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学的兴起与衰落

合集下载

两汉经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两汉经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什么是经学我们要研究经学及其对后来者的影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经学。

经学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孔子所在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末年,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仕途受挫之后无奈返回鲁国,开始编订整理传统文献,这便是六经(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做,存在争议),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在此之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准研习儒家思想。

到了战国时代,儒墨两家并称显学,但是儒家的影响更大,六经已经被人们公认为经典。

但是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大量经书典籍失传,后来说的儒家经典,一般指后人经过口耳相传整理得到的儒学十三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所谓经学,就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当中的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的道理的学问。

经学中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两汉时期是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经学最昌盛的时代。

经学产生于西汉,而随后在汉代统治下共400多年中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统治者对教育不同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经学是怎么样逐渐演变的,期间发生了哪些标志性事件。

二、两汉经学的演变过程(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建立之初,随着秦朝专任法家治国的失败,儒、道两家的学说又开始活跃起来。

但是,由于当时外戚、功臣等的大力提倡,还由于道家“黄老之学”的“文武兼备”、“刑德并用”、“以法为符”、“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思想更有利于稳定汉初的政治形式并恢复汉初残败的社会经济,所以道家应时而成了汉初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汉初几十年道家政治的实行,的确使凋敝不堪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愿意像汉文帝、汉景帝那样“恭俭无为”、“贵柔守雌”了,他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武帝不仅要独揽大权,而且还要试图消除郡国力量过于强大这个内忧与匈奴侵边这个外患以建立“大一统”的汉帝国。

两汉经学概述:汉代经学为什么衰落?

两汉经学概述:汉代经学为什么衰落?

两汉经学概述:汉代经学为什么衰落?秦统一之后,法家思想一度占了上风,百家争鸣的局面宣告结束。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汉代秦而立,刘氏王朝鉴于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重新调整意识形态,使儒学又获得抬头的机会。

小吏出身的刘邦本来不喜欢儒生,但他即位之后,由于秦博士叔孙通帮他制定礼义,使他感到儒学有助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统治,遂改变对儒学的态度。

在他死的前一年,曾用太牢祭祀孔子。

汉惠帝废除“挟书律”,允许儒学在民间传授。

到文、景之世,朝廷有意识地搜寻经典,开献书之路。

文帝派晁错向伏生授《尚书》,设《诗》博士。

景帝时又立《春秋》博士。

经过汉初几任皇帝的扶植,儒学终于被立于学官。

汉代的儒学是以注释《诗》《书》《礼》《易》《春秋》等先秦儒家经书的形式出现的,故称为经学。

在汉代搜集到的儒家经典中,有一部分是儒生口授、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叫作“今文经”。

由申培公所出的鲁《诗》、辕固生所出的齐《诗》,韩婴所出的韩《诗》,伏胜所出的《书经》,高堂生所出的《礼经》,田何所出的《易经》,胡毋生和董仲舒所出的《春秋公羊传》,鲁申公所出的《春秋谷梁传》,皆属于今文经。

另一部分是散在民间、藏在墙壁中偶然被发现的经书。

这些经书用汉以前的文字即古籀文字成,故称为“古文经”。

据《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

”属于古文经的还有《毛诗》《逸礼》《周官》《费氏易》《春秋左传》等。

因依据的经书不同,汉代儒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派。

这两派不仅仅所依据的经书有文字上的不同,而且学术见解、学术风格也不同。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派的争论与消长构成了两汉儒学的基本内容。

汉初的几个皇帝虽然采取了一些扶植儒学的措施,但在政治思想上主要还是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儒学和儒生的地位并不高。

直到武帝,国力强盛,要求加强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儒学才真正受到重视。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诏举贤良方正极董仲舒像敢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

两汉经学的兴起与衰落

两汉经学的兴起与衰落

2011年5月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OCIAL SCIENCES·语言文学研究·收稿日期:2011-05-26作者简介:王爱青(1967—),女,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讲师,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与经济管理。

浅论两汉经学的兴起与衰落王爱青(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山东淄博255000)[摘要]两汉经学的确立、发展、衰微的历史发展过程体现了经学虽被立为官学,但仍逃脱不了由昌盛到衰落的历史规律性。

两汉时经学极盛,作为官方哲学的经学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学术思想现象,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领域传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经学;儒学;确立;衰微[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005-02经学是两汉主流的学术思潮。

既然是学术思潮就具有时代性,就有一个萌芽、产生、发展以及衰落的过程。

与先秦的原始儒学大不相同的是,两汉的儒学是以经学的形式呈现于世。

孔孟荀论道则从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的治国方式两个方面,为经学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两汉经学的兴起两汉经学是先秦诸子学之一的原始儒学随着其自身思想的积极演进而发展成为的儒家经学。

儒家学说在汉代以经学的形式出现,这与先秦原始儒学所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主要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首先,从内在理论上说,经典,顾名思义,其作者的身份和地位必须具有不容置疑性,尤其表现在“五经”即《诗经》、《尚书》、《礼》、《易经》、《春秋》。

这些都是上古三代的政治、历史、文学、宗教、制度等文献资料汇编,是儒家继承和弘扬上古三代的价值理想和完整价值观的系统理论存在形式,儒家思想就是随着整理和解释上古三代文献而产生的。

经典内容还具有真理性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性。

儒家经典不是简单的文字资料,而是中华民族发展积累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先秦诸子时代思想家们将自己投身于国家政治当中,力图使自己所在地国家国富民强,使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作用于现实社会。

国学 两汉经学介绍

国学 两汉经学介绍

国学两汉经学介绍经学是训解、阐发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起初,六经是孔子删定的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战国以降,又成为儒家学派授受的教本,并经师徒相传,形成众多的传记。

及至汉代,正式出现“经学”一词,《汉书》中有邹阳说“邹鲁守经学”。

汉武帝罢黜诸子传记博士,只立《五经》博士,《五经》遂成为治国的法典,孔学遂成为官学,儒学便一步步从包含革命性的原始儒学摇身一变,成为僵化的制度化儒学,匮乏创新却饱浸陈腐。

其后,南朝的“七经”,唐朝的“九经”,直至宋朝扩充为“十三经”。

由汉初至清末的2100年中,经部书籍不断增加,在《四库全书总目》达1773部20427卷,经学成为烦琐哲学。

正如经学专家周予同先生所说的那样,随着儒学的经学化和制度化,“就表面上看,孔子的思想,到这时期,似乎大发展了。

其实完全不然;因为汉朝所尊奉的孔子,只是为政治的便利而捧出来的一位假的孔子,至少是一位半真半假的孔子,决不是真的孔子。

”孔子的真相若何?他是一位实际的教育家;“他是一位不得意的政治思想家;他是一位专研道德问题的伦理专家。

”第一今文经学历经秦始皇焚书和项羽火烧咸阳后,刘邦入关,萧何努力收集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却未顾及《六经》典籍,当时的中国文化出现了断层。

汉初欲复兴儒家文化,只得求诸故秦博士记忆口颂和民间匿藏。

秦博士或官吏,如伏生、叔孙通、张苍、浮丘伯等口授,由汉初时人按通行的文字(隶书)记录下来的典籍,便是“今文经”,训释、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

因其时《乐经》已无人传授,也不见古文秘籍,汉初只有《五经》流传于世。

其一为《诗》,诗分三家,《鲁诗》传人为荀况弟子浮丘伯,《齐诗》传人为齐人博士辕固,《韩诗》传人为燕人博士韩婴。

其二为《书》,传人为济南博士伏生。

其三为《易》,传人为齐人田何。

其四为《礼》,传人为叔孙通、高堂伯。

其五为《春秋》,战国时即有“三传”,《左氏》无今文,《公羊》、《榖梁》创于战国而写定于汉初,属今文。

略论汉代今文经学的发展演变

略论汉代今文经学的发展演变

略论汉代今文经学的发展演变作者:曾艳曾庆硕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6期经是自西汉以后,经过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所认可的作为国家统治思想和培养士人官员的教科书,如《诗》、《书》、《礼》、《易》、《春秋》等。

而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适应某种需要而给经书作出的解释,就是经学。

经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综合性的学问集成,它无所不包(在汉代,所谓的文学就是经学),同时又是统治阶级内部进行思想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两汉时的经学是中国经学史上的早期阶段,也是经学产生的时代。

两汉经学主要是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严格说,西汉时期的经学是今文经学,这与东汉时期的古文经学有区别。

西汉末期,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批用先秦时期的古文字写成的经传,如《春秋左氏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等,这些经传后来被称为古文经。

此后,今、古文经学便开始了长期的斗争和融合。

纵观两汉,今文经学始终作为经学的正统而传于世。

一、今文经学的产生及其原因今文经学派是两汉间以儒家经书研究而形成的学派,它的出现需溯源至秦始皇的思想政策。

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除了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外,民间所藏的先秦百家之书尽皆焚毁,仅存官方所藏,也只有官方职司博士官者仍可研究阅读。

西汉初期,高祖时有陆贾著《新语》十二篇、文帝时有贾谊著《新书》等事,皆以儒学观念为基础。

朝廷也立儒经博士,承认儒学的正统地位,“《困学纪闻》云:后汉翟酺曰:‘文帝始置一经博士。

”’但为汉初统治阶级所推崇的、用以指导政治的是以道家为核心,融合了法家思想的“黄老之学”。

“考之汉史,文帝时,申公、韩婴以《诗》为博士,五经列于学官者,唯《诗》而已。

景帝以辕固生为博士,而余经未立。

”(《经学历史》·皮锡瑞·清)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这一措施标志着经学的正式成立。

汉武帝时经学开始昌盛并最终取代“黄老之学”而取得统治地位,原因有三:1、刘邦建立汉朝,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文景之治”,到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以后,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大为巩固,封建经济也发展起来。

简论两汉经学的发展演变

简论两汉经学的发展演变

博士, 因此汉初 的博士 又称“ 百家博 士” 。 由于博士们 用来传
[ 作者 简介]寿佳琦 , 男, 河南 开封 人 , 海南省博物馆 助理馆员( 海南海 口, 5 7 0 2 0 3 o
简论 两汉 经 学 的发 展 演 变
授弟 子的经 书是 当时通 行 的文字 ( 隶书) 写成 的 , 所 以 被 称 为 “ 今 文 经学 ” 以与 后 来 的 “ 古文经学” 相 区别 。 西 汉 经 学 的 历 史 主 要就是“ 今 文经学” 发 展 的历 史 。 汉 武 帝 以后 经 学 逐 渐 成 为 了获 取 利 禄 的 途 径 。两 汉 时 曾
在中国古代 的思想史上 , 历代著名的学者 大儒都博 通经典。他
们从 经书中学 习知识 , 并且适应 当时的政治需要 , 著书立说 , 对 经书做 出解释 , 阐述 自己的思想 , 进而利用经书 中的事例 、 观点
《 乐》 仁, 《 书》 义, 《 礼》 礼, 《 易》 智, 《 诗》 信也 。” 第二种 是“ 通 名 说” , 如章太炎在《 国故论衡 ・ 文学总论 》 言“ 案经者 , 编丝缀属 之 称。 ” 这里将 “ 经” 解 释为一切编纂 书籍 的通称 , 这是从“ 经” 文字 本义角度的说明。第三种是“ 专名说” , 其代表人物是清代的龚
表现形式 。
专名 , 而其它 的非经孔子所删订过 的书都不能称为经 。最后 一 种是 “ 文 言说” ,阮元和刘师 培为代表人物 ,他们将 “ 六经”
( 《 诗》 、 《 书》 、 《 礼》 、 《 易》 、 《 乐》 、 《 春秋》 ) 这种广义骈体文 的文 言
文称之为 “ 经” 。笔者则采用郑州大学杨天宇先生关于经 的解
释: “ 经 是 自西 汉 以 后 经 过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最 高 统 治 者 所 认 可 的 ,

研究“两汉经学”的演变历程,揭示皇权至上的“幕后把戏”

研究“两汉经学”的演变历程,揭示皇权至上的“幕后把戏”

研究“两汉经学”的演变历程,揭示皇权至上的“幕后把戏”继春秋战国到六国归秦,各方诸侯凭借其征伐来扩大各自属国之地,其间纵使有百家争鸣,可无“一家之言”被尊为立国之本,兴国之要。

可见,“诸子百家”被国家认可并推广的趋势仍尚未到也,同时集百家之精髓的“两汉经学”更是所处说起,“皇帝”、“皇权”等新的概念还处在萌芽的状态!引言公元前221年,嬴政灭六国后,“以王著称”不足以显示其功绩与尊荣,故改称“皇帝”,此乃“秦始皇”之由来。

同时秦始皇逐渐意识到“秦之强也,乃法家商鞅、李斯之故也”,于是坚持“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命丞相李斯广施法令于疆土,约束其民于身心。

秦始皇法家当道,其他百家(如:儒家、道家等)只能流离于街道,同时方士徐福、卢生者,凭借始皇有“长生不死”之念,乃上书行欺君之事,致使始皇大怒,焚书坑儒,百家思想损失掺重。

同时“沙丘政变”,胡亥赵高之人当权,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先入咸阳者王也”等暴乱事件。

先有百家典籍,后有百家齐放,此乃古人之智慧,时代之象征,简言之“单取一瓢”均有“半本论语治天下”之功效。

然“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古人智慧、自然之理被化为乌有。

百家争鸣个人有无“百家之论”无关紧要,然国家有无“治国之本”有大厦将倾之危。

然汉朝初建,百废待兴,古之典籍不存,乃急需有“一家之高论”化解朝廷之乱局,民间之潜祸,使王侯将相心悦诚服,百姓安居乐业,外邦朝贺之局面。

可见,汉朝在百家精髓中寻找“治国之本”如同“摸着石头过河”,有史料记载“两汉经学”从儒学中演变,杂糅于百家,从中的演变经历了文帝、景帝、武帝,乃至东汉桓帝。

借此我们从几位儒学代表人物入手,探析“两汉经学”的演变历程,揭示皇权至上的“幕后把戏”。

叔孙通讲儒学典籍叔孙通审时度势,汉高祖借儒制礼孔子创儒,孟子兴儒,儒家思想一路走来颠沛流离,却仍保精益求精,其内容整理有序,总称为“十三经”,分别为五经官学《诗》、《书》、《易》、《仪礼》、《春秋》(分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及《周礼》、《礼记》、《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中国经学中的经发展轨迹

中国经学中的经发展轨迹

中国经学中的经发展轨迹中国经学是中国古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发展轨迹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阶段。

1.先秦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先秦时期的经学主要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等经典文献。

在这个时期,经学主要关注社会的稳定和治理,强调君王的德行和礼仪的重要性。

例如,《礼记》中提倡以礼来调节社会关系,倡导君主要以身作则,以仁德来统治国家。

2.西汉时期(前206年-公元9年)至唐代(618年-907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高峰期。

西汉时期的汉朝学派注意到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出现了一些经济理论和政策。

例如,董仲舒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以中庸之道来治理社会,保障人民的生计。

而唐代的经学研究更加深入,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学著作。

例如,司马迁的《史记》中收录了一些经济学的内容,批判了财政税制的弊端,并提出了和发展经济的建议。

3.宋代(960年-1279年)至明清时期(明代1368年-1644年,清代1644年-1912年):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的转折点,经济学开始独立成为一门学问。

程颐、程颢兄弟是宋代经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强调研究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充天监物”、“皇天之理”的观点,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明清时期,经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经济学经典著作。

例如,明代的王守仁提出了“庶物至大者物生,庶物至多者物困”等规律,强调经济的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中国经学的发展轨迹从关注社会治理和君主德行开始,逐渐研究经济的规律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经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朝代中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和观点,但都试图探索经济发展的规律,指导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实践。

近代以来,中国经学受到了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开始研究中国特色的经济问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和理论支持。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两汉经学是中国国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经学对后世的国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经学的起源、两汉时期经学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经学的起源经学起源于古代的文献学。

在古代,文献保存和传承主要通过口头传授,随着文字的出现,文献逐渐被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了古代文献学。

而经学正是在古代文献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汉时期经学的特点两汉时期的经学主要以儒家经典的研究为主要内容。

尤其是《五经》是当时经学研究的核心。

其中《尚书》、《礼记》、《周易》、《诗经》、《春秋》被看作是儒家经典中最为重要的五部经书。

同时,两汉时期的经学家注重对经典的解释和阐释,推崇儒家传统的解经方法,注重经文的通读、分析和解释。

两汉时期的经学家注重学术研究而非仅仅注重仪式礼节等方面。

一方面,两汉时期经学家提倡通过学术研究来弘扬儒家思想,推广儒家经典,同时也倡导通过学术研究来改变社会风气,提倡道德伦理。

另一方面,两汉时期的经学家以经学为职业,严肃认真地对待经学研究,追求学术的卓越和创新。

尤其是刘向、杨雄等经学家的学术研究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学问性。

两汉时期经学的代表人物在两汉时期,有许多杰出的经学家,他们对经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两汉时期几位著名的经学家及其贡献:1.董仲舒(179BC-104BC):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经学家,他将儒家经典与道家思想相结合,主张以天道为依据来治理国家。

他对经学的研究极其深入,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学说,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增长知识。

2.扬雄(53BC-18AD):扬雄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他注重对经典的研究和阐释。

他在《法言》中提出了“才子论”和“状元论”,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的和平。

3.刘向(AD4-AD23):刘向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他在经学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经经的研究进行了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并在《说苑》一书中对古代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两汉经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两汉经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什么是经学我们要研究经学及其对后来者的影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经学。

经学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孔子所在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末年,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仕途受挫之后无奈返回鲁国,开始编订整理传统文献,这便是六经(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做,存在争议),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在此之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准研习儒家思想。

到了战国时代,儒墨两家并称显学,但是儒家的影响更大,六经已经被人们公认为经典。

但是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大量经书典籍失传,后来说的儒家经典,一般指后人经过口耳相传整理得到的儒学十三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所谓经学,就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当中的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的道理的学问。

经学中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两汉时期是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经学最昌盛的时代。

经学产生于西汉,而随后在汉代统治下共400多年中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统治者对教育不同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经学是怎么样逐渐演变的,期间发生了哪些标志性事件。

二、两汉经学的演变过程(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建立之初,随着秦朝专任法家治国的失败,儒、道两家的学说又开始活跃起来。

但是,由于当时外戚、功臣等的大力提倡,还由于道家“黄老之学”的“文武兼备”、“刑德并用”、“以法为符”、“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思想更有利于稳定汉初的政治形式并恢复汉初残败的社会经济,所以道家应时而成了汉初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汉初几十年道家政治的实行,的确使凋敝不堪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愿意像汉文帝、汉景帝那样“恭俭无为”、“贵柔守雌”了,他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武帝不仅要独揽大权,而且还要试图消除郡国力量过于强大这个内忧与匈奴侵边这个外患以建立“大一统”的汉帝国。

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能延续数千年之久?

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能延续数千年之久?

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能延续数千年之久?导语:一提到汉代映入大家脑海的不是文景之治国家富强的局面,就是汉武帝马踏匈奴辉煌的盛世场景。

但是大家很容易忽略汉朝在文化领域出现的一场著名争论——经今古文之争。

这场争论虽然不像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平定匈奴那样让人热血沸腾。

但是它却在悄无声息之中改变着整个历史的格局。

这场争论从汉高祖时就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戊戌变法时期,持续长达两千多年。

即使到了现代,我们的思想仍然悄无声息的受着今古文之争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从头到尾讲述一下今古文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古文经书一、秦始皇焚书坑儒——经今古文之争的罪魁祸首。

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大一统局面,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规定凡是六国史书和诸子百家,除了博士官能够收藏之外,其他人一律焚毁,不得私藏。

并且坑杀了一些方士儒生。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也就成为今古文经之争的罪魁祸首。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在秦始皇下令焚烧儒家作品之后,很多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就此失传。

因此在秦代没有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

在汉初流传的儒家经典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保存下来:•途径一(今文经的来源):饱学儒家经典的老儒通过背诵记忆的方式,用当时流行的文字(隶书)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这也就是今文经产生的主要途径。

因为秦朝存在时间并不长,只有30多年的时间。

因此它的短命而亡为今文经能够保存下来提供了可能性。

•途径二(古文经的来源):在秦朝焚书坑儒之前,一些儒生把儒家经典埋藏起来,在秦朝灭亡之后,这些儒家经典又得以重见天日。

话说,他们埋藏的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有把书藏在墙缝里的,也有把书藏在地底下的。

总之,都是藏在一些犄角旮旯,很难让人发现的地方。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笃信法家思想的秦代和注重儒家思想的汉初,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汉初的崇尚儒术和推崇儒家经典,使得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汉代鼎盛时期,儒家思想更是达到了顶峰,汉代经学成为当时社会学术的主流思想。

汉代经学是在汉初就开始萌芽的儒家学派,经学的产生源于《周礼》、《礼记》、《尚书》等古代文献的解读探究。

汉代重视经学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江山已经统一,治国思维成为了重要议题,另一方面是因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多人认为佛教和儒家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产生了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追捧。

汉代经学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南阳董仲舒所发起的新学,在此基础上,大将军霍光于元狩五年推行“儒术之奏”,制定了以孔子故里为主要考试地点的“明堂之试”,标志着经学正式成为了汉朝的官方学说,此时汉代经学的教义为“天人合一”、“王道得天”等思想。

“天人合一”意味天命与人事互通,天地万物皆相连通,而“王道得天”意味着君王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以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阶段为汉景帝时期的古文运动,宫廷中出现了多位执政者,如张汤、张释之等,他们强调“章句义”。

他们通过对《尚书》等经典文献的详细注解及解读来探究古文内在的含义,极大地丰富了经学的内涵。

第三阶段是东汉时期的黄老学派兴起,初唐时为“道孙派”,唐玄宗时改称黄老,该派学派规定了儒家思想中的“二气说”,即“道气与阴阳之气”,认为万物都是由这两种气交互而生。

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后来的文化推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达到明朝。

就汉代经学思想内涵而言,经学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同时更是主张“中庸之道”,认为各种事物都应当有所节制。

他们科学地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且提出“至诚”、“尊贤”“愧于言”的治学方针。

在此意义上,经学的宗旨不仅是为社会服务,而且更是强调道德和个人修养。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其教义之深刻和贡献之重要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汉书·艺文志》看汉代经学之流变

从《汉书·艺文志》看汉代经学之流变

从《汉书·艺文志》看汉代经学之流变作者:马琨,严令耕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第3期马琨1,严令耕2(1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陕西咸阳712082;2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46)关键词:《汉书·艺文志》;汉代经学;流变摘要:《汉书·艺文志》是我国首部史志目录,它以目录体的独特形式对汉代经学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深入的历史性总结。

本文特以此作为研究汉代经学的切入点,考据所涉及的经学源流、发展和演变,以期对汉代经学的起源、发展、特点、价值等做一全面系统的梳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0)03-0158-03中国学术史源远流长,其研究方法和形式也丰富多样,而就学术史研究要素而言,主要在于“学者和著述”二者。

史传重在记载“学者”,而目录则重在记载“著述”。

“艺文志”是我国纪传体史书中记载当代图书典籍的目录。

班固之《汉书》首着《艺文志》而成为我国首部史志目录,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性图书目录。

经学,原是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在汉代,经学是学术的主流。

汉代学者们把经书及其传记作为真理的载体,加以解说、发挥,从中研读出适合统治者实现大一统政治需要的思想。

《汉书·艺文志》作为《汉书》十志之一,是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正如余嘉锡所言:“目录者,学术之史也。

”《汉书·艺文志》以目录体的独特形式对汉代经学的著述做了系统、全面的历史性总结,通过《汉书·艺文志》的研究,我们可以窥探到汉代经学的发展源流,了解到经学发展与演变的轨迹与特点。

1 汉代经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任一学术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关于经学的历史演变与分类

关于经学的历史演变与分类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

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

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了《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

(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作,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

不过一致的方向是同意孔子主导了编辑地位,原始文本则非孔子原作。

)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

秦代即设有博士官,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于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之外,其它几未能幸免于难。

汉代起初高祖刘邦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

因为文字、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上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坏孔子宅,从旧宅墙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即官方皇家图书馆);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几篇《尚书》。

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发展脉络

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发展脉络

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发展脉络(一)西汉今文学:发生在西汉,就是所谓的“今文十四博士之学”,在西汉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在学术界有独尊之势,后来古文学的暴兴,和郑玄、王肃混乱家法,今文学便逐渐衰落。

延到曹魏、西晋,因为战乱和胡祸的过烈,连仅存的章句传说也随兵灾而消灭了。

一直到清代的中末页,由于社会政治、学术等各方面趋势的汇合,于是这骸骨似的今文学忽而复活,居然在学术界有“当者披靡”的现象,当时所成为常州学派、公羊学派,就是这西汉博士的裔孙。

现在清覆亡已16年,但这今文学的余波影响依然在学术界存在着,并且似乎向新的途径发展着。

西汉今文学以孔子为政治家,以六经为孔子致治之说,所以偏重于微言大义。

其特色为功利的,而其流弊为狂妄。

东汉古文学:发生在西汉末年,到了东汉,由于今文派自身的腐化和古文派大师的努力,大有取今文学而代之之势。

郑玄、王肃虽说混淆家法,但究竟祖袒古文学。

所以魏、晋时代,今文学亡灭,而古文学反日趋于发扬开展。

后来六朝的南北学,隋、唐的义疏派,虽然虚实繁简不必尽同,但立场与古文学却无差异。

一直到北宋庆历以后,经学上的怀疑学派——宋学崛兴,于是这正统派的古文学暂时衰歇。

但明代末期,因为姚江学派流于虚妄,和清廷思想压迫政策的实现,于是顾炎武扛了“舍经学无理学”的大旗来复兴古学。

清代三百年学术界的权威,便被这一派独占;所谓以惠栋为领袖的吴江派和以戴震为领袖的皖派,都同东汉古文学有着血统的关系。

东汉古文学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书,所以偏重于名物训诂,其特色为考证的,流弊为繁琐。

宋学:宋学的怀疑精神,唐代经师如啖助,赵匡,陆淳辈已开端绪,但这种风气的盛行不能不说是在北宋庆历以后。

到了南宋,因为研究方法的不同,虽可分为以朱熹为领袖的归纳派,以陆九渊为领袖的演绎派,和以叶适、陈傅良为领袖的批评派三派;但前两派立足于哲学的见解,以理欲心性为研究对象,而借助于经学的解释却并没有不同。

经学的演变与衰落

经学的演变与衰落

经学的演变与衰落作者:于广跃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23期摘要:儒家的经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文化、学术和思想现象,是智慧的一种表达方式。

本人从经学的演变以及衰落两方面来对汉代经学做出一个总体的概括。

将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以及谶纬是如何融合在一起。

以及经学衰落的各方面的原因总结整理出来。

为经学的演变与衰落作出一个整体的判断。

关键词: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一、经学的演变两汉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但是古文经学在民间只是用来解释儒家的经典,而在政治社会的地位以及人们思想中的作用来说,并不具有经学的特征,进而它可以被视为两汉经学史的一部分,但却并不能被看做是“经学”。

在汉代,今文经学的经义才是社会政治、立法、行政、文化、思想必须遵循的唯一准绳,因此对今文经学学习优秀的人才可以入仕做官。

由此可见今文经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学。

最早成为显学的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公羊春秋》学。

之所以岂能在武帝时期首先成为显学,是因为它适应了武帝的中央集权的需要。

武帝当时需要消灭割据势力的诸侯,同时还要对权贵的违法乱纪进行打击,并且要建立加强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新王朝。

尤其强调“大义灭亲”。

要在宗法亲情内部严肃纲吉的法治精神。

而在社会层面,则主张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

而董仲舒的《公羊春秋》恰好抓住了社会的要害之处。

因此在武帝时期,董仲舒及其《公羊春秋》得到了推崇。

到了宜帝时期,社会逐渐平稳。

而在武帝时期崇尚法制的《公羊学》,特别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这种矛盾则需要用礼治来缓冲。

所以在宜帝时期,鲁学的《谷梁春秋》收到了重视。

在《公羊》与《谷梁》之争中,宣帝站在了谷梁的阵营。

虽然《公羊》与《谷梁》都是对《春秋》的解读,但其侧重点不同。

《谷梁》更侧重于礼治,而《公羊》则更侧重与法治。

因此在宣帝时期,举国上下奉行了复古与礼制。

宣帝之后,社会上引发了神学的思潮。

京房的《易》学在此期间作出了重大的影响。

导致“谶纬”在经学中引起了逆流。

简论两汉经学的发展演变

简论两汉经学的发展演变

简论两汉经学的发展演变
答: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顺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已经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地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流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汉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经学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皓日中天—独尊地位的确立·两汉经学·两汉经学的异同

皓日中天—独尊地位的确立·两汉经学·两汉经学的异同

皓日中天—独尊地位的确立·两汉经学·两汉经学的异同皓日中天—独尊地位的确立·两汉经学·两汉经学的异同西汉、东汉经学的发展各具特色,自儒家独尊,今文经学的建立,到古文经学的兴起,以至今、古经学合流,然后逐渐趋于衰微,一是由于政治的变迁,一是受学术内在规律的影响。

因此,两汉在经学的研究上有了很大的不同。

总的来看,有如下差异:西汉尚今文,东汉重古文今古经学之分,最初起于文字不同。

当时今文指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是指先秦的古文而言。

西汉立于学官的都是今文经学,本无今古经学的问题。

到了刘歆倡导古文经,移让太常博士书,欲立《毛诗》、《左氏春秋》等博士,才有古、今经学的论争。

古今经文本只是文字不同,到后来,连解经也有了很大差别。

所以许慎在《五经异同》中,把五经分为古今经来研究。

又因为今、古经文家法、师法不同,因此主张也相去甚远。

廖平《古学考》总结说:“今学祖孔子,主《王制》;古学祖周公,主《周礼》。

今学为孔子晚年之说,古学为孔子壮年之说。

今学为经学派,古学为史学派。

今学出齐鲁,古学出燕赵。

今学守专门,古学多异说。

”这些区别到后来发展为争执,甚至演变为意气用事,古文学家诋今文经学“口说无凭”,今文学家则斥古文学家为“向壁虚造”。

彼此攻讦,久久不息。

今文尚微言大义,古文多章句训诂西汉说经偏重于微言大义,讲求经世致用,如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诗经》当谏书,治一经就要发掘出经书中能为当世所用的政治观点和 ... 。

东汉的经师则多致力于章句训诂,许多经学大师也是训诂的高手。

许慎、马融、郑玄在经义训诂上都达到高峰,后人称名物、训诂之学为汉学,原因就在于东汉经师在训诂上的成就在历代学术中是独树一帜的。

贾逵(30—101),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经学家,著有《经传义诂》,有“通儒”之称。

西汉经师多专一经,东汉经师多才博通西汉前期因经学初兴,经籍流行不广,加之经师多重微言大义的发掘,因此一般经师仅专守一经,罕能兼通,像申培既通《诗》又通《春秋》,韩婴《诗》、《易》双通的为数极少,能五经皆通的,仅夏侯始昌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5月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OCIAL SCIENCES·语言文学研究·收稿日期:2011-05-26作者简介:王爱青(1967—),女,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讲师,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与经济管理。

浅论两汉经学的兴起与衰落王爱青(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山东淄博255000)[摘要]两汉经学的确立、发展、衰微的历史发展过程体现了经学虽被立为官学,但仍逃脱不了由昌盛到衰落的历史规律性。

两汉时经学极盛,作为官方哲学的经学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学术思想现象,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领域传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经学;儒学;确立;衰微[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005-02经学是两汉主流的学术思潮。

既然是学术思潮就具有时代性,就有一个萌芽、产生、发展以及衰落的过程。

与先秦的原始儒学大不相同的是,两汉的儒学是以经学的形式呈现于世。

孔孟荀论道则从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的治国方式两个方面,为经学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两汉经学的兴起两汉经学是先秦诸子学之一的原始儒学随着其自身思想的积极演进而发展成为的儒家经学。

儒家学说在汉代以经学的形式出现,这与先秦原始儒学所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主要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首先,从内在理论上说,经典,顾名思义,其作者的身份和地位必须具有不容置疑性,尤其表现在“五经”即《诗经》、《尚书》、《礼》、《易经》、《春秋》。

这些都是上古三代的政治、历史、文学、宗教、制度等文献资料汇编,是儒家继承和弘扬上古三代的价值理想和完整价值观的系统理论存在形式,儒家思想就是随着整理和解释上古三代文献而产生的。

经典内容还具有真理性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性。

儒家经典不是简单的文字资料,而是中华民族发展积累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先秦诸子时代思想家们将自己投身于国家政治当中,力图使自己所在地国家国富民强,使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作用于现实社会。

儒家王道思想经历了“礼坏乐崩”和各国统治者的多次婉拒之后,适应了汉王朝政治统一需要,进而逐步使用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高居显学,成为官方哲学和意识形态。

《五经》的文字内容毕竟有限,但因其内涵丰富,内容涉及广泛,有继续发挥和学习的必要性。

要使有限的经书文字提供无限的理论资源,这必然要通过继续注释、解释经典达到其多意性。

孔孟荀都通过解释经典继承五经的文化沉淀和总结,且为后世的儒家思想者提供了阐发自己思想的路径,注经解经,后辈相继效仿。

其次,从外在表现上说,汉代儒家经学的兴起不仅是原始儒学自身思想的积极演进,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由于秦王朝彻底的执行法家的治国政策,实行严刑酷法,丧失民心。

“焚书坑儒”导致文化断层,使得统一六国的秦王朝迅速灭亡。

汉王朝以秦为前车之鉴,通过运用汉初的黄老无为思想,使民众从无休止的战乱中休养缓冲过来,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复苏和发展。

并且汉统治者认识到政治上必须通过道德教化来收拢民心,巩固统治者的权威。

而儒家的思想理论和治国之道则能帮助汉王朝达成长治久安和稳定民心的政治目的。

在社会众多的思想流派中,只有儒家能够让汉王朝得到最迅速的扩大和发展,而汉王朝对儒家学说的需要和认可也成为经学地位确立的外在推动力。

儒学的复兴和经学的兴起过程复杂,众多儒士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在汉初黄老盛行的政治中,叔孙通提出“舍桴鼓而立一王之仪”(《佛陆朱村叔孙传》),根据儒家思想为汉朝制订了一套朝廷礼仪,为儒学的复兴和经学的兴起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而陆贾以“行仁义、法先圣”和“长久之术”谏言,在叔孙通的基础上加强了经学实用性和政治性的进谏(《肆陆味刘叔孙传》);贾谊则提出“定制度、兴礼乐”的主张,构架出一整套实用的治国方略,这些都潜移默化的被统治者的接受,这都为经学的兴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尊崇效法尧、舜、文王、武王等先圣,以“六经”为主要教学内容,综合儒家、法家、阴阳家以及秦汉之际方士神秘汉化的“阴阳五行”学说,吸纳和融合了法、道、阴阳各家的经典思想和民间信仰,5构建起以神学为基础的新儒学,巩固汉朝的统治。

后来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政权与经学相结合,儒生与士族相结合,使经学正式被确立为官学,宣告儒学成功复兴,使经学在汉代具有的最深厚的社会政治根基,立于不败之地。

经学被确定为官方意识形态之后,借助当时盛行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行政途径,使儒家思想再次盛行于世。

而经学被立为显学,也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在经学兴起的汉代,五经成为当时社会公认的经典,它不仅是上古三代文献的集结,也是儒家圣人思想体悟升华而形成经典诠释。

第二,由于经学官方的地位突显,标志着统治者对儒家经典的认可,并且经典作为上古三代文化和文明的精华,能够以官方的形式得以传承和传播,意义重大。

第三,汉武帝时确立五经博士,使得儒家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社会理想得到了标榜,更多的有志青年可以通过学习儒家思想和经典来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和伟大抱负。

第四,儒家经学所确立的圣人的道德修养价值、儒家王道治国思想的精神追求、以及儒家正确的人生观、处世观,都成为儒家士人追求自我实现的基本信念和最初目标。

最后,两汉经学的兴起和地位的确立,同时确立了中国传统文明的一套基本的系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后世经学的演变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二、两汉经学的衰落经学的显学地位确立以后,先后经历了剧烈的学术思想浪潮。

先后有注重师法、家法和阴阳灾异说经的今文经学;重考据、训诂的古文经学;以及掺杂古人神学迷信观念和宗教心里的谶纬神学。

这三种经学学术思想在两汉并称三大经学思潮。

随着三大思潮的影响两汉经学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首先,自汉武帝初至汉成帝末年,今文经学极盛阶段;其次,汉哀帝初至东汉明帝末年,今古文对立表面化及谶纬兴起直至极盛阶段;再次,自章帝初至和帝末年,古文增强声势、今文趋于衰落,及二者于对立中开始走向融通的阶段。

两汉经学的三大思潮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斗争、相互碰撞,使得两汉经学的学术活跃性和创新性空前加强,在经学成为汉代官方哲学领导学术主流的同时,也为其他各家融入官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经学学术思潮空前活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历史事件终究要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事件都有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经学发展也是如此。

自汉安帝初至东汉末年,两汉的经学进入了总结和集大成阶段。

处在官学地位的今文经学大势已去,难再呈现当年思想繁荣的景象,东汉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应该算是何休了,他作《春秋公羊解诂》注《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为今文经学楷模。

而古文经学的集大成者非郑玄莫属了,他师承诸位大师,注遍群经,今古文道通为一,以注重字句训诂的古文经学为宗,同时将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附于古文经学之上,不在固守一家一学之说,而是兼综百家、融会贯通。

郑学兴盛,一方面标志着今古文经学之争的终结,另一方面也为两汉经学的衰微埋下了伏笔。

两汉经学思想发展到顶峰之后,还没有享受登峰的愉悦,随着社会风气的败落,经学思想也随之开始衰微没落,直至魏晋玄学之风兴起。

东汉社会严重的政治危机,儒学的官学功能得不到基本的发挥,失去了个人价值的儒士们,只能将情志寄托于道家思想,回归本源,向往大自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不满。

立于汉代官学的经学有由极盛转向衰落,在理论上探讨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首先,社会动荡,战乱频繁。

任何的学术思想的发展都需要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战乱的时代不能延续兴盛的学术思潮。

当人民的生命和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思想只能先行让路了。

东汉后期开始的战乱导致了大量的经典文献损毁,使得今文经学的部分师承和家法断层,国家无暇顾及思想学术,这是经学衰败的客观现实。

永嘉之乱和王敦之难直接导致了今文经学家法消、师法遂绝。

其次,东汉政权的动荡不安也是经学衰微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权稳固是经学思想活跃的基石,是经学顺利发展的政治保障。

儒士的使命是将上古三代的制度适用于现世,实现儒家王道的崇高理想和政治制度,达到学以致用。

而东汉末的政权衰落不稳固,直接导致经学失去政治权力的支持和支撑,维系经学的社会力量削弱了,从而使经学官学地位也就随之削弱。

再次,王肃之学的兴起成为经学衰落的另一个催化剂。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经书地位登顶。

经书的地位和内容不许任何人提出怀疑和批评,就连对经书的解说也成为不能改变的家法与师法,形成强大而僵化的思想体系。

东汉末年郑学说占了经学学术统治地位,王肃通过伪造《孔子家语》、《孔丛子》等书籍,欲借圣人之口,发挥他的治国思想和治国理念。

王肃之学作为一种兼通今古文家法的学术形态,与郑学的对立而相标榜,有一定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当时的学者埋头于郑王两家经学之争,而忽略了经学被立为官学的真正意义。

经学的衰落不仅有外在社会环境和政权的影响,也有经学内部的思想原因。

首先,从学术角度上来说,西汉着重义理层面直至注重训诂层面,从今文经学向古文经学转向,以至于使经学沉溺于文字训诂等小学功夫,失去儒学思想中的大道之学的精神活力。

加之注经出现极端繁琐、僵化、不注重精神实质的现象,失去经学的学术活力。

其次,经学在自身的学术思想上有矛盾,五经是上古三代的王道制度虚无传说,没有形成实用的定论。

因此,现实的政治制度是没法完全遵从这种不定论的经学。

但是,儒者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又必须遵守儒家的王道理想和政治制度,这就是经学和儒者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在。

三、总结经学衰落是历史的必然过程,也是盛极而衰的自然现象。

天下思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经学两汉处于显学的高位上,一种统治思想长期占领主流位置,这种高调的传播和继承就必然会导致后生对其思想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差异,形成自己的学说,这是一种任何学术派别在历史上出现的必然规律。

两汉经学为封建政权提出了传统社会所尊奉的基本伦理道德理念,明确了封建制度下的历史观、天道观和价值观。

两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无一例外的按照汉代的套路治理国家,遵从两汉经学所提出的封建制度和传统巩固自己的王权统治。

因此,两汉经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两汉经学的衰落,不是经学的消亡,而是经学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延续的新开始。

(责任编辑:宋绪芬)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