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油气田地质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石油地质学-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

石油地质学-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

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地壳上的油气,因受大地构造及盆地内构造单元、沉积相控制,其分布规律呈现出区域性、群带性、级次性。

所以油气勘探一般是从区域研究入手,解剖局部。

根据盆地构造单元特征及油气聚集的区域性规模,一般把地壳上的油气聚集单元划分为五级(从小到大):油气藏→油气田→油气聚集带→含油气区→含油气盆地。

目前,人们又划分出“含油气系统”单元,它可大可小,无法硬性与上述单元的比较大小。

划分出上述的不同聚油气单元,为油气勘探指明了正确方向。

§1 油气田及其类型一、概念:油气田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所有油藏、油气藏、气藏的总和。

如果这个局部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仅有气藏称为气田。

油气田按矿床学名词又称为油气矿床。

石油地质学上的油气田和我们通常说的大庆油田、长庆油田等概念是不同的,后者是一个经济、地理上的概念。

“油气田”的概念有下列含义:1.油气田是指油气现在聚集的场所,而非它们原来的生成地点。

2.一个油气田是由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

这个“局部构造单位”的含义是广义的,它可以是褶皱构造、断裂、单斜、盐丘或泥火山刺穿构造,也可以是生物礁体、古潜山、古河道、古砂洲、砂坝等非构造单元。

3.一个油气田总占有一定面积,其大小变化较大。

取决于局部构造单元的规模大小。

它包含一定的经济意义。

4.一个油气田范围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油藏或气藏。

二、分类:油气田的分类首先按岩性分为砂岩油气田和碳酸盐岩油气田。

再根据“单一局部单位”划分亚类,其基本类型与油气藏的类型大同小异。

§2 油气聚集带及含油气区一、聚集带(一)概念:油气勘探实践已经证明,油气田不是孤立存在的,当发现一个油气田后,经常会在其邻近区域内找到一串新的油气田。

这是因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是一种区域性的,即运移指向常常受二级构造带所控制,当这些二级构造带与油源区连通较好或相距较近时,随着油气源源不断供给,整个二级构造带各局部构造的一系列圈闭都可能形成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课程总结

石油地质学课程总结

石油地质学课程知识点总结一、绪论1、石油地质学又称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石油的特点:石油热值高,比重低。

石油燃烧充分且易引燃。

具流动性。

开采容易,成本低,投产快。

用途广泛。

3、石油的作用:工业的血液工业食粮良田沃土战略资源4、学习石油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形成原理、产出状态、分布规律,用以指导油气田的调查、勘探,以便更有效地发现和探明地下油气藏。

5、石油地质学的内容:生、储、盖、圈、运、保6、石油地质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强,需要的知识面广,必须全面地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水文地质学和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才能深入认识和掌握油气藏的特征,真正学好石油地质学。

二、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石油、天然气和油田水1、石油(又称原油)—crude oil: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组成石油的元素组成:碳、氢、氧、氮、硫灰分: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石油的组分组成:油质、苯胶质、酒精苯胶质及沥青质。

石油的化合物组成: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和非烃化合物及沥青质。

原油的成熟度:未成熟的石油,主要含大分子量的正构烷烃;成熟的石油中,主要含中分子量的正构烷烃;降解的石油中,主要含中、小分子量的正构烷烃;原油中大于四环的环烷烃一般具有很高的旋光性,所以没成熟的原油旋光性高。

3、石油的物理性质颜色:从白色、淡黄、黄褐、深褐、墨绿色至黑色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一般介于0.75~0.98之间。

通常把比重大于0.90的称为重质石油;小于0.90的称为轻质石油。

石油的粘度:代表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所引起的内摩擦力大小。

溶解性:石油难溶于水,但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文本)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文本)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一、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石油地质学-11.油气资源分布

石油地质学-11.油气资源分布
Clq 2019/7/7
舌状砂岩体可以分为主体、核部、前缘、断续分布 带四部分。
Clq 2019/7/7
其中,主体部分,虽然储层厚度大,储油条件好,但 距生油区较远。所以其内的圈闭不易形成有效的。
在断续分布区,砂层总厚度小,连通性差。储油特性 不好。
在砂岩体前缘及核部,特别是前缘带,砂岩有一定厚 度,且连通性较好,距生油区近,油气生成后,砂岩前缘 首先获得油气,聚集成为油气藏,而后是核部聚集油气藏。
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以来,在墨西哥湾沿 岸及加里福尼亚等地,第四系中相继发现了油藏。不 过这些油藏的油源问题、仍有争论。
Clq 2019/7/7
由上可见,就油气储量的时代发布而言,中新生 代油气最多。
据1983年8月,日本《石油开发时报》统计,古生 代石油占14%,天然气点25%,中生代石油占54%, 天然气占14%,第三纪石油占32%,天然气27%
我国在第一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以油气地质特征和 分布规律为基础,结合行政区划、经济地理条件和能源供 销规划配置,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江淮区、南 方区、西北区、青藏区和海域七个评价区。
含油气大区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资 源量预测和经济决策分析三部分。
Clq 2019/7/7
2. 盆地评价
第八章 油气资源分布
Clq 2019/7/7
Clq 2019/7/7
最大的石油开采国列表(EIA,2019)
Clq 2019/7/7
第一节 油气时间上的分布
事实表明,从震旦纪至第四纪的各个地质时代 都是可能生油的。每个时代的储集层中都找到了工 业性油气藏,但各个时代油气藏出现的规模和频率 却变化甚大,下面按储集层的年代顺序,将其含油 情况作一介绍。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文本)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文本)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一、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
基本思想: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基本控制了油 气田的大致分布范围。
1.有利生油深坳(凹)陷控制了油气的形成和 分布
2.面临生油深坳(凹)陷的同生二级构造带是 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3.有利生油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的区域形成和分布。
6
生油中心控制着油气分布
7
(三)复式油气聚集理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指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之上, 彼此具有相同的成藏地质背景和密切成因联系的若 干个油气藏的集合,其中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 而以其它类型油气藏为辅,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 点,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 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含油气带。
油气田规模序列数学模型法:根据自然现象的概率分布特 征来估算资源量。
储、产量分析法:一种利用累计发现量与累计生产量之间 的关系,求得最终累计发现量的方法。
28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
(四)油气藏或圈闭规模概率分布规律法
--解释评价区资源量的结构,评价油气藏个数、最大油气 藏、某级别的油气藏个数;校正由其它方法给出的资源总量。
勘探初期发现的油气藏一般比最后阶段发现的油气藏要大。 应用该方法应具有边界条件: ①给定最小工业油气藏或最小油气圈闭; ②评价区的油气资源总量; ③已发现的油气藏要达15~20个以上; ④最大工业油气藏。
29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
(五)特尔菲法与专家系统
主要采用概率曲线法,将评价区进行有效划分,进而统计有 关各项资料,分别根据不同专家的认识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平衡 所有专家的认识,给出对某个盆地或区域的可靠的资源量。
•井筒技术 3.录井技术
——多参数、大信息量,现场快速、实时,为识别和及时 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性质、选择试油层段、进行烃源岩的 评价、储层评价、产能预测等提供依据。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石油工业的重要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油气藏的储层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研究,对于合理探明油气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研究范畴十分广泛,包括了油气藏的勘探、评价、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各个环节。

其中,油气藏的勘探是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研究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及勘探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油气藏地质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勘探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勘探,可以确定油气藏的地质储量、分布范围和产层特征等信息。

在勘探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地震勘探、测井勘探、地质勘探等。

地震勘探是指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探测地下的地质构造和油气藏等信息。

测井勘探是指利用钻井设备在钻进井筒的过程中,通过测量井壁岩石的物理、化学和电性等特征,确定油气藏的地质储量和产层特征等信息。

地质勘探则是通过对地质地貌、地层分布、岩石组成和构造等方面的研究,确定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和特征等信息。

除了勘探之外,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还涉及到油气藏的评价和开发等方面的问题。

油气藏的评价是指通过对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储量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确定油气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油气藏的开发则是指通过钻井、采油和输送等工艺过程,将油气资源从地下开采到地表,并输送到用户手中的过程。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研究,对于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石油资源日益减少和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加强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加强石油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08 第八章 油气田地下构造研究

08  第八章 油气田地下构造研究

50 0 地界 层线
B C
标 准 层
A
0
F 1
-50 0
D
F 2 油界 水面 断 点
-10 0
E
F 3
13
-10 5
将井同的、界连平曲,同于个层各断 各相层) 4 顶底面成滑线把属一断的个
点成层。后注各图要,括名比尺剖方及 连断线最,明项件素包图、例、面向 制日、图位制人 图期制单和图
A油 构 横 面 a 田 造 剖 图 N
横剖面图
纵剖面图 图11-3 构造上剖面线的布置
5
一、资料的准备和比例尺的选择
根据钻井资料编制油气田地质剖面图,需要准备下列各项 资料与数据: ①井位图; ②井口海拔数据(一般旋转钻指转盘补心海拔); ③各井分层厚度数据和岩性、接触关系资料; ④各井含油、气井段数据; ⑤各井断层数据,包括断点位置、断层落差、断失层位。 此外,还要参考地震构造图和剖面图。对这些资料应当 整理、审查无误。 作图比例尺:在编制油气田地质剖面图之前,还要确定合 适的作图比例尺。油气田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应当与油气田 地质图、构造图的比例尺一致。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放大一些。 为了避免歪曲地层产状和构造形态,油气田地质剖面图 通常用相同的垂直与水平比例尺。如地层倾角很小,为 6 了使构造醒目,垂直比例尺也可适当地大于水平比例尺。
1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油气田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 它可以表示出地下的构造情况、地层产状、接触关系、油气 分布状况等。
因为剖面图仅能反映某一剖面上的特征,所以仅用剖面图并不能反映 一个构造的真实情况,需要结合构造图。
油气田构造图:是表示地下油层或油层附近标准层构造形态 的等值线图。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和构造图相结合,能够正确描述油气藏的构造特征。

采油PPT课件:油气田开发地质概述

采油PPT课件:油气田开发地质概述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9、地层水
地层水状态:地层水在岩石(油层)孔隙中呈油水(气)混 合状态;油藏边水和底水呈自由状态。
地层水化学成分:地层水化学成分主要有:Na+、K+、 Ca2+、Mg2+阳离子,和Cl-、SO42-、CO32-、HCO3-阴离子。
实际各油田地层水水型通常有:CaCl2型(氯化钙型),又 称硬水,一般是封闭条件较好的油藏;NaHCO3型(碳酸氢钠 型),又称碱性水,也是油田常见的水型。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2、圈闭类型
(1)构造圈闭: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位移造 成的圈闭叫构造圈闭,包括断层遮挡圈闭和背斜圈闭。
断层遮挡圈闭
背斜圈闭一、油气藏及其油、来自、水2、圈闭类型(2)地层遮挡圈闭:由于地层因素造成遮挡条件的圈闭。 包括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和地层超覆遮挡圈闭。
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5、原油的物理性质
饱和压力: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 饱和压力。原始饱和压力是指油田开采初期,地层保持在原 始状况下测得的饱和压力。
溶解气油比:地层原始状况下,单位重量(或体积)原油 所溶解的天然气量称为原始气油比(单位:m3/t或m3/m3);油 井生产时,每采出1吨原油伴随采出的天然气量称生产气油 比(单位:m3/t)。
8、天然气的化学性质
天然气与石油相似,主要由C(65%-80%)、H(12%-20%)、 S、N、O及微量元素组成。
天然气的化合物主要有甲烷 (CH4)、乙烷(C2H6)、丙烷 (C3H8) 、丁烷(C4H10) 等烃,还有少量CO2、CO、H2、N2等。甲 烷在天然气中含量最多,占42%-98%,当其含量超过95%时, 则称为干气;而乙烷以上的烃类含量超过5%时,称为湿气。 干气多产自纯气藏,湿气多与石油伴生。

油气田开发概述分析

油气田开发概述分析

油气田开发概述分析首先是勘探阶段。

在勘探阶段,主要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手段进行研究和调查,寻找潜在的油气藏。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确定储层的类型、质量和分布情况。

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震、重力、磁力等方法来检测潜在油气藏的存在和性质。

地球化学勘探则通过分析岩石、沉积物和地下水等样品,寻找可能的油气指示物。

然后是开发阶段。

在开发阶段,主要是通过钻探井口,从地下储层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气。

具体的开发过程包括钻井、完井和采油,其中钻井是开发的关键环节。

钻井通常由旋转钻进技术完成,利用钻井设备将钻头钻入地下储层,以获取石油和天然气。

完井则是在已经钻完的井身上安装和操作抽油泵、水泵和人工提高产能设备等。

采油是将地下的油气资源抽到地面,并经过处理、储存和运输等步骤,使之成为可商业化的产品。

接下来是生产阶段。

在生产阶段,主要是持续地从油气田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气。

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油气井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以确保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这包括及时进行井势管理、井筒诊断、井口设备的维修和更换等措施。

此外,生产阶段还需要进行地面生产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油气处理厂、储气库和管道等。

最后是注水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气田的压力会逐渐减小,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量也会减少。

为了维持油气田的生产和提高采收率,通常需要进行注水作业。

注水是指将水或其他液体注入地下储层中,以增加压力和驱动石油和天然气的流动。

注水通常通过注水井完成,以将水注入和分布到地下储层中。

总的来说,油气田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勘探、开发、生产和注水等多个阶段。

在所有阶段中,科学的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是保证油气田开发成功的关键。

只有通过精细的地质勘探、规范的钻井和科学的生产操作等手段,才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和注水量,避免超压注水导致储层破裂。
提高采收率途径和措施
注水开发
通过向油藏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注水方式包 括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和点状注水等。
气体驱替
利用天然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驱替油藏中的原油,提高采 收率。气体驱替方式包括连续气驱、周期注气等。
化学驱替
向油藏注入化学剂(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等),改 善原油流动性,提高采收率。化学驱替方式包括聚合物驱 、三元复合驱等。
开发过程中储层保护策略
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保护
01
优化钻井液性能,减少钻井液对储层的损害;采用欠平衡钻井
技术,降低钻井液柱压力,减少压差卡钻风险。
完井过程中的储层保护
02
优化完井方式,如采用裸眼完井、筛管完井等,减少完井作业
对储层的损害。
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保护
03
优化注水水质,减少注入水对储层的损害;合理控制注水压力
04 油气运移与聚集机制探讨
油气运移方式及驱动力分析
运移方式
油气在地下岩层中的运移方式主要包 括渗透、扩散和涌流等,这些方式受 岩层物性、流体性质和驱动力等因素 影响。
驱动力分析
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浮力、水 动力、毛细管力和构造应力等,这些 力在油气运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油气聚集条件及过程模拟
包括水平井、多分支井、大位移井、欠平 衡钻井、自动化智能化钻井等技术的不断 发展和应用,提高了钻井效率和质量。
未来钻井工程将更加注重环保、高效、 智能化发展,推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的可持续发展。
钻井工程面临的挑战
包括复杂地层条件(如高温高压、高含硫等 )、深海和超深海环境、环保要求日益严格 等,对钻井工程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第八章 储量计算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第八章 储量计算

④ 油气田地质研究是否达到本级储量要求的认识程度
⑤ 分析所选择的储量计算方法是否合理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2、储量综合评价
申报的油气储量按:储量规模、产能、储量丰度、
埋藏深度、储层物性、含硫量、原油性质7个方面进行 综合评价。
1)储量规模
分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和特小型
2) 按产能大小划分
石油储量:可根据千米井深的稳定产量、每米采油指 数和流度划分为:高、中、低、特低产四个等级。 天然气储量:仅根据千米井深的稳定产量划分为: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二)可采储量分类 1.可采资源量 潜在可采储量 推测可采储量 探明技术可采储量 探明经济可采储量 探明次经济可采储量 控制技术可采储量 控制经济可采储量 控制次经济可采储量 预测技术可采储量
2.可采储量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3.储量状态分类
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探明已开发的经济可采储量指油气藏的开发井网钻探 和配套设施完成后,已全面投入开采的可采储量 探明未开发的经济可采储量 指已完成评价钻探或已开辟先导生产试验区的油气藏 (田)尚未部署开发井网的经济可采储量
每米采油指数-- t/MPa.d.m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二、工业油气流标准
工业油气流标准包括: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
件下,一口油(气)井具有实际开发价值的最低产油气量
标准(即油气井的产油气下限)。
★★
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工业油气井内储层的产
Proved 证实 美国 Developed 已开发 前苏联 (1983) A Undeveloped 未开发 B,C1
Probable or Possible or Hypothetical+ Indicated 概算或预示 部分C1 Inferred 可能或推断 C2 Speculative 假定+推测 C3 D

油气田开发基础1-4章

油气田开发基础1-4章

油气田开发基础授课学时:48 讲课教师:代金友 办公地点:工程东楼310 联系电话:89733889(o)1授课内容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油气水成分及性质 第三章 油气成因理论及油气生成模式 第四章 生油层、储集层、盖层 第五章 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 第六章 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藏类型 第七章 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 第八章 油气田地质研究概述 第九章 油层对比 第十章 油气田地下构造研究 第十一章 沉积相研究 第十二章 储层非均质研究 第十三章 油层压力和温度 第十四章 储量计算2油气田开发基础第一章 绪 论一、石油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二、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简史 三、我国石油工业前景 四、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体系3油气田开发基础一、石油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油气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能源 主体、是机器“食粮”、是工业的“血液”。

4油气田开发基础一、石油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能源的主体石油与天然气在能源结 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能源类型 比例(%) 石油 煤炭 天然气 40 27.4 22.9核能\水电\木材等比例小5油气田开发基础一、石油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机器的食粮作燃料用:发热量 高,燃烧完全,运输方 便,污染小。

多数动力(各种机动车辆、飞机、汽车、 轮船、火箭、导弹、飞船)依赖于石油、天然气; 作润滑油料:从钟表 到发动机,机械运转需 要润滑。

6油气田开发基础一、石油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工业的血液作化工原料:油气 中提炼的产品有3000多 种,三大合成材料(纤维、橡胶、塑料)、各种农药、医药、纺织、甚至 一些无机化工原料(氨 及硫磺)等均离不开石 油。

油气田开发基础7二、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简史1、古代(煤油时代):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开采和利用油 气国家之一,具有3000多年历史; (1)天然气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公元前1122~770年)周代《易经》就有 了“上火下泽”、“火在水上”、“泽中之火”的记载,阐明了可燃 的天然气在地表湖泊水面所出露的气苗。

油气田开发地质

油气田开发地质

油⽓⽥开发地质⼀、油⽓⽥开发阶段储层评价内容和主要特点是什么?近年来在该研究⽅⾯的新进展有哪些?答:每个开发阶段的资料基础和所要解决的开发任务不同,因⽽储层评价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1、开发准备阶段(1)对各含油层系进⾏地层对⽐:对开发⽬的层系进⾏油层组划分,做出油层综合柱状图,油层对⽐剖⾯图。

(2)描述各油层组岩性特征:分析统计岩⽯成分、含量、粒度中值、分选系数、胶结物含量、胶结类型。

(3)分油层组统计有效厚度:作出含有层系和分油层系的有效厚度等值线图,作出含油⾯积图,描述砂体的连续性、稳定性、⽅向性。

(4)沉积亚相分析:分析各亚相带的旋回性、韵律性等,作出相模式图。

(5)开展孔隙结构研究:确定各套开发⽬的层系的储集空间类型;分油层组统计孔喉⼤⼩、孔喉均值程度、作⽑细管压⼒曲线分析。

(6)物性分析:统计孔隙度、渗透率及渗透率分布,各油层组或含油层系建的渗透率级差、变异系数,作⾮均质评价;作出含油饱和统计。

(7)渗流特征分析:分含油层系、油层组确定润湿性;作出相当渗透率曲线;作出敏感性评价。

(8)隔层研究:确定隔层标准、统计含油层系、油层组间的隔层厚度,隔层的孔渗性、裂缝特征、钻遇情况,描述隔层的岩性,作出隔层平⾯等厚图。

(9)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储层的概念模型。

2、开发⽅案设计与实施阶段(1)进⾏油层对⽐:将含油层系细分到⼩层,作出油层综合柱状图,对⽐剖⾯图,分区块作出连通图、⼩层平⾯图。

(2)开展⼩层沉积相研究:将沉积相带划分到微相,研究各微相平⾯分布与纵向变化,研究各微相带岩⽯的结构、构造,孔隙度、渗透率的纵横向变化,作出孔渗平⾯等值图。

(3)孔隙结构研究:以微相带为单元研究不同岩⽯的孔隙结构,⽤⽑细管压⼒曲线作出孔喉体积、渗透率贡献图。

(4)成岩作⽤研究:研究成岩作⽤对孔隙类型和分布的控制。

(5)⾮均质性研究:以⼩层为单元,进⾏平⾯、层⾯、层内⾮均质性描述,统计变异系数、⾮均质性系数和级差数据等。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石油地质学的概念与任务1. 概念: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及分布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油气藏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2. 任务:(1)资源评价:评估油气资源的潜力和分布,为国家和企业制定能源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油气藏勘探: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寻找新的油气藏,提高勘探成功率。

(3)油气藏开发:研究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高油气采收率。

(4)环境保护:研究油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实现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

二、石油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 地质方法:(1)野外调查:观察地质现象,收集地质资料,分析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

(2)岩心描述:对钻井取出的岩心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岩石性质和油气显示。

(3)地质构造分析: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成、演化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2. 地球物理方法:(1)地震勘探:利用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特性,探测油气藏的位置和规模。

(2)重力勘探: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推测地下地质结构和油气藏分布。

(3)磁法勘探:分析地球磁场的异常,识别地质构造和油气藏。

3. 地球化学方法:(1)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有机质的类型、丰度、成熟度等,判断油气生成潜力。

(2)同位素地球化学:利用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研究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3)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岩石和流体的元素含量,探讨油气藏的成因。

4. 数学与计算机方法:(1)油藏数值模拟:模拟油气藏的物理过程,预测油气藏的开发动态。

(2)地质统计学: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地质数据的分布规律和不确定性。

(3)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和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为油气勘探提供支持。

三、石油地质学的发展简史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石油地质学起源于对石油露头和浅层油气藏的研究。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含图)..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重点总结(含图)..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红台油气田油藏地质概况研究

红台油气田油藏地质概况研究

条件较差 的辅导员较本身条件较为优越或家庭背景较好的辅导员更不容易产生 倦怠情绪 。李宁 ( 2 0 1 3 )认为,家庭婚姻是影响辅导员职业倦 怠的重要因素之 结婚后辅导员赚钱养家、操持家务、陪伴家人的时间有所增长,势必不会 像没结婚 的时间时间充裕,造成原本就繁重的工作任务压缩到有限的时间内完 成 ,使得工作压力增大。 ( 二 )专 业原因。高校对辅 导员的遴选专业 要求不高,不 同专业 的人员 进入辅导 员队伍 ,不利于辅导员队伍 的专业化、职业化,同时也不利于辅导员 工作 的开展 ,非思政专业、教育专业 、心理专业的辅导员需要摸索着工作 ,从 事着与 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久而久之 ,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 三 )个人成就动机 。1 6号文件、2 4号文件 把辅导员定义为行管管理干 部 的后备又属于教师 队伍的一员 。在实际工作中 ,辅导员经常陷于繁杂的学生 事务管理 ,教学人员会认为辅导员管 的是学生的生活,学生会认为辅导员就是 管出勤、请假 的工作 ,辅导员会认为我怎么越来越像学生 的保姆 。辅导员 的角 色 冲突与角色 定位模糊 导致辅导 员缺 乏工作 的认 同感 。另外 ,部分辅导 员限于 学生事 务管理 、缺乏对工作的思考。 总结,更不用说上升 到理论层面 ,这就相 较于教师 ,学术 水平、科研成 果少之又少,仅仅局 限于一届届学生毕业 ,社会认可度不高 ,辅导员的个人成
于 明 显 的劣 势 。
感受、信心的弱化与智能枯竭、付出与回报 的困惑、职场错位 的矛盾、以去个 性化为特征的心灵倦 怠、意义 的缺失和价值衰落等多方面。 ( 一 )家庭 原因。范纯硎 ( 2 0 0 9 )认为来 自偏远农村或者 本身家庭经 济
二、组织角度 ( 一 )高校对辅导 员队伍建设不够 重视 。高校的重要职 能是教书育人 , 但是高校普遍重视教学 ,忽视或轻视育人 的功能 ,这就导致教师 队伍、行政管 理人员在学校 的政治地位和实 际收入都 比较高 ,这就导致不仅教师认为辅导员 是管学生生活的人员,学生也认为辅导员就是 “ 勤杂 ”人员 。 ( 二)高校辅导 员缺 乏系统的职业 生涯培 训。现在高校一 般会在辅导 员 入职前进行 岗前培 训,此后很 少负责辅导员的发展,没有完善 的辅导员职业 生 涯规划 ,辅导员只能通 过 “ 前辈 ” 和 自己的摸索 自己工作技能、专业理论学习, 虽然有部 分高校会举 办相应 的职业 生涯规划培 训,但也仅仅 是培 训而 已,没有 系统 的从思想、学习 、工作、技能等方面全 方位 的对辅导员 的发展负责。 ( 三 )高校缺乏有效 的辅导员考评 和激 励体制 。辅导 员的主要工作对象 是大学生 , 主要工作职责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负责班级的事务管理, 心理健康等方面 ,这些工作的效果具有滞后性 ,可 能毕业后或者 5 年、1 0 年方 能显现 ,很难用量化 的指标考核 。而 且目前现行 的辅导 员考评体 系,仅 限于辅 导员表 面的工作要求,比如:开了几次班会、到过几次寝 室、学生有无 安全事 故、学生的获奖等等,而辅导员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工作细节等缺乏衡量指标 。 这很 容易导致对全体学生发展的辅导员的工作见效慢, 抓大放 小的工作见效快 , 对全体 学生发展 的很不利 ,同时也容易导致辅导员的职业倦 怠。 三 、个人 因素 任海 涛认为高校 思想政治辅导 员的职业倦怠 , 主要表 现为生存压力 大的

第八章油气田地质研究概述

第八章油气田地质研究概述

从盆地-油气藏
13
油藏-流动单元
§3 油气田地质研究资料
油气田地质研究资料是油气田地质研究的 基础,包括野外观测、遥感、重磁电、化探、 地震、钻井、测井、录井、生产测试、分析 化验、地质背景等多种类型。 在实际油气田地质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
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4
§3 油气田地质研究资料
一、地质录井资料
22
§3 油气田地质研究资料
钻进时钻井液 不停地循环 钻遇不同岩层及油、气、水层
钻井液的性质 发生某些变化
大致推断地层及含 油、气、水情况。
当钻穿高压油气层时,油气侵入钻井液,造成密度降低、粘度降低。 当钻遇可溶性盐类,增加钻井液中的含盐量。 当钻遇含砂量高地层,增大钻井液的密度、粘度和切力。 钻遇粘土层或页岩层时,因地层造浆使钻井液密度、粘度增高。 钻遇漏失层时,轻微的漏失类似于高度的失水现象
钻时录井 利用钻时曲线确定地层岩性及地层界限的 录井方法;
27
§3 油气田地质研究资料
2)影响钻时的因素
钻进速度的快慢,一方面取决于地下岩石的可钻性;另一方面又取决于钻井措施。具体 说
*岩石性质(岩石的可钻性)----地质因素 松软地层比坚硬地层钻时低,如疏松砂岩比致密砂岩钻时低;多孔的碳酸盐岩 比致密石灰岩、白云岩钻时低。例如遇到大的溶洞,钻具放空。 *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 根据地层软硬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钻头。一般钻软地层用刮刀钻头;钻硬地 层用牙轮钻头。 新钻头比旧钻头钻时低。 *钻井措施与方式 在同一岩层中,钻压大、转速快、排量大时,钻时低。 涡轮钻转速一般比旋转钻转速大10倍,所以涡轮钻钻时低。 *钻井液性能与排量 低粘度、低密度、大排量的钻井液钻进快,钻时低。 一般清水钻进比钻井液钻进的速度高一倍以上。 *人为因素的影响 司钻的操作技术与熟练程度对钻时高低都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油气藏的开发
1、油藏评价阶段
指从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性油 气流到提交储量的评价过程,
主要任务:探明油气藏、评 价油气藏和开发可行性分析。
评价方法:大的构造已确定, 钻探目标主要是面积小,不易 找到的隐蔽油气藏,因此主要 采用精度高的三维地震、钻井 (评价井) 、录井、测井、测试、 试油、实验室测试等。
5
油气田开发基础
§2 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
地质井
盆地普查 区域勘探 参数井 圈闭预探 预探井
油气田勘探
油藏评价 评价井
油气田开发
Hale Waihona Puke 开发方案设计 开发井开发方案实施
开发早期
调整井
鲁西隆起区
开发后期 开发管理调整
6
油气田开发基础
§2 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
探井
地质井(科学探索井):在盆地普查阶段,为了确定盆地构造、查
在实际油气田地质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 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4
油气田开发基础
§3 油气田地质研究资料
一、地质录井资料
钻井过程中取得地质资料的工作,我们称为录井。目的是 认识地质情况、为含油气评价及油田开发设计服务。
不同勘探开发阶段,钻井性质不同,井型不同,录井获取 资料的重点不同。
主要方法: 岩屑录井、 岩心录井、 钻井液录井、 荧光录井、 气测录井、 钻时录井、 综合录井 其它(地化录井、罐装气录井、… …)
勘探方法:野外露头观察 与测量、遥感、重力、磁法、 电法、化探和区域井钻探 (地质井、参数井)等。
8
油气田开发基础
§2 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
2、圈闭预探 在区域勘探发现
良好显示的地区,经 地震分析,选取局部 圈闭进行钻探,看其 是否有油气。
勘探方法:地震 和钻井(预探井)等。
9
油气田开发基础
§2 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
资料
技术方法
地质模型
应用
综合各方面资料 (钻井、测井、地 震、地质、生产测 试、分析化验等 )
多学科一体化油气
+ 藏表征技术(地质、 地震、测井、油藏、 工艺)
黑箱
地层格架、储层、流 体、环境(温度、压 力、应力)、储量
高产富集区预测 井位优选部署 制定开发对策
钻井 测井 测试 地震 +技术
灰箱
“白化”模型
开发井
开发井:开发可行性评价后,根据编制的油气田开发方案,为完成产
能建设任务按开发井网所钻的井。
调整井:油气田投入开发若干年后,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采收
率,需要分期钻一批调整井,根据油气田开发调整方案加以实施。
7
油气田开发基础
§2 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
一、油气田的勘探
1、盆地普查和区域勘探
从战略的角度对整个盆地、 坳陷进行地质调查,看其是 否具备含油气远景。
1
油气田开发基础
第八章 油气田地质研究概述
§1、油气田地质研究涵义 §2、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 §3、油气田地质研究资料 §4、油气田地质研究技术
2
油气田开发基础
§1 油气田地质研究涵义
?
地下油气藏是一 个黑箱,既看不见,
也摸不着。如何开
采油气?
地下油气藏----黑箱
3
油气田开发基础
§1 油气田地质研究涵义
-发现油气田
盆地内油气生成、 运移和聚集规律。
从盆地-油气藏
13
开发油气田
油气藏-油气田
油气田评价-布开发井网开发 -油田废弃
油气藏内油、气、水分布, 以及开发过程中影响流体运动
的地质因素。
油藏-流动单元
油气田开发基础
§3 油气田地质研究资料
油气田地质研究资料是油气田地质研究的 基础,包括野外观测、遥感、重磁电、化探、 地震、钻井、测井、录井、生产测试、分析 化验、地质背景等多种类型。
明地层层序及接触关系而钻的井。
参数井:在区域勘探阶段,为了解一级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层层序、厚
度、岩性、 油气生储盖及其组合关系。
预探井:在圈闭预探阶段,以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
为目的。
评价井:在油藏评价阶段,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以评价油气
藏为目的。
水文井:为了解水文地质问题和寻找水源而钻探的井。
分析和动态历史拟合,掌握油 水运动、储量动用、剩余油等 情况(2)实施措施;(3)预 测开发趋势,开展先导性实验 直至三次采油。
12
油气田开发基础
§2 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
三、勘探与开发的区别
分工
勘探地质
开发地质
任务
对象
过程
研究 内容 研究 层次
发现油气田
含油气盆地(凹陷)
盆地分析-有利区带评价 -圈闭评价-预探井钻探
15
油气田开发基础
§3 油气田地质研究资料
1、岩屑录井
1)岩屑:地下的岩石被钻头钻 碎后,随钻井液被带到地面上的岩 石碎块,又常称为“砂样” 。
2)岩屑录井:在钻井过程中, 按照一定的取样深度间距和迟到时 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 下地质剖面的过程。
资料基础
+
技术手段
资料录取与解释
井眼
钻井 测井 测试 地震
认识油气田
油气田地质研究
地层对比 构造研究 沉积相 非均质
流体分析 压力 温度 储量计算
格 架
油 藏
储 层











陈堡油田陈3断块K2t1-K2c油藏剖面图
指导油气田开发
4
油气田开发基础
§1 油气田地质研究涵义
油气田地质研究(油气藏的认识过程)就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综合各 方面资料结合各种技术手段建立地质模型的过程。
授课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油气水成分及性质 第三章 油气成因理论及油气生成模式 第四章 生油层、储集层、盖层 第五章 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 第六章 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藏类型 第七章 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 第八章 油气田地质研究概述 第九章 油层对比 第十章 油气田地下构造研究 第十一章 沉积相研究 第十二章 储层非均质研究 第十三章 油层压力和温度 第十四章 储量计算
10
油气田开发基础
§2 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
2、开发方案设计阶段 油藏经过开发可行性研究被确认为具有开采价值后,即可进入
开发设计阶段(开发井) 。 主要任务: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
工程、地面建设工程的总体设计,对开发方式、开发层系、井网 和注采系统、合理采油速度、稳产年限等重大开发战略性问题进 行决策。
3、开发方案实施阶段: 开发方案设计后,油田钻成第一
期开发井网后进入此阶段,也称 编制射孔方案阶段(调整井) 。
主要任务:确定完井射孔投产原 则,对开发层系划分、注采井别 选择作出决策。
11
油气田开发基础
§2 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
4、油藏管理调整阶段 油藏正式投入开发后即进入
油藏管理调整阶段, 主要任务是:(1)进行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