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翻译中再创造
翻译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以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为例
115[摘 要] 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翻译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内容,还要表现出原文的艺术与美。
基于此,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对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从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方面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再现。
[关 键 词] 文学翻译;翻译美学;审美再现;《匆匆》翻译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以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为例刘子琪一、引言文学是语言层面的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吸引无数文学工作者为之不断探索。
一直以来,文学作品的翻译都是翻译界关注的热点,亦是研究的难点。
如何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效地输入另一语言系统和文化环境中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近年来,文学翻译的审美性质备受重视,成为热门话题,翻译美学的出现也将文学翻译研究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本文拟以翻译美学理论为框架,对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从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层面探析译文的审美再现。
二、文学翻译与翻译美学文学作品在创作之时就被赋予了一定的美学价值,这一独特性也正是文学作品吸引众多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因此翻译与美学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而文学翻译作为翻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需要传达原文的艺术审美信息,是对原作品的艺术再创造。
正如茅盾先生所言:“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1]如果忽视了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翻译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无法给读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学翻译。
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指出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再现表现在语言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方面。
具体而言就是首先理解形式系统的审美信息,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及句法三个层面,从表象要素切入;然后进入非形式信息,包括情志和意象两个方面,着眼于内在美学介质。
作为翻译学学科下的一个子学科,翻译美学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文学翻译实践的指导功能[2]。
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主要浓缩于“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当中。
“美”,指三美论和再创美论或三美补论。
三美论是诗词翻译的本体论,三美指意美、音美、形美。
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
三美之中,意美最为重要,音美其次,形美最后。
在提出把三美论作为诗词翻译的本体论之后,许渊冲进一步指出:推而广之,文学翻译就是把原文的美转化为译文的美,把一国之美转化为全球之美。
换言之,文学翻译就是美的再创造。
如果三美论是诗词翻译的本体论,再创美论则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即三美补论。
“化”,指三化论和化学论。
三化指深化、等化、浅化;三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
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类译法;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二为一等类译法;所谓等化包括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类译法。
如果译文内容比原文内容更深刻了,那就是深化;而浅化正好相反,指把深奥难懂的原文化为浅显易懂的译文。
总之,所谓等化,指形似的译文;所谓浅化,指意似的译文;所谓深化,指神似的译文。
浅化就是避短,深化却是扬长,等化也可以说是半扬长半避短。
在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本人的“三化论”的基础之上,许渊冲提出“译学是化学”的翻译命题,这就是许渊冲的“化学论”:文学翻译是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另一个国家的美、甚至是全球美的“化学”。
“之”,指三之论。
三之指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
知之是翻译的基本或最低目的,好之是翻译的较高目的,而乐之则是翻译的最高目的。
其中的“乐之”,包括读者的乐之和译者的乐之。
要使读者乐之,译者必须首先乐之,这是翻译的成败关键。
“艺术”,指翻译艺术论。
文学翻译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不仅文学翻译是艺术,文学翻译理论也是艺术。
因为:科学研究的是“真”,艺术研究的是“美”。
浅论文学翻译中从“缺无”到“再创作”的过程
到中国本土文化 中来 。例如 , 英雄 、 神化人物 等
些事物或涵义 , 译者往往无法在译 入语 中找 到 , 因此 , 是 语 言 文 化 上 的一 种 “ 无 ” 现。 这 缺 体
“ 缺无 ” Lc ) 西方 哲学 的一 个概 念 。每 一 ( ak 是 门语言 都是在 独特 的历史 、 文化 、 地域 、 气候 等
一
化约束 , 而译者在翻译时 , 不仅要受到原语 文化 者 。 J既然有 “ 合 ” 就意 味着 , ” 1 磨 也 文学 翻译 中的不对等性 。一个 国家的文学作 品蕴 含了某
往又难 以被其他语言文化所克隆。语言 文化上
的 约 束 , 时 也 是 两 种 文 化 磨 合 的 体 现 姆斯认为 ,译者 在翻译 时 , 同 “ 大脑里会 产生一个
种“ 再创作 ” 与本土作 者 的“ 作” 间的 区别 创 之
在于 :本 土作者在创作时只受到单一的语言文 “
于同一个原文 , 译者 会不 断地改进 和更新原 先
的译 文 , 以求 达 到译文 精美 , 符合 “ 、 雅 ” 信 达、
的翻译标准 。从 翻译 心理活 动的特征 分析 , 霍 理想译 文 的映 射 图。 _ 既 然如 此 , 者则 会 ”4 译 尽 自异 , 因此 , 译文 ” “ “ 与 原文 ” 是无 法一模
程 中最为 复杂之处 。译者根据 自己的 翻译 能力
译文 的形式 、 内容 、 格等 等 。长期 以来 , 本 风 译 的优劣直接取决 于译者 的 “ 才 ” 也就是依 赖 译 , 译者的个人能力 与修养 , 中包 括译 者 的生活 其
[文学,翻译,创造性,其他论文文档]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精品源自数学科摘要:文学的翻译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把厡作者的意图艺术地传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作者那样如身临其景,有同感同悟,是译者在理解、解释原文基础上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对译文创造性叛逆的理解和反应的过程,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叛逆的限度与可接受性必须符合以下及格标准:符合知识的客观性,遵守理解的合理性、文本解释的普遍有效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可接受性一、文学翻译是创造性叛逆(一)文学翻译的创造性。
任何翻译,不管是一般的日常翻译、科技翻译,还是文学翻译,其本质其实都是把一种语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信息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但是文学翻译区别于其他翻译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文学翻译不是机械的去堆砌语言,而是为了给读者带来能够领略异国风情和不同民族文学的“创作”工作。
然而,已有的翻译实践表明,现有的文学翻译作品和文学翻译要达到的要求始终存在这一定的差距。
(二)文学翻译的叛逆性。
如果说,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那么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就是反应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
但是,这仅仅是从理论上而言,在实际的文学翻译中,创造性与叛逆性其实是根本无法分隔开来的,它们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
因此,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提出了一个术语——“创造性叛逆”(CreativeTreason),并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最根本的特点是:“它把原作引入了一个原作者原先所没有预料到的接受环境,并且改变了原作者原先赋予作品的形式。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意义是巨大的,正如埃斯卡皮所说:“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文学大师巴金的翻译思想
文学大师巴金的翻译思想巴金是一个翻译事业的实干家,先后有三百余字的译作问世,而他却没有撰写专门的系统的翻译理论著作,他只是踏踏实实地,认真地做着具体的工作。
但长期的翻译实践使他也形成了自己对于翻译的独特见解。
这些观点散见于他给自己的译文写的前言,后记和一些讨论翻译经验的文章中,是他的翻译实践的经验总结。
1.翻译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对巴金来说,都是用来攻击旧制度以变革社会的强有力的武器,都应该为当时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服务。
正因为有着如此强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他在介绍与翻译外国作品时,更偏重于作品思想内容的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标准与美学标准。
巴金的译作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和虚无主义革命者的传记和著作。
这些人著书旨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信仰,并不刻意于艺术上的追求所以,他们的作品在文学上的价值并不大。
但巴金喜欢这些作品,它们是用活人的血写成,它们的价值不在文学,而在所叙述的事实。
所以他把这些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希望用它们点燃中国青年的革命信念,激励他们去无畏地进行斗争。
他的第二类译作是反映被压迫者的痛苦和反抗,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
他翻译了大量俄国19世纪的文学作品,包括屠格涅夫、迦尔洵、高尔基等的著作,正是因为这些作品里表现出的对被污辱被损害者的深刻同情及充满正义的抗议声音打动了巴金。
普希金是俄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可对巴金来说,从艺术的高度去欣赏这位诗人是-回事,翻译是另一回事。
他只译了普希金写给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的一首诗《寄西伯利亚的音信》。
对西欧文学他也是用同样的标准。
如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以戏剧闻名于世,他却只翻澤了他的反映人民苦难、揭露统治者的贪婪的童话集。
所以,巴金做翻译,只是“借别人的口讲自己的心电话”(《巴金译文选集》序),把別人的作品变成自己斗争的武器。
2.译者的责任感巴金是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翻译家。
他曾说:“我希望任何一本书的译者在从事翻译工作的时候,要想到他是为着谁在做这工作,倘使他是为着读者译这本书的,他就应当对读者负责,他至少应当让读者看得懂,而且也应该让读者看了觉得好。
浅谈翻译的双重特征——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浅谈翻译的双重特征——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倪娜关于翻译到底是科学,技巧,还是艺术的争论可谓旷日持久。
近些年来,机器翻译代替人工翻译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于机器翻译的质疑之声也从未减少。
2018年博鳌论坛上的AI同传的现场效果并不完美,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同声传译,机器翻译是否能代替笔译译员耗费无数心血完成的译文,这个问题又再次被人们热议。
如果机器翻译成功了,那么证明翻译的科学性起主导作用。
但翻译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翻译经验是基石。
语言是有生命的,是不断变化的。
就目前的实践看来,机器翻译虽然一直在不断完善,但并未达到我们要求的水平。
由此证明翻译并不完全是一门科学,还需要技巧与艺术加工。
翻译到底是科学?技巧?还是艺术?这个话题一直没有定论。
但毋庸置疑的是,翻译之初就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以达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随着不同语言的种族之间交流的增多,人们对于翻译的要求才随之越来越高。
从传统上看,人们似乎将‘翻译’仅仅视为一种技艺,并没有将它提到‘学科’的高度。
帮助我们认识‘翻译是一门经验科学’的是哲学家,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科学哲学家。
科学哲学家使翻译研究者获得了充分的理据,提出‘翻译理论’。
1 翻译的科学性翻译出现之初,一定是经验学。
只是不同语种的人们出于交流的目的进行的两种语言上的转换。
但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规律,制定翻译规则,归纳翻译方法。
翻译就逐渐上升到科学的高度,用于指导实践。
但翻译学又不同于其他科学学科,有具体可以量化,精确到数字的标准。
翻译学其实可以认为是社会学与人文学科的综合体,在这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
翻译现象不是一种简单的两种或者多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是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心智现象、精神现象与语言现象的结合。
翻译进行时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宗教、政治、文化、教育背景等多个领域的问题,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文化产品。
可以说, 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开放性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在进入近代以后,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被介绍到中国,这其中离不开翻译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在当代,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翻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在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亟需改进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翻译人才方面的,也要翻译的质量方面的,也有翻译的方向方面的。
无论是哪一层面的问题,都在一定层面上揭示出我国在现当代文学翻译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改进与提升空间。
如何从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出发,探究其今后的发展路径与完善思路已经作为当前英语文学翻译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现状是一个很大的议题。
本文主要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分析当前的翻译现状以及在文学翻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翻译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发展历程。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在建国之前,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对于英美文学的翻译仅仅停留在民间的翻译爱好者的行为,虽然,在翻译作品的数量上并不是很多。
但是,在文学翻译的质量方面却是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涌现出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翻译大家。
例如,王佐良,梁秋实等等。
大批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翻译家的生花妙笔逐渐呈现在国人的面前。
到了解放以后,由于政治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英美文学的翻译几乎停滞。
这一局面到了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才逐步的得到改善。
从当前的英美文学翻译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文学翻译的市场化。
在现当代文学翻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比较突出的市场化倾向。
这一倾向的直接表现是在英美文学作品的选择过程中,没有从其自身的文学及学术价值的角度来进行考量,反而从作品在图书市场的销售情况来进行考量。
对于在图书市场中热销的英美文学作品则在第一时间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的市场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是,从整体的发展来看,是不利于翻译行业的整体稳健发展的。
文学翻译的各方面
在文学翻译中,忠实是指译者应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包括情感、风格和语言特点等 。同时,还需尊重原文的文体和修辞特点,以保持原作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通顺
通顺是指译文应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在保持原文忠实性的同时,译者需确保译文 的表达清晰易懂,以便读者理解和欣赏。
文学风格的传达
推动文学创作与发展
引入新元素
翻译将不同文化的文学作 品引入到其他语言和文化 环境中,为文学创作提供 了新的元素和灵感。
促进跨文化交流
翻译使文学创作者能够借 鉴和吸收不同文化的元素 ,从而丰富自己的创作素 材和手法。
推动文学创新
翻译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 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有助 于推动文学创新和变革。
影响读者审美与思考方式
文化差异的处理
文化差异
由于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 、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文学 作品中常常包含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元 素和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 充分了解原作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以便 准确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
VS
跨文化交流
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通过 翻译,读者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 值,增进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译者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应保持开放和 包容的心态,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文学翻译的各方面汇报人:日期:contents
目录
• 文学翻译的定义与特点 • 文学翻译的历史与发展 • 文学翻译的核心概念与原则 • 文学翻译的技巧与策略 • 文学翻译的评价标准与批评模式 • 文学翻译的实际应用与影响
01 文学翻译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行为。
感谢您的观看
论翻译的创造性-最新文档资料
论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创造性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
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发扌车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再现。
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意境风貌。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 “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
”。
“译者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意的更改和延伸。
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
因此翻译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
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一)词义的延伸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 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
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
如以下的情况: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 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
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
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
他与这个女子在一起有卿卿我我之嫌的情景被人偷偷地拍录下来。
英语中单词compromise 常常可以作“妥协”,“损害”讲,也可以表示“放弃”,“改变”,“修正”,“修改”的意思。
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主要浓缩于“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当中。
“美”,指三美论和再创美论或三美补论。
三美论是诗词翻译的本体论,三美指意美、音美、形美。
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
三美之中,意美最为重要,音美其次,形美最后。
在提出把三美论作为诗词翻译的本体论之后,许渊冲进一步指出:推而广之,文学翻译就是把原文的美转化为译文的美,把一国之美转化为全球之美。
换言之,文学翻译就是美的再创造。
如果三美论是诗词翻译的本体论,再创美论则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即三美补论。
“化”,指三化论和化学论。
三化指深化、等化、浅化;三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
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类译法;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二为一等类译法;所谓等化包括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类译法。
如果译文内容比原文内容更深刻了,那就是深化;而浅化正好相反,指把深奥难懂的原文化为浅显易懂的译文。
总之,所谓等化,指形似的译文;所谓浅化,指意似的译文;所谓深化,指神似的译文。
浅化就是避短,深化却是扬长,等化也可以说是半扬长半避短。
在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本人的“三化论”的基础之上,许渊冲提出“译学是化学”的翻译命题,这就是许渊冲的“化学论”:文学翻译是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另一个国家的美、甚至是全球美的“化学”。
“之”,指三之论。
三之指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
知之是翻译的基本或最低目的,好之是翻译的较高目的,而乐之则是翻译的最高目的。
其中的“乐之”,包括读者的乐之和译者的乐之。
要使读者乐之,译者必须首先乐之,这是翻译的成败关键。
“艺术”,指翻译艺术论。
文学翻译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不仅文学翻译是艺术,文学翻译理论也是艺术。
因为:科学研究的是“真”,艺术研究的是“美”。
外语文学作品的意境如何在翻译中得以再现
外语文学作品的意境如何在翻译中得以再现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外语文学作品宛如璀璨星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然而,要将这些作品中的意境传递给另一种语言的读者,绝非易事。
意境,这一微妙而难以捉摸的元素,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
当我们尝试将外语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如何准确再现其意境,成为了翻译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意境,简单来说,是作者通过文字营造出的一种氛围、情感和思想的交融。
它不仅仅是文字表面的含义,更是深藏在字里行间的韵味和神韵。
例如,日本文学中常常出现的“物哀”之美,那种对生命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或者是法国文学中浪漫主义作品所弥漫的激情与幻想。
这些独特的意境,是作品的精髓,也是吸引读者沉浸其中的关键。
那么,在翻译中,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再现这种意境呢?首先,译者需要对原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文化是意境产生的土壤,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
比如,中国文化中的“含蓄”与西方文化中的“直接”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译者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就很容易在翻译中丢失原作品的意境。
以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为例,诗中“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一句,如果仅仅直译为“哦,狂野的西风,你是秋天的气息”,虽然意思传达准确,但却失去了原诗中那种奔放、豪迈的情感。
若译为“哦,不羁的西风,你是秋之生命的呼吸”,则更能贴近原诗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西风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
其次,译者要准确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有的擅长运用细腻的描写,有的则喜欢简洁有力的语句。
比如,海明威的作品以简洁明了著称,他的“冰山理论”要求读者从简洁的文字中去挖掘深层的含义。
在翻译他的作品时,译者也要尽量保持这种简洁的风格,才能传递出作品的神韵。
同时,译者还需要注重词汇的选择和运用。
一个恰当的词汇能够瞬间点亮整个句子的意境。
浅谈翻译中意义及意义再生
浅谈翻译中意义及意义再生作者:苏清清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4期摘要;翻译是意义的传递,是意义的再生。
而意义不是确定的、唯一的和客观存在的。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精确理解原作,另一方面要进行合理的表达,所以说翻译的过程是理解,表达,校对的过程。
翻译不是字对字的表达,而是一种再创造。
本文将从翻译的过程中探求翻译的意义及意义的再生。
关键词:意义的传递;意义的再生;理解;表达一.如何理解“翻译是意义的传递”?1.意义的基本释义有传统观点认为:语言的不同,只是外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或者说只是“名”的差异。
也就是说,如果把翻译当作一种简单的符号转换活动的话,那么,只要将A语言的符号转换成B 语言的符号就可以完成任务,即翻译的过程是不同符号的转换。
而这种传统的语言意义观及由此产生的翻译观显然行不通。
由此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
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
”而索绪尔的语言观和意义观中包含三种意义,一是“差别构成意义”。
比如我们要看一个人的胖瘦,我们不能只是看他本身,而是要将他与其他人进行对比以后才能进行判断。
二是在系统中区分差别,确定意义或价值。
三是意义存在于价值,又跟价值有所不同。
比如,英语中“shock”、“astonish”、和“amaze”都有“惊奇”的意思,但是程度不一,“astonish”程度最高,“shock”和“amaze”次之。
这种细微的差别是有价值的,而这种价值只有在它们所构成的关系中才能实现。
2.意义的分类奈达指出,“语法也是一种具有意义的语言现象。
凡是词组以上的语言单位,其意义并不简单地是词组中各个词项的意义的总和。
词组的整体意义中有一部分是为该词组中各个词项的意义的总和。
词组的整体意义中有一部分是为该词组的特定语法结构所决定的。
”后期奈达将意义区分为“修辞意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
矛盾中平衡-文学翻译忠实性与再创造
矛盾中的平衡:文学翻译的忠实性与再创造摘要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涉及到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处理。
由于两种文化的迥异,一种文化必然会被另外一种文化所过滤、选择和诠释,对文学翻译而言,更涉及到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译者必须从接受性对翻译的文本和文化语境予以考虑,在可能的自由度里发挥翻译的艺术,既要尽可能地保证原作的风味,又要使之适应于接受文化和接受群体。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过滤接受性再创造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更是一种跨越文化的交流。
正如巴思耐特所指出:翻译时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
正因为文化是翻译的基石,译者如果不能把源文的文化底蕴尽可能翻译到接受文化中,翻译是不成功的。
作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应当包括除了纯粹科技作品以外的一切需要使用“文学语言”的作品,如历史、哲学、一般传记、政论等等,无不包括在内。
事实上,要把原文作品真实、有效地翻译过去,还必须要重视对原文风格和内涵等涉及到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处理。
在这个意义上,翻译不仅要考虑源文化,还要考虑本土文化。
近年来不少文章从忠实和顺应或者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如何进行文学翻译进行了阐述,但对异质文化对文本的过滤和接受以及翻译的再创造,论述还不多。
而文化过滤和文本在异质文化中的接受,又是文学翻译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文学作品的译介既要尊重原文的文化,又必须适应于接受群体的文化,文学翻译事实上就在这样一种矛盾中来实现。
因此本文拟就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过滤因素与接受性做一定的阐释,以期为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文学翻译的特殊性翻译的标准并没有绝对的规定,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准则一直被后来的翻译者们所推崇,成为翻译标准的典范。
但有人也认为严复的标准把“信”、“达”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又把二者简单地并列起来,等量齐观。
严格地讲,这些标准都是模糊的,并没有提出涉及到不同文体翻译的标准及其特色。
从翻译美学看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
从翻译美学看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文学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涉及到语言层面的转换,更需要在审美层面上实现原文的艺术再现。
翻译美学,作为研究翻译审美问题的新兴学科,为文学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本文旨在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以期深化对文学翻译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翻译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进行阐述,明确其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随后,结合具体的文学翻译实践案例,详细分析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忠实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
忠实性原则要求翻译在传递原文意义的保持原文的美学特质和风格;创造性原则强调翻译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艺术再创造;可接受性原则则关注译文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力求使译文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这三个原则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揭示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内在规律和机制,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翻译工作者对翻译美学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翻译美学的理论基础翻译美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语言学、美学、文艺学等多个学科。
在语言学方面,翻译美学强调语言的美感和表达力,关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中美的传递和再现。
美学和文艺学则为翻译美学提供了审美判断和评价的标准,帮助我们理解文学翻译中如何保持原作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
翻译美学的理论基础还包括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结合。
翻译理论为翻译美学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帮助我们理解翻译的本质和规律。
而翻译实践则是翻译美学的实证基础,通过具体的翻译案例,我们可以分析和总结出翻译美学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和效果。
在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中,审美再现是核心问题之一。
审美再现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获得与阅读原作相似的审美体验。
文学的召唤结构和其翻译中的再创造--以《红楼梦》的两英译本为例
文学的召唤结构和其翻译中的再创造——以《红楼梦》的两英译本为例The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its RecreationIn Literary Translation----Taking the Two English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for Illustration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ABSTRACTReception aesthetics with fresh viewpoints exerts a unique influence upon literature as well as literary translation circle. The striking feature of this theory is that it is a study focusing on reader. As a leading scholar of this theory, Wolfgang Iser builds all his theori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ader and text. He places greater stress on the reader‘s creative participation in reading text. His many articles about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reader‘s aesthetic response made sensations throughout the theoretic circles among scholars and students as soon as they were born. His appealing structure holds that there are ―gaps‖ and“indeterminacies ‖ in the meaning of text,which will stimulate reader to fill in the gaps, and decode the indeterminacy with hi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The basic structure composed of gaps and indeterminacy in a text is called an appealing structure,which exposes an ultimately open scope and attracts every reader to explore and create the deep meaning of a text according to his personal experiences, knowledge and values. Coincidentally,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has also been cherished by Chinese authors inlong literary history. Zhu Liyuan has made a thorough research on Iser‘s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extended his theory. He takes the view that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should cover a broader area. According to their opinion,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eals with the recreation of appealing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Literature, an aesthetic reflection on real life, first and foremost must live up to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as an art is in line with this standard, the ultimate aim of which is to satisfy readers‘aesthetic requirements. Literary translation entails a translator to cope with all kinds of questions arising from language, culture, author, text, reader, and so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n actual recreation of aesthetic art, which is not only the wisdom of ancient translators, but also the common view of contemporary translators. Of course, the recreation is a limited creation fettered by the faithfulness to text and reader. Recreation covers a variety of areas and concerns many factors. Here, this dissertation, taking the two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for illustra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s in the language in literary writings and in the meaning of a literary text for the purpose of reader reception.Firstly, the author deals with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in literary language. Undoubtedly, literary language is very significant, as it is the root of all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such as meaning.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n art of language, namely the art of reproduction and recreation in another language. When the original is translated, the appeal of source language will be lost to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 Only when target language appeal is reproduced, can it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ppealing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 In doing so, a translator should use the pure target language to substitute the pure source language, and strive to preserve the beauties of source language including its rhythm, fuzziness, indeterminacy and connotation. This doesn‘t exclude foreignized language, for it owns its appealing traits by breaking reader‘s habitual expectation horizon. Personall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domesticated language should be a main body, and the foreignized language, a supplement.The empha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laid on the recreation of textual meaning‘s appealing structure. Translation is to translate mean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to treat meaning. Different from non-literary works, literary works are rich in gap, fuzziness, multi-meaning and indeterminacy. A translator is expected to recreate the original appealing structure in his translation. He, above all, should recreate the corresponding context and appealing open space in the chosen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meanwhile guard against the over-loaded translation and under-loaded translation. However, owing to the limitation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or himself, perhaps a translator can‘t identify the original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therefore make it lost or distort in his translation. Moreover, as one of the readers, a translator is likely narrow the appealing open space of the original, who will translate the indirect into the direct, the implicit into the explicit, and so on. If so,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would not appreciate the beauty hidden in the original as the source language readers do.In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s in the literary language and textual meaning, a translator should bear the notion of reader need in mind, which would influence his adoption of words, and make his version different. The immediate aim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to endow reader with aesthetic enjoyment by enabling him to decode the text through read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reception aesthetics, literary works are created by both author and reader. Comparatively, reader more than plays a crucial part in literary recreation; he is an actual pivot of the whole recreation. It is unimaginable for a literary work to survive without reader participation. So, when reader need clashes with the original, a translator should translate flexibly to cater to reader. It is no exaggeration that the importance of reader overrides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ranslation. However, t his doesn‘t deny the fact that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 limited recreation on the condition that it should be faithful both to reader and author. Undoubtedly, reader reception is so important that the focu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21st century will be shifted to reader.Hong Lou Meng is known to every household with universal praise, whose glamour and popularity lie in its limitless appealingness. In this dissertation, takingthe two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for illustration, the author made a tentative pursuit into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s in literary language and textual meaning for the sake of the reception of rea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To summarize, in this dissertation, ―recreation‖ is the focus, and ―reader reception‖is the target, with the ―translator subjectivity‖as a prerequisite and the ―faithfulness‖as a constraint. These aspects are correlated intrinsically and integrated into an organic whole unit.Key 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reception aesthetics; recreation appealing structure; expectation horizon;appealingness内容摘要接受美学一产生,就在国内外文艺理论界激起巨大的反响。
从译者的角度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与叛逆性
文学 翻译事 业和 提高 翻译 质量 而奋斗 》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矛盾
明确指 出文 学翻译 是一 种创 造性 的活 动 。 “ 面对新 的 读 者群 ,译 者不 仅要把 一种 语言 用另 一种语 言传 达 出来 ,而且 要对 一个 完全 崭新 的文化 及美 学体 系进
是 被局 限 于语 言之 中的。 因为语 言本 身有历 史 文化
是一种 很 困难 的工作 。 但 文 学翻译 的 主要任 务 , 既然 在于把 原作 的精 神 、 面貌忠 实地 复制 出来 , 那 么这种
艺术 创造 性 的 翻译 就是 完 全必 要 的 ” 。[ 3 1 在《 为发 展
( 二) 文学本 身 的特点
与音 乐 、 绘画 、 雕 塑及 电影 相 比 , 文 学作 为艺 术
一
三、 文 学翻 译 的创 造 性 与 叛 逆 性
( 一) 创 造性
“ 这样 的翻译 , 自然不 是单纯 技术 性 的语 言 外形 的变易 , 而 是要求 译者 通过 原作 的语 言外形 , 深 刻地
种将 原 作 家 通 过形 象 思 维创 造 出 的 艺 术 世 界 重
塑、 再 现 的语言 , 也 为文学 翻译 树 立 了 目标 。但 是要 达 到这 一 目标 的确不 易 , 本 文 从 译 文接 受 者 的角 度
G o d a r d在 L a n g u a g e a n d S e x u a l D i f f e r e n c e一 文 中我
学 家 艾斯 卡 皮 ( R o b e a E s c a r p i t ) 所说“ 翻译 总是 一 种
究 其 不易 的原 因之 一 。
体 会 了原作 者艺 术创造 的 过程 , 把 握住 原作 的精 神 .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创造性翻译是一种通过重新创作原文的内容和形式,以达到表达不同语言之间意义和美感的技巧。
它要求译者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文化资源,使翻译作品具备创意和独特性。
创造性翻译的目的是通过创新手法和独特的视角,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习惯和文化背景。
译文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更要在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叙事结构等方面进行创作,增添艺术感和个人特色。
创造性翻译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
首先,译者需要对原文有深入的理解和解读,把握住原文的核心思想、情感和美学特征。
其次,译者需要有丰富的目标语言词汇和表达手段,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和句式,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
此外,译者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准确把握目标语言读者的审美偏好和文化需求,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编。
创造性翻译可以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例如,通过对原文进行增删、增补、改写或替换等操作,使译文更加优美、流畅和富有艺术感;通过运用比喻、暗示、转化、引申等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具韵律感和诗意;通过运用口语化、方言化、古文化等语言形式,使译文更接近目标语言读者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环境;通过改变叙述结构、时间顺序、视角等手法,使译文更具有想象力和创意。
总之,创造性翻译是一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需求和目标语言读者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创造性翻译既是一种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学术探索。
它通过创新和改进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实现翻译的艺术再创造和文化再生产。
创造性翻译可以使译文更具有个人风格和社会价值,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推动文学和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创造性翻译是一种创新的翻译方式,要求译者具备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素养,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文化资源,提供创意和独特的译文。
创造性翻译可以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习惯和文化背景,并增添艺术感和个人特色。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是一种注重翻译结果的理论,主张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翻译受众的需要,翻译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且该理论主张翻译应该根据源语言(SL)和目标语言(TL)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
在文学翻译中,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尤为重要。
诗歌、小说、剧本等复杂的文学作品不仅需要将原作中的意思传播出去,更需要传达原作中所表达的情感、文化、风格等因素,从而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像读原著一样感受到这些因素。
因此,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应用对于文学翻译的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要求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翻译受众的特点。
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翻译者必须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语言能力、读者群体等,以便能够找到最合适的翻译形式,从而保持原作的风格、文化和情感等元素在翻译过程中的连贯性。
其次,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提倡“再创造”的翻译策略。
在文学翻译中,很难通过直译的方式传达原作中的文化背景、文学风格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使用再创造的技巧。
通过采用局部文化化、整体文化化等策略,翻译者能够在目标语言中重现原著的情感、文化,使读者在读者目标语言作品时也能够感受到原著的情感和文化因素。
最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要求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翻译的目的。
在文学翻译中,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目标受众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原著中的情感、文化等因素。
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翻译者应该从目标受众的角度出发,找到传达原著中信息的最佳方式,从而达到信息的最大化传递。
总之,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提倡“再创造”的翻译策略和注重翻译结果的思想,可以在文学翻译中传达原作的情感、文化和风格等重要因素,从而让目标语言读者能够体验到和原作相似的阅读体验。
当然,为了实现文学翻译的优秀质量,为翻译者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需要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和技巧,从源语文本中充分挖掘信息,以实现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
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论文
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论文英语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它既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又具有自身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本文将探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并着重分析其中的三个方面:对源文学作品的忠诚度、再创作与创新、以及语言的美与韵律。
首先,对源文学作品的忠诚度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忠诚度意味着翻译者应该尽可能保持原作的风格、语调和意境,尽力传达原作的情感与思想。
然而,在追求忠诚度的过程中,翻译者也需要面对许多挑战,例如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语言的不足以及不可直接翻译的文化内涵等。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使得英语文学翻译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是翻译者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专业能力的机会。
第二,再创作与创新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征。
翻译并不只是简单地将源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而是在原作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与创新。
翻译者可以通过对文本的重组、扩展或缩减,以及改变语言的运用和结构等方式,增添或强调原作中的一些特征。
通过这种再创作和创新,英语文学翻译可以使作品更加适应目标读者的背景和文化,并且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语言的美与韵律也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而翻译则是将这种灵魂传递给其他文化和语言的一种方式。
在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借助自己的敏感度和判断力,选择合适的词汇、句式和结构,以保持源文学作品的美感和韵律。
同时,英语文学翻译也会受到目标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影响,因此翻译者还需要进行权衡和调整,以使译文在目标语言中具备独特的美感和韵律。
综上所述,英语文学翻译具有许多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在实践中,翻译者需要在保持源文学作品忠诚度的同时,进行再创作和创新,并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语言结构,使译文具备美感和韵律。
通过这些努力,英语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成为了一门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创造力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摘要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翻译更是如此,与其他文本类型相比较,文学翻译具有其独特的创造性。
本文探讨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必然性以及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时要考虑的四个层面:历史层面、宗教层面、文化层面和语言结构层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再创造层面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中国的翻译可谓源远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
随着翻译这一门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理论的探讨也不断深化。
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释道安的“五失本”,玄奖的“喻俗”,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迅提出的“宁信而不顺”,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镜”,再到我们现在通用的“忠实、通顺”等等,都对翻译作过精辟的论述。
但文学翻译却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翻译,具有其独特性。
它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艺术,要求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用另外一种语言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会受制于诸如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使得翻译活动与前人所提出的“忠实”背道而驰。
“忠实”的翻译原则似乎不能给文学翻译以有效的指导,在文学翻译中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如何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去理解与再现他国的文学作品,这些都是文学翻译面临的挑战。
一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必然性译者是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媒人”,原文经过译者的加工而转换成译文。
从翻译活动的开始到翻译活动的结束,原文是译文的出发点,离开了原文,翻译便无从谈起;而译文却是原文的归宿,翻译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把原文转换成译语读者能读懂的信息。
当一种语言环境下产生的作品被移植到另一语言环境中时,译者要让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产生与原文最为相似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忠实”而忽视“创造”。
在过去如果有人提出翻译的创造性,就往往会被指责为误译、滥译、胡译。
这实际上是曲解了创造性的真正含义,错误地把创造性当作了任意性,不能把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度”。
“过度”的创造确实会歪曲原作的内容,破坏原作的意境,但是“适度”的创造在表达原作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好的文学作品的翻译离不开译者的再创造,忠实只是再创造的基础,但忠实的译文并不等于好的译文,太过“忠实”的译文不能满足译入语读者的期待,这好比是给译者套上了沉重的枷锁,禁锢了译者的思想,忽略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难译和不可译的地方,只能采取“死译”,因而与翻译的初衷背道而驰。
再者,文学翻译除了要传递原文的意义外,还要涉及到复杂的审美活动。
文学作品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情与景交融的产物,译者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价值评判标准、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及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再创造”这种主观的能动参与是无法避免的。
茅盾先生说过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对原文进行再创造,才有可能译出好的译文。
当有人把“the man is the blacksheep of family.”译成“那人是家里的黑羊”时,确实让人啼笑皆非了一把。
这就是典型的“忠实”的翻译。
译文确实以最大程度呈现出了原文的字面意思,但是译得很失败。
译者完全陷入了所谓的“忠实”翻译,译得一字不差,但却译得不知所云。
如果对原文进行创造性翻译,考虑到喻体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将blacksheep译成“害群之马”,问题便迎刃而解。
还有些译文不是对与错的关系,而是合适与不合适的关系了。
培根在《论读书》中的第一句话可谓是众所周知了,“sd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 and,for ability”。
如果根椐字面意思译为“读书可以让人们感觉很愉快,可以增添光彩也能增长才干”,确实让人大跌眼镜,原文的美感全无,原文的排比结构也无从体现。
故王佐良先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了再创造,将其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成为了精典译作。
由此可见,文学翻译确实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艺术性地进行再创造。
二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层面1 历史层面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经历过其自身的历史演变,而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历史的差异造成了语言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文学作品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顾及到不同文化在历史中的积淀、思维方式及表达情感的方式等不同民族的习惯。
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里面有一句:“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尧舜。
”有人译为:“spring winds move willow wands,in tens of million:six hundred million we shall all be yao shun.”这是不合适的译文,汉语诗句中的意思不难理解,“神州”指的就是中国,“舜尧”则是中国古代两位最英明的帝王,这里引申为圣贤之人,这是译入语读者不知晓的信息,显然不能直接音译。
只能进行再创造:“spring winds move willow wands,in tens of million:six hundred million we shall all be sage-kings.”这样一来,译文中的“sage-kings(贤明之主)”更忠实于原文。
《红楼梦》第三回有一段文字用来描写林黛玉的“稀世”之美:“两弯似蹙非蹙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霍克斯(david hawks)译为: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david hawks,1973)国外的读者理解不了上面的表达,因为比干、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前者代表着智慧和忠诚,后者代表着绝世的美艳。
此处如果不采取加注的方式对原文进行再创造,译文的失败在所难免。
2 宗教层面宗教在文明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所形成的文化。
中国的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心中有深远的影响。
而在西方人心目中,耶稣的位置不可替代,基督教贯穿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西方文化的主体特征之一。
由此演变出很多与宗教相关的词汇,它们承载着特殊的涵义。
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有些词语的长期使用,其含义已远远地超出了原来宗教词语的含义,随着词语使用环境的不同,其含义也有所不同,如果不进行再创造,往往不能传达这些词的全部含义,造成文本的信息丢失。
在《红楼梦》的第六回,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将这句话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他用英语谚语来对译汉语成语,似乎是神形兼备。
“天”译为god”。
而“god”的意思是基督教中的上帝,原句中的“天”却是一个道教概念。
这使得东方道教和西方基督教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宗教渊源无从体现。
西方读者会以为《红楼梦》里的人物信奉着基督教,这样作品的原汁原味就丧失了。
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将这句话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osposes.”他将“天”直译为“heaven”,保存了原文中的道教色彩,使原作的文化特色得以再现。
3 文化层面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特征又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中。
在翻译的过程中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来排除文化差异,以达到文化再现的目的。
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致使相同的表达在不同语言文化中所传递的内涵也大不一样。
英汉语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语系,受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的影响,不同的国家赋予词汇的意义也各不相同,在翻译时若一味“对号人座”、望文生义,不仅令人费解,而且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真正的涵义,因此只能采用意译法恰当地进行翻译,以再现原文的神韵和意境。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bush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如果把它译成“布什不吃鱼还玩游戏”则让人莫名其妙。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教徒们为了表示绝对的忠诚,反对罗马天主教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所以有了“不吃鱼”这个说法,此处我们把“不吃鱼”创造性地译为“忠诚”;而“play the game”义同“play fair”,大体上是指公平地比赛,根据具体的语境在此处译为为人正直。
所以上面的句子若能译为“布什既忠诚又正直”则更为达意。
此外,中西文化中的“龙”也是很好的例证。
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权力、地位”,古代的皇帝都坐喜欢坐在龙椅上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却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不讨人喜欢的喷火的动物。
因此,在翻译时就要准确地把握该词所在的语境。
4 语言结构层面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
英语隶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则是汉藏语系;英语采用26个字母为其语言的表达符号,而汉语则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传情达意;汉语是螺旋式思维,而英语是直线式思维;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
这些差异使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得斟词酌句、深思熟虑。
如果把“the coat is nice and cheap”译为“这件外套漂亮和便宜”就失去汉语的意味了,因为原句中“nice”和“cheap”的搭配可谓是相得益彰,符合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们的审美观,但在翻译的过程中忽略了汉语语言的特点,失去了原文的“美”,若能此处译为“这件外套物美价廉”,则带给中国读者完全不同的感觉。
译文充分考虑到了汉语语言结构特点,采用四个字的成语表达,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最自然最贴切地再现了原文。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些时候还要转换词语的词性,译文若采取与原文同样的词性,可能会造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是译文晦涩难懂的局面。
如:“independent observers have commented favourably on the achievements you have made in this direction.”翻译成了“有独立见解的观察家们对你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译文把句中的动词“commented”译为了名词“评价”,而原句中修饰动词的副词“favourably”也相应地转译成汉语的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