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物理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3
* 均匀分布
* 不同数量的质子和不同数量的中子构成不同性质(元素) 的原子核
* 原子的原子量A代表该原子的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总和: A=Z+ N
3 原子核的电荷 正电荷=原子序数 Z
4 原子核的半径 10-13----10-12 cm
5 原子核的质量 原子核的质量 >>电子的质量;
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的质量
间接电离辐射X射射线线
中子射线
过程。 辐射电粒磁子辐辐射射::X射射线线、、射射线线、质子射线、中子射线
不带电离子 电中性 贯穿物质的本领较强 广泛用于无损检测
2 α衰变 * 放射性原子核释放出α粒子的过程称为α衰变,放出带2个正电荷的氦核。 * α衰变后,原子核内核子数的变化: α粒子是氦的原子核(He) 核内:2个质子,2个中子 一次α衰变:质子数减少二个,中子数减少二个,原 子量减少4。图13 * α粒子所形成的α射线是一种电离辐射。α 射线穿透能力很小,在空气中也只能
* 稳定同位素与不稳定同位素 * 放射性同位素与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1
射线和辐射
射线:由各种放射 性核素发射出的
非电离辐射
微波辐射 红外线辐射
、具有特定能量 的粒子或光子束 流。
阴极射线
辐射直接电离辐射射线
质子射线
带电离子 贯穿物质的本领较差
辐射:射线由射 线源向外发射的
(2)原子从一个能量为En的稳定状态过度到能量为Em的稳定状态
时,它发射(或吸收)单色的辐射,其频率υ 决定于下列关系式 (称为玻尔频率条件):
hυ (光wk.baidu.com子能量)=En-Em
En、Em分别为较高、较低
能级的能量值。稳定状态的改变(或能量的改变)是不连续的
6
4 玻尔理论中的几个概念:
图11
* 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状态称为基态,是稳定状态;
射线检测初、中级人员培训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本章节的内容
原子与原子结构 射线的种类和性质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射线照相法的原理与特点
2
第一节 原子与原子结构
一 原子 1 原子的概念: * 定义: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分子的最小微粒,是元素的具体体 现,是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 原子的构成:图11 动画演示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构成。 * 电子围绕原子核作行星运动;电子在一定轨道上饶核运动。 * 原子是有质量、有尺寸的一种粒子。
图12
2 同位素
* 质子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元素称为同位素。
如:1H,2H,3H
图12
10
3 元素周期律 * 1869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 自然定律: 玻尔理论对元素周期律的科学解释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性质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
加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结构随 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变化的规律。 四 放射性衰变 1 原子核的重要性质----放射性 * 核的稳定性概念 * 处于基态的稳定性原子核.…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是不稳定的。总是通过衰变释放能量,变成 另一种核素回归到基态。 * 衰变的定义:在无外界作用下,不稳定原子核自发释放出中 子和质子,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衰变。 * 自然衰变与人工衰变
* 跃迁:电子从一个轨道向另一个轨道的运动,称为跃迁(包括 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的运动);
* 能级:用平行线表示核外电子所处的能量级别称为能级,外壳 层能级最高,但外壳层上的电子结合能最低。
7
二
原子核
1 原子核的结构
* 精确的结构模型自今尚未建立
* 多种模型并存的状态:壳层模型,液滴模型...、
2 原子核的构成
8
6 核的稳定性 * 核的稳定性取决于质子与中子数量的组合 质子与中子数量: 2、8、20、28、50、82、126 最稳定。
7 核内的几种作用力 * 库仑力:库仑力是静电力,是电荷间的作用力 * 核力 :存在于质子和中子间,是核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核力的性质: (1)核力与电荷无关; (2)核力是短程力; (3)核力比库仑力约大100倍,是强相互作用力; (4)核力促成粒子的二种结合形式 成对结合: 质子 + 中子 对对结合: 一对质子 +一对中子
* 激发态:电子获得能量从低能级轨道进入高能级轨道,该过程 称为激发;此时原子处于高能量状态,称为激发态, 激发态是 不稳定的状态;
* 原子的状态特性:任何不稳定状态的原子必将自动的回到稳定 状态即回到基态;该过程将释放出原子高于基态的能量,即产生 辐射。释放能量的过程可以一次回到基态,也可以逐次回到基态;
9
三 元素及元素周期律
1 元素的概念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
例如:所有一个核电荷数的原子称为 氢元素, 所有八个 核电荷数的原子称为氧元素...
(2)元素符号: 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符号
A:原子量(原子质量数)。
Z:原子序数: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序号。原子核所
带的正电荷数。
10-8 / 10-13 = 100000 倍
(3)电荷: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为中性。
(4)构成:原子核(质子 + 中子)+电子
数量关系:原子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A= Z + N
例:60钴 60 = 27 + 33
质子数Z=核的正电荷数=电子数=原子序数
4
原子结构理论
.
3 原子结构理论
* 20世纪初二种不同的原子结构模型
1903年:汤姆森假设:核子与电子在原子内均匀分布 #
1911年:卢瑟福模型:行星分布
图11
* α 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森假设肯定了卢瑟福模型
* 卢瑟福模型不完善,1913年玻尔提出了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模型. 玻尔理论(玻尔模型)的要点:
(1)原子只能存在一些不连续的稳定状态,这些稳定状态各有一 定的能量E1、E2、E3.....En。处于稳定状态中运动的电子虽然 有加速度,但不发生能量辐射。能量的改变,是由于吸收或 放射辐射的结果或由于碰撞的结果。
(1)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核的密度非常大! 如果:把核集中在 1cm3 的体积内,那么:这1cm3 的体积内核 的总重量为 108 吨! (一万万吨!)
3
(2)大小:原子半径 10-8 cm 数量级。 原子核半径 10- 13cm 数 量级。如果:核的半径为 1cm
核(1cm)
电子
*——————————*(约1000米)