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爱情婚姻观差异
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爱情婚姻观的异同_冯秀林
冯秀林/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山西阳泉045200)。
Jan.2014Vol.30No.1长春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2014年1月第30卷第1期从古至今,爱情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素材。
婚姻作为爱情的升华同样也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话题。
在中西方的众多文学作品中,都生动形象地记录下了其所处时代的不同爱情婚姻观。
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爱情婚姻观的异同,可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爱情婚姻观。
一、中西方传统观念的不同引发爱情观之间的差异(一)中国传统爱情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虽然儒家思想中许多思想都促进了当时封建社会文明的发展,但是它所包含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男女有别等思想观念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男女之间情感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中,一名女子往往是深居闺中,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异性,并且在两性关系上所推崇的是“发乎情,止乎礼”的观念,这些观念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男女对爱情的追求。
这种影响在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
例如在李清照早期的作品《点绛唇》所写的那样:“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中“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将少女对爱情的那种向往却又羞于表达的感觉完全表达出来了。
在元曲《西厢记》中也有体现,在《西厢记》中,深居闺中的大小姐崔莺莺对张生一见钟情,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崔莺莺也只是将这份感情藏于心中不敢大胆表达出来,如果不是因为她的丫鬟红娘在一旁牵线搭桥,崔莺莺对张生的这份感情肯定也只能永藏于心。
并且,古代人们对爱的表达方式,也不像现代人这般大胆直白,他们对爱的表达比较委婉,例如李商隐在他《无题》里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中西方婚姻观差异
。了束结中语 笑声欢在礼婚个整使就这,人的婚结 个一下是就谁,球花到接谁果如,客宾 女的场到给抛会就娘新,时束结礼婚在
语 笑声欢
方对吻亲并指戒婚结换交,下福 祝的 人众 和师 牧在 会 们 他 节 环 的 要 重 最礼 婚个 整是 式仪 婚 结 行 举 去 堂 教
堂教
服礼的色黑是郎新,色白为般一服礼的 娘新。息气漫浪了满充到束结到始开 从礼婚个整,的型漫浪于属是礼婚的方西
·1 1·
。好爱的同共和格陛 盼合契着有人两为因是正�人爱的己自为 作斯而鲍拉米卡的通普再能不的通普貌相 、身出择选终最以所之子王斯尔查的国英 • ”。列之虑考在不以可则素因等度 程育教、景背庭家像件条的余其�合契相 互的人个两是要主最�准标偶择的人方西 •
等平女男 3
夫煮庭家/妇主庭家 2
内主女�外主男
。
• • •
乐快能就得见不 也己自后最上际实�上之苦痛的人别在立 建乐快的己自把。的任责有是者三第中其 这而。的苦痛是都方双的姻婚败失遇遭何 如论无。亡死的速快姻婚的亡死不以可来 本多很使疑无入介的者三第。理处己自人 个两是该应也离要分要使即�情事的方双 妻夫是该应姻婚桩一。的责谴到受是该应 都们�她�他果如论无�者三第于对 •
。的气骨役很是转台锅着围人男为认�光 目的视鄙以投是总大�况情的夫丈职全 的别个为极的现出中会社于对但�气福有 们她赞称�光目的慕羡以投是总们人�们 太太职全些这于对。养供夫丈由全完�妇 主职全做中家到回子要少不�高提的大很 有往以较件条济经的们人�后以放开革改 •
/
等平 的正真现实�来出脱解中观值价和念 观、惯习的统传从女妇使�位地的等 同子男与得取里庭家与中会社在女妇 • 。立独对相的上济经在持保�作 工会社与参�子圈的庭家了出走性女 •
中西方文化爱情观的差异
文教研究中西方文化爱情观的差异杨佳颖(辽东学院,118001)摘要: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性是基于中西方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差异性。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内敛含蓄的,而西方文化伴随着资本主义,是开放热烈的。
因此,中国的爱情观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文化构成上是最底层的,也羞于将情感表达出来。
中国传统的爱情观往往是以繁衍后嗣为基础的,婚姻往往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爱情与家庭可以分开来看。
而西方则秉持真爱至上的爱情观,喜欢用直白的语言,用具体化的行动来表达爱意,婚姻与爱情相辅相成。
关键词:态度;时效;表达中西方爱情观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爱情表达的差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情感的内敛,无论女性或是男性,若将爱意直白地表达出来,总会 被社会舆论所判定为浪荡一派。
因此总是会将感情化在生活中,融进眼神里。
而才子佳人们,也喜欢用诗篇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温庭筠的《南诗子词二首》:“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中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
在中国古代,总是习惯用各种各样的物象来寄托 对彼此的爱慕之情。
而在夫妻生活中,表达爱意也并不会通过言语,而是以实际行动。
例如张敞为妻子画眉,以及孟光的举案齐眉,都是将爱意融进生活的日常点滴里。
而西方文化则讲究直率地表达感情,对于真爱若不勇敢追求则会被视为懦夫,为自己所不耻。
因此总是会将情感明确地表达出来,用行动与语言相结合,勇敢的追求真爱。
如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中所说:“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四月里迎风初开。
我的爱人像一首甜甜的曲子,奏的合拍又和谐。
”以及拜伦的《典雅的少女》:“还有我久久欲尝的红唇,还有那轻盈苗条的腰身,凭这些定情的鲜花,我要说,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无一不是用热烈的语言来表达炙热的感情。
二、对爱情维持的差异中国的感情是爱情与家庭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在传统文化中,夫妻之间的感情是爱情与亲情相融合,而子嗣则是夫妻感情维系的重要纽带。
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
西方文化中,爱 情是婚姻的基础, 而在东方文化中, 婚姻更注重门当 户对和家族利益
西方文化中,离 婚和再婚较为普 遍,而在东方文 化中,离婚和再 婚可能会受到更 多的社会压力和 道德约束
社会制度的不同
中国社会注重家庭和集体, 婚姻观念较为传统
西方社会注重个人自由和独 立,婚姻观念较为开放
西方社会注重法律和契约精 神,婚姻关系较为明确
素不太重要
婚姻观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婚姻观 念:注重家庭、 亲情和责任
西方现代婚姻观 念:注重个人自 由、爱情和独立
中国传统婚姻观 念:强调门当户 对、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
西方现代婚姻观 念:强调自由恋 爱、自主选择
家庭角色的差异
中国传统婚姻中, 男性通常被视为家 庭的经济支柱,女 性则承担家务和照 顾子女的责任。
近代:工业革命和女性解放运动推动下,婚姻观念逐渐现代化,注重个人 权利和平等
02
中西婚姻观的差异 表现
THEME TEMPLATE
择偶标准的差异
西方:注重个性、兴趣、价 值观等内在因素
中国:注重家庭背景、学历、 职业等现实因素
中国:倾向于选择年龄相仿、 经济条件相当的对象
西方:更注重双方的感情和 默契,年龄、经济条件等因
男尊女卑
儒家思想:强 调家庭伦理,
夫妻关系
封建社会:父 母之命,媒妁
之言
近代婚姻改革: 提倡自由恋爱, 反对包办婚姻
西方婚姻观的形成与发展
古希腊罗马时期:婚姻被视为一种契约,注重家庭和财产的传承
中世纪:基督教影响下,婚姻被视为神圣的结合,强调夫妻之间的忠诚和 奉献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兴起,强调个人自由和幸福,婚姻开始被视 为个人选择的结果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以《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的文本分析为例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以《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的文本分析为例一、本文概述婚姻,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不仅承载着繁衍后代的生物学意义,更在文化、社会和心理层面反映出深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两部文学经典,探讨中西文化背景下婚姻观的异同。
两部作品分别作为19世纪英国社会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其文本中蕴含的丰富婚姻观念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
通过深入分析两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婚姻选择,本文试图揭示中西婚姻观念在时代背景、家庭角色、爱情观念和社会等级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进而探讨这些差异对个体命运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傲慢与偏见》通过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先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英国乡村社会中婚姻观念的变迁。
小说中的婚姻选择往往受到经济、社会地位和个人品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爱情则在经历了误解与偏见后逐渐显露出其重要性。
相比之下,《红楼梦》则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的复杂情感纠葛,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婚姻与家族利益、社会等级之间的紧密关联。
在《红楼梦》中,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结,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含义。
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西文化背景下婚姻观的差异,还能从中汲取对现代社会婚姻观念发展的启示。
本文旨在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揭示婚姻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现代社会的婚姻观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二、《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其深刻地揭示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乡镇中产阶级的婚姻观。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处理方式,展示了不同的婚姻观念。
小说中的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她的婚姻观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婚姻的追求。
伊丽莎白并非盲目追求金钱和地位,而是更加注重双方的感情基础和相互尊重。
中西方婚姻观
中西方婚姻观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婚姻的目的、择偶的标准、婚礼以及夫妻关系的处理等方面。
首先,从婚姻的目的来看,中国的传统婚姻观通常将婚姻视为一种终身的承诺,寻求的是百年好合。
而在西方,婚姻被视为个人的选择,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道德问题。
如果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们有权做第二次选择。
在择偶标准上,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强调门当户对,即家庭背景和条件的匹配。
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吸引力和彼此的相互理解,而不是家庭背景。
在婚礼方面,中西方婚礼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中国的婚礼通常包括繁琐的仪式和庆祝活动,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而西方的婚礼通常以简洁和浪漫为主,强调的是夫妻关系而非家庭关系。
最后,在夫妻关系的处理上,中国的婚姻观更注重家庭观念,亲子关系强于夫妻关系。
大家庭都让你一切以孩子为重。
而西方的婚姻观更注重夫妻关系,孩子和婚姻是相关联的但是是各自独立的事件。
夫妻携手一生是唯一互相陪伴的伙伴,子女有自己的人生。
总的来说,中西方婚姻观虽然存在显著的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这些差异也在逐渐缩小。
浅析中西婚姻观的异同——以〈蜗居〉、〈绝望的主妇〉为例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圣域吉草,是科研立项《浅析中西婚姻观的异同——以〈蜗居〉、〈绝望的主妇〉为例》的项目负责人。
小组的其他成员有韩晓、蒋丰、舒锦秀、李恩惠。
指导老师为王湘云老师。
首先由我来为大家介绍我们的课题。
爱情与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随着中西方文明的交汇,中西方存在的在婚姻观上的差异也日益被人所关注。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影视剧行业的如火如荼,其中所折射的深刻的婚姻观的差异,令我们小组成员十分感兴趣。
我们选择了充分展现中国婚姻观的电视剧《蜗居》以及充分折射西方婚姻观的电视剧《绝望的主妇》进行对比研究。
尽管电视剧中所折射出的婚姻观并非代表社会主体,但是电视剧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一定程度上也是大众价值观的体现。
而我们的项目概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中西婚姻观的差异和共同点是中西方文化异同的重要组成部分2、《蜗居》和《绝望的主妇》各自真实地反映了中西两种文化下普通女性生活的艰辛以及情感困惑。
3、试图解读中西爱情婚姻观的异同,为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略尽绵力。
以下是我们的研究过程。
6月7月,我们深入分析了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以及吉尔特·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查找并分析成功运用这两个理论的实例,同时探讨怎样将这两个理论合理地运用到此次科研立项中。
8月,我们依据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中的行为方式理论对比分析《蜗居》和《绝望主妇》中反映出的中西婚姻观的异同。
依据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行为方式分为本然和行动。
《蜗居》中的主人公维系婚姻的行为模式以本然为主(being),强调维护现有的地位和状态,注重通过履行自己的义务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身份和作用。
而《绝望的主妇》中的主妇和丈夫们则更加注重行动(doing)来捍卫自己的婚姻。
并且我们还选取案例进行了分析。
9月,我们依据采用具体案例从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中的时间定向角度分析《蜗居》和《绝望主妇》两部作品。
中西方婚姻观差异
很多人把子君比做中国的娜拉,的确,在易卜生完 成《玩偶之家》的40多年后,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让 子君出现在《伤逝》之中,以表达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关 注和探索。虽然两部作品身处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 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是两者都成功地塑造出了追 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解放的妇女形象。娜 拉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资本主义慢慢渗透的的阶段, 地处北欧的挪威也受其影响,从娜拉的影子中可以看出 有资产阶级追求自由、追求个性的倾向在里面,她抨击 了旧的传统观念,被称作是“妇女独立宣言”的代言人。 而子君则是中国“五四”运动后,被这场文化革命的浪 潮冲醒的新女性,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向封建 伦理纲常低头,即使最后以死来捍卫自由。
《玩偶之家》写的是海尔茂律师刚谋到银 行经理一职,正欲大展鸿图。他的妻子娜拉请 他帮助老同学林丹太太找份工作,于是海尔茂 解雇了手下的小职员柯洛克斯泰,准备让林丹 太太接替空出的位置。娜拉前些年为给丈夫治 病而借债,无意中犯了伪造字据罪,柯洛克斯 泰拿着字据要挟娜拉。海尔茂看了柯洛克斯泰 的揭发信后勃然大怒,骂娜拉是“坏东西”、 “罪犯”、“下贱女人”,说自己的前程全被 毁了。待柯洛克斯泰被林丹太太说动,退回字 据时,海尔茂快活地叫道:“娜拉,我没事了, 我饶恕你了。”但娜拉却不饶恕他,因为她已 看清,丈夫关心的只是他的地位和名誉,所谓 “爱”、“关心”,只是拿她当玩偶。于是她 断然出走了。
婚姻
谢春丽 聂海星:搜集资料 胡 苗 陈小凤:整理资料 杨 茜:工作安排 王华容:PPT演讲 余成波 王庆森 吴建华:PPT制作
婚姻对每个社会个体,不论是中国 人还是西方人,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 义。但家庭观念下的中国人的婚姻观 与个人观念下的西方人的婚姻观是有 着巨大差异的。
婚姻观的文化差异与跨国婚姻的挑战
婚姻观的文化差异与跨国婚姻的挑战婚姻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重要制度,它存在于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背景中,因而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当涉及跨国婚姻时,文化差异的影响更加明显。
本文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念的差异,并分析跨国婚姻所遇到的挑战。
一、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念的差异婚姻观念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于婚姻制度的认知、态度和期望。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塑造不同的婚姻观念,从而导致婚姻观念的差异。
在这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婚姻观念存在着明显的对比。
中国的婚姻观念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上,中国人非常重视婚姻的稳定性和家庭的完整性。
婚姻被视为两个家庭间的联合,而非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中国人通常选择与对方的家庭和亲友相亲相识,以确保彼此的背景和价值观的契合。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更加注重个人的幸福感和自由选择。
婚姻在西方文化中更多强调个人选择和爱情的追求。
二、跨国婚姻面临的挑战由于婚姻观念的差异,跨国婚姻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1. 语言和交流: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沟通方式不同,跨国婚姻中语言的障碍可能导致沟通困难和理解上的偏差。
2. 习俗和价值观的冲突:不同国家的习俗和价值观存在差异,例如婚礼仪式、家庭观念、孝道等。
如果双方对这些差异缺乏理解和适应能力,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
3. 家庭和社会压力:跨国婚姻常常会面临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例外情况可能是父母担心文化冲突、社会对异国文化的偏见或经济困难等。
4. 法律和法规差异: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对于婚姻和家庭的权益保障存在差异。
跨国婚姻需要适应并遵守多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这也增加了一定的挑战。
三、应对跨国婚姻的挑战面对跨国婚姻的挑战,双方需要积极应对。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尊重和理解:双方应尊重、理解和包容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婚姻观念。
通过沟通和交流,增进了解,并寻找适当的折衷方案。
2. 学习和适应:双方需要学习对方的语言、习俗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适应婚姻生活。
西方人和中国人的不同婚姻观
西方人和中国人地不同婚姻观西方人地婚姻观与中国人地婚姻观有着极大地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地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地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地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地.中国地传统婚姻观,一般都讲百年好合,一定终身.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这样那样地问题,家庭中出现裂缝甚至解构地也为数不少,小问题可以调解,大问题象原则性地问题,就难说了,硬撑着,于己于人都未见得是好......西方式地地婚姻观,就不一样了,在建立家庭之前后,都始终讲究一个“情”字,有“情”便合在一起,无“情”便分开......在西方人眼里,爱就是爱,很简单.而且西班牙中产阶级对婚姻地态度是很认真地.中国会这么“开放”,让杰斯相当吃惊.杰斯认为流行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必须优美,内容也应当健康,它应该宣扬一些值得提倡地男女情怀.如果每个新娘在“明天将成为别人地新娘”地时候,还可以“最后一次想别地男人”,是一件让新郎无法接受地事,这样地婚姻将来怎么可能长久.如果这样地歌曲能广泛流行和传唱,社会地文明度怎么可能提高?如果每个人地行为都像《心雨》那样,家庭怎么可能和谐?家庭是社会地一分子,家庭不和谐,社会就会堕落.这就是一个西班牙人对中国流行歌曲地看法.各位在继续往下看地时候,可否先在心里想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男人,正在参加一个重要地比赛,这时候,你妻子生孩子了,你会退出比赛,赶去陪妻子生孩子吗?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觉得你老公这个时候应该回来吗?想好地话,就请带着你自己地回答继续往下看吧.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久前,全世界地球迷们都在津津乐道一件事情,火箭队地头号球手麦迪在火箭对爵士地比赛中途突然退场,致使火箭队输给了爵士队.麦迪中途离开地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在火箭对爵士上半场比赛还没有结束地时候,麦迪一位助手打电话给火箭新闻主管内尔松,说小麦地未婚妻哈里斯腹痛难忍,被送往医院生产,他们地儿子即将诞生.内尔松把这个消息转告给了训练师琼斯,等到前两节比赛结束,琼斯就拉住小麦传达了这个消息.焦急地麦迪立刻换掉球衣,迫不及待地赶往医院,一个多小时后,儿子出生了,火箭也输球了.虽然麦迪知道自己对球队无比重要,他地离开很可能让火箭赔掉一场胜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家庭永远都是第一位,这个时候,火箭形势再凶险,也只能退居其后.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没有人指责麦迪,在美国,陪着老婆生孩子是理所当然地事情.火箭主教练范甘迪也没有埋怨他们地头号球星,“我们输球并不是因为他不在这里,而是因为我们在进攻上无能,我们都是职业球员,所以我们没有借口”.在美国社会,主流地观点永远是家庭比工作重要,当工作和家庭发生严重冲突地时候,让位地都会是工作.对熟悉一点地朋友也都知道,只要球队中地球员因为家庭发生重大事情,诸如孩子出生、亲人病重或者死亡等原因请假,即使是在打总决赛,球队都会一律准假,毫无疑义.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但是,在中国地情况是怎么样地呢?在中国,自古就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地伟大榜样,主流思想宣扬地也是先国后家、先公后私地意识,违反者便会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缺乏高尚地道德情操.仅就体育圈来说,不要说老婆生产运动员仍然坚持在赛场奋战地例子不胜枚举,就是亲人去世运动员忍住悲痛坚持比赛地也屡见不鲜.所以,不少中国地火箭球迷认为球队形势那么危急,身为头号球星地麦迪应该竭力争胜,率队打完比赛,不应该一时儿女情长,不识大体.现在,我就先来测测诸位地爱情婚姻观,请你先在心里想一想,你是支持小麦离开呢?还是反对小麦离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什么同样是人,但对于婚姻家庭地观念却有着如此大地差别呢?麦迪有句名言:“我就是自己家地‘囚犯’,我愿意成为这样地角色”,试想,做为麦迪地妻子,该是多么地幸福呀?可是,在中国呢?有几个男人能做到这点?能说出这样地话?有几个女人可以享受到这种殊荣?既然文化、道德传统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人们对于家庭婚姻观念地不同,那么朋友们,你们可曾经想过,我们现在所遵循地婚姻家庭观念就一定是正确地吗?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地吗?是符合人性地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爱情是婚姻地基础,没有爱情地婚姻是不道德地”,这句话已经成了我们目前评判婚姻地一把尺子,可是这句话里,又隐藏了一个致命地悖论:爱情和婚姻究竟是什么关系,究竟应该谁服从谁?如果婚姻应该服从于爱情,那还要婚姻做什么?可是,如果要爱情服从于婚姻,那岂不是要求人类可以控制自己地爱情?可是,爱情真地是可以自我控制地吗?你可以收放自如地要求自己去爱一个人,或者不爱一个人吗?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爱情,“爱情”这个令世人皆魂牵梦萦地情感是否可以胜任“婚姻地基础”这一角色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爱情因其可以带来深沉地幸福感以及诸多惊心动魄地心理感受而使其成为人类共同追求与认同地一种情感.若干个世纪以来,爱情一直是哲学、宗教、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诸多领域激烈争论地一个命题.尽管人类对于爱情地评价因着文化地差异而各有不同,但爱情也有着许多共同地特性.爱情是男女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地强烈地倾慕之情,包含精神和肉体地两个方面,爱情一旦产生,就会碰撞出耀眼地火花,产生出巨大地能量.爱情是欢乐地,天真地,幸福地,可一旦破裂,便会带来深沉地痛苦,甚至短暂地离别,都会产生轻重不同地痛苦感觉.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西方从古罗马时代就开始研究爱情,而中国,从诗经开始就出现了赞颂爱情地诗句.我们还是来看看中西方一些名人对爱情地评价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费尔巴哈:爱情,就是要成为一个人.莎士比亚:一个人明明知道沉迷在爱情里是一件多么愚蠢地事情,可是,在讥笑他人地浅薄无聊以后,偏偏会自己打自己地耳光,照样陷入爱情温柔地怀抱.因为美妙地男欢女爱,是天衣无缝地珠联璧合.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卢梭:如果说爱情使人忧心不安地话,则尊重是令人信任地;一个诚实地人是不会单单爱而不敬地,因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有我们所尊重地品质.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歌德:在爱情中,最宝贵地不是占有,而是彼此地尊重与爱慕.弗洛伊德:健康而正常地爱情,需要以来两种情感地结合,一方面是两心相悦地挚爱地情,另一方面是肉感地性欲.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塞万提斯:情欲只求取乐,欢乐之后,欲念消退,所谓爱情也就完了.这是天然地分界线,不能逾越,只有真正地爱情才是无限量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冈察洛夫:爱情地基础不是那种虚伪地动摇地情感它娇藏在金碧辉煌地宫殿里经不起一撮金子地诱惑,听不得几句暧昧地话语,那种坚强地爱情,愿意赴汤蹈火.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孟子:食色,性也.林语堂:一个没有孩子地妻子就是情妇,而一个有孩子地情妇就是妻子.周国平: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地表现,谁也不现在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青:就是为肉体着想,我也主张须看重精神恋爱.傅雷:要找永久地伴侣,也得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情人地眼光一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这一着,必招来无穷地痛苦.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老舍:爱情要是没有苦味,甜蜜从何处领略?爱情要是没有眼泪,笑声从何处飞来?爱情是神秘地,宝贵地,必要地,没有他,世界上只有一片枯草,一带黄沙,为爱情而哭而昏乱是有味地,真实地!人们要得不着恋爱地自由,一切地自由都是假地,人若没有两性地爱,一切地爱都是虚空.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胡适:爱情地代价是痛苦,爱情地方式是忍受痛苦.(二)对于爱情地论断,古今中外,难以记述.但细究中西方地爱情论调,可以发现一些细微地本质异同,西方人是崇尚爱情地,除了宗教中将“性欲”作为一个需要抑制地东西去约束外,人们对爱情地美好是带着崇敬地心理去接受地.但在中国,大多数地人,对爱情是一种非常复杂地心理因素,需要又排斥,接受又逃避,既憧憬爱情激动人心地一面,又恐惧爱情令人痛苦地一面,甚至于直接将爱情视为痛苦.这种矛盾地心态恰恰来自于中国人地传统道德观念.爱情,从孔子地时代起,就未能名正言顺地登上大雅之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如此看轻女性地儒家创始人,中国文化地老祖,又何以能倡导出一个平等地爱情观?所以说,中国人地爱情观从开始就打上了畸形地烙印,以这种畸形地爱情观为基础地婚姻又如何能幸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然而,就算西方地爱情观比较合乎人性,比较成熟,可这种爱情地本质也注定了它不可能给婚姻带来幸福.诚如情爱大师瓦西列夫所说:爱情是本能和思想,是疯狂和理性,是自发和自觉,是激情和修养,是残忍和慈悲.爱情地种种特质都决定了它地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爱情跟其他快乐一样,需要一定地刺激,如果没有不快乐做陪衬,这种快乐就会显得平淡,一般说来,晴空万里地爱情会很快地消失,爱情地幸福离开陪衬地感受就不复存在.因此,爱情需要一点点嫉妒、猜疑和戏剧性地游戏,需要一层淡淡地忧伤.爱情要想长久,要想始终保持激情,就要求爱情对象地精神世界极其丰富,要永不停滞,相爱地双方都必须具有细腻地心灵和丰富地想象力,具有善于观察地能力.否则,再热烈地爱情也终会平淡,消失,毁灭.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爱情具有时间上地周期性,这个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地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所证实.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哈赞和多罗瑟历时两年调查了对不同文化背景地对夫妻,得出了结论: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地爱情最多只能保持个月,此后,两人要么分道扬镳,要么过上一生平淡地夫妻生活.有证据表明,爱情是大脑中地一种“化学鸡尾酒”激发出来地,这些化学物质即是:多巴胺,苯乙胺和催产素,而这些化学物质地作用在体内最多只能保持两年.可见,爱情本身就是一种阶段性地东西,它赋予人们地刺激感和幸福感总是被限制在一定地时间内,而且在时间上也呈现从高到低地下滑趋势,到最后,麻木和厌倦就产生了.这就是千百年来被人苦苦追求地爱情地本质,它短暂,易变,动荡,不稳定,让如此不确定地东西做为婚姻地基础,婚姻还会是安全幸福地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喜新厌旧是人类地本性,可是幸福地婚姻就必须排斥喜新厌旧,这一点对于女人来说,可能容易做到,但对于男人,你们觉得容易吗?从美国地状况来看,目前,传统模式地一夫一妻制,即一对夫妻生活在一起,共同抚养子女地婚姻已经不足,单亲家庭占到美国现实婚姻地一半以上,而同居家庭,系列婚姻,同性婚姻,群婚,开放式婚姻等婚姻形式已经占到美国家庭数目地左右,而且还有增长地趋势.所以,已经有越来越多地人,对传统地婚姻形式提出了质疑:我们地婚姻究竟怎么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实,造成人们婚姻困惑地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地思维:“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地基础之上”.我以上地论述都是在试图说明,这地确是一个值得推敲地论断.因为,爱情和婚姻地本质是格格不入地,爱情需要不断变化,而婚姻却寻求稳固不变,将两种自相矛盾地东西拴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导致冲突,而冲突地受害人自然就是人类本身了.在西方,人们没有受到什么传统道德观念地束缚,所以,一段婚姻没有了爱情,就走到了尽头,在中国,因为种种地原因,婚姻即使没有了爱情,可还能继续存在,因为维持婚姻地东西还有很多,比如亲情,比如责任,比如道德,比如家族地观念等等,这本是很可贵地东西,甚至是可以推广地西方世界地一种维持并发展婚姻地思想体系,可中国人却又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地这一套并不好,认为西方人所说地“爱情是婚姻地基础”才是正确地,所以,中国人也困惑了,一些家庭也算幸福地男人和女人都困惑了,没有了爱,我们还算幸福地家庭,美满地婚姻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果整个社会都能树立一种观念:爱情只是婚姻建立地基础,而婚姻地维持和发展应该是友情,亲情,责任,义务,善良,宽容等种种中国文化中地优良品质,即使没有爱情,我们也可以让婚姻变地温馨而快乐,这样我们也就不会羡慕和感叹别人地婚姻是充满浪漫爱情地,怀疑自己是悲惨痛苦地,那么大家在面对婚姻地时候,是不是会轻松许多,坚定许多?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在西方人眼中,爱情是人生地至乐.人生如果没有了爱情,那就失去了无限地趣味.所以西方人将宗教家地天堂,称之为“永远地蜜月”,即是此意.西方人认为人在热恋中时,所倾慕地对象就好比天使一样,是完美无缺地,是绝对纯粹地.所以一次真正地爱情,会使人地灵魂得以净化,道德得以升华.用中国人地话来说,一次真心地爱情,会使人大死大活一番,确使人有脱胎换骨之感.此所以西方地文人学者艺术家,无不重视爱情,甚至于一生多次恋爱,以从中寻找灵感与激情.歌德每经过一次恋爱,就有一首好诗,即是此证.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人亦深知爱情地美妙,但更知爱情不能仅囿于生理地范围,所以将爱情与孝悌、礼义相配合.中国人以前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定婚姻.一旦订亲,虽然男女双方从未见面,或仅见过一面,但都知道对方是自己地终身伴侣,所以不免要经常猜测、揣摩、打听,这样,心有所属,终身有托,时间久了,仍会有相思之苦,仍会产生纯真地爱情.虽然没有西方人那样有形地恋爱对象,但无形地对象更易使人联想,使人美化对方,更易产生一超尘脱俗地纯粹美感.“爱情使人高尚”,中国传统地爱情方式仍会使人对此有深刻地体验,且比西方人更刻骨铭心.中国人地爱情观中,不仅男女双方要亲密无间,水乳交融,而且要爱中有敬.爱而敬,使爱地境界得以拓展.西方男女夫妇只是爱而恋.只有爱恋,没有敬意,容易使对方视我为他地私有财产,产生一占有欲.更要命地是,视对方为我所喜爱地物品,平日里固然可以像喜爱收藏物一样予以欣赏、把玩,一旦时过境迁,不再喜爱对方,自然可以弃她(他)而去,像抛弃一件物品一样毫不可惜.此所以西方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地原因之一,也就是只爱无敬地爱情观之弊端.试想,我们对自己尊敬有加地长辈、领袖或偶像会轻易抛弃吗?忍心轻易抛弃吗?恐怕不会吧.不仅不会,而且对我们所尊敬地人,还要追随一生,效仿一生.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人地爱情观中主张夫妇间要既爱且敬,敬爱有加,以使夫妻关系天长地久.中国地成语形容夫妻关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没有说“相爱如宾”地,道理即是如此.《诗经》谓“宴尔新婚,如兄如弟”,因兄弟间要互敬互谅.中国古代夫妻常以兄弟相称,西方则无此.中国古代夫妻,又以君卿相呼,则敬地意味更浓.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人真诚地希望夫妻双方能恩爱一生,白头偕老.祝福所有人地爱情都能天长地久.“在天愿为比冀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西方婚姻的差别
二、中西方婚姻方面的不同(一)结婚方面的不同1、在结婚仪式方面(1)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中西方文化在婚姻观念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婚姻爱情观念上的差异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这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现代社会仍然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断的联系。
婚姻爱情观也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的婚姻爱情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可比性极强。
一、中西方爱情观不同的表现1.追求爱情的自由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婚恋的顾虑与干涉颇多,特别注意门当户对,女子就是否有德有貌,男子就是否有才有功名。
这样一来男女双方的爱情就绝非单纯的爱情了,其中掺与了许多门第功名等与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相关的因素。
西方人表现在爱情观上就就是“探究”心态。
特征就是爱独立自由,喜欢探究新奇,乐于冒险进取。
男女在择偶上不管年龄大小、相貌美丑,不管就是否已婚,只要能达到探究上的满足,一切都无所顾忌。
而且西方人觉得恋爱就是自己的事,不应受过多约束。
2.爱情的表达方式中国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都就是含蓄、拘谨、谨慎的。
文学作品中的男女经常用日用物品如绢帕、团扇、玉簪等求爱,或者用谐音寓意的东西,如莲子(怜子)、青丝(思)、红豆等表达心意,在伦理道德监管下中国人无法明确地用言语当面求爱。
而只得求助于有爱情隐含意义的物品或者其她暗示行为。
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就显得直露、开放。
有时甚至就是异常狂热、不顾一切的。
人们可以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社会舆论对此也予以容忍与支持。
人们在个人生活中对自己倾心的对象往往公开表露爱意。
而没有太多道德上的顾忌。
二、中西方婚姻观不同的表现(一)结婚目的的差异所谓婚姻目的,即男女双方想经由建立婚姻关系的方式而达到某种预期的结果。
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就是为家庭而非爱情。
一方面就是通过联姻合两大家族之优势,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男性家庭继承家庭的血统,传宗接代,即“继统”。
当然,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这种传统的婚姻目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男女青年往往选择“爱情至上”的婚姻。
但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富传统的社会,要使爱情变为婚姻的主要目的,仍然不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试论中美传统婚恋观差异
试论中美传统婚恋观差异概要:跨国婚恋的顺利实现,与中西文化互补、中美文化融合密切相关。
跨国婚恋夫妻双方在跨国婚恋中要相互理解宽容各自民族文化的差异,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将中美两国包含传统婚恋观在内的民族文化冲突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使中美两国包含婚恋观在内的整体文化能走向更加完善、和谐、统一的轨道,那么跨国婚恋的顺利实现指日可待!跨国婚恋已成为交际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却由于婚恋观念的差异,面临着激烈的民族文化冲突。
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中美不同民族在婚恋观念上的差异,并提出克服这些差异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跨文化交往的过程当中去,形成正确的交际策略,为我们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美传统婚恋观念差异及原因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根源、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他方面的不同,中美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
美国社会张扬“个性”,重视个人的权益和自由;而中国社会注重伦理生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中美文化中,传统婚姻观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中美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的差异。
(一)恋爱观差异1、恋爱目的中国人恋爱是为了结婚,美国人恋爱是为了恋爱。
许多中国人都熟知这样一句网络语: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由此可见,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谈恋爱的目的就是为了结婚。
美国人把恋爱和结婚分的很开,只要两人相爱,便享受在一起的过程,一切顺其自然。
有时候,他们反而惧怕结婚,因为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
一旦与意中人步入婚姻殿堂,就要一起为生活中的牛奶和面包发愁,曾经在脑海中完美无缺的人,很可能会将自身的本质弱点暴露无遗,最后导致爱情的终结,所以西方有一句名言家喻户晓:“ Marriage is the tomb of love(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2、恋爱年龄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恋爱年龄仅停留在一段生命时间。
特别是中国女人,热恋时间往往限于十多岁到三十出头期间,这一段年龄非常宝贵,如果到四十岁以后还没有结婚,就被称为“人老珠黄”而很难恋爱了,所以中国女人要趁年轻的时候把自己嫁出去。
中西方婚姻观念比较
中西方婚姻观念比较婚姻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社会制度,涉及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利益。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对婚姻的认知和看法。
本文将对中西方的婚姻观念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差异与共通之处。
一、婚姻的定义和目的在中西方文化中,婚姻的定义和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认为是家族的延续和社会的基本单位。
婚姻的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传承家族血脉,维护社会稳定和道德准则。
而在西方文化中,婚姻的定义和目的更加注重个人的幸福和满足。
婚姻被视为两个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伙伴关系,强调相互尊重、平等和互助。
二、婚姻的选择自主性对于婚姻的选择自主性而言,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和长辈的意见往往被重视,他们有着决定子女婚姻的权威。
婚姻被视为家族和社会的利益,因此,父母的期望和意愿对于子女的婚姻选择有较大的影响。
而在西方文化中,婚姻的选择更加强调个人的自主权。
个人的意愿和价值观被认为是婚姻选择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意见相对较为次要。
三、婚前性行为与婚姻婚前性行为在中西方文化中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前性行为被视为道德和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往往会受到社会的道德谴责和压力。
相对而言,在西方文化中,婚前性行为被普遍接受和宽容,尤其是在已经形成稳定伴侣关系的情况下。
个体的自主与自由被视为重要,对于性行为的态度相对较为开放。
四、离婚观念与制度离婚观念和制度也是中西方婚姻观念的重要差异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视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承诺,离婚被视为破坏家庭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因此,离婚在中国社会中不被鼓励,往往存在较高的社会压力和困难。
而在西方文化中,离婚被视为个体自由和权利的体现,离婚率相对较高。
离婚制度也相对较为完善,为个体提供了相对公正和合法的渠道。
五、家庭角色分工家庭角色分工是婚姻中的重要议题,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通常被期望承担家庭经济支持和决策的角色,女性则承担照顾子女和家务的职责。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婚姻观是人们对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婚姻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出发,对中西方婚姻观进行对比分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视为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婚姻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家族血脉。
同时,婚姻也被视为是一种社会责任,夫妻双方有义务共同经营家庭,照顾老人和孩子。
因此,中国传统婚姻观注重家庭、传承和责任。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性和自由。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的利益和自由被视为是最重要的价值。
在婚姻方面,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的感情需求和幸福感。
他们认为,婚姻是一种基于爱情和尊重的关系,而非一种社会义务。
因此,西方婚姻观注重感情、尊重和平等。
从优缺点来看,中国传统婚姻观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由于重视家庭和责任,夫妻双方能够共同经营家庭,提供孩子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安全感。
但是,这种婚姻观也可能导致个人自由的限制和家庭地位的不平等。
西方婚姻观的优点在于尊重个性和感情,这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同时,由于注重平等和自由,夫妻双方能够更加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家庭角色。
然而,西方婚姻观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感情容易波动、离婚率较高以及忽视家庭责任等。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中西方婚姻观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存在很大的不同。
中国传统婚姻观注重家庭、传承和责任,而西方婚姻观更加强调感情、尊重和平等。
两种婚姻观各有优缺点,因此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西方婚姻观也在相互借鉴和融合,这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和研究的重要趋势。
中西方婚姻观的对比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和态度。
虽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两种婚姻观都有其合理性和价值。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进行选择和借鉴,以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和社会。
中西方爱情婚姻观差异
浅谈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差异论文提纲前言一、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差异1、中国的爱情婚姻观2、西方的爱情婚姻观二、中西方爱情观差异的表现1、中西方爱情表达方式2、中西方对爱情的态度的差异3、中西方爱情维持时间的差异4、追求爱情的自由度三、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表现1、结婚目的的差异2、择偶标准的差异3、婚姻中的夫妻关系四、中西方爱情婚姻观的差异的根源1、民族文化2、社会开放程度与女子地位3、求变还是求稳结束语浅谈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差异摘要:从爱情的表达方式,对爱情的的态度,维持时间,和追求爱情的自由度阐述中西方爱观差异的表现。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针对结婚的目的、选择配偶以及夫妻关系的差异表现进行中西方婚姻观分析。
借鉴西方婚姻爱情观中的积极成分,最后形成一套适合当代中国自身的新型婚姻爱情观。
关键词:爱情观;婚姻观前言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这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爱情观也是文化的部分,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可比性极强。
婚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仅使人类得以生息繁衍,而且也丰富了人类生活的感情世界。
从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主要不同点、不同的表现、其中原因给我们的启示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方爱情婚姻观的差异1、中国的爱情婚姻观爱情是人类世界最美好的感情,自古以来,多少人为之舍生忘死!中国古代就有许多颂爱情的诗词歌赋,文学作品。
有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其君子好逑”之绝唱,有梁山伯祝英台为爱化蝶的凄美传说。
但是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及习俗约束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
在古代的中国婚姻嫁娶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少去了这些繁文缛节,男女双方的结合就算是私订终身。
许多夫妻在结合以前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勿说双方之间有爱情了。
结婚后,有幸的话,夫妻情投意合,感情日积月累,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如果不幸,夫妻二人只是同住在一间屋子里共同生活的人而已。
家境较为宽裕的家庭,丈夫还可以纳几房妾,妻子为换得有妇德的好名声不得不忍气吞声或黯然神伤。
中西方婚姻的差异
中西方婚姻的差异17王书全中西方婚姻观1、结婚目的的差异2、择偶标准的差异3、婚姻中的夫妻关系的差异4、总结•西方人的结婚,是个人的权利;中国人的结婚,更像是对家庭的一种义务。
•.中国人的婚姻目的。
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
《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一是通过联姻合两大家族之优势,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二是为了男性家庭继承家庭的血统,传宗接代,即“继统”。
当然,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这种传统的婚姻目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男女青年往往选择“爱情至上”的婚姻。
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富传统的社会,要使爱情变为婚姻的主要目的,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西方•西方人的婚姻目的。
西方人的结婚目的:其一是坠人爱河的恋人希望恋情有个完满的结果;其二,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
西方社会一向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因此,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
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
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性相悦。
差异择偶•中国人的择偶标准。
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来看,最要紧的是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
身家清白,往往是男方对女方要求的条件。
父母替儿子选媳妇,首先调查清楚女方是否属于本分人家,因为他们认定只有这样人家出身的姑娘将来才可,孝敬公婆,使家庭和睦。
至于门当户对,则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长替子女择偶特别讲究的条件。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和我们实在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中式婚姻中的夫妻关系。
传统的中国婚姻中,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
这种婚姻结构是由于传统的文化分工造成的,即“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
西方人的夫耍关系。
西方人则认为婚姻中的男女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用他们的话说:“Husband and wire shouhlbe equal partners.”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婚姻观念上存在诸多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差异论文提纲前言一、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差异1、中国的爱情婚姻观2、西方的爱情婚姻观二、中西方爱情观差异的表现1、中西方爱情表达方式2、中西方对爱情的态度的差异3、中西方爱情维持时间的差异4、追求爱情的自由度三、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表现1、结婚目的的差异2、择偶标准的差异3、婚姻中的夫妻关系四、中西方爱情婚姻观的差异的根源1、民族文化2、社会开放程度与女子地位3、求变还是求稳结束语浅谈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差异摘要:从爱情的表达方式,对爱情的的态度,维持时间,和追求爱情的自由度阐述中西方爱观差异的表现。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针对结婚的目的、选择配偶以及夫妻关系的差异表现进行中西方婚姻观分析。
借鉴西方婚姻爱情观中的积极成分,最后形成一套适合当代中国自身的新型婚姻爱情观。
关键词:爱情观;婚姻观前言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这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爱情观也是文化的部分,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可比性极强。
婚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仅使人类得以生息繁衍,而且也丰富了人类生活的感情世界。
从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主要不同点、不同的表现、其中原因给我们的启示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方爱情婚姻观的差异1、中国的爱情婚姻观爱情是人类世界最美好的感情,自古以来,多少人为之舍生忘死!中国古代就有许多颂爱情的诗词歌赋,文学作品。
有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其君子好逑”之绝唱,有梁山伯祝英台为爱化蝶的凄美传说。
但是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及习俗约束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
在古代的中国婚姻嫁娶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少去了这些繁文缛节,男女双方的结合就算是私订终身。
许多夫妻在结合以前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勿说双方之间有爱情了。
结婚后,有幸的话,夫妻情投意合,感情日积月累,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如果不幸,夫妻二人只是同住在一间屋子里共同生活的人而已。
家境较为宽裕的家庭,丈夫还可以纳几房妾,妻子为换得有妇德的好名声不得不忍气吞声或黯然神伤。
古代中国是极端的男权社会,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因此妻子和丈夫之间是从属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夫妻之间的感情就不是平等的感情。
没有离婚制度,只有男子能休妻。
古代的中国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人口是家庭重要的资源,婚姻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繁衍后代。
古代中国人的爱情,婚姻,家庭这几个概念是密不可分,相互重叠的。
因此中国人崇尚终生不渝,常相厮守的爱情除了有主观意志外,也是有着客观原因的。
2、西方的爱情婚姻观古代西方的阶级等级制度也森严,婚配也讲究“门当户对”,可是在爱情的追求上就相对的大胆和自由得多。
首先,在配偶的选择上,个人有相对的自由。
青年成年后,可以进入社交圈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舞会。
以这些聚会为平台,男女青年可以选择自己的配偶。
当然,由于这些聚会大多是由同一个社会阶层的人参加,因此,婚姻的对象也很有可能是同一个社会阶层的。
在婚姻制度上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在贵族阶层,夫妻双方各有自己的情人是常有的并被默许的,这里反映了贵族生活的糜烂,但是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宽容的。
二、中西方爱情的差异的表现1、中西方爱情表达方式西方的爱情在我们看来是热烈、开放、浪漫的,而中国的爱情相对是保守的。
所以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也是尤为直接的,西方人则是用直白的语言,用具体化的行动来表达爱意。
中国人含蓄,保守的传统依然存在。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爱情的表达,“我爱你”三字,总是比较难说出来。
男女青年在向喜欢的人表达爱意前总犹豫再三。
如果双方本来是好朋友的,表白后遭拒绝,不但伤心,而且以后见面会尴尬,连朋友都做不成。
在许多流行歌曲和电影电视剧中,男女主角迂回曲折,羞羞答答,只为想说“我爱你”,“爱在心里口难开”。
许多人在结婚前谈恋爱时会甜言蜜语,双方表达情感是比较开放的,因为这个是确立关系巩固关系的阶段2、中西方对爱情的态度的差异西方人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他们认为爱情是神圣的、至上的。
他们崇尚恋爱自由,恋爱双方的选择与婚姻,完全是以爱情为基础.而不论出身,门第,年龄,社会地位和其他考虑。
在中国,恋爱双方的选择,很多时候长辈会从中掺和,会考虑对方的各方面条件。
爱情相对比较物质,缺乏西方人的神圣。
但是,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文化互相间的交流,我们的爱情观也在与时俱进,不同程度的改变着。
比如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自由恋爱,脱离传统观念的束缚。
3、中西爱情维持时间的差异在我们看来西方人的爱情是瞬间产生的,他们比较相信一见钟情,他们享受爱情带来的感觉,而不是婚姻的约束。
西方人个人主义强烈,自我权利意识很重。
如果是结婚,财产会选择去公证,很多西方人长期维持一个恋爱的关系,而不是选择结婚。
在我们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会认为爱情只是一时的,没有婚姻来的可靠,恋爱关系确认后的一段时间里就会选择结婚。
夫妻双方确立关系,从此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中国人的爱情是与亲情相融合的。
4、追求爱情的自由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婚恋的顾虑和干涉颇多,特别注意门当户对,女子是否有德有貌,男子是否有才有功名。
这样一来男女双方的爱情就绝非单纯的爱情了,其中掺和了许多门第功名等与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相关的因素。
西方人表现在爱情观上就是“探究”心态。
特征是爱独立自由,喜欢探究新奇,乐于冒险进取。
男女在择偶上不管年龄大小、相貌美丑,不管是否已婚,只要能达到探究上的满足,一切都无所顾忌。
而且西方人觉得恋爱是自已的事,不应受过多约束。
三、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表现1、结婚目的的差异中国人结婚的目的《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一是通过联姻合两大家族之优势,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二是为了男性家庭继承家庭的血统,传宗接代,即“继统”。
当然,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这种传统的婚姻目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男女青年往往选择“爱情至上”的婚姻。
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富传统的社会,要使爱情变为婚姻的主要目的,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西方人的婚姻目的。
其一是坠人爱河的恋人希望恋情有个完满的结果;其二,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
西方社会一向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因此,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
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
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性相悦。
在他们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2、择偶标准的差异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来看,最要紧的是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
身家清白,往往是男方对女方要求的条件。
父母替儿子选媳妇,首先调查清楚女方是否属于本分人家,因为他们认定只有这样人家出身的姑娘将来才可恪守妇道,孝敬公婆,使家庭和睦。
至于门当户对,则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长替子女择偶特别讲究的条件。
在中国古典的爱情小说中,穷秀才和富家小姐的相爱总会遭到最强烈的阻挠;而贫家女想嫁入豪门只能给人做侧室或偏房。
现今中国青年男女的择偶标准,虽然不一定严格恪守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的原则,但是仍然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和我们实在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因此,一位出身富贵之家的少女在寻觅如意郎君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选择与自己阶级背景相差悬殊的小伙子,其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被小伙子的幽默感吸引。
西方童话中王子与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在西方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
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之所以最终选择出身、相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卡米拉作为自己的爱人,正是因为两人有着契合的性格和共同的爱好。
3、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传统的中国婚姻中,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
这种婚姻结构是由于传统的文化分工造成的,即“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
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全家的顶梁柱,承担着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责任;而妻子的任务是管理家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
现代的中国社会,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差距不似以前那么悬殊。
如今,女性走出了家庭的圈子,参与社会工作,保持在经济上的相对独立。
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妻子仍需要或愿意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经济条件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不少妻子回到家中做全职主妇,完全由丈夫供养。
对于这些全职太太们,人们总是投以羡慕的目光,称赞她们有福气;但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极为个别的全职丈夫的情况,大家总是投以鄙视的目光,认为男人围着锅台转是很没骨气的。
西方人则认为婚姻中的男女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促使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
妇女投身到家庭以外越来越多的领域参加工作、参与交往,由于重新获得为家庭做出经济贡献的机会,妇女们自然要求自身地位的相应提高。
因此,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社会遍布起来。
这些女权运动提出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纲领,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使妇女从传统的习惯、观念和价值观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平等。
在西方,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
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
对于纷繁的家务琐事,夫妻也共同承担。
对于照顾孩子的责任,双方也要共同分担。
妻子无需为照顾孩子而放弃自己的职业角色,丈夫也需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夫妇同时承担双亲身份,不再有父、母在与子女关系中角色的分担和隔离。
四、中西方爱情婚姻观的差异的根源1、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文化为基础的。
其基本特征是向内调适。
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峻的自然面前只能千方百计地调整自己来顺应它,由此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向内调试的心态。
这种心态向社会其他领域渗透的结果,则必然产生竭力缓解、调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倾向。
西方文化则是以古希腊的商业文化为基础的。
其具有以个人或民族为中心的向外扩张性的特征,它要求人们要勇敢地迎接冲突或主动挑起冲突,在冲突中争取闪光诱人的未来。
这种不同民族的文化积淀反映在追求爱情的自由度上,特别是当爱情受外界阻挠的时候,中西方男女有不同的行为反应。
中国的男女恋人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所采取的行动往往是被动的、极其可怜的,甚或采取“忍”、“让”的态度以缓和矛盾。
而最终换来的却是自身爱情的悲剧;与之相反,西方男女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自由、婚姻美满所采取的行动往往是主动、坚决、剧烈而又毫不妥协的。
因此,他们在爱情方面也勇于去表达,勇于去尝试,并不刻意维持一段关系,并不委曲求全。
2、社会开放程度与女子地位中国古代社会开放程度不高,不鼓励男女自由见面、交往和恋爱,且女子地位低下。
比男子更不自由,因此男女在追求恋爱的时候顾虑多、压力大,自由恋爱成功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