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题(十) 三角形中线段的相关应用(含微专题4)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NG XIAO KE TANG
类型3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应用 5.(1)如图,在△ABC中,D,E,F是边BC上的三点,且∠1= ∠2=∠3=∠4,以AE为角平分线的三角形有 △ABC和△ADF ; (2)如图,若已知AE平分∠BAC,且∠1=∠2=∠4=15°,计算 ∠3的度数,并说明AE是△DAF的角平分线.
湖北世纪华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ING XIAO KE TANG
数学 第9章 多边形 微专题4 等面积法及其应用
小专题(十) 三角形中线段的相关应用
MING XIAO KE TANG
等面积法及其应用 【例】如图,在△ABC 中,AB=2,BC=4.△ABC 的高 AD 与 CE 的比是 多少?
解:∵S△ABC=
MING XIAO KE TANG
3.如图,△ABC的三边的中线AD,BE,CF的公共点为G,且 AG∶GD=2∶1.若S△ABC=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4 .
MING XIAO KE TANG
4.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 1
(1)如图1,若S△ABC=1,则△BEF的面积为 4 ; (2)如图2,若S△BFC=1,则S△ABC= 4 (提示:对比第(1)问,先作辅 助线).
MING XIAO KE TANG
解:∵AE平分∠BAC, ∴∠BAE=∠CAE. ∵∠1=∠2=15°, ∴∠BAE=∠1+∠2=30°. ∴∠CAE=∠BAE=30°, 即∠CAE=∠4+∠3=30°. 又∵∠4=15°,∴∠3=15°.∴∠2=∠3=15°. ∴AE是△DAF的角平分线.
MING XIAO KE TANG
小专题(十) 三角形中线段的相关应用
类型 1 三角形高的应用
1.(等面积法的变式应用)如图,在 Rt△ABC 中,∠ABC=90°,
点 D 沿 BC 自 B 向 C 运动(点 D 与点 B,C 不重合),作 BE⊥AD 于点
E,CF⊥AD 于点 F,在 D 点的运动过程中,试判断 BE+CF 的值是否
发生改变?
解:由 S△ABC=S△ACD+S△ABD,得
12AB·BC=12AD·CF+12AD·BE=12AD·(CF+BE). ∵△ABC 的面积不变,且点 D 由点 B 运动到点 C,AD 的长度逐渐变大,
∴BE+CF 的值逐渐减小.
MING XIAO KE TFra Baidu bibliotekNG
类型2 三角形中线的应用 2.如图,已知BE=CE,ED为△EBC的中线,BD=8,△AEC 的周长为24,则△ABC的周长为 40 .
MING XIAO KE TANG
2.如图,AE 是△ABC 的中线,EC=6,DE=2,则 S△ABD∶S△ACE 的值
2
为 3.
归纳:两个三角形同高或高相等时,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
MING XIAO KE TANG
3.如图,在△ABC 中,AB=AC,DE⊥AB,DF⊥AC,BG⊥AC,垂
足分别为 E,F,G.求证:DE+DF=BG.
证明:连结
AD,,∵S△ABC=S△ABD+S△ADC,,∴
1 2
AC·BG=
1 2
AB·DE+
1 2
AC·DF.,又∵AB=AC,,∴BG=DE+DF.
归纳:遇到垂线时,先观察垂线是否在 某个三角形中,若不在,需要连结辅助 线,将垂线放到一个三角形中去,然后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换算.
MING XIAO KE TANG
1 2
BC·AD=
1 2
AB·CE,,∴4AD=2CE.,∴AD∶CE=2∶4=1∶2.
归纳: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底边与底边上的高成反比,即 AD·BC=AB·CE.
MING XIAO KE TANG
1.如图,在△ABC 中,AC=8,BC=6,AD,BE 分别是边 BC,AC 上的
39
高,且 AD=6.5,则 BE 的长为 8 .
类型3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应用 5.(1)如图,在△ABC中,D,E,F是边BC上的三点,且∠1= ∠2=∠3=∠4,以AE为角平分线的三角形有 △ABC和△ADF ; (2)如图,若已知AE平分∠BAC,且∠1=∠2=∠4=15°,计算 ∠3的度数,并说明AE是△DAF的角平分线.
湖北世纪华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ING XIAO KE TANG
数学 第9章 多边形 微专题4 等面积法及其应用
小专题(十) 三角形中线段的相关应用
MING XIAO KE TANG
等面积法及其应用 【例】如图,在△ABC 中,AB=2,BC=4.△ABC 的高 AD 与 CE 的比是 多少?
解:∵S△ABC=
MING XIAO KE TANG
3.如图,△ABC的三边的中线AD,BE,CF的公共点为G,且 AG∶GD=2∶1.若S△ABC=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4 .
MING XIAO KE TANG
4.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 1
(1)如图1,若S△ABC=1,则△BEF的面积为 4 ; (2)如图2,若S△BFC=1,则S△ABC= 4 (提示:对比第(1)问,先作辅 助线).
MING XIAO KE TANG
解:∵AE平分∠BAC, ∴∠BAE=∠CAE. ∵∠1=∠2=15°, ∴∠BAE=∠1+∠2=30°. ∴∠CAE=∠BAE=30°, 即∠CAE=∠4+∠3=30°. 又∵∠4=15°,∴∠3=15°.∴∠2=∠3=15°. ∴AE是△DAF的角平分线.
MING XIAO KE TANG
小专题(十) 三角形中线段的相关应用
类型 1 三角形高的应用
1.(等面积法的变式应用)如图,在 Rt△ABC 中,∠ABC=90°,
点 D 沿 BC 自 B 向 C 运动(点 D 与点 B,C 不重合),作 BE⊥AD 于点
E,CF⊥AD 于点 F,在 D 点的运动过程中,试判断 BE+CF 的值是否
发生改变?
解:由 S△ABC=S△ACD+S△ABD,得
12AB·BC=12AD·CF+12AD·BE=12AD·(CF+BE). ∵△ABC 的面积不变,且点 D 由点 B 运动到点 C,AD 的长度逐渐变大,
∴BE+CF 的值逐渐减小.
MING XIAO KE TFra Baidu bibliotekNG
类型2 三角形中线的应用 2.如图,已知BE=CE,ED为△EBC的中线,BD=8,△AEC 的周长为24,则△ABC的周长为 40 .
MING XIAO KE TANG
2.如图,AE 是△ABC 的中线,EC=6,DE=2,则 S△ABD∶S△ACE 的值
2
为 3.
归纳:两个三角形同高或高相等时,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
MING XIAO KE TANG
3.如图,在△ABC 中,AB=AC,DE⊥AB,DF⊥AC,BG⊥AC,垂
足分别为 E,F,G.求证:DE+DF=BG.
证明:连结
AD,,∵S△ABC=S△ABD+S△ADC,,∴
1 2
AC·BG=
1 2
AB·DE+
1 2
AC·DF.,又∵AB=AC,,∴BG=DE+DF.
归纳:遇到垂线时,先观察垂线是否在 某个三角形中,若不在,需要连结辅助 线,将垂线放到一个三角形中去,然后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换算.
MING XIAO KE TANG
1 2
BC·AD=
1 2
AB·CE,,∴4AD=2CE.,∴AD∶CE=2∶4=1∶2.
归纳: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底边与底边上的高成反比,即 AD·BC=AB·CE.
MING XIAO KE TANG
1.如图,在△ABC 中,AC=8,BC=6,AD,BE 分别是边 BC,AC 上的
39
高,且 AD=6.5,则 BE 的长为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