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十二种沟通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对孩子的十二种沟通障碍
父母回应孩子的典型方式
1.命令、指挥、控制
这些信息告诉孩子,他的感受或需求并不重要;他必须服从他的父母的感受或需求。(“我不管你想做什么,现在立刻回到房子里。”)
它们传达了父母对此刻的孩子的不接受感。(“别不停地动来动去。”)
它们制造对父母权力的恐惧。孩子听到的是他将会被比他更大、更强壮的人伤害的威胁。(“到你的房间去——如果你不去,我会负责让你进去的。”)
它们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怨恨或愤怒的情绪,经常导致他表达敌对情绪,发脾气,反击,抵抗,测试父母的意志力。
它们向孩子传达了父母不信任孩子自己的判断力或能力。(“别碰那个盘子。”“离你弟弟远点。”) 2.警告、训诫、威胁
这些信息会让一个孩子感到恐惧和服从。(“如果你那样做,你会后悔的。”)
它们会像命令、指挥、控制一样激起怨恨和敌意。(“如果你不立刻上床,我就打你屁股。”)
它们传达了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需求或愿望。(“如果你不停止玩那个鼓,我就会很生气。”)
孩子有时候会用这样的话回应警告或威胁:“不管发生了什么,我还是会这样想。”
这些信息还会导致孩子测试父母的威胁是否当真。孩子有时候会尝试做一些他们已经被警告不要去做的事,只为了看看父母所说的结果会不会真的发生。
3.规劝、说教、布道
此类信息将外界的权威、责任或义务施加于孩子身上。孩子对这些“应该”、“应当”和“必须”的回应可能是更加激烈的抵抗和防卫姿态。
它们会使一个孩子感到父母不相信他的判断——他最好接受“他人”认为正确的决定。(“你应该做正确的事情。”)
它们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内疚感——认为他是个“坏”孩子。(“你不应该那样想。”)
它们可能会使一个孩子感到父母不相信他有能力去评价他人的蓝图或价值观正确与否。(“你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尊重你的老师。”)
4.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
此类信息常常被孩子当作父母对他们的判断力或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案的能力缺乏信心的证据。
它们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使他变得依赖父母并停止独立思考。(“我应该做什么,爸爸?”)
有时候孩子非常憎恨父母的想法或建议。(“让我自己想办法。”“我不想让你告诉我该怎么做。”) 建议有时候向孩子传达了你的优越感。(“你妈妈和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孩子还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我为什么没想到那个?”“你总是比我更清楚该做什么。”)
建议会使一个孩子感到他的父母根本不理解他。(“如果你真的了解我的感受,就不会提出那个建议了。”)
建议有时候会导致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对父母的想法做出反应,从而没有时间形成自己的想法。
5.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
试图对另一个人进行教育,这种举动常常会使“被教育者”感到你使他看起来卑下、处于从属地位、缺乏能力。(“你总是认为你什么都知道。”)
逻辑和事实常常会使一个孩子摆出防御姿态和产生怨恨。(“你认为我连那个也不知道?”)
孩子,与成年人一样,很少喜欢被指出自己的错误。因此,他们会拼命维护他们的立场。(“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说服不了我。”)
孩子通常憎恨父母的说教。(“他们长篇大沦地说,我只好坐在那里听。”)
孩子常常会用极端的方法去反驳父母的事实。(“嗯,你太老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你的想法完全是过时的、守旧的。”“你是个怪人。”)
很多时候,孩子已经非常了解父母坚持对他们进行说教的事实,并且憎恨这种说教暗含的意味,即他们是无知的。(“我全都知道——不需要你来告诉我。”)
有时候孩子会选择忽略事实。(“我不管。”“那又怎样。”“那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6.评价、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
这些信息可能比任何其他信息更能使孩子感到自己缺乏能力、自卑、愚蠢、缺乏价值、低劣。一个孩子的自我观念是由父母的判断和评价打造的。当父母评价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评价他自己。(“我常常听到他们说我坏,我开始感到我必须作个坏孩子。”)
负面评价会引发反评价。(“我见过你做同样的事情。”“你自己也没那么受欢迎。”)
评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使他们不愿透露他们的感受,或是对父母有所隐瞒。(“如果我告诉了他们,只会受到批评。”)
孩子,与成年人一样,痛恨负面评价。他们会摆出防御姿态,只为了保护他们的自我形象。他们常常会感到气愤,并对评价他们的父母产生怨恨,即使这个评价是正确的。
评价和批评常常会使一些孩子感到他们不够好,父母不爱他们。
7.赞扬、表示赞同
与人们对于赞扬总是会对孩子有好处的普遍观点相反,赞扬常常会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一条不符合孩子的自我形象的正面评价会引发敌意:“我不漂亮,我很丑。”“我讨厌我的头发。”“我打得不好,我很糟。”
孩子推断,如果父母对他们做出正面评价,他们也可以在其他时候对他们做出负面评价。此外,一个家庭如果频繁地使用赞扬,一旦得不到赞扬,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在批评他。(“你没对我的头发说一句好话,这么说你肯定不喜欢它。”)
孩子常常把赞扬当作一种操纵手段——一种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其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的微妙的方法。(“你这样说只是为了让我更加用功。”)
孩子有时候推断他们的父母在赞扬他们的时候并不了解他们。(“如果你知道我对自己的真实想法,你就不会那么说了。”)
当受到赞扬时,孩子常常会感到尴尬和不舒服,尤其是在他们朋友的面前。(“哦,爸爸,那不是真的!”) 经常受到赞扬的孩子会逐渐对它产生依赖性,甚至会要求别人赞扬。(“我打扫了我的房间,你对此什么也没说。”“我看起来怎么样,妈妈?”“我不是一个好孩子吗?”“这画画得不好吗?”) 8.归类、嘲笑、羞辱
此类信息会对孩子的自我形象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它们会使一个孩子感到缺乏价值、低劣、不被喜爱。
孩子对此类信息最通常的反应是对父母进行还击。(“你是个唠叨鬼。”“看看谁在说谁懒。”)
当一个孩子从试图对他施加影响的父母那里得到这样的一条信息时,他不太可能通过理智地审视自己而有所改变。相反,他会将火力对准父母不公平的信息并为自己寻找借口。(“我看起来不像个失败者。那样说是荒谬而且不公平的。”)
9.解释、分析、诊断
此类信息向孩子传达了父母“看透”了他,知道他的动机是什么,或者他为什么有那样的表现。父母这样的心理分析对于孩子可能是具有威胁性的,并且会带来挫折感。
如果父母的分析或解释碰巧是正确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被看透而感到尴尬。(“你没有约会是因为你太害羞。”“你那样做只是为了获得注意。”)
当父母的分析或解释是错误的时候,就像很多时候那样,孩子会因为受到不公平的指责而感到愤怒。(“我没有嫉妒——这很荒谬。”) 孩子常常会在父母的态度中看到居高临下的感觉。(“你以为你什么都知道。”)常常对他们的孩子进行分析的父母向孩子传达了父母感到自己比孩子更优越、更智慧、更聪明。
“我知道为什么”和“我能看透你”的信息常常会阻止孩子进一步的沟通,并让孩子学会不再与父母分享他们的问题。
10.安慰、表示同情、安抚、支持
此类信息没有大多数父母认为的那样有帮助。当一个孩子为某件事烦恼时,对他进行安慰只会使他确信你不理解他。(“如口果你知道我有多害怕,就不会这样说了。”)
父母对孩子进行安慰和安抚是因为他们不愿看到孩子感到受伤、不安、气馁等。此类信息告诉一个孩子你希望他别再有这样的感受了。(“别扭心,事情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