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课件-ppt..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ppt课件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ppt课件
【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 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 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5
解题要领:
1、积累传统意象的寓意 (大雁南飞——思乡、盼归) 2、仔细捕捉关键词语 (送、望,流尽年光) 3、善于联想类比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6
(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
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
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壮志未酬
渴望建功立业、 抗金报国
对比问题: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
(2)相同点:都描绘幽美入画的山水自然,赞美自由自在的 田园生活,流露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由衷向往。 不同点:王维诗的结尾直接写出归隐的意愿,而这首散曲则含 而不露,只用“归去休”三字作了点暗示。
15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11
解题要领: 1、立足诗歌本身,理解诗歌具体 的内容。 2、理解表达技巧的具体运用,并 注意区分。 3、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 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12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末?
问来使(陶渊明)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 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2)答案有两种。 ①喜欢欧诗的结句。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 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 内心就越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 ②喜欢黄诗的结句。结句是说弥漫在水天之间的风月在 替人悲愁。以景物的凄凉衬托人的愁绪。拟物为人,以景 传情,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

古代诗歌鉴赏 比较鉴赏古诗词答题方法指导 课件ppt优质精选

古代诗歌鉴赏 比较鉴赏古诗词答题方法指导 课件ppt优质精选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篇章构思(结构)。 具体地说,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古诗词中表达方式通常用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少用记叙和说明这 两种表达方式。特别要注意描写中的白描。 古诗词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双关、设问、反问、夸张、对偶、借代等,因 篇幅原因,少用排比、顶针等修辞手法。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要识别出来,且知道其表达效果。 表现手法范围较为广泛,常用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反写、虚实结合(想象和联 想)、用典故、渲染、衬托、抑扬等。这些手法的意思要知道,识记可用顺口溜——“景象反常,点 燃衬衣”。拿到一首诗,当感悟不出其表现手法时,可调出顺口溜,一一快速对照,这样,可以马上 识别出表现手法。 属于结构方面的有句式的倒装结构,篇章中的铺垫、伏笔、照应、悬念、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借古讽今等。 识别不同诗歌所用的不同艺术技巧,且能分别指出各自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比较技巧。解答此类 题应按照“指明技巧+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
三、比较炼字 【答题思路】 此类也包括不同诗歌间炼字比较,同一首诗歌不同版本不同字的比较,不同评论家对炼字的评判 比较等。因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性、凝练性要靠语言来达成,所以,品味诗人的遣词造句妙 处,就是炼字。 怎样炼字呢?首先要善于识别值得炼的词语,一般说,诗句中首选炼动词,其次是副词,再次是 叠词,最后才是名词。 其次要知道炼字的思维。诗歌中值得炼的词语的妙处,妙就妙在其形象和凝练上,丰富的内涵凝 成一个词语,故而,对鉴赏者来说,我们炼字的过程就是凝练展开,如同将茶叶泡开一样。 最后,还要养成固定的答题习惯(模式)。所谓的比较,就是分别说出诗中各自词语的妙处即可。 首先是指出该炼的词语(题干已明确的,此步骤应省略);第二步是解释该词语在诗中的含义;第三 步是指出该词语有无活用、修辞情况;第四步,将该词语放入句中,翻译该句;最后一步(关键), 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 四、比较技巧 【答题思路】 鉴赏古诗词,总的说来说有两大块:一是该诗词表达了什么情感(写了什么),二是该诗词用什 么技巧表达情感的(怎么写的)。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很重要。所有表达技巧都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都是为了达成诗歌语言形象、凝练这一本质的。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手法之对比和衬托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手法之对比和衬托课件
• 当然这也正表明对照与衬托是两个不可分的手法。 • 衬托的基底就是对照。
• 方法归纳 • 1、诗(词)中将(事物或内容)与(事物或内容)对照 • 2、突出强调了(内容),表达了(感情)。
• 典型例题 • 【例题一】
五洲夜发 阴 铿(南朝)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 【题目】最后两句采用的手法,简析其作用。(4分) • 【答案示例】对照, 用船工不时的优游自在的歌唱与“愁人”的内心 急切、焦急不安形成鲜明对照,表现“愁人”想家的强烈,归家的心切。
• ③“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自白居易的《卖炭翁》。这是一种自身的对照,是个人状况与心理 状态的对照。它近乎一种悖论,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对照,悦华准备 另文详说,不过可以附更多的例: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长恨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杜甫《兵车行》)
这两个是诗歌手法的大概念,广泛使用于诗歌创作的各个层面。 • 比方,对照可以作为结构方式,也可以作为修辞、抒情、议论、说
明的方法。 • 衬托,不仅可以物衬物,以人衬人,也能够以景衬情。 • 正因为它们应用广泛,难以类分,所以只好归为“一般表现手法”,
这个“一般”是指“普遍”。 • 下面就从描写的角度谈。
• 【例题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 [注]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北麓。山有温泉,唐
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年大加扩建,改 名华清宫。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对比+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对比+课件

2.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3.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答题思路
答题思路:
1.①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②前几句写……,后几 句写……。前后(或者两者)对比鲜明,反差强烈。③深 刻地揭示了(写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表达了(抒发 了)什么样的(感)。
(1)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 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设题方式:
答题步骤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赏析这首诗(词)对比的艺术特色。
答题步骤:
1.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结合相关内容
2024年新高考Ⅰ卷古代诗歌阅读
相关答案展示
没有注意到对比
2024年新高考Ⅰ卷古代诗歌阅读
相关答案展示
没有结合诗歌中的相关的具体内容
标准答案展示
诗中通过“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进行对比,刚开始听 到泉声时,以为是溪水就在门口,而长时间听后,又怀疑屋子像在船上, 通过初听和久听的不同感受对比,生动地写出了泉声的变化多样和神奇 美妙;
6.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衬托 对比
再 会
诗歌中的对比方式
明暗的对比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云俱黑”则形容乌云密布,天空一片漆黑。这一句通过“黑”字 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暗示着春夜雨前的景象。“江 船火独明”,诗人将视线从昏暗的天空转向江面,发现了一艘江船上的 灯火在黑暗中独自闪烁。这里的“独明”与前面的“俱黑”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使得江船上的灯火显得格外醒目和温暖。这种明暗的对比不仅 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还使得诗句的意境更加深远。

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课件ppt(共55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课件ppt(共55张PPT)

有瞩
韩偓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5分)
两者都表现出壮志难酬之悲,但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 臂力尚强,还识得敌人的阵型,重在表达报国之心犹存,壮心 不已的豪情;而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 功业未成的悲慨。
诗歌 题材
曹诗 即事 辛词 感怀
事件
学六韬 披金甲 不卖刀 醉里看剑 梦回连营……
情语
尚嫌 羞见 可怜
↓同 ↓
伤己——壮志难酬
高 考语文 复习 诗 歌鉴赏 课件pp t(共55 张PPT)
高 考语文 复习 诗 歌鉴赏 课件pp t(共55 张PPT)
诗歌
王诗
郦诗 杜诗
题材内容 事件
景语
情语
写景 抒怀
游 巴峡
晴江浣二女流明朝莹日鸣莺鸡为故市声于舟中忆帝京 解离情
猿鸣
泪沾裳
玉露 枫林 山峡气萧森

↓同↓
游巴峡
↓ 异↓
王: 色调明丽 平静祥和 淡淡的思乡之情 得以缓解,不悲苦
有瞩
韩偓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5分)
有瞩
韩偓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千古江山)》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5分)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 ppt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 ppt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 拦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愁 倚恨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回首背 低 藏 1、比较表现手法 求“同”关键词 拟人 、 2、比较情感 存“异”关键词-- 回首 背 低 藏 、 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拟人的表现手法 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步骤一 前一首的“绿荷” 背西风”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 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伤感不平之情 凄怨低沉。 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 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 喜悦之情 基调活泼有趣 步骤三 之情, 活泼有趣。 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寄情山水的同时,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寄情山水的同时,略 寓政治失意的孤愤。 寓政治失意的孤愤。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 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 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则含有 几分自况的意味。主人公独来独往, 几分自况的意味。主人公独来独往,突现出 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 不见人” 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不见人”、“回看 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 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 汲清湘” 燃楚竹” “汲清湘”而“燃楚竹”则有超凡绝俗的感 象征着诗中人孤高的品格。 觉,象征着诗中人孤高的品格。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共30张)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共30张)PPT课件
比较语言
11
比较角度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问题: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衬托这种 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比较技巧
12
比较角度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醉落魄 离京口作 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酒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无人人说说。此生飘荡何 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酒醒后的情景,柳永的《雨霖铃》中 也有,试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4分)
比较技巧、内容情感
14
鉴赏小结1
古诗词比较阅读的方法小结
审读题干,明确考点: 从形象、语言、表现技巧、
内容情感等角度出发,进行比 较。
15
课前练习
酒醒后的情景,柳永的《雨霖铃》中也 有,试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4分)
16
问题分析
7
问题分析
阅卷分析一
不知道考题的比较角度!
8
考点回顾
命题考点
◎1、比较形象 ◎2、比较语言 ◎3、比较表达技巧 ◎4、比较内容情感
9
比较角度
宿石邑山中 韩翃
山中 王维
浮云不共此山齐, 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 秋河隔在数峰西。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比较鉴赏+课件(共21张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比较鉴赏+课件(共21张PPT)
【参考答案】 相同:两首诗的尾句都营造出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令人回味的深远意境(2 分)。 不同:①秦诗尾句紧承上句“疑无地”,通过“人家笑语声”突然展现出 一片新境界,构思新奇,妙趣横生(2分)。②方诗尾句用“人语画桥西” 与上句“蜂蝶已归弦管静”形成映衬,以动衬静,突出了整体意境的寂静, 也使诗境更加耐人寻味(2分)。
(考点:形象、情感)
9.2016全国III卷《内宴奉诏作》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 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考点:思想情感)
诗歌比较阅读题规律
命题特点
对应的考点
1.主观题、客观题 2.单首诗、组诗(同一诗
人同题诗,不同诗人同主 题诗) 3.与课内诗比较,与自身 其他联比较
三、例题精讲
千秋岁· 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
辛弃疾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 汤生气
象,珠玉霏谈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 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帏
幄去,整顿乾坤了。 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词中“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与“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 《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①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 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 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②不同点: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 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 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古诗词比较阅读 ppt (46张PPT)

古诗词比较阅读 ppt (46张PPT)
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思考角度】
《晓行巴峡》
《水经注》 《秋兴八首》
运 用 意 象
“晴江”“女浣(浣女)”“朝 日”“鸡鸣”“水国”“山 桥”“万井”等。
(2014年2卷)《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 》简答题:两首诗都写 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设题角度
1、比较情感 2、比较表达技巧 3、比较内容(形象) 4、比较语言
应对方法?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1、整体把握,理解古诗大意。四看:看题目、作者、小 注、诗句。思考:什么题材?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常见的语言风格:
平易自然、通俗浅显、质朴明快、含蓄委婉、清新 明丽、婉约细腻、沉郁顿挫、豪迈雄奇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比较语言
炼字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解题要领:
1、积累传统意象的寓意 (大雁南飞——思乡、盼归) 2、仔细捕捉关键词语 (送、望,流尽年光) 3、善于联想类比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
【思考角度】
第一首
第二首
叙 直接叙述了自己为国事担忧, 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
事 白发渐增,多次打探战况的现 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万变是四题 - - - 命题考点
1. 诗歌形象比较 2. 诗歌语言比较 3. 表达技巧比较 4. 思想感情比较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二诗歌比较鉴赏的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 知同辨异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
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 3、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4、诗与画的意境比较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 较 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7、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
2. 诗歌语言比较
❖ 阅读下面两首诗,简要分析李诗中“逐”字和曾诗中“倚”字 的不同表达效果。

柳 李商隐
咏柳 曾巩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②。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注:①乐游春苑,指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②断 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ppt课件
(四)思想感情比较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喜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 《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

高中语文诗歌比较鉴赏课件

高中语文诗歌比较鉴赏课件

一、真题探析
参考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 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 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 成的悲慨。
方法小结:
第一步 审出设题角度(比较情感、形象、技巧等) 第二步 整体把握内容(读标题、作者、注释、文本) 第三步 求“同”关键词(相关诗句或词语)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正文已经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 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
马 致 远
添加标题
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 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 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 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 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 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 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 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 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 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
辨“异”关键词(相关诗句或词语) 第四步 组织答案(回归原有知识点及答题格式)
二、真题演练
参考答案: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 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 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不同:1、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 气质。2、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 造诣。
谢谢大家!
让鉴赏别有洞天
——诗歌比较鉴赏初探
马 致 远
讲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命题角度。
2.运用“求同辨异”原则,总结答题方法。
3答题能力。
自主学习小结:
1、比较鉴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相近或 相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 2、比较鉴赏的类别:根据时代、诗人、题材等分类;也 可根据是否涉及课内诗歌分类。 3、比较鉴赏的角度有语言、形象、情感、内容、表达技 巧等,高考题切入点一般较小,如一个意象、一种修辞、 某一句诗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 题 例2、(2014·浙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体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验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熙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 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 伤春心”句。
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广东卷)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 “―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 请说明你的 理由。 3、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福建卷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 妙,为什么?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两首诗中抒情手法
的差异,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比较。内容上,两首诗都写“猿 声”,都与“愁”有关,但第一首景中含愁,“昏”“繁”二字点明 愁情,“那堪”二句则是直抒愁怀;手法上,都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 情,但第二首的愁情主要通过运用典故来抒发,与第一首有所不同。 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
考情纵览
卷 题 题分 年份 别 型 量值
2016 考查内容 体裁 考查角度 形 语 表达 思想感情 象 言 技巧 观点态度 √ √ √ √
[宋]刘克庄《北来人 五律 二首》 比较鉴赏 [元]张伯淳《木兰花 浙 2015 主 元词 慢 · 赠弹琵琶者》 江 观 2 7 [唐]李端《溪行逢雨 卷 题 五绝 与柳中庸》 2014 [南宋]徐照《三峡吟》比较鉴赏 2013 [唐]白居易《秦中 吟· 歌舞》 唐乐 府
比 较 类 诗 词 鉴 赏
技巧类比较
语言类比较
答 题 指 津
比较鉴赏原则:
求同辨异Βιβλιοθήκη [解题方法] ①明确题干要求,注意题干要求分析两首诗的“相同点”还是 “不同点”。 ②明确比较的对象和范围 例1、 [2016·浙江卷]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做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湖南卷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 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汪元量 问题: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 不同情感。





浙 主 江 观 2 7 [唐]钱珝《未展芭蕉》 [金]元好问《同儿辈 七绝 卷 2012 题 赋未开海棠(其一)》 比较鉴赏



高 三 复 习
古诗词鉴赏

比较类诗词鉴赏突破
比 较 类 型
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例2、 [2014·浙江卷]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2012·浙江卷]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真 题 体 验
例1、[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7分) 北来人二首 [宋] 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答案
显愁,借典故写愁。 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 愁”,愁在人心。
真 题 例3、(2012·浙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体 未展芭蕉 验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 。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答 题 指 津
技巧类比较鉴赏
原则:求同辨异
[解题方法] ①明确题干要求,注意题干要求分析两首诗的“相同点”还是 “不同点”。 ②明确比较的对象和范围 ③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所用手法,继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 答题模板 ] 前诗运用了 „„ 手法 ( 具体分析 ) ,表现出诗人 的„„,抒发了„„的情感;后诗则用了„„手法(具体分析), 表现出诗人的„„,抒发了„„的情怀。
高 三 复 习
古诗词鉴赏
真 题 体 验
例1.[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7分) 北来人二首 [宋] 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 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第一首找那个的画线句(2分)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做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 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做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
情与百姓心系故国做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