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议论文主打方法之一:概念阐释法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概念阐释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概念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ab9d0c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f.png)
“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可从社会热点 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肩负荣光,打造“大国重器”,比如研发核心技术, 智造高端产品,成就强国梦想。
后面的省略号,还可以派生出关于“器”的更多想象空间。
6、举例阐释法:列举与核心关键词相似同理的事例
例:“碰撞”意味着新事物的诞生和旧事物的湮灭。边泌 的功利主义与约翰罗尔斯的福利主义碰撞出了对于人性利 益追求的探究;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与风靡欧洲的神学玄 学碰撞出理性的光辉;儒佛道之争碰撞出张载“为天地立 心,为生民立命”的仕人之思……正是自由的碰撞带来了 思想的火花,理性的普及和人文主义的复苏。
未知之境是一棵树为了长得更
高,接受更多的光明,而把它的根 须深深扎入的黑暗之地;未知之境是 庄严宏伟的冰山在海里移动时,深 深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八分之七;未知 之境是我们踽踽独行,感觉走到了 尽头时的深深绝望和无尽孤独。当 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路还会把他引向 何方的时候,他已经抵达得比任何 时候都要高远了。
例3:世俗以繁华自喧相尚,但自古以来便有人立着一颗修禅般的 “沉浸”之心,昔有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自幼日日洗砚庭树旁,斗转 星移,变不了他尽精微于每一个笔画的专注; 现代有沈从文晚年 从文坛投身丝帛历史,苦心钻研古代丝漆铜玉,虽文稿被毁,变不 了其让古人的余温予今人感知的奉献。此皆将生命全部的力量“沉 浸”于真正热爱之事物,即使岁月漫长依旧不改其度,于滚滚历史 长河边立成了一支支挺拔的劲竹,那不朽的身姿依旧能给予如今的 我们以“沉浸式”心态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创造人生的 无限可能。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 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当然,它有时 也令人感到痛……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11bcc6f8c75fbfc77db233.png)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作者:房爱美一、例证法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在一些同学的写作过程中,要么自己分析到底,要么一味地罗列事例和名言,而缺少相应的论述,使文章显得单薄无力。
这时,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论证方法——抓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阐述,让自己的论述有理有力。
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例证法就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
例如有一篇题为《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的考场作文(2007年全国卷Ⅱ)写道:“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
”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
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
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
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
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
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
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为论述“感恩”这一话题,作者列举了诸葛亮和李密两个人的事例,并且分析了两人的感恩之举,以及后人对他们的评价,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借助事实论据说理,不等同于简单的事实罗列,要避开以事例代替论证,只有叙述没有分析的误区。
在概述事例之后,要尽力挖掘材料中包含的内容,将它与所要论证的观点紧密联系起来,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具体操作,可以有下面两种方法:1.例后解说法。
列举事例后,将其中关键的、与论点密切联系的内容进行解说,使其含义得以彰显,能够更好地论证观点。
例如论证“钻研科学需要牺牲精神”的观点,有人选用了这样一则事实论据:著名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听说一艘轮船上发现了黄热病人,立即赶往那里,希望发现引发这种烈性传染病的病菌。
论文论述方法
![论文论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2f33827e21af45b207a857.png)
论文论述方法1、举例论证法举例论证法也称证明法,例证法,即举例具体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事例包括历史事例和现实事例两大类。
历史事例能引导人们辨别现实生活类似的现象,使人明智;现实事例发生在当代,是人们熟悉的,使人信服。
使用历史事例,要注意援古证今,古为今用;使用现实事例,要注意明辨是非,选精取真。
2、引用论证法也称为析理证明法,即用人们已知的事理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论文的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3、归纳论证法归纳论证法,就是通过对各个个别事物的研究,概括出其本质属性,从而得出反映普遍规律的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是通过接触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得出一些个别性判断,日积月累,形成一般性结论,以此为基础,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这种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符合人类思维认识规律。
归纳论证有完全归纳论证,也有不完全归纳论证,即简单枚举归纳论证。
3.1、完全归纳论证完全归纳论证是根据一类事物每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这类事物全体对象都有这种属性的一种论证方法。
3.2、不完全归纳论证不完全归纳论证是指考察一类事物部分对象的情况,推出这类事物一般性结论的一种论证方法。
4、演绎论证法演绎论证法,就是根据已知的一般原理,去分析个别事物,得出新观点,作出新结论的一种论证方法。
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思维方式相反,归纳论证法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论证法则是从一般到个别。
使用演绎论证法可以加强文章的逻辑力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演绎论证有多种形式,这里讲简单常用的三段论。
它是以两个性质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方法。
因为它是由三个性质判断构成,并只包含三个概念,故称之为三段论。
5、类比论证法也称类比法、类推法,即根据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其他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一种论证方法。
运用类比法,要注意用于类比事物或问题须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
6、对比论证法对比法,即以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用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概念阐释的方法
![概念阐释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8911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9.png)
概念阐释的方法
1. 定义法:通过给概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来阐释其含义。
定义应该准确、简洁、清晰,能够准确概括概念的本质特征。
2. 示例法:通过举例子来说明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示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 对比法:将概念与其他相关或相似的概念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之处。
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区别。
4. 分类法:将概念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说明其所属的类别和子类。
分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概念在整个概念体系中的位置和关系。
5. 演变法:阐述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和现状等。
通过了解概念的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来龙去脉和应用背景。
6. 应用法:介绍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和实例,帮助人们将概念与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对概念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7. 图示法:通过图表、图像等可视化工具来展示概念的结构、关系或流程。
图示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概念的内容,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记忆。
8. 解析法:对概念进行逐步分析和解释,分解其组成部分或关键点,从不同角度阐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进行概念阐释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该确保阐释的准确性、清晰性和易懂性,以便读者或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阐释的概念。
专题22核心概念阐释的技巧-2024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应对策略
![专题22核心概念阐释的技巧-2024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852c6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5.png)
专题22 核心概念阐释的技巧—2024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应对策略【概念阐释】概念阐释是议论文写作的常规动作。
合理界定和解说概念,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辨析是逻辑阐述的起点。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和议论文写作的起点。
但在习作中存在着大量对概念的解说似是而非、模糊不清、前后不一等问题。
在议论文写作中,作文材料中的核心词语大多比较概括、抽象,所以写作时对核心词语一定要做出自己的“解释”。
解释就是选择角度,就是缩小范围,就是明确内涵,就是阐述剖析。
【作用】(1)可以使议论文中心明确、集中。
在短短的一篇议论文中,如果不将概念的内涵加以明确地界定,写作中极易造成中心不明确,甚至“偷换概念”。
从考生写作实践中看,大量的跑题、偏题现象的发生都与对材料中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准,尤其是滑向其同义词有关。
如要写“诚信”,考生只写了“诚实”;要写“勇敢”,考生写成了“勇气”;要写“成才”,考生写成了“成功”。
(2)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
比如《人贵有自知之明》,作为一个论点,一个判断,其中关键的概念是“自知之明”。
对这个概念作分析,可以知道“自知之明”应该包括“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了解自己的短处”两个方面,据此中心论点就可以分为两个分论点:“了解自己的长处是可贵的”,“了解自己的短处是可贵的”。
(3)有助于提高议论文的理论深度。
对材料中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会使立意新颖、深刻。
如“青春朽与不朽”,不少考生对“青春”仅限于年轻、肤白等生理性理解。
如果能这样理解:青春不是肤白貌美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
【方法、策略】策略一:将概念分门别类,析出子概念1.从概念的本身入手:抽取其部分属性进行限制。
【示例1】定力:(1)祛除烦恼、妄想;(2)控制自己的欲望或行为;(3)专注性、持久性,恒常性,有恒心,有静气,稳重、坚定;(4)抗干扰力强,抗腐蚀力强,抗击打性强【示例2】魄力:(1)胆识;(2)果断;(3)勇敢、坚强、不惧、决断的干脆和果断;(4)做事的信心和强势;(5)有鼓动性、带动性2.从概念的外延着手(概念的种属关系入手),运用分类法,将大概念拆分成几个子概念。
议论文概念阐释法
![议论文概念阐释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7f1d6b01f69e3143329496.png)
【独家重磅】2018年议论文主打方法之一:概念阐释法几年前我提倡写议论文要用概念阐释法,结果收效甚微,我的学生可以作证,因为他们估计也没有太听懂。
我还是鼓起勇气,再次谈谈概念阐释法在作文中的运用吧。
概念阐释法听起来就让人头晕,因为这些文字带给人的感觉并不轻松。
概念的概念是什么呢?概念是对反映对象(即:你想思考的那个东西)的本质属性的思维而形成的语言固体,说的简单一点,你想的那个东西有什么抽象特征使它形成它而不是别的。
我们说到杯子,那么你就会想到:用来喝水的器皿,这是内涵(是啥);有一次性杯子、玻璃杯等,这是外延(有啥)。
因此,概念是一种语言固体,这是我创造的专有名词,当然时髦地来说,还得有英语名词成龙配套,即The Language of Solid,估计还没有人用。
我必须要说,语言固体在我们大脑中积累的比较多,因此我们的大脑逐渐僵化,逐渐僵化。
我们的大脑不再灵光,而是已经依赖经验了。
经验,则是由语言固体来支撑着的。
僵化的大脑存储了很多语言固体,还沾沾自喜:我已经学富五车了。
其实不然,只有语言固体是不够的,因为时代在发展——但时代发展也产生了很多共同的语言固体,比如更年轻代创造的语言固体,比如草根、闪婚、酱紫、套路等等,我这里指的是时代发展的内在思维的变化。
幸好,概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以前说“杯具”,就是指盛水的器具,现如今与“悲剧”谐音,指可悲的事情。
多么愉快的事情!在知道概念是一种语言固体之后,我们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大作文章了。
既然是语言固体,就可以重建概念的意义,这切合了当下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考察方向。
简而言之,概念阐释就是,你有没有开动你的脑筋,对常见的语言固体(概念)进行认真思维并重新剖析呢?这有点像咬文嚼字。
当我们说到一个熟悉概念时,会不自然地忽略过去而想当然地认为就是那样。
说道爹,哦,这是父亲的意思。
不过爹也有对男性老人或长者的尊称的意思,比如开山老爹。
以前说到“干爹”这个词,大家就想到“义父”,而现在则是会心的微笑,让人会心一笑的概念大约还有干女儿等等。
专题03:议论文分论点提炼内涵阐释法-2023高考语文考场作文速成技巧
![专题03:议论文分论点提炼内涵阐释法-2023高考语文考场作文速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060cac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5.png)
专题03:议论文分论点提炼内涵阐释法【速成讲解】对话“诚信”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发生旱灾,赤日炎炎,颗粒无收。
爱民如子的晋文公找大夫箕郑紧急商量救饥荒的对策。
箕郑回答说:“很简单,那就是讲诚信。
君主要讲诚信,官位名分要讲诚信,法令要讲诚信,办事要讲诚信。
”晋文公追问一句:“这是讲诚信的原则,那么,讲诚信会有什么意义呢?”箕郑笑了:“君主讲诚信,那么善恶就会分明;官位名分讲诚信,那么高低上下就不会冒犯;法令讲诚信,那么就会时时成功;办事讲诚信,那么老百姓就会各得其所。
这样看来,我们即使遇到饥荒,只要讲诚信,又有什么害怕的呢?”晋文公以为然,便开诚布公地号令富人拿出自己的粮食赈灾,这些富人果然纷纷响应,晋国很快熬过了饥荒。
这个故事中晋国大夫箕郑与晋文公关于诚信的对话,运用的就是内涵阐释法。
它的实质就是并列分解“是什么”。
这种方法是对中心论点的内涵的揭示与阐发,是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议论,论述得既简明而又颇有深度,得了很高的分数,也就不足为怪了。
运用内涵阐释法主要应掌握以下四个方面:一、分析理解内涵。
能否正确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要学会通过对中心论点的分析,理解中心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特别是把握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并同时弄清作文的要求,因为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如以“说‘面子’”为题的作文,作者依据“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这一中心论点阐释提炼出两个分论点:一是强调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
(《说“面子”》)显然,这两个基于对中心论点内涵的准确理解之后而阐释出来的两个分论点是合理的,不仅有利于中心论点的论证,而且揭示了题目的实质意义,同时还可以防止偷换论题、转移话题。
二、准确阐释内涵分析理解中心论点内涵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准确地加以阐释。
论文写作中的观点阐释与立论写作技巧
![论文写作中的观点阐释与立论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b5947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4.png)
论文写作中的观点阐释与立论写作技巧在论文写作中,观点的阐释和立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论,作者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的主旨和论证思路。
本文将介绍一些观点阐释和立论写作的技巧,以帮助作者提高论文的表达能力。
一、观点阐释的技巧1.明确观点:写作者在论文中表达观点时,首先要确立明确的立场和观点。
观点应该具有独立性和清晰性,能够在论文中得到充分的论证和支撑。
2.论证逻辑:在阐释观点时,作者需要运用恰当的论证逻辑。
可以选择使用因果关系、比较对照、分类整理等不同的论证手法,用以提供充分的证据和论述。
3.引用权威资料:为了增强观点的可信度,作者可以引用权威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这些资料可以是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报告、学术期刊中的研究论文等,有助于支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4.充分回应反驳:在观点阐释中,作者需要预见到读者可能提出的质疑和反驳,并进行充分回应。
通过有力的论证和解释,作者能够增强读者对自己观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二、立论写作的技巧1.明确论点:在立论写作中,作者需要明确自己的论点或主张。
论点应当简明扼要,具备独特性和可争议性,有利于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2.论证深入:立论时,作者应该对论点进行充分的论证和深入的分析。
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调查研究或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提供恰当的事实、数据和案例来支持自己的立论。
3.逻辑严密:立论写作需要注意逻辑的连贯性和严密性。
作者需要清晰地呈现立论的思路,引导读者逐步接受自己的观点。
同时,要避免逻辑漏洞和自相矛盾的情况。
4.多角度思考:为了增加立论的充实度和说服力,作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的多个方面和各自的利弊,作者能够展示出全面而深入的立论思路。
综上所述,观点阐释和立论写作技巧对于提高论文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论,并以合理的论证和分析进行支持,才能使读者深入理解和认同作者的论文内容。
议论文的概念和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概念和论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99a0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f.png)
议论文的概念和论证方法议论文是一种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思辨、论证和辩证的方式,表达作者主观观点并向读者阐释、说明或争辩某个问题的文体。
议论文的主要特点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既要通过客观的事实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又要展示个人对问题的主观见解。
同时,议论文需要具备逻辑性和说服力,通过论据、论证和引用权威观点等手段来使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
为了达到论证的目的,议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论证方法:1. 归纳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一系列具体事实或个案,从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结论,进而支持自己的观点。
归纳法常用于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中,通过举例和对比来说明观点。
2. 演绎法:通过推理和逻辑推断,从一般规律或前提出发,逐步得出结论。
演绎法常用于从一般到具体的推理过程中,通过提供普遍真理和特殊实例的联系来论证观点。
3. 比较法: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优缺点、特点或差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比较可以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类型事物的比较。
通过分析比较结果,可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4. 举例法:通过援引具体事例或个案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用具体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举例法在论证过程中起到生动、直观的作用,使读者更容易接受观点。
5. 递进法:通过逐步深入地阐述和展开论点,将不同维度的论据逐步串联起来,形成逻辑关联。
递进法可以使读者更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在逻辑上更容易接受。
在进行论证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主题明确:议论文的主题应明确而有限,避免过于普遍或模糊。
一个明确的主题有助于引发读者的兴趣,并确保论证过程集中和有效。
2. 议论点和论据的合理性:议论文需要提供合理的论点和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观点。
论点应经过深思熟虑,具有说服力;而论据应具有客观性且可信。
3. 组织结构的合理性:议论文需要合理组织结构,以确保逻辑性和条理性。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总分总或问题- 分析- 解决的结构等。
4. 辩证性思考:在论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的角度和可能的反驳观点,进行辩证思考。
议论文的五种写作方法怎么分析议论文的论点
![议论文的五种写作方法怎么分析议论文的论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e3223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8.png)
议论文的五种写作方法怎么分析议论文的论点1、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如“说‘面子’”,有篇文章论证的中心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
要论述这个中心,必须分两层来说:一是强调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
这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3、辩证分析法。
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①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②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
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4、条件分析法。
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采用条件分析的方法,先设想一下,“要做跨世纪的接班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就可以得到下列三个分论点: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②要有过硬的本领,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比较分析法。
论文写作中的概念定义与解释技巧
![论文写作中的概念定义与解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f452a1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6.png)
论文写作中的概念定义与解释技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正确定义和解释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研究内容,还能够提供清晰明确的理论基础。
本文旨在讨论论文写作中的概念定义与解释技巧,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一、概念定义的重要性概念定义是确定研究对象、范围和关系的基础步骤。
正确定义概念能够确保研究内容具备一致性、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在概念定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概念的范围与界限:在定义概念时,需要明确该概念的范围和界限,以便读者能够理解研究的具体内容。
2.避免模糊和歧义性定义:概念定义应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性的词语,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所述概念。
3.结合文献综述:在定义概念时,应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文献综述,以确保概念定义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概念解释的技巧概念解释是对定义过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在概念解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具体的实例或案例: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概念,可以使用具体的实例或案例进行解释,从而使概念更加形象和易于理解。
2.比较和对比:可以通过将概念与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和对比,来进一步解释其内涵和特点。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差异。
3.使用图表:图表是一种直观的解释工具,可以将复杂的概念通过图表的形式呈现,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三、概念定义与解释的案例以“可持续发展”为例,我们来讨论概念定义与解释的具体应用。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概念定义和解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旨在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兼顾保护环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平衡,以确保未来世代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解释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例进行说明: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并通过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社会公正,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人民的福祉。
议论文阐释观点方法
![议论文阐释观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5ed738b4daa58da0114a91.png)
议论文阐释观点方法一、揭示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对中心论点本质的理解,采用“……是……”的句式揭示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显示出深刻的内涵。
如:皎皎月光,我掬一缕最亮的;点点星辉,我摘一颗最美的;灼灼红叶,我采一片最艳的。
此时我选择人生的支点——独立。
独立是一种光亮却不耀眼的光辉,一种圆润但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向周围的人申诉求苦的大气,一种不向周围的人阿谀奉承的清高。
它是一种风格,一种自然。
(2007年考场优秀作文《我的独立宣言》片段)作者在第一段的最后提到本文的中心论点“独立”,接着在第二段阐释自己对“独立”的理解,揭示了“独立”的本质内涵,显示出了作者高远的立意。
二、比喻阐释法这种方法就是作者在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后,采用比喻的方式把观点阐述出来。
这种比喻阐释把物象和哲理巧妙融会在一起,既可以使说理形象生动,又可以增添文章的哲理美和画面美。
如:虽然“摔跤”了,但是小孩敢于大胆尝试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我们因害怕“摔跤”而墨守成规,那么社会文明怎么进步?历史的长河又怎能向前?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害怕“摔跤”。
不怕“摔跤”,犹如老鹰敢于向蓝天白云冲刺,在天空划下美丽的弧线;不怕“摔跤”,犹如腊梅迎着霜雪依旧暗香满乾坤,令人心旷神怡;不怕“摔跤”,犹如青松咬定山崖不放,挺立于危崖涧畔,展现了一幅迎客松的华美篇章。
(2007年考场优秀作文《不怕摔跤》片段)作者通过对漫画的分析,在第一段的末尾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害怕‘摔跤’”。
接着在第二段,作者选取了三个比喻,既深刻地阐释了“不怕‘摔跤’”的内涵,又使得语言形象生动。
三、诗句阐释法这种方法就是作者借助诗句从多个角度对观点进行阐释。
这种方法往往把恰当的诗句镶嵌在阐释观点的语句中,既能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文学积累,又可彰显出文章丰厚的文化底蕴,浸透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高考新材料作文概念阐释的路径与方法
![高考新材料作文概念阐释的路径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a61d752e3f5727a5e962cc.png)
高考新材料作文概念阐释的路径与方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新材料作文,无论是观点、名言类的阐释性作文,还是事件、现象类的论述性作文,抑或是有明确要求的任务驱动类的情境性作文,审题与写作的最后都要归结到核心概念的阐释与分析上。
不必说今年全国1卷的十二个关键词,也不必说上海卷的“预测”,北京卷的“纽带”,江苏卷的“车”,单说16年全国1卷的漫画作文其背后体现的“奖惩”,北京卷的“老腔”,山东卷的“行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核心概念的阐释和把握,是文章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对概念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写作将难以展开,更难走向深入。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对概念透辟、全面、深入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形成判断,准确立意,可惜的是,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分析阐释概念的意识。
写作时经常就事论事,在表层上打转转,无关概念,不痛不痒;或空谈概念,空洞说理,凌空蹈虚,华而不实,结果是文章空、虚、浅、弱,不具体,不深入。
那么如何去阐释概念并将写作引向深入呢?首先,将概念具体化概念是人类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群体事物中提取出的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思维单位,具有抽象性、模糊性、丰富性等特点[1]。
因此考生在写作时,首先要清晰界定概念的内涵,并将之具体化。
即用自己的理解去透视概念、分析概念,将模糊的涵义明确化,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概念始终散发、洋溢着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比如对“喧嚣”的理解,喧嚣可以是声音的噪杂和喧闹,还可以是各种生活气息的汇集,是人间烟火、生机勃勃的清明上河图;是火树琪花,生机活力;是思想碰撞的百家争鸣声,真相产生前的宏大交响曲;是一个社会逐步开放,允许不同人发出不同声音的有活力逐步向上攀升的社会姿势等。
喧嚣,还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力量,它表现为面对社会不公、正义缺失时的铁肩担道义的挺身而出。
在严政酷刑的秦朝,陈涉在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感慨后一举发动农民起义,一举推翻了秦王朝。
俄国人民在面对沙皇政府的残暴统治时,发动了二月革命,推翻了古老的沙利文王朝。
突破写作重点难点核心概念:定义定意,阐释辨析课件(共36张PPT)
![突破写作重点难点核心概念:定义定意,阐释辨析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e4725410a6f524ccbf855f.png)
编者: 阅卷老师认为此篇用三个成语构思全文,结构新颖;三个成语间形 成了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固然很对,其实,此文成功的真正原因是对这 三个成语解释得好。既准确,又举例、比较。仅有好的构思,却缺乏更 加详实的材料、精准的分析,是无法获得高分的。此文就是一篇发挥核 心概念(词语)表现力的成功范文。
II 指点技巧 找到提升门径
通过对“浙江精神”作外延式分析,你将打开思考、选材的广度, 从中确定一个范围去写,从而保证了写什么的新颖性。
(二)阐释、辨析:议论文写作的前提的确立与思路的开阔 1.阐释概念:写作第一步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也是议论文写作重要的第一步。阐释其核心概 念,搞懂“什么是什么”,为写作行动确立必要的“决议”。
如蛟入海,换个说法,就是“国之重器”。
做“不器之器”应该成为每个有志之 士努力的高标。目标高远,才不会为狭隘 的功利思想所裹挟,才能广泛涉猎,深入 研究,为将来的“有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随才器使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出自《水浒传》第 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怎么排? 解释第三个成语的整体含 一个根本的原则是“随才器使”。“或奔 义及出处。 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 根据各自的长处(包括“偷骗”),安排适当 的工作。
理解概念的外延就是定量,就是分析界定概念的外延,明确概念所涉 及的范围。试以2018年浙江卷材料中的“浙江精神”为例来分析其外延。
(1)宏观与微观。从宏观角度看,“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组成 的一个部分,与“江苏精神”“广东精神”一样有其共同之处,更有其 独特性。从微观角度看,有王阳明的“浙江精神”,有马一浮的“浙江 精神”,等等。
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还得有探究创新的工作方式,超越世俗功利的价 值观。比较“工匠精神”这三个特征,“认真细致严谨”是最显而易见 的,只能作为其基本特征;“探究创新”和“超越世俗功利”更显“工 匠精神”的深层含义,更能诠释“工匠精神”的独特性。如果写作把立 意定为第一点,那显然是肤浅、人云亦云的;如果理解到后两点,这样 的立意绝对称得上深刻、超出同类。
议论文写作中“意义单元”的阐释
![议论文写作中“意义单元”的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893925617f1922791688e8de.png)
议论文写作中“意义单元”的阐释执教教师:XXX中学 XXX 执教班:高二(1)班执教时间:2018年5月28日【教学目标】1、阐释“意义单元”本质、内涵和外延。
2、培养议论文写作的思维。
3、体会“忧患意识”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情况】1.学生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本班大多数学生议论文写作时能够有鲜明的观点表述、有例子的列举,也能搭建一定的论证结构。
但是,议论说理能力薄弱,语言表达显得有些偏激,普遍采用“观点+材料”这样一种组织段落的模式来写作等问题还是比较普遍,往往用事例和材料直接取代对论点的深入思考,学生也明白抓住文题中关键概念很重要,但是对概念的准确认识和展开阐释有困难,这一基本能力的缺失使上述一系列问题更加凸显。
2.具体表现具体表现为:只会简单的重复关键概念,对概念的本质特征只有一个浑沌的认识,只在概念的外围兜转而切入不了肌理,展开阐释的意识薄弱,方法单一。
导致“无的放矢、材料堆砌且与分论点观点不密切、强下结论、段落与段落之间推进逻辑不鲜明”等一系列下文论证展开过程中的连锁问题接踵而至。
3.原因查找分析下来,造成这一问题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学生缺乏对文题中意义单元的清晰、严谨与深入地认识,缺乏一定地展开阐释的具体可操作的策略,以及一定的发散、比对和批判等思维能力。
4.解决落实实施“作前学习”,适当联系课内外相关内容,以对课堂讨论的“意义单元”作简单提示和点拨,帮助学生探寻自己形成“意义单元”认识的思考路径,初步完成作业,对意义单元的特性的认识全班有一个基本的认同;完成首次批阅,摘录中有归纳,归纳中有发现,选择和针对多数学生在本此习作中存在的这个“意义单元”阐释的问题,梳理和汇总典型的学生作为修改示例;针对学生问题寻找和提炼阐释的策略,设计修改方案;本课由此开始。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认识“意义单元”的阐释在议论文写作中的意义和价值。
2.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1.作业汇总,指出问题。
论阐释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论阐释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fad29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d.png)
论阐释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常常要对题目或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分析,以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在这里我们姑且把这种方法称为“阐释法”。
这是一种以“是什么”为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运用到许多方面。
一、释义破题,便于议论通过解释题目的含义,确定题目的内涵和外延,确定自己论述的范围,有利于提高论述的准确性,也可以给下面的议论作基础。
如:(1)“时尚”首先是“时”,它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其次是“尚”,它是一种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风气和习惯是社会上一定时期的产物,有好的风气和习惯,这是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表现;也有不好的风气和习惯,这是我们要正确引导和纠正的东西。
(2009年考场优秀作文《品味时尚》片段)这段话解释清楚了“时尚”的含义,它的两面性就显现出来了,文章的观点也就明确了,接下来只要分开论述就可以了。
再如:(2)原点纤尘不染,是纯净的状态。
回到原点即回到事物的本初。
回到心灵的原点,选择守护生命的本真,让生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2011年考场优秀作文《回到原点》片段)这段话先阐释了“原点”和“回到原点”的内涵,然后以此为基础准确地确立了论点。
如果是关系类题目,能够弄清楚概念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对题目或提示语中关键语句的阐释有时不一定要写出来,但这种方法在提高论述的准确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阐释题义,引起下文文章的开篇对文题的内涵加以剖析、阐释,或明确范围,或辨析概念,或阐发新义,以引起下文。
这是阐释法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
如:(1)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
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2009年考场优秀作文《见证》片段)(2)诚信如一株梅花,在利益的寒风凄厉中摇曳生姿,令人叹绝。
诚信如一尊峭壁,在利益的汹浪拍击下亘古坚实,令人敬仰。
诚信铸造高贵的灵魂,……(2011年考场优秀作文《诚信铸造高贵灵魂》片段)第(1)段文字阐释了“见证”的内涵并明确了范围,引起下文。
用概念阐释来构建议论文说理的层次
![用概念阐释来构建议论文说理的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1b6904a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6.png)
11[写作教学用机忘阐释来构更认於文说理的A孤■施仁港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对于议论文写作而言,概念阐释(含概念界定)就是属于“正名”的工作,是议论说理的前提。
徐贲先生认为:“清晰的概念对于任何一种理性、逻辑的说理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说理都是从定义开始的。
”不仅如此,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概念阐释还有很强的篇章构建功能,经常用来拓展议论文的说理层次。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具体探讨。
一、概念阐释构建议论文说理层次的依据议论文写作中的概念阐释一般是指对文章的论题、论点和试题中出现的关键词语、短语和句子等核心概念作出合宜的说明、陈述和解说,以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在说理的过程中,一个核心概念一般只能表达一个确切含义,而且要一以贯之,对全文的思路起统领作用,否则就有可能违反同一律,产生偷换概念或偷换话题的错误,而这是论证说理的大忌。
因此,概念阐释的主要目的,就是从核心概念的众多可能的意义中筛选出最为切合特定语境的特定意义,或者赋予核心概念只有在特定语境下才能成立的特定意义。
核心概念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意义,比如引申义、深层义、象征义、比喻义、新解义和临时义等都是经阐释以后才凸显出来的,它们有的成为文章立论的依据,有的成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则成为文章的分论点等,这些凸显出来的特定意义通常也就是文章独到或深刻之处。
阐释核心概念的方式,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下定义、作诠释、作比较(对比)等,而从广义的角度来考察,则尽可以不拘一格。
其主要方式有下面几种:1.集中阐释概念的内涵,为确定文章的立意提供依据集中阐释概念的内涵,可为下文要展开的论证说理提供依据,确定立论的范围。
这又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只对概念进行界定,尚不构成具体的议论说理的层次;另一种是对概念进行界定后,同时还对之进行具体的阐述解说,往往构成议论说理的一个层次。
2.从多个层面来阐释概念的内涵并分别加以论证阐析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或层面来分条阐释核心概念的内涵,而且每一角度或层面的内涵均为文章所在层次的论点并分别对之论证阐释。
议论文写作之概念诠释
![议论文写作之概念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8a78689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5.png)
——议论文写作逻辑思维系统训练(一)
概念是阳林《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
清晰的概念对于任何一种理性、 逻辑的说理都是必不可少的。
——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一、学会方法
结合学生作文片段,概括概念诠释的方法。
材料1:请根据以下内容,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议论文。
运用所学方法,诠释“网红”的概念。
要求:
1.思考“网红”的概念,形成诠释文字 ,并标注出所用的诠释方法。 1、2排:拆词解字法/顾名思义法/本质定义法 3、4排:特点揭示法/名言引用法 5、6排:比较辨析法/功能定义法
其 他:人物事例法
2.小组讨论,完善概念的诠释。
3.小组代表发言。(我们小组用了xxx方法 ,诠释如下:.......)
拆词解字法:将需要诠释的词拆成单个 的字,再将拆开的字分别组成新的词语, 从而对其进行诠释的方法。
片段三:席勒在《随笔》中提到:“思考是 我无限的国度。”可见,思考应是自由的, 可无限延伸,从微观到宏观,渗透各个领域, 触碰各类维度。
片段三:席勒在《随笔》中提到:“思考是 我无限的国度。”可见,思考应是自由的, 可无限延伸,从微观到宏观,渗透各个领域, 触碰各类维度。
片段五:思考是袁隆平先生发现天然杂交稻、 培育杂交稻,进一步选育“超级稻”的不断 探索;思考是劳动模范张秉贵在售货员的岗 位上用“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坚定选择; 思考是钟杨献身于种子事业、普及科学知识、 悉心培养学生的执着追求。
片段五:思考是袁隆平先生发现天然杂交稻、 培育杂交稻,进一步选育“超级稻”的不断 探索;思考是劳动模范张秉贵在售货员的岗 位上用“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坚定选择; 思考是钟杨献身于种子事业、普及科学知识、 悉心培养学生的执着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家重磅】2018年议论文主打方法之一:概念阐释法
【独家重磅】2018年议论文主打方法之一:概念阐释法
2017-10-06 深圳
罗佰方罗振铭
【独家重磅】2018年议论文主打方法之一:概念阐释法
深圳罗佰方
几年前我提倡写议论文要用概念阐释法,结果收效甚微,我的学生可以作证,因为他们估计也没有太听懂。
我还是鼓起勇气,再次谈谈概念阐释法在作文中的运用吧。
概念阐释法听起来就让人头晕,因为这些文字带给人的感觉并不轻松。
概念的概念是什么呢?概念是对反映对象(即:你想思考的那个东西)的本质属性的思维而形成的语言固体,说的简单一点,你想的那个东西有什么抽象特征使它形成它而不是别的。
我们说到杯子,那么你就会想到:用来喝水的器皿,这是内涵(是啥);有一次性杯子、玻璃杯等,这是外延(有啥)。
因此,概念是一种语言固体,这是我创造的专有名词,当然时髦地来说,还得有英语名词成龙配套,即The Language of
Sol,估计还没有人用。
我必须要说,语言固体在我们大脑中积累的比较多,因此我们的大脑逐渐僵化,逐渐僵化。
我们的大脑不再灵光,而是已经依赖经验了。
经验,则是由语言固体来支撑着的。
僵化的大脑存储了很多语言固体,还沾沾自喜:我已经学富五车了。
其实不然,只有语言固体是不够的,因为时代在发展——但时代发展也产生了很多共同的语言固体,比如更年轻代创造的语言固体,比如草根、闪婚、酱紫、套路等等,我这里指的是时代发展的内在思维的变化。
幸好,概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以前说杯具,就是指盛水的器具,现如今与悲剧谐音,指可悲的事情。
多么愉快的事情!在知道概念是一种语言固体之后,我们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大作文章了。
既然是语言固体,就可以重建概念的意义,这切合了当下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考察方向。
简而言之,概念阐释就是,你有没有开动你的脑筋,对常见的语言固体(概念)进行认真思维并重新剖析呢?
这有点像咬文嚼字。
当我们说到一个熟悉概念时,会不自然地忽略过去而想当然地认为就是那样。
说道爹,哦,这是父亲的意思。
不过爹也有对男性老人或长者的尊称的意思,比如开山老爹。
以前说到干爹这个词,大家就想到义父,而现在则是会心的微笑,让人会心一笑的概念大约还有干女儿等等。
早在孟子时代,孟子就使用了概念阐释这一种议论方法。
孟子看齐宣王大约确乎是可塑之才,有些悟性,整天给他灌输王道理论。
齐宣王也没有让孟子失望,学会了辩论方法,请君入瓮: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孟子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齐宣王厉害了,专门拿特殊事件来怼孟子:汤造反哦,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真的有这些事件吗?
孟子一下蒙圈了,反应很快:史料中有这种记载。
这个对答真是高明!可以随时洗白,毕竟是史料说的,你看了没有呢?史料嘛,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齐宣王会心一笑:不说这个了,你只需要回答:臣子臣子犯上杀死君主,行吗?
齐宣王把孟子逼到了死角。
世间最有风险的问题大约就是规定了只能回答是还是不是。
孟子不冒险,运用了概念阐释法:破坏仁的人叫做贼,破坏义的人叫做残,毁仁害义的残贼,叫做独夫。
人们只听说把独夫纣处死了,却没有听说是君主被杀害了。
高明啊!善于雄辩的孟夫子成功粉碎了齐宣王想让自己闭嘴的阴谋。
孟子撕掉了纣这个大家熟知的语言固体上的君的标签,贴上独夫的概念。
什么叫做纣?一般人认为:商纣王,暴君啊!可是,暴君也是君啊!孟子重新阐释:纣是一个人对不对?对;是一个毁坏仁义的人,对不对?对;毁坏仁义的人盖不该杀?该!因此: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我自己是老师,我更喜欢来说一说《师说》这篇课文。
什么叫老师?其实老师这个概念已经形成了语言固体了。
在学校有教师身份的就是老师,或许有人就会反对:有些老师不是老师!估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师得有具体的符合教师身份的行动。
韩愈先生一开始就运用概念阐释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也就是说教师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传道,要求老师传授道,形而上的道理、道义或者道德。
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解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的困惑。
应该说,韩愈先生的师的概念阐释还是比较全面的。
他又进一步限制了师的外延: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即教小朋友识字断句的不是老师,其实严格地讲,这也属于老师,这怎么不属于老师呢?小学老师,也是老师。
这里韩愈先生想把教师这一概念指向士大夫这一类,但是我觉得,他太心急了。
为什么呢?他主要的观点是:现在从师之道已经很颓废了,大家都不爱学习啦!
我觉得并不是。
韩愈先生自己也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跟老师学习的风气很好啊!这是不是师道?当然是师道!韩愈先生怎么能说师道之不复呢?
韩愈先生的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情绪激动写作文就容易忽略逻辑。
当然,我非常尊重韩愈先生。
我们再来看一看10月5日四大名校的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
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
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题目,首先要写第一步:明确你的选择。
再做第二步: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
我们看看这四联: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
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
这里必然要用到概念阐释法了。
四组对联有一组相同的概念:道义、文章。
考生首先要明白何为道义。
概念如果内涵丰富的话,就要看语境。
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写的对联,自然道义倾向于道德正义,严嵩是奸臣,迫害忠良,祸乱朝纲,自然是失去了为臣之道、为官之道与为人之道,是没有道德正义的。
而杨继盛就是要匡扶道德正义,攘除奸凶,因此说铁肩担道义,正气凛然。
那么文章呢?自然倾向于能够载道明道的文章,也就是说仍然是伸张正义、抨击时弊之类的文章,即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文章。
文章千古事,与道义统一起来,就是社会责任感与良知。
如果考生不能理解到这一层次,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
接下来是几组不同的概念:铁与辣、铁与妙、平与庸、双与只。
学生更喜欢哪一组呢?要阐释理由。
阐释理由之前要阐释概念。
1.铁,就是态度很坚决地去做一件事;辣,就是辛辣地,嫉恶如仇地。
其实这一组就是塑造了路见不平一声吼、舍得一身剐也要把贱人或者奸人拉下马的斗士形象。
对黑丑恶势力决不妥协与姑息,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的猛士也在此列。
2.铁肩与妙手这一对组合多了一份文武双全的味道。
在社会上也会勇担社会重任,成为民族脊梁;而文章又写的高妙,影响深远。
这多了一份委婉与智慧,也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能力的自信,没有问题,有本事,行。
3.平与庸统一起来了,平就是平凡,庸就是普通,平庸就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
自己喝着稀饭就着咸菜也要一下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国难当头也要振臂高呼不能做亡国奴,在国家强盛时也要为祖国喝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每一个人在国家大事面前有热情,不麻木。
4.双肩担道义与只手著文章又不一样。
双肩,人只有两个肩膀,都去担道义了,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只手著文章,人当然是用一只手写文章,意味着写文章、担道义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以轻易地做到,同时又可以全力以赴,没有必要高歌猛进,像李逵一样杀红了眼,或者标榜自己,其实是一个华威先生,净搞破坏和玩虚的。
这篇作文要写好,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呀!
对概念阐释之后,考生就可以自信满满、头脑清晰地选择了;选择完之后,可以用到其他议论文三大法宝:创设语境、追溯原因和分析利弊了。
考生一定要记住:概念阐释的目的是证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