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7课 诗三首及答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采之欲遗.谁(赠送) 相去.复几许(距离) 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束缚) B .契阔谈.(通“宴”) 悠悠..我心(悠闲) 方.宅十余亩(方圆,周围) 榆柳荫.后檐(遮蔽) C .老大徒.伤悲(徒然,白白地) 对酒当.歌(对着) 暧暧..远人村(模糊不清的样子) 还顾.望旧乡(回头看) D .山不厌.高(饱) 绕树三匝.(周,圈) 周公吐哺.(口中所含的食物) 误落尘网..中(比喻官场) 答案 C解析 A .韵:本性、气质。
B.悠悠:长久的样子。
D.厌:嫌。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 D解析 D .均是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
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忧伤..以终老 ②慷慨..(慨.当以慷.) ③譬如朝露..④沉吟..至今 ⑤枉用..相存 ⑥开荒..南野际 ⑦依依..墟里烟 ⑧复得返自然..A .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⑧C .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⑦答案 C解析 ②“慷慨”在诗中是“情绪激昂”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④“沉吟”在诗中的意思是“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在现代汉语中指“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⑤“枉用”在诗中的意思是“屈驾以来”,在现代汉语中指“白白地用”。
⑦“依依”在诗中是“轻柔而缓慢地飘升”,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愿离开”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采之欲遗谁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鼓瑟吹笙答案 A解析A.“遗”,赠送;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七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诗三首》【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概括诗歌的内容☆☆☆☆☆重点2 意象、意境、情感☆☆☆☆☆【重点详解】重点1:概括诗歌内容【要点解读】概括诗歌的画面要求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概括,主要包括找到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对诗歌的画面进行简要的描述,概括诗歌创设的意境特征以及蕴含的情感。
【考向】概括诗歌内容【例题】《短歌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表达什么情感?【答案】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作者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感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第二层: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抒发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
第三层: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继续写对人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
第四层: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表明自己虚心纳士,竭尽诚心的态度。
诗歌的第一层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情感。
从诗歌的后面三层的意思来看,作者想表达倾诉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名师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
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对点练习】《归园田居》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表达什么情感?重点2:意象、意境、情感【要点解读】1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通俗的说,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包含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2.什么是意境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3.意境与意象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2019-2020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课件精品: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
《归园田居》(其一)叙述了诗人弃官归田的 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 心情,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愉悦心情。
1.《涉江采芙蓉》描写“多芳草”的“兰 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对应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提示】解答该题要抓住对“兰泽”的描 写,注意描写此物对表现诗人形象和情感的作 用的分析。
2.《涉江采芙蓉》中,诗人真是看到芙蓉 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案】“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 “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 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 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 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另一方面为下 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背景解读
《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 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 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 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 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 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 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
《短歌行》: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 方,然而南方“孙刘联盟”虎视眈眈,统一天 下的大业久久不能实现,因而忧愁幽思,苦闷 煎熬。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 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酣 处,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 槊赋诗,吟唱出了这首千古名作。
知识链接
1.《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 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 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 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 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 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 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同时,
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 诗三首学案1 文本研读(一)实词1.古今异义(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1)遗⎩⎪⎨⎪⎧ 采之欲遗.谁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2)适⎩⎪⎨⎪⎧ 少无适.俗韵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始适.还家门 适.得府君书3.词类活用(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榆柳荫.后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鼓.瑟吹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去日苦.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山不厌.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虚词4.以⎩⎨⎧ 忧伤以.终老 而吾以.捕蛇独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三)文言句式5.(1)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依墟里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翻译6.(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必修2讲义第2单元7诗三首
7 诗三首本课话题——人才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这八句诗写出了曹操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
曹操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苏联解体后,美国疯狂地在俄罗斯购买廉价的科学人才和成果。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第一个受益者。
自1992 年起,该公司已与俄科学家做成了三笔大交易。
第一笔生意是与俄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达成的,它获得了俄罗斯光纤研究成果和对200名俄科学家的使用权。
俄科学家每年从公司领取的报酬只是720 美元,对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俄罗斯人来说,这钱算得上是一笔不少的数目,但它根本无法与美国科学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年薪相比。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2.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李世民3.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
——范仲淹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5.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孙中山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呦.(yōu)呦子衿.(jīn)何时可掇.(duō)越陌.(mò)度阡谈.(yàn) 吐哺.(bǔ)羁.(jī)鸟樊.(fán)笼暧.(ài)暧契.阔(qì) 譬.如(pì)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顾⎩⎨⎧还顾.望旧乡(动词,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问,拜访)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动词,顾惜,顾念)(2)遗⎩⎨⎧采之欲遗.谁(动词,送给)以光先帝遗.德(形容词,遗留的)(3)适⎩⎨⎧少无适.俗韵(动词,迎合)始适.还家门(动词,出嫁)处分适.兄意(动词,依照)(4)归⎩⎨⎧守拙归.园田(动词,回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动用法,使……归服)不图子自归.(动词,回娘家)(5)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动词,对着)不久当.归还 (副词,必定,一定)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动词,对等,比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动词,把守) (6)存⎩⎪⎨⎪⎧枉用相存. (动词,问候,怀念)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动词,活着)求大同,存.小异 (动词,保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动词,存有)救亡图存.(动词,生存)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2)榆柳荫.后檐(名词作动词,遮蔽) (3)守拙.归园田(形容词作名词,愚拙的本性) (4)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名词作动词,弹奏)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动用法,使……归顺) (6)去日苦.多(意动用法,以……为苦)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同心..而离居 古义:指感情深厚。
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第7课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7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同心:指感情深厚B.但.为君故但:但是C.桃李罗.堂前罗:罗列D.暧暧..远人村暧暧:昏暗,模糊【答案】B【解析】“但”应解释为“只,只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采之.欲遗谁食野之.苹B.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C.同心而.离居忍尤而.攘诟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D【解析】D.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越陌.度阡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B.何时可掇.掇:停止C.枉.用相存枉:枉驾D.绕树三匝.匝:周、圈【答案】B【解析】掇:拾取,采取。
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答案】A【解析】“”通“宴”。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C.为仲卿母所遣D.狗吠深巷中【答案】C【解析】C项是被动句,A、B、D三项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又非君所详.【答案】A【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D.详,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知。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B.汝岂得自由C.忧思....难忘D.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A.同心,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
B.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C.忧思,古今义均指“忧愁的思绪。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学设计:第7课诗三首——短歌行Word版含答案
诗三首——短歌行目内容短歌行1.知目理解歌句。
2.能力目教课目初步体会(熟习内容),深入体会(剖析其思想感情),稳固体会(、听音)深入体会部分用三个来构(你中哪个句子有感想?“ ” 、“求”各了什。
么?曹操何人也?)。
3.感情度价目通和剖析,体会《短歌行》“ ”而、大方凄凉的思想感情。
教课重、你中哪个句子有感想?“ ”、“求”各了什么?曹操何人也?点教课法,解法方法一、熟习歌1.入::(指黑板)个人大家?我在初中的文《青梅煮酒英豪》中曾和他,《三国演》播出后,大家和他也就面了。
《短歌行》大家听?在教课《三国演》的赤壁之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的面,唱的就是首《短歌程行》;同学会唱首歌?(渡:碰到古文,我怎行学呢?第一是不论三七二十一,先把它背下来再)2.要修业生用 5 分的来背全,以后声背。
(渡:⋯⋯接着再来解决古文中的疑)3.解决懂的字句(要修业生参看讲解,提出不懂之,一同解决。
如“比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君故,沉吟到现在”,如“呦呦鹿,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南。
三匝,何枝可依?”)4.叫 2 个学生个歌。
分叫他自己什么要。
再指出其弊端。
二、剖析歌的思想感情。
(渡:⋯⋯以后,我再来悟古文的思想感情)1.剖析“名句”。
叫学生哪个句子他有启。
(如“ 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惟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心”)2.明确“ ”和“求”的思想感情内涵。
(1)提:你以在本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的感情呢?()从哪个句子能够看出呢?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酒当歌,的是人生苦短)(2)那么从本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的感情呢?(求)从哪些句子能够看出呢?作者了什么而“求”呢?(求才己用,一天下的宏壮志)(板:求若渴,求的是一天下)3.解决“ ”和“求”的一:合板,提:既然曹操那么“ ” ,又深知“人生苦短” ,什么没有真的“惟有杜康”了呢,要那么辛苦地“但君故,沉吟到现在” ,要去“明显如月,何可掇”呢,要去“ 从中来,不行断”呢,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 一大”呢?不很苦?因世上多的是“享受人生”的人,多的是碌碌无为但安适的人。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2.7诗三首
7诗三首本课话题——尊重人才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这八句诗写出了曹操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
曹操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性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在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估计不会再有人轻易地表现出对于人才的蔑视,相反,“尊重人才”在各种场合出现频率之高,早已使人习以为常。
都在说尊重人才,都知道人才重要。
若是依照通常的理解,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似乎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但事实并非如此。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人才问题的认识上是有差异的。
阅读——文学中的典故1.苏联解体后,美国疯狂地在俄罗斯购买廉价的科学人才和成果。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第一个受益者。
自1992 年起,该公司已与俄科学家做成了三笔大交易。
第一笔生意是与俄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达成的,它获得了俄罗斯光纤研究成果和对200名俄科学家的使用权。
俄科学家每年从公司领取的报酬只是720 美元,对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俄罗斯人来说,这钱算得上是一笔不少的数目,但它根本无法与美国科学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年薪相比。
2.孟尝君养士。
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府上收养了各色人等包括门客三千。
这些人,或能言善辩,或能诗善文,或是能工巧匠,或武术高强,各有一技之长。
孟尝君不厚此薄彼,一律一视同仁,善加对待,后来这些人都在重要问题上或重大事件上出了力,立了功。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介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史称“建安风骨”。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二单元 7 诗三首
课文探究
1. 《涉江采芙蓉》诗中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 2.《涉江采芙蓉》一诗中,“芙蓉”在全诗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 芙蓉,即荷花。它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 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出清幽、 高洁的意境,既传达了对 亲朋及爱人的关怀、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及爱人的美好祝愿。
8.《归园田居(其一)》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 开头两句一个“无”字,一个“爱”字,表露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和清高孤 傲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9.“ 误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误落”一词,既是诗人对自己步入仕途的感叹,又表达了诗人对“尘网” 般的官场的蔑视和极端厌恶。“误”字显示了诗人的悔恨之深。
主要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归去来兮辞》等,另 外还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文学常识
建安文学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指建安到魏初的这段时间。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 出的是诗歌方面。建安时期,五言诗繁盛,这时期的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代表诗人有“三 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 桢)和女诗人蔡琰。 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 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的诗歌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新 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同 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地位。
作品简介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 统的《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以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7课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诗三首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
2.思维与审美:理解内容情感,鉴赏艺术手法。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激趣导入屈原《九歌》里说,“悲莫悲兮生别离”。
对于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古人感之,苦之,悲之,言之,别离的哀音在真纯的古典文学世界回响不绝。
山隔水阻,风雪塞途,游学仕宦,战争行役……一朝分别,音讯杳然。
漫漫时光使分别化成了一声声长叹,迢迢山水让别离酿成了一曲曲哀歌,思念之情往往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今天,就让我们重回两千年前的汉末,走近“涉江采芙蓉”的有情人。
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段)涉.(徒步渡水,蹚水)江采芙蓉..(莲花的别名,这里说“芙蓉”与“夫容”双关),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多芳草。
采之欲遗.(赠送)谁?所思在远道。
请概括段意:叙述女子采摘芙蓉,营造思乡氛围。
(第二段)还顾..(指感情深...(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回顾,回头看)望旧乡..(故乡),长路漫浩浩厚)而离居..(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分居异地),忧伤以终老请概括段意:写情深意笃的两人相隔两地、无法相聚的悲伤。
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中体现情感变化的相应内容。
答案①欢乐洋溢②黯然痛苦微任务活动一准确翻译重点诗句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采摘荷花想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远方的道路上。
(得分点:遗、所,句意对)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忧伤中慢慢变老。
(得分点:同心、离居、终老,句意对)微任务活动二理解内容情感,鉴赏艺术手法1.诗歌开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诗歌开头两句展示了如诗如画的景致:风和日丽,女子荡着小船去采摘美丽的莲花,湖岸泽畔还有数不清的散发着芳香的兰花香草。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诗三首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墟.(xū)里鼓瑟.(sè) 羁.(jī)鸟樊.(fán)笼B.三匝.(zā) 暧暧.(ài) 遗.(wèi)谁朝.(zhāo)露C.子衿.(jīn) 吹笙.(shēnɡ) 守拙.(zhuō) 阡陌.(mÒ)D.呦呦.(yōu) 譬.(bì)如吐哺.(pǔ) 度阡.(qiān)2、下列词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沉吟至今绿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食野之萍长路漫浩浩鸡鸣桑树巅C.慨当以慷复得返自然兰泽多芳草D.我有嘉宾少无适俗韵池鱼思故渊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当:对着B、方.宅十余亩方:四周C、采之欲遗.谁遗:赠送D、枉用相存.存:存在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契阔谈䜩,心念旧恩B、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下归.心A.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B.乌鹊南.飞(《短歌行》)C.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D.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6、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开荒南野际(《归园田居》其一)A、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B、沛公安在(《鸿门宴》)C、误落尘网中(《归园田居》其一)D、何以解忧(《短歌行》)7、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B、“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官员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C、“建安风骨”是一种文学倾向,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D、《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7课+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doc
第7课诗三首(一)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阅读《短歌行》,回答问题。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衣领C.鼓.瑟吹笙弹奏D.山不厌.高厌恶E.周公吐哺..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阅读《归田园居》,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7 诗三首 含答案
7诗三首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导学号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荷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由来。
C.第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E.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诗歌采用比喻的手法,用芙蓉花赠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
解析D项,“含蓄”的说法不当,诗歌的结尾两句,是直抒胸臆。
E项,“采用比喻的手法”错误,“芙蓉”是诗歌中的一个美好意象,诗人用这一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
答案DE2.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似乎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变化的?解析对这首诗结构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
正是因为这看似不连贯的结构,才造成了蒙太奇般的审美效果。
参考答案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
前一种理解,诗歌的后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4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人教版语文必修2教案: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2.让学生学会联系写作背景把握诗歌情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诗歌的意境及主旨品味2.《短歌行》中的情感把握以及运用典故的技巧3.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三、书目推荐,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得到考古确认。
墓室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
但随后部分专家质疑曹操墓真假。
而曹操出生地安徽亳州称为抵制安阳抢夺名人资源将大打曹操故里牌,拟举办一场高规格的曹操学术研讨会。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曾引起诸多争议的人物,如今又一次再掀波澜。
那么,曹操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请大家去看看《三国演义》或读读《曹操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或从网上查找有关他的传记或诗文,对曹操作一自己的评价。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
大家课后可以去网上阅读一下《古诗十九首》所有作品及其赏析,感受一下诗歌的魅力。
四、文本教学《涉江采芙蓉》(一)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
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是夫妻朋友的关系,但由于战争、徭役或仕宦,加上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这种亲密的关系往往长期地被截断。
这就成为许多私人生活中最伤心的事。
因此,,《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二)课文解读(1)反复诵读《涉江采芙蓉》,说说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一主旨。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7课诗三首
2.课外名句 (1)曹操名句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2)陶渊明名句 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 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③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杂诗》 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地有遗利,民有遗力:_形__容__词__,__剩__余__的__
(2)厌
山不厌高:_动__词__,__嫌__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_形__容__词__,__满__足__ 会高祖厌苦军事:_动__词__,__厌__恶_
(3)归
天下归心:_动__词__,__归__服__ 秦伯归女五人:动__词__,__女__子__出__嫁__ 壮士十年归:_动__词__,__返__回__ 微斯人,吾谁与归:_动__词__,__归__依__
二、背景展示
(1)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 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表达了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 受,抒发了其求贤若渴的情怀。 (2)《归园田居》共五首,大概写于诗人归隐田园的次年,诗人选择了一 些典型的生活场景,以兴奋的心情写出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他对归隐生 活的热爱。
三、文学知识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南朝梁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东汉 末年文人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有机构成的 诗集。这19首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则是文人模仿民歌所作,具有极高的 艺术造诣。在内容上多表现夫妻、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或士人的失意之感, 感情深沉曲折,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 政治混乱,逐渐没落的时代面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
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宴唱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
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隐逸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
浔阳柴桑人。
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
陶渊明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标志着汉魏以来古代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三国群雄,首推曹操。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
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
纵观历史,许多文人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
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以及理由。
往往是在想建功立业失败后才想归返艺术,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2.写作背景(1)《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反映在《古诗十九首》中,大多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
《涉江采芙蓉》就是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
(2)《短歌行》这首诗创作于宴飨宾客时,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本诗表达希望能够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的雄心壮志。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即为明证。
(3)《归园田居(其一)》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
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他捧着一把菊花走来,带来一阵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
背离庙堂之高,他选择江湖之远,选择了自然的适和舒畅。
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追求“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
他绽放了发自内心的那份自然,并且馨香久远。
采之欲遗.谁() 周公吐哺.()越陌.度阡.()() 子衿.()答案:duōyōu zājīài fán wèi bǔmòqiān jīn 2.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当①对酒当.歌()②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④不久当.还归()(2)故①但为君故.()②故.垒西边()③君安与项伯有故.()④广故.数言欲亡()(3)但①但.为君故()②无他,但.手熟尔()③但.说无妨()④但.使龙城飞将在()⑤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4)顾①还顾.望旧乡()②顾.野有麦场()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顾.计不知所出耳()(5)方①方.宅十余亩()②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③博学而无方.()答案: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
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4.如何理解“明月”“乌鹊”等比喻?答:答案: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
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表达对他们前途的关切。
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5.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答:答案: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
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
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归园田居(其一)》6.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农村生活图景?这样的刻画有什么作用?答:答案:这几句描绘了恬淡宁静、安谧悠闲的田园风光。
诗人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回到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
这纯朴清新的画面,既是田园实景,又是诗人胸中真趣。
7.诗歌结尾四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答:答案:结尾四句由写景而写心,直接抒发回归园田的感受。
“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指诗人悠然常闲的心境。
最后两句也回应了诗的开头。
8.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
你怎么看?答:答案:古诗有时看来很直率,实际上很曲折,“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就是如此。
讲究语法的人们在这首诗里会碰到一个难题,就是许多句子都没有主语,究竟是谁在“涉江”“采芙蓉”?谁在“还顾”?谁在“忧伤”?说话的人是个男子还是个女子?是男子“在远道”还是女子“在远道”?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答,要看对“还顾”两句如何解释。
解释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照这样看,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
9.通过《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是否可以看出曹操的消极思想?答:答案: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很有名的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叹,但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爱生畏死之想,联系全篇来看,他感叹的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所以他对“人生几何”的慨叹,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索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魏源说得好:“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
”10.《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答:答案: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
从诗中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
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
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涵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
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几乎是含情的。
11.陶渊明辞官归隐,有的人说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我的观点:答案:观点一: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与当时社会的“学而优则仕”是格格不入的。
在当时的社会来看,陶渊明坚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种对黑暗官场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
观点二: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浊,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从这点来说,陶渊明放弃了大济苍生的理想则有其消极的一面。
观点三:陶渊明的思想儒道兼有。
儒家积极入世、大济苍生,曾为陶渊明的人生追求。
而消极避世的道家思想在“误落尘网”13年之后,“悟已往之不谏”,改“心为形役”为“形为心役”找到真正的自我——质性自然。
这一儒道思想在现在看来并非完全是一种消极的思想。
二、归纳总结图解文章1.《涉江采芙蓉》2.《短歌行》发人生短暂的感慨抒思慕贤才的情怀表访求贤才的态度3.《归园田居(其一)》主旨探微1.《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情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通过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的举动,表现了对“所思”的铭心刻骨的思念之情。
但花草无从寄出,这又增加了内心的痛苦与惆怅。
2.在《短歌行》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但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3.《归园田居(其一)》主要描写了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官场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以及对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读写迁移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一)素材这样积累1.在教材中提炼(1)爱惜、招纳人才你招贤纳杰,知人善用。
你聚荀彧、郭嘉、程昱于帐下,收许褚、张辽于阵前,麾下文有能臣,武有良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你是想海内之士都越陌度阡来归。
军帐前,盈樽独饮,举剑问天,汉邦才俊,何不尽归我耶?你行于“蒿里”,但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于是从心里悲恸,“念断人肠”;你东临碣石观沧海时,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敞开胸怀想把天地包容;你江心横槊,旋即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骚独领;你挥洒笔墨,笑傲文坛。
你是那般才华横溢、那般风流潇洒!马背上,勒缰捋须,豪情满腔,又在酝酿新的诗篇?(2)胸怀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
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