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37《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2014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包括以下四种题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名词解释

4、简答题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

1、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通过教育活动,可以改变儿童的价值观、自我概念和行为方式。

3、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相对于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物性而言,人在社会存在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社会特性的总和。社会性可以分为两类:(1)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所获得的先赋社会性;(2)通过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特性,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称为后成社会性。与个性不同,社会性揭示的是个体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强调的是人的共性。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三我)。本我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由快乐原则支配。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它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即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也会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本我表达最基本需要。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并寻找适合现实的方法来满足这些需要。超我来决定自我采取的方法是否为道德规范所接受。自我处于人格的中层部分,服务于本我和超我,并竭力在二者之间实现平衡。

比如:一名儿童在课堂上感到饥饿难耐,但是他没有拿出饼干充饥,而是依靠转移注意力来减轻饥饿感,直到下课。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是儿童的自我在起作用。

(1)口唇期

出生到1岁左右,婴儿的大部分活动在口腔,其性感区是口腔。

这时的活动会影响成年期的人格特征。如喜欢撕咬的儿童日后可能成为喜欢进行言语攻击的人。

(2)肛门期

自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

父母必须训练儿童正确的排便行为,儿童要学会在到达厕所之前忍耐排便的冲动。这时候儿童会体验到本能冲动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3)性器期

约在3-6岁,儿童进入性器期。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由3岁起,其性生活即类同于成人的性生活。

3岁后的所谓“性生活”主要是表现为男孩的恋母情结(俄底普斯情结),女孩也产生恋父情结。也就是说,儿童变得依恋于父母中异性的一方。

(4)潜伏期

发生在6岁至青春期。

性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潜伏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5)生殖期

生殖期也称青春期。从年龄上讲,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生殖期。

独立性倾向是生殖期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个体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防御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采取禁欲的策略,二是理智化,把性的问题转移倒一种抽象的、智力的高度上。

2、考察同卵双生子在攻击性上的差别,属于家谱研究。

3、印刻:一些鸟类有一种追随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的倾向,即印刻。这种行为反应是非习得性的,其作用在于使动物幼雏通过空间的接近,与父母产生依恋并获得保护以便生存下去。印刻被习性学理论者用以佐证个体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本能。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关键期。

4、艾里克森的发展八阶段

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

3~5岁主动对内疚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

5~12岁勤奋对自卑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

12~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虚伪。

20~24岁(成人早期)亲密对孤独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避免亲密,关系淡漠。

24~65岁繁殖对停滞能投人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

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有秩序感和意义感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

5、生态系统理论

代表人物是布朗芬布伦纳。他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的发展。

系统组成如下:

(1)微观系统:由个人实际参与的即时环境构成,是一真实的动力系统,每个人都影响他人或受他人影响;比如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

(2)中介系统:指微观系统间的内部联系或相互关系;

(3)外部系统:与微观环境间接发生联系的,儿童从未直接参与但仍会影响其发展的环境;(4)宏观系统:上述系统所在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主流价值观念、信念系统等;

(5)历时系统:个体或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影响着发展的方向。

第二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

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研究设计

(1)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2)纵向研究设计: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组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追踪考察。

(3)序列设计(或系列交叉设计):选取不同年代出生的被试作为不同的区组,对每一个区组进行追踪。例如研究者选取2、5、8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每两年考察一次儿童的自我概念,以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并考察出生年代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2、横向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1)横向研究

优点:研究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或特点,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

缺点:横向研究中不同年龄段的被试通常来自不同的群伙,因此横断研究中发现的不同年龄段被试之间的差异除了年龄或发展带来的差异外,还同时包含了不同群伙之间的差异。此外,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次测查,所以不能看到被试的发展变化情况。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纵向研究设计。

(2)纵向研究

优点:纵向研究要求在所研究的发展时间内反复观测和测量同一组的个体,它可以考察同一个体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稳定性及其发展变化的模式,还可以从中发现一组被试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一般变化趋势,最后还能考察导致发展变化中的个体差异的原因。

缺点:首先是耗时耗费资金,特别是追踪时间较长、样本量较大时。其次是被试流失,影响样本的代表性。第三,研究问题的实效性,纵向研究不适合那些时效性非常强的问题。第四,纵向研究仍然存在群伙效应问题。最后,研究工具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更新的更有效的研究工具,从而使研究者陷于继续使用原来的工具还是改用新研究工具的两难状态。

3、以婴儿为研究对象,考察婴儿与母亲的亲子关系,观察法最适宜。

4、依据对“问”与“答”的限定情况,可以把访谈法分为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半结构

访谈。

第三章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

1、依恋

依恋特指儿童(特别是早期)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依恋建立的前提是识别记忆和客体永久性及人的永久性。以出现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为形成标志。以下这些都可以说明婴儿对母亲形成了依恋:母亲离开,比其他人更容易引起婴儿的焦虑情绪;有陌生人出现时,婴儿出现紧张、害怕,并试图接近母亲寻求安慰;母亲比其他人更容易抚慰婴儿;陌生人出现时,母亲在场时婴儿的紧张程度小于父亲在场时的紧张程度。

2、陌生情境法是用于依恋测量的实验工具。它是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于儿童日常生活的典型情境——陌生情境,观察儿童在逐次升级的压力情境下的多种行为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前史、现状。这种方法基于的假设是:儿童被置于由亲子分离和陌生人的出现所导致的压力情境中,因而突出了其寻求安全的努力。陌生情境法最适用于12-18个月的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