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 材料力学 课件
材料力学课件(哈工大)第12章杆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12-1 强度计算与刚度计算1)构件的失效模式若载荷过大,超出了构件的承载能力,构件将失去某些功能而不能正常工作,称为构件失效。
工程中,构件的失效模式主要有:•强度失效——构件的材料断裂或屈服。
•刚度失效——构件的弹性变形过大,超出规定范围。
•疲劳失效——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强度失效。
•稳定失效——构件丧失了原有的平衡形态。
本章只研究杆件强度失效与刚度失效的计算问题。
12-1 强度计算与刚度计算首先根据内力分析方法,对受力杆件进行内力分析(画出内力图),确定可能最先发生强度失效的横截面(危险截面)。
[]()4 , 3 , 2 , 1 之一=≤i ri σσ根据强度条件,即上面不等式,强度计算可解决三类问题:•校核强度•设计截面•计算许可载荷1)构件的失效模式2)杆件的强度计算其次根据杆件横截面上应力分析方法,确定危险截面上可能最先发生强度失效的点(危险点),并确定出危险点的应力状态。
最后根据材料性能(脆性或塑性)和应力状态,判断危险点的强度失效形式(断裂或屈服),选择相应的强度理论,建立强度条件:12-1 强度计算与刚度计算3)杆件的刚度计算除了要求满足强度条件之外,对其刚度也要有一定要求。
即要求工作时杆件的变形或某一截面的位移(最大位移或指定截面处的位移)不能超过规定的数值,即∆为计算得到的变形或位移;[∆]为许用(即人为规定的)变形或位移。
对轴向拉压杆,∆是指轴向变形或位移u ;对受扭的杆件,∆是指两指定截面的相对扭转角φ或单位长度扭转角ϕ;对于梁,∆是指挠度v 或转角θ。
根据刚度条件,即上面不等式,刚度计算可解决三类问题:•校核刚度•设计截面•计算许可载荷][ΔΔ≤刚度条件1)构件的失效模式2)杆件的强度计算12-2 轴向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是均匀分布的,各点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
因此,无论选用哪个强度理论,强度条件表达式均演化为][m axσσ≤例1螺旋压力机的立柱如图所示。
材料力学课件(哈工大)第14章 弹塑性变形与极限载荷分析
Eε σ = ∗ E (ε − εs ) + σs
(ε ≤ εs ) (ε ≥ εs ) (14 - 5)
E ≠ E∗
第14章 弹塑性变形与极限载荷分析 章
14-2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简化 应力1)理想弹塑性材料 ) 2)理想刚塑性材料 ) 3)线性强化材料 ) 4)幂函数强化材料 )
F ≤ [Fu ]
式中
[Fu ] = Fu n
(14 -1)
(14 - 2)
n 为安全系数 采用式(14-1)来计算构件或结构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强度的方 法,称为极限载荷法 极限载荷法。 极限载荷法
第14章 弹塑性变形与极限载荷分析 章
14-2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简化 应力1)理想弹塑性材料 )
Eε σ = σ s
ρ2 ∫∫A τsρdA+ ∫∫A τs ρs dA = T
p e
第14章 弹塑性变形与极限载荷分析 章
14-4 圆轴的弹塑性扭转 1)极限扭矩
e
残余应力
ρ2 1 ∫∫A τSρdA + ∫∫A τs ρs dA = T 3 6T 3 ρs = 4R − 完成积分,解得 ρs
第14章 弹塑性变形与极限载荷分析 章
14-1 弹塑性变形与极限载荷法概念 1)弹塑性变形 ) 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后,应力与应变之间不仅成非线性关系, 而且不一一对应。力对构件的作用效果不只取决于力的最终值, 而且还与力的作用历史以及作用的先后顺序有关。 以轴向拉压杆为例
先加 F 后加 F2 1 先加 F2 后加 F 1
ε σ = σs ε s
【哈工大 材料力学 精品讲义】2.(第2章-材料力学性质)
§2.2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行为
2.2.1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 第一阶段——弹性变形阶段 (曲线ob段 )
b 点对应的应力称材料的弹性极限,用 e 表示表示
§2.2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行为
2.2.1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 第一阶段——弹性变形阶段 (曲线ob段 )
§2.2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行为
2.2.1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 第一阶段——弹性变形阶段 (曲线ob段 )
ab为微弯曲线 ——应力-应变关系非线性 对于低碳钢,a、b两点十分接近, 在工程上对二者并不严格区分
§2.2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行为
2.2.1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 第二阶段——屈服(流动)阶段 (曲线bc段) 从b点开始,变形进入弹塑性阶段:包含一部分弹性变形, 一部分塑性变形 (bc段的变形基本为塑性变形)
2.2.1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 第三阶段——强化阶段 (曲线ce段 )
强化:过了屈服阶段,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
曲线最高点——强度极限,用 b 表示。
§2.2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行为
2.2.1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 第四阶段——颈缩破坏阶段 (曲线ef段 )
颈缩现象:过了强化阶段,试件某一局部直径突然变小 颈缩处试件横截面面积急剧减小,试件所承受的载 荷也迅速降低,最后在颈缩处试件被拉断。
3.内力的求法(截面法) 用假设平面将构件截开从而揭示构件内力并确定内力的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课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
3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
2.1.1 工程实例
F
房屋的立柱
材料力学课件(哈工大)5章轴向拉压1
第5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章
5-4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变形能 1)轴向变形 ) 轴向变形
∆l = l1 −l
FN σx = A
σx
横截面应力
FN = x方向线应变 εx = E EA 取dx微段,其轴向变形为
FN d(∆l) = εxdx = dx EA
l 整个杆件的 轴向变形为 ∆l = 0 d(∆l) =
以轴向拉伸杆为例,用截面法求得任一横截面 上内力量 以轴向拉伸杆为例,用截面法求得任一横截面n-n上内力量 轴力(normal force)的正负号 轴力 的正负号 只有 轴力 一个 内力 分量
第5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章
5-2 轴向拉压杆的应力 2 1)平面假设 plane assumption
假设:变形前的横截面(为平面)变形后仍为平面 假设:变形前的横截面(为平面)变形后仍为平面, 只是两截面的距离发生了改变。 只是两截面的距离发生了改变。
第5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章
5-1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 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 tension compression
第5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章
5-1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 受力特点: 受力特点: 直杆, 直杆,所受外力或其合力与杆轴线重合 。 变形特点: 沿轴线方向将发生伸长或缩短变形。 变形特点: 沿轴线方向将发生伸长或缩短变形。
FNAB = −2.62 kN FNBC = −1.32 kN
解: 2. 分段求正应力
σx =
AB
FNAB AAB
=
4FNAB πd 2
4 ×(−2.62) ×103 = = −33.3MPa −3 2 π(10 ×10 )
σx =
BC
FNBC ABC
=
材料力学基础知识(哈工大机械学院课件最新)
бa= Pcosa = бcos2a(横截面a=0°处,正应力最大)
m τa= Psina = бsin2a/2 (斜面a=45°,切应力最大б)a
时
间 动载: 快速加载(a≠0),或冲击加载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3.3外力与内力
内力与截面法
内力:物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力。由于载荷作用引起的内力称为附 加内力。简称内力。内力特点:引起变形,传递外力,与外力平 衡。 截面法:将杆件假想地切成两部分,以显示内力,称为截面法。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3.3外力与内力
F
F
F
F
a
钢筋
b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3.1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塑形变形示例
荷载未作用时 F
荷载作用下
规格严格
荷载去除后
功夫到家
3.1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Ⅱ. 具有足够的刚度——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不超过工程 允许范围。构件在外载作用下,抵抗可恢复变形的能力。 例如机床主轴不应变形过大,否则影响加工精度。导轨、 丝杠等。
规格严格
1
B
2
F
1
2
FN1 FN2
2F
功夫到家
C F F
F x
4.2轴力与轴力图
• 以上分析表明,在AB与BC杆段内,轴力不同。为 了形象地表示轴力沿杆轴(即杆件轴线)的变化情 况,并确定最大轴力的大小及所在截面的位置,常 采用图线表示法。作图时,以平行于杆轴的坐标表 示横截面的位置,垂直于杆轴的另一坐标表示轴力, 于是,轴力沿杆轴的变化情况即可用图线表示。
用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材料力学的建立主要解决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对象有 (1)强度 (2)刚度 (3)稳定性 研究的参数包括
材料力学PPT
1999年1月4日,我国某市的一座大桥发 生垮塌,造成:
40人死亡; 14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631万元。
法庭以外的问题-力学素质的重要性 -从简单力学问题到高等力学问题。
简单力学问题- 队伍过桥时不能齐步走 高等力学问题- 冲击载荷的概念: 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 损伤累积与结构寿命 与跑步的次数有关
们总是将它分解为垂直于截面和平行于截面的 两个分量。前者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 用 s 表示。后者称为剪应力(或切向应力), 用 表示t
“应力”与“压强”的区别 “应力”虽与“压强”量纲相同,但两 者的物理意义不同。 定义不同: 应力 —— 内力 压强 —— 外力 作用方式不同: 应力 —— 可分解,存在于受力 物体内部任意一点 压强 —— 作用于物体表面且垂 直于作用面,常呈均匀分布或线性分布
意大利· 比萨斜塔
强度问题
目前世界最长桥(13公里) 为了减少潮水和风的冲击 力,设计了3个转折弯道。
加拿大· 联邦大桥 Confederation Bridge
刚度问题
高刚度桥面结构
大型桥梁的桥面结构绝对不能是一个平板, 只有采用复式结构、加强或加肋结构才能 承受比较大的重量而不发生破坏或者大的 弹性变形。 斜拉桥——上海杨浦大桥
(1)切开 沿需求内力的截面,将构件假 想地截开为两部分。 (2)代替 抛弃一部分,留下一部分,抛 弃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以内力来代替。 (3)平衡 根据留下部分的平衡条件,由 已知外力求未知内力。
1.6
应力
概念 内力在一点处的集度称为该点的应力。 设作用在小面积 A 上的内力为 P ,那么在 A上的内力的平均集度为
3.稳定性要求 要求构件在工作情况下,其平衡是稳定的。 构件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的能力, 称为构件的承载能力。
材料力学课件(哈工大)第13章联接
Fbs σbs = Abs
Abs 为挤压计算面面积——接触面的投影面 Fbs ≤ [σbs ] 挤压强度条件 σbs = [σbs ]为挤压许用应力 Abs
第13章 联接 章
13-1 工程中常见的联接结构 铆接结构
轴侧方向 铆钉——联接件 板——被联接件
俯视方向
第13章 联接 章
13-1 工程中常见的联接结构 键联接结构
键——联接件 齿轮、轴——被联接件
第13章 联接 章
13-2 剪切实用计算 1)剪切变形 )
第13章 联接 章
13-2 剪切实用计算 1)剪变形 ) 2)剪切实用计算 ) • 用截面法求内力
剪切面上的内力是剪力 (弯矩很小,忽略掉)
F Fs = 2
第13章 联接 章
13-2 剪切实用计算 1)剪切变形 ) 2)剪切实用计算 ) • 用截面法求内力 • 剪切面上的应力 剪切面上切应力分布规律复杂,材料力学中认为均 匀分布。则
第13章 联接 章
13-1 工程中常见的联接结构 • 轴销联接结构 • 螺栓联接结构 • 焊接结构 • 粘接结构 • 木榫联接结构 • 铆接结构 • 键联接结构 起联接作用的构件——联接件 联接件 被联接起来的构件——被联接件 被联接件 工程中的连接结构种类繁多,本章以铆接结构和键联接 结构为例,介绍联接结构的强度计算问题。
Fs τ= A
• 剪切强度条件
Fs τ = ≤ [τ ] A
第13章 联接 章
13-2 挤压实用计算 1)挤压力 ) 联接件在承受剪切的同时,常伴随着联接件与被联接件 在接触面上相互压紧,这种发生在构件表面的局部受压现象 称为挤压, 这种局部的压紧力称为挤压力 Fbs 。 挤压力 2)挤压实用计算 ) 挤压应力分布规律复杂,材料力学中认为均匀分布,则
哈尔滨工程大学力学基础课件第11章
Ni2li U U i i 1 i 1 2 EA i
m m
(11-3)
2.圆轴扭转
M
M
A
j
M
l
o
(a)
j
B
j
对于圆轴的扭转,当外力偶矩由零开始 逐渐增加至最终值M时,扭转角也由零逐渐 增至最终值。在线弹性范围内,M与 的关 系也是一条斜直线,如图所示。 1 (b) W M
O
解:
由图b可以看出,截面mn上 的扭矩和弯矩分别为
A
P
dj
R
j
m n
(b)
M n PR(1 cos j )
M PR sin j
p
A
j
m
dj
R
例3:图示半圆形等截面曲杆位于 水平面内,在A点受铅垂力P的 作用,求A点的垂直位移。
变形能为: 2
dU
M n Rdj M 2 Rdj 2GI p 2 EI P 2 R 3 (1 cos j ) 2 dj P 2 R 3 sin j dj 2GI p 2 EI
3P R P R 4GI p 4 EI
2 3 2 3
dj
j
m n
(b)
由此求得:
A
3PR PR 2GI p 2 EI
3 3
11.2 莫尔定理
莫尔定理是一种能够求 解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结构 任一处广义位移的有效工具。 现在以梁为例,利用变 形能的概念和特性来导出莫 尔定理。 假设梁在外力1 ,2 …… 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如图a 所示。今要确定在上述外力 作用下,梁上任意一点C的 挠度 。
p
A
p
o
p
(a)
[哈工大材料力学 课件]第三次课(第2章-扭转和弯曲内力)
5Me
3 3
2Me
1.5Me
1.5Me
5Me
2Me
B
C
A
D
§2.3 扭转
1.5Me 1 1 1 1 1.5Me 1.5Me 1.5Me 5Me 2 2 3 2Me
B
1.5Me
C T1 x
A
3
D
T1 = 1.5M e
解:1-1截面,取左侧为脱离体
T1 + 1.5M e = 0
B
2-2截面,仍取左侧为脱离体 2 2
F3
F1
x F1 F2 F2 FN 2 x F3 x
FN2 + F1 – F2 = 0 FN2 = F2 - F1 = –1kN
–FFN‘2′ – F3 = 0 N2 FN 2′ = –1kN N2
N FN32′ FN
右:∑X= 0,
2. 画轴力图 横坐标轴(x轴)代表截面的位置
基线
()
x
-1kN
FN 纵坐标轴(FN轴)代表截面的轴力值
§2.5 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3m
RA = 2KN
2m 5KN
n n
∑M = 0
RB = 3KN
5m
M = RA x = 2 x ( KN m )
在集中力作用处的截面, 不能含糊地说该截面上的 剪力是多大, 而应该说“集中力作用处 的左邻截面和右邻截面的 剪力各为多大
RA
x 5KN
RB
假设剪力和弯矩为 (2) 取出脱离体: 取正号的方向
11
RA
F1
M1 Fs1 M2 Fs 2 = 0.5kN M 2 =2kN m Fs2 RB
22
哈工大材料力学(完整版)第1-8讲
7
§1.2 变性固体的概念及理想模型
(3)小变形前提保证叠加法成立:(叠加法是材料力学中常 用的方法)
– 叠加法指构件在多个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可以看作为各个 载荷单独作用产生的变形之代数和
4. 变形固体基本假设
连续性 假设 均匀性 假设 各向同 性假设
第1章 绪论
认为变形固体整个体积内都被物质连续地充满,没 有空隙和裂缝 认为变形固体整个体积内各点处的力学性质相同 认为变形固体沿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质相同(不适合 所有的材料)
外效应——使物体的动态发生改 变(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变化) 内效应——使物体的形态发 生改变(物体的形状、尺寸 大小改变)
• 理论力学研究力产生的外效应,研 究力与机械运动之间的普遍规律, 研究对象抽象为——刚体
• 材料力学研究力产生的内效应,研 究力与物体的变形及破坏规律,研 究对象抽象为——变形固体
4.课程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手段相结合
• 材料的力学性质需要通过实验获得 • 一些理论以实验结果得出的某些假设为前提
第1章 绪论 4
§1.2 变性固体的概念及理想模型
1.变形固体
– 弹性变形:外力去掉后可消失的变形,弹性:变形固 体在外力去掉后能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 塑性变形:残余变形
– 变形特点:沿轴线方向将发生伸长 或缩短变形,对应横截面尺寸减小或 增大。
F1
B
桁架中的杆件
A C
第1章 绪论
F1 F2 F2
26
F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
F m
沿m-m截开
F
2.1.3 轴力和轴力图
左端:∑X = 0, – F = 0 FN = F
F
哈工大材料力学课件
(Preface) 四 、变形和位移(deformation and displacement)
1.变形(deformation)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形状和尺寸发生改变
2.位移( displacement) 变形前后物体内一点位置的变化
3.应变 (strain)
度量构件一点处的变形程度
《材料力学》第二版于1987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获国优奖.《材料力学》第三版于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 奖,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Preface)
第一章 绪 论 (Preface)
引言(Introduction)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The tasks and research objects of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The basic assumptions of deformable body ) §1-3 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基本概念
( Basic concepts of force、stress、 strain and
displacement)
§1-4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The basic forms of deformation)
(P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ace)
引言
20世纪以前,在力学知识的积累、应 用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蒸汽机、内燃机、铁路、桥梁、 舰船、兵器等大型工业推动了近代科 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
section is called the Normal Stress)
lim ΔFN dFN p
ΔA0 ΔA dA
M
位于截面内的应力称为“切应力”(The stress acting tangent to
材料力学 哈工大
第7章 弯曲 章
7-10 直接积分法求解梁的弯曲变形
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有两类: 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有两类: 边界条件和变形连续条件。 边界条件和变形连续条件。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
y
2l 3 l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
x
y
l
铰支座: 铰支座:
第7章 弯曲 章
7-7 剪力弯曲梁横截面的切应力
τ =?
FS
圆环截面
z
τ m ax
τ max
FS = 2.0 A
y
A为圆环截面面积 为圆环截面面积
第7章 弯曲 章
7-8 开口薄壁截面的杆的弯曲中心
第7章 弯曲 章
7-8 开口薄壁截面的杆的弯曲中心
第7章 弯曲 章
7-8 开口薄壁截面的杆的弯曲中心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
x = 0, v = 0 (c ) x = l, v = 0 (d )
第7章 弯曲 章
7-10 直接积分法求解梁的弯曲变形
y
为常数。 例7-15:求简支梁挠曲线方程。EI为常数。 :求简支梁挠曲线方程。 为常数
q
A
ql 2
B x
ql 2
x
v max
l
1 1 2 解: M ( x) = qlx − qx 2 23 q l 2 1 3 l θ= ( x − x − )
D1 = 0 由(3),(4)知: C1 = C 2 , D1 = D2 = 0 知 Fb 由(2)知: 知 C1 = C2 = − (求解梁的弯曲变形
y
D1 = 0 x1 C b x2 由(3),(4)知: C1 = C 2 , D1 = D2 = 0 知 a F F l Fb l l 由(2)知: 知 C1 = C2 = − (l 2 − b2 ) Fb 2 2 6l EIθ 1 = ( x1 − l + b 2 ) Fb 2 6l x1 = 0, θ 1 = θ A = − (l − b 2 ) bFx1 2 2 6 EIl EIv1 = ( x1 − l + b 2 ) Fab 2 6l x1 = a , vC = − (l − b 2 − a 2 ) bF 3l 6 EIl 2 2 2 EIθ 2 = [3 x2 − l + b − ( x2 − a ) 2 ] 6l b bF 3 2 l 位移包括线位移 线位移和 2 EIv2 = [ x2 − l + b − ( x2 − a ) 3 ] 位移包括线位移和角位移 6l b
[哈工大材料力学 课件]8[1].截面图形性质
3、形心主惯性轴(形心主轴):
如果图形的两个主轴为图形的形心轴,则此两轴为形心主轴。 (Izcyc= 0。 zc、yc 为形心轴。zc、yc 为形心主轴)。
4、形心主惯性矩:
图形对形心主轴的惯性矩。(Izc、Iyc)。
§3.5 平行移轴公式和转轴公式
5、求截面形心主惯性矩的基本步骤 1)、建立坐标系。 ⎧ Sy ∑ Ai z ci = ⎪zc = ⎪ A A 2)、求形心位置。 ⎨ Sz ∑ Ai y ci ⎪ ⎪y = A = A ⎩ 3)、建立形心坐标系;并求:Iyc , Izc , Izcyc , 4)、确定形心主轴位置 —— α 0 :
yc c zc
1 空心(外径D,内径d)——I z = I y = π (D4 − d 4 ) 64 ⑵ 矩形截面: h 1 3 2 2 2 I z = ∫ y dA = ∫ h y bdy = bh A − 12 yc 2 b 1 3 2 2 2 bdy I y = ∫ z dA = ∫ b z hdA = hb A − 12 2 h c hdz 1 1 3 3 Iz = bh I y = hb b 12 12
y
α
O
z
B
§3.5 平行移轴公式和转轴公式
I z1 = I y1 = Iz + Iy 2 Iz + Iy + − Iz − Iy 2 Iz − I y 2 cos 2α − I zy sin 2α cos 2α + I zy sin 2α
y
y1
y
z1
A dA
α
I z1 y1 =
2 Iz − I y
C1 80
10
A1 z c1 + A2 z c 2 = A A1 + A2 −35 × 1100 = = −20.3( mm ) 1100 + 8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强度刚度稳定性
1-1 强度刚度稳定性
构件(element)——工程结构物的零件、部件等统称
轴侧俯视
1-1 强度刚度稳定性
构件(element)
构件工作时因承受一定的外力(包括载荷和约束力)而发生几何形状与大小的改变——变形。
外力超过某一限度,构件将丧失承载能力而不能正常工作。
1-1 强度刚度稳定性
构件丧失承载能力的形式:
1)构件损坏
如车床中的主轴、齿轮、传动轴等损坏
轴侧俯视
1-1 强度刚度稳定性
构件丧失承载能力的形式:1)构件损坏
2)构件变形过大
轴侧俯视
1-1 强度刚度稳定性
构件丧失承载能力的形式:
1)构件损坏
2)构件变形过大
3)构件不能保持原有的平衡形态
1-1 强度刚度
稳定性
轴侧俯视
工程中有许多受压的杆件,如磨床工作原理动画中的活塞杆,磨削工作时就是一根受压的杆件。
1-1 强度刚度稳定性
1-1 强度刚度稳定性
构件丧失承载能力的形式:
1)构件损坏
2)构件变形过大
3)构件不能保持原有的平衡形态
保证构件工作时不丧失承载能力,要求其应具有一定的•强度(Strength)——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Stiffness)——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Stability)——构件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1-2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刚体
•变形固体(deformable body )
a) 块体(body)
b) 平板(plate)
c) 壳体(shell)
d) 杆件(bar)—直杆
e) 曲杆
•基本假设(basic assumptions)
1) 连续性假设(continuity assumption)
2) 均匀性假设(assumption of homogeneity)
3) 各向同性体(body with isotropy)
各向异性体(body with anisotropy)
1-3 外力及其分类
•静载荷(static load )与动载荷(dynamic load )•体积力(体力)与表面力(面力)面力
体力
•分布力与集中力
0lim
V Q
F V
∆→∆=∆⎪⎩⎪⎨⎧z
y x F F F 3m N 0lim
A R
S A
∆→∆=∆⎪⎩⎪⎨⎧z
y x S S S 2m
N
1-4 变形(deformation)与位移(displacement)
1-4 变形(deformation )与位移(displacement)•弹性变形(elastic deformation)
•大变形与小变形
•位移
线位移角位移
b b
a a' '、
⎪
⎩
⎪
⎨
⎧
w
v
u
•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