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企业管理系统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ERP 原理
近年来,随着各大媒体的广泛报道、各种研讨会的大量召开,ERP 像飓风一样席卷神州大地,各行各业似乎都觉得自己与ERP 有关。与此同时,原来的MRPⅡ软件改头换面变成了ERP,原来没有相关产品的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ERP 软件,似乎只有冠以ERP 的软件才上档次、够水平。而用户却眼花缭乱,刚刚用上了财务软件,才知道了MRP、MRPⅡ,又来了ERP,那它们到底是什么呢?在这一章里,我们将着重介绍ERP 的相关概念和它的发展史,以及ERP 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应用状况。
ERP 概念及发展史
供应链:
供应链(Supply Chain)一词是按原文直译的,也称供应链或供销链,但实质它含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供需链。供给链概念早在80 年代就已经提出,近年来同后勤保证体系(Logistics)一起,已为制造业管理文献和软件普遍采用。“logistics”一词的原意是后勤学,最初用于军事科学;狭义的后勤只包括武器装备和各种军需品,广义上讲,还包括了军事行动中各类人员和资源的调动。现代管理往往以90 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为例来说明“logistics”的意义,并把它应用于制造业的计划与控制原
理中,实现按规定时间,规定的地点,得到规定数量的“军需品(物料)”。因此,我们可以把“logistics”理解为一种“需求保证体系”,以与“质量保证体系”相呼应。供给链虽然是在ERP/MRPⅡ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管理哲理,但是用它更能说明ERP/MRPⅡ的中心思想。各种用于制造业的现代管理思想,也都融合了供给链的概念。1997 年起,APICS 的CPIM 资格考试增加了供给链的内容,说明其重要性。
供应链和信息集成是ERP 原理所依据的两项最基本的概念。理解ERP,首先要理解供应链和信息集成。
任何制造业都是根据客户或市场的需求,开发产品,购进原料,加工制造出产品,以商品的形式销售给客户,并提供售后服务。物料(在ERP 系统中,物料一词是所有制造计划对象的统称)从供方开始,沿着各个环节(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商品)向需方移动。每个环节都存在“需方”与“供方”的对应关系,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长链,成为供给链。在供给链上除了物料的流动外还有信息的流动。信息有两种类型,其中需求信息(如预测、销售合同、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加工单、采购订单等)同物料流动方向相反,从需方向供方流动;由需求信息引发的供给信息(如收货入库单、完工报告、
可供销售量、提货发运单等),同物料一起沿着供给链从供
方向需方流动。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提供给自己的效益,也就是购买商品的市场价值(使用价值)。各种物料在供给链移动,是一个不断增加其市场价值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因此,供给链也有增值链(Value-added Chain)的含义。企业的竞争力在于其经营战略能使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结果,同其竞争对手相比,能提供给客户更多的市场价值,同时获取较多的利润。正因为有市场需求,才产生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而任何业务活动都会消耗一定的资源。消耗资源会导致资金流出,只有当消耗资源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出售给客户后,资金才会重新流回企业,并发生利润。因此,供给链上还有资金的流动。为了合理利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必须通过企业的财务成本系统来控制供给链上的各项经营生产活动;或者说,通过资金的流动来控制物料的流动。供给链的原理图见1.1.1。图中销售一环,可能是企业内部的业务,也可能是企业外
部的销售代理,因此,标识在企业的边框线上。一个企业的原料是它供方的产品,供给链以类似的形式从企业向供方延伸;这个企业的成品又会是它需方的原料,供给链又向需方延伸。整个社会生产就是一条首尾相连、交叉错纵的供需长链;它说明企业内部的物流同供需双方的物流是息息相关的。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必须同它的需方和供方密切相连,并把它们纳入自己的计划与控制系统。可以说,供给链是一
种说明商品生产供需关系的系统工具。ERP 从供给链的概念出发改变企业的经营战略思想,着眼于供给链上物料的增值过程,保持信息、物料和资金的快速流动,处理好各个环节的供需矛盾,以企业有限的资源去迎接无限的市场机遇。要求以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成本、最短的生产周期产生出最大的市场价值和利润。管理信息集成就是要集成供给链上所有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仅限于企业内部,还应集成与企业有关的外部信息,包括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这也是精益生产和敏捷生产的主要精神。供给链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企业为了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及时作出响应,必须建立信息集成系统。
信息集成
ERP 的一个集成特点,就是体现管理信息的高度集成,这是ERP 同手工管理的主要区别。管理信息集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1. 必须规范化,有统一的名称、明确的定义、标准的格式和字段要求;信息之间的关系也必须明确定义;
2. 信息的处理程序必须规范化,处理信息要遵守一定的规程,不因人而异;
3. 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报告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没有冗余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
整性;
4. 在范围上,集成了供给链所有环节的各类信息;
5. 在时间上,集成了历史的、当前的和未来预期的信息;
6. 各种管理信息来自统一的数据库,既能为企业各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所共享,又有使用权限和安全保密措施;
7. 企业各部门按照统一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和管理事务处理的准则进行管理决策,实现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管理信息集成的效果,决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在质量上的飞跃。
信息集成和规范化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规范化管理是ERP 运行的结果,也是运行的条件。应当按照统一的程序和准则进行管理,既不因人而异,随心所欲,又要机动灵活,适应变化的环境。在剧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信息集成系统必将成为所有制造业在经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手段。ERP 概念: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
1)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 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