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历史人物评价

合集下载

评价近现代中国历史人物之孙中山

评价近现代中国历史人物之孙中山

孙中山,名文,化名中山。

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国民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

他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

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

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

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

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中正、汪精卫两人,均为孙中山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以中山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成为蒋中正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

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最终稿18页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最终稿18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出版暨纪念李大钊诞辰 11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 “必须像李大钊那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不懈奋斗”。
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 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亟须我们继续发 扬李大钊那种“深研政理”、追求科学理 性、追求真理的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让李大钊率先举起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 义的旗帜,在中国的大地上永远高高的飘 扬。
1920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 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在 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推动建立全国 范围的共产党组织。“南陈北李,相约建 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孙中山与李大钊
建党初期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 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 一新。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 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成 立后,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 工作,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 方区分部主任。在党的三大和四大 上,李大钊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建党之前
李大钊与陈独秀
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
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
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聚集了邓中夏、 高君宇、张国焘、罗章龙等一批具有共产主 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建党作准备。李 大钊还在北京多次会见共产国际代表,商讨 筹建中国共产党。
新青年杂志
五四●时期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投身于正 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 员主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 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李大钊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 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 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 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 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 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 主义的人。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1、《孙中山传》以丰富的史料为事础,记录了孙中山的一生活:“贫困的农家子”、在黑暗中探索、从“医人”到“医国”、创建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创建、和宋庆龄的结合等。

孙中山结束了一个时代。

孙中山开创了一个时代。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

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

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

”、“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周恩来传》是2011年7月1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英)迪克·威尔逊。

该书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周恩来传记,是周恩来传记中最全面、生动和畅销的版本之一。

该书作者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收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

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3、《曾国藩》是唐浩明所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结合史实,深刻形象地描述了曾国藩毁誉参半的人生历程,发人深思。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析-林则徐_2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析-林则徐_2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生平简介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是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

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清朝民族英雄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

二,虎门销烟当时,由于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为扭转在中英贸易中的逆差地位,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鸦片已成为严重弊害,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

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

应召进京,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在禁烟过程中,林则徐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

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彼。

他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在军事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

林则徐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

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虎门销烟的正义行动,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

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

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

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近现代历史人物事迹及个人感悟

近现代历史人物事迹及个人感悟

近现代历史人物事迹及个人感悟孙中山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革命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袖。

他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予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孙中山于1866年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自小就受到贫困的煎熬,家境的贫寒让他深切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

这种境遇让他对社会的不公平和政府的腐败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和愤怒,也埋下了他日后革命的种子。

孙中山在医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了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思想。

他深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开始反思中国封建社会的问题,并积极参与维新运动。

他在维新运动中发现,光有维新思想还不够,政权的更替才能真正根本性地改变社会。

孙中山先后创建了兴中会、光复会和同盟会等组织,致力于推翻清朝满洲帝国,建立一个民主的共和国。

他发动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奔走呼号。

在辛亥革命中,他发表了《建世直言》的宣言,呼吁全国人民起来反抗清朝的专制统治。

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他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元首。

在他的领导下,中华民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努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

然而,中国的内忧外患并未终止。

国内各方势力的割据和斗争,使中国陷入了动乱和割据的局面。

孙中山虽然享有盛誉,但却无法完全掌控国家的局势。

他不断呼吁国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来压迫势力,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方针,试图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然而,民国时期的中国国运并不顺利。

孙中山发起的北伐战争和讨逆战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完全夺回国家的统一。

他在连续的失利中,逐渐察觉到他的斗争是艰巨的,外国势力的压迫和割据势力的挑战使他体会到革命的艰辛和无奈。

在与外国势力的斗争中,孙中山赢得了国人的敬仰和尊重。

他奋斗了一生,为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自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尽管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并未看到中国完全独立,也未能实现他设想的理想社会,但他的精神和奋斗对后人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价论文.doc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价论文.doc

从曾国藩看为人处世之道摘要:曾国藩,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农耕家庭,但却成就了一代大将之才,文通程朱理学,武能制太平天国起义。

从他的一生,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的为人处事的大道理。

本篇论文从他的生平简介开始,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详述了三件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事。

从对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大重要人物的人物剖析开始,渐渐的了解那个时局动荡的时代。

并通过他的一生,看到了我们普世价值中对于人生起伏的“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般释然。

人物简介:曾国藩,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

五岁启蒙,次年入家塾“利见斋”。

早年多次应试不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参加会试,终于中试,此后仕途平坦,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授礼部右侍郎。

不久署兵部右侍郎。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道光三十一年(1852年)生母去世,丁忧回籍。

此时太平军已攻入湖南,气势正盛。

咸丰二年底(1853年1月),曾国藩接到帮办湖南团练旨。

经郭嵩焘力劝,离家前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事宜。

一月后,太平军攻占江宁且定都于此,改称天京。

曾国藩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仿效已经成军的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并整合湖南各地武装,称湘军。

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咸丰四年(1854年),发布《讨粤匪檄》,率师出征,不久在靖港水战中被太平军石贞祥部击败,投水自尽,被部下所救。

休整后,重整旗鼓,当年攻占岳州、武昌。

咸丰六年(1856年)坐困南昌。

9月2日,洪杨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南昌解围。

两年后,湘军攻占九江,气势颇盛。

十年(1860年),湘军围安庆。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

近现代名人的评价语200字

近现代名人的评价语200字

近现代名人的评价语引言近现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之一,也孕育了众多杰出的名人。

这些名人以其杰出的成就和卓越的贡献,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下面是一些近现代名人被广泛使用的评价语,以欣赏和纪念这些伟人的杰出品质和卓越贡献。

政治家毛泽东1.: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人民的好父亲。

邓小平2.:改革开放的伟大先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

乔治·华盛顿3.:美国开国元勋,国父,美国独立的象征。

拿破仑·波拿巴4.:军事天才,法国近代现代化的奠基人。

温斯顿·丘吉尔5.:世界战争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演说家。

科学家爱因斯坦1.:相对论的创始人,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时代。

居里夫人2.:放射性研究的杰出科学家,获得两次诺贝尔奖。

牛顿3.: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开创了近代科学的大门。

达尔文4.:进化论的创始人,生物学的伟大先驱。

托马斯·爱迪生 5.:发明家巨匠,电灯的发明者和现代工业的奠基人。

文学家莎士比亚1.:文学巨匠,戏剧艺术的代表,全球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杨绛2.: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优秀的作家和翻译家。

海明威3.: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文风独特、刚劲有力。

雨果 4.: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山鼻祖,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托尔斯泰5.:俄国文学的巨星,以其作品展现了深邃的人生思考和社会关怀。

艺术家达·芬奇1.: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发明家。

莫奈2.:印象派的代表,以其色彩鲜艳和绘画技巧而闻名世界。

米开朗基罗3.: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雕塑家和画家,代表作《大卫》和《圣母马利亚》。

安迪·沃霍尔4.:美国艺术家,代表作《金·马洛柯》和《汤姆·斯威夫特》。

梵高5.:后印象派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精神世界而脍炙人口。

总结以上是一些近现代名人的评价语,他们以其杰出的才华和卓越的贡献在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不仅影响了所在的时代,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生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大学生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大学生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在晚清政坛上纵横驰骋半个多世纪。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

李鸿章虽然难以承载“英雄”桂冠,但为“时势所造”和影响时势进程则是不争的事实。

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

适逢其会的李鸿章也就成了“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

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

李鸿章的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糅,内则“开拓”与“因循”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

李鸿章以儒生起家军旅,凭借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削平大难”而“早膺疆寄,晋赞纶扉”。

太平天国的农民群众企图用火和剑来变革现存的清朝统治秩序,把“通天下皆一式”的天堂在现世、在中国建立起来。

尽管他们所憧憬的“通天下皆一式”的天堂实际上只能给自己套上一副带有光环的封建枷锁,但他们反对“鹰鹯遍野,豺狼噬人”、内则残民以逞、外则丧权辱国的清朝统治,无疑是顺乎时代潮流的正义之举。

李鸿章维护腐朽的清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用农民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自然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罪无可赦。

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

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外国殖民侵背。

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大清帝国“厝火积薪,可危实甚”,因而主张“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绝不应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思振作。

为此,他提出必须向西方学习,举办洋务新政,以求“自强”、“自立”。

他斥守旧而不避“人君”,为“自强”而力倡变法,主张以儒家伦教为原本,辅之以西方富强之术。

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一.试以具体事例,谈谈评析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遵循时代背景评析历史人物任何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联系的。

因此,我们研究历史人物的出现、评价其历史地位时,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更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苛求,面是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范围内,在弄清当时的社会发展向人们提出了什么样的亟待解决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评价。

如对李鸿章,人们诟病最多的是他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和外交上的妥协退让,因此被冠以“镇压农民起义的侩子手”和“卖国贼”的名号。

但就第一个称号而言,在当时,作为一个浸淫于儒家经典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忠孝是他们的必修课,忠君是他们必须遵守的大节,因此当农民起义爆发时,他们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去镇压。

不仅李鸿章这样,连我们敬为英雄的岳飞、林则徐一样也镇压过农民起义。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镇压农民起义就是正确的,我们应当理解,这是封建社会时期,地主阶级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体现出的一个共性,不是李鸿章的个人品性决定的。

2.阶级原则一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天赋,而且和这些个人所拥有的权力、所处的地位有直接关系。

历史证明,谁处在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地位,只要想有所作为——不管是好是坏——都可以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当时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

处在特殊位置上的个别人物,在他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在造就他的社会关系所允许的限度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历史的面貌,给历史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人们在创造历史时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也要受历史条件、阶级关系的制约。

历史上的斗争最终是由阶级利益的冲突引起的,个人从事历史活动的动机最终是由阶级利益所决定的,因而历史人物不能对一切事件负责任。

例如,朱元璋刚开始起义反元时,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的利益,但是后来他登基做了皇帝,就发生了转变,开始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对他的评价也应分时期进行。

3.防止以偏概全,坚持客观原则对历史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个复杂的结合体,都有他的功与过,我们应当克服英雄史观或是全盘否定的观点。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析——孙中山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析——孙中山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述评报告书题目《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述评》姓名李秀秀专业艺术设计班级 2011级(3+2)1班学号 201111310112枣庄学院教务处、思政部二〇一二年四月内容简介: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本报告主要从孙中山的人物简介、早期革命活动、主要成就、历任职务及历史评价来评析孙中山这一伟大历史人物。

目录索引:导言------------------------------------------------------4孙中山人物简介------------------------------------4早期革命活动------------------------------------------4主要成就-------------------------------------------5人物名言------------------------------------------5历任职务------------------------------------------------------5历史评价--------------------6参考文献--------------------------------------------------10正文:导言: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前言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杰出的贡献为世人瞩目。

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几位重要人物进行传记和评价,探讨他们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一、孙中山(1866-1925)1. 传记孙中山,字逸仙,祖籍广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革命家。

他以其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者而闻名于世。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理念对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 评价•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他主张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提倡平等、自由、博爱的社会价值观,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

他倡导科学、民主和现代化的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树立了目标。

•孙中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先驱。

他致力于统一中国,提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口号,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毛泽东(1893-1976)1. 传记毛泽东,字润之,祖籍湖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决策,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 评价•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中国革命。

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组织保障。

•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策略。

这种策略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建立了坚实的根据地,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的错误决策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例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他的错误判断和决策,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死亡和社会动荡,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灾难。

三、邓小平(1904-1997)1. 传记邓小平,祖籍广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使中国踏上现代化的道路。

2. 评价•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讨一个近现代史人物

研讨一个近现代史人物

对现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1
最后,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也 对现代中国政治的国际关系产
生了重要影响
2
他倡导国际友好和平等,反对 霸权和强权,这种思想对于现 代中国政治的国际关系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3
在现代中国政治中,坚持独立 自主的外交政策,推动国际友 好和平等,成为了重要的外交
目标
对世界政治的 影响
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最后,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也对世界各国社会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于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 动作用。在世界各国社会中,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促进社会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重要力量
对现代中国青 年的影响
对现代中国青年的影响
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对现代中国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理念激发了青年们的爱国情感和民主意识,促 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和改革事业
反清立兴 中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02
此后,他积极组织反清起义,推动民 主革命运动
03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 会,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成为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
中华民国成立 与北伐战争
中华民国成立与北伐战争
0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次年建立中华民国。他提出一系 列改革政策,包括废除封建制度、发展实业、普及教育、改革司法等,推动了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
最后,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还影响了世界各国青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的思想和行动传达了一种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 这些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世界各国青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世界各国青年中,这些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了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追求梦想、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历史人物,他们都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创造了历史,也开创了新的时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展开探讨。

第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背景、生平和事迹,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些历史人物。

例如鲁迅、孙中山、周恩来等人物的故事,都不仅是他们个人的经历和成长历程,同时也代表了整个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和发展。

第二步,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价值其次,我们需要看待这些历史人物的价值,即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和历史地位。

这些人物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顶尖人物,他们所追求的事业,也许不仅是中国,更是全人类的进步。

例如,周恩来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民族解放和建设,他的政治、智力和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步,评价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最后,我们需要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入手,例如政治、历史、文化等各个层面。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成就、贡献和个人性格等方面进行评价。

例如,鲁迅被誉为“民族良心”,他的文学作品揭示出社会的弊端,反映出人民的疾苦,他通过自己的文字与笔触刻画出了良心的品格,他的成就与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

孙中山更是中国民族解放的“先驱”,他为中国民族独立奋斗了一生,他的思想与行动影响了一个时代,并且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可以通过传记得到很好的呈现和传承。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评价这些历史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革,也可以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汲取他们的智慧,不断发扬光大。

近代世界伟人排名

近代世界伟人排名

近代世界伟人排名第一名、毛泽东毛泽东生于中国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现代以来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西方学者对其深入研究后,得出的评价甚高。

毛泽东的文治武功,都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第二名、列宁列宁是公认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及精神领袖,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

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伟大的列宁主义。

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第三名、孙中山孙中山,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亦为三民主义思想的创建者。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体制,具有深远影响。

第四名、戴高乐戴高乐,法国人民尊称他为"戴高乐将军"。

于1913年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抗击德国的侵略;戴高乐将军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共和总统,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戴高乐将军最伟大的举动,是与毛泽东主席共同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决策。

第五名、甘地甘地被称为“圣雄”,因为他即是杰出的政界人物,也是思想领袖。

甘地在印度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他是印度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领袖。

他带领印度国民走向独立,脱离英国的统治。

近现代历史人物事迹及个人感悟

近现代历史人物事迹及个人感悟

近现代历史人物事迹及个人感悟近现代历史涉及许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他们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

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领袖,他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如“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这些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曼德拉,他是南非反种族隔离的重要领袖,也是第一位黑人南非总统。

曼德拉在反对种族歧视和争取平等权利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事迹激励了全世界的人们。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约翰·肯尼迪是一个备受尊敬的领袖。

他在冷战时期领导着美国,并在其任期内面对了许多重大挑战,包括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的遇刺也成为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另外,我们还不能忽视一些科学和文化领域的重要人物,比如爱因斯坦和毕加索。

爱因斯坦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毕加索则是一位开创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风格对20世纪的绘画和雕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些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我个人的感悟是,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而是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他们的勇气、智慧和毅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同时,他们的故事也提醒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改变和进步。

总之,历史人物的事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不断完善自己,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珍惜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探讨与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探讨与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探讨与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探讨与思考,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坚持客观公正。

应当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过去的人物,也不能有偏见和污名化的情绪。

二、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遵循历史经验的原则。

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历史人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单纯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在优点和缺点之间寻找平衡。

三、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注重历史背景。

我们要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和行动,必须要研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把握其时代特点,深刻理解其行事决策的历史根据。

四、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结合时代发展脉络。

时代发展脉络是一个重要参照,如果没有这些历史人物的积极作用,时代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要从时代发展脉络的角度出发,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贡献。

五、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体现历史发展的变化。

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时代,历史人物的评价也随
之发生变化。

我们要坚持历史发展观,把握时代变化,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评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评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曾经说过:“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意思是说,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上,显赫一时的人数不胜数,但是历史无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只有那些卓越非凡的人才能遗泽后世,名垂青史。

然而,历史的本性在于真实,历史的进程也是无数人物合力推动的结果。

因此,拨开笼罩在历史人物身上的各种迷雾,用正确的方法再现其真实面貌,用发展的眼光评判其功过是非,于历史有“正本清源”之功,于今天有“经世致用”之益。

一.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和原则1.评价历史人物,首先必须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性、辩证性原则)。

研究历史的前提必须是历史的真实,要讲求实事求是,要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坚持辩证的观点,应用两点论,做到一分为二。

当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尤其是对有争议的人物进行评价容易出现如下几种认识上的偏差。

第一种是难以脱离“非此即彼”的思维底色。

这种评价观认为历史人物的价值“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好人”,穷尽赞誉之词,认定其一好百好,甚至是文过饰非,掩盖其错误与不足;对“坏人”,大都恶评如潮,认定其一错百错,甚至是妄自揣测,忽略其成就与贡献。

例如在对孔子评价时,认为其儒家学说是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应该大行其道,甚至称应该“独尊儒术”,将其作为国家核心价值取向。

这种评价很明显忽略了儒家学说中存在的保守性、片面性和务虚性。

又例如在对直系军阀头目吴佩孚评价时,认定其是镇压革命的刽子手,穷兵黩武的祸国者,却看不到他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断然拒绝日本人要其出任“华北王”时所体现出的民族气节。

这些都是将历史人物绝对化、脸谱化的表现,事实上是一种不健康、不科学的评价观。

第二种是脱离历史背景,以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历史人物。

例如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论褒贬不一,主张“贬”的评价认为秦始皇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其维护王朝统治是以对劳苦大众的压迫为基础的,“焚书坑儒”甚至称得上是历史的倒退。

然而事实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秦始皇的“集权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做法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

近现代对秦始皇的一些评价

近现代对秦始皇的一些评价

近现代对秦始皇的一些评价
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清・章太炎秦始皇“是一位空前的大独裁者二
秦始皇的精神从严刑峻法的一点说来是法家,从迷信鬼神的一点说来是神仙家,从强力疾作的一点说来是墨家。

--- 郭沫若一般对秦始皇在统一上的作用,多推崇过高,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是时代的产物,始皇不过是“续六世之余烈”而已。

——白寿彝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

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 林剑鸣(秦始皇)“焚书”令是完全针对一般知识分子批评法家路线而起。

……而普遍把知识分子的气焰镇压下去正是开创“尊君卑臣”局面的一个始点。

——余英时。

历史人物评析

历史人物评析

历史人物评析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窥探过去的人物和事件。

而历史人物评析是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评析历史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功绩与过错,以及他们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几位历史人物进行评析,并探讨他们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一、伏尔泰伏尔泰(Voltaire)是法国启蒙时期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之一。

他以批判宗教、捍卫言论自由和主张普世人权而著称。

伏尔泰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和近代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伏尔泰作为一位思想家,对宗教持批判态度,他认为宗教信仰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和自由,因此主张用理性的知识代替迷信和无知。

他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成为言论自由的重要标志之一。

伏尔泰与当时的君主制度也存在矛盾。

他坚持民主和平等的观念,并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和政治宣言,对专制制度进行批评和抵制。

他的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推翻君主制度和建立民主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陈景润陈景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

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科学事业,并获得了“中国工程科学之父”的美誉。

陈景润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同时也注重培养和推广科学教育。

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包括在液晶显示技术、纳米光学和半导体器件等领域的创新。

他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引入中国的科学研究,加强了中国科学与国际科学的交流与合作。

他倡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中国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家,陈景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坚信教育是改革和发展的根本。

他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并在其晚年投资建设中国科技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科学知识的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历史人物评价
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

他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新
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20c中国历史的第二次巨变。

他领导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虽然他在文革中
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他的
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他为我们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新
中国的成立以及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为中华名
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尽管孙中山也有种种缺点,但是,作为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他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邓小平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

他始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则徐,福建候官人。

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

嘉庆十六年赐进士。

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

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

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