在自然环境中进一步氧化时,产生恶臭会污染环境。
3 鉴定
3.1 光谱法
主要有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鉴别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红外法是利用油脂物质的选择性吸收[5],可以直接检测。
核磁法是通过计算两个NMR信号强度值来反应样品的纯度,可检出掺入1%地沟油的花生油[6],测量不受操作员的技术和判断的影响。
荧光法是利用合格食用油中不含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来鉴别地沟油,干扰物质少[7]。
紫外法根据食用油与地沟油的吸光度和吸收光谱的差异来鉴别,费用低廉[8]。
3.2 色谱法
主要有气相色谱分析法和薄层色谱法。
气相法根据测得所含脂肪酸和胆固醇的种类含量来判断。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王继芬确定了所含品种及相对含量来区分动物油和植物油[9]。
食用植物油中掺有10%以上的地沟油时即检出[10]。
薄层法根据醛酮类物质及色素所表现出严重的拖尾现象,快速准确地以极性化合物百分含量来判断油脂的好坏[11]。
3.3 其他方法
主要有快速检测试纸法、电导率检测法、介电常数法和色差法。
试纸法是利用游离脂肪酸能使溴甲酚绿指示剂改变颜色,观察微型薄层色谱试纸条的颜色变化,检验食用油变质情况[12]。
电导法是利用酸败产物可使电导率增大,含量与电导率呈正相关,而进行鉴定
[13]。
介电常数法是通过测定油品的介电常数,看其是否发生改变,从而鉴定是否为地沟油[14]。
当油脂品质劣变时,其色泽加深,因此可以用色差计对餐饮废油脂的色泽参数进行检测[15]。
4 利用
4.1 生物柴油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植物油,是可以燃烧的有机物。
但粘度大、杂质多,经处理才能成为生物燃料。
该工艺已经在美国、英国、日本投入使用近二十年,效果显著[16]。
生物柴油可以用于交通工具用油,也可用于发电、处理垃圾等。
在转换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中,可得到乙醇、沼气及生物肥料[17]。
4.2 洗涤用品
地沟油主要成分是三甘油酯,皂化后可得甘油及碱皂,是生产肥皂和洗衣粉不可多得的原料,价格便宜。
梁芳慧将地沟油脱色后的皂化产物制成无磷洗衣粉[18],其性能和市售洗衣粉相当,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4.3 建筑涂料
在2010年的美国化学会春季年会上,展出了劣质油的新用途:节
能涂料。
它没有气味,节能环保。
当环境温度高于某个值时,它反射太阳能;低于该值时,它就吸收太阳能,从而保持房间内的冬暖夏凉,减少总能量消耗。
它可多年用于各种材质的房顶,然后再次刷涂[19]。
4.4 其他
地沟油的醇酸树脂可用做防锈底漆或防腐材料;它还可用于生产甘油、用作环氧增塑剂、除草剂增效助剂及生物破乳剂[20],但设备要求太高。
俗话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地沟油作为一种资源,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降低成本才能让它在工业上推广使用。
单依靠人们的自我约束不能有效控制地沟油,还应该出台相关惩处措施。
参考文献
[1] 云无心.地沟油的出路与鉴别术[J].生命与灾害,2011(10):21~22.
[2] 李晓波.地沟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J].ChinaFood,2011(18):86~89.
[3] 于擎宇,何若滢.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J].粮油食品科技,2011,4(19):36~37.
[4] 董非.地沟油:命运两重天[J].世界环奥,2011,10:9.
[5] N Vlachos,Y Skopelitis.Applications of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 to edible oils[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6,573:459~465.
[6] Ilia Brondz,Dag Ekeberg,David S Bell,et a1.Nature of the main contaminant in the drug primaquine diphosphate:SFC and SFC—MS methods of analysis[J].Journal of Pharm 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07,43:937~944.
[7] M Coeera,O Lopez,J Estelrieh,et a1.Use of a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of sodium dodeeylsulfonate on liposomes[J].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Lipids,2001,1(10):19~26.
[8] 王耀,尹平河,梁芳慧等.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掺兑潲水油的花生油[J].分析试验室,2006,25(3):92~94.
[9] 王继芬,姚琳桃,张桂霞等.痕量动物油和植物油的区分检验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20(11):1514~1519.
[10] 张蕊,祖丽亚,樊铁等.测定胆固醇含量鉴别地沟油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6,31(5):65~67.
[11] 黄军,熊华,熊小青.利用薄层色谱及柱色谱法对潲水油极性
组分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12):568~571.
[12] 王乐.餐饮业废油脂掺伪可食用油的鉴别检测研究[D].武汉:武汉工业学院.2008:29~30.
[13] 朱锐,王督,杨小京等.电导率测定在鉴剐食用植物油掺伪应用研究[J].粮食油脂,2008(11):42~43.
[14] MERIAKRI V V,PANGMIS L J,GRAT0WSKI SV.Microwave monitoring of deep frying oil [J].Inform ,2005,16 (8):484~486.
[15] Virginia Fernandez—Ruiz,et a1.Radial Basis Network Analysis of Color Parameters to Estimate Lycopene Content on Tomato Fruit [J].Talanta,2010.
[16] C E Ejim,B A Fleck,A Amirfazli.Analytical study for atomization of biodiesels and their blends in a typical injector Surface tension and viscosity effects[J].Fuel,2007(86):1534~1535.
[17] J L C Shumaker,S A Crofcheck,E S Tackett,et a1.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soybean oil using calcined Li—A1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atalysts[J].Catal Lett,2007,115:56~61.
[18] 梁芳慧,尹平河,赵玲,等.地沟油生产无磷洗衣粉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5(9):5~8.
[19] 王卫东.地沟油能变“四件宝”.北京农业[J].2011(8):56~57.
[20] Yue Wen,Hang Cheng,Li-Jun lu,et a1.Analysis ofbiological demulsification process of water-in—oil emulsion by Alcaligenes sp.S—XJ-1[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0,101:8315~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