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公共课)

合集下载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校管理)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3学分,共54学时。

课程编号:03119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桑代克C皮亚杰D加涅2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是()的基本特点。

A调查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C美国心理学家华生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千()。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在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中,乐群、自信、活跃、积极情绪、热心属千()的人格特质。

A. 外向性B. 随和性C.尽责性6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的理论,()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

A场依存型B具体型C场独立型D抽象型7提出“学习即联结”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 斯金纳D皮亚杰8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以及“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 皮亚杰9提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等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A布鲁纳B班杜拉c斯金纳D奥苏贝尔10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是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B. 皮亚杰C布鲁纳D班杜拉二、多项选择题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 心理咨询B. 心理治疗C. 教学心理12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超常规发展原则13. 下列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属千质的研究方法的是()。

2024年教育心理学教案

2024年教育心理学教案

教育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成果。

3.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以个体心理现象和群体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提供理论支持。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教育评价心理等方面。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等。

4.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学习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

(2)认知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3)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认为学习过程是自我潜能的实现过程。

(4)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和个体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认为学习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

5.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1)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2)教学策略:包括直接教学、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等。

(3)学生心理: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自我概念、学习动机等。

(4)教师心理: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信念、教师期望、教师效能感等。

(5)教育评价:包括教育评价的理念、方法和技术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

2.案例分析法:分析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4.角色扮演法:模拟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实际应用。

论高师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论高师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2010年Vol.25No.2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其中的得法尤为重要。

“得法”在实践中指的是用最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那么“得法”在公共课《心理学》教学中是如何体现的呢?首先分析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理解并掌握心理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2.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教育实践工作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提高适应教师职业和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人格。

其次分析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18-22岁,生理心理发育逐渐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针对以上的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特点,在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一、探究式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能很好地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

很好地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

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掌握得更好。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学习概念和原理的时候,方法使用:第一,是以小组合作探究和个人独立探究两重形式相结合;第二,开出相应的阅读书目供学生进行阅读探究。

探究教学过程:首先,精心设计问题或事例。

范围要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难度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比如:弗洛伊德生平及贡献。

其次,进行探究的过程。

先进行题目的解读,然后倾听学生的探究计划,提供帮助以使其完善,开书目是必须的。

书目有:高宣扬《弗洛伊德传》,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癔病研究》、《释梦》、《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等。

心理学(章志光第三版大学师范公共课教材)复习笔记

心理学(章志光第三版大学师范公共课教材)复习笔记

心理学(章志光第三版大学师范公共课教材)复习笔记名称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2、成熟指不依靠后天经验自然发展起来的身体和性方面的变化。

格塞尔和汤普森以“爬楼梯”的实验为例3、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因而也可以简洁地把学习定义为“行为的变化”4、智力技能指学习者掌握要领规则并将其应用于新情境,这是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5、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借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又称“元认知”6、动作技能指能够为完成有目的的动作使骨骼、肌肉、筋腱有组织地活动,是平稳、精确、灵活而适时的操作能力。

7、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8、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9、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10、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11、组块是指人们将熟悉的孤立项目连接为更大的刺激单元,也是信息的意义单位,如一个字母或一个单词、一组数字或材料、一组语词或句子等。

12、记忆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出现时,在头脑中仍然能够再现出事物的形象。

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作用:记忆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或中间环节。

它在人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

13、识记是通过对事物反复感知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分为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14、保持是识记的材料和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得到巩固和储存的过程。

主要是在质量和数量上发生变化15、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重现。

遗忘和保持是相对立的心理过程,它的表现是持久性的从艾宾浩斯的曲线图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1.遗忘是先快后慢的2.遗忘是不平衡的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16、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中文):教育心理学(英文):Educationa1Psycho1ogy课程代码:14S2105B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选用教材: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参考书目:1•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2.二、课程价值(一)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学科。

结合学前专业特点,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须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通过本课程力求进一步拓展学生在发展心理学上的学术视野,掌握关于幼儿认知及情绪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具体范式;深入地了解个体认知及情绪的发生发展特点,进而从更深的层上了解人类基本心理过程的本质特性;同时为学生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注:用、、分别代表高、中、低支撑度。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理解并掌握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能够理解学习的实质,掌握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四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启示。

【毕业要求1/2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目标2:熟悉相关重要的教学原理和理念,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围绕特定的儿童发展目标进行相关教学设计。

能够掌握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及教育指导,掌握动作技能的含义及分类及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及教育指导,智力技能的含义,特点及分类,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智力技能学习的特点。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必备项)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教学对象为上述专业的本科三年级学生。

该课程的活动主要由课堂讲演、课堂讨论、课例录像分析、课堂观摩以及探究学习等五部分构成。

1.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2.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

4.课程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3学分7.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二、课程目标(必备项)1.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通过学习理论的学习,探讨学习的实质、过程、条件因素以及动力等学习基本问题,为师范生今后指导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一)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主要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趋势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要求: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建立对教育心理学整体框架的认识。

课前学习要求: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重点、难点:1.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结构。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价值。

3.教育心理学的简要发展历程和一般趋势。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思考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哪些主题?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教育心理学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4.教育心理学当前的主要研究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5.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及所用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00033 开课学期:3-春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师范方向学时:28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教育心理学》是师范方向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该课程对于学生正确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历史,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阐明学生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及规律,探索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

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与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知晓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模式,提升自己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以科学精神为指导,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构建传授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规范的学习以及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培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建议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可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并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有关理论进行讨论、质疑。

这样,既可保证教学效率,又能促进学生的理解。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问题,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并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究既可以个体独立进行,但最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相互的提高和培养合作的精神。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的目的在于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所观摩课程的优劣。

教师招考之教育学心理学复习

教师招考之教育学心理学复习

教师招考之教育学、心理学复习教育学、心理学是大学里的公共课,大家都应该接触过。

但,大学里上公共课的情形大家肯定都知道,所以,很多人对这些内容还是很陌生的。

因此,复习不可能太容易,背起来会有难度。

做好N论复习的准备吧。

1、复习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浏览全部教材,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大致了解,知道教育学和心理学讲的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哪方便的内容。

这样会帮助你复习时不会一味陷于知识细节中。

2、一轮复习:通读教材。

不要过多考虑复习重点的问题。

要知道,在招考中,有些题目出的是很“变态”的,考察点细的让你无可奈何。

看完一章就对应着相关习题寻找答案。

争取通过一轮复习解决大部分填空和选择题。

3、二轮复习:通过读书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对重要考点进行强化记忆,达到对照目录能清楚的掌握重要知识点。

对于基本的理论问题要有清晰的逻辑体系。

基本理论不仅会在填空选择中出现,在案例分析时也要用到。

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做章节练习题,通过题目检验看书的效果,提高记忆的针对性。

4、三轮复习:结合题目回归课本。

对于细节性的知识点做到查缺补漏,对于简答题和论述题要集中强化记忆,复习时一定要扣准得分点。

5、模拟测试。

经过前面四轮,基本的知识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接触一下各地的考试题以及你能找到的模拟题进行综合训练。

这中间还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用好课本的目录。

对照目录看看你能想到多少知识点,通过尝试回忆的方法对知识点做到进一步保持和巩固。

复习提醒1、大多数学生使用的复习教材是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的教材,两本,分别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这套教材体系相对完整,并且有配套习题,建议先从两本书入手,形成基本的知识结构体系。

今年这套教材有了新版本,内容精简后,体系更清楚,章节后面的习题也挺有针对性,学习起来会轻松点。

2、在熟悉上面提到的教材后,建议能浏览其他版本的教材,算是对知识的扩充,毕竟各地的招考试题有时考的很细,甚至很偏。

3、心理学是大家普遍比较头疼的科目,因为里面的专业术语多了点,并且有的地方理解起来会有困难,建议一开始先在理解上下功夫,然后再去强化记忆。

心理学入门大学公开课教案

心理学入门大学公开课教案

教案标题:心理学入门公开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开场白:介绍自己和对心理学的热情。

2. 提问:学生对心理学的了解和期待。

3. 学生分享:自己对该课程的期望和疑问。

二、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5分钟)1. 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2. 解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发展等方面。

3. 举例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记忆、学习、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等。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0分钟)1. 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调查、案例研究等。

2. 解释每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如实验法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观察法的自然性和长期性等。

3. 示范使用一种研究方法的案例:如实验法研究记忆的实验设计。

四、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5分钟)1. 介绍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2. 解释每个应用领域的基本概念和例子:如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治疗,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等。

3. 强调心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五、互动环节(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选择一个心理学的应用领域,讨论该领域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分享和讨论: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和提问。

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展望未来学习:提醒学生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鼓励他们持续学习和探索。

3. 提问和回答: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疑问。

《心理学》课程标准

《心理学》课程标准

《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心理学课程代码:020403课程类型:公共课学时/学分:66/4.5适用专业:美术教育专业修订时间:2012年3月5日课程负责人:郑军课标审批人:李秀梅课程团队:姜晓燕、陈瑶、王学坚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心理学》课程是师范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是教育学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基于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突出实践性、应用性,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统一,培养其组织和实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从教能力。

教师通过教学、观摩、见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熟知小学儿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小学儿童心理学知识,使学生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小学儿童、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提高自我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2.课程设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基础为主线,以学生已有的日常心理学知识为基础,以学生已有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背景,从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出发,关注与小学教育教学的联系,强化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服务今后教育教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儿童心理现象,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科学的基础。

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既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理解、掌握并会结合实际科学解释和应用心理学中的主要术语、概念、观点和基本原理,又能在学习中通过谈话、小组讨论、实践探究等形式,科学地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了解并解释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具备教育反思的基本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增强对专业的情感,对儿童的了解与热爱,逐步形成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本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小学儿童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以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用理论来解释和解决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的能力;以应用为目标,学生学习从教育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探索和学习心理理论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专科习题库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专科习题库

《教育心理学》习题库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一、单项选择:1.人的认知过程、情感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2.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3.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4.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6.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7.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8.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学者是()A.冯特 B.华生 C.费希纳 D.弗洛伊德9.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10.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A.感觉与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知过程 D.反映活动11.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A.注意 B.认知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12.“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面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13.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14.有生命物质(即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A.反应性 B.反映形式 C.感应性 D.信号性反应15.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是()A.思维活动 B.语言活动 C.认知活动 D.意识活动16.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利用了人的()A.知觉 B.感觉 C.对比 D.后像1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指的性格特征是()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人格18.“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19.勤奋、懒惰、谦虚、骄傲。

教育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03 教育心理学的研 究方法
观察法
01
02
03
自然观察法
在日常教育环境中,直接 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表现, 记录并分析。
参与观察法
研究者参与到被研究者的 活动中,以参与者的身份 进行观察。
结构观察法
事先设计好观察项目和记 录表格,在观察过程中严 格按照设计进行记录。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在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室 条件下,研究自变量和因 变量之间的关系。
05 教育心理学的实 践应用
学习策略与技巧
认知策略
通过理解、记忆、思考等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元认知策略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 节,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估等。
资源管理策略
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环境、人 力等资源,促进学习。
心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康与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概念
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和维护方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教 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萌芽阶段
在古代,一些哲学家和教育家开始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教育心理 学思想。
形成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教育心理学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 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开始系统地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认为学习是社会互动和个体经验相结合的过程。
代表人物
皮亚杰、维果茨基等。
主要观点
知识是相对的,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和文化背景;学习是通过 社会互动和合作来实现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真实 情境和问题解决的机会。

心理学公共课考试答案

心理学公共课考试答案

心理学公共课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交叉科学D. 人文科学答案:C3.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冯特B. 弗洛伊德C. 皮亚杰D. 华生答案:A4.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5.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A. 客观性B. 系统性C. 发展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

A. 发展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7.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

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8.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A. 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B. 探索心理现象的机制和过程C. 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D. 以上都是答案:D9.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包括()。

A. 尊重个体B. 保护隐私C. 公正无私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A. 跨学科研究B. 应用研究C. 国际化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1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

A. 认知心理学B. 情感心理学C. 行为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1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个体B. 群体C. 社会D. 以上都是答案:D13.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14.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

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15.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A. 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B. 探索心理现象的机制和过程C. 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D. 以上都是答案:D16.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讲ppt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讲ppt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学生心理辅导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服 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支持学生个性化 发展,促进潜能发挥。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
教育评价标准
01
教育心理学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
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
02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
移是指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03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或态度迁移到另一种
学习中去,具体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
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知识的应用
概念辨析
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 本质属性,掌握概念的内 涵和外延,能够正确地使 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问题解决
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能力
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 造性活动,具备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
认知建构主义
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 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在 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实现,认为学习是 人的潜能的发挥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和需要,通过发挥个 人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来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2024版《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认知发展与教育•情感、动机与意志品质培养•学习过程与策略•智力、创造力与特殊才能培养•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技巧01课程概述与目标教育心理学定义及研究领域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与心理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

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发展、情感与动机、个体差异、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与测量、教师心理学等。

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教育问题,具备初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观和学生观。

参考书目《教育心理学导论》(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学习心理学》(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教材:《教育心理学》(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教材及参考书目02认知发展与教育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认知发展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种种功能的发展变化。

认知发展的研究包括发展的阶段、过程、条件、机制、个体差异等各个方面。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皮亚杰认为,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结构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强调了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学习、教学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和文化工具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学习
记乘法表 接受学习
运用公式解题
有指导的 发现学习
尝试与错误
独立的 发现学习
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讲授者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 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不要求主动去 发现什么,只要求把学习的内容内化为 自身的知识,以后能在恰当的时候把知 识提取出来或加以运用。 发现学习: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 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同学知道。此后,每当这个 老师上课时,刘园就感到很
尴尬。
案例:
1、妈妈看到2岁的灿灿哭了,就过来抱他。以后 灿灿哭的次数更多了。
2、张平抄袭王刚的作业,老师同样给了他高分, 他此后就经常抄别人的作业了。
4、强化
①定义: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有机体反应频率、 速度和强度发生改变的过程。
②强化物:任何能激发某种行为不断重复出现的诱 因。强化物一般在行为出现后立刻出现,或间隔非常 短的时间出现,如果强化物没有及时出现,学习就不 能发生,或者学习就被削弱了。
生活实例: 1、小刚不会游泳,有一次掉到水里差点被淹死了, 妈妈想提高他的自卫能力,决定送他去一家娱乐中心 上游泳课,可每次教练将他拉到池边时,他就哇哇大 哭起来。 2、一些广告上的产品本来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 是由于广告设计者将这些产品与一些诱人的形象,以 及一些赞赏性的语言匹配在一起,因而引起人们对它 们的好感和青睐。
以后,如果再发生类似情况,大家很可能会再拍 打电视机,同学们就可能会养成一种“拍打”的习惯。
1、斯金纳及斯金纳箱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含义
操作性条件作用是通过对与环境相互作用的 人或有机体的积极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 一种学习。其基本原则是:如果某次反应后接下 来又受到一次强化刺激(强化物),那么这种行 为就很有可能再次出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结果 就是增加或者降低对环境事件作出反应的可能性。
3、并非任何学习都伴随有外显行为的变化。没 有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学习,叫潜伏学习。
4、没有价值观念的评判,不良知识的获得也是学习。
二、学习分类
1、加涅(R.Gagne)的学习分类: ①按学习的复杂程度分: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词语联想学习、 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5、惩罚 ①定义:在反应之后施加惩罚物,以减少该
反应再次出现的概率。 ②呈现惩罚: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的刺 激物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呈 现惩罚。 消除惩罚: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 的去处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 消除惩罚。
条件作 4 条件刺激(CS)——————条件反应 (CR)
用后
(铃声)
(唾液分泌)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①消退: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 条件反应会逐渐削弱,直至消失。
②泛化: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外一些 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应。
③分化:与泛化作用互补,指对事物的差异反应。 例如:狗可以学会只对三声铃声作出唾液分泌的
(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③强化分类:A、正强化和负强化 B、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④正确使用强化 ★把我们希望出现的行为具体化。 ★确定对学生真正具有强化作用的强化物。 ★注意强化的及时性、持续性。 ★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随着 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转 为间歇式强化。 ★当一种期望的行为很少或者是不出现时,使用培养 程序。
②按学习结果分类: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
2、布卢姆(B.Bloom)的学习分类: 知识
理解
认知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育目标
情感
评价
动作
3、奥苏伯尔(D.P.Ausubel)的分类
有意义学习 弄清概念之 听导师精心 间的关系 设计的指导
科学研究
听演讲或 学校实验室实验 例行的研究 看材料
3、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之区别
经典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
行 无意的(人不能控制行为)、有意的(人能控制行为)
为 情绪的、生理的
顺 行为发生在刺激之后
行为发生在刺激(后果)

之前
学习的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匹 行为后果影响随后的行为
发生 配
刘园上课给同学写信被老师 当学生保持课堂安静时,
例 看到,教师没收她的信后当 受到表扬,以后学生还能 堂宣读,刘园的许多隐私被 保持安静。
二、经典条件作用
1、巴甫洛夫的实验
条件 作用 前
1 无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UCR)
(食物)
(唾液分泌)
2 条件刺激(CS)—————引起注意但无唾液
(铃声)
分泌反应
条件作 3 条件刺激(CS)
用中
(铃声UCS) (食物)
无条件反应( UCR) (唾液分泌)
②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意义学习:指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 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也就是说,要 在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 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 和“非人为的”联系。 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恰恰相反。学习者没有理解 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只是在学习内 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 本质的、人为的联系。
条件反应,而对一声或两声铃声没有唾液 分泌的反应。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
案例: 311寝室的同学都十分喜欢看足球,世锦赛期
间他们凑钱买了一台二手电视机。因为电视机质量的 原因,有时候在看到最精彩的时候,电视突然没有图 像了,他们非常着急,有人甚至会愤怒地用力拍打电 视机的外壳。然而,就在这时,电视机突然恢复了正 常。
疑问:怎样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基本假设:
★人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个人经历和环境刺激 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观察事物间的关系(即刺激和反应的关系)用来 描述学习。
★学习包含了行为的变化。 ★如果刺激和反应的间隔时间很短,那么学习最容易
发生。 ★许多物种,包括人,学习的方式有相似性。
教育心理学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第七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定义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理 解: 1、这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类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 2、并非任何行为的变化都意味着学习,只有那些以个
体经验为依据而产生的行为变化才叫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