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4章引种和驯化(育种)PPT课件
![第4章引种和驯化(育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f056c427d3240c8547ef22.png)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1
各种作物、各种品种类型对不 同生态环境反应不同,作物的品种 对一定的生态环境表现为生育正常 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22
在生产上,作物品种对地区生态环 境的生态适应主要是从生育期、产量及 稳产性上得到反映。不同作物、不同品 种类型对生态环境差异的适应能力、在 不同生态环境下分布范围的大小各不相 同。
各种生态因素都是处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都不是单独地对 作物的生长发育起作用,而是通过复合 体起作用,这种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 的复合体称生态环境。
20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同一地区在不 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而言,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不同的作物、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对不同的生态环 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 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生态地区。
夏至 6月22日
12.06 12.43 13.21 14.05 15.01 16.21 18.51
秋分 9月23日 12.07
12.05 12.05 12.03 12.03 12.02 12.01
冬至 12月22日
12.08 11.32 10.56 10.13 9.20 8.05 5.53
42
影响光照长度的因素还有海拔、 向阳面和背阳面,每日的日照时数不 同;其次海拔还影响光质,高海拔地 区太阳辐射量大,光较强,低海拔地 区的太阳辐射量小,光相对较弱。
第4章 引种与驯化
![第4章 引种与驯化](https://img.taocdn.com/s3/m/3c16a977a417866fb84a8e3b.png)
6. 作好选择工作
引种实践-水稻引种
由南向北引种时,选择早稻早熟品种、中熟品 种 或对短日照品种反应迟钝的品种比较容易成 功。 北方水稻引至南方时,因遇高温和短日照,使
发育加快,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导致减
产。宜引晚熟品种,但一般不能进行引种生产。
引种实践-小麦引种
将北方的冬小麦引至南方,由于气温偏高日照变 短,往往不能顺利完成感温阶段,导致成熟期延 长,甚至不能抽穗结实。
三. 纬度、海拔、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4、纬度、海拔: 低纬度:高温、短日照 高纬度:低温、长日照 海拔增加100m,相当于纬度增加1度。
第三节 引种的一般规律及方法
一 . 引种的一般规律
考虑作物的发育特性
注意作物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春化”是主要因素 (1)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向南引种,不能满 足春花的低温要求,迟熟或不抽穗 (2)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向北引种,生育期 缩短,早熟,但易冻害 (3)冬播区春性品种:向春播区引种,适应,甚 至好于原产地,表现早熟、高产。因日照变长, 变强。但抗病性是一个推广的影响因素。
一. 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二. 气候相似性原理 三. 生态环境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四. 纬度、海拔及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一、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1)生态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明 显的影响和直接作为作物所同化的因 素称之为生态因素。土、肥、水、温
(2)生态环境:综合起作用的一些生态 因素的复合体称之为生态环境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4)春播区的春性品种:向冬播区引种,大多为 不适应。表现迟熟和结实不良,易受冻害。春 季光照不充足。 (5)高海拔地区的冬作作物品种:偏冬性,引种 到平原大多不适,反之有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引种和选择育种》课件
![《引种和选择育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3fe8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7.png)
2
影响
引种为世界各地的农业带来了丰富的物种资源,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提高。
选择育种的定义和分类
选择育种的定义
选择育种是利用选择性繁殖,以提高某种特定 性状的农作物或动物种群。
自然选择
由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决定,适应环境的个体在 繁殖中更容易生存和繁衍后代。
选择育种的分类
选择育种可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两种类别。
人工选择
由人为选择,选择具有某一有利性状的个体进 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性状。
人工选择的优点和缺点
1 优点
2 缺点
人工选择可以加速农作物或动物的进化进程, 提高产量和质量。
人工选择对基因多样性产生影响,可能导致 基因的丧失和遗传疾病的增加。
选择育种的历史和影响
1
历史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进行选择育种,早期的选育目的是改良食物的品质和适应性。
禽类动物的选择育种方法
家禽 蛋禽 肉禽 野禽
饲养管理、选择育种 高产蛋鸡选育、饲料营养研究 选种选育、疾病防治 保护和栖息地恢复
鱼类的选择育种方法
海水鱼类
• 选择有利性状的个体繁殖 • 调控水质和饵料
淡水鱼类
• 选用高产肉、美型和耐 性状的个体
• 控制饲料和养殖环境
迁移性鱼类
• 维护洄游路线和栖息地 • 改善水生态环境
《引种和选择育种》PPT 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引种和选择育种的重要性、定义、历史、分 类以及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了解它们对于农业和人类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发 展方向。
引种的定义和分类
引种的定义
引种是将外来种质引入特定地区或环境中,用 于改良当地的农作物品种。
自然引种
通过风、水、动物等自然因素散播传播植物种 子,实现种植物种的引入。
第四章 家禽的育种
![第四章 家禽的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5ab399533c1ec5da50e270ba.png)
有的不一样,是决定性别的。公禽性染色体为ZZ型, 母禽为ZW,Z上含有基因,W上不含基因。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外,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染
色体。
伴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伴性遗传:公母遗传不一样的现象。
羽色自别雌雄
银白色羽S
金黄色羽s
ZsZs×ZSW(母) F1 ZSZs ZsW
二、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根据外貌选择优良鸡种
(一)雏鸡的选择
(二)育成期的选择
大约在18~20周龄时,育成鸡转群时要进 行一次选择,选留特征明显、体型结构良好、 身体健康的育成鸡,这时要淘汰那些体重严重 不足,有生理缺陷和有病的鸡。
(三)产蛋期高产鸡的选择
返回
(一)雏鸡的选择
蛋白品质:它是蛋的重要特征。浓蛋白高度是确定蛋
白品质的主要指标。蛋白品质一般用哈氏单位表示, 遗传力为0.10~0.70。 哈氏单位HU=100㏒(H-1.7W0.37+7.6) 式中H为蛋白高度(mm),W为蛋重, HU以85以上为优等,75~85为良好,60以上为合格。 品种对蛋白品质影响较大,一般褐壳蛋比白壳蛋的蛋白
4)屠体品质
它包括胸肌丰满度、胸部囊肿、肌肉纤维
的粗细和拉力、屠体化学成分及腹脂率等指标。
胸部肌肉丰满,屠体呈圆柱形,产肉量高。遗传力为
0.40。
肉用仔鸡出现胸部囊肿会降低鸡肉等级,价格便宜,
经济效益低。遗传力为0.20。
肌肉纤维的粗细和拉力,可以判断肉质的老嫩。好的
鸡肉要求香、鲜和嫩。
屠体化学成分主要指屠体的水含量、蛋白质含量、脂
肪含量、灰分含量。它与饲料转化率有较强的相关性, 而与采食量相关性较低。
引种和选择育种(共77张PPT)
![引种和选择育种(共7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084e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1.png)
一、引种驯化的含义和作用 2.驯化:
将引入的外地或外国的种类〔系〕,经选择 培育本钱地推行的作物种类的措施和过程。
“引种驯化〞和“引种栽培〞区别:
“引种驯化〞:普通至少要经过由种子〔播种〕到 种子〔开花结实〕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本地根本上 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引种栽培〞:那么是从外地引进种子或种苗,虽然已 运用于消费栽培,但不能到达或产品收获时还未到达开 花、结实阶段,如黄麻。
又称为“系统育种〞,“纯系育种〞。
〔二〕特点:
1. 优中选优,延续选出新种类:
一个较纯的种类在宽广地域长期栽培过程中,产生新的变异, 进展选择育成新种类,新种类又不断变异,为进一步的选择提 供了资料。
例如:
鄱阳早→南特号→南特16号→矮脚南特→青子金早
2.简便快速: ① 立足于选:省去人工发明变异的环节; ② 纯合快:所选个体普通为同质结合; ③ 推行运用快:只在原推行种类根底中选改良 了部分性状,顺应性强。
〔一〕〔低以温小长除麦日为作检例物〕引疫种规外律 ,新引进的种类资料还必需经过特设的检疫圃,
早稻感光性弱
一 〔一、〕两原种根隔那本么的离选择种方法植,假设在鉴定过程中发现有新的危险性的病虫害,
春小麦的短日低温性不强,春化阶段短,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顺应性强,引种范围较广,如墨西哥育成的春小麦种类,在世界上有二、三
3.有一定局限性:
① 依托自然变异,不能有目的的创新;
② 个别性状上改良,综合性状上较难突破。
二 、作物种类群体中的遗传变异
〔一〕自然异交引起的基因重组; 〔二〕自然突变; 〔三〕诱发变异:
有些种类育成时,有些性状并未到达真正纯 合,尤其是一些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以致在 推行后依然发生一些分别;有些性状在推行到新 地域后,在新的生态条件下暴显露其中的变异。
育种学总论引种与选择育种
![育种学总论引种与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8eff02132af90242a995e535.png)
2019/7/17
共47页
34
二、选择
即选优汰劣,从自然变异群体中,根据单株的表现型 挑选符合生产需要的基因型,使选择的性状稳定的遗 传下去
选择的遗传原理: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变异(选 择的基础)、遗传(选择的保证)和选择
选择可以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选择可以保留 和积累变异
2019/7/17
大 条件。如果该时期温度条件不能满足,就
学 不能完成这一阶段的发育,如小麦、油菜
植 不同植物完成春化所需温度与持续时间不
物 同(冬性、半冬性、春性及喜温植物)
科 技 学
作物的不同品种完成春化所需温度与持续 时间也不同(小麦可分为强冬性、冬性、弱冬
性和春性;甘蓝型油菜可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
院 性)
2019/7/17
共47页
40
一次单株选 择
2019/7/17
共47页
41
多次单 株选择
2019/7/17
共47页
42
2019/7/17
2 纯系育种 程序
优良变异个体 的选择
株行比较试验
品系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和生 产试验
品种审定与推 广
共47页
43
(二) 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2019/7/17
2019/7/17
共47页
36
四、性状鉴定
鉴定是进行有效选择的依据,是保证和 提高育种质量的基础
鉴定方法:直接鉴定与间接鉴定;田间 鉴定和实验室鉴定;自然鉴定与诱发鉴 定;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
2019/7/17
共47页
37
五、选择育种的程序
(一)纯系(系统)育种程序 (二)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三)集团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四)改良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作物育种学各章主要知识点(杨存义)
![作物育种学各章主要知识点(杨存义)](https://img.taocdn.com/s3/m/05fa300ec5da50e2524d7fb9.png)
《植物育种学》(杨存义)绪论一、名词解释1. 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遗传特性稳定、性状一致、特性明显的一定群体。
2.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栽培条件下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二、填空题1.每个作物品种一般都有其所适应的地区范围和耕作栽培条件,而且都只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作用,所以优良品种一般都是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2.作物品种可分为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五性系品种。
3. 作物进化决定于3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选择。
三、简答题1.优良品种在发展农艺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4)扩大作物种质面积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资源;2)并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基础,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的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适应性较广的优良品种或杂种以及新作物;3)在其繁殖、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种性,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3.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1)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3)选择的理论与方法;4)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5)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6)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7)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实验技术;8)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4.现代作物育种的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育种目标要求要高。
现代农业对新品种不仅要求进一步提高单产潜力,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泛的适应性;而且还要求具有优良的产品品质和适应机械操作的特性等。
作物育种学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作物育种学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636a0aaefad6195f302ba64a.png)
(一)引种计划的制定和引种材料收集
引入品种材料时,首先从生育期上估计哪 些品种类型能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和生产要 求,然后确定从哪些地区引种和引入哪些 品种。
(二)引种材料的检疫
引种往往是传播病、虫、草害的一个主要途径。如棉花的枯、 黄萎病都是随国外的引种传入的,此外还有甘薯的茎线虫病 和根腐病。因此,对引入材料要严格检疫,及时清除杂草杂 物。
(1) 长日照作物:这类作物在通过感光阶段时,要求日照时间 在12 h以上,而且光照连续时间越长,就越能迅速通过感光阶 段,使抽穗、开花时间提早。当日照时间在12 h以下时,就不能 通过感光阶段,导致抽穗开花时间推迟,甚至不能抽穗成熟。 (2) 短日照作物:这类作物要求在12 h以下的日照日照时间越 短,黑暗时间越长,感光阶段通过就越快,它们的抽穗开花期 也就越早,而在长日照条件下,则不能通过感光阶段。 (3) 中间性作物: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反应不敏感,日照 长短对抽穗开花影响不明显。
同一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引种要注意温度生态因子。 (五)栽培水平、耕作制度、土壤情况: 引入品种的原栽培、耕
作、土壤等情况与引入地区相似时,容易成功。
(六)植物的发育特性:
(六)植物的发育特性 : 在植物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对温度、日 照反应不同的发育阶段,即感温 (春化)阶段和感光阶段。
1、感温阶段 :植物要求有一定温度、水分、空气、营养物质等条 件的总体作用。其中, 温度条件起着主导作用 。根据植物通过 感温阶段所需温度和时间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甘薯的根腐病
(三)引种材料的试验鉴定和评价
1.观察试验:将引入的少量种子与当地推广的优 良品种进行比较。
2.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对于在观察试验中 获得初步肯定的品种进行试验。
第四章 引种 园林植物育种学课件(共37张PPT)
![第四章 引种 园林植物育种学课件(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0d3aa877232f60dccca15b.png)
4.1 引种的概念(gàiniàn)
4.1.及1 意引种义概念
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其原分布区 迁移到新的地区栽培,叫做(jiàozuò) 植物引种。
简单引种: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 件差异较小或由于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 广,植物不需改变遗传特性就能适应新 的环境条件。
驯化引种: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
肥水管理:南树北移节制肥水;北树南移多施氮 肥
光照处理:南树北移进行短日照;北树南移采用 长日照处理
防寒遮阴:南树北移进行防寒保护;北树南移平 安越夏,遮阴处理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4.4.4 引种驯化成功 (chénggōng)的标准
• 引种植物能在不加保护或稍加保护 的条件下正常生长。
• 引种植物能以正常的有性或无性繁 殖方式进行(jìnxíng)繁殖。
第十三页,共37页。
第十四页,共37页。
第十五页,共37页。
第十六页,共37页。
主导生态因素的分析
1 温度:是影响引种成败的具主导作用的 限制性因子(yīnzǐ)之一。其中主要是年 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季节交替 等特点。
第十七页,共37页。
榕树
• 临界温度(wēndù)是植物能忍受的最低最 高温度(wēndù)的极限,超过临界温度 (wēndù)会造成植物严重伤害或死亡。冬 季绝对低温是南种北引的关键因子。
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较
窄,只有通过改变遗传特性才能适应新
的环境。
第三页,共37页。
4.1.2 引种的意义 引种是迅速而经济地丰富本地植物(zhíwù)
多样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与创造植物 (zhíwù)新品种比较起来,它所需要的 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
第4章引种和选择育种ppt课件
![第4章引种和选择育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2ec866915f804d2a16c13e.png)
2020/5/21
共39页
26
(二)性状鉴定的作用与方法
鉴定是进行有效选择的依据,是保证和提 高育种质量的基础
鉴定方法:直接鉴定与间接鉴定;田间鉴 定和实验室鉴定;自然鉴定与诱发鉴定; 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
2020/5/21
共39页
27
三、选择育种的程序
单株选择与纯系(系统)育种程序 混合选择与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第四章 引种和选择育种
本章重难点
➢影响引种的因素 ➢作物引种规律 ➢选择育种原理 ➢选择及选择育种方法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第一节 引种(crop introduction)和驯化 基本概念
➢引种(广义):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 品种(系)以及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引种(狭义):从当前的生产需要出发,从外地区或外 国引进作物新品种(系),通过适应性试 验,直接在本地区或本国推广种植
可分为一次混合选择法和多次混合选择法
2020/5/21
共39页
35
一次混 合选择
2020/5/21
共39页
36
多次混 合选择
2020/5/21
共39页
37
2、混合选择 育种程序
从原始品种 群体中进行 混合选择
比较试验 繁殖和推广
2020/5/21
共39页
38
三 、 集 团 混 合 选 择 育 种
2020/5/21
共39页
14
七、植物驯化的原理和方法
(一)风土驯化学说:生物体与环境间是对立统 一的关系,生物体的遗传可塑性使其可经过驯化 适应新环境
(二)驯化的方法:选用植物遗传不稳定、最易 动摇的幼龄实生苗作为材料,采用逐步迁移方法, 在新环境下逐步改变原有特性,最终适应新环境, 达到预期驯化的效果
园艺植物育种学__第四章园艺植物的引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__第四章园艺植物的引种](https://img.taocdn.com/s3/m/1d0768115f0e7cd184253619.png)
第四章园艺植物的引种一、名词解释1.植物引种:指把植物品种或野生资源从一个地区引入另一个地区进行栽培或作为种质资源。
2.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不改变其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3.驯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4.植物生态型: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通过遗传和变异而形成的对某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或适应能力。
同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
5.气候生态型:是指在一定的气候因素下所形成的生态型。
6.土壤生态型:是在一定的土壤理化特性、含水量、含盐量、pH值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下形成的。
7.共栖生态型:是和生物因素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环境中所形成的生态型。
二、填空题1.引种驯化的类型包括: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2.从高纬度引种园艺植物到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栽培容易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影响。
3.杜鹃植物引种到北方栽培可能出现生长缓慢,长势差的现象,其原因是因为杜鹃生长发育过程中喜好酸性类型土壤。
4.兰花、松树等园艺植物一般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为保证引种成功,必要的措施是引入共生菌或客土。
5.目前,很多地方在农业产业化开发、城市绿化时大规模从国内外引种果树、园林观赏植物栽培,常因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导致引种失败。
为规避上述风险,在大规模引种前,进行引种试验是整个引种环节中必要的6.为防止有害生物以及病原菌的传播,引种过程中,植物检疫环节是必须的。
7.园艺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其生长发育过程会形成其特殊的生态型,根据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土壤生态型、气候生态型和共栖生态型三类。
作物育种学 第四章 引种与驯化
![作物育种学 第四章 引种与驯化](https://img.taocdn.com/s3/m/57b5de3e3968011ca3009194.png)
(2)短日照植物:在日照长的时期进行 营养生长,到日照短的时期进行花芽 分化并开花结实。如水稻、玉米、谷 子、高粱、甘薯、棉花、大豆、花生、 烟草等。 (3)中间性植物:对光照长短反应不敏 感,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都能开花。 如番茄、黄瓜、四季豆、苹果、桃等。
光照的长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北半球:夏至(6/21)光照最长,冬至(12/22)最短。 从春分到秋分(夏天), 高纬度的北方日照时数 >低纬度的南方;从秋分到春分(冬天), 高纬 度的北方日照时数<低纬度地区。
(1)高温型作物:晚春播(4/10后)、夏播作物。 高温是植物南引的关键因子。 (2)低温型作物:早春播或秋播作物。冬季绝 对低温是南种北引的关键因子。 一般说来:温度升高能促进生长发育,提 早成熟(积温够了即可);温度降低,会延长生 育期。 温度一般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低于 低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温度低于平原地区。
(2)南种北引: 原产低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
作物,有春播、夏播之分(如水稻有早稻、
晚稻)。春播品种, 感温性较强而感光性较弱
(长日照环境);夏秋播品种, 感温性弱而感光
性强。引种到北方: 不能满足对温度和短日
照要求:往往会延长生育期, 延迟成熟, 营养 器官增大;存在能否安全成熟的问题。 注意:①引早熟种;②引早稻作中稻或晚稻; ③晚稻引种距离不宜太大,引早熟种。
2、光照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昼夜交替的光周 期、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一般而言,光照 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在发育上:有的对光照长短和强弱反应 比较敏感,如大豆。有的比较迟钝,如花生。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 (1)长日照植物:在日照短的时期进行营养生 长,到日照长的时期开花结实。如小麦、大 麦、黑麦、豌豆、洋葱、甜菜、胡萝卜、莴 苣、苜蓿等。
引种与选择育种
![引种与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0b53ada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d.png)
(二)光照 光照充分,有利于作物旳生长,但在发育
上,不同作物、不同品种对光照旳反应不同。 有旳对光照长短和强弱反应比较敏感,有旳 比较迟钝。日照长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植物所感受旳日照长度比日出和日没为原则 旳天文日照长度要长某些,还涉及曙、暮光。 光照对引种旳影响体现在有些作物一定要经 过短日照过程才干满足发育旳要求,不然会 阻碍其发育旳进行,不能抽穗或延迟成熟, 此类作物通常被称为短日照作物(如水稻、大 豆等);另一类作物一定要经过长日照过程才 干很好旳抽穗成熟,通常称为长日照作物(如
三、影响引种成功旳原因 (一)温度 各种作物品种对温度旳要求不同,同一品种
在各个生育期要求旳最适温度也不同。一般来 说,温度升高能增进生长发育,提早成熟;温 度降低,会延长生育期。但作物旳生长和发育 是两个不同旳概念,生长和发育所需旳温度条 件是不同旳。温度因纬度、海拔、地形和地理 位置等条件而不同。温度对引种旳影响体现在 有些作物一定要经过低温过程才干满足其发育 条件,不然会阻碍其发育旳进行,不能抽穗或 延迟成熟。例如,小麦一定要经过低温完毕其 春化阶段,才干正常抽穗成熟。
(六)植物旳发育特征 在一二年生植物旳发育过程中,存在着
对温度、日照反应不同旳发育阶段,即感温 (春化)阶段和感光阶段。感温阶段是植物发 育旳第一阶段,在此阶段中要求一定温度、 水分、空气、营养物质等条件旳总体作用, 但其中旳温度条件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当 温度条件不能满足感温要求时,植物旳发育 就会停止,感光阶段就不能开始进行。不同 旳植物在经过感温阶段时,所需温度和时间 不同。同一作物因所处地域旳温度条件不同, 因而在感温阶段所要求旳低温和日数也不同。
我国目前栽培旳主要果树如苹果、葡萄、 甜橙、番木瓜、芒果、石榴、核桃、香蕉、 菠萝、草莓等都是从国外引进旳。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非常熟悉旳甘薯、马铃薯、 蚕豆、黄瓜、番茄、向日葵、可可、咖啡、 烟等都是因为历史上旳国外引种,才有今 日旳广泛栽培。这众多旳引进作物,不但 大大丰富了我国旳作物种类,有效旳改善 种植构造,而且大大地增长了我国旳产品 和产量。
第四章-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
![第四章-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https://img.taocdn.com/s3/m/e422425b27284b73f2425034.png)
7:墨西哥和中美洲中心:玉米、甘薯、南瓜、菜豆、陆地棉、
凤梨、可可等; 8:南美中心:马铃薯、烟草、金鸡纳树、巴西橡胶树等;
因素论
引种的遗传学基础
第四章 野生植物资源的 引种驯化
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引种和驯化的概念 及其意义
目前对森林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主要还是野生的采集, 如果不加以保护和计划性开采,对资源的破坏性极大。
要扩大对其利用,人工栽培是同时兼顾资源的保护和 供应的最有效方式,而引种则是人工栽培的前提。
From World to China
地中海地区理论上在云南的元谋河谷干热地区引种驯化结果并非如此目前在秦岭以南巴山北坡和湖北西部的三峡低谷地带为最适引种整理版35米丘林学说前苏联果树育种学家通过实生驯化增强个体适应能力来提高引种成功率远缘杂交后代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更强种子实生驯化法远缘杂交驯化法逐步驯化法等在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间引种必须从种子实生苗开始这样容易成功尤其杂种实生苗更易驯化整理版36整理版371926年前苏联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瓦维洛夫栽培植物起源变异免疫与繁育栽培植物物种是在起源中心地区产生然后传播到其他地区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目的:为了扩大栽培植物的种类和发掘那些尚未 利用的植物资源。 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 )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看,引种从种子开始,在引进地又
能够结出种子,能够传种接代; (2 )从经济原则上分析,只要通过栽培能够正常生长并保 持原有的经济性状。 例子: 东北的人参,西洋参等。
三、引种的意义
5.发挥植物的优良特性
引种
![引种](https://img.taocdn.com/s3/m/a0d27f1e964bcf84b9d57ba3.png)
菠萝能忍受的极限低温是-1℃, 如果冬季出现0℃以下低温的 地区引种,会因为冻害影响 生产栽培效果。
**夏季高温 制因子。
是北树南引和喜冷凉不耐高温蔬菜的限
柑橘能忍受的临界高温为57.22℃, 但如栽于干燥地带,气温38℃时 就会发生落果现象,果实、枝梢会灼伤。 生长起始温度和临界高温决定了喜冷凉不耐高温蔬菜实际生 长期的长短。 大白菜的生长起始低温约7℃,临界高温约25℃, 沈阳:7℃—25℃的天数为80-90天, 北京大青口大白菜生长发育需要: 7℃—25℃:110天 因此,北京大青口大白菜引种到沈阳栽培,会因为热量不够而 缩短生育期,导致叶球变小,总产量下降。
逐代迁移驯化法
实生苗对新的环境条件虽有较大的适应能力,但当引种地与原产地气候 条件相差太大,超越了幼苗的适应范围时,引种即难成功,应采取逐 代迁移驯化法进行引种。
多代连续驯化法
从驯化的实生后代中选出相对适应能力最强的若干个体, 进行适当保护,待开花结果后采种,再在当地播种培育选 择。一代代累积加强其对当地生态条件的适应性。
**积温
有效积温
不同树种、同一树种不同品种对积温的要求不相同。 柑橘栽培所需积温要4000℃以上地区。 葡萄栽培所需积温要2000℃以上地区,以哈尔滨引种葡萄为例: 品种 极早熟 早熟 中熟 晚熟
积温 哈尔滨活动积温保证率 2000℃—2400℃ 100% 2400℃—2800℃ 95% 2800℃—3200℃ 75% 3200℃—3500℃ 从哈尔滨的活动积温保证率可看出,哈尔滨只适合引进极早熟、 早熟、中熟品种栽培,而且中熟品种的活动积温保证率只有75%。 喜温蔬菜在有效积温值相差200-300℃的地区相互引种对生长 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不明显,超过此数,有效积温差异越大,生长发育和产量 的差异越大。
《引种驯化选择育种》课件
![《引种驯化选择育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5e10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a.png)
选择育种
什么是选择育种?
利用人为干预的方式,以优异的个体为亲本,遗传优良性状,快速繁殖选育出更适应环境和 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合适的亲本以及合理利用遗传力学原理进行配种。
选择育种与传统育种的对比
创新性强、富有成效、可预期、成本低等优点,以及遗传纯度、杂交障碍等问题。
《引种驯化选择育种》 PPT课件
本次课件将介绍引种、驯化和选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实践案例,帮助 您了解种植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
引种
什么是引种?
将外来种质引入国内从而扩 大遗传资源、增加遗传变异, 实现优良பைடு நூலகம்因的引入和利用。
为什么需要引种?
增加遗传多样性、改善遗传 品质、提高植物生产能力和 适应性。
增加遗传多样性、提高种植业生 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引种驯化选择育种的 前景
借助新技术为种植业注入新活力、 促进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和加快新 品种推广。
建议和展望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龙头企业的扶 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普及种 植业科技知识,提升农民技能和 收入。
引种的方法和步骤
广义和狭义引种、实地和间 接引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驯化
什么是驯化?
通过选择、繁殖、培养等手段, 使在野外生长的种变成适合人工 种植的品种。
驯化对种植业发展的意义
增加稻谷、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 产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劳 动效益。
驯化的方式和原则
自然驯化和人工驯化,以及选择 合适的环境和适应力强的品种进 行驯化。
实践案例
1
大豆的引种驯化选择育种
引种优质种子、驯化早熟且抗逆的品种、选择抗虫抗病的品种进行选育。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658faf3eeefdc8d376ee32b3.png)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第一节引种和驯化一、引种的意义(一)概念1.所谓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品种资源,经过试验成功后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1.繁殖器官(如种子)、○2.营养器官(如果树的枝条)○3.或染色体片段(如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
)2.所谓驯化,则是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3.引种和驯化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
a引种是驯化的前提,没有引种,便无所谓驯化;b.驯化是引种的客观需要,没有驯化,引种便不能彻底完成使命。
4.引种的目的如果在于直接利用,则须注意一定的引种规律;如果在于间接利用,即从原始群体中通过选择培育、驯化育成新作物或新品种, 则要探讨其一定的驯化规律。
(二)引种的意义1. 解决当地对品种的需求,发展农业生产。
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类,如广陆矮4号;广东园果种黄麻→江、浙,增产7-45%,→河北、山东增产37-81%。
目前我国的主要栽培植物大约有600种,大约有近300种原产我国,另一半,是陆续从国外引进的。
玉米、棉花、甜菜和甘蔗、花生、芝麻。
我国现有栽培蔬菜约209种,原产于我国(包括次生起源的)只有41种。
我国目前栽培的主要果树如苹果、葡萄、甜橙、番木瓜、芒果、石榴、核桃、香蕉、菠萝、草莓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熟悉的甘薯、马铃薯、蚕豆、黄瓜、番茄、向日葵、可可、咖啡、烟等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类,有效的改善种植结构,而且大大地增加了我国的产品和产量。
2. 扩大良种的种植面积延伸作物种植界限番茄从原产地墨西哥、秘鲁一带传入我国,大面积种植才几十年,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蔬菜。
3. 提高产量4. 改进品质如陆地棉引种5. 充实育种资源如IR系统,从意大利引进的小麦品种阿勃、阿夫等作亲本育成的良种占了很大比如说例。
二、引种的基本原理为了减少盲目性增加预见性,地理上远距离引种,应重视原产地区与引进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气候因素相似性。
植物育种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c059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7.png)
植物育种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第1章作物繁殖方式和品种类型名词解释: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生物产量(biomass):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质90%~95%,矿物质占5%~10%。
经济产量(economic yield):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子粒、块根、块茎等)。
经济系数(coefficient of economics)或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的比值。
株型育种:优良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集中在一个植株上,获最高光能利用率,并将光合产物输送到籽粒中,提高产量。
高光效育种: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产量因素收获指数理想株型1.作物育种主要目标性状:高产、稳产、优质、生育期适宜和适应机械化。
2.制定育种目标原则:立足当首,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羲培条件3.拟定一种作物的育种目标,并说明理由第2章作物的繁育方式及品种类型1、名词解释: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无融合生殖: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自交不亲和性:雄性不育性: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2、简述作物的品种类型极其发育特点3.试述无融合生殖在育种中的使用第3章种质资源1.名词解释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起源中心:凡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且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裁培)类型的地区。
初生中心:最初始的起源地(原生起源中心;)次生中心: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高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引种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四、选择育种
一、引种及其作用
(一)基本概念 1、引种: 广义引种: 指从外地(不同生态区)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
物、新品种以及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狭义引种:指从外地或国外引进作物新品种(系),通过适应性 试验,直接在本地区(或本国)推广种植的一种育种手段。
又如,小麦的生态型有:冬性型(0-7°C, 30-70d),半 冬性型(0-7°C, 20-30d),春性型(南方小麦,温州以南, 015°C, 5-15d),春麦型(高原小麦, 基本无需低温春化 )
土壤生态型: 是在一定的土壤理化特性、含水量、 含盐量、 pH值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下形成的。 如大豆不同结荚习性的品种类型,水稻和旱稻等。
如果没有特指,本章所指的引种均为狭义引种,即生产 性引种。它是重要的育种途径之一。 不过应遵循有关法律规 章。目前各省对引种均有相关规定。如:《福建省农作物种 子管理条例》(2007年7月26日通过,2007年10月1日实施)
第十四条 申请引种相邻省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 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 请。
二、引种的理论与引种规律
(一)引种的理论 ----气候相似论
引种=甜蜜的梦想?
为了减少引种的盲目性、增加预见性, 20世纪初,( 1906年) 德国林学家迈尔( H. Mayr )提出气候相似论。
该理论的要点是:
原产地与引进地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应 尽可能相似,才有可能引种成功。
? 气候生态因子,如光照、温度、雨量等。
相邻省是指浙江、江西、广东。从非相邻省引种主 要农作物品种的,按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管理的规定 执行。 2、调种:指从外地大批量地调进本地推广品种的种子。
调种是种子工作的环节,无需试种。引种是育种手 段,需经试验与批准。
3、驯化:指使(动)植物通过人工培育逐渐适应与原产 地显著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的过程。
? 该理论是一种“顺应自 指在作物生长的空间里,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 响,并被作物所适应的生态因子,如气候生态因子、土壤生态因 子、生物生态因子等。
2、生态环境: 各种生态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复 合体,共同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影响,这样的复合体称为生态 环境。
北种南引 南种北引
长日照作物
生育期变长 (迟熟),营养 生长好, 植株高,通常难 通过发育对低温的要求
发育快 (早熟),营养生长 不良, 易受冷害或冻害
短日照作物
发育快 (早熟),营养生 长不良, 植株矮、穗、 粒小,产量下降
生育期长 (迟熟),营养 生长好,植株高,穗、 粒增大,或不抽穗开花, 如感光性强的水稻品种
共栖生态型: 是和生物因子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 环境中所形成的生态型,例如我国江淮流域气候 温和、湿度大、小麦条锈病发生较重。经过长期 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一些耐小麦条锈 的品种。
(三)纬度、海拔与作物生长特性的关系
1、纬度、海拔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1)春分 →秋分
纬度↑,日照长度↑, 温度↓, 雨量↓
1、水稻引种 水稻属喜温、喜湿的短日照作物。
南种北引:纬度↑,日照长度↑, 温度↓,生育期延长,甚至 不能抽穗。所以一般宜引种对光温反应迟钝的早熟或中 熟品种。
包括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外地(外国)植物→本地 植物。因此从国外引种带有驯化的内涵。
(二)引种的作用
1、引进新作物,扩大作物的种植范围。 原产地的作物种类有限,引种是作物传播的主要途
径;我国4/5的蔬菜种类从国外引进。
2、引进新品种,扩大新品种的推广范围 3、引进新种质,丰富引进地的作物类型和种质资源
小麦、大麦、甜菜等。
(3)中日性作物:对日照长度要求不严格。 日照<l2h
3、气候因子与作物生长特性的关系
(1)短日照作物:日照 长度↓, 温度↑,生长期缩短,反之则延长。
(2)长日照作物:发育需要低温春化,生长要求长日照。
(四)作物引种实例
综合以上分析,为了提高引种成功的几率,必须综合 考虑作物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引种目的以及原产地与引 进地的气候生态条件。一般地说,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间 引种比经度相近而纬度不同的南北地区之间引种具有较大 成功的可能性。因为同纬度地区气候相似,接受太阳辐射 能量与日照长度、温度、雨量是相似的。
3、生态适应: 生态环境因地、因时而异,不同作物、 不同品种对不同的生态环境有不同的反应,作物对 一定生态环境表现为生长发育正常,称为生态适应, 育种中最重要的是生育期适应。
4、生态地区: 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境 的地区。一般而言,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生态环 境大致相同。
5、生态类型(生态型): 一种作物中对一定的生态地 区具有最大的遗传适应性的品种或类型。这是自然 与人工选择的结果。生态类型相似的品种,也必然 具有相似的适应性。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引进国外或外地的品种或种为我所用是作物育种 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作物品种的自然变异进行选择 育种,是作物育种最基本、简易、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 本章的重点:掌握引种和选择育种的基本理论、引种 的方法和程序;熟悉选择的基本方法、选择育种的基 本程序。 ? 授课内容
一、引种及其作用
(2)秋分 →春分
纬度↑,日照长度↓, 温度↓, 雨量↓
(3)海拔↑,温度↓ 。海拔每 ↑ 100m,温度大约 ↓ 0.6 °C 2、纬度与作物发育特性 (系统发育 )的关系 (1)短日照作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喜温、喜湿,发育需要短日
照。如水稻、大豆、玉米等。 (2)长日照作物: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发育需要低温、长日照。如
根据决定作物生态型的主要生态因子,作物生 态型一般可分为以下 三种:
气候生态型:是指在一定的气候因子,如光照、温度、 湿度等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态型。
如,水稻的早稻和晚稻,粳稻和籼稻(不同亚种)均 为不同的生态型。前者是受光照影响的季节气候生态型, 早稻对光长要求不高,但晚稻只有在短日照下才能抽穗。 后者则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地理气候生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