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基本急救技术---止血篇1共42页

合集下载

创伤基本急救技术止血

创伤基本急救技术止血
创伤基本急救技术止血
创伤急救中,止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止血方法,包括直 接压迫法、升高伤肢法以及正确使用止血带和止血药护和治疗的关键步骤。有效止血可以控制出血并减少伤口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常见止血方法
1 直接压迫法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施加压力在出血伤口上。
2 升高伤肢法
将受伤的肢体抬高,减少伤口血流并帮助止血。
3 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当直接压迫无效时,可以使用止血带紧缩肢体以阻断血液流动。
止血药物的应用
1 凝血剂
促进血液凝结以止血,如 止血海绵、凝血粉等。
2 止血喷剂
喷洒在出血伤口上,形成 凝块以止血。
3 止血胶带
带有止血药物涂层的胶带, 可粘贴在伤口上起到止血 作用。
应急止血技巧
1
确定伤口位置
迅速找到出血伤口,准备进行止血处理。
2
快速压迫
用力对出血伤口施加压力,以迅速控制出血。
3
紧急就医
及时求助专业急救人员,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结论和总结
持续学习
了解更多创伤急救知识,提升自己的急救技能。
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掌握基本止血技术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止血技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急救止血技术

急救止血技术

急救止血技术
标题:急救止血技术
引言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时常发生,而出血是最常见的急救问题之一。

正确的急救止血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伤者失血过多而导致生命危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急救止血技术,帮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出血问题。

一、直接压迫止血技术
1.1 利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料直接压迫出血部位
1.2 保持压迫至出血停止
1.3 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二、包扎止血技术
2.1 使用绷带或胶布包扎出血伤口
2.2 包扎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2.3 可以在包扎后加压进行止血
三、冷敷止血技术
3.1 使用冰块或冷水冲洗出血部位
3.2 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缓出血速度
3.3 冷敷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四、止血药物技术
4.1 使用止血药物如止血散、止血粉等
4.2 止血药物可以促使血液凝结,快速止血
4.3 使用止血药物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和方法进行,避免过量使用
五、专业止血技术
5.1 在无法控制出血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求助专业医护人员
5.2 医护人员可以采用专业的止血技术,如缝合、止血钳等
5.3 在医院进行专业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出血造成的危险
结语:正确的急救止血技术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出血问题,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够健康平安地度过每一天。

创伤急救-止血技术操作规程

创伤急救-止血技术操作规程

创伤急救-止血技术操作规程创伤急救—止血技术操作规范【评估】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危重伤员应观察复苏是否有效等情况。

2、正确评估需要止血伤口的局部情况,确定止血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环境:安全。

物品:1、制式材料:三角巾、无菌敷料、止血带(橡皮止血带、卡式止血带、充气式止血带等)、绷带、标示卡,绞棒等。

2、就便材料:围巾,布条,领带,筷子、树枝等。

体位:根据伤员受伤部位不同给予相应体位。

【方法】一、指压法止血技术操作适用于中等或较大动脉的出血,以及较大范围的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创伤急救中常用于临时止血。

头面部指压止血技术操作流程:评估伤员伤情是否适宜操作→伤员取坐位(病情允许)→正确判断头面部出血部位→选择指压血管,做指压点定位和压迫→头顶部出血→颞浅动脉→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弓根部搏动点→将动脉压向颧骨颜面部出血→面动脉→压迫同侧下颌骨前缘约3cm凹陷处搏动点→将动脉压向下颌骨。

头颈部出血→颈总动脉→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强搏动点→用力压向第五颈椎横突处。

头后部出血→枕动脉→压迫同侧耳后乳突下稍后方搏动点→将动脉压向乳突→快速临时阻断血流→观察并记录止血效果。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技术操作适用于小动脉,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

1、直接压迫止血法技术操作流程:评估伤员伤情是否适宜操作→取卧位或坐位→抬高伤肢→检查伤口出血情况及有无异物或骨折→无异物或骨折→取大于伤口3cm的敷料覆盖→手指并拢,压迫出血部位5—15分钟→出血停止后在原位加盖另一块敷料(切记不要除去第一块纱布,否则可能会引起再次出血)→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力度适中→观察肢端末梢循环情况并记录。

2、间接压迫止血法技术操作流程:评估伤员伤情是否适宜操作→取卧位或坐位→抬高伤肢→检查伤口出血情况及有无异物或骨折→有异物→妥善固定异物→用绷带卷或棉垫置于异物两侧保护异物→绷带加压包扎(包扎时注意固定伤口内异物)→观察肢端末梢循环情况并记录。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固定
上臂骨折的固定方法: 有夹板 时,可将伤肢屈曲贴在胸前,在 伤臂外侧放一块夹板,垫好后用 两条布带将骨折上下两端固定并 吊于胸前,然后用三角巾(或布 带)将上臂固定在胸部。无夹板 时,可将上臂自然下垂用三角巾 固定在胸侧,用另一条三角巾将 前臂挂在胸前。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固定
三角巾眼部包扎法(双眼): 将带状三角巾的中央置于枕部, 两底角分别经耳下拉向眼部, 在鼻梁处左右交又各包一只眼, 成“8”字形经两耳上方在枕部 交叉后绕至下颌处打结固定。
包扎——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的顶 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 拉至背部打结固定,后再与顶角打 结固定。
四不要
1、不要上药 2、不要触摸伤口 3、不要“取” 4、不要“送”
伤口异物处理:(不要“取”)
伤口异物处理:
不拔除(不要取) 固定异物并包扎
Hale Waihona Puke 腹部内脏脱出处理(不要“送”)
盖敷料
处理肠外露
加圈、盖碗
盖三角巾,包扎
开放式气胸包扎
脑膨出包扎
急救固定技 术
骨折的主要症状
1、疼痛:骨折部位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部有明显的压痛, 可用骨摩擦音。
出血。 包扎要牢靠,但不易过紧,以免防碍血液流通和
压迫神经。 包扎前伤口上一定要覆盖敷料。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包扎
常用包扎法 ㈠绷带包扎法 常用的绷带包扎法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 螺旋形反折法、8字形包扎法等。 1.环形包扎法 此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 肢体、胸、腹等粗细大致相等部位的包扎。
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

急救止血技术

急救止血技术

急救止血技术一、引言急救止血技术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出血并防止进一步的血液流失。

这项技术对于救治各类外伤、手术后出血以及其他紧急情况下的出血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止血技术的标准操作步骤、常用止血药物以及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标准操作步骤1. 评估伤势:在进行急救止血之前,首先要评估伤势的严重程度。

根据出血的程度和位置,判断出血是否危及生命,以便确定采取何种止血措施。

2. 保护自己:在进行急救止血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免受到血液传播的感染。

3. 停止出血:根据出血的部位和性质,选择适当的止血方法。

常见的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提升患肢、使用止血带等。

在进行止血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压迫造成其他损伤。

4. 固定止血措施:在成功止血后,要采取措施固定伤口,防止再次出血。

可以使用绷带、胶布等固定伤口,并保持患者的休息状态。

5. 寻求进一步医疗救助:在急救止血之后,尽快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以便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三、常用止血药物1. 纱布或绷带:纱布和绷带是常见的急救止血工具。

可以用纱布直接压迫伤口,或者用绷带固定伤口,以达到止血的效果。

2. 凝血剂:凝血剂是一类可以促进血液凝结的药物。

常见的凝血剂包括止血粉、止血喷雾等。

在使用凝血剂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造成其他不良反应。

3. 弹性止血带:弹性止血带是一种可以通过压迫血管来阻止血液流动的工具。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将弹性止血带绑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用于临时止血,并在后续的救治过程中逐渐松解。

四、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1. 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是进行急救止血的关键。

只有冷静的状态下,才能正确评估伤势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2. 避免感染:在进行急救止血时,要注意避免血液传播的感染。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在止血后及时清洗双手。

3. 不要过度压迫:虽然要用力压迫伤口来止血,但是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压迫造成其他损伤。

创伤救护技术--止血

创伤救护技术--止血

大小腿出 血:
压迫大腿根 部内侧腹股 沟中点稍下 方的股动脉 ,用两手拇 指重叠压住 搏动处,见 图示。
小腿出血 :
压迫大腿根 部内侧腹股 沟中点稍下 方的股动脉 ,用双手拇 指重叠压住 ,见图示。
足部出血 :
用双手拇指 分别按压内 踝与跟腱之 间的胫后动 脉和足背皮 皱中点的足 背动脉,见 图示。
绞棒止血法
五、加垫屈肢止血法

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 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 可采用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 可于肘窝或腘窝内放纱 布、棉花、毛巾作垫, 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 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 置。

注意点
1.快:速度快 2.上:压近心端 3.准:位置准 4.宜:用力适宜
5. 临时性:手压止血同时,应准备材料换用
其他止血方法 ,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 在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手压止血法。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是最常用、收效最快的控制四肢出 血的方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用消毒纱布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 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 循环为合适
四、止血带止血
注意事项



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3小时,每隔40-50分钟 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3分钟,放松期间应在 伤口处加压止血。 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与时 间。 解除止血带应视生命体征而定,若肢体坏死, 无需解除止血带。
充气止血带
常用血压计袖带,操 作方法比较简单,只 要把袖带绕在扎止血 带的部位,然后打气 至伤口停止出血。一 般压力表指针在 300mmHg(上肢)或 600 mmHg(下肢), 为防止止血带松脱, 上止血带后再缠绕绷 带加强(图4-37)。

创伤常用的急救技术

创伤常用的急救技术

创伤常用的急救技术创伤的治疗是从现场的一般急救开始。

如发生窒息,大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必须立即着手抢救。

对各种类型的创伤,妥善的急救处理能为后继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预防或减轻并发症,使病人能顺利治愈。

1、止血术目的:减少出血、维持血容量、缓解伤者的不稳定情绪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1)指压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3)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4)止血带止血法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

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2、包扎术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减少组织进进一步损伤,有助于伤口早期愈合。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1)绷带包扎部“8”字包扎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2)三角巾包扎②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②肩部包扎:适用于肩部有外伤的伤员。

②胸背部包扎:适用于前胸或后背有外伤的伤员。

②腹部包扎:适用于腹部或臀部有外伤的伤员。

②手(足)部包扎:适用于手或足有外伤的伤员,包扎时一定要将指(趾)分开。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一、止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1.加压包扎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这种方法急救中最常用。

2.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成四头带加压包,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臂部等较深伤口。

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

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窝内放置绵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固定。

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能使用,因此法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多或经其它急救止血无效者。

常用气囊止血带或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毛巾替代,称绞紧止血法。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止血带必须上在伤口的近心端,肘关节以下的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上臂,膝关节以下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大腿。

2.在上止血带前先包一层布或单衣。

3.上止血带之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流量。

4.应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用手压迫动脉于近端。

5.扎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好。

6.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

具体操作方法:橡皮带止血法: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左手拇食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带未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

绞紧止血法:先垫衬垫,再将带系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

二、包扎包扎在急救中应用广泛,其主要目的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

常用的材料有三角巾、多头带、绷带,亦可用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

【学习材料】创伤救护四大技术

【学习材料】创伤救护四大技术

【学习材料】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之止血毛细血管和较小的静脉出血,一般出血缓慢,可外撒止血散,如桃花散、花蕊石散、云南白药、如圣金刀散等,再用纱布、绷带包扎。

较大的静脉或动脉血管损伤出血,可采用加压包扎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紧急情况下还可采用临时指压止血法。

急救救护常用止血方法如下:1.指压止血法此方法适用于四肢及头面部的大出血抢救,但这毕竟是减少伤员失血挽救生命的临时应急措施,不宜长时间使用。

(1)头面部出血指压止血法:①颞浅动脉指压止血法:在耳前l 指处压迫颞浅动脉,可减少同侧头皮及额、颞部出血。

②面动脉指压止血法:在下颌骨咀嚼肌的前方,触到面动脉的搏动处,将面动脉压在下颌骨上,可止住同侧下半面部出血。

③颈动脉指压止血法:在胸锁乳突肌内侧,将颈动脉压向后方的颈椎横突上,可止住同侧头面部出血。

(2)肩部出血指压止血法:在锁骨上窝将颈动脉压在第l肋骨上,可止住肩部和腋窝部出血。

(3)上肢出血指压止血法:手;前臂、上臂中下段的动脉出血,在上臂中上段内侧,用拇指或四指并拢将肱动脉压在肱骨上即可.(4)下肢出血指压止血法;足部、小腿、大腿动脉出血,在腹股沟中点偏下方,用双手拇指或拳将股动脉压在股骨上即可。

2.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的静脉出血,先用无菌或干净敷料填塞伤口,外加消毒或干净纱布压垫,再进行包扎。

如继续出血渗透敷料,可再加敷料包扎,直至有效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动、静脉出血,但使用止血带止血要严格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操作方法:确定缚止血带部位,上肢缚于上臂上1/3处,下肢缚于大腿中上1/3处。

上止血带时先将患肢抬高,在上止血带的部位用软敷料或毛巾、衣服等垫好,若用橡皮管止血带止血,将止血带用手按住一头,拉长另一头缠绕肢体2周,在肢体外侧打结固定,利用止血带的弹性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若用气压止血带;缚上后则充气,直至有效止血.(2)注意事项:使用止血带,以出血停止为度,而不是越紧越好。

外伤的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止血详解演示文稿

外伤的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止血详解演示文稿
• 1、环形包扎法
将绷带做环形缠绕,第一圈环绕呈斜形,第二圈 与第一圈重叠,然后重复环绕,固定尾端。主要用 于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 如:颈部、手腕、额部等。
第36页,共48页。
绷带包扎法
• 2、螺旋形包扎
先环形包扎两圈,然后将绷带螺旋向上缠绕, 每圈应压住前一圈的1/3~2/3。主要适用于粗细相 差不大的地方。 如:上臂、躯干等处。
4、立即用指压止血法减缓出血势头 5、抬高伤肢,高声呼救,过渡到其它止血方法
6、在伤口局部加压包扎或填塞止血 7、检查末梢循环
8、在医疗监护下,迅速将伤员转送到医院进一步确定性治疗
第30页,共48页。
包扎
一、包扎的目的
二、包扎的具体要求
三、常用的包扎方法
第31页,共48页。
包扎
一、包扎的目的
• 1、保护伤口、减少污染; • 2、固定敷料和夹板的位置; • 3、减少出血、止痛、预防休克等; • 4、保护内脏、血管、神经等。
▪ 再用加压包扎法将伤口表面包扎起来
▪ 适用于颈部、臀部、大腿等处的较深大伤口
第24页,共48页。
2、关节加垫屈肢法
▪ 当伤口在肘窝、腋窝、腘窝时,将其加一棉垫 卷,然后屈肢加压包扎固定起来,达到压迫动 脉止血的目的
▪ 可疑骨折则不宜使用本法
第25页,共48页。
第26页,共48页。
三 、止血带止血法
• 蝴蝶式
将两块三角巾的顶角相连接打成外科结即成。
第46页,共48页。
第47页,共48页。
第48页,共48页。
一、止血的重要性
❖血液非常宝贵,是生命的源泉
❖血液占体重的.7%-8%,在成年人,
全身血液总量为4000~5000ml ❖失血量小于血液总量的10%(低于

创伤急救——止血包扎

创伤急救——止血包扎

绷带卷的应用
适用部位 前臂 上臂 大腿 小腿
简单螺旋形扎法
手臂受伤-用臂悬带承托 下肢受伤-承高受伤部位
绷带卷的应用
适用部位 肘部 膝部 足跟
人字形扎法
手臂受伤-用臂悬带承托 踝
8字形扎法
手臂受伤-用臂悬带承托 下肢受伤-承高受伤部位
〔1〕头前部止血
止血动脉:颞浅动脉
止血点:耳前方颧弓根部
止血方法:大拇指 出血一侧 颞浅动脉 压向骨面
〔2〕颜面部
止血动脉:颌下动脉 止血点:出血侧下颌骨内三分之一凹陷处 止血方法:四指托住下颌
大拇指压迫 出血一侧
〔3〕前 臂
止血动脉:肱动脉 止血点:出血一侧上臂中三分之一肱动
脉搏动点 止血方法:
创伤急救
——止血、包扎
创伤
外力 身体组织被破坏 开放性外伤 闭合性外伤
创伤种类
割伤 裂伤 刺伤 枪伤 挫伤、瘀伤 擦伤
创伤急救四大技术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出血分类
皮下出血 内出血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外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鲜红 喷射
暗红 涌出
鲜红 渗出
止血方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
血液循环受影响的征象
肢体皮肤苍白,后转为灰白或蓝色 肢体皮肤变冷 可能感到刺痛或麻痹 可能无法活动伤肢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远端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
使用三角绷带的一般原那么
张开成适当阔度 放上足够绷带及软垫 由身体自然空隙下穿过绷带 在伤肢于身体间、两腿间、关节部位放上软垫
三角绷带的应用
悬带
臂悬带
肩悬带
绷带卷的用途
固定敷料 施压止血 支持受伤部位
使用绷带卷的一般原那么

创伤急救止血

创伤急救止血

急救止血法人体受到外伤之后,往往首先看到出血。

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的7-8%(男占8%,女占7%)。

一个体重50公斤的男性,血液约为4000毫升。

失血总量达总血量的20%时,出现头晕头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肤色苍白、出冷汗及尿量减少等症状。

当外伤大出血时,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40%就会引起生命危险。

因此,止血是救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必须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

[禁忌证]1.需要施行断肢(指)再植者不用止血带。

2.特殊感染截肢不用止血带,如气性坏疽截肢。

3.凡有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止血带或休克裤。

一、外伤出血的分类及判断:1、内出血:一是吐血、咯血、便血、尿血,从而判断相关内脏有无出血;二是出现全身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脉搏快弱、以昏迷、呕吐、及胸、腹部有无肿痛,从而判断肝、脾、胃及脑颅内等重要脏器有无出血。

2、外出血:分为三种。

A: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以喷射状流出,失血量多,危害性大,若不立即止血,要危及生命。

B: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以非喷射状流出,如不及时止血,时间长,失血量大,也会危及生命。

C: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水珠状渗出,颜色从鲜红变暗红、失血量少。

多能自动凝固止血。

二、止血法: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压向骨方,以达到止血目的。

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外伤出血,是临时止血的措施。

(1)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耳屏上前方1.5cm 处,用拇指压迫颞动脉。

(2)颜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伤侧下颌骨与咬肌前缘交界处的面动脉。

(3)鼻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压迫鼻唇沟与鼻翼相交的端点处。

(4)头面部、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上。

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

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时间也不能太长,以免引起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

(5)肩、腋部出血:用拇指或用四指拼拢压迫同侧锁骨上窝,向下对准第一肋骨,压住锁骨下动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部位的止血法 1、颈动脉损伤
颈动脉损伤出血首先用指压止血,用大拇指压 迫出血的下段,再用无菌纱布填塞伤口,并迅速 拨打急救电话。转运时间长时,可用大块干净布 料或多条三角巾卷成团,压在出血部位。使伤病 人头部向出血侧侧屈,同侧上臂抬高,压迫颈部 ,用绷带或三角巾等经头及上臂缠绕固定。
2、腹股沟处股动脉损伤
1.伤口盖敷料 2.压迫伤口止血 (超出3厘米) 绷带加压包扎
3.检查血运 (不得过紧)
四、加压包扎止血法(间接压法)
间接压法 操作要点:见图3—11 1、伤病人卧位, 2、伤口有异物,如扎入身体导致外 伤出血的剪刀、小刀、玻璃片 3、保留异物,并在伤口边缘将异物 固定 4、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 不急!
• 症状:
1、轻微出血:无症状
2、严重出血:休克症状
一、指压止血法
• 用手指压迫出血伤口近心端的动脉, 以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 操作要求: 1、压迫点要准确; 2、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再出血为度; 3、压迫时间限定在10~15分钟内。
指压止血法
• 常用四个压迫点 1、颞浅动脉压迫点:头顶、额部大出
七、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以 上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方可选用止血带止血的方法。
操作要点: 1、肢体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正确:
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或大腿中上段 2、上止血带部位要有衬垫 3、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50分钟要放松3—5分钟 4、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 以减少出血
2、敷料要足够大,应超出伤口2.5厘米 。 3、敷料要尽量的厚,盖住伤口后,最后通 常要用绷带等包扎固定好。
如无敷料,直接 压迫伤口周围
如伤口有异物,在伤口周围压迫
三、加压包扎止血法(直接) 操作前尽可能先穿戴保护手套 1、检查伤口:掀开衣服时动作要轻 2、盖上敷料:面积超出伤口3厘米 3、压迫伤口:均匀、持续5~15分钟 4、抬高肢体:高于伤者心脏位置 5、加压包扎:渗血多时加盖敷料 6、检查血运:观察手指、足趾和脉搏
迅速用指压止血法止血,转运时间长时,用大块干净布料 或多条三角巾卷成团,压在出血部位,充分屈 曲髋、膝 关节压迫血管,三角巾将腿和腰部缠绕固定。
血 2、肱动脉压迫点:前臂及手大出血 3、桡、尺动脉压迫点:腕和手大出血 4、股动脉压迫点:下肢大出血
指压止血法
• 头顶部出血
指压颞浅动脉 脉
前臂和手出血 指压肱动脉
手指出血 指压指动
头、颈部指压止血(见图)
肢体指压止血法(见图)
• 下肢大出血 掌根用力压紧腹股沟中点的股动脉。
• 指压法注意点: 1.用于出血多的伤口 2.要准确掌握压迫点 3.压迫时间10~15分
四项基本急救技术
`
之一
止血篇
一、概括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 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 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 障碍、残 疾,甚至死亡。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 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创伤止血技术
在各种突发创伤中,常有外伤大出血的紧张场面。出血是 创伤的突出表现,因此,止血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 有效地止血能减少出血,保存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 因此,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 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然而,现场救护条 件较差,要想做到既能有效止血,又能因地制宜就便取材, 而且使用的止血方法又不会伤及肢体,平时就必须学习相关 的知识和技能,一旦遇到伤病人时,就能在现场井井有条地 实施救护。
五、加垫屈肢止血
对于外伤出血量较大,肢 体无骨折损伤者,用此法。 注意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 每隔50分钟缓慢松开3~5分 钟,防止肢体坏死。
1.上肢加垫屈肢止血 2.下肢加垫屈肢止血
六、填塞止血
对于伤口较深较大,出血 多,组织损伤严重的应紧 急现场救治。用消毒纱布、 敷料(如无,用干净的布料 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 加压包扎法包扎(图3—16)。 躯干部出血不能使用
(不得超过15分钟) 4.力度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
二、直接压迫止血
(一)敷料
• 敷料由沙布包裹棉花而成,是直接 盖在伤口上,用于止血、包扎的无 菌物品。
• 紧急情况下,没有现成的敷料,可 使用任何干净、吸水透气、无绒毛 的材料作临时敷料。如折叠手帕的 里层、刚刚洗好的毛巾、折叠的纸 巾等。
• 敷料的使用要求: 1、敷料要绝对或相对的干净(包括急救者 的手),尤其是盖在伤口的一面。
表带式止血带
布料止血带
Hale Waihona Puke 止血操作的注意事项1.首先要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采取哪 种止血方法。 2.大血管损伤时常需几种方法联合使用。颈动脉和股 动脉损伤出血凶险,首先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并及时 拨打急救电话。转运时间长时可实行加压包扎法止血 3.无论使用哪种止血带都要记录时间,注意定时放 松,放松止血带要缓慢,防止血压波动或再出血。 4.布料止血带因无弹性,要特别注意防止肢体损伤, 不可一味增加压力。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 %,大约每公斤体重拥有60~80毫升血液。
一、止血
• 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跌、撞、挤、 挫伤可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 肿、瘀斑(称皮下出血)。内脏损伤出 血(称内出血),外表看不见,出血量 往往较大,因而极其危险。血液从伤口 流出体外,称外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 根据血管损伤种类,外出血又分为动脉 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类。
1、动脉出血 血液鲜红色,自伤口向 外喷射(或一股一股冒出) 速度快、量多, 短期内 大量出血可危及生命 紧急!!! 指压止血是挽救伤病员 生命的关键,须联合包 扎止血等方法,并紧急 呼叫EMS。
2、静脉出血
• 血液暗红色,自伤口向外涌出(或徐徐 外流)速度稍慢,量中等。相对紧急!! 采用指压、包扎止血可达到止血目的。
3、毛细血管出血
• 血液自伤口渗出或滴出,颜色由鲜红转 暗红,出血量少,常自行凝固。这种出 血没有太大危险,只需用创口贴或敷料。
1、动脉出血:血液(鲜红色)呈搏动性喷 射出来。— 紧急!!!
2、静脉出血:血液(暗紫色)从伤口处徐 徐流出(或涌出)。— 相对紧急!!
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由鲜红转暗紫) 从伤口渗出(或滴出),常自行凝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