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村志》编纂实施方案
《村志》编纂实施方案村志编纂实施方案。
一、前言。
村志是记录村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是村民了解家乡、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工具。
编纂一部优秀的村志对于弘扬乡土文化、传承家乡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村志》编纂实施方案,对于村志编纂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纂目的。
1.记录村庄历史,传承乡土文化。
通过编纂村志,可以将村庄的历史、传统文化、风土人情进行系统、全面的记录,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乡土文化,让后人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2.凝聚村民凝聚力,促进乡村发展。
通过村志编纂,可以凝聚村民的共同意识和认同感,增强村民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利于促进乡村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编纂内容。
1.村志的基本内容。
(1)村庄基本情况,包括村庄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行政区划等基本情况。
(2)村庄历史沿革,包括村庄的历史渊源、重要事件、村名由来等。
(3)村庄自然环境,包括村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4)村庄人文风情,包括村庄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乡土风物等。
(5)村庄发展现状,包括村庄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现状。
2.编纂方法。
(1)调研材料搜集,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村庄的相关资料。
(2)编纂组织架构,成立村志编纂工作小组,明确分工,负责不同的内容编纂工作。
(3)编纂进度安排,制定详细的编纂计划,明确编纂目标、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4)编纂审定程序,编纂工作完成后,进行内部审定和公开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正式版本。
四、编纂要求。
1.准确性,村志编纂内容要准确反映村庄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杜绝虚假、夸大等情况。
2.全面性,村志编纂内容要全面、系统地反映村庄的各个方面,做到全景式展示。
3.生动性,村志编纂内容要生动、形象,让读者通过阅读村志能够感受到村庄的魅力。
4.规范性,村志编纂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做到统一格式、统一风格。
五、编纂推进。
1.加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村志编纂工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
学校校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校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学校校志是学校的重要文化遗产,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成果等丰富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意义。
编纂学校校志,对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传承学校办学传统,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编纂目的1. 传承学校办学传统,弘扬学校优良文化。
2. 完善学校校志内容,展现学校的发展成果和特色。
3. 提升学校形象,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编纂内容1. 学校校志的编纂内容包括学校的发展历程、校园风貌、师资力量、学生成长,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 针对每个内容模块,需要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历史文献、采访学校师生和校友等,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四、编纂流程1. 确定编纂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2. 制定编纂计划和时间表,明确编纂工作的整体安排和里程碑节点。
3. 收集相关资料和历史文献,建立校志档案资料库。
4. 进行校园调研和采访,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特色教育。
5. 撰写校志内容,确保文字精炼、生动、准确。
6. 进行校志内容的审稿和修订,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7. 进行校志的编辑排版和出版工作,确保校志的质量和形象。
五、编纂要求1. 编纂工作要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杜绝虚假和夸大。
2. 文字要精炼、生动、准确,避免冗长和啰嗦。
3. 图文并茂,注重校志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4. 校志的编辑排版要规范、整齐,注重细节和质感。
六、编纂成果1. 编纂完成后,将校志作为学校的重要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宣传。
2. 校志作为学校的重要宣传资料,用于学校的对外交流和招生宣传。
3. 校志作为学校的重要历史文献,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七、总结学校校志的编纂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编纂学校校志,可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传承学校办学传统,推动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凝聚力。
希望全校师生能够积极支持和配合校志编纂工作,共同努力,打造一部富有特色和内涵的学校校志,为学校的发展和传承作出贡献。
村志编纂工程实施方案
村志编纂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
村志是记录村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内容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对村志编纂工作的规范和指导,制定本实施方案,以期推动村志编纂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在全面梳理村庄历史、整理村民风土人情的基础上,编纂出一部生动、详实、全面的村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工作内容。
1. 确定编纂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村志编纂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村庄历史、地理特点、村民生活、传统习俗等。
2. 组织编纂队伍,成立村志编纂工作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编纂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 调查资料搜集,通过走访村民、查阅档案、调研田野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与村志编纂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资料等。
4. 撰写材料整理,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和加工,撰写村志内容的初稿。
5. 审定定稿,由专业人员对初稿进行审定,确保村志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6. 排版印刷,对定稿进行排版设计,选择适当的印刷方式,制作成册。
7.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如举办村志展览、出版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村志,提升村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工作原则。
1.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编纂内容和形式,做到因地制宜,突出个性。
2. 全员参与,鼓励村民和相关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村志编纂工作,形成多方合力,确保村志编纂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3. 保护隐私,在搜集材料和撰写内容时,尊重村民的隐私权,不得损害他人利益。
4. 审慎求证,对于历史资料和传统习俗等内容,要审慎求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五、工作保障。
1. 资金保障,村志编纂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要确保编纂工作的经费来源和使用得到合理安排。
2. 政策支持,村志编纂工作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要求,可予以政策支持和扶持。
3. 专业指导,可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指导,提供专业性支持。
文史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文史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文史编纂工作是对历史文献、史料进行整理、编辑、出版的工作,是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文史编纂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推动文史编纂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总体目标。
本次文史编纂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对历史文献和史料的整理、编辑工作,提高文史编纂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历史资料和文献。
三、工作内容。
1. 梳理文史资料。
对已有的文史资料进行梳理,建立文史资料库,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频资料等,为后续的编纂工作提供充分的素材支持。
2. 文献整理与编辑。
对梳理出的文史资料进行整理和编辑,包括文字的排版、修订、校对等工作,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研究与补充。
针对已有的文史资料,开展深入研究和补充工作,填补历史文献的空白,完善文史资料的内容。
4. 出版与宣传。
将编辑好的文史资料进行出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工作计划。
明确文史编纂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资料梳理。
建立文史资料库,对已有的文史资料进行梳理和整理,确保文献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文献整理与编辑。
组织专业编辑团队,对文史资料进行文字整理和编辑工作,确保文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 研究与补充。
开展文史资料的深入研究和补充工作,填补历史文献的空白,完善文史资料的内容。
5. 出版与宣传。
将编辑好的文史资料进行出版,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
五、工作保障。
1. 人力保障。
组建专业的文史编纂团队,确保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2. 技术支持。
引进先进的文献编辑和排版技术,提高文史编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经费支持。
合理安排文史编纂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工作评估。
县志(2001—2021)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县志(2001—2021)编纂工作实施方案自2001年以来,我县坚持“生态立县、以港兴县、以旅活县、以渔稳县”总战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以及《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为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存史、教化的社会功能,修志为用,服务当代,垂鉴后世,决定全面启动《县志(2001—2021)》的编纂工作,为确保编纂工作有序开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志书断限内自然风貌的变化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切实做到观点正确、体例科学、结构合理、内容真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真正把志书修成“经世致用”之作,更好地为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建设“美丽、美好”服务。
二、工作体制《县志》编纂工作贯彻“一纳入八到位”的方针,由县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实施,各乡镇、县属各单位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县史志研究室负责编辑和总纂。
编纂工作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对全志负责,执行主编负责编章组稿并和主编共同负责全书的总纂工作;编辑由县史志研究室工作人员和聘请的退休(职)老同志担任,负责具体的组稿以及审改等工作。
《县志》按照篇目框架和内容设置,由各承编单位负责撰写和供稿。
承编单位要确定1名分管负责人、1名主笔和若干名撰稿人员,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撰稿队伍,人员一经选定,不宜轻易调换,确保相对稳定的工作保障支持。
为保证志书质量,县志编辑部将聘请专家、学者对志书的编纂工作进行指导,并对编纂人员进行培训。
涉及多部门,历史性、综合性或专业性较强的题材,由各承编单位负责初稿撰写,由县志编辑部或受聘专家学者撰修。
三、总体设计本轮编纂的《<县志>(2001—2021)》系解放以来的第三部县志,旨在全面准确记述二十一世纪以来县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生动实践、重大成就、宝贵经验。
区志编纂实施方案
区志编纂实施方案一、背景。
区志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百科全书”,它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丰富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区志编纂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区志编纂工作,制定一项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迫切。
二、目标。
1.完善区志编纂工作机制,确保编纂工作有序推进;2.提高区志编纂工作效率,确保编纂质量;3.充分挖掘和整理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为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实施步骤。
1.确定编纂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区志编纂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制定编纂工作计划。
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编纂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3.组建编纂工作团队。
通过招聘、调配等方式,组建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编纂工作团队,确保编纂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4.搜集整理资料。
编纂工作团队对地区历史文化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和整理,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口述资料等,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5.撰写编纂成果。
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编纂工作团队进行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撰写编纂成果,确保内容详实、准确。
6.出版发行区志。
完成编纂成果后,进行编辑、排版、印刷等工作,最终出版发行区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
四、保障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
区政府加大对区志编纂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区志编纂工作的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凝聚更多的力量支持和参与编纂工作。
3.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编纂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工作的公正、公开、透明。
五、总结。
区志编纂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编纂出真实、全面、准确的区志,为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校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校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
校志是学校的重要文化遗产,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对于传承学校的历史和精神、弘扬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展校志编纂工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工作目标。
1.全面梳理学校历史,准确记录学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2.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3.丰富校志内容,提升校志的质量和影响力;4.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凝聚师生向心力。
三、工作内容。
1.确定编纂工作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2.搜集学校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建立档案资料库;3.组织开展采访活动,邀请老教师、校友等参与校志编纂;4.撰写校志内容,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5.加强校志编辑和审定工作,确保校志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6.设计校志版式和装帧,提升校志的美观性和可读性;7.组织校志出版和宣传活动,扩大校志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四、工作措施。
1.成立校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2.制定校志编纂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步骤;3.加强组织协调,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期准备和筹备工作;4.加强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校志编纂氛围,凝聚全校师生的共识和力量;5.建立校志编纂工作档案,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校志编纂工作的持续深入。
五、工作保障。
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支持;2.加强沟通协调,解决校志编纂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3.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校志编纂工作的质量和进度;4.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校志编纂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工作评估。
1.定期组织校志编纂工作评估会议,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工作不足,完善工作措施;2.邀请专家评审,对校志编纂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3.及时总结校志编纂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为今后的校志编纂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七、工作展望。
校志编纂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校志编纂工作,可以更好地传承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凝聚师生向心力,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图书编纂实施方案
图书编纂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阅读需求的增加,图书编纂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图书编纂是指对图书内容进行整理、编辑、校对等工作,以确保图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提高图书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图书编纂实施方案对于图书出版行业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意义。
1. 目标,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图书编纂实施方案,提高图书编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2. 意义,图书编纂实施方案的建立将有利于规范图书编纂工作流程,提高图书编纂工作的专业性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图书的质量和竞争力。
三、实施步骤。
1. 确定编纂内容,根据图书的主题和定位,确定编纂内容的范围和要求,明确编纂的重点和难点。
2. 筹备编纂工作,组建编纂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编纂工作有序进行。
3. 收集资料和素材,搜集与图书主题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包括文字、图片、数据等,确保编纂内容的丰富和全面。
4. 编纂内容整理,对收集到的资料和素材进行整理和分类,筛选和提炼出符合图书主题的内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5. 编纂内容编辑,对整理好的内容进行编辑和润色,修正语言表达不当、逻辑不清晰等问题,提高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6. 校对和审定,对编辑好的内容进行校对和审定,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错别字、语法错误等问题。
7. 排版和制作,进行内容的排版和制作,包括文字排版、图片插入、样式设计等工作,确保图书的版面美观和整洁。
8. 审核和验收,对排版好的图书进行审核和验收,确保图书的质量和完整性,最终确定图书的成品。
四、实施要点。
1. 团队建设,建立一支专业的编纂团队,包括编辑、校对、设计等专业人员,确保团队的专业性和协作性。
2. 工作流程,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资料管理,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系统,对收集到的资料和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和存档,便于后续的编纂工作。
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
志编纂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不仅能够记录下当下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更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因此,对志编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志编纂工作的意义、目标、具体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志编纂工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意义。
志编纂工作是对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进行记录和总结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利于培养和传承民族精神。
同时,志编纂工作也是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因此,志编纂工作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目标。
1. 形成系统完整的志书体系,包括各个领域、各个时期的志书,覆盖面广,内容丰富。
2. 探索志书编纂的新模式,采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提高志书编纂的效率和质量。
3.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志书编纂队伍,提高志书编纂的专业化水平。
4. 推动志书编纂工作的国际化,加强与国际志书编纂机构的合作交流,提高我国志书编纂的国际影响力。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编纂范围,根据志书编纂的目标和要求,明确编纂的范围和内容,明确编纂的主题和重点。
2. 组建编纂团队,成立专门的志书编纂机构或者编纂团队,确定编纂的负责人和具体分工,制定编纂计划和时间表。
3. 调研资料搜集,对编纂范围内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视频资料等,确保资料的全面和真实性。
4. 编纂内容整理,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确定编纂的内容和篇幅,确保编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5. 文字编辑排版,对整理好的内容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确保文字的规范和统一,同时进行插图和配图的设计。
6. 审核校对,对编辑好的内容进行审核和校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进行审美和语言的修饰。
7. 出版发行,对编辑好的志书进行出版和发行,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确保志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编纂志书实施方案
编纂志书实施方案志书编纂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志书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如下的实施方案:一、确定编纂目标和范围在开始志书编纂工作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编纂的目标和范围。
确定编纂的主题和内容范围,明确志书的定位和受众群体,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建立编纂团队志书编纂是一项团队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编纂团队,包括主编、副主编、编委会成员、撰稿人员、校对人员等。
每个团队成员都应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确保志书的质量和准确性。
三、制定编纂计划在确定了编纂团队之后,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编纂计划。
包括编写工作计划、时间安排、任务分工、进度控制等内容。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每个环节的时间和资源投入,确保整个编纂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收集资料和文献在开始编纂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收集工作。
这包括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报纸、文献资料,采访相关专家和学者,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等。
只有充分的资料和文献支撑,才能保证志书的内容丰富和准确。
五、撰写和编排在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和文献之后,我们需要开始撰写志书的内容。
这包括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撰写和编排,确保内容的丰富性和连贯性。
同时,需要注意文字的规范和风格的统一,确保整体的质量。
六、校对和审定在完成了初稿之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校对和审定工作。
这包括对内容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进行检查,对文字的语法和用词进行修正,确保整体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审定,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七、出版和推广在完成了最终稿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出版和推广工作。
选择合适的出版社进行出版,同时进行相关的宣传推广工作,确保志书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以上就是我们制定的志书编纂实施方案。
通过系统的规划和严格的执行,我们相信志书编纂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
方志编纂实施方案
方志编纂实施方案一、前言方志编纂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旨在系统地搜集、整理、保存和传承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料,为后人了解地方历史、风土人情提供重要依据。
为了有效推进方志编纂工作,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总体目标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的方志编纂工作体系,保障方志编纂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全面提升地方方志编纂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具体措施1.明确编纂内容在方志编纂工作中,首先需要明确编纂的内容范围,包括地域范围、时间范围、编纂对象等。
要充分调研,明确编纂内容的具体范围,确保编纂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建立编纂组织建立专门的方志编纂组织,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组织结构要科学合理,人员配置要充足,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制定编纂计划根据编纂内容和组织情况,制定详细的编纂计划,包括编纂阶段、时间节点、工作任务等,确保编纂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搜集整理资料积极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地方志、口述资料等,确保编纂工作的资料充分、准确、可靠。
5.加强技术支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数据库建设等,提高方志编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编纂成果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6.加强宣传推广加强方志编纂工作的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各界对方志编纂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编纂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方志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责任,确保方志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方志编纂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方志编纂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编纂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总结方志编纂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和具体措施,才能保障方志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村志编纂实施方案
村志编纂实施方案一、前言。
村志是反映一个村庄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促进村民团结,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编纂村志是每个村庄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编纂目的。
1. 了解村庄的历史渊源,传承乡土文化,弘扬村风民俗;2. 记录村庄的发展变迁,总结村民的奋斗历程,激发村民的爱乡情怀;3. 推动村庄的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提升村庄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三、编纂内容。
1. 村庄基本情况,包括村庄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2. 历史沿革,梳理村庄的历史渊源,重要事件和人物;3. 文化风俗,介绍村庄的传统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4. 村民生活,反映村民的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情况;5. 村庄发展,记录村庄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
四、编纂步骤。
1. 组织领导,成立村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2. 调研摸底,深入村庄,走访村民,搜集村志编纂所需的资料和资料;3. 撰写整理,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撰写,确保内容准确、详实;4. 审核定稿,经过领导小组审核,对编纂的村志进行定稿,确保内容真实可靠;5. 印刷发行,将定稿的村志进行印刷发行,让更多的人了解村庄的历史和文化。
五、编纂保障。
1. 资金保障,村志编纂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村庄应做好资金保障;2. 人员保障,编纂工作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团队,村庄应配备专业人员;3. 材料保障,搜集资料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村庄应提供必要的支持。
六、编纂效果。
通过村志的编纂工作,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村庄的历史文化,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心,推动乡村振兴。
同时,也可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为村庄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七、结语。
村志编纂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编纂出一部真实、生动、全面的村志,为村庄的发展和振兴贡献力量。
志书编纂实施方案
志书编纂实施方案一、前言。
志书编纂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社会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记录和反映。
为了更好地实施志书编纂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期能够规范和有效地完成志书编纂任务。
二、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编纂一部全面、客观、真实的志书,让读者通过阅读志书能够了解到相关领域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
志书编纂的内容应当丰富多样,覆盖面广,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
三、工作内容。
1. 确定编纂范围,首先要明确志书编纂的范围和内容,确定编纂的主题和方向,明确所要涵盖的内容和领域。
2. 调研和采集资料,对所编纂的主题进行深入调研,搜集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信息,确保编纂的内容准确、全面。
3. 确定编纂计划,制定详细的编纂计划,包括编纂的时间节点、分工和责任人等,确保编纂工作有序进行。
4. 撰写和编辑,根据编纂计划,进行文稿的撰写和编辑工作,确保文风准确、流畅,内容丰富、生动。
5. 审核和修订,对编纂完成的文稿进行审核和修订,确保文中的内容准确无误,符合编纂要求。
6. 出版和宣传,完成编纂工作后,进行出版和宣传工作,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认可志书的价值和意义。
四、工作要求。
1. 严格按照编纂范围和主题进行工作,不得偏离或添加无关内容。
2. 谨慎对待调研和采集的资料,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文稿的撰写和编辑要求准确、生动、简洁,不得出现错误和遗漏。
4. 审核和修订要认真负责,确保文稿的质量和规范。
5. 出版和宣传要做到精心安排,让志书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五、工作保障。
1. 提供必要的编纂工具和设备,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保障编纂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3. 配备专业的编辑和审核人员,确保编纂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4. 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志书编纂工作。
六、总结。
志书编纂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只有通过规范和有效的实施方案,我们才能编纂出一部真正有价值的志书。
书籍编纂实施方案
书籍编纂实施方案一、前言书籍编纂是出版一本图书的重要环节,它关乎着图书的质量和效益。
为了提高书籍编纂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书籍编纂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实施方案1.明确编纂目标在书籍编纂之初,首先要明确编纂的目标和定位。
这包括确定书籍的主题和内容范围,明确目标读者群体,以及明确书籍的风格和定位。
只有明确了编纂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工作。
2.制定编纂计划制定详细的编纂计划是书籍编纂的重要环节。
编纂计划应包括编纂的时间节点、分工和责任分配、编纂流程和审定程序等内容。
在制定编纂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3.征集优秀稿件书籍编纂需要大量的优秀稿件作为素材。
因此,要积极开展征集工作,邀请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进行投稿,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主动搜集优秀稿件。
在征集稿件时,要根据编纂目标和定位,选择符合要求的稿件,确保稿件的质量和适用性。
4.严格把关审定审定是书籍编纂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书籍的质量和可读性。
在审定稿件时,要严格把关,对稿件的内容、结构、语言进行认真审查,确保稿件符合编纂要求,内容准确、清晰,语言流畅、得体。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审定标准的一致性,避免主观偏差和不公平现象。
5.精心编辑排版在书籍编纂的最后阶段,需要进行精心的编辑和排版工作。
编辑工作包括对稿件进行润色和修订,使之更加精炼和通顺;排版工作则包括对书籍的版面设计和排版格式进行精心调整,使之整体美观、协调。
编辑排版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书籍的整体形象和可读性,因此需要高度重视。
三、总结书籍编纂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全面考虑各个环节的因素,确保书籍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书籍编纂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在明确编纂目标、制定详细计划、征集优秀稿件、严格把关审定、精心编辑排版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书籍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志书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志书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
志书编纂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资料整理,更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和传承。
因此,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志书编纂工作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可行性的指导。
二、背景。
志书编纂工作是对一个特定领域或特定主题进行系统整理和记录的工作,其编纂的成果将成为后人了解和研究相关领域的重要资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书编纂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各种志书的编纂工作也在不断展开。
因此,有必要对志书编纂工作的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
三、目的。
志书编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规范和指导志书编纂工作的开展,确保编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通过实施方案的制定,可以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提高编纂工作的整体水平,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可靠的资料。
四、内容。
1. 调研和规划。
在编纂志书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这包括对相关领域的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明确编纂的主题和范围,确定编纂的目标和定位等。
只有通过充分的调研和规划,才能确保编纂工作的方向正确,内容完整。
2. 组织和协调。
志书编纂工作需要涉及多方面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因此,在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任务分工,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 内容撰写和编辑。
编纂工作的核心是内容的撰写和编辑。
在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编纂的内容和结构,制定统一的编纂标准和规范,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4. 审定和出版。
经过内容的撰写和编辑后,需要进行审定和出版工作。
在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审定的程序和标准,确保编纂成果的质量和可信度。
五、实施步骤。
在实施志书编纂工作的方案中,需要明确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这包括调研和规划阶段、内容撰写和编辑阶段、审定和出版阶段等。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乡志编纂实施方案
乡志编纂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乡志是一部反映乡村历史、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文献资料,对于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志编纂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各地条件和资源的差异,乡志编纂工作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难点,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乡志编纂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系统梳理、科学编纂,形成一批真实可靠、生动鲜活的乡志,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历史依据。
三、具体措施。
1. 组织领导。
成立乡志编纂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乡志编纂工作有序推进。
2. 调研摸底。
深入乡村,开展调研摸底工作,搜集乡土史料、民间故事、地方志书籍等资料,为乡志编纂提供丰富的素材。
3. 策划编纂。
制定乡志编纂的整体策划方案,包括编纂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规划,确保编纂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4. 编纂实施。
按照策划方案,组织编纂工作,抓好乡土史料整理、文字撰写、图片采集等工作,确保编纂质量。
5. 审定出版。
经过编纂完成后,进行专家审定,确保内容真实可靠,形式规范美观,然后进行出版发行,让更多人了解和分享乡村文化。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宣传。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乡志编纂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乡志编纂氛围,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2. 资金支持。
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为乡志编纂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3. 人才培养。
加强乡志编纂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编纂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4. 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乡志编纂的相关制度,包括编纂管理制度、质量评估制度、奖惩激励制度等,形成长效机制。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贯彻实施,预期能够形成一批真实可靠、生动鲜活的乡志,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历史依据,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六、结语。
乡志编纂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希望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推动乡志编纂工作向纵深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
村志编纂实施方案
村志编纂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和历史价值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村庄记忆,村志编纂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村志编纂的实施方案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任务目标村志编纂的核心目标是记录、保护和传承村庄的历史、文化和风貌。
通过搜集、整理和编纂相关资料,形成一本权威的村志,为后人了解村庄的过去和现在提供重要依据。
三、实施步骤3.1 前期准备在正式启动村志编纂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1.成立村志编纂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职责和分工; 2.制定编纂方案、计划和工作流程; 3.调查村庄的现状,包括人口、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等; 4.搜集村庄的相关资料和档案,包括官方文件、老照片、民间故事等。
3.2 数据整理在搜集到大量的村庄资料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
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将资料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2.将资料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分类,如文化、历史、地理等; 3.对于重要的文献资料,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方便后续的编辑和整理。
3.3 编纂撰写在数据整理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编纂撰写村志的各个章节。
根据之前的资料分类,可以将村志分为多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有相应的章节。
具体的步骤如下: 1.明确每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范围; 2.搜集、整理和编辑每个章节所需的资料; 3.撰写正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4、插入相关的图片和图表,丰富内容;3.4 校对修订在编纂撰写完成后,需要进行校对修订工作,确保村志的内容准确无误。
具体步骤如下: 1.核对每个章节的文字和资料,排除错误和疏漏; 2.注意统一格式、标点和文风风格; 3.请专业人士进行审定,确保村志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5 出版发行在校对修订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村志的正式出版发行。
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选择合适的出版社进行合作,设计村志的封面和版式; 2.印刷村志,并进行装订;3.将村志发放给村民、政府机关、学校等相关机构;4.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扩大村志的影响力。
镇村志编纂实施方案
镇村志编纂实施方案一、前言。
镇村志是记录一个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编纂一部地方镇村志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迁,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方案旨在规范镇村志的编纂工作,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编纂质量的提高。
二、编纂目的。
1. 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通过编纂镇村志,可以全面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2. 促进文化传承,镇村志的编纂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发人们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增进社区凝聚力,镇村志的编纂过程可以凝聚当地居民的力量,增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编纂内容。
1. 历史沿革,对当地的历史沿革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记录,包括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2. 地理环境,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描述,包括地貌、水系、气候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概况介绍。
3. 文化风俗,对当地的文化风俗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传统节日、民俗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4. 村民生活,对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记录,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生活、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内容。
5. 经济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概况介绍,包括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
四、编纂步骤。
1. 筹备阶段,确定编纂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规划,成立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调研阶段,开展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调研工作,搜集相关资料和文献,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3. 撰写阶段,根据调研结果,进行镇村志的撰写工作,确保内容准确、生动、简洁。
4. 审定阶段,对编写完成的镇村志进行审定和修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印制阶段,完成镇村志的编纂工作后,进行印制和装订,确保印刷质量。
五、编纂保障。
1. 人员保障,保障编纂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和培训,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资金保障,保障编纂工作所需的经费投入,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
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一、背景。
年鉴是一种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一年度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情况的资料性出版物,对于了解和研究该领域的发展变化、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年鉴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全面规范年鉴编纂工作,确保年鉴内容真实准确、权威可靠,形式规范美观,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工作内容。
1.明确年鉴编纂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发展概况、重大事件、统计数据等内容。
2.建立年鉴编纂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3.制定年鉴编纂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年鉴的编纂工作。
4.确定年鉴编纂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排版、图片插图、数据统计等方面的规范。
5.制定年鉴编纂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内容审核、技术审查、审定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6.确定年鉴的出版形式和发行渠道,确保年鉴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年鉴编纂工作的整体合力,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2.加强技术支持,确保年鉴编纂工作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3.加强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审核机制,确保年鉴内容的真实准确和权威可靠。
4.加强宣传推广,积极宣传年鉴的编纂成果,扩大年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总结。
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对年鉴编纂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和有效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年鉴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年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体工作人员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确保年鉴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档编纂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百度文库文档创作者,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以提高文档的质量和效率。
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规范文档编纂流程、提高文档质量、提升创作者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规范文档编纂流程,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提高文档编纂的效率,节约时间成本;3. 提升创作者的专业水平,增强文档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三、具体措施1. 制定编纂标准明确文档编纂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格式要求、排版规范、文字表达等内容,确保文档编纂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2. 确定编纂流程明确文档编纂的流程和步骤,包括信息收集、内容整理、结构设计、审校修改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重视和认真执行。
3. 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创作者的技术水平,掌握文档编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排版技巧、信息检索能力等,以提高文档编纂的效率和质量。
4. 加强团队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明确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文档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完善审核机制建立严格的文档审核机制,包括初稿审核、终审审核等环节,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施步骤1. 制定编纂标准和流程首先,制定文档编纂的标准和流程,明确编纂的要求和规范,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
2. 培训与技术提升对创作者进行培训,提升其文档编纂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和排版技巧。
3. 团队建设与协作建立文档编纂团队,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团队协作,确保文档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审核与完善建立文档审核机制,对文档进行严格的审核和修改,确保文档的质量和准确性。
五、预期效果1. 文档编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文档的一致性和规范性;2. 文档编纂的效率提高,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3. 创作者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文档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得到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来凤县人民代表大会志(1949~2016年) 》
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来凤县人民代表大会志》(简称《人大志》)编纂工作,确保志书高质量地编纂、印刷、出版,充分发挥其存史资政的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实地记述来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历史;全面总结来凤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来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程;详细记录几代人大工作者依法履职、辛勤工作的成就,以史为鉴,存史资政,促进新时期来凤人大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领导机构
成立《人大志》编纂委员会,切实加强对编纂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解决修志工作中有关问题和困难,为修志工作创造条件。
其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莫北平;副主任:徐庭海、彭远仪、向清堂、高碧玉、田延初、邓家斌;委员:明文林、吴春菊、邱安、李明、周光玉、胡任平、廖兴锋、田永宽、向艳萍、李洁、吴言、胡秋平、向春华,各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
三、工作专班
成立《人大志》编辑部,具体负责搜集资料、撰写志稿、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组织评审、送审定稿、印刷出版等工作。
其组成人员如下:
主编:明文林;执行主编:李明;副主编:王登高、李德志;编辑:何家驹、戴鸣凤、徐移坤、崔建辉、田忠诚、谭生发、周国强。
四、工作安排
(一)启动准备阶段工作(2012年2月)
1、制发文件:以县人大常委会和常委会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成立《来凤县人民代表大会志》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的通知以及关于《来凤县人民代表大会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拟定篇目:根据修志原则和有关规定,结合人大常委会工作实际,拟定《人大志》编修篇目和编修凡例以及资料搜集提纲、行文通则,报《人大志》编纂委员会审定。
3、召开会议:召开一次《人大志》编纂工作会议,根据审定的编修篇目和编修凡例以及资料搜集提纲、行文通则,安排部署编纂工作,给编辑部人员分配资料搜集和志稿撰写任务。
4、学习考察:为了确保质量、提高效率,学习和借鉴已编修人大志县(市)的先进经验,建议组织编辑部人员(暂定4人)赴建始等县学习考察。
(二)资料搜集阶段工作(2012年3~7月)
1、资料搜集的范围:1949年11月~2011年11月来凤县人大工作有关各类资料。
重点是县十四和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的各类资料。
2011年11月以后的各类资料,由县人大常委会各工委(室)和各乡镇人大逐年搜集,每年年底统一向《人大志》编辑部提交纸质和电子文本。
2、资料搜集的类别:主要是照片资料和档案资料、工
3
作笔记、口碑资料等。
3、资料搜集的来源:县人大常委会各工委(室)和档案室,县档案馆,本县已出版的与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有关的史志图书、报刊杂志;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工作笔记;省、州人大常委会档案室和省、州档案馆等。
4、资料搜集的内容:
⑴县各界人民代表座谈会议有关资料;
⑵县一至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有关资料(包括会议召开前的社会政治背景,代表产生办法和名录,会议召开时间、地点,与会领导姓名、职务,会议主要内容及贯彻落实情况,会议听取和审议的有关报告原件,推选上一级代表情况,代表提案办理情况,县人民政府领导人员或者县人委会和“两院”组成人员名录等);
⑶县一至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有关资料和会议记录(包括会议召开前的社会政治背景,选举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代表选举情况,代表资格审查,代表变动情况,代表名额、结构和名录,预备会议情况,大会召开时间、地点,大会主席团成员名单,大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名单,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议案审查委员会、计划预决算审查委员会成员名单,会议主要内容,会议听取和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财政报告等原件,选举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组成人员和上一级代表情况,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及其办理情况,质询案处理情况,会议通过的决议及其落实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名录等);
⑷县八至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历次会议有关资料和会议
4
统,能满足按照编修篇目撰稿的需要。
④县人大常委会各工委(室)和乡镇人大搜集的资料(包括图片及说明),必须于2012年6月底以前交编辑部。
(三)撰写初稿及打印阶段工作(2012年7~12月)
1、王登高、李德志分别按照分工,对所负责章节稿件进一步补充资料,修改完善,同时按照编纂篇目撰写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有关内容稿件和蒋志卿、黄学初、吴新知等人物小传。
2、李明负责撰写序、概述、凡例、县十五和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简介、2007年~2016年12月大事记、附录有关内容和跋,搜集照片资料并撰写说明。
同时,负责全书统稿修改和日常编务工作。
另外,负责全面搜集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资料并按照编纂篇目撰写稿件。
3、编辑部其他人员,参与做好资料补充、初稿校对和修改完善工作,杜绝差错,确保质量。
(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阶段工作(2013年1~6月)
1、征求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工委(室)负责人的意见,然后修改完善。
2、征求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等老领导、老同志的意见,然后修改完善。
3、全书修订后,2013年5月在县人大常委机关内部召开一次评审会,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4、修改审定后,2013年6月印刷10册《来凤县人民代表大会志(1949~2011年)》资料本。
(五)终审定稿阶段工作(2016年1月~10月)
1、将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有关资料按照编纂篇目撰成志稿,另外,插入图片及其说明,与《来凤县人民代表大会志(1949~2011年)》资料本有机地合二为一,形成《来凤县人民代表大会志(1949~2016年)》全书。
2、根据修志工作进度和实际需要,建议适当增加撰稿人,以加快进度、确保质量。
3、按照修志工作有关规定,在10月底,邀请县史志办公室召开终审会,根据终审意见,修改定稿。
4、向州新闻出版局申请办理内部图书书号。
(六)印刷出版阶段工作(2016年11~12月)
1、联系印刷厂家,商定印刷费,签订印刷合同,进厂印刷。
2、搞好校对,杜绝差错,确保质量。
3、印刷完毕,建议举行首发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