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 DF=2GD= ,
∴ 点 F 的坐标为( ,0). 设折痕 FG 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y=ax+b,
∴有
,解得:
.
∴ 折痕 FG 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y=﹣ x+ 【解析】【分析】(1)由点 E 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 k 值, 再由点 B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代入即可求出 m 值;(2)设 OG=x,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 出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 x 值,从而得出点 G 的坐标.再过点 F 作 FH⊥CB 于点 H,由此可得出△ GCD∽ △ DH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线段 DF 的长 度,从而得出点 F 的坐标,结合点 G、F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结论.
点 M 是 Rt△ A′O′B′斜边上一动点, 当点 M′与 A′重合时,k=2, 当点 M′与 B′重合时,k=3, ∴ k 的取值范围是 2≤k≤3 【解析】【分析】(1)当 a=﹣3 时,直线解析式为 y=﹣3x+2,求出 A 点的横坐标,由于 点 M 的横坐标为 m,且 M 是线段 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A、B 重合)从而得到 m 的取
5.函数学习中,自变量取值范围及相应的函数值范围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请解决 下面的问题.
(1)分别求出当 2≤x≤4 时,三个函数:y=2x+1,y= ,y=2(x﹣1)2+1 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
(2)若 y= 的值不大于 2,求符合条件的 x 的范围;
(3)若 y= ,当 a≤x≤2 时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求 a 的取值范围; (4)y=2(x﹣m)2+m﹣2,当 2≤x≤4 时有最小值为 1,求 m 的值. 【答案】 (1)解:y=2x+1 中 k=2>0, ∴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 当 x=2 时,y 最小=5;当 x=4 时,y 最大=9. ∵ y= 中 k=2>0, ∴ 在 2≤x≤4 中,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 当 x=2 时,y 最大=1;当 x=4 时,y 最小= . ∵ y=2(x﹣1)2+1 中 a=2>0,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x=1, ∴ 当 x=1 时,y 最小=1;当 x=4 时,y 最大=19
(2)解:令 y= ≤2, 解得:x<0 或 x≥1. ∴ 符合条件的 x 的范围为 x<0 或 x≥1
(3)解:①当 k>0 时,如图得当 0<x≤2 时,y= 无最大值,有最小值 ,同理当 a<0 时,且 a≤x<0 时,y≤ 有最大值 ,无最小值,②当 k<0 时,如图得当 0<x≤2 时,y= 无最小值,有最大值 ,同理当 a<0 时,且 a≤x<0 时,y≤ 有最小值 ,无最大值,∴ 当 k<0,a<0 时,此时,y=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 a<0
(4)解:①当 m<2 时,有 2(2﹣m)2+m﹣2=1, 解得:m1=1,m2= (舍去);②当 2≤m≤4 时,有 m﹣2=1, 解得:m3=3;③当 m>4 时,有 2(4﹣m)2+m﹣2=1, 整理得:2m2﹣15m+29=0.
∵ △ =(﹣15)2﹣4×2×29=﹣7,无解. ∴ m 的值为 1 或 3. ①当 k>0 时,如图得当 0<x≤2 时,y= 无最大值,有最小值 ,同 理当 a<0 时,且 a≤x<0 时,y≤ 有最大值 ,无最小值,②当 k<0 时,如图得当 0< x≤2 时,y= 无最小值,有最大值 ,同理当 a<0 时,且 a≤x<0 时,y≤ 有最小值 ,无 最大值,∴ 当 k<0,a<0 时,此时,y=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综上所述,a 的取值 范围是 a<0;
∴ 0<m< ,,DANG
则
,
﹣3x+2= ,
当 x=m 时,﹣3m+2= ,
∴ k=﹣3m2+2m(0<m< )
(2)解:由题意得:
,
ax+2= , ax2+2x﹣k=0,
∵ 直线 y=ax+2(a≠0)与双曲线 y= ∴ △ =4+4ak=0, ak=﹣1,
有唯一公共点 M 时,
∴ k=﹣ ,
∴
,
解得
,
∴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y= ,y=﹣ x+7.
(2)解:设平移后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x+7﹣a,
由
,消去 y 得到 x2+(2a﹣14)x+24=0,
由题意,△ =0,(21a﹣14)2﹣4×24=0,
解得 a=7±2 .
(3)(0,6)或(0,8)
【解析】【解答】(3)设直线 AB 交 y 轴于 K,则 K(0,7),设 E(0,m),
由题意,PE=|m﹣7|. ∵ S△ AEB=S△ BEP﹣S△ AEP=5, ∴ ×|m﹣7|×(12﹣2)=5. ∴ |m﹣7|=1. ∴ m1=6,m2=8. ∴ 点 E 的坐标为(0,6)或(0,8). 故答案为(0,6)或(0,8). 【分析】(1)由 A、B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得到 n,m 的值和 A、B 的坐标,用待定 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由将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沿 y 轴向 下平移 a 个单位,得到平移后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由平移后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得到方程组求出 a 的值;(3)由点 E 为 y 轴上一个动点和 S△ AEB=5, 求出点 E 的坐标.
(3)当 a=﹣2 时,将 Rt△ AOB 在第一象限内沿直线 y=x 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 Rt△ A′O′B′,如图 2,M 是 Rt△ A′O′B′斜边上的一个动点,求 k 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当 a=﹣3 时,y=﹣3x+2, 当 y=0 时,﹣3x+2=0,
x= , ∵ 点 M 的横坐标为 m,且 M 是线段 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A、B 重合),
P1、P2 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 y= 【答案】(1)减小 (2)解:①如图所示,作 P1B⊥OA1 于点 B,
的函数值.
∵ A1 的坐标为(2,0), ∴ OA1=2, ∵ △ P1OA1 是等边三角形, ∴ ∠ P1OA1=60°, 又∵ P1B⊥OA1 , ∴ OB=BA1=1, ∴ P1B= , ∴ P1 的坐标为(1, ),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 k= ,
∴ 当 1<x< +1 时,经过点 P1、P2 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 y= 的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1)当点 P1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点 P1 离 x 轴的距离变小,而
OA1 的长度不变, 故△ P1OA1 的面积将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分析】(1)当点 P1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点 P1 离 x 轴的距离变小,而 OA1 的长度不 变,故△ P1OA1 的面积将减小;(2)①由 A1 的坐标为(2,0),△ P1OA1 是等边三角形, 求出 P1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②由△ P2A1A2 为等边三角形,求出点 P2 的 坐标,得出结论.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②如图所示,过 P2 作 P2C⊥A1A2 于点 C, ∵ △ P2A1A2 为等边三角形, ∴ ∠ P2A1A2=60°, 设 A1C=x,则 P2C= x, ∴ 点 P2 的坐标为(2+x, x),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2+x) x= , 解得 x1= ﹣1,x2=﹣ ﹣1(舍去), ∴ OC=2+ ﹣1= +1,P2C= ( ﹣1)= ﹣ , ∴ 点 P2 的坐标为( +1, ﹣ ),
则
,
解得:
,
∵ OM= ,
∴ 12+(﹣ )2=( )2 ,
a=± (3)解:当 a=﹣2 时,y=﹣2x+2,
∴ 点 A 的坐标为(1,0),点 B 的坐标为(0,2),
∵ 将 Rபைடு நூலகம்△ AOB 在第一象限内沿直线 y=x 平移 ∴ A′(2,1),B′(1,3),
个单位得到 Rt△ A′O′B′,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交于 A、B 两点,点 A 的坐标 为(2,3n),点 B 的坐标为(5n+2,1).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将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沿 y 轴向下平移 a 个单位,使平移后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 a 的值; (3)点 E 为 y 轴上一个动点,若 S△ AEB=5,则点 E 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1)解:∵ A、B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 2×3n=(5n+2)×1=m, ∴ n=2,m=12, ∴ A(2,6),B(12,1), ∵ 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 A、B 两点,
【答案】(1)解:∵ 反比例函数 y=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 E(3, ),
∴ k=3× =2,
∴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又∵ 点 D(m,2)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 ∴ 2m=2,解得:m=1 (2)解:设 OG=x,则 CG=OC﹣OG=2﹣x, ∵ 点 D(1,2), ∴ CD=1. 在 Rt△ CDG 中,∠ DCG=90°,CG=2﹣x,CD=1,DG=OG=x, ∴ CD2+CG2=DG2 , 即 1+(2﹣x)2=x2 ,
【解析】【分析】(1)根据 k=2>0 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当 2≤x≤4 时,y=2x+1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当 2≤x≤4 时,
y=2(x﹣1)2+1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令 y= ≤2,解之即可得出 x 的取值范围;(3)
①当 k>0 时,如图得当 0<x≤2 时,得到 y= 无最大值,有最小值 ,同理当 a<0 时,
2.如图 1,已知一次函数 y=ax+2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反比例函数 y= 经过点 M.
(1)若 M 是线段 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A、B 重合).当 a=﹣3 时,设点 M 的横坐标 为 m,求 k 与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一次函数 y=ax+2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有唯一公共点 M,且 OM= ,求 a 的值.
解得:x= ,
∴ 点 G(0, ). 过点 F 作 FH⊥CB 于点 H,如图所示.
由折叠的特性可知:∠ GDF=∠ GOF=90°,OG=DG,OF=DF. ∵ ∠ CGD+∠ CDG=90°,∠ CDG+∠ HDF=90°, ∴ ∠ CGD=∠ HDF, ∵ ∠ DCG=∠ FHD=90°, ∴ △ GCD∽ △ DHF,
且 a≤x<0 时,得到 y≤ 有最大值 ,无最小值,②当 k<0 时,如图得当 0<x≤2 时,y=
无最小值,有最大值 ,同理当 a<0 时,且 a≤x<0 时,y≤ 有最小值 ,无最大值,于 是得到结论;(4)分 m<2、2≤m≤4 和 m>4 三种情况考虑,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结合当 2≤x≤4 时有最小值为 1 即可得出关于 m 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 结论.
3.如图,P1、P2(P2 在 P1 的右侧)是 y= (k>0)在第一象限上的两点,点 A1 的坐标为 (2,0).
(1)填空:当点 P1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 P1OA1 的面积将________(减小、不变、增 大) (2)若△ P1OA1 与△ P2A1A2 均为等边三角形, 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②求出点 P2 的坐标,并根据图象直接写在第一象限内,当 x 满足什么条件时,经过点
4.如图,矩形 OABC 的顶点 A、C 分别在 x、y 轴的正半轴上,点 D 为 BC 边上的点,反比
例函数 y=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 D(m,2)和 AB 边上的点 E(3,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和 m 的值; (2)将矩形 OABC 的进行折叠,使点 O 于点 D 重合,折痕分别与 x 轴、y 轴正半轴交于点 F,G,求折痕 FG 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值范围,由﹣3x+2= ,由 X=m 得 k=﹣3m2+2m(0<m< );(2)由 ax+2= 得 ax2+2x﹣
k=0,直线 y=ax+2(a≠0)与双曲线 y= 有唯一公共点 M 时,△ =4+4ak=0,ak=﹣1,由勾股 定理即可;(3)当 a=﹣2 时,y=﹣2x+2,从而求出 A、B 两点的坐标,由平移的知识知 A′,B′点的坐标,从而得到 k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