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态脑磁图抑郁症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调查,抑郁症在全球疾病负担中排名第四,并且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的头号病因 [1]。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抑郁症使精神卫生相关从业人员及公共卫生部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目前对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尚不充分,在遗传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均提出了各种假设,透析其发病机制成为攻克抑郁症的关键之所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神经影像学方法不必为了解人脑结构和功能进行创伤性介入,为抑郁症的研究提供了非侵入性途径,能帮助我们了解自杀行为背后所潜藏的脑部结构与功能改变。
改变了人们关于抑郁症是功能性疾病的看法,并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抑郁症的神经影像学改变上。
本文将简述近年来抑郁症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
1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研究传统的结构磁共振影像分析多采用人工绘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方法,主观性较强,可重复性差。
近年来,VBM方法被大量用于抑郁症的结构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它对图像进行后期分析处理的过程具备自动化、全面客观、可重复性强等优势,能定量分析脑部结构细微改变,帮助发现隐匿性的脑部损伤。
Sheline YI[2]首先提出抑郁症患者存在边缘系统-皮层-纹状体苍白球 -丘脑(Limbic-cortical-striatal-pallidal-thalamic,LCSPT)神经环路的器质性病变,尤其是额叶、海马、扣带回、杏仁核的改变。
其后的多项研究不同程度地证实了这一假设。
Chen MC等 [3]对 23名一级亲属中患有抑郁症的高危人群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危组大脑海马区域灰质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功能MRI揭示抑郁症脑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应用及展望
静 ,清 醒状 态 下 大 脑 仍 存 在 功 能 活 动 ,这 些静 息 降低 。另 外 ,在处 理 消极 信 息 时 抑 郁 症 患 者表 现
状 态下 自发 的脑 功 能 活 动 可 能 与 预 测 未来 、巩 固 出更 多 的脑 区激 活 [ 9 ” 。随着 人 口老 龄 化 的发展 ,
的某 些 临床 症 状 群 与一 定 的脑 神 经 活 动 有 关 ,如 知障碍的发生。在 面部表情刺激下老年抑郁症患
焦 虑 与 右前 额 中 部 、左 脑 岛 ,认 知 障 碍 与 左 前 额 者 扣 带 回皮 质 表 现 出 与血 液 相 关 的 白质 高 信 号 ,
中部 、右 脑 岛 ,迟 缓 与 左 前 额 中部 、右 额 下 回 、
饿共振厩1 冢2 01 5 牛弟6 巷 』 弟1 别
C h i n J Ma g n Re s o n I ma g i n g , 2 0 1 5 , Vo l 6 , No 1
来 探 索抑 郁症 的病 理 机制 。
1 . 1抑郁 症静 息态的研 究
额 中 回) 的 功 能 与 情 感 活 动 及 注 意 力 、记 忆 力 、
功能受损存在严重 的侧化现象 ,多为左侧海 马功 助推进老年抑郁症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
能 受 损 ,且 经 过 短 期 的治 疗 达 到 临 床痊 愈 后 这 种 损伤仍 未见好转【 5 ;抑 郁 症 患者 治疗 后 右 海 马 旁 2 基于 体素 的Y B M
回 、右 颞上 回局部 一致 性仍 减 低 】 ,提 示抑 郁症 患
能模式存在偏侧化差异 [ 2 ] 。R a i c h l e 等I 提出了默认 刺激的中心转移至双侧颞下 回『 8 】 ,导致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摘要:在当前医学研究中,关于抑郁症这种病例的研究备受关注。
在抑郁症患者中,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是当前进行抑郁症诊治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进行抑郁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通过进行磁共振影像学的研究可以促进对抑郁症患者的诊治效果达成,推动抑郁症患者救治的效果提升。
所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抑郁症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中的结合血氧依赖水平的功能磁共振(BOLD-fMRI),三维结构磁共振(3D)以及弥散张量成像(DTI)三种不同的磁共振技术,探讨了抑郁症患者可能的脑功能和脑结构病理机制,通过对三种磁共振影像成像的病理机制分析,总结出抑郁症磁共振影像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及进展情况。
关键词:抑郁症,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引言在当前的医学领域中,关于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不断提升。
尤其是抑郁症,作为精神领域中一种常见的病例情况,在近年来的医学研究领域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有四成半的人存在睡眠障碍。
急剧上升的失眠症患者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也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据统计每年的交通事故中,失眠症的司机开车事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每年失眠抑郁患者自杀率、犯罪率均高于正常人。
这些问题的发生引起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极大关注!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工作、生活等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痴呆、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已成为20世纪末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给个人健康和家庭生活危害最深的常见疾病。
据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如今我国的精神病已经成为疾病总负担排名的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和恶性肿瘤等疾病,形势之严峻令人揪心。
多年以来,医治精神病多采用一些镇静、抗抑郁、抗焦虑、催眠等一类药物,但疗效不甚理想,且长期服用反而会引起不良的副作用。
采取服用大量抗神经兴奋药的方法,病发时采用强制手段,一来使患者产生很大的抵抗情绪,不宜治疗;二来服用大量的抑制神经药物,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更不易康复,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A b s t r a c t 】 F u n c t i o n a l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f M R I ) ,w i d e l y u s e d i n t h e s t u d y o f d e p r e s s i o n , d e v e l o p s r e a l —
影。静息 态时大脑存在着有序的脑活动 ,通过对 此活动 的监测 ,能够为抑郁 症病理 生理机 制等研 究提供 丰 富的信 息。
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及任务激活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及任务激活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首发抑郁症患者在静息态和任务激活态下的脑功能活动进行深入研究。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脑区的功能异常。
通过fMRI技术,我们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大脑在不同状态下的神经活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抑郁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This article aims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brain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patients in both resting and task activated states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technology. Depression, as a common psychological disorder, its pathogenesis involves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in multiple brain regions. Through fMRI technology, we can non-invasive observe the neural activity of the brain in different states, thereby gain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processes of depression.本研究将首先采集首发抑郁症患者在静息态下的fMRI数据,分析他们的大脑在无任何外界刺激时的自发活动情况。
随后,通过设计一系列认知任务,激活患者的特定脑区,再次利用fMRI技术记录任务激活态下的脑功能活动。
重性抑郁障碍脑结构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临床进展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重性抑郁障碍(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就诊率底,识别率及规范治疗率低的特点,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主持的“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6.57%,其中心境障碍的患病率为4.06%。
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3.59%。
WHO和世界银行在全球范围进行的疾病负担研究显示精神障碍占疾病总负担的7.4%,至2020年,MDD在全球疾病总负担中将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位列第2,成为全球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1]。
MDD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及愉快感缺失,伴随着焦虑、认知缺损、躯体不适、睡眠紊乱等症状,目前临床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病程和精神检查中的临床症状等,而神经生化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生理等检查结果主要用于排除诊断,汉密尔顿抑郁量表、Zung等他评及自评量表能反映患者抑郁的程度及症状的维度,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工具。
近年来对于MDD的功能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特别快,主要包括结构及功能磁共振影像学技术。
对脑形态学改变的研究主要依靠结构性磁共振影像学,对于脑功能状态变化的反映采用功能磁共振。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增多,研究内容取得了很多的突破,为MDD的发病机制、诊断及疗效评估等提供了客观的生物学参考依据。
本文就MDD的脑结构及功能磁共振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脑结构影像学研究脑结构影像学主要的方法为2000年由Ashburner等人提出的基于体素的形象学测量(VBM),并由Good等人进一步提出优化的结构磁共振研究。
VBM是一种以体素为单位,对大脑结构图像中每一体素进行逐一组间比较,通过对大脑体素密度变化的计算来定量对脑灰质(GM)、脑白质(WM)及脑脊液(CSF)的密度、体积进行检测,以此反应大脑结构变化及脑组织成分差异的分析方法。
抑郁症的静息态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静息态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抑郁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精神疾病,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给抑郁症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对目前应用磁共振对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抑郁症静息态磁共振脑结构【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376-01抑郁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
国外的研究显示其终身发病率从1%到6%不等。
据2008年WHO报告称,抑郁症已成为全球首要的疾病负担,超过了残疾所占的比例。
抑郁症引起的精神残疾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沉重的负担。
抑郁症还有着极高的复发率,对成年人和青少年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是相对较新的研究方法,发表的研究报告数量仍持续稳步增长。
迄今的文献中已经发现,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之间在大量的脑部区域存在差异。
抑郁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代表了一种日益流行的观点,即精神疾病背后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神经网络的功能异常而不是那些离散的大脑结构。
本文将简述近年来抑郁症的磁共振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的额叶功能(主要是涉及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降低和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活动的增加。
一些研究结果提示在患者的两侧扣带回和丘脑存在异常。
Gallagher等[1]通过反馈回路与互补网络所确定的神经基质和它们相关的网络是高度相关的,主要负责识别客观方面的信息,其中包括MPFC。
重性抑郁症可能是由于协调这些皮质—边缘通路之间的相互联系出现异常所导致的。
通常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是在一个连续的静止状态下进行的。
这极大地避免了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的患者可能无法执行令人满意的认知任务水平的限制。
目前,文献研究重性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文献虽然很多,但在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分析以及随后的结果解释等方面缺乏一致性,因而导致许多矛盾的发现和缺乏对这些变化的解释。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抑郁症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研究
抑郁症(depression)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时间的心境低沉,并伴有睡眠障碍、意志活动下降、思维迟缓等特点,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轻生念头[1]。
抑郁症病人本身不仅感到痛苦,还会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2]。
目前,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抑郁症的病因学,包括遗传、生物标志物和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研究[3],尽管不少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主要在脑结构和脑功能表现异常[4-5],然而关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仍尚未明确。
目前,多种影像学技术对脑部疾病和功能异常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抑郁症而言,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疗效评价等方面提供了客观依据,从而对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关键性的辅助作用。
例如,颅脑CT以脑部的解剖为基础,通过对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抑郁症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研究黄丹,刘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磁共振室(泸州646000)【摘要】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多种影像手段,包括X线、CT、MRI、PET/CT等,在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多种分析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抑郁症诊断及指导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就磁共振功能成像“弥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几种技术在抑郁症应用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抑郁症功能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2096-3351.2021.06.016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epression:Currentstatus and research advancesHUANG Dan,LIU YongDepartment of Magnetic Resonance,the Affiliated T.C.M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Luzhou 646000,China【Abstract】Depression is a serious mental disorder that has a great impact on individuals and society.Vari⁃ous imaging methods,including X-ray,C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and PET/CT,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depression.Various MRI-based analytical methods,with their unique ad⁃vantages,have taken a pla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ance of depression.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and advances in several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iques in depression,includ⁃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and voxel-based morphometry.【Keywords】Depression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Voxel-based morphometry基金项目: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自然科学重点项目(2018XYLH-011)第一作者简介:黄丹,硕士研究生。
临床痊愈抑郁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临床痊愈抑郁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并且具有高发率、复发率和致残率。
治疗抑郁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同时也可以减少相关成本。
然而,不同于很多疾病,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疗效的评估是较为主观的。
因此,在了解抑郁症治疗过程中患者脑功能变化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对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估。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方法来研究神经基础和虚拟操作状态行为的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神经系统的局部和全局的联系。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脑功能的变化,以及病情好转后脑功能的恢复情况等。
在探究脑功能的变化基础上,同时寻找与临床痊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三、研究内容和设计1. 研究对象:抑郁症患者。
选择20名刚刚完成临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2. 研究过程:通过3.0T头部磁共振成像扫描做静息态下的血液氧化水平依赖fMRI数据采集。
患者针对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三个不同时期进行扫描,以探究治疗过程中脑功能的变化。
3.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磁振成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多种脑区的静息态下的功能连接特征,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与临床痊愈相关联的生物标志物。
四、研究预期结果1. 控制组和治疗组之间静息态下的脑区功能联结的差异。
2. 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三个时期的脑功能联结比较,探讨自我调节过程中脑功能的变化,分析脑功能连接是否与治疗有关联。
3. 将研究结果与完整的临床资料相结合,目的是找到现有治疗方法下与痊愈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
五、研究意义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抑郁症的疾病机理和加深我们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估是非常有益的。
此外,在了解临床治疗背景下脑功能连接的变化的同时,寻找到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更好地识别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基于静息态脑电数据的高阶脑网络分析和抑郁识别研究
基于静息态脑电数据的高阶脑网络分析和抑郁识别研究近年来,随着脑科学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大脑网络的研究备受关注。
高阶脑网络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可用于理解大脑的功能和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静息态脑电数据的高阶脑网络分析和抑郁识别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阶脑网络分析是指研究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和信息传递模式。
通过分析大脑网络的拓扑特性,可以揭示大脑信号的传播路径、信息整合和协调功能。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在脑网络的拓扑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高阶脑网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脑网络的变化,并为抑郁症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而静息态脑电数据则是通过记录人在静息或无任务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来研究大脑的功能状态。
相比于任务状态下的脑电信号,静息态脑电数据更能反映大脑的固有活动和自组织性。
通过对静息态脑电数据进行高阶脑网络分析,可以了解大脑的功能连接模式和信息传递特性,为抑郁症的识别和治疗提供帮助。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然而,通过基于静息态脑电数据的高阶脑网络分析,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项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功能连接更为紧密,信息传递更为强烈。
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思维、情绪调控障碍等症状。
另外一项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网络中核心节点的连接强度较低,说明患者在信息整合和协调方面存在缺陷。
这些研究揭示了抑郁症患者大脑网络的异常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在抑郁识别方面,基于静息态脑电数据的高阶脑网络分析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些研究表明,利用脑网络特征可以有效地区分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
例如,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利用大脑网络连接矩阵中的特征,实现对抑郁症的快速识别。
这为抑郁症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
虽然基于静息态脑电数据的高阶脑网络分析对于抑郁识别具有潜力,但仍存在许多挑战。
25020428_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与睡眠结构研究
2021年6月第8卷第6期June.2021,Vol.8,No.6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110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2020 402);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010229034)通信作者:梁爽,E mail:30662518@qq com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与睡眠结构研究马奎利1 李滨辛1 佟丽丽2 梁爽1(1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牡丹江,157011;2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牡丹江,157011)摘要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与睡眠结构。
方法: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首发单相抑郁症患者(观察组,n=40)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40)作为研究对象。
受检者均采用睡眠脑电图检查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成像检查,对2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睡眠潜伏期较长,睡眠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多项ReHo值、ALF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结论:合并睡眠障碍的首发单相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均存有多区域脑部功能反常的情况。
关键词 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睡眠RestingState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ndSleepStructureinPatientswithDepressionMAGuili1,LIBinxin1,TONGLili2,LIANGShuang1(1HongqiHospitalAffiliatedtoMudanjiangMedicalCollege,Mudanjiang157011,China;2Xingping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HongqiHospitalAffiliatedtoMudanjiangMedicalCollege,Mudanjiang157011,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resting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andsleepstructureinpatientswithde pression Methods:Atotalof80patientswithfirst episodemonophasicdepression(observationgroup,40cases)andhealthysub jects(controlgroup,40cases)wereselectedassamples AllthepatientswereexaminedbysleepEEGandrestingfMRI There sultsofthetwogroupswereanalyzedandcompared Result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sleeplatencyoftheobservationgroupwaslongerandthesleepefficiencywaslower(P<0 05),and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RehoandALFFbetween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Ps<0 05) Conclusion:Intherestingstateofthefirst episodemonophasicdepressionpatientswithsleepdisorders,thereisabnormalbrainfunctioninmultipleregions.Keywords Depression;RestingState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Sleep中图分类号:R749 4;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1.06.077 抑郁症主要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异质性病症,睡眠障碍是其比较常见的早期症状,且多数抑郁症患者均伴有此症状。
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抑郁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b e i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0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t v e T o a s s e s s t h e r e s t i n g — s t a t e b r a i n a c t i v i t y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i t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t h e d i s e a s e s e v e i r t y
静息态磁共振下重度抑郁症带状盖脑网络功能连接的研究
2018年4月研究原著重症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病理生理机制仍然未知。
近年来,M D D相关研究表明,MDD与多个脑网络的功能障碍相关[1];最近的研究报道指出,脑网络中带状盖脑网络(cingulo-opercular network,CON)的截断是许多精神疾病的重要部分[2]。
CON包括背侧前扣带皮层(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dACC)、前脑岛、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 PFC)、丘脑、下丘脑和杏仁核。
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CON 是涉及广泛的认知过程,它有助于目标导向的灵活控制,且在各项试验中表现稳定[3]。
有研究已经将dACC确定为MDD的关键结构,在功能磁共振成像激活和基础代谢和灌注都表现异常[4]。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CON在MD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
然而,就我们所知,迄今没有见到MDD中CON的功能失调性连接的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假设CON的异常与MDD有关。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们进行静息态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分析,以研究首发、未治疗的中青年MDD患者和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者CON的内在FC差异。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中心医院精神科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6]确诊的19例首发的未行药物治疗的MDD中青年患者,女性10例,男性9例;年龄21~45岁,平均(34.32±5.45)岁;完成了9~16年的教育,平均(14.25±1.87)年。
抑郁症的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者, 其 尾状核 D 2受体 对于 1 1 C标记 的相关放射性 配体 的结合 指数达到最 高 。S a g o _ 6 指出, 在 经 过 电休 克疗 法 后 的抑 郁 患 者, 其前扣带 回的 D 2 / D 3受 体 的结合 指数 是下 降 的。有 学 者 等 曾对标记 了 1 1 C — F L B的重度 抑郁 症患者 和健 康对 照组相 比 较, 其结合指数 并无 明显 的异 常。而在 对纹状 体 D 2 / D 3受 体 标记 了 l 1 C — r a c l o p r i d e的已使用过 S S R I 抗 抑郁 药物 的抑 郁症 患 者 和正常对照组相 比较 , 其受体结合 指数在纹状体背侧有所 降
・
94 ・
中国实用 医刊 2 0 1 4年 2月第 4 l卷第 3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i t c a l Me d i c i n e F e b .2 0 1 4, V o 1 . 4 1 , N o . 3
而在 一 定程 度 上揭 示抑 郁 症 的发 病 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关键词】 抑郁症 ; 静 息态; 功能成像
脑功能成 像有 在任 务状 态 和静 息状 态下 两 种成像 方 式 。 本研究将着重 回顾在静 息状 态下抑郁 症患 者 的脑 功能成 像 的
相关文献 。 1 放射性核素成 像
低, 表 明多 巴胺 能系统在 药物 治疗效 果发 面发挥 了一 定作 用。 Wu等 应用 S P E C T扫描用 9 9 m T c — T R O D A T 一 1标记 的抑郁症 患 者、 帕金森患者 和健康对照组相 比, 发现抑郁症患者纹状 体区的
抑郁症的脑成像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抑郁症的脑成像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低落、无法享受生活以及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的症状。
近年来,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深入了解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将对抑郁症的脑成像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脑血氧水平变化来反映脑活动的方法。
通过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fMRI图像,研究者发现了抑郁症患者在特定脑区存在着异常活动的模式。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和扣带回等区域的活动下降。
这些区域在情绪调节和认知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抑郁症患者中出现功能失调。
此外,脑中的杏仁核和海马也被发现在抑郁症患者中存在异常的活动水平,这些区域与情绪的产生和记忆有关。
二、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脑内代谢物浓度来研究脑功能的方法。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变化。
例如,前额叶的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在抑郁症患者中显著降低,而谷氨酸水平则明显增加。
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神经递质的失衡,进而影响情绪的调节和认知过程。
三、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是一种研究脑白质结构连通性的方法。
通过DTI技术,研究者发现了抑郁症患者中存在着脑白质纤维束的异常。
在抑郁症患者中,纤维束的长度、密度和连通性都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表明,在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脑区之间的信息传播可能存在障碍。
四、临床应用前景及挑战抑郁症的脑成像研究为诊断和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的线索。
应用脑成像技术,医生可以更精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抑郁症,并对病情进行动态监测。
此外,脑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抗抑郁药物的疗效。
研究表明,患者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脑区的活动模式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然而,抑郁症的脑成像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
抑郁症的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脑影像学研究进展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
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利用脑影像学技术来深入研究抑郁症的神经机制,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这一疾病。
本文将回顾抑郁症的脑影像学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对抑郁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潜在影响。
1. 结构性脑影像研究结构性脑影像研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探索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的变化。
这些研究发现,与健康个体相比,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等脑区存在结构性损伤。
这些损伤可能与抑郁症症状的出现和严重程度相关,为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线索。
2. 功能性脑影像研究功能性脑影像研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探索抑郁症患者大脑活动的模式和变化。
这些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与健康个体相比,存在大脑活动的异常连接模式。
这种异常连接可能涉及情绪调节、认知控制和奖赏系统等脑网络,为深入了解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3. 纵向研究近年来,通过纵向脑影像学研究,科学家们能够跟踪抑郁症患者在时间上的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抑郁症的发展和病程。
这些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在短期或长期内发生改变。
例如,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海马体体积的增加和前额叶皮层功能的恢复。
这些纵向研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4. 个体化治疗脑影像学研究还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分析抑郁症患者的脑影像数据,研究人员可以评估患者对不同治疗干预的反应程度,从而根据个体化信息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基于脑影像学的个体化反馈可以有效预测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响应性,这为抑郁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5. 可塑性和预防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脑可塑性在抑郁症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脑可塑性是指大脑适应环境刺激并通过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实现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一些研究发现,通过不同形式的心理和药物干预,抑郁症患者可以促进大脑可塑性,以达到症状缓解和预防复发的效果。
难治性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DOI:10.16096/ki.nmgyxzz.2021.53.01.010难治性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石宪",于东升2△,吕东升2(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2.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摘要]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约30%患者经过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临床上将此类患者称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
目前,有关于难治性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探讨难治性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本文系统介绍了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难治性抑郁症的应用,探讨了rs-fMRI作为难治性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的辅助技术性工具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探索难治性抑郁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脑功能;rs-fMRI[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4-0951(2021)01-0031-03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杀的想法或行为⑴,目前世界范围内预计有超过3亿人饱受抑郁症困扰⑵,2019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9%,12个月患病率为3.6%,根据这个数据估算,到目前为止,中国有超过9500万的抑郁症患者⑶,无论从生活上还是经济上都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临床上,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依靠两种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多数患者在经过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后,个体的抑郁症状能够得到明显的缓解,但仍有约30%的抑郁症患者对治疗缺乏反应,最终发展成为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O目前,有关TRD的定义尚不明确,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若所患抑郁症在经过2种以上不同作用机理的抗抑郁药物的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后疗效依然不显著,且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小于20%,则称为难治性抑郁⑷。
抑郁症与正常人静息态脑功能变化对照研究
抑郁症与正常人静息态脑功能变化对照研究目的研究正常人静息态与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变化对比。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抑郁症脑功能检查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正常人30例进行静息态脑功能检查,采用局部一致性的方法分析数据,对两组患者体素进行对比分析,分析静息脑态功能之间的差异。
结果根据本院的研究对比,观察组患者在双侧前口带皮质、左侧颞中回、左侧内层前额叶皮质ReHo值降低。
结论抑郁症患者在静息态脑功能检查中出现功能异常,经过抗抑郁治疗之后,可以出现逆转。
标签:抑郁症;静息态;脑功能根据当前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绪障碍性精神疾病,其危害非常大,从临床的表现来看主要是情绪低落、患者兴趣下降。
而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大约20%~30%成为难治型的抑郁症[1]。
抑郁症患者一直受到精神、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神经解剖学以及份子生物学等研究者重视,伴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对于患者脑功能的研究逐步深入,探索抑郁症神经病理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2]。
采用磁共振技术来对患者脑功能进行影像检查,经过与正常人的对比进行分析,抑郁症患者的海马、ACC以及前额叶多个脑区域的神经活动出现异常。
根据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于抑郁症与正常人静息态脑功能变化研究,经过对比分析之后进行如下报道:1資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抑郁症脑功能检查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占15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为(35.8±11.2岁),女性占15例,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为(34.2±9.7)岁;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占18例,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为(36.1±10.2岁),女性占12例,年龄26~46岁,平均年龄为(35.1±11.7)岁,观察组30例患者在进行精神障碍诊断时,符合抑郁症标准,其汉密尔顿量表值大于35分,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在抑郁障碍伴失眠症状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在抑郁障碍伴失眠症状患者中的
研究进展
陈品琪;张丽清;向婷;孙熙哲;潘集阳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22(25)35
【摘要】在抑郁障碍患者中,失眠是常见的伴发症状。
早期有效评估抑郁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是预防患者睡眠问题与抑郁障碍进一步恶化的关键。
目前关于睡眠评估工具的综述仅说明了主客观评估工具的效用,极少综述指出与抑郁障碍伴失眠症状相关的评估指标,也很少围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作为睡眠状况的客观评估工具进行阐述。
因此,本文就用于抑郁障碍伴发失眠症状患者的rs-fMRI 局部一致性进行阐述,并指出目前研究单相抑郁障碍(UDD)和双相抑郁障碍(BDD)患者之间在rs-fMRI局部一致性的区别,以期为临床上UDD与BDD患者的诊断、鉴别、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性参考。
【总页数】7页(P4462-4467)
【作者】陈品琪;张丽清;向婷;孙熙哲;潘集阳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
【相关文献】
1.早发性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研究
2.双相障碍抑郁相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的研究
3.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分析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初步研究
4.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局部一致性研究
5.伴非自杀性自伤的抑郁发作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特征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抑郁症研究进展
脑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抑郁症研究进展
刘勤;张兰
【期刊名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1(17)1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性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多种其他症状的精神疾病.尽管抑郁症的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然而至今其发病机制仍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抑郁症是遗传、心理、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而诱发.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抑郁症脑结构、功能以及功能连接问题已成为探讨抑郁症病因的热点,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刘勤;张兰
【作者单位】730000,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730000,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R814.42
【相关文献】
1.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评价抑郁症疗效方面的研究进展 [J], 秦玲娣;周滟;许建荣
2.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Alzheimer病的研究进展 [J], 侯淑莲;高永春;岂云开;李石玉
3.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针灸治疗抑郁症中枢机制研究进展 [J], 王洪峰;赵越;黄海鹏;赵树明
4.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异常脑功能连接的研究进展 [J], 顾梁瑞;徐霖
5.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震颤诊断及脑刺激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马航;白岩;魏巍;李自强;王梅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单(试卷封面)院系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学生姓名田水学号143369课程名称学习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课程编号S301117授课时间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周学时 2 学分 2简要评语考核论题静息态脑磁图抑郁症研究进展总评成绩(含平时成绩)备注任课教师签名:日期:注:1.以论文或大作业为考核方式的课程必须填此表,综合考试可不填。
“简要评语”栏缺填无效。
2.任课教师填写后与试卷一起送院系研究生秘书处。
3.学位课总评成绩以百分制计分。
静息态脑磁图抑郁症研究进展摘要:脑磁图可探测大脑神经电磁生理变化,具有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优势,本文将国内外脑磁图在抑郁症脑病理生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脑磁图抑郁症静息态1.前言人脑神经细胞内、外带电离子的迁移能在脑的局部产生微弱的电流,这些电流可产生微弱的磁场。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m,MEG)即是探测神经元兴奋时产生的电流所伴随的磁场变化[1-2],为一种无创伤性脑功能检测技术,通过脑磁图设备所具备的超导量子干涉仪(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 device,SQUID)可精确地测量大脑产生的微弱的电磁波信号[1-2]。
由于脑磁图具有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和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因此可以实时记录脑电磁信息。
现代脑磁图技术的进步,研制出多通道脑磁图设备,提高了探测效率,定位更加精确,与磁共振图像融合成的磁源成像技术(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以其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在科研临床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
我们研究脑磁图在抑郁症脑病理生理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2.抑郁症静息状态脑磁图研究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在非任务状态也存在协同活动,并保持着传统认为只有在执行任务时才出现的复杂网络系统,这种非任务状态目前被广泛地称为静息态。
更具体地说,静息态是指被试者保持清醒、不接收任何外部刺激或执行任何高级功能的状态。
静息态的研究多以大脑神经活动产生的慢波为主,既往研究发现异常脑区神经电磁变化可以在相应脑区附近产生慢波活动。
2.1 国外抑郁症静息状态脑磁图研究Brigitte[1]等研究分析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2例情感障碍或轻度精神障碍患者相对于116例正常人脑区慢波变化,发现抑郁症患者额叶和顶叶中央区域的慢波活动减弱而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两个脑区慢波活动增强,精神疾病患者额叶的异常慢波活动与情感障碍相关。
Christian[2]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比抑郁症患者组及对照组有着更加显著的颞叶和顶叶慢波活动,慢波对应的偶极子密度增加;相比之下,抑郁症患者组比其余两组前额慢波活动的显著减弱,相对应的慢波偶极子密度降低;还发现抑郁症患者组比精神分裂症组波偶极子百分比在全脑区显著减少,而抑郁症组比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只有在额叶区域的差别具有显著性;这些脑区异常慢波活动与临床靶症状相关,如左侧颞叶的慢波活动增加与精神分裂症幻觉相关,左前额叶慢波活动减少与抑郁症状相关。
另一项类似的研究虽未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前额脑区的功能变化;却发现了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右侧枕区的慢波活动异常,枕区波偶极子密度增加可能是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3]。
Klaus[4]等研究中使用5~100ms时间范围内探测、波振幅自主波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技术(LRTC),利用校正的波幅分析方法(DFA)在闭眼觉醒静息态(16min)中研究重症抑郁患者脑波变化,结果显示左侧颞中回区域波频段LRTC的波动强度越弱,抑郁症状越重;抑郁症患者波频段(3~7Hz)LRTC几乎消失,而在正常人则比较活跃。
Wolfgang[5]等研究发现在接受右单侧ECT治疗后慢波(0~7Hz)相对应的偶极子密度增加,这种变化与临床抑郁症状的改善一致,而药物治疗组则没有这种变化;偶极子的位置显示了由前及后的梯度变化,最主要集中在额叶和颞叶皮质;在12.5~30Hz波频段ECT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颞叶及枕叶区域偶极子活动明显降低。
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在ECT治疗后抑郁症患者右侧前额和枕区波(3~7Hz)活动增强;增强的左前额皮质的波活动与ECT的治疗效果相关;还发现双侧前额与枕区的波的比率变化与治疗效果正相关;这说明有效的ECT治疗可以增强前额的波活动[6]。
而Maihäfer[7]的一项跨颅磁刺激(transcr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治疗前后脑磁图信号研究却记录到了相反的结果,治疗前抑郁症患者左侧前额皮质慢波(2~6Hz)活动增强,经过10d的TMS治疗后慢波活动减弱,这一变化与临床抑郁症状的好转相一致。
抑郁症静息状态脑磁图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抑郁症患者以额叶为主的全脑区慢波活动异常,这可能与额叶功能的不足有关。
而经ECT或TMS治疗后慢波活动被逆转,这种逆转与抑郁症临床症状改善相关。
2.2 国内抑郁症静息状态脑磁图研究汤浩[8]等选择24例复发单相重性男性抑郁症患者,以及23名年龄、受教育年限、居住地近似匹配的男性健康对照者入组实验,查看激活脑区的解剖位置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静息态下患者组delat波活动增强的脑区有左额内侧回、左枕中回、左颖下回、右枕中回;theta波活动增强的脑区有右梭状回,alpha波活动增强的脑区有右角回、左颖中回、左颖下回,beta波活动增强的脑区有右额下回、左顶上小叶、左梭状回、左枕回, gamma波活动增强的脑区有右中央前回、右梭状回、左颞下回、左颞中回;患者组alpha波活动减弱的脑区有右额下回、右中央前回,beta波活动减弱的脑区有右枕中回,其余频段未发现激活减弱的脑区。
韩颖琳[9]等利用脑磁图检测14例抑郁症患者及14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近似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识别表情时的脑部反应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识别负性动态表情时双侧杏仁核在不同时间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度正激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识别负性动态表情时左右杏仁核在不同时间段表现的不同程度的过度正激活。
卢青[10-11]等选择12名女性中青年(20一45岁)重性抑郁症患者(HMAD17>24)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12名健康对照入组。
处理其脑磁图结果显示:(1)抑郁症患者右顶叶alpha频段能量显著增强,双侧顶叶、双侧枕叶,beta频段能量显著增强;(2)抑郁症患者左枕叶delta频段能量显著减弱,右中央区、右颖叶,theta频段能量显著减弱。
结论为慢波(theta,delta)以及alpha频段能量的异常,反应了抑郁症患者边缘一丘脑一皮层环路的功能紊乱,与抑郁症神经病理环路的分支吻合,可与神经影像学的结果相互补充,从多角度为抑郁症的脑机能异常提供证据。
顶、枕叶的快波增强可能导致抑郁症患者静息态与任务态功能转换过程的紊乱,对抑郁症的发病尤其是情绪和焦虑症状的产生以及维持可能较为重要[12]。
姚志剑[13]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识别负性动态表情时双侧杏仁核在不同时间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度正激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识别负性动态表情时左右杏仁核在不同时间段表现的不同程度的过度正激活,根据临床医学经验探讨得知杏仁核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与既往研究[14]已发现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功能异常,结合本研究结果,提示其异常可能导致对负性情绪识别,加工早中期的异常,提高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敏感及负性情绪的记忆提取的速度且杏仁核功能侧化偏向右侧,可能对于负性情绪识别的速度有提高作用及增加了对负性情绪的记忆形成的敏感性,且杏仁核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与周围功能联合性下降,进而降低对情绪的认知调控能力,增加了对负性刺激的加工和自我相关。
所以,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尤其右侧杏仁核,与负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密切相关,可能诱发或加重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障碍。
参考文献:[1]Brigitte SR,Christian W,William JR,etal.Abnormal oscillatory brain dynamics in schizophrenia:a sigh of deviant communication in neural network[J]. BMC Psychiatry,2007,7:44[2]Christian W,Stephan M,Thomas E,etal.Source distribution of neuromagnetic slow wave activity in schizophrenic and depressive patients[J].ClinicalNeurophysiology,2003,114:2052-2060.[3]Alberto F,Alfonso RP,Maria LI,etal.Increased occipital delta dipole densit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determined by magnetoencephalography[J].PsychiatryNeurosci.2005,30:17-23.[4]Klaus LH,Simo M,Heikki R,etal.Breakdown of Long-Range Temporal Correlations in Theta Oscillations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5,25:10131-10137[5]Wolfgang S,Peter M,Marcus A.Evaluation of neuronal effects of electroconvulosive therapy by 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J].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and Biol Psychiat.2000,24:1339-1354.[6]Heikman P,Salmelin R,Mäkelä IP,etal.Relation between frontal 3-7Hz MEG activity and the efficacy of ECT in major depression[J].ECT,2001,17:136-40.[7]Maihäfner C,Ropohl A,Reulbach U,eral.Effects of repetive transcran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depression:a magnetoencephalographicstudy[J].Neuroreport,2005,16(16):1839-42.[8]汤浩,江海腾, 姚志剑, 卢青. 静息态抑郁症患者脑磁波异常活动的分频研究.中国精神疾病杂志2011, 124: 76-80[9]韩颖琳,姚志剑. 脑磁图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精神疾病杂志.2008, 34:572—573[10]卢青, 江海腾, 汤浩, 王国平. 中青年女性抑郁症静息态的脑磁频谱分析.中国医学会2011,41: 86-90[11]卢青, 姚志剑, 汤浩, 王国平. 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脑功能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 l, 2009, 9:680—683[12]Van den Heuvel M P, Stam C J, Kahn R S, et al. Efficiency of functional brain networksand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J Neurosci, 2009, 29:7619—7624[13]韩颖琳,姚志剑,江海腾,卢青.识别负性表情时抑郁症患者杏仁核的磁源性影像动态变化.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第21卷第1期[14]王丽,姚志剑,卢青,等.抑郁症静息态大脑双侧杏仁核的功能连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